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仆二人一前一后,步行朝着桃城镇而去,一路上赵泽简单地介绍了下自己,让老刘也就是老乞丐本名刘嵩,知道了自己家在南方,因常年在外游学,总是喜欢打听些稀奇古怪的事,这次走到桃城是因为游山玩水的时候迷了路;还有自己的家事,赵泽说的很明白自己父母双亡,至今尚未婚娶,家有良田百亩,还有个小作坊,虽说不是太富裕,衣食倒也无忧。
这是在了解了老乞丐身世的基础上赵泽才敢这么乱说一通地,要不然说不定哪里编的不够圆满,让那老家伙看出破绽,不过也许是赵泽多心了,在老刘看来,主人赵泽的家境已算不错了,虽然为人古怪了点,可是从刚才表现来看,主人的心地还是不错地,自己能跟上这么一个人,也算是享清福了。
从观音庙到桃城镇没多远,要不是赵泽和老刘边走边聊,早就进了镇子、到了当铺。
桃城镇地处庐州境内,丰乐河畔,属舒城县管辖,小镇居民一百多口,以种桃、捕鱼、养蚕为主,镇内还有米店、油坊、客栈、小酒楼、当铺、铁匠铺、赌坊、码头一些个可数的商业行当。
赵泽此次要去的当铺便是桃城镇内唯一的一家当铺,名为桃园当铺。位于桃城镇唯一的一条商业街上,此处地理位置便利,南来北往的车马都会经过店门前。
进入店铺后,赵泽从怀里拿出了那个匕首,对店里的老板说“我这个匕首切金断玉、削铁如泥,乃祖传之物,若非落难,实不忍当掉,不知老板可否出个合适的价钱”
老板也不是三岁小孩自然不会光凭赵泽一句话就把那匕首当成宝贝。接过那匕首看过后,便让赵泽试刀,你不是说匕首能切金、能断玉吗,老板叫伙计拿了块木板让赵泽砍、几刀下去木板成了豆腐块,这还不算老板又叫伙计拿出块磨刀石让赵泽去砍,这一次那把通体乌黑的匕首果然没让赵泽丢脸,一刀下去刀锋丝毫没有一点损伤。
接连几次试刀后,当铺老板看好了那把匕首,准备出个大家都能接受的价钱,可是当老板结账的时候,发现赵泽举手投足间手腕上露出了一个奇怪的东西,一问之下才明白,那个叫‘手表’,是人家的祖传之物。
本想厚着脸买下来,可是赵泽说没了这个东西他就要疯了,老板觉得也是这个理,夺人所爱着实不雅,想到这当铺老板才打消了之前的念头,付了70两银子后,将赵泽和老刘送走。
第三章 茅屋与管家
离开当铺后,赵泽出钱给老刘买了套新衣裳,在老刘的心目中赵泽能给他身像样的衣服穿就已经知足了,没想到赵泽大手一挥要了套价值不菲的绸子衣裳,看样子比赵泽身上穿的还要气派,老刘虽然心里高兴的紧,可是也不敢逾越了主仆的身份,推辞了半天,才打消了赵泽的一番好意,随便要了套一般的家丁衣裳,青色的窄袖布衣,脚下换了双四平八稳地厚底布鞋。
出了衣裳店主仆二人又找了一家浴堂,也就是澡堂子,经过一番梳洗打扮,离开浴堂的时候赵泽发现他和老刘好像脱胎换骨了,整个人都轻飘飘地,虽然容貌上还有几分消瘦,可是那神态、那风骨较之前简直是判若两人。
在解决完这些琐屑小事之后,日头已经转到了午后,在老刘的介绍下,赵泽在桃园酒楼二楼临窗的地方要了张桌子,同老刘吃了顿好的,一开始老刘还不太习惯跟赵泽同桌吃饭,因为
在他内心深处已经烙上了主仆的印记。
可是赵泽并没有那样的观念,在他看来一个人吃饭实在是无聊,索性要了壶好酒,硬拉着老刘坐下,之后不用多说,半壶美酒下肚,老刘心里热乎乎地,话也多了,心胸也敞开了,要说之前他心里还有点秘密,这时候他已没什么秘密可言了,只要是赵泽问到的或是感兴趣的,老刘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酒酣至醉,桌上杯盘狼藉,赵泽觉得五脏六腑都吃得涨了,老刘则是满面红光,连说话都走了调,若不是还记得自己是赵泽的仆人,身上又没什么银两,估计喊结账的就是他了。
伙计上楼来结账的时候,赵泽扔了一银子给人家,说是不用找了,剩下的钱叫伙计帮忙找家客栈,他要先休息休息。
这个在酒楼的伙计看来不亚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乐颠颠地帮赵泽结完帐后,特意请了一会的假,将赵泽和老刘送到了隔壁桃园客栈,顺便帮赵泽要了两间房,一间上房、一间普通房。
日月如梭,斗转星移。
赵泽在桃园客栈直睡到天黑掌灯时分口渴难耐才晃晃悠悠地爬起来,借着些许月光点着了油灯,猛灌了几口茶水后才重新爬回床上昏昏睡去。
夜色如梦,天凉似水,未待赵泽再次发梦天光便已见亮。
日上三竿时,赵泽还在酣睡,这时老刘已经起床,吩咐店小二打好了洗脸水,自己则在一旁候着,直到赵泽睡足了,自动醒来,才亲自上前服侍赵泽穿衣。
赵泽起来后发现老刘不声不响地站在一旁,起初还以为老刘有什么企图,过了会才明白原来人家是来尽仆人的职责,帮助主人更衣。
不过若是换个丫鬟、美婢什么的赵泽可能不会在意让人家来服侍,可是老刘是个男的,还是个老男人,若拿到现代也算是赵泽爷爷那个级别的人物了,让一个老人家来侍候自己穿衣服,赵泽觉得不舒服,也受不了,不过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只好硬着头皮享受了一次。
洗漱完毕,匆匆吃过早饭,付过房钱。
赵泽和老刘来到了桃城镇的繁华地带——桃城集市,说是繁华那也是老刘的看法,在赵泽看来这里不过是小商小贩集中的地方,称作菜市场不为过也。不过正因如此这一带也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有不少房屋出租,本来赵泽想买栋大宅子的,可是跟老刘一咨询,再四下里一打听,别说买大宅子,就算真有大宅子卖也买不起。
不过就算买不起大宅子,赵泽也想好了,住客栈、租房子不是长远之计,好歹也要有个家啊,这个在老刘的确有些不理解,不过主人既然决定买,那一定有他的道理,就算没道理人家喜欢花钱,你管得着吗,如此一来,老刘也不再多想了,转而帮着赵泽在街头巷尾、小商小贩那里打听有关附近卖房子的事。
一个时辰后,饥肠辘辘的赵泽坐在茶水摊旁要了点包子点心充饥,还没吃上几口,只见不远处老刘带着一个老太婆缓缓走了过来。
进了茶水摊后,赵泽递过去一个杯子让老刘先润润喉咙。
淡淡的茶水入肚后,老刘才开口说道,“小哥,这个在集市卖菜的老太婆家正好有三间草房出卖,刚才老刘我去看过了,离这不远也就一炷香的功夫,院子还挺宽敞,只是不知道小哥意下如何”
赵泽这个人随遇而安惯了,也不想挑剔什么,跟着老刘还有那个自称是王婆的老太看过镇南丰乐河边的三间草房后,立马定好了价钱,21两,地契、房契一次性过户,余下的事由王婆自己打点,本来讲定的是18两,可是过户的事要自己办,赵泽觉得麻烦,多付给王婆3两,如果官府问起来,一切由王婆搞定,如此在市集茶水摊签字画押后,由茶水摊老板作证,这笔来到宋朝后的头一朝买卖才算成立。
王婆早年丧夫,家有一小女,母女相依为命,白天王婆在集市卖菜为生,她的小女儿在镇东头驿站前摆地摊卖地经、字画,地经就是地图。
本来王婆是没想到要卖房子的,可是女儿都二十有一了还没找到婆家,之前给女儿说媒的人介绍了几个,最后都因为她家里太穷,没撮合成,这是其一,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王婆的女儿性子刚烈,跟一般的人家见过后没谈几句就一拍两散了,这一次王婆是狠下心来逼女儿嫁出去,所以才变卖了祖屋,在附近兑了间独门独院的房子。
这件事赵泽当然不知道,他一个买房子也没必要问人家为什么要卖,自然王婆也不会告诉外人自己心里所想的。
下午搬进新居后,赵泽发现一个问题,王婆搬走后屋内一应用具基本上都跟着搬走了,除了灶台、火炕这些个不能搬动的,屋子基本上成了清水房。
不过就算王婆不把东西搬走,赵泽也不会用人家东西,既然是搬‘新居’,自然一切都要新的,所以在太阳落山前,赵泽和老刘再次来到集市,雇了个牛车,买了新家需要的用具,木床、蚊帐、锅碗瓢盆、桌椅木凳、油盐酱醋,只要是想的起来的,赵泽都让老刘照单买了。
办完这件事,也就意味着新家的布置基本上完成,就等着晚上开火了!
晚饭时,老刘算是大开了眼界,赵泽居然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这世间居然有读书人亲自下厨房为仆人做饭的,其实老刘有所不知。赵泽16岁就外出打工了,20岁前就练就了一身好厨艺,24岁前便大学厨师专业毕业了,主修的中餐和面点。
虽说是到了古代厨房烹饪多有不便,可是他是厨师,劈柴烧火的事自然有别人干,要不收老刘干什么,更何况老刘也是老江湖了,在世上饱受了这么多年的磨难,别的可能不行,这烧火、煮饭可是有一手。有他配合赵泽算是如鱼得水,一顿大餐没用多久便顺利出锅了。
荷叶蒸排骨、东坡肉、紫竹鸡、炒竹笋、山药汤、外加什么‘烤面包’、‘沙拉’、桃园酒坊的蜜桃烧酒。
一桌美味佳肴就这样出炉了。
老刘喝了口山药汤、咬了口面包,再吃了口啥东坡肉,闭着眼睛回味了半天,才慢慢竖起了大拇指“小哥真是好手艺啊,老刘我一辈子都学不来”
来到宋朝后初次被人赞赏赵泽心里美得很,也不顾自己是主人的身份了,忙给老刘倒了杯烧酒,嘴上说着“一般、一般,我这手艺沧海一粟不值一提,都拜家父教导有方”
主仆二人边吃边聊,直吃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老刘有些晕乎乎的了,也忘记主仆身份那回事了,扯着赵泽的胳膊说道“今天没外人,我老刘跟小哥说句心里话,不知小哥爱听不!”
既然老刘把话说的这么诚恳,赵泽没理由说不爱听,于是接道“老刘你说,让我也长长见识”
老刘吃了口沙拉,吧嗒吧嗒嘴,然后才说道“小哥,老刘我说句心里话,小哥你别生气,我人老了可能说话有不中听的地方,还请小哥原谅这个……”
“你说吧,本……本小哥听着,不怪老刘你”赵泽呷了一口酒答道。
“好,那老刘我就说了,当我还是乞丐的时候,不……不对,是我当乞丐前,跟着先生读过几天书,后来家道中落了,父母又都不在了,我就回家种地了,可是我家是在环州,离西夏不远,几次西夏犯我大宋,我那点家业是越折腾越少,到最后没法子了,我变卖了家产,跟着一个同乡跑到这里,本打算是投靠他的一个亲戚,没想到当我们到这里时我那个同乡的亲戚已经不在这了,听说搬到京师去了,也许是天意吧,这时我们身上所剩的银两连糊口都不够用了,当时又是冬天,我那个同乡得了病,一病不起,最后死到了庙里,我呢,虽说没死也染上病,等病好了也变得跟乞丐差不多了,想找个正经的活干,都没人愿意要,没办法,我就当了乞丐,谁曾想这乞丐一当就是几十年,以至今日,所以小哥啊,老刘我后悔当初没跟着先生把书读完,不然的话怎么也不至于混到今天地步,不过老刘我能遇到小哥也算是老来得福,就算死也知足了,不过老刘我说句不中听的话,希望小哥多多包涵”
“恩……老刘你继续”这时赵泽也有点酒劲上涌,反正慢慢长夜也是无心睡眠还不如听听眼前这个老家伙把话家常。
“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先生曾说天下唯有读书赵,天下间士农工商,士是打头的,所以老刘我想小哥切莫在这奇技淫巧上留恋,应该……应该多……多读书,至于这些下厨的事,如果实在不济咱们雇个丫鬟也成,老刘我……我……”
没等老刘说完下边的话,他已经醉的不省人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虽说赵泽是没太在意老刘提到的奇技淫巧之事,可是一句‘雇个丫鬟……’倒是让他的心思活跃了起来,先放下自己到底在这能活多久不说,最起码快快乐乐活过每一天就足够了,既然心里有了这么个打算,赵泽在入睡前就已经想好了第二天要做的事了。
第四章 一厢情愿
天快亮的时候,赵泽感觉胸口处有股热流在涌动,朦胧中探手一摸原来是那条手帕。
手帕中似乎包裹着一股明亮的暖流,展开后发现手帕中再次显现出字迹。
这一次手帕中提示的任务是,让赵泽在方圆50米范围内找一辆自行车,找到后骑着车子随便逛逛。
醉酒的人被吵醒后,睡意全无,赵泽就是这样。
躺在火炕上想着心事,不知不觉中天光见亮,当第一缕曙光照进屋内的时候,赵泽翻身下地,走出屋外,趁着四下里没有人的时候,开始房前屋后寻找那辆自行车。
当老刘酣睡未起的时候,赵泽已经在河边找到了那辆崭新碳纤维自行车,此外还附送了一架军用一次性成像相机。
赵泽背上相机,骑上车子,迎着暖洋洋的日光朝着小镇而去。
一路上鸟语花香、青草芬芳,走在乡间的小道上,赵泽忽而想起一首歌,那首歌恰好可以表达出赵泽此时的心情,愉快、雀跃、春风得意……
天地间的一切一切在赵泽轻声唱起那首歌的时候,似乎变得都不再重要,那一刻只有一个快乐的傻小子、一个无忧无虑的单身汉、一个……
当赵泽一边唱歌一边骑车前往小镇散步的时候,无意中在路边看到一个早起的姑娘,因为是迎面而来的,赵泽看的很清楚,女孩长的浓眉大眼、面若桃花,从整体气质来看,女孩应该在20岁左右,浑身上下无处不散发着成熟女子的气息,尽管肤色微黑,可是在赵泽看来这种太阳晒出来的大麦色着实可爱,可惜他有公务在身,不然肯定会临时停车搭讪一番地。
不过当赵泽与那位姑娘擦肩而过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自己身上还背着一架照相机,灵机一动赵泽一个急刹车,摘下相机对准姑娘的背影,赵声喊道,“姑娘你有东西掉了”
陌生的姑娘本来正在想心事,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她,还真的以为自己丢了东西,哪知转身的瞬间,只觉眼前一闪,下意识地举手遮住眼睛,挡住强光。接下来她看到的只是刚才有过一面之缘的怪人的背影,大清早的骑着两个车轱辘,飞一般地而去。
赵泽偷拍成功后做贼般风驰电掣而去,直到跑出了好远才停下车来喘口气,不过这个时候太阳已经爬上了枝头,整个桃城镇也跟着苏醒了,街头巷尾开始出现小商小贩的身影,吆喝声连成了一片,与此同时一些商铺也纷纷开始营业了。
在桃城镇内的石板路上绕了几个来回后,赵泽又拍了十几张照片,照片的内容各异,有人物、有建筑、有风景、还有几张特别的合影,每次拍好的照片赵泽都把它们收在胸前的手帕里,待过足了拍照的瘾,赵泽才骑上车子往回返。
返回的途中,赵泽再次路过桃园当铺,这一次他临时起意,觉得应该再做笔买卖,噶然停车后,快步走进了当铺。
这一次当铺的钱老板认出了赵泽,是昨日在他那当过匕首的那位客官,不过较之昨日精神了许多,也耐看了许多,不像当日来的时候,脏兮兮的。
不过当铺是开门做生意的,他才不管你是什么人呢,只要有钱赚,什么都照收。
可是这一次,赵泽拿来的东西实在匪夷所思,说是画不是画,没画那么大但比画还真,简直跟真的一模一样,这可让当铺钱老板为难了,不得已钱老板向赵泽问明了这东西的出处。
这一次赵泽将他身上背的相机拿了出来,告诉钱老板,是这个东西画的。
钱老板看着那个黑匣子,撇了撇嘴说道“小哥,你没糊弄在下吧,在下只见过画师作画,小孩子瞎画,还从未见过如此怪异的画”
赵泽接着解释道“老板你有所不知,这东西可是极为稀有的,在下几年前在南方游玩时跟一位红毛鬼买的名曰——照相机,能自动画,只要一按这里,啪的一下电光火石间,一幅跟真人一模一样的画就出来,老板你试想一下,无论你走到哪里,只要遇到喜欢的东西,按一下就尽收当中了,所以呢此物堪称神器啊”
钱老板虽然有点动心,可是在他看来,此物的可信度还有待怀疑,当下便让赵泽演示。
赵泽说“这样的话,我给钱老板拍张吧”
拍照前,赵泽详细说明了一会将要发生的事,事先嘱咐钱老板不要惊慌,找个好位置,摆个好姿势。
因为是演示钱老板也没太在意,大步走到店门口,让赵泽帮他随便拍张。
赵泽举起照相机慢慢调好焦距,待钱老板摆好了姿势,数着1、2、3拍了,镁光灯一闪,钱老板心头一颤,照片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