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慷犹峁┭诨ぁ�

等天亮后,当关内的金军见到眼前竖起的高台心底发寒。意识到今日必是一场恶战。但是战斗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惨烈。此次战斗西京军攻投入了三个步兵旅和一个龙骑旅同时向关城和边墙发起了攻击,一时枪炮声大作,响彻整个山谷。

防守的金军明知西京军用的是四面开花的战术,没用攻击重点,又处处是重点,他们也只能将有限的部队像撒胡椒面似的分散到各处设防,甚至连预备队都派了上去!

“王爷,我们全面进攻而没有重点,岂不是犯了兵家所忌?”赵廉看着打成一锅粥的倒马关。疑惑地问道。

“敌军处于守势,又占据地利,而我们双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若想取得局部的优势。你打算怎么做?”赵柽反问道。

“王爷的意思是全面进攻只是多方误敌,迫使敌军分兵,使中央空虚。然后乘虚攻击,以快捷的攻击从中央突破!”赵廉瞅了眼隐在山后的几辆攻城车有些明白了。

“不错。任何出色的战争都讲究方法,有时我们在某地故作大举进攻的姿态。用以迷惑调动敌军,然后却在另一地突然发起攻击,使敌人措手不及;有时还可以多次进行佯攻,以麻痹敌人,掩护真正的进攻行动!”赵柽说道。

此次赵廉的失败就是因为战术的呆板,如果正确调度以两个旅的兵力完全可以完成任务,但是他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是墨守陈规,使用过去忠勇军传统成熟战术却不知变通,导致失败。

“王爷,属下受教了,还请王爷责罚,以肃军纪!”赵廉听罢惭愧地说道,王爷虽然没有责骂他,但是他心中同样不好受。

“唉,也不能全怪你,这几年你已经远离战场,失去了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后你要多动脑子,不能只吃老本!”赵柽叹口气说道。

“是,王爷,属下明白了!”赵廉急忙施礼道,此刻他也想明白了一件事,王爷此次分两路出兵,不正是验明了刚才所述,以赵勇为明,大张旗鼓攻城掠地,必然引起金军的注意,迫其分兵。却掩护着他们这一路暗中潜行,一旦达成目标,便成功截断了南下金军的退路,其实他们才是真正的主力。

“别愣着了,开始进攻吧,这次打好了将功折罪,打不好两罪并罚!”赵柽笑笑对赵廉说道。

“是,属下定不辱使命!”赵廉愣了一下说道,他还以为因为自己抢关失利被王爷剥夺了指挥权,没想到王爷还是一如既往的信任自己。

赵柽登上望车,向城关望去,刚刚还沉寂的关前已经热闹起来。首先是十门速射炮集中火力对准城门连续射击,毕竟与高高的关墙相比,城门是最破弱的地方。在连续的轰击下包了铁的城门也已经是摇摇欲坠,城上的敌军守将急忙让士兵下城堵塞城门,做好争夺准备。

就在此时,炮旅的臼炮营发言了,他们抬高仰角将开花弹吊射进关内,城墙狭窄,命中率低,可现在城下集中了准备与西京军争夺城门的敌军,那就是往人群中扔手榴弹,一炸一大片!

与此同时,高台上的机枪也开始‘突突…’的欢叫起来,向城头倾斜着密集的弹丸,打得城上守军四处躲藏。就在这混乱的时刻,三台攻城车登场了,在士兵们的推动下迅速向城墙靠近。

此刻守军被火炮和机枪猛烈的火力压制在了城头和城下,其它各处的敌军也被西京军牵制住,眼看着攻城车靠近却无能为力。攻城车很快靠了上去,在城壕边停下,推车的士兵们一起用力扯动绳索,折叠起来的桥板被拉起又猛地落下搭在了城头上,铁钩挂在了垛口上,架起了一座飞桥!

“冲!”赵廉挥动将旗发出了总攻的信号,枪炮声戛然而止,却想起了阵急促的马蹄声,一队龙骑顺着飞桥冲上了城头,而那些躲避炮火的守军刚刚露头,就被顺着马道纵马而来的龙骑们的马刀劈开!

龙骑们夺占了城头,立刻分兵两路,一路沿着马道冲上关墙,如虎入羊群一般砍杀守军,关墙不过能容两骑并行,城上的守军避不可避,只能向后退去,要不就得跳城殉职了;另一路龙骑则纵马下城,驱散了守门的敌军,清除了堵在门口的塞车,打开了城门…

攻下倒马关,前边再无险隘,西京军顺势而下,前方小股的敌军根本无力阻挡,简直是望风而逃。西京军马不停蹄一夜急行,当太阳再次升起的时候,马上的赵柽突然觉得视野一宽,他们已然走出了大山,进入了平原,前边就是中山府了!

………

宋臣范致虚攻克潼关,宋人援军由四方渐渐聚集,其率兵入援京师。这引发了女真人的不安,宗翰派出手下数千人马前去迎敌,于渑池与范致虚前军相遇。女真铁骑发起冲锋,宋军大溃,辎重尽失,死伤近半。范致虚闻讯也是惊恐不已,急忙逃遁,救援京城也便无从谈起。

可按下葫芦浮起瓢,金军南下时连下河阳三城,宋军南逃洛阳告急。当时,守卫洛阳的是西京留守兼西道都总管王襄,他手下有三万兵马,如果死守,不见得输,但此人颇不敬业,打算弃城。临走,他让伊阳人翟兴、翟进守洛阳,自己则率3万人马撤退,洛阳遂为金兵所占。

翟兴、翟进兄弟二人,不过是宋军中的下级军官,但在洛阳危急时刻,这两个人勇于担当,招募伊川、汝阳、嵩县的时人组成“豫西忠义军”保卫洛阳。面对强大的金兵,他俩想尽办法与其周旋。

翟兴采取向西迂回的战术,先到潼关,与宋经略史范致虚会师,使兵力稍增,然后引兵东来。翟进则带小股人马,大破金兵于福昌。当时洛阳百姓都没有见过金兵,看见金兵骑兵,既恨且惧,但在宜阳境内的这一仗,打破了金兵不可战胜的神话。

豫西忠义军大长志气,翟进、翟兴两军会师一处,准备再战,但算来算去,义军还不到千人,不敢大张旗鼓,于是夜行昼伏,花了五天时间,才抵达洛阳展开夜战。金兵轻敌,没有防备,结果被义军破城而入,杀了金朝西京留守高世由,收复了西京洛阳,接着义军在伊阳大败金兵一部,士气大振…

洛阳复失的消息传到开封,宗翰虽有些意外,但是却并不担心,一帮义勇终归不是金军的对手。让他忧虑的是正迅速南下而来的西京军,他们正朝洛阳而来,一旦让西京军率先抢占了洛阳,控制了渡口,那么还在黄河这边的将陷入被动。

宗翰和翰离不商议后决定立刻派兵抢在西京军控制洛阳前夺回洛阳,可派谁去却是个大问题,西京军可不是宋军那帮软柿子谁都能行,这时他们两人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四太子完颜兀术…

第九十八章覆灭

经过两个多月的全城大搜刮,粘罕和宗望除了得到了大量的金银钱帛外,还得到了宋国的皇帝宝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各种珍宝古器。该拿的东西都已拿到手,接下来便是处理各种类型的俘虏,赵佶和赵桓是必须要扣押的,赵氏家族的绝大多数皇后、嫔妃、公主、皇子也要都抓到了金营中。

就连汴京城内许多平民百姓家的少女以及大量的工匠、和尚、道士、相士、医生、妓女都在被抓之列。也就是说,粘罕和宗望把汴京城内凡是具有一定长期固定职业的人员都变成了金国的俘虏,昔日繁华热闹的汴京城变成了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

然后粘罕和宗望决定准备结束这次非常成功的宋国之行,原因有两个:一是自己的皇帝吴乞买已经发话,要求迅速将宋国的俘虏们进献,他也要享受一下作为战胜国的喜悦心情。再者这次出兵虽然攻克了汴京城,但几乎整个河南地区还在宋军的控制之中,河北还有大量的宋国勤王部队正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而西京军此时又插了一脚。

下边的工作就是如何将宋朝的太上皇和他那一大家子尽快弄到金营中来,又不会引起城中百姓的激烈反抗,他们想来想去,还是得交给大宋那帮恭顺的奴才,由他们出面比自己进城亲自去‘请’稳妥的多,毕竟他们都是深知民情的人,知道如何应对!

城中士民不知城外已发生变故,仍在痴等赵桓车驾。夜晚时分。随赵桓出城的两名大臣翰林学士承旨吴⒑擦盅磕倍朔钫澈敝趿伺嫒耸樾呕爻恰U舛谎恐苯尤パ胺钪技喙乃锔怠⑿毂堋⑼跏庇骸⒎肚淼热恕�

城内这几位托孤之臣得知消息之后。老几位不愧是国之栋梁,处事不惊。临危不乱,还装模作样的开了个会,官议一番后,决定按女真人所说执行。况且赵桓也有手书,令城内士民诸事并从女真人所会,不要妄为祸乱。这时候他们倒是真听了官家的话。

现在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把太上皇、赵氏宗亲所有男女老少尽数安全的送至女真军前。要知到帝室之胄远非寻常百姓人家可比,汴梁城中赵氏皇族子孙经过一百多年的繁衍,即便是三家嫡系子孙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帝姬们已经失踪了,女真人已经很生气了。如今无一遗漏安全交割女真人,很显然是件艰巨的事情。而且吴⒛倍烁嬷谌耍嫒怂盗耍魈焐晔北匦刖∈龀牵裨蚓突嶙荼氤恰�

时间紧,任务重,即使这样,几位大臣集思广益,积极献言献策。每个人心中都明白,只有漂亮的完成女真人交待的任务,才会在新朝中进退自如。赵宋朝危在旦夕,这几位大臣没有一人愿意做宋廷的殉葬品。什么主忧臣辱。主辱臣死的臣节,对于他们来说没有适用性。办好“维持会”的事情就是最重要的。

第二天一早,几位大臣就径自入宫去见赵佶。他们先请赵佶率诸王妃诣城外女真军前恳告。赵佶一听。心生疑惑,出城恳告。为什么还得带上家小一起去呢?他正在心下嘀咕,范琼在一边凶相毕露。上前胁迫,招兵入宫。

在几人先礼后兵软硬兼施之下,赵佶只得同意,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亏,看情形,不答应的话,只怕就要血溅九重了。孙傅、徐秉哲等人知道事不宜迟,迟则生变,急忙分遣军兵于城中四处去“请”亲王、王妃、帝姬、附马。在他们雷厉风行的之下,不到午时,在赵佶的率领下,太上皇后、诸王、王妃、公主、附马都尉等所有龙子凤孙悉数出城前往青城。

赵佶等一行人一路上哭天抹泪,涕泪横流,城中百姓见状也是泪飞如雨。有两个小民大着胆子,想要邀拦赵佶的竹轿,没有如愿。见到老燕王骑马在最后也要出城,这两个百姓急忙上前扯了他的马哭诉道:“大王家亲戚都出城去了,满城百姓如何是好?不如留大王一人,以存赵宋国祚。”

燕王也哭的伤心不已,“女真人要我出城,我不得不去。”

那两个百姓大声道:“我城中百姓愿与我大王生死如何?”

燕王还没有回答,早有范琼手下抢上前来,把两个百姓按于地下,手起刀落,身首异处。南薰门聚集的士民人山人海,人们虽然对开封府宋官吏的血腥行为感到齿冷,却都明知的保持了沉默。积雪中还没有凝固的腥红的血痕触目惊心,没有人愿意再步其后尘了。终于在距离金人所限时间还有两个时辰,汴梁城中的宋臣干净利落的完成了这个光荣艰巨的任务…

赵佶没想到被一帮昔日的手下赚了,从前父子相疑,自己也有做的不是的地方,再怎么心中别扭,也只好隐忍不发,毕竟是父与子。今天却被几个奴才胁迫威逼,一想到孙傅、徐秉哲、王时雍、范琼几个的丑恶嘴脸,不由得他气愤不已,真是没有了天理王法,要胁君父卖主求荣。

发了一通牢骚,赵佶便抢到儿廊下去看自己的儿子赵桓。父子相见,抱着大哭。也只有泪水才能掩饰心底的痛苦、悲伤、委屈。就是到了这种时候,赵佶仍没有忘记撇清自己,边哭边责怪儿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啊!

赵桓早就哭的哽咽不已,哪里说的出话来,就是到了国破家亡的时候,父与子仍没有认识到事情之所以有今天,都是他们错误积累所致,二人区别只在于所犯错误的多寡而已。

时至今日,后悔药也还没有发明呢!父子二人再检讨也无法挽回如今的局面,随后宗翰和翰离不当众宣布废除赵氏父子的帝位,于是建国已一百七十年的大宋理论上就此结束了他的生命,一个时代归于尘土…

第九十九章妄言立废

宗翰和翰离不哥俩儿废了大宋的两位皇帝,又派出完颜兀术前往洛阳保护交通线,但是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如何善后成了他们面临的难题,一旦处理不好又将陷入和辽国一样叛附无常的局面!

马上得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作为统治者,女真贵族还只是个初学者,在成功的灭亡了大辽之后,土地、人民与种种矛盾也一同接手,相信如何弥合民族间的仇恨,安定社会,维护统治这些事情足以使他们应付不暇。宋与辽不同的是,辽土地人民尽为金人所有,而宋所沦陷的地土有限。另外,作为国家象征意义的国都被攻破,国君被废,似乎与亡国仍很有不同。

当年辽太宗耶律德光攻破汴梁,最终却铩羽而归的事情,他们也知之甚详,所以他们最初的打算也只是与宋人签下城下之盟,以河为界,见好就收的,根本没有打算真的灭亡宋人,一统天下,只是这次打得太顺手了,吃滑了嘴,一时收不住了弄出了尴尬的局面。

女真人的智慧要胜出契丹人一些,所以他们想出了“以华制华”的办法,立一个傀儡伪政权做自己利益代言人,这样,宋人不会有许多过激反应,金人自己可以坐享其成却无需投入。

女真人之所以这样想这样做,历史证明,他们也是很具前瞻性的,以后历朝历代都多有效仿,甚至还被外国借鉴,小日本扶植的满洲国。成立的汪伪政权都是有根源的,即便现代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佬不也是出兵打下江山后。再还政于所在国,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不都是很好的例子吗!

翰离不的意见是不能废除赵氏父子。让他们继续当皇帝,不过必须得一切都听金国的指挥,也就是充当金国的傀儡政权;而宗翰和吴乞买长子完颜宗磐的意见则是坚决要求废除赵氏父子,另外在汉人当中寻找比较合适的人选来充当中原地区的皇帝。

作为佛家弟子,翰离不对轮回之说深信不疑,而赵佶做天子的时候,他还跟在父亲阿骨打身后在白山黑水间的深山老林中出没呢!想到当年父亲见到泛海而来的宋使惊喜的神情让他记忆犹新,而如今每天源源不断送至军前的金帛等物,尤其是山积的各类图书更让他喜出望外的同时。对宋这个国度他还是心有敬畏的。

而宗翰认为既然已经俘虏了宋朝的二帝,那宋朝是绝对不可能再让它恢复的,因为不止是他,很多女真人都恨死这帮姓赵的了,说话从来不算数,总是欺骗他们。但是他们又不愿意在这儿待着,还想回东北老家,而他也知道统治这个地方的难度,而且自己虽然暂时取得了胜利。与他手中攥着两个皇帝不无关系,这让宋人们投鼠忌器,放不开手脚。

在汴京刚被攻破之时,金国知枢密院事刘彦宗曾提出来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赵家皇帝都很老实,又不心疼钱,历来是要多少就给多少。既然咱们无意直接统治中原,不如仍让赵家人做中原皇帝算了。

完颜宗磐认为赵家人是中原旧主。金国从他家里抢来土地钱财,就算他一时屈从。心里也难免会有怨气,不可能永远安分下去。而另立新主则不一样,因为改朝换代之后,新立的中原皇帝就成了金国此次入侵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会对金国感恩戴德,以后替金国掠夺财物必将更加卖力。

两派意见截然不同,双方发生激烈的争吵,从这时开始,阿骨打的后代派系便和非阿骨打的后代派系之间便产生了政治利益上的分岐,这种分岐甚至影响到了后来的金国朝中的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斗争。可宗翰毕竟是勃极烈制度之中的重要成员,何况还有当今皇帝的儿子助阵,翰离不的意见自然得不到采用。

中原异姓已不可避免,问题只在于将谁立为皇帝才好,残局到底由谁来收拾呢?因为新立的傀儡皇帝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首先他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名望,这样看起来才合乎情理;其次胆子必须要小,不然不好控制;最后一点更重要,就是这个人必须是个奸诈之徒,不然又怎么会安心当汉奸呢!

最后,金国的将帅告诉宋朝的大臣,你们自己推举个有才能、有德行的人出来做皇帝,废掉赵氏,另立新君!

满朝文武听过之后,都是莫名惊愕,浑然如在梦中,又猛然悲从心起,一个个趴在庙堂之上,嚎啕恸哭。宋朝这些大臣们纷纷反对,说赵氏统治中原一百多年,深仁厚泽,百姓众望所归,另立异姓为君,有负天下苍生,坚决不行。

而徐秉哲、王时雍几人密议卖主求荣的同时,却一面又数次上表金人,哀恳复立赵桓,或者于神宗其他儿子中择立贤人,使得宋人永为金人藩屏。他们明明知道女真人不会答应,却故意三番五次上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