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朝锦绣-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阑珊居最高的阁楼上,一条街都在尽在眼前。
明熙望向逐渐远去的车辇,整个人整颗心一无所觉。原来,一切到了极致,没了痛苦,只余万念俱灰的覆灭与绝望。当车队,逐渐消失在天际尽头,明熙却忆起了初来乍到时的心情。
将皇甫策藏在阑珊居,兴奋与不可自持的开心。可那些内心的愉悦欢喜之情,并非是将他藏在了阑珊居里,只是庆幸在火海里没有放弃寻找希望,庆幸能救下他的性命,原来,那么早那么早,就已喜欢他了呢……
可惜,本该世间最美好的事,没有珍惜。也许,在最开始,彼此便没有给彼此相互珍惜的机会。还记得那时,他眼中死寂一片,沉默绝食,因谢贵妃的惨死,生无可恋。
所有的善待,让他觉得是被可怜、施舍。让失去了一切的他,觉得卑微到不如一死的地步。原来,裴达那日并非只是说韩耀,也是暗指皇甫策罢了。可惜许久不曾悟透的一切,竟是在这一瞬间,想个通透。
明熙从不伪装对他的喜欢和占有,虽只得到了皇甫策更多的反感和轻视,可直至此时依然不曾后悔那些所作所为。两人在一起的契机,可能也注定了他不会喜欢贺明熙这个人的结果。就如他所说,不恨便已是能做到得的极致,还要奢求什么?
一开始就走岔了路,又怎会有好的结果。
  人说:相互爱慕,该是天时地利人和的遇见。
  





第39章 第二章:朱颜那有年年好(11)
今年的冬日比往年都冷了一些,最近几日的天气不算太好,夜里飘了会小雪,看似不曾有何影响,但为安全起见,整个队伍也慢了不少。六福颁布圣旨后,留下从宫中带出来的上百侍卫,以便护送皇甫策一行人。
未时,车队走到城外十里亭时,远远的看去,不算围了一圈的兵丁与奴仆,亭下与周围竟站了一二十衣着光鲜的郎君。
柳南见此,心下讶然,当看清最前面的人是韩耀时,轻舒了一口气。
  皇甫策感觉车突然停了下来,不禁开口道:“出了何事?”
  柳南隔着窗帘,小声解释道:“韩大人和诸位郎君的车马,都候在十里亭。”
  虽是走了一段路了,皇甫策却尚未从和明熙分离时的思绪中走出来,如今听到有人等候,不禁怔了怔。待停稳了车,深吸了口气,这才掀开了车帘,踱步下了车辇。
  禁军统领顾泽中偕同韩耀,率众多郎君快步迎了出来。许是要避嫌的缘故,十里亭没有朝中重臣,大多是些官位不显的武将子弟,及一些尚未入仕的世家子们,但十多人的身后也占了小半个朝廷。
  顾泽中已过而立之年,在众人当中是年纪最长的,官职最高的一个,乃正三品中领军统领皇城禁卫军。他上前两步,拱手恭顺道:“末将率五百禁军,奉命前来护送殿下前往翠微山。”
  皇甫策抿唇一笑,谦逊道:“顾将军不必多礼,众位辛苦了。”
  “殿下误会了,臣虽有意等待殿下同行,但众郎君却不约而至。”韩耀与众郎君站直了身形,上前一步道。
  皇甫策侧了侧目,望向众人:“天气苦寒,大家本不必在此枯等,你为何不劝着些,跟着众郎君胡闹。”
  王安知站在众人中,朗声笑道:“殿下不必见外,臣等均是自愿等在此处,当真与韩大人无关。”
  王安知刚至加冠,乃是王氏嫡出的四郎君,也是王雅懿的最小的兄长,虽只是七品中书舍人却属天子近臣,也是极为清贵的差事。他能站此处,已表明王家的态度,想来站在此处的人,有近半以王家马首是瞻。谢氏虽也是不逊王氏的大族,但因是谢贵妃母族,需避嫌的缘故,来的人倒是比王家少了些,如此对比,倒是落了下乘。
皇甫策将人虚扶了起来,笑道:“安知还是这般多礼。”
皇甫策话毕,望向顾泽中:“顾将军来此,荣贵妃的行架又该如何?”
顾泽中回道:“贵妃娘娘由郑林率四百人护送,明日一早出城。”
郑林是中护军,虽也是三品武将,实然要比中领军低一些的,虽也能统领禁军,但大多数都是中领军副手般的存在。
大雍的制度虽不如南梁严格,但贵妃乃仅次皇后的一等宫妃,护送规格本该和东宫相等,如今却少了一百人,低了一等。虽不知这是否是陛下刻意为之,也确是给东宫做足了脸面。
  韩耀见皇甫策望着顾泽中出神,轻声提醒道:“天气不好,时辰也不早了,殿下若无其他,是不是现在便启程?”
  “启程吧,你随孤一同。”皇甫策已两年不曾出门,面上不显,但一时面对几十个熟悉和不熟的人,心里多少有些不适,韩耀所言正中下怀。
韩耀紧跟皇甫策其后,一同上了车辇。片刻间,二十来人纷纷登上了停在附近的车辇,极有持续跟在了皇甫策车辇之后。

腊月时节,天黑的本就有些早,又遇上了阴天,未到酉时,天已快要黑透了。
明熙自皇甫策离开后,一直站在阁楼上,眺望城门。她的思绪越发的清晰了,人也越发的清醒。当天色彻底黑了下来,寒风吹得眼眸胀痛时,明熙抬起僵硬的手,遮住有些疼痛的眼眸。
  裴达见明熙动了,无声的从角落走了出来:“娘子,天都黑透了,吃点东西吧。”
  明熙转动了僵硬的脖颈,望向街道的方向:“贺家的马车,不曾过来吗?”
  裴达目光微闪,轻声道:“奴婢问过了,贺府人一早出了城。想来……想来是以为娘子,与往年一般……往年都不曾与他们一起,今年没有想起来接您吧。”
  明熙嗤笑了一声:“不接也没甚,我本就没有打算去。”
  裴达忙道:“若娘子想去,咱们自己准备马车,不必与别人凑合。”
  明熙缓步下了阁楼:“咱们自己自然能去,可我在翠微山无庭院,又能住哪里?如今大家都挤到翠微山,到处是人,咱们不如在帝京过几天清静日子。”
  裴达跟在明熙身后,笑道:“娘子能想开最好了,近日家中歌姬排了新曲,正等着娘子品鉴呢。”
  明熙停在了楼梯转角处:“歌舞就先不看了,明日我要入宫看看陛下。”
  裴达一愣,轻声劝道:“陛下身体虽好了不少,可娘子还是不要太过打扰了。如今殿下算过了正名,但陛下又怎会对殿下一点隔阂都没有……”
  明熙知道裴达担忧自己再去求陛下赐婚,不禁轻声道:“你放心,如今我想明白了,断不会再让陛下为难。以后,皇甫策从翠微行苑回来后,咱们想自由的入宫,只怕不易。趁这段时日,我自该多陪陪陛下。若非是陛下的真心看顾,我哪里能如此自在。”
  裴达舒了口气:“娘子能这般想,陛下定也十分高兴。”
  明熙笑了一声,笑意未达眼底:“瞧你诚惶诚恐的,哪里还像昔日雷厉风行的裴大管家。他若真心待我,倾尽所有,也要争抢。君既无心,还能巴巴的让人践踏不成?”
  裴达见明熙好似恢复了往日的神采,欣慰道:“奴婢知道娘子不是自苦的性格,自然也没有多担心,没想到娘子一下能想开。这样多好,咱们虽说不上有多好,这些年也不算亏待了太子殿下,以后娘子也不必惧怕任何人。”
  明熙笑着点头,目光扫过空荡荡的院落:“自然,明日我便进宫去,贺家人现在就想拿捏我,也不看看自己的斤两!”
  裴达望着明熙满是自信的侧脸,终是露出了一抹笑容:“奴婢自是相信娘子的。”
  明熙再次停住了脚步道:“给皇甫策准备的那些箱笼……”
  裴达笑了起来:“殿下虽说不要,但柳南知道以后他们单过日子,都瞒着殿下着人拉走了。太子如今不过是空有位置和头衔,怎能少了这些。”
明熙垂眸:“本是他皇甫家的东西,只当还给他就是了。”
裴达笑道:“说得对,娘子有夫人留下的嫁妆,还有娘娘留下的嫁妆,没有皇家的东西,也足够了。”
明熙道:“走,咱们一起看看厨房都备下了什么,今夜我要宴请奔忙操劳的裴大管家。”
  裴达轻笑连连:“娘子自小想哄谁,一哄一个准。”
  明熙撇了裴达一眼:“也不是谁都有资格让本娘子用心去哄的。”
  裴达伏低做小,抚着胸口道:“奴婢当真受宠若惊……”
  明熙‘噗嗤’笑了出来,眼中有些光亮:“你又来哄我,我自小就知道,你才是最会哄人的那个!”
阑珊居虽少了一个人,但整座宅院仿佛早早入了春。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好像又被重新注入了魂魄般,竟是显得比往日明亮了许多……

留政院是翠微山行宫别苑,最大的一座院落,依照大雍宫太极殿的规格所建,是历代帝王在别苑的寝院。
院内的花圃,虽也被细致的修剪过,但山中寒重,花草颜色比外面都来得晚些。阑珊居的梅花盛开数日,留政院的小花园内,除了一簇簇的万年青,也只有枯树秃枝。
皇甫策与韩耀各执一子相对而坐,聚精会神的盯着棋盘。皇甫策落下最后一子,两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小花园内的赏景厅,因有两面火墙又接入山中热泉的缘故,虽是门窗大开也没有半分寒意。
“殿下棋艺大涨,堪比国手。”韩耀抿唇一笑,将黑子扔回了棋子盒里。
  皇甫策抿唇一笑:“阿耀这话说的好酸,当初你十战十胜时,孤可是什么话都没说过。”
  韩耀端起了茶盏:“怪不得臣一进门,殿下便迫不及待的支起棋盘,原是还记得那些事呢。”
  皇甫策从容道:“怎会?许久如一日的左右对弈,总想找个人试试棋艺。”
  韩耀眼中的笑意瞬时消失了,放下茶盏:“殿下安心,以后再不会如此。”
  皇甫策收拾着棋盘,雍容一笑:“孤自是信你,不然当初也不会第一个传讯给你了。”
韩耀抿唇一笑,端是斯文:“人都说栖园的景色最美,我却不以为然,若说景色宜人,自然是依水靠山的留政院景色最好。当年咱们住在含元殿时,我多少次都想着,要是能进来看看就好了。”
韩耀长出了一口气,笑道:“如今托殿下的福气,在此处能随进随出,当真有几分梦想成真的欢悦。”
皇甫策轻声道:“孤倒觉得含元殿也不错,差不多的院落,住惯了哪里,便觉哪里好。”
昨日一干人等,傍晚到达行宫后,被安置在留政院内,皇甫策推辞不下,唯有住了下来。
  韩耀在此事上,从小不能与皇甫策同步,故而也从不反驳:“殿下觉得好便好。”
  两人一起长大,韩耀的心结,皇甫策多少也明白了几分:“你自来最有主意,虽是那么说,心里还是不以为然。”
“殿下生来有了,自可不争,我却不同。”韩耀将个精巧的锦盒,推了出去,“殿下的玉佩,王家已收下了,他们将此物转交给殿下。”
锦盒中是个古玉所制的笄,正是王雅懿及笄时所佩戴之物。
皇甫策看了一眼,将锦盒递给了柳南,轻声道:“虽是互送了信物,总觉此事有些不对,王家是何等的人家,皇叔又怎会轻易答应。”
韩耀道:“贵妃娘娘此番前来行苑,乃是奉了陛下旨意,为殿下甄选太子妃。娘娘知道殿下心意,又怎会刻意为难?”
  皇甫策轻叹:“许是一切太过顺利,总也惴惴难安。荣贵妃跟随皇叔近二十多年,也不知她到底会如何?”
  韩耀抄着手,侧目抿唇一笑:“殿下只管放心,贵妃娘娘如何心疼陛下,心中总也是有母家的。娘娘一生无子,殿下又已复位,将来娘娘不倚靠殿下,只能依靠慕容家。如今连慕容家都站在了殿下身后,她又怎会不为殿下打算。”
皇甫策沉默了片刻:“若说是甄选,想来也不止王家,剩下是哪几家?”
韩耀不以为然道:“还能有哪几家?总不过王、谢、陈、刘四家。别的人家虽也送来了人选,可怎么配得上甄选,东宫总要有些良娣、宝林之位,送出去安抚就是。”
皇甫策若有所思:“皇叔虽病了些时日,却是春秋鼎盛,阿耀不该这般胸有成竹,若有万一,总该留些后路。”
  韩耀闻言挑眉,清湛的眼眸中露出一抹亮光,转眼即逝:“殿下只管放心,我今日能如此笃定,必然有万全的准备。”
皇甫策讶然道:“你看到过皇叔的脉案?”
韩耀轻笑道:“陛下的脉案岂是那么轻易能看到的?殿下不必忧心,只管再等些时日。”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六一快乐!该过节就好好过节吧!
想吃什么吃什么!不要减肥了~难得一年有那么一天~做个少年~

PS:蓝艾草的新文 开坑了!
谢羽是个小滑头,滑不丢手,有一天她终于踢到了铁板,栽了。
一道凤凰诏,多少人的命运随之而起伏……






第40章 第二章:朱颜那有年年好(12)
翠微山狩猎走了不少人,大雍宫内里显得十分冷清。
正是午后时分,太极殿正寝处,依然有六七个火盆燃着。床榻最远的窗户,开了一扇,寝殿内空气清新了不少,屋内点了不少烛火,少了许多沉闷,倒给人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泰宁帝看似比以往又消瘦了些,整个人看起来精神了不少,可见身体已是大好。他倚在床榻上喝完参汤,瞟了眼屏风外专注看竹简的高钺,不知为何,笑了出声来。
高钺长相本就俊美英武,五官犹如雕刻。许是正当值,此时身着银色盔甲,坐在阳光处,宛若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银辉,微微抬眸间,自有一番玉树临风的俊朗,眉目间又有种说不出孤傲。
泰宁帝谐戏道:“洛阳府君送来的简章,都看了近一炷香了,还没有看完吗?”
泰宁帝拭了拭嘴角,继续道:“有资格去翠微山的都去了,没资格的还硬生生的凑去了。你倒好,躲清闲躲到了朕的寝宫里。”
高钺合上了手中的简章,正色道:“这案宗看起来颇有些门道,末将看起来不算清闲。翠微山固然不错,但总该有人护卫京畿。”
泰宁帝笑道:“朕倒是不曾听人说过,护卫京畿需安远将军,朕的京兆尹与中领军、禁军作甚?”
  高钺抿了抿唇,思绪了片刻:“陛下身在京畿,末将以为京畿更为重要,这才与郑大人换了差事。”
泰宁帝不以为然道:“你不必为那些人找借口,如今什么风向,朕比你清楚,就你才会觉得京畿重要。”
泰宁帝见高钺沉默不语,挑眉一笑:“朕可是听人说了,此番你父亲与继母,在翠微山有意给你相看几家女郎,不知可有此事?”
高钺眼眸微眯了眯,脸色仿佛又冷了几分:“陛下颁旨,着众家未定亲的女郎,前去翠微山行苑给荣贵妃请安,不是为了给殿下相看吗?”
泰宁帝点头道:“朕有此意,你父亲才趁了朕的东风,求朕许你继母与贵妃做伴,朕却是未允,你不该感谢朕吗?”
高钺沉默了片刻,低声道:“那是陛下与父亲的事,与末将无关。父亲虽有意,也不见得为了末将,二弟三弟也都已到了定亲的年纪,家中也该有此考量。”
  泰宁帝轻声道:“你乃嫡长子,尚未定亲,他们如何越过你去?若你父亲当真偏心到不顾礼法,那真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父亲自有考量。”许是涉及私事的缘故,高钺似乎有意避开,只得接了一句似是而非的话。
  泰宁帝眯眼看了一会面无表情的高钺,颇有些无奈:“你自身的条件可谓佼佼,可惜家里的人多又乱,又是继母,又是嫡出庶出的兄弟姊妹。朕眼中,你可算不上什么女婿的好人选,你父亲竟还挑剔的紧,真不知他哪里来的底气,固然你如何优秀,莫不是那些家累,就不算了吗?”
  高钺不明所以:“陛下无须担忧,末将暂无成家的打算。”
  泰宁帝笑了起来:“朕虽是觉得你父亲太过挑剔,但你的年纪不小了,着实该成家了。你若不愿家中替你相看,那朕替你相看了一个,你定能瞧得上。”
  高钺眉头紧蹙,眼微微眯了起来:“陛下这些时日,虽精神好了不少,却也不该过于劳神。末将的私事,不麻烦陛下了。”
  泰宁帝挑眉道:“朕还没说是谁,你怎么就知道不是你喜欢的?”
  高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才徐徐开口道:“陛下以为末将心仪了谁?”
  泰宁帝笑道:“贺氏嫡长女如何?”
  高钺轻轻放下了茶盏,不甚热衷道:“陛下该安心养病。”
  泰宁帝嘴角的笑意微敛:“你直至此时不曾成亲,莫非不是为了她吗?如今她虽看起来心不在你这,好在年纪小,现在的固执,不见得真心喜欢。这些年,你待她如何,朕全看在了眼里。你在朕面前,不必羞涩,虽是有些不易,但此事朕还是能给你做主。”
高钺垂眸将手放在一侧,低声道:“陛下误会了,末将亲事艰难,非是为了等谁。”
高钺沉默了片刻,不紧不慢道,“末将虽对明熙照顾,也非自身的缘故。当年家母与明熙的母亲,一同从南梁嫁入了大雍,陛下也是知道的。”
  泰宁帝抿唇一笑,似乎对高钺的拒绝也不以为然:“略有耳闻,二人在世时,也曾戏言要做亲家。”
  高钺道:“陛下也说戏言。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