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二人森林-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划着船回到家,把草卸下来,先放在林子里,带着装满鱼的木箱到了山涧边,把木箱沉进水里一半,那些不停扑腾的鱼又有了水,暂时缓过了气。
  何田拿来一个盆子,一个小竹椅子,又拿了些零零碎碎的工具,坐在山涧边洗剥鱼。
  鱼的内脏、鱼鳃、鳞片都倒进盆子里,破腹后的鱼用一根草穿了鱼鳃,挂在横放在山涧两边的树枝上,让流水继续冲走粘液血迹和黏在上面的鳞片,第二条鱼刮好了,就把第一条鱼提起来,放在芦苇杆编的篮子里。
  剥第二条鱼的时候,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和小虫子成群飞来,易弦这时已经把草和芦苇背回来,挂好晒着了,他拿了一个芦苇杆做的圆拍子盖在盆子上,和何田一起剥鱼。
  两人一起,速度就快了起来。
  大米也被放出来,它在林子中觅食,时不时抬起头往这边看看,像是奇怪那个总是见到它就喜欢围着它狂吠的小家伙怎么今天乖乖地卧在篮子里了。
  今天一共收获了十二条狗鱼,其中八条是雌鱼,肚子里满满的籽。
  何田把鱼籽放进一个大碗里,准备吃完晚饭过筛,炮制鱼子酱。
  全部鱼获洗剥干净后,放进一个大陶罐里,洒上厚厚的盐,密封好,放在地窖里一两周后就可以熏制了。
  回到屋子里,何田看看易弦做的粥,指点他,“粥滚起来之后你要用木铲翻动,铲子触到锅底再翻,然后,柴火也可以拿出来一两根,小火煮就行。”
  易弦一一照做。
  何田提着篮子,到菜地逛了一圈。
  她今年还种了些圆心菜和羽衣甘蓝,不过这些现在都还没长熟。南瓜只是不停地在长藤蔓,谁知道秋天时能不能长出南瓜,不过,今天一看,倒长了很多的南瓜花,有些花朵的尾巴上还缀着一个细长的梗,莫非就是小南瓜?
  何田数了数,南瓜花竟然开了快二十朵。
  她摘了一半,全挑花朵很大,尾巴却光秃秃没长出小南瓜的那种。
  回到家,易弦已经把火上的粥移开了,这次的粥熬得恰到好处,没有糊,黏稠香滑。
  他还片好了一条狗鱼。
  何田教他把锅烧热,放上油,加入小葱和姜丝,炒香之后放鱼片,要是想让鱼片更加香滑,就在用调料腌制鱼片的时候拌上一点土豆淀粉。
  易弦一一照做,成品的卖相相当不错,就是稍微炒得老了点。
  然后,何田打了两粒蛋,搅匀,加上一点盐,锅里重新加上油,把洗净的南瓜花裹上蛋液,放在油锅中一过就捞上来。
  裹着蛋的南瓜花花瓣还是鲜黄色,花萼绿莹莹的,有的还带着拉成丝的蛋花,夹起一朵,吹一吹,咬上一口,鲜香美味。
  南瓜花的花瓣蓬松柔软,裹了蛋液煎炸之后,蛋液酥脆,内心还是柔软的,还保留着瓜果花朵特有的香甜。
  “这都不用等南瓜长出来了,这样就很好吃啊!”何田又夹上一朵。
  易弦表示同意,“可能小南瓜长出来也可以这么蘸着蛋浆炸来吃?”他举起筷子,夹了一朵南瓜花举在眼前,“还很漂亮。”
  何田用自己筷子上的南瓜花碰碰他夹的那朵,对易弦挤挤眼,“到那时就能捡到龟蛋了!你等着吧!”
  易弦微笑,“好,我等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第52章 鱼子酱
  大暴雨过后; 一连几天都风和日丽。
  也没有再出现任何可疑的人。
  何田的易弦的生活和往常一样; 日未出就起床,日落后才入睡。
  接下来的几周; 将会是一年当中日照时间最长,平均气温最高的几周。太阳在凌晨四点多就渐渐升起,一直到晚上十点左右; 天边还是蒙蒙亮的。
  充足的日照加快了各种农作物成熟的速度; 番茄藤上长出一个个绿色的小弹珠,豌豆藤上的豆荚像是已经可以采来吃了,辣椒花开了一茬又一茬; 小辣椒们长得有小拇指那么大,有的尖端开始变红,有的由绿转黄,更多的还是绿油油的。
  小米也长得很高了; 看起来就快抽穗了。
  白菜、卷心菜、甘蓝也都一天天茁壮起来。
  土豆早就开过花了,隐藏在土壤下的球茎估计现在已经有小山核桃那么大了,萝卜、胡萝卜和红薯看起来也都很健康。
  小鸭子小兔子也像吹了气一样快速长大; 就连大米,也都肉眼可见的长了一圈膘。
  熏肉小屋里的熏架一排排挂上; 也许很快就得再架上一排熏架。
  一切都看起来生机勃勃,充满欢乐。
  易弦觉得自己应该对目前的局面很满意的; 但是,他不是。
  现在每天早上他醒来,转过脸; 看到的不再是何田小天使一样粉扑扑的睡颜,而是一块棉布帘子。
  何田虽然被他的可怜相给打动,没再提什么盖瓜棚盖暖房的事了,但是,她在当天晚上就做了一幅帘子。还挺好看的,她用几块她奶奶的旧衣服拆下的布缝在一起做成拼花布帘,再在棚板上的两边横梁各挖一个凹槽,找一根竹竿,切成合适的长度,挂上布帘,竹竿两端刚好卡在凹槽中。
  这和我想象的不一样啊!
  他心里这么想着,脸上还得挂着微笑。
  今天一大早,易弦就爬起来了。
  他们今天要划船去河谷附近的村子。离这里最近的做窗子的木匠就住在那里。
  所以他得早点起来,先做上早饭,再把日常工作给做完,洒扫,种植,喂鸭子兔子,放放大米,让它在林中自由觅食。
  很快何田也醒了,她洗漱之后,收拾今天要带的东西。
  路上的干粮有糯米红枣粽子,混着燕麦烤的面包和鱼子酱。
  新鲜的狗鱼鱼籽从鱼腹中取出来之后,立即投入盐水中,浸泡十几分钟。
  刚从鱼腹里取出的鱼籽是一个个不规则的长块,一层薄膜包裹住成千上万粒比小米粒稍大一点的鱼籽,这层膜上有丰富的细细的小血管,它们为鱼籽们提供营养。
  泡了十几分钟后,这层薄膜就由透明的变成浅白色,比毛发还细的小血管吸收了盐分,纷纷破裂,这时,就能轻易地揭开膜,完好地剥出整团的鱼籽。
  剥出的鱼籽继续在盐水中泡一会儿,就能过筛了。
  何田用的是一个竹篾编的细筛子,把鱼籽倒进筛子,一边加水冲洗,一边轻柔地用手指不断搅动,让每颗鱼籽分离,鱼籽之间也连着一些细小的血管,这么一边冲一边揉个十几分钟,就能把所有的血管、粘液都冲走了。
  一遍遍冲洗之后,鱼籽每一粒都亮晶晶的,对着光线,可以看到里面的卵黄。
  再换一罐干净的盐水,把洗净的鱼籽倒进罐中,喜欢咸味重一点的,就泡上半个小时左右,不喜欢太咸的,泡十几分钟就可以捞出来沥干了。
  现在,鱼子酱已经做好了。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涂在面包、饼干上吃,或是在凉拌菜肴上洒上一小勺提味。
  不过,吃鱼子酱时最好不要用金属勺子,金属的味道会破坏鱼子酱的鲜味。
  易弦从前吃鱼子酱,用的都是贝壳勺或是骨质的勺子,何田家也有两把蚌壳磨的勺子,他看到还有些惊讶,但是何田用的是小竹勺子,她认为竹勺子能带出更多鱼籽的甜味。
  这完全就是个人见解了,易弦还是用了蚌壳勺子。
  做好的鱼子酱放进密封的罐子里,存放在地窖中,可以保存大约两三周。
  何田说最好吃的吃法,还是切一片肥厚的烟熏鲑鱼肉,放上一点点莳萝,加一勺鱼子酱,直接用手指放进嘴巴里。
  “好吃到我几乎把自己的手指都咬掉了。”她这么说着,又涂了一块饼干,递给易弦,再给自己涂一块。
  易弦接过饼干,“要是把烟熏鲑鱼肉放在一块起泡饼干上,再抹一点酸奶油,也很好吃。还可以再加一小片薄荷叶子。”
  酸奶油、奶酪、黄油……这些奶制品是何田很少吃得到的。
  由于没怎么吃过,她也很难想象这些食物的味道。
  “奶酪有很多软硬程度,最硬的像石头那么硬,吃的时候要用刨子刨成碎屑,最软的,捏在手里一会儿就化了……黄油涂刚出炉的面包,再涂一点果酱,特别的香,其实不涂果酱就很香了……奶酪放在面包片上烘烤一下,就能拉出长长的丝……最好吃的乳制品还是冰淇淋。至于怎么做的……”
  易弦是不知道冰淇淋是怎么做出来的。就连奶酪、黄油、奶油是怎么做的,他也是一知半解。
  “大概是用鲜牛奶不停搅拌,然后再加上酵母之类的菌种发酵?”他仔细想了想,不得头绪,但依然十分肯定地说,“非常好吃。”
  这味道何田目前只能靠想象了。
  她破开的那几条狗鱼中,有两条的鱼卵是金黄色的,这些金黄色鱼卵做的鱼子酱和普通鱼子酱味道没什么太大区别,但却更受欢迎。
  反正还能收获很多,鱼子酱又不耐放,她干脆带着这两罐金黄色鱼子酱去看看村子里是不是有人代为收购。如果有,卖了这两瓶酱,她的窗子钱就回来一点了。
  经过几天休息,小麦又生龙活虎了,它一看何田把一堆食物放进一个草编包里,就知道今天又要外出了,绕着两个主人的脚下不停甩尾巴,忙得不亦乐乎,生怕不带它去。
  这阵子的太阳真的十分毒辣,所以何田用带回家的芦苇和草给她的小船搭了个简易的棚子,虽然阳光还是会从边缘投射进来,但坐在棚子下面能有一些阴凉,比干晒着舒服得多。
  从他们家到山下河谷的村子,通常要划两个多小时的船,回来的时候路程要加一倍,因为是逆流。如果水流速度变化,所用的时间也会不同。
  出发之后,一路顺流而下,他们几乎没有怎么休息。
  何田还有点担心,“待会儿你要蒙上脸么?”
  易弦笑笑,“不用了。现在没人顾得上找我了。”
  离这里最近的村子就在每年春天交易皮货的那片河滩附近。
  穿过河滩的芦苇荡,有一个渡口,从渡口向西而行,步行几分钟,就能看见村子了。
  村子中只有十几户人家,一共不到一百口人。大多数打渔和种植为生。有几户人家也种大米,虽然土地肥沃但是因为地势的问题,每次暴雨稻田就会被淹没,所以收成一般,他们通常只是留着自己吃,也会和别人交换一些。
  如果从渡口乘船继续沿着河向南走,就会到达一个小镇。镇上有医生,有卖酒的地方和大一点的商店。
  何田和易弦划着小船,在芦苇荡中的沼泽中拐来拐去,快到中午的时候到了村子另一边的小码头。
  说是码头,其实就是挨着河岸搭起的一个木板架子,架子两旁全是一人多高的芦苇,立着几根木桩,可以用来栓船。
  两人停好船,带着小麦上岸,见人问了问,很快找到了那个木匠家。
  木匠家的院子里放着各种做好没做好的家具,床、桌椅、柜子、门……有的上了漆在晾干,有的还很粗糙。
  木匠是个看起来有六七十岁的老爷爷,他叼着一个烟斗,正在做一只独木舟。
  他坐在一棵白桦树的树干上,不停用凿子和刨子把树心凿空。
  见到何田,他眯着眼睛想了想,“你都长这么大了?你奶奶呢?”
  何田摇摇头,“不在了。已经快两年了。”
  老爷爷放下工具,双手合十,“上天保佑她。”
  “谢谢。”
  他抬起下巴指指站在何田身后的易弦,“这是你男人?”
  何田脸顿时爆红,她正支支吾吾的,那老爷爷打量易弦,“一看就和你们像一家人。干干净净白生生的,倒是和你般配。”
  易弦听了心里暗乐,但不敢太喜形于色。
  何田咳了一声,“爷爷,我们今天是来订窗户的。”
  “窗户坏了?”
  “嗯。被熊打烂了。”
  “尺寸带了么?”
  “带了。”
  确认尺寸,选了玻璃,付了定金。价格果然让何田肉痛,但是易弦听着老爷爷一会儿一次指着他跟何田说“你男人”,心里美滋滋的,居然也没还价,爽快付了钱。
  何田来的时候还犹豫过要不要用从五个匪徒身上搜出的那笔钱——“那没准都是抢别人的,这可是不义之财”,易弦可一点也没犹豫,“那难道把钱放在罐子里埋在地下?反正钱又没多少。”
  确实不多。等两周后取新窗子的时候,他们还得再补上剩下的四分之一的尾款。
  订好窗户,何田易弦按照老爷爷的指点,去了村中唯一一家商店,这个商店的主人也会收些山货和土特产,定期和南边的商人来往。
  商店也很小,在房子当街的那面墙上开了个门,正对门的墙上摆了一面货架,最主要的,放在最显眼位置的是火柴、打火石、油灯、麻绳和织鱼网的线、梭子,还有铁锅铁铲,锄头菜刀之类的东西。
  何田摇了摇柜台上放的铃铛,等了一会儿,柜台后面的门打开,走进来一个三四十岁的妇女,黑黑红红的脸庞,腿有点跛,见了何田,对她点点头,“想要点什么?”
  何田有点不好意思,“我想问问……嗯,你们收不收鱼子酱?”
  女老板看看墙上一面小黑板,上面写着今天的日期,“什么时候做的?”
  “两三天前。”
  “让我看看成色吧?是鲑鱼子还是狗鱼鱼籽?”
  何田把两个小罐子放在柜台上,老板举起来对着光照了照,“能尝一下么?”
  何田当然答应,老板去取了一只小贝壳勺子,尝过之后说了个价钱。
  何田其实是第一次来卖鱼子酱,也不知道这个价钱是不是合适,墙上那块黑板上只标着最受欢迎的几样商品的价格,没提鱼子酱的事。见她很是踌躇,老板又每罐加了十块钱。见她还是犹豫,老板就说,“要不,再给你加两大盒火柴。一盒一百支呢。每支都能着,不怕强风。”
  何田还在犹豫,易弦指指货架最高一层的一个小铁罐,“老板娘,再加一罐炼乳吧。”
  老板娘有点作难,“哎呀,这一罐炼乳都得十二块了……”
  易弦笑笑,“都要过期了,就降点价吧。我们再收了鱼籽还会来的。”
  “行吧。”老板娘踩着凳子,取下了一罐炼乳,“我可先说好,我们这儿只收最好的鱼子酱,狗鱼的只要金黄色的,白鲑鱼的鱼籽每颗直径要在五毫米以上,要橙红色的,最好是鲟鱼,鲟鱼的不管什么体长的都行。价格也很高,这么一小罐,一张黑貂大鼠的价钱!”
  炼乳罐上全是灰土,老板娘拿起来吹了一下,被呛了一下,又赶快扇扇。
  她把钱给了何田,又嘱咐,“收鱼子酱的人两周才来一次,就是月中和月底才来,你最好是在他们来之前的五天内取鱼籽,要是在那之前抓到了鱼,先养着,别杀。鱼子酱不新鲜了也卖不出去。”
  何田答应下来,收好这几张薄薄的钞票,和易弦一起离开了商店。
  这些钱,还不够窗户尾款的一半呢。再加上往返需要的一天时间,真的如同鸡肋。但要是顺道的,那就不错。
  何田想,取窗子是在两周之后,要是能在那时抓到鲟鱼,做了鲟鱼的鱼子酱顺道来卖,那可就美滋滋了。一张黑貂大鼠的价钱呢!
  


第53章 烤田鸡
  办完了事; 时间还早。
  何田和易弦走出村子的路上; 看到了织麻的三三家。
  她家太好认了,院子里搭着成排的架子; 上面挂的全是麻。而且,还飘着怪怪的臭味。那是沤麻的气味。
  从她家经过时,还能听到织机嘎吱嘎吱的声响。
  何田回头看了看三三家的院子; 若有所思。
  回程时逆流而上; 划船就费力得多。每隔一个小时,就得停下休息。
  河流中的小洲在夏季涨水时变小了许多,上面长满了各种水草和高高的芦苇; 一些小洲被完全淹在了水下,只露出几棵树的树顶或是一丛芦苇,河水碧绿清澈,前几天的暴雨带来的泥浆和枯枝腐叶已经沉淀了; 在正午时分,阳光能照到水下三四米的地方,水中游动的鱼; 飘荡的水草,清晰可见; 两岸的水草绿树,河心的小洲; 天空缓缓移动的白云,在草丛水面上掠过的蜻蜓,全都清晰地倒映在河水中。
  何田和易弦把船停在一个长着几棵大树的小洲旁; 坐在树荫下休息。
  一阵清风吹来,岸边的芦苇和头顶的树叶一起晃动,发出沙拉拉的轻响,风中飘着植物的清香。这个时候,喝点清凉的水,剥开一粒竹叶包着的糯米红枣粽子,看着河面上的风景,真是惬意。
  何田也给小麦带了食物,是一个用胡萝卜、小米面和各种动物内脏碎肉绞在一起蒸熟的窝窝头,包在一片大竹叶里。
  小麦吭哧吭哧吃完,晃晃尾巴,伸长四腿,趴在树荫下纳凉。
  休息之后,继续上路。
  回到家附近的湿地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可是天空没有一丝晚霞,太阳也没有丝毫要落下的意思。这个时候,晚上十点还有阳光。
  他们沿着河道走,不断停下船,收起几天前放下的鱼笼和陷阱,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