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第5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族军相互间缺乏统一的指挥,且之间存在着矛盾没有交流,否则他们各部协调行动必然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

距宋军大营还有十里的时候,萧翰里剌命令两翼向南北展开,他要合围宋军一举将他们全歼。执行袭扰任务的宋军部族军发现辽军张开两翼后,马上发现自己有被包裹进去的危险,他们不敢再上前迅速向后退去。失去了阻碍的辽军加快行军速度直扑宋军大营,可惜他们还是来晚了,宋军已经先一步退走了,连接战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们。

看着还余焰未尽,一片狼藉的宋军大营,萧翰里剌苦笑着摇摇头,宋军过去的老毛病还没改啊!战前是气势汹汹而来,可他们往往会将希望寄予谈判上,希望以此避免战斗,一旦开战略受损失便会立刻逃跑,根本不会死战到底,正如同今天所见的景象……

第三百五十章诱敌深入

在顺利攻取宋军大营的同时又让萧翰里剌有些不解,难道过去所传宋军屡次大败女真人,夺回失地无数都是假的,以他们现在的表现的战斗力来说无论如何也不是女真人的对手,是他不得不怀疑其中是否有诈,可一时又抓不住重点。现在天色渐晚,不利追击,而宋军的营寨已经被焚毁,他们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一块营地准备宿营。

萧翰里剌把宿营地选择在了一座当地人称之为伊散那的小山附近,这座山山体狭长,地势陡峭,山顶平坦。在此山南边不远处是另外一座小山斯托里山,两山之间有一个小山口,是通往北庭的必经之路。两山东面是一片东西长二十余里,宽十余里的荒原,可供放牧。这块荒原向北延伸到沙漠的边缘,那里到处是高大的沙丘。向南则一直延伸到马拉塔的风蚀山脚下。

东部则是一条季节河,现在到了枯水期河道干涸,露出深两丈左右的河床,可也正因为这条河,不用挖很深就能出水,可为人畜提供充足的饮水。辽军的营地,正在伊散那山东面的一片高地上,虽然放牧取水方便,可北面和南边的视野都被沙丘和山岭阻挡,不够开阔。只能通过不断派出侦骑巡视周围,才能防止敌军偷袭,保证营地的安全。

不过此刻萧翰里剌主要的关注点不在此,而是宋军逃往何处,他领着亲卫们向东北方向搜索,以便探明敌军集结的位置。同样因为缺少木料,辽军也无法构建营寨。而此处相对封闭便于防守,大家又追了一天不免疲惫。而主帅又没有明言,谁不想偷个懒儿。再说宋军新败肯定不敢袭营。因此他们即没有挖掘壕沟,也没有筑城,只是派了游骑在营地周围巡逻。

在夜幕降临的时刻,萧翰里剌才返回营地,不等他收拾烂摊子就接到侦骑的报告:东南方向有大批宋军活动,这让萧翰里剌更疑惑,琢磨着宋军此前的表现是扮猪吃老虎布下了埋伏,将自己诱到了此地。盘旋不去的想法让他彻夜难眠,次日清晨天还没有亮便派出了两个千人队前往东南方向搜索前进。进一步查明宋军的企图。

接着心中不安的萧翰里剌又相继派出两股侦骑向不同方向搜索,寻找逃跑的宋军。但这些侦骑带回的消息并没能打消他的疑虑,反而被相互矛盾的情报弄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法查清宋军的动向,更别提他们的兵力部署和企图。在焦虑中度过了一天后萧翰里剌在第三日清晨突然接到向东南搜索的两个千人队送回的求救信,称昨晚他们的营地被不知道从何处冒出的宋军包围,现在攻势正猛,请求增援。

萧翰里剌接报后不敢怠慢,急忙令前军都统耶律宏达率本部一万兵马前去增援。而现在他仍然无法判断宋军的意图。且其行踪不定,贸然用兵有可能遭到他们的伏击。因此他没有移营,选择了在此驻扎,等待得到宋军的确切消息后再部署下一步行动。而此时营地中的辽军数量已大为减少近半!

…………

与西辽军大张旗鼓的进攻相比。宋军则避而不战显得低调的多,显得异常平静,这其实都是赵礼有意为之。当他接到萧翰里剌送来的劝降信时就已经意识到辽国拒绝了和平解决。两军一战不可避免。于是他下令各部做好战斗准备,但是不可贸然出击。绝不打响‘第一枪’,他这么做就是要表明战争完全是辽国挑起的。宋军是被动的应战。

可似乎没有人注意到,正是赵礼在前一阶段表现的过于‘软弱’才使辽军认定通过战争可以解决问题。其实赵礼手中的实力并容小视,其麾下有两个步兵旅、半个炮兵旅,还有三万各族协从军及六千余众的辎重部队,总兵力达到四万五千多人,在兵力上并不输于辽军,反而略占优势。

赵礼部所属在外人看来却是标准的杂牌军,认为有战斗力的只有两个禁军步兵旅和半个炮兵旅,可是在机动力上却差的太多,与以骑兵为主的西辽军在开阔的草原上作战不存在任何优势。即便打胜了,两条腿也跑不过四条腿的,无法重创敌军扩大战果,最好的办法是凭城据守利用火器上的优势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可其偏偏又打肿脸充胖子让出了盐泊城这座草原上唯一的据点。

其次,有战斗力的便是三万协从军,他们是向大宋称蕃的各游牧民族中抽调的,战斗力是有的,可问题在于来路庞杂,难以统一调度,人数虽多却难以形成合力,甚至在战斗中会因此形成混乱。而相对于同样使用冷兵器作战的西辽军中的突阙人,他们在单兵作战能力上又逊于对手,在混战中并不占优,无法成为一支决定胜负的力量。

至于辎重部队在常人看来根本就不能算作军队,他们不但战斗力值等于零,行动缓慢不说,还是最容易受到攻击的部队,需要动用大批的部队保护,牵扯部队主官很大的精力,一向是各**队中的最令人头疼,可又是不能或缺的累赘。因此单指战斗力上而言,只有减分,没有加分的可能。

赵礼在分兵后十分清楚自己所部的情况——防守有余,攻击不足。凭城据守敌人奈何不了他们,可同样被动的防守也无法达成皇帝的意图,难以实现逼服西辽,让其放弃武装干涉高昌的目的,可又不能将其重创使双方结下死仇,从而堵死了以后合作之路。经过一番思考后,赵礼以为任何军队只要调度合理,物尽其用都能发挥出其最大的战斗力,否则世界上哪来的那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

从综合上考虑,宋军中战斗力最强的应该是禁军系统的两个步兵旅,他们可攻可守,机动力差的缺点可以通过预先设伏和利用地形地貌限制敌军来弥补;其次就是在外人眼中毫无战力的辎重旅,他们虽说是后勤部队,可装备与战斗部队相同,接受过同样的训练,完全可以胜任守备和防守的任务,还可以充当预备队使用。至于州军他们来自边防部队,由于常年驻扎于边界热点地区,他们时刻都要防备敌军的突袭,战备程度最高,训练也最为严格,同样战力不俗。

反而是那些亦民亦军部族军的战斗力在西征军中处于末端,由于平日为民自然行为散漫难以约束,且来自不同的部族指挥上存在着联络不畅的问题。但赵礼以为这些还都是小问题,不是不能解决的,重要的是部族军作为自己属下唯一的骑兵力量,承担着突破敌军防线的重任。

骑军破阵时正面的骑兵在经过冲刺后,就只能原地地和敌人肉搏,可是部族军与西辽军中的主力突厥军相比,突厥人更善于单兵作战,加上蒙古士兵的身体力量和蒙古马的高度的劣势,在这种情况简直是骑兵的恶梦,很容易被敌人围住后全数消灭。这当然不是赵礼希望看到的,所以必须予以解决……

赵礼在高宠率主力离开后,他每天出去打猎,其实哪有那闲心,他利用这段难得的时间将盐泊城周围百里都转了个边儿,哪里有条沟,哪里有座山,什么地方可以设伏,什么地方能够宿营都做到了心中有数。而纵容士兵们在城中胡作非为,不修武备也是为了给那些西辽探子们看得,此后的主动和西辽谈判、撤出盐泊城既有表示不想与西辽为敌的意思,当然也有故意示弱麻痹敌人的想法。

而开战后赵礼以蒙兀人阻击西辽军不仅是想给他们个下马威,也是实践他琢磨出的新战术。在他看来蒙兀军和突阙人相比唯一能占到优势的就是他们手中的弓箭,这些年宋朝禁军都换装了火器,挑好的留给州军使用,可加上作战缴获的还有大批的堆积在仓库中,这些就被皇帝用来援助友军了。

蒙兀人作为反抗女真人的主要力量当然也成为援助对象,身上的盔甲和手中的弓都是大宋制造。而宋军的骑弓和步弓是通用的,射程要比西辽军用的骑弓远,威力大,这样就可以先敌开火,从而取得先机。而两翼突出于正面的阵型正是宋军的偃月阵,这样冲锋时敌人三面受敌,在密集的箭雨下必然损失惨重,前排的士兵都会大多倒下,从而对后排的士兵补上补位造成障碍。

等到蒙兀骑兵冲到面前的时候,敌人未能整理好阵型时就等于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都几乎是静止在原地,而蒙古的骑兵就借助马匹的巨大冲击力将敌人无论是个体士兵还是阵型都撕开,趁机破阵。而今天的战斗中西辽军太过强大,而蒙兀人对新战术运用还不纯熟,因此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却达到了诱敌的目的……

第三百五十一章逼降

西辽军前军都统耶律宏达领兵前去增援搜索宋军踪迹被围的二千人马,他们越过干涸的河床,进入戈壁又前行了十里,前方出现了一片大大小小连绵十数里不断的土墩,这里看不见一草一木,到处是黑色的砺石沙海,现在散落着兵刃和尸体,激战的痕迹随处可见,而据报搜索队就是被宋军围在这一带。

耶律宏达倒吸一口凉气,他知道这是‘魔鬼城堡’,皆是形态各异高耸的土墩、沙丘,如同峡谷一般,里边道路错综复杂,不但容易遭到伏击,且稍不留神就会迷路,想来搜索队为了躲避宋军的围杀而躲入其中。他不敢贸然进入,遣一队侦骑进入搜索,查明其中的情况,搞清楚宋军的兵力,同时让大家提高警惕,防止宋军偷袭。

半个多时辰后,侦骑回报他们深入其中五里听到前方有厮杀声,因为周围有宋军出没不敢靠近,而地形复杂无法判断敌人的部署和兵力。耶律宏达有些犹豫,这其中如迷宫一般稍不留神就会迷失其中,且他们在明,敌人在暗,很容易受到袭击。可自己人被困在其中,又不能见死不救。

“三军听令,我们沿大路进入,不可擅自分兵,发现敌人后迅速歼灭,救出同伴后立刻原路撤出!”自己二千人宋军打了一夜都未能吃下,由此判断兵力并不会太多,耶律宏达想了想还是决定进去救人,但他还是留兵二千在外接应,大队又分成前、中、后三军。各队拉开距离,以免同时被困。

大路宽有三十余丈。可容大队行军,西辽军各部鱼贯而入。杀向战斗还在进行的地方。耶律宏达领中军走在中间,此刻他们已经深入其中五里只看看满地的遗尸,却仍未到达战场,正当他疑惑的时候,前锋来报发现宋军,他们立刻将其杀散已经与被困的友军会合。

‘轰……’没等耶律宏达松口气,突然后方传来数声爆炸声,就如平地起了惊雷,他急忙向后望去只见蔽日的沙尘冲天而起。且顺着大路滚滚而来,仿佛遇到了风暴一般,很快人马皆陷其中,十步之外不见人影,正在行军的大队立刻陷入一片混乱,人喊马嘶相互冲撞,自相践踏。

过了好一会儿待沙尘稍落,有队尾的兵士慌张来报,来路后边的沙丘突然坍塌。淤塞了道路而人马无法翻越,隔断了与后卫的联系。耶律宏达更是吃惊将高达十数丈的土墩瞬间推倒,封锁道路这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办到,而道路两边他们都经过搜索。并没有发现有宋军出没,难道这是神助宋军?

“即刻向前,寻路突围!”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明了。宋军这是要截断他们的退路,不容他们多想。耶律宏达急忙下令道。

兵将们急忙整理队形快速向前突进,哪知行不过二百步。前方又是一连串的巨响。这次爆破点离耶律宏达距离很近,他亲眼看到前方的两座土墩猛地一震,仿佛被人猛的拔起又放下,颤抖了几下向内倾倒下来,前方正在行进的队伍根本来不及,也无法躲避,瞬间被倾泻而下的沙土吞噬。

‘咴儿咴儿……’在这移山倒海的力量面前,人都被吓得魂飞天外,何况最容易受惊的动物,突然而至的灾难面前它们再也无法保持沉默,大声嘶鸣着翻蹄尥蹶子在漫天的沙尘中乱窜,将还陷入石化般的主人们纷纷陷落马下,踩在铁蹄之下。

混乱中耶律宏达也未能幸免,被惊马撞落,亲卫们根本救援不急,好在他临阵经验丰富,老胳膊老腿的还算灵活,几个滚翻躲到了路边,受点伤却是难免。可他救得了自己救不了别人,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迷雾般中的士兵们乱作一团,自相冲突而无力制止,这对于一个领兵的将来是多么大的悲哀……

当尘埃落定,大家发现前后两次爆炸将中军与前锋和后卫隔开,自己陷入前进无路,后退无门的境地,产生的恐慌比之刚才的爆炸还要严重,“宋军……”突然一声已经不是人声的嚎叫又将众人推向了恐惧的**,辽军士兵们惊慌地四处查看,只见路边的沙丘、土墩上涌现出无数宋军的身影,他们弯弓搭箭瞄准了大路上的辽军。

“不要慌乱,备战!”耶律宏达挣扎着站起,拔刀大声吼叫试图恢复秩序,此刻为了躲避坍塌的土墩,众军都向中间拥来,挤成了一团,宋军只要一阵箭雨就能杀伤一片。但大家刚刚洗了沙土浴都是黄了吧唧的土人一般,哪里分得出谁是谁,又怎么知道那个舞着刀乱蹦的人是他们的都统。

“我们被宋军包围了,杀出去啊!”眼见道路被封死,有人想趁乱赶紧突围,拍马向来路冲去,混乱中人们还没恢复思考能力,见有人带头也纷纷跟随向后冲去,可高耸陡峭的土墩使战马却步,他们除了肋生双翅飞出去,否则别无它途。一些绝望的士兵下马试图爬过去,可上面的宋军怎么会答应,弦声乱响,辽军纷纷中箭滚下坡去。

“弃械投降,饶尔等性命!”一阵箭雨将想要突围的辽军射退,同伴的血也让他们安静下来,这些人纷纷躲在马后持盾护住要害再不敢妄动,耳边传来宋军齐声劝降声。

“我是前军都统耶律宏达,让你们主将答话!”眼见四面都是陡峭的土墩,自己这几千人就像掉进盒子中的一群老鼠惊慌的挤作一团,四壁上的宋军居高临下严阵以待,耶律宏达意识到靠自己的力量突然是不可能了,他站出来仰着脖子冲着宋军高声喊道。

“久仰耶律都统威名,在下大宋西征军辎重支队都统制刘集,不知都统要问什么!”宋军这边竖起将旗,旗下有人朗声答道,至于是真久仰还是假久仰只有天知道了。

刘集也算是襄邑军的老人了,从伙夫头做起,经过层层培训、选拔,现在已经是河东镇抚司的辎重局的头,此次西征被委任为辎重支队都统。他们撤出盐泊城城后便转移到了这里,没想到监军还给他们安排了战斗任务,就是故露破绽将辽军搜索队诱到此处,然后将其围困,再以他们为饵引诱更多的敌人到此,使敌军不断的分兵,减轻攻打敌军大营时的压力。

辎重支队受命之后,刘集便开动脑筋想办法,与敌人骑兵对战自己肯定沾了不了光,而且监军有令不可妄加杀戮,最好将他们活擒,以利后边的谈判。他琢磨了半天想到自己有两大优势:一是这魔鬼城错综复杂的地形、特殊的地貌;二是自己手中也有法宝,那就是擅于爆破作业的工兵营。只要能敌军诱进来,炸塌山口便封堵道路,敌军想跑都跑不了啦,下来要死要活就是他说了算了!

“刘都统,劝你还是让开道路放我们离开,还能留条性命,否则大军一到必让你们片甲不留!”听对方让一个民夫头儿来跟自己答话,耶律宏达就来气了,说话也不客气,威胁道。而此时大家也认出了自己的都统,也纷纷聚了过来将大旗竖起,前边竖起盾牌,免得被宋军所伤,这倒是有了些气势。

“啧啧,耶律都统真是客气了,可惜的是你们的大军此刻是自身难保,一时半会儿是来不了啦,还是不要等了!”刘集摇摇头咂咂嘴说道。

“哼,即便大军不来,我也能杀你们个人仰马翻!”耶律宏达听了一惊,可又不大相信,想是对方在危言恐吓,他继续威胁道,不过大家听着都统的话略感底气不足。

“耶律都统不要硬撑了,你们的前锋已经陷在前边的峡谷中,后军和在外接应的人就被困在你们后方大路上,不过他们十分明事理,已经投降了。如今是念在我家皇帝娶了你们大辽的蜀国公主,两国还是姻亲,我们不想为了些小事使亲戚反目让外人笑话。所以一再忍让没有下杀手,否则……嘿嘿!”刘集话说了半截,不过他相信西辽军们都明白什么意思。

“你不要危言耸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