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华锦里-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大早,百雨金轩的人就进进出出。

    舒嫣华闭着眼睛坐在床上,由着秋儿轻柔的给她轻拭脸面,接着檀口轻启,就着夏儿手上的端着素面高足银杯喝了一口温水,头一扭,一吐,春儿端着的素面银面盆就接着了漱口水,然后冬儿用漱刷子蘸上茯苓等药材粉末调至而成的膏子,轻声换了一声“小姐”,舒嫣华才睁开眼睛。

    舒嫣华接过了漱刷子刷牙,然后又用夏儿重新端来的温水来漱口。

    漱完口,舒嫣华赤脚下床,走在床榻脚铺着的羊毛毯上,展开双手,由着春儿和夏儿给她穿衣服。

    再穿好鞋子,慢慢走到妆台前坐下,秋儿拿起牛角梳,力度适中的给舒嫣华梳了百来下,才心灵手巧的梳了一个垂挂髻,插上一支碧玉七宝玲珑簪,头上两边鬓髻插着以细小珍珠团簇而成的茉莉花箍,额心挂着一条桃花簇珠细银坠红宝石链子。

    舒嫣华等秋儿为她装扮好之后,打开一个小罐子,用特制的小银勺挖出一团面脂,接着就把面脂轻轻推开揉抹在脸上。

    然后移步到酸枝木雕流云圆桌旁坐下,先喝了一碗冰糖燕窝羹,再吃了几个三丝炸春卷,几个翡翠芹香虾饺,几块梅花香饼,而后放下了玉著,再次漱了一次口,然后由着齐妈妈给她围上大红牡丹团花披风,院门打开,浩浩荡荡的出了百花金雨轩。

    舒嫣华带着秋儿和冬儿来到福寿堂的时候,站在院门外就能听到里面嬉笑的说话声,随着门外打帘的丫头大声通传:“大小姐到!”

    刹那间,帘子后面的声音好像被按了暂停键,消失得无影无踪。

    舒嫣华有一瞬间的恍惚,这道帘子就好像桥,帘子外面的她立在一个世界,帘子后面,自成一个世界。

    她与她们,格格不入。

    “大小姐?”打帘的丫环有些疑惑的叫了一声舒嫣华。

    舒嫣华朝丫环点了点头,带着秋儿、冬儿鱼贯而入。

    “华娘,身体大好了?身体没好,可不要急着跟我这个老太婆请安,养身子要紧。”

    坐在上手罗汉床的太夫人关氏关切的看着舒嫣华,语含心疼,“来祖母这里,给祖母看看。”

    关氏今儿穿着一身宝蓝色牡丹纹长棉袄,墨绿色绣梅兰竹的灰鼠皮裙,头上戴着银点翠缠莲枝抹额,青丝已然白了半头,脸上因保养得宜,没有多少皱纹,可能因为是寡妇带大了儿子,法令纹深刻,抿着嘴角之时,总显得刻薄深沉。

    即便如今脸上的关切,也消磨不去她脸上的愁苦。

    关氏的话就好像一个讯号,屋里的气氛开始重新活跃,到底比不上先前的活泛。

    舒嫣华规规矩矩的行了一个礼,这才上前让关氏拉着手,仔仔细细的打量了一遍。

    关氏轻轻捏了捏舒嫣华的脸蛋,感受着指间的滑嫩,看着她脸上的红晕,满意的点了点头,拍了拍她的手,欣慰不已,“总算是好了,以后可不许调皮了。”

    这是说她调皮?舒嫣华心内冷笑,这一手含糊其辞、打太极用得极溜,不过舒嫣华也不想继续追究下去,穷寇莫追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舒嫣华羞涩一笑,“华娘知道了,以后再不会如此了。”

    再也不会被舒妍玉和梅氏当枪使了。

    舒嫣华又给梅氏、二婶姜氏行了礼,余下梅氏所出的嫡妹舒妍玉,方姨娘所出的庶妹舒燕巧给舒嫣华团团见过礼之后,众人才按照座位循序坐下。

    舒家的男丁早上是不会来福寿堂的,舒修和要去值班点卯,舒二叔要去太学院,舒家小一辈要去学堂,他们只有晚上的时候,才会齐聚福寿堂。

    所以每天早上,都只有舒家的女人在福寿堂里给关氏凑趣。

    舒嫣华坐下之后,朝坐在自己下手的舒妍玉轻声问道:“妹妹可好些了?腿有没有事?都怪大夫嘱咐姐姐养病期间不可再受凉,否则姐姐就亲自去探望你了。”

    舒妍玉乖乖巧巧的答道:“是玉儿不好,让姐姐受凉生病,姐姐不怪罪玉儿,玉儿就心安了。姐姐,你还会跟以前一样疼爱玉儿吗?”

    九岁的小人儿,脸上满是忐忑不安,眸子里盛满了紧张,眼底含着一层朦胧的水光,似乎只要她说出个不字,她就会立刻哭出来一般。

    跟前几天在她房间里失控尖叫判若两人,梅氏的手段果然厉害。

    屋里的主人就这么几个,手巴掌都能数得过来,梅氏和姜氏在奉承关氏,三个小的就凑一堆。

    舒嫣华和舒妍玉两人之间的互动,早就被关氏她们收入眼底了。

    关氏下意识的连说话的声音都小了很多,梅氏也把注意力放在女儿那边,姜氏也有些担忧舒嫣华。

    舒嫣华生病这事,在姜氏看来,就是两个孩子贪玩,小孩子不懂事,你梅氏是做母亲的人,也不懂事吗?

    华娘疼爱妹妹,答应玉儿无理的要求,你也不出声阻止吗?

    不要说什么当时不在场不知道的话,侯府才多大,你身为侯府管家的女主人,侯府有什么风吹草动会不知道吗?

    在姜氏心底,舒妍玉还小,未必是她想要累得姐姐着凉生病,而梅氏很明显就没有做到一个母亲应尽的本分。

    在很多事上面她都能看出梅氏的顺水推舟,或者说是不作为,这才是她面上对梅氏淡淡,心底不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更加心疼舒嫣华的原因。

    舒嫣华不同舒鸿煊,舒鸿煊身为男子,能自由出入侯府,舒嫣华一个闺秀,面对的就是这个四四方方的宅院,如果她名义上的母亲,对她不好的话,内里就要过得艰难。

    舒嫣华似乎没注意到其他人隐晦的关注一般,她轻轻摸了摸舒妍玉的脸蛋,朝她俏皮的眨了眨眼,“说的是什么糊涂话,做姐姐的哪有不疼爱妹妹的?”

    舒妍玉一瞬间就笑开了花,亲亲热热的搂着舒嫣华甜甜蜜蜜的说起了话。

    关氏和梅氏齐齐放松,姜氏心底摇头,心疼舒嫣华,舒燕巧一直在一旁低头坐着,没有多少存在感。

    舒嫣华笑看着舒妍玉,不时的应和一声,心底补充道:做姐姐的疼爱妹妹没错,很可惜,我已经不当你是我妹妹了。

第14章 字如其人

    梓岚院。

    陈妈妈站在梅氏身后,轻柔的给她按摩穴位,缓解她的疲劳。

    梅氏作为侯府管家的女主人,每天早上去福寿堂那里伺候老夫人用过早膳后,都要在花厅召见府中的管事奴仆,处理府中的庶务,一直到巳时才能抽开身回到自己的正院。

    梅氏闭着眼睛,享受着陈妈妈轻柔适中的揉捏,沉吟道:“妈妈,你觉得,华娘是不是知晓了什么?”

    陈妈妈手上动作丝毫未停,嗤笑道:“她一个十二岁的小人儿,能知道些什么?我们可从来没有做对不起他们兄妹的事。太太,您太过忧虑了。”

    梅氏慢慢睁开眼睛,对陈妈妈的话很是赞同,“对,没错,我们可从来没有做对不起他们兄妹的事,是我太杞人忧天了。”

    时机未到,她梅氏又不是蠢顿之人,十年都忍了,还在乎这几年时间吗?

    “那么前几天华娘害得我下不来台,又逼得玉儿只能去跪祠堂的事。。。。。。”

    梅氏语含迟疑,这是她十年来第一次算不准舒嫣华,这几天忙着照顾玉儿,如今才抽得开身来细想此事。

    陈妈妈不以为意,“太太,孩子的心思就跟六月的天一样,说变就变的,今天看她们两姐妹的相处,不是跟以前一个样吗?

    舒嫣华就是我们养出来的狗,叫打哪就打哪,您就放一百个心。以后,她那死鬼娘留下来的嫁妆,都会是我们玉姐儿的。”

    陈妈妈是梅氏从闺阁中就一直伺候的大丫鬟,后来配了管事,跟着梅氏嫁到舒家,一直是梅氏的得力助手,对梅氏的手段知之甚深,梅氏也很信任她的忠心。

    很多时候,当局者迷,梅氏就需要陈妈妈来给她分析一下局外的情况,就如现在,她心内隐有不安,因为这是她这么多年第一次掌控不住舒嫣华,现在听陈妈妈的分析,又深觉有理。

    梅氏舒了一口气,放松了,“大概是我想太多了,你说的对,我们只需要以不变应万变就足够了。”

    “你男人传讯回来,说侯爷回到哪里了?”

    梅氏接过陈妈妈递过来的茶杯,用杯盖撇了撇茶叶,问道。

    陈妈妈在小绣墩上坐着,闻言答道:“他说侯爷回到苏杭了,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能回到了。”

    梅氏算了算日期,“如果顺风顺水,想来五天后就能到京城了。”

    陈妈妈想到自己男人也快要回来,心内也是欢喜,咧着嘴笑道:“是呀,侯爷今年过了年就匆匆回祖地祭祖,这一走,都快二十多天了。

    今年侯爷不在家,我们家连花灯节都没有出门去看,太太年前还想订燕春楼的包厢,哪知道侯爷今年偏不得空,侯爷回来了可要补偿太太才行。”

    梅氏笑骂了一声,“呸,你这个老货,尽在胡沁。”

    陈妈妈轻轻打着自己的嘴巴,满脸赔笑,“是老奴的错,是老奴多嘴,该打该打。”

    主仆两笑作一团。

    。。。。。。

    舒嫣华正在书房里习字,就听门外传来秋儿的声音。

    “大少爷,您来了,姑娘在书房里习字呢。”

    “姑娘,大少爷来了。”

    须臾,门外多出了一道人影,阳光照射在身上,投放在门口正对的明间,拉出长长的一道弧线。

    “颜公的字笔力圆厚,气势庄严,其字雄厚挺拔,开阔雄劲。柳公的字,遒劲有力,充满骨气。

    你要学两家之长,偏偏没有一样学到。华儿,你的字充满着煞气,格局太小,不够端庄大气。

    颜公和柳公,都是满身正气之人,只要你学不到这点,便是你的字模仿的再像,也只有型而没有形。”

    舒鸿煊进书房后,见到妹妹在练字,没有出声打扰。

    舒嫣华也感觉到哥哥在旁边观看,也没有抬头打招呼,等到她搁笔的时候,就听到哥哥毫不客气的点评。

    舒鸿煊拿起妹妹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看过去,眉头紧锁,眉心轻蹙,沉吟片刻道:“字如其人,华儿这是心有怨气?为何?是还在怪舒妍玉?”

    舒嫣华想不到哥哥这么敏感,也想不到原来自己的怨气已经体现在字上。

    看着哥哥执拗认真的眸子,舒嫣华定定神,现在还不是告诉哥哥的时候,舒嫣华,你不能这么快就把哥哥拖下水。

    她嘟了嘟嘴,像个真正的十二岁小姑娘那样,任性不讲理,“是呀,她让我生病好几天呢,母亲也不责罚她,让她跪祠堂,还装晕,这不是糊弄我吗?”

    舒鸿煊直直的看着妹妹,只把她看得嘴角都快僵硬了,才大发慈悲的放过她,“如果发生了让你不舒服的事,你可以告诉哥哥,哥哥会想办法帮你出气的。”

    舒鸿煊扬声吩咐道:“取个火盆来。”

    门外守门的秋儿应了一声,嘱咐冬儿看好门,自己亲自取了一个火盆和火折子进书房。

    看到舒嫣华摆摆手,秋儿又消无声息的退出门外。

    舒鸿煊拿起火折子,把舒嫣华写的全部大字点燃,看着它在火盆里烧成灰烬,才说道:

    “华儿,须知隔墙有耳,有些话不可大大咧咧的说出来,有些东西,也不要留在手上,被人当做把柄。你可懂了?”

    舒嫣华赶紧点头,又小声的解释道:“书房有秋儿和冬儿两人守着,除了她们两,谁也不能进来,连妈妈们都不能进,不会有事的。”

    秋儿和冬儿都是严家的家生子,一直以来都对她忠心耿耿,书房这样的重地,除了她们两,她并不放心其他人守门。

    “小心无大错,多少人毁就毁在粗心大意上。”

    舒鸿煊虽然知道秋儿和冬儿值得重用,却还是希望妹妹能谨慎行事。

    舒嫣华束手应道:“是,华儿知道了。”

    “哥哥,与你商量一事可好?”

    舒嫣华养病这几天,已经思索了自己必须要做的事,头一件,便是读书。

    “何事?”舒鸿煊坐到次间的罗汉床上,给自己倒上一杯茶,又给妹妹倒上一杯,问道。

    “哥哥,我想考太学院女子学院。”舒嫣华一字一句的说道。

第15章 太学院

    大夏王朝立国之初,建太学院,向天下文人学子发出邀请。

    太宗时期的阁臣,全都出于此,便是承平至今,朝中大部分官员都出自太学院。

    太学院也是大夏王朝所有学子向往的圣地,太学院培养出来的学子,不说个个品行端庄,至少不会德行有亏,备受百姓称赞。

    而太学院有一个学院,非常特殊,它乃太祖皇后亲建,专为培养有文化有学识的闺阁女子。

    凡进太学院者,须考入学试。

    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书香门第,便是当朝皇子,如果入学试没有通过,也无法进入其中。

    太学院,是皇室唯一没有办法插手的地方。

    太学院女子学院同样也需要入学考。

    招收的是十岁以上,十四岁以下的女子,因为女子学院的毕业考,为女子及笄之年。

    入学考试分两部分,琴棋书画任选其一,另外一部分就是四书五经。

    公平吗?

    对于那些想要一心上进,但又找不到门路可以学习的闺阁女子来说,当然不公平,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不会有绝对的公平。

    太祖皇后亲建女子学院,本来就不是为了公平而起的。

    如果觉得不公平,先埋怨自己的爹不够上进,连私塾都负担不起束脩,无法送你找先生学习。

    倘若不想自己以后的女儿也跟自己一样,那就努力让她读书识字。

    太学院并不禁平民百姓,无论男女。

    然而,大夏朝建制两百余年,平民家的闺女能考上女子学院的,少之又少。

    为什么?

    因为学习琴棋书画,哪样不需要钱?

    这些本来就是有钱人家才玩得来的技能。

    太祖皇后本就不是为了公平才建的女子学院。

    当权者,为的永远都是当权者本身的利益。

    当是时,大夏初立,前朝礼崩乐坏,急需一个安稳人心的政策,太学院因此组建。

    太祖亲至,恳请大儒出山,言辞诚恳,又舍得放下身段,为的是这个国家,是天下的学子,也是读书人的传承。

    凡大儒者,非心胸开阔者不能为。

    于是,大儒出山,亲制太学院院规,天下学子闻风而动,太学院培养出不知凡几的有为之士。

    太祖皇后也为了能让上层社会安定人心,女子学院同时落成。

    教导女子学院的先生,不是当时有名望的夫人、学识过人的才女,便是白了胡子的大儒。

    多少权贵人家把自己的女儿塞了进去,多少清流士子把女儿送到女子学院。

    只太祖皇帝夫妻两的举动,就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了人心。

    上层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稳固整个基底。

    而女子学院出来的学生,都在上层社会内部消化,这也是太宗时期,阁臣全部出自太学院的原因之一。

    因为一个有学识,有文化,有见地的女子,能影响家族三代子孙,当时的勋贵清流,不知比现在繁盛多少。

    而到现在,太学院的门槛也高了,入学试要求也难了,能从女子学院结业的女学生,都会被各大家族青睐。

    除太学院女子学院为太祖皇后亲建,彼时还有两家女子学院,一家名为锦绣学院,取自锦绣前程之意,为勋贵组建;一家为春风学院,为清流名门创建。

    这两家学院是除太学院女子学院之外,京都最负盛名的女子学院,只招收女学生。

    后来时长日久,双方的女学生比才名、比技能、比谁嫁得好,一比就比了两百多年,凡京都人士都知道,这两家学院的女学生,见面就是死对头。

    而面对太学院女子学院,两家又能放下世仇,共同对外,女子学院是她们头上一个拦路石,彼时能踩着太学院女子学院上位的女学生,大多数不是被皇室娶进宫门就是嫁入簪缨世族。

    所以,在面对太学院的时候,两家女学生一点都不会手下留情。

    上辈子,舒嫣华是没有进过女子学院学习的,不管是太学院还是锦绣学院、春风学院。

    梅氏请了西席来家,教导她和舒妍玉,一直到及笄之后定婚出嫁。

    不过这世自然要有改变,要不然,她回来是为了重复上辈子的结局吗?

    舒鸿煊本人就是太学院的学生,二叔也是太学院的博士,他觉得妹妹想考女子学院这个想法很好,也很支持。

    妹妹表面上若无其事的样子,却有一种让他心疼的尖锐和怨恨,他不知道这种怨恨从何而来,人只有多走出去,瞧瞧外面的天地,再认识三五个好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