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京兆尹-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临缓缓抬眼,自那些规正摆放的牌位中,一眼望见末位的“郭景云”三字。她撩开下摆,肃容跪于蒲团上,恭笃正默地磕了三个头。
    当她再度站起身时,身后是整齐划一的下拜声:“弟子等见过无陌少使。”
    *
    “呔,真是晦气。”
    常府内,常继丢开大氅,走进室内。想起方才在东宫听得妹妹的一番埋怨,心下不禁烦闷更甚:“她管不住那小子,就交给外人来管,这下慌了,倒才想起我。”
    跟在身后的谋士见状,凑到近前:“大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先行下手?”
    常继撇眼瞧他,谋士讨好一笑,续道:“属下最新得闻,陛下虽日日都准时上朝,可太医院私下里都在传,钱太医已留守宫中数日,看来是陛下旧疾又犯了……您看?”
    常继蹙眉思忖良久,正欲发话,忽听门外管家唤道:“老爷,有人送了封信来。”
    “信?”常继转身拉开门,低头看了眼信封上的字,顿时一惊:“居然是他?!”
    他利索地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忽然冷声一笑,抬头望向管家:“备车。”

  ☆、第129章 大幕将至

“娘娘,娘娘……”
    朱红蔻丹的芊芊玉指搭在早已凉透的瓷杯上,良久未动。
    “娘娘!”原兰凑上前,大声道。
    谢英芙浑身一颤,手不由地一挥,“砰”地一声将茶杯扫落。她抑住絮乱的呼吸,闭眼疲惫地问道:“什么事?”
    原兰怯怯地回道:“世子爷来了……”
    “什么?!”谢英芙腾地站起,“你怎么不早说,快,快把这里收拾好。”
    “不用收了。”一声厉喝传来,世子面无表情地迈进屋内。
    “爷……”谢英芙赶忙莲步上前,弯腰正欲行礼。
    眼前忽地一暗,她定睛望去,却是一个黑布包扔在了面前的地上。胸腔中顿时“砰砰”直跳,她捏紧了手中的绢帕。
    “你告诉我,”他的声音是从未有过的冰冷,“这是什么?”
    此情此景,再无回路,她突然淡淡地笑了起来。轻柔直身挽起耳边垂发,她仰头与他对视:“爷既已知了,又何须多问?”
    世子怒目而视:“你真是个毒妇。”
    “毒妇?哈哈……那你不妨扪心自问,究竟是谁将我变成这个样子的!”她捂胸嘶吼,“我从小到大,就盼着你能来娶我。可你终于娶我了,却又不爱我……我在这府里过了四年,究竟是活人还是死人?”
    “好,好。”世子怒极反笑,“是我让你在酒水中下药,是我让你去与乐枫那疯子接触,是我,让你们合谋算计阿临!”
    “我拿一片真心爱你,你呢?!”谢英芙涕泗横流,状若癫狂,“君意非,每每想起初夜你抱着我喊着你的阿临,我就觉得无比的恶心!”
    世子浑身一震,却在这时,门框“吱呀”一响,他怔怔回头,望见一脸惊愕的王妃。
    “啊——”谢英芙突然痛呼一声,捂着肚子仰头跌了下去。原兰堪堪从震惊中回神,抬臂接住她。顿时察觉她身上忽冷忽热,一看额上冷汗直冒,她慌忙抬头:“喊太医,喊太医……”
    郭府内,昌荣坐在暖室的绒毯里捧着热茶,幽幽地叹息:“后来,太医来看了,说她……谢英芙已有孕快两月。此次心绪混乱,动了胎气,所以才……唉,真是孽缘。我大哥怎么就娶了这么个女人?”
    郭临坐在对面,仔细地擦拭着一把长剑,没有回话。
    昌荣踌躇片刻,才低声道:“阿临……休不了谢英芙,大哥他已经数日不肯回家了。”
    “哦?”郭临收了剑,笑了声,“那需要我去劝劝世子爷吗?”
    “阿临……”昌荣急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意思,我是想告诉你,母妃、我还有大哥,都觉得很对不住你。”
    “大可不必。”郭临将剑送回剑鞘,起身悬挂在墙上,“横竖我也没死,她腹中的生命也是无辜的。”
    昌荣垂下头,思虑半晌,终于鼓起勇气:“阿临,母妃打算带她回琼关待产,再不让她回到京城。”
    “哦?”
    她深吸一口气,站起身:“宫中在给未出嫁的公主指婚,连六公主也有了驸马。我这回可能无论怎样也躲不过……母妃希望你能‘娶’我。”
    郭临的手上的动作一顿,她回过身,严辞道:“不行。”
    昌荣惊道:“为何,你从前不是都……?”
    “从前是从前,昌荣,你还是小孩子么?”郭临蹙眉喝道,“若我为官数十载,你要困死在我身边吗?”
    “阿临!”昌荣狠狠地瞪着她,委屈地撇着嘴。见她丝毫没有松动,咬牙一跺脚,赌气推门一阵风似的走了。
    阮云正好来送茶水,昌荣丝毫不停地从她身边经过。她叹了口气,望着屋内正端详墙上悬剑的郭临,柔声劝道:“阿临你本不需这样……”
    “那就放任她把婚姻大事当儿戏吗?”郭临转头看了她一眼,静静地收回目光,“我已耽误一个你,不想再连累旁人……”
    阮云温和一笑:“瞧你说的,阿临,能和你生活在一起,才是我的幸运。”
    郭临嘴角弯了弯,朝门口走来,边走边问:“玉锵呢?”
    “还在西屋和周老丞相习书呢!”提到玉锵,总会让人开心些,阮云笑道,“陈大人忙于公务,这段时间一直是周老丞相上门教习玉锵,但他似乎乐此不疲,着实很喜欢玉锵。”
    郭临点了点头。周老丞相告老辞官后,并没有马上返乡。以他的名望,哪怕在京城安享晚年,也不会有人觉得半点不好。
    她行至西院,轻轻推开院门。迎风便听到一阵稚嫩地诵声:“……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哦,不错,还有最后一句呢?”
    “嘿嘿……爹爹来了,让爹爹背!”
    郭临一怔,上前推开房门:“好小子,耳朵这么灵敏。”
    玉锵回过头,掩着唇吃吃直笑,周老丞相也是一脸和煦的笑意。郭临侧过头,之间一旁微开的窗格处,端放着一面铜镜。从这边望去,恰好看见院门口。
    她低笑一声,上前提起玉锵往边上移了移,在他身侧坐下:“快把最后一句背给爹爹听。”
    玉锵噘着嘴,理了好一会儿衣襟,才道:“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兵法》么?”郭临摇头苦笑,望向前方,“周老,您教得挺早的。”
    “不早了,昔年的太子殿下……可是从三岁就开始学了。”周老丞相抚须一笑。
    郭临倒茶的动作一顿,随后若无其事地斟好茶,递上前:“周老说的是今日朝会上,陛下想要追封故太子,改葬皇陵一事么?”
    周老丞相摇了摇头:“老夫既已辞官,朝堂之事便不再过问。”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郭临望着玉锵,抬手摸了摸他的头。忽然而然,想起早朝时太孙恭敬守礼的模样……
    皇上旧疾复发,虽然强撑着病体上朝,但据闻前些天夜半惊梦,似乎梦见了故太子。一晃太子造反已过了五年,虽说那依然是一件洗不干净的罪事,可到底父子间有数十年的情谊。五年时光,加上身老病忧……皇上总会格外地想念那个付出了大量心血却惨遭兄弟算计的儿子,缺逐步淡忘他曾经的罪孽。
    听说太孙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从东宫奔到了皇上寝宫。端茶递水,拭汗擦身,片刻不离地伺候到清晨。
    郭临垂下眼,而那时的君意沈,还在通过入宫的重重守卫。
    此事一出,高下立判,朝上的气氛越发微妙起来。终于在今日,皇上将追封故太子一事,执意提上了朝纲。
    她抬头望向周老丞相:“不知,可否麻烦周老一事?”
    周老丞相仔细地看了她一眼,沉声道:“你说。”
    郭临抱起玉锵:“下官不日将去往皇陵待上数月,监督修缮皇陵。陛下……已定于五月,登坛祭祀,并追封太子。因此这段时日,玉锵教习一事,可否由下官之妾带他上贵府叨扰?”
    周老丞相默了默,忽道:“你主意已定?”
    郭临想起早朝后君意沈的气急败坏,头一回拉着她在幽静甬道叱道:“太子一旦被追封,等同重新承认他的地位。那身为他儿子的太孙和我,在父皇心中的地位会怎么样,你难道不知么?方才为何不廷谏?”
    “你疯了吗?”她甩开他的手道,“父亲爱子,天经地义。朝上不止你我觉得此事不妥,可你看谁人敢出来劝阻?你要让陛下怨恨自己的儿子,你自问做得到吗?”
    君意沈倒退几步,神色骤伤,眉头紧蹙:“阿临,你自从醒来就变了,从前的你不会像现在这样胆小慎微,遇事盘桓不前。”
    她冷笑一声:“是,我是变了,至少不像你那般愚蠢。”
    ……
    郭临抿唇一笑,端起茶杯轻抿一口:“定或不定,也要因人而定。陛下心思昭然,下官为臣之人,自然……”
    周老丞相微微吁了口气,目光下移,望向正顽皮地摆弄着郭临腰间剑穗的玉锵,慈爱的眸色中暗藏着一道说不清的思绪,他仰头微笑:“那便请玉锵徒孙,多多上门啦!”
    “真的吗,我可以去祖师爷爷家里玩?太好啦……”玉锵乐得拍手直笑。
    *
    修缮一事,自二月初开始,叮叮响响到了四月底。皇陵焕然一新,然而账目上却没有大肆花费的金额。宫中前来验收的太常寺卿阖上账簿,笑得格外亲切:“郭将军果真是能人,难怪陛下如此信赖。”
    郭临抱拳道一声“过奖”,随后收拾行装,轻骑回往京城。
    到了门口,不期而然望见了那个修长身影,绛紫凤池的官袍尚在,顶上官帽未脱,依然是风华绝代的模样。她盈然一笑,下马奔上前拉住他的手:“怎么回来了?”
    陈聿修将她揽到门后,按在墙上便是一道深吻。
    郭临抬手环住他的腰,听着他悦耳清磁的嗓音响在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她垂下眼,掩住眸色黯然,缓缓倾身靠住他。
    “丞相大人?丞相大人您在哪……”
    远远地传来侍从呼喊声,郭临仰起头和他对视一眼,皆忍俊不禁。他低头在她唇上又啄了下:“我尽量用功些,晚上赶回来陪你吃饭。”
    “好。”
    她望着他的背影,直到越过拐角再也看不见,这才转身,静静地走入府中。
    半月后,皇室仪仗整装待发,一切准备就绪,翌日便可前往皇陵祭祀。夜里,郭临进到阮云房间,叫住她:“云娘,我明日护卫陛下出行,此去又是月余。你不如,带着玉锵上阿秋那儿小住?”
    阿秋的婚期一拖再拖,总算在郭临大伤苏醒后定了心,嫁给了秦正卿。阮云闻言,掩唇一笑:“好啊,算起来她已新婚三月,我和玉锵也不算是叨扰小夫妻了,就不知秦公子会不会介意……”
    郭临突然走上前,轻轻搂住她,良久,她轻声道:“云娘,你们要一切保重。”
    阮云一怔,拍了拍她的背,柔声道:“阿临你也是。”
    郭临闭上眼,嗅着软云身上的清香,灯火处,眼睫渐渐晶亮……
    清晨,李延亲自拉开府门,领着身后仆从跪拜行礼相送:“恭送老爷,一路安康!”
    郭临点点头:“驾!”
    门口的道路上,一条车队正在行过。她瞟了眼队伍最前的那人,没有说话,喝驾与他擦肩而过。
    常继回过头,望着那个疾驰的背影,嘴角微微弯起一丝笑。

  ☆、第130章 高彻辰死

初夏的风轻拂鬓发,全副的官袍罩在身上,有一种闷闷的热感。金真跟着上任半年的新同僚走在大臣队伍中。扬手稍稍扇了下风,便感到身边一阵马鼻吐气声。回头一望,高头大马上,肃目英姿,黑衣披甲,正是郭临。
    “大人……”金真径直脱口叫道。
    一旁的同僚赶紧拽了拽他,正要躬身给郭临行礼,却见马鞭曲伸在眼前,在止住他们的动作。她低头朝他们笑了笑,欲说些什么,忽而眸光一挑,望见斜前方的人影,她微微抿唇:“先失陪了。”说完,不待二人反应,策马而去。
    同僚瞟了眼金真,叹息道:“你说你,难怪任期快五年也还是个少尹。郭将军现在是朝中和丞相并列的大将军,哪里还是你家大人……”
    金真蹙眉抬眼望去,只见郭临的披风被风掀起大片,腰背后的锁子亮银甲格外耀眼。而她正亲切交谈的那位官员,萧肃爽朗,气质卓约——也是朝中红人,太孙洗马高彻辰。
    “怎么,是来追问‘那些’的去向的?”高彻辰噙着一丝笑,“唰”地打开一把折扇,轻悠悠地摇起来。
    郭临笑了笑,垂首道:“恩师要用在何处,弟子可不管。弟子只是担心,昨夜刚刚越过羽林军的眼线,将那些银子送进城里。怕手下办事不利,最后关头没能及时呈给恩师。”
    “说起来,你新找的手下确实不错。”高彻辰眯眼笑着,垂眸凝视着她,“搬动那般沉重硕大的箱子,行走如风,立放无声。是哪家的高徒啊?”
    郭临低眉浅笑:“弟子也是新近才知,莱州聚了一群从新罗过海而来的力士。樊家枪见他们行事毫无章法,徒给官府百姓增麻烦。便好生劝教一番,协助他们组建了一个‘无量宗’。此次往京中运矿,便捎带了两人来献给弟子。”
    高彻辰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忽听宫门开启声。自西侧门走出一群太常寺官吏,他微微一笑,道:“能瞒过太常寺的眼目,做账滴水不漏,看来我以往都低估了你。不过,这样的机会,以后还多着呢……”
    他说完瞟了她一眼,拂袖而去。郭临凝望着他的背影半晌,忽听后背衣袂摩擦声,她猛地回头。
    金真被吓了一跳,想说的话又给堵回去了。瞪着大眼望着郭临,硬是支吾了半晌。郭临轻叹一声,表情化作柔和,轻声问道:“何事?”
    “大人……唔,”他急急摇了下头,泄气地皱眉,“不是,唉……属下,属下是来问您,去年关在衙狱中的那位刺杀您的樊姓犯人。原本好好的,您升任将军后,我有次再看,那犯人已经不见了。因为不曾记在案宗上,所以属下没有告知现在的京兆尹,怕会扰了您的事……”
    郭临一怔,抿唇笑道:“多谢,金真。人是我提出来的,仓促间忘了知会你。”
    “哦,那就好。”金真拍拍胸口,朝她羞赧一笑。此时宫门处仪乐大起,他一惊,连忙朝郭临行礼:“属下告退。”慌不迭地转身归队。
    郭临闭了闭眼,感到热风在铠甲外的肌肤上肆意穿拂。她深吸一口气,转身朝宫门走去。黑色披风扬起,蓦然风动,两个青衣壮汉悄无声息地跟在了她身后。
    *
    “昔隆周定鼎,并建懿亲;炎汉受图,分王子弟。行台尚书令雍州牧领十二卫大将军故太子意成,器质冲远,风猷昭茂,宏图夙著,美业日隆。惜奸多害,大道移隐,浇风非扇,承安不宁。朕悲之宝难,永鉴前载,思故维城,式隆磐石。可追封宁王,以告天慰。”
    听着追封诏书宣完,君意沈的身子微微晃了晃。谭伯见状不妙,迈前一步,不作痕迹地扶稳他。君意沈咬了咬牙,眸光晦涩尖利,斜斜地望向立在皇上身侧,那个正凄声嚎哭的太孙。
    惜奸多害,大道移隐,浇风非扇,承安不宁。
    一句话,丝毫没有提及太子的造反、行刺、逼宫,将所有罪责,都推到了德王的陷害上。君意沈缓缓捏紧了拳头,手背青筋迭起。纵然从小便知父皇的心是偏的,可没想到会偏颇至此!
    他侧了头,不经意望见队伍另一边的高彻辰,再定睛看去,郭临就站在他身后。他暗自心惊,浑不知她何时竟与他们靠得这般近。可细看之下,她望向前方的神色似乎有些古怪……
    却在这时,一声嘶声厉吼传来:“陛下——”
    徐公公抢步上前,想要搀扶起跌在太孙身上的皇上。可皇上已经四肢抽搐,浑身僵直,鼻孔一侧一道血线长流。太孙吓破了胆,连连直唤“皇爷爷”。君意沈扒开人群,扶起皇上背在背上,大吼道:“快去叫御医!”
    郭临垂下眼,凝神片刻,随人潮上前。
    “什么叫中风发作,尔等无力施救?”君意沈站在厅堂怒斥,地下跪了一群太医,颤抖的如同筛糠。
    太孙从皇上卧室走出,一张清秀端正的脸上满是疲伤。这二人同居一处,厅内一时诡异的安静。太医们更是屏息静气,半点声响不敢出。却在这时,隔壁隐隐传来一阵对话。
    “……高大人说的是‘四物汤’?”
    “臣观陛下之症,应非今日而起。心悸头晕,失眠多梦,舌质淡红,脉搏细弱,正为血虚之象……《灵枢·九针论》说:‘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钱太医您看,不如先用四物汤辅之推拿缓状。臣行一趟药王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