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凌胜雪望向万青,冷冷的说:“不用了,我不需要吃饭。”
这一下万青更傻了,这小姑娘又不是得道仙人,怎么会不需要吃饭?
凌胜雪此时心中忽然想起之前义父交代自己的事情,以后不能再以冰髓为食,连忙说道:“我今天身体有些不适,确实不想进食,多谢师兄关心。”说完这话,她双目直直的望着万青,却是一言不发,似乎已经无话可说的样子。
万青尴尬的笑了下,返身走出了房间。他叹了口气,本来一个姜剑秋就快闹翻天了,这下又来了个冷冰冰的丫头,哎……
第一百一十九章瞻天台
淮山的清晨来的很早,悠扬的钟鼓声从窗外飘进,凌胜雪微微睁开双眼,晨光透过窗纸射进来,屋子里已经是一片明亮。
凌胜雪眨了几下眼睛,常年在底下冰窟中生活,一时间还很难适应这明亮的世界。昨夜睡得也不好,在坚硬的寒冰上睡惯了,躺在温暖的床铺里,就像全身陷入了一大团棉花中一样,让她觉得有些呼吸困难。
看来外面的世界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好玩。凌胜雪翻身坐起,晃了晃头,让自己清醒一些。昨天万青帮她找了几件淮山派中其他女弟子的衣服,虽然穿起来有些大,套在身上晃晃悠悠的,但比起之前那粗布做的陋衣还是强过太多了。
她换过衣服,梳洗后走进庭院之中,清晨的阳光如同金色的波浪般挥洒而下,暖暖的照在身上,让她觉得有些痒痒的。空气中夹杂着青草的气息,刺激着她的鼻腔,凌胜雪一蹙眉,低头打了一个喷嚏。
“凌师妹,起得真早啊,昨夜睡得怎么样?”万青微笑着从边上走过来,和这个小师妹打着招呼。
凌胜雪对万青点了点头,想了想说:“睡得不好,那个床太软了。”
万青一滞,他本来不过是习惯性问候,凌胜雪这个回答当真有些出乎意料,一时之间他倒是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了。
“回头我再帮师妹换一床被褥好了。”万青摸了摸鼻子,笑着说。
“不必了。”凌胜雪摇摇头,说:“义父……师父说我要多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对了,早上是不是大家都要做晨课,我可不可以去看看?”
万青笑着说:“自然可以,你如今也是我们淮山派弟子,每日的晨课和晚课都是必须要参加的。不过之前师父交待过了,在你身上寒气驱除之前,还不能开始进行修炼,所以师妹你现在只能在边上观摩。”
“这样啊……”凌胜雪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失望之色,“好吧,那我先去看看大家是怎么做的。”
万青点点头,于是他便在前方带路,凌胜雪在后跟随,穿过边上的一扇院门,向外面走去。
“我们淮山派是个小门派,平日里师父也不怎么管大家修炼的事情,都是我带着大家做晨课,二师弟带着大家做晚课。晨课修身,在南边的山上有一处瞻天台,我带着大家一起打坐冥想,感悟天地灵力,引灵入体。”
“哦……”原来晨课就是坐在那里冥想,凌胜雪点点头,这难不倒她,以前她在冰窟之中除了看书就只有坐在那里发呆,说起来发呆也算是她的强项。
“引灵入体是什么?”
万青望着这个冷冰冰的小师妹,笑着说:“引灵入体是修炼的第一步,修真之士,不论施展何种神通,都需要运用和消耗自身体内的灵力,而这灵力则来自天地之间。若要修炼成仙,首先便要感悟到天地间的灵气,之后将灵气吸纳入体内,存储在周身经脉之中,待全身经脉灵气充盈,隐隐有灵力在周身游走,那便是筑基成功,踏出了修仙的第一步。”
“哦……”凌胜雪点了点头,听起来似乎也不是很复杂,她想了想,问道:“那其他师兄弟们一般修炼多久可以筑基成功呢?”
万青想了想,说:“因人而异,要看个人对天地灵气的感悟能力,自身体质对灵气的接纳程度。一般来讲正常弟子半年到一年左右就可以达到筑基这一步,资质差一些的一年半也应该能有小成。前面就是晨课的所在地了,正好门中的弟子都在,我帮你和大家互相认识一下,如今淮山派中算上你,共有二十六名弟子。”
凌胜雪听了凝神细想,她对人数还没有什么概念,不过二十六人应该是很多了吧,“二十六人都在么?”
万青笑着回答说:“你二师兄韩辅负责下午的晚课,三师兄陆元负责门中的膳食,他二人已是玉府境修士,并不参加此处的晨课。其他人应该都在的。”
万青说完了片刻,忽然哦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皱着眉笑着说:“差点忘记了,今日有个弟子是不来参加晨课的。他受罚在前院留影壁处倒立一整日。”
凌胜雪听了点了点头,问道“那个师兄犯了什么错,会被师父责罚?”
万青摸摸鼻子,笑着说:“他叫姜剑秋。姜师弟年级尚小,贪玩心重,经常溜出去玩耍,缺席功课,这才招致师父责罚。说起来也是我这个师兄教导不力,倒是给师父添了许多烦恼。”
“他自己犯了错自当受罚,和师兄你又有何干。”凌胜雪冷冷的说道。
万青苦笑了一下,说:“我是师兄,自然有教导之责。而且姜师弟每次溜出去都是走后山小路,这淮山密林中常有凶猛野兽出没,万一他遇上什么意外,那就大大的不妙了。说起来剑秋他年龄和你相仿,又活泼好动,你以后可以多和他来往。”
“听起来这个姜师兄是个冒冒失失、经常犯错之人,我不想和这种人有什么来往。”凌胜雪冷冷的回了一句。
万青一愣,这个小师妹说话冷冰冰的可真是一点情面都不留,他暗自苦笑了一下,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前面便是瞻天台,其他弟子们应该已经到了。”万青带着凌胜雪走上山顶,一片几十丈宽阔的平台映入眼帘,这淮山派四周山峰林立,唯独这个山头比起其他山峰矮了大大一截,顶上一片平整,如刀切斧削一般,平整的地上稀稀落落的摆放着几十个枯草编制而成的蒲团,一众弟子们早已各自寻位端坐,各个凝神静坐,口观鼻、鼻观心,远远望去,一大群十几岁的少年人在这青山绿水之间静坐冥想,倒也别有一番气派。
万青本想给大家介绍一下新来的小师妹,但看到众人已经开始冥想,倒也不好打断,于是只有让凌胜雪站在一旁。他走到场地中间,纠正一些弟子的坐姿,待一圈走下来,他便回到众人前方,找了个蒲团席地而坐,开始朗诵一些引灵运气的基础法门,声音时断时续,下方坐着的那些弟子偶尔有人面容一动,似乎有所感悟。
第一百二十章人生若只如初见
凌胜雪在一边站了一会,不免觉得有些无聊。四周青山绿水,鸟语花香,都是她从来未见过的景色。看万青也没有招呼自己的意思,她便转身沿着来路又往回走了过去,一路上一花一木都能令她驻足观赏良久,草丛中蝴蝶飞舞,花影摇曳,不禁令人有些心醉神迷,外面的世界真的是很漂亮啊!
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知不觉已经又回到了淮山派门墙之内,凌胜雪突然想起,昨日义父曾经交代过自己,有时间去前院的留影壁之前观看门中的门规,眼下反正无事,便去看看好了。
此刻门中弟子全部都已经聚集在瞻天台之上炼气,偌大的淮山派中空无一人,只有晨风吹过屋檐,发出阵阵的轻响,庭院中落针可闻。凌胜雪缓步前行,沿着回廊来到了前院。
前院是淮山派门中最大的一处院落,足足有四五十丈宽广。在院子左侧,一坐黑色的影壁孤然而立,这影壁长五丈有余,两丈高,通体墨黑,足足有一尺余厚,看起来和青砖灰瓦的淮山派建筑有些格格不入,就这么突兀的耸立在这一进山门的地方。
这应该便是留影壁了,凌胜雪点点头,迈步向那高大的黑色影壁走去。待走到近前,能看清这影壁之上,规规整整的写着十余行金漆大字,黑底金字,十分的显眼,字体也写得很规整,似乎是怕刚入门的弟子识字不多,看起来有困难,才会如此而为。
“入淮山派者,当持心修炼,不可贪恋凡尘外物,静心、理气、锻体,而后成筑基根本……”凌胜雪沿着黑色的高大影壁缓缓而行,低声念诵着石壁上的文字,她的眼神牢牢盯在这些金字之上,仿佛想要将这厚厚的石壁完全看透一般。
“喂,你也是被罚来这留影壁思过的吗?”突然,一个突兀的声音从石壁后面响起,声音清脆而又响亮,在这寂静的庭院中突然响起,打断了凌胜雪的低声诵读。
凌胜雪一惊,左右看了一下,明明一个人都没有,是哪里传来的声音?
“你怎么不说话,别怕,所有人都去瞻天台了,除了你我不会有其他人在!”
听这声音,倒像是从这石壁之后传出来的,凌胜雪一皱眉,说道:“什么人,躲在这石壁后面鬼鬼祟祟的,不敢出来见人么?”
“我好心好意和你打招呼,你还冤枉好人,要不是师父罚我在这里倒立受罚,你以为我愿意傻傻的立在石壁后面啊!”伴随着响亮的话语声,一个影子从石壁后面晃晃悠悠的蠕动了出来。待这影子完全来到留影壁这一边,凌胜雪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双手撑地,倒立在那里,两只脚搭在留影壁之上,左摇右晃的沿着留影壁挪动了出来。
在高大的黑色留影壁两端,倒立的清秀少年,婷婷而立的黑发少女,就这么一正一倒,互相注视着对方。
许多年后,是否还记得当初这第一眼的凝视,这第一次的相遇?
“咦,我怎么没见过你,你不是淮山派的弟子么?”那少年一双眼睛盯着凌胜雪,有些诧异的说。
凌胜雪冷冷的打量着眼前这个姿势滑稽,行为怪异的少年,沉默了片刻后,轻声说:“你……便是姜剑秋吧!”
那少年咦了一声,诧异道:“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你到底是谁啊?”
凌胜雪望了一眼眼前这倒立的少年,眼中流露过一丝鄙视之色,并没有回答他的话,转身便向内院走去了。
“喂,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啊。我知道了!你是新入门的弟子,所以才在此处背诵门规。我可是你的师兄哦,你这样目无尊长,要受罚的!”那少年见凌胜雪越走越远,如同连珠炮一般喊出一大串话来,他本来也极为机灵,转眼间倒是把凌胜雪的身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听到“目无尊长”四个字,凌胜雪前行的身形一顿,她转过头来,冷冷的说:“我叫凌胜雪,再见,姜师兄。”
“咦,你怎么和师父的姓氏一样,你是他亲戚么,从来没听师父说过他还有亲戚在啊。你从哪里来的?……”姜剑秋又噼里啪啦的问了一大堆话,可那凌胜雪加快脚步,风一般的消失在了大门之后,只听脚步声渐渐远去,片刻后,整个偌大的前院就只剩下一个在留影壁前倒立的少年了。
“唉,还以为有人能陪我说说话,这人怎么这么古怪,脸色也白的吓人,看来多半是个病秧子。算了,我还是继续受罚吧。”姜剑秋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晃晃悠悠的沿着影壁挪动回到了后方。
幽静的长廊上,凌胜雪快步行走,晨风吹起她的衣裙,飘动间如同一个精灵穿过重重柱影。
“这个姜剑秋感觉好聒噪,果然是个怪人,以后还是离他远一点的好。”
凌胜雪被姜剑秋打扰,最终也没能看完整个门规。无聊之下只得又沿路返回瞻天台。恰巧此时晨课已经结束,一众弟子们正起身准备返回门内。万青见凌胜雪来了,急忙招呼她来到众人面前,把这个新入门的小师妹介绍给大家。
淮山派门下二十六名弟子,除去三位玉府境的师兄,受罚的姜剑秋和新来的凌胜雪,剩下的二十一人都齐聚在这里,弟子里面以男孩居多,女孩子只有三四人,看起来年长的十七八岁,年幼的不过十一二岁而已。
爱热闹是孩子的天性,一群人见突然多出来一个小师妹,自然围上前来问东问西,只是这小师妹身体冰冷无比,那些师兄弟们不小心碰到一下无不被冻得一颤。
万青笑着和大家解释说凌师妹体内寒气未除,因此与常人有所不同。凌胜雪面对众人的问长问短,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回答着,态度有些冷漠。
万青之前也被凌楠子的交代过,他没和众人说明凌胜雪是师父的义女,只是说她来自北方苦寒之地,是个孤儿,世上已无其他亲人。
众人见这小师妹似乎并不是爱热闹的脾气,叽叽喳喳了一阵后便各自散去了。这些弟子平日里在淮山派中,除了当值之时,平日里并没有什么指派的任务,因此或是修炼,或是读书,都是各凭喜好行事。
第一百二十一章书院
晨课结束后,万青陪凌胜雪缓缓而行下山。
“万师兄,门中这么多的弟子,现在有多少已经筑基成功的?”走在路上,凌胜雪突然发话问道。
“门中当前引灵入体,筑基成功的有十一人,还有两个人近日势头不错,应该马上就能筑基成功了。”万青思索着说,“其实筑基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即便是天赋寻常之人,只要方法得当,都能有五成以上的筑基成功概率,而在十几岁的少年之间,这个成功率就更高一些。”
凌胜雪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我以前看书上说修真之路多么艰难,还以为筑基会很艰难,想不到竟然有如此高的成功几率。”
万青笑着摇摇头,说:“其实也不全是这样,筑基只是修真之路的第一步,引灵入体后,灵气充斥体内经脉,充其量只能加强一些身体的力量和强度,算不得真正的踏上仙途,只有不断锤炼体内的灵力,最终将灵气聚集在丹田之内,形成气海,才算是真正的修士。”
凌胜雪想了想说:“丹田之中形成气海,是不是就是书中所讲的玉府境。”
万青点点头,笑着说:“想不到师妹年纪轻轻,读的书却是不少。只有到了玉府境之后,修士才能调动丹田中的灵力,驾驭法宝,或者施展一些法术,这才算是名副其实的修士。”
“那我们门中到现在有多少人成功进阶玉府境了呢?”凌胜雪不由得有一点好奇了。
万青面色变得严肃了许多,沉声说:“我和你三师兄都是带艺投师,拜入师尊门下之时便已经是玉府境道行。师尊从五年前开始收徒,到如今,来来走走,算下来也有四五十名弟子,就只有你二师兄一人突破到玉府境而已……”
凌胜雪略有些吃惊,说道:“只有一人么,想不到形成丹田,进阶玉府境竟有如此困难!”
万青点点头,说:“不错,若说筑基成功只需要方法得当,那进阶玉府境就要看一个人的仙资根骨了。毕竟这世间人海茫茫,真正拥有仙骨的却是少之又少!师父收徒又不太看重资质,只讲随缘,这山上一大半的弟子都是他救回来的孤儿,自然也不会有很高的资质,因此鲜有人进阶成功也就不算奇怪了。”
凌胜雪有些困惑,问道:“既然这些师兄们进阶玉府境的几率都很低,师父为何还要将他们带上山来修炼?”
万青一笑,说:“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孤儿,如果任由其在世上流浪,多半都很难存活下去。师父将他们带回山上,经过几年修炼,锻炼了他们的体魄,培养了他们的学识,等到这些弟子可以自食其力之时,就可以自己选择下山,回到世间过普通人的生活。这便是师父常说的‘入世’的修行。”
“入世……”凌胜雪默默念着,似懂非懂。
说话间,二人已回到门派之内,万青说:“一会就到午饭时间了,师妹你昨天晚上就没吃饭,一会还是去吃些东西吧。”
凌胜雪摇摇头,说:“谢谢大师兄关心,我暂时还有些不适,不太想吃东西。下午的晚课怎么进行?”
万青笑着说:“这晚课是由二师兄教大家识文断字。就在那边的书院之中,你体内的寒气不会影响你学习识文断字,晚课你是可以上的。”
凌胜雪点了点头,先行回自己房间去了,午饭她并没有去吃,因为体内寒气充盈,并无饥饿的感觉,而且她对吃饭也没有什么概念,感觉是一件很陌生的事情,有些怕在大家面前出什么洋相。
下午晚课开始之际,凌胜雪赶到书院,这书院是一间极为宽大的房间,整齐的摆了几十条长桌,弟子们三三两两的坐在长桌之前,由二师兄韩辅带着大家一起读书识字。这二师兄一副书生打扮,引经据典起来也是口若悬河,不太像是一个修真之人。凌胜雪望着这个秀才二师兄,想起他是门中唯一一个进阶玉府境之人,当真有些难以想象。
韩辅拿出几本书来考察凌胜雪识字的情况,没想到凌胜雪拿起书来诵读如流,朗朗上口,即便是生僻之极的字,她也一眼认出,毫无困难。而且不管什么书,凌胜雪只要读上一遍,立刻倒背如流,记忆力之强,令其他弟子膛目结舌。
韩辅苦笑着拍拍凌胜雪的头,说:“你这小丫头是不是从娘胎里就开始读书识字了,小小年纪就饱读诗书,难得记忆力还这么好,不去朝廷里考取个功名可真是浪费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