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富甲天下-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咳咳,我说,老……额,那个聂弃大师啊,你搞搞清楚好伐?你们去中原干啥啊,那是去传教,是去工作!我这边是要帮你们去公关,要为你们付出的,这能和大伙儿们比吗?人家这是纯粹的去消费啊,消费懂不?就是说人家是顾客,人家是对我付出。你跟人家比,行,那之前咱们谈的一切作废,你们也每人一贯好了。”
    岳大官人撇着嘴,曳斜着俩眼望天说道。老聂弃傻了眼,麻痹的,之前谈的作废?那老子还去中原干毛?还用得着跟你这儿废个什么话?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嘛。
    老聂弃眼珠子有些发蓝了。
    “你…。你……。”哆嗦着手指点着上面那个可恶的小子,老半天吭哧不出一句整话儿,终是愤而一甩袖子,老喇嘛只能败退了。
    瞅着哲古寺一干喇嘛凄惶无奈的背影,台子上的岳大官人露出得意的笑,对着站在远处看这边的陆芜菁挑了挑眉毛,竖起两个手指晃了晃。
    陆芜菁满面的无奈,嗔怪的白了他一眼,摇摇头转身去了。芜菁姐姐觉得很尴尬,心里觉得实在对不住人家聂弃师赞。自己一大帮人跑来,人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这回报没有不说,那冤家倒好,还给人狠狠宰了一刀,咳,这事儿确实有点缺德啊。
    老天爷会不会打雷劈啊?芜菁姐姐有些小担心。
    一日后,郎里镇几乎全民皆动,随着大队,踏上了开始了继续东去的路途。
    与先前又不同,队伍中加了这么多的牧民,可不是前几天单纯的松散可言了。那简直就是个呱噪啊,甚嚣尘上。
    负责护军的统领和向涛相对无语,连抱怨的劲儿都没有了。看着逶迤满眼的队伍,羊咩牛哞的、呼爹唤儿的、拖家带口的,两人那脸都快苦成苦瓜了。
    慢吞吞行进的队伍中,车厢里芜菁姐姐一脸的无奈,拍手将抚在自己腿上的那只禄山之爪拍开,叹息道:“岳郎,你为何对聂弃大师如此苛刻?说起来,咱们可还当是欠着人家情呢。就不说他,便瞧在他师兄面上,咱们在逻些之时,也多承其照拂……。”
    对于自己那只作怪的手被拍开,岳大官人面上毫无半分被戳破的觉悟,孜孜不倦的又将罪恶之手伸向芜菁姐姐的小蛮腰,引的芜菁姐姐抛来一串儿的卫生球。
    “…什么欠他情啊,那老贼秃,还不是为了利用咱?”岳大官人满脸陶醉的感受着手指尖传来的滑腻感觉,眼皮儿都不带抬的曼声回道。
    “…他那个贼秃师兄玩什么鬼心思当我不知道吗?哼,上次尼婆罗教那码子事,扎西那秃驴或许是真不知道,但是苯教作为地头蛇,在吐蕃一地日久,岂有一点风声都听不到的?那贼秃,怕是巴不得借着这事儿让咱们恶了天竺新教,以达到借咱们手对付扎西的目的……”


第244章:造势(2)
    “什么?怎么会!”芜菁姐姐被这人那只手摸的浑身发软,听到他这么说,却是猛然一惊,妩媚的眼神儿一清,挣扎着坐起身子,扭头看向他惊呼起来。
    “你不是说,第一次有那些喇嘛欲对咱们不利,还是那位多吉贡布活佛来示警的吗?既然如此,他又怎么………,岳郎,该不是你多疑了吧。”
    岳大官人撇撇嘴,伸手将芜菁姐姐又揽回怀里,不屑道:“第一次是他示警不错,但正因如此,也才让我后来终于想明白了。
    你想啊,他既是早发现了尼婆罗教的动向,为何不直接向我说明,偏要话说一半,搞得含混不清的,不就是为了误导我去往天竺新教那边去想?
    再有,后来你出了事儿,这贼秃虽然也和扎西一起去了,但何曾真的出过半分力?怕是瞧热闹的心思更多一些。甚至巴不得你回不来,让我彻底误会成天竺新教搞得鬼,从此只支持他一家才好。
    正如你所言,毕竟他曾经亲自去向咱们示过警,他这位师弟这边,又做出百般示弱的姿态,那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也绝不会怀疑到他们头上。嘿嘿,这帮贼秃,虽是出家人,但牵扯到自己利益、教派之争,却又跟平常人有何不同?借刀杀人的手法,使的可也是熟练至极呢。”
    陆芜菁啊了一声,细细回想岳陵所言,终是轻轻喟叹一声,面上显出几分落寞萧索之意。
    她孤身打拼多年,对世上人心诡谲经历极多,如今被岳陵一点,自然便很快想明白其中的关窍。
    想到连这些出家人为了争权夺利,都沦丧到如此地步,又联想自己一生所历,不由的更是对世事烦恶。
    她之前茕茕一身,心无所寄,也便没什么念想。但如今得了岳陵这个如意郎君,又去了那心病,正是情浓意蜜之时。烦恶之下,便更不由多出几分厌世之心,只盼着就此与岳陵双宿双栖,从此不问这世间纷杂才好。
    只是她也明白,这个念头只能埋在心里。因为这个冤家身边,不单单只有自己一个,那江南之地,可还是有好几个正当旖年玉貌的佳人等着他呢。
    就不说那些,便这冤家自己,也绝不是个安份的性子,又怎肯年纪轻轻,便去沉寂隐居?所以,这个愿望,也只能是个美好的念想,偷偷埋在心底罢了。至少,在目前只能是这样。
    而自己如今已随了他,要想一直得他宠爱,那便事事都该为他去想,以他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尽力帮他才是。毕竟,自己除了这份美貌之外,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这点身家背景了。
    “那你搞这个什么观光团的,却又是为的那般?”心中暗叹之余,将那份心思压下,美眸一转,将话题又扯到眼前之事上。
    岳大官人那只手,正执着的和不停阻挡自己的小手搏斗着,向着那丰隆怒茁之处进发,乐在其中。听到芜菁姐姐问起这茬儿,不由咧嘴一笑,暂时停了进攻,歪头看看她,诡谲的一笑,道:“这有什么奇怪的?咱们是商人嘛,只要能赚钱,自然是怎么赚钱怎么来了。怎么,难道你不觉得这是个很经典的主意吗?”
    陆芜菁嗔了他一眼,鼓起粉腮气道:“又来搞怪,不说便算。这主意倒是不错,可终归不过是百十贯而已,你堂堂一个斯金贡布,又岂会看在眼里?更何况如此一来,搞得声势浩大的,不说别的,单是这一路安危,就够让人担心的。一旦马匪来袭,这般队伍,又如何应敌?以你的性子,焉肯做这种买卖。”
    岳陵脸上笑意更浓,索性放开手,将身子往后一倒,两手枕在头下,睨着她笑道:“咦?咱们芜菁夫人进了三十万贯,这眼界可是高了啊,百十贯的,都看不在眼里了。”
    陆芜菁听他调笑,不由羞恼,气道:“那三十万贯都是你骗来的,又与我何干。你不肯说便不说就是,却拿这话来挤兑人。”
    岳陵眼见美人儿眼波流转,轻嗔薄怒之际,粉腮如玉,晶莹中透着轻红,说不出的妩媚诱惑。一时间不由得食指大动,心中一荡,如猫抓儿挠一般。
    起身向前一探,又将佳人搂住,低笑道:“嘻,这又生的什么气?我跟你说哈,我便是要他声势越大越好。不单单是郎里,从这开始,往后一路都要继续……”


第245章:暗流(1)
    第245章:暗流
    川藏古道忽然从所未有的热闹起来,那位恩义翟王的队伍,每天都在以惊人的速度膨胀着。遇镇进镇,逢村入村,每过一地,便都将当日郎里镇的一幕上演着。
    这般大的声势,不过数日,便在吐蕃、大周两地传了开来。再加上有戎王复国一事,更是让所有人的视线都汇集到这条古道上。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似这位不着调王爷的举动,却并未让出没在这条古道上的各路马匪,做出什么攻击的举动。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各路人马也绝不似表面上那般平静。时常可见一些劲装皮裘的马客,奔驰于山路旷野之中,往日平静宁谧的高原上空,气氛诡异。
    随着这支越来越臃肿的队伍,以龟速向大周蜀中成都的靠近,时间渐渐进入六月。按天家规矩,公主尚婚的规定时间,也已然到了将要出行的时间段。
    洛阳,这座大周的最高统治机构所在的大城,平民百姓对此并无什么反应,毕竟,公主嫁不嫁,又或嫁给谁,离着他们的生活实在太过遥远。
    而在皇城内,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按大周律,初一十五皆为大朝日,京中百官,七品以上者,无论在职与否,皆须入朝朝会。
    其实在大周来说,这种大朝会与平日并无太大不同,不过是天家彰显威仪的一种程式而已。
    然而,在大周崇圣三年六月初一这天,却明显的有了些不同。
    一大早,皇宫的朝天门外,便汇聚了各级官员大臣。这些人,却又隐隐分成几堆,相互之间,颇有壁垒分明之态。
    只是不论哪一方,所有人互相招呼寒暄之际,都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不时的将目光投注到站在最前的几人身上。
    这几人皆身着蟒袍,只是服色各异。而袍子上所绣龙纹又分出不同,最中一人袍色尚淡黄,有八爪八龙,正是当今大周太子武逸。
    武逸身边一人,年纪在与他相仿,生得浓眉大眼,虎背熊腰,身上虽也是着莽龙袍,却带着一股武人特有的萧杀之气,这人却是镇守北地的二皇子,被封为燕王的武戈。
    围在二人身边的,便是如今崇圣帝的其他几个长成的皇子,分别是齐王武和、楚王武宣、蜀王武重、凉王武定。
    大周有鉴前朝藩王之乱,所以各皇子并不往封地就藩,而是皆在京中各有职司。只有燕王却是唯一的列外,一来是因着北地军权,名义上,是掌握在靖北侯手中所故;二来,这燕王自幼喜好战事,而靖北侯一职也曾有过变故,这才有了武戈坐镇幽州一事。
    但也正因如此,亦使得大周皇子接位一事,从此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崇圣帝年轻之时,因其杀伐果断,刚厉英明,倒也没什么,但到了晚年之时,这个隐患,便渐渐凸显了出来。


第245章:暗流(2)
    尤其近几年来,随着崇圣帝沉迷于佛事,对于朝政便有些无心无力之态,而偏偏边患又日益加剧,作为以武力力拒边患卓有成效的燕王,比之向来以敦厚温和显现人前的太子,这种隐患便愈演愈烈起来。
    这种局面连带着的结果,便是使得朝中人心各异,分成太子派和燕王派两系。而更多的,却是些骑墙派墙头草,哪边强便往哪边靠,大周承平百年之后,渐渐已是显出难以挽回的颓势。
    而此次拔野部联合哈依族,悍然攻击古戎后,又转而向大周求婚,便是这种颓势的一种表现,也成了朝中两派角力的一个爆发点。
    古戎王姬罕达在大周被封为顺义郡王,本来若是彻底被灭也就灭了,大周也不会为了这么一个没什么势力的边荒藩王的死活,真去动什么干戈。这才也有了崇圣帝最终答应了拔野部的求婚一事。
    但是,没人能想到,就是这么个原本不被重视的藩王,竟而在得了岳陵这个bug的帮助下,竟能从吐蕃借到大军,从而决然北上,发动复国之战。
    而且,还在前不久,正式呈送上书奏章,求大周皇帝给予支持。要知道,按规矩来说,古戎和党项都属于大周藩属,拔野部不宣而战,屠杀古戎,根本就是全然没有道理。
    而姬罕达此次复国之战,却先上告宗主,明示天下,俨然已是占据了道义的制高点。
    而偏偏这个复国之战,却是在大周做出允诺了拔野部的求婚后而来,这让一向自诩公平的宗主国大周,就面临着极尴尬的境地。
    若继续和亲之议,显然对古戎不公,更会使其他藩国心寒;但是若推翻和亲,不但关系到大周颜面问题,还极有可能引发党项的异动。毕竟,拔野部再如何混蛋,也是隶属党项一族。
    党项李氏向来便是大周一直防范的重点,对于拔野部和古戎的战事,李氏上次虽然表示与他们本族无关,但却也是模棱两可,态度暧昧。谁知道其会不会借着这个由头,就此开战?
    如今北地不靖,再要引发了西北的混乱,大周两线开战,别说如今这个繁荣其外、内里糜烂的时候,便是鼎盛时期,也绝非上策。
    而在对于和亲一事上,大周朝廷中,当时便多有质疑,甚至连民间都颇有反对之音。燕王一系,便是其中的最坚定反对者,但燕王本人,却是三缄其口、不置一词。若不是顾彦之一系的文官力挺,和亲之议究竟能否最终通过,委实两说。
    只是,摆明了是太子一系的太子太傅、尚书右丞顾彦之力挺的和亲,偏偏却遭到了太子本人的反对,几次不惜触怒天颜,请求崇圣帝收回成命。
    这其中,固然可看成只是太子心疼妹子之举,但也未尝不能表明,是太子对这项议案本身的反对。
    这种局面实在太过诡谲了些。作为两派之间的角力,偏偏两派的首领,却都或明或暗的表现出,各自与其派下的声音不同,让这起事件,从头开始,就蒙上了一层迷雾,扑朔迷离。
    朝野上下,对这种局面自然都是提防,小心着不去触碰这个诡雷,唯恐一个不好,将自身炸的粉碎。
    但是,就在所有人都选择了默默的观望时,忽然又传来那位戎王的义弟,古戎的恩义翟王引领吐蕃商、教之士来大周出访。而且近日得知,这位恩义翟王甚至还广招各部平民同行,声势极为浩大。
    这位恩义翟王此次的出访,本非官方性质,但便因着这种太过宏大的声势,却逼得让大周不得不拿出个官方的态度来。毕竟,这人一多,沸反扬天的,怎么也要考虑舆论的问题。而舆论导向,不论什么时代,都是与政治是分不开的。
    当然,在古代之时,舆论并不叫舆论,而是称为“清议”。
    而因为这位恩义翟王之事的轰动,也自然而然的会由此及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那位戎王身上,从而将原本想要低调处理的戎王复国一事,彻底摆到桌面上来,避无可避。
    面对着这么一个结果,众人也是各自心思。有咬牙的,有暗喜的,有嗟叹的,也有摇头的。但不论是哪种心态,却都有一个共同的认同,那就是:这位古戎的恩义翟王,实在他妈是个异类!行事举措全不按理出牌,简直迹近于胡闹,果然不愧为蛮人夷狄。
    而等到再打听明白,这位恩义翟王根本就不是一个戎人,而是周人,甚至还曾有才子之名。而之所以造成如此大的声势,殆因这厮为了敛财,以组观光团名义而施收取费用所致。众人瞠目结舌半响,随即却又摇头顿足,齐齐大骂:真真有辱斯文!
    但骂归骂,却也只能骂过算完,齐齐将心思回到即将来临的这次朝会上。此次朝会究竟会对这次戎王复国一事,做出什么结论?而后的大周朝局,又将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第246章:帝心(1)
    第246章:帝心
    初升的旭阳刺破雾霭,皇宫顶上的琉璃瓦便在翻翻滚滚的奶白中,蓦然放射出金碧辉煌的光彩,展露出巍峨之姿。
    云板九响,奉天门在吱扭扭的声响中缓缓打开,众王子与各部大臣各自收了假笑虚应,眼观鼻鼻观心的按官阶排好队,依次走进大殿。
    进得殿中,文右武左分站两边,不多时,便听的后面脚步声响,随即,有内侍高声唱到:“皇上临朝!”
    众文武齐齐一整衣衫,转身面对玉阶上的九龙宝座,躬身而立。待到听着内侍再喊“皇上升座,众臣拜见”,众人这才齐齐拜伏下去,齐声高呼道:“臣等参见吾皇。”
    龙椅上,崇圣帝一脸的疲惫,只是在听到众人的参拜声时,仍是不由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居高临下的左右看看,这才淡然道:“卿等平身。”
    众臣山呼谢恩,行完九叩之礼,这才纷纷起身站好。
    老太监蔡和面无表情,持着佛尘静静的站在玉阶之下,双眼在站在最前的太子和燕王身上一转,随即半睁半闭,如同睡着一般。
    自有承宣内侍上前,又再唱道:“有事奏来,无事退朝。”这却是每次朝会的程序,便算明知有事,也当走个流程。
    随着内侍话音落下,自有二十四司各部司吏,轮流将每日政务上禀,所报也不过是这州发生旱涝需要赈济,那府有河流需要疏浚等等。如此一番过后,这开场算是走完。接下来,殿中渐渐静寂,众人各个两眼微阖,等着真正的戏肉上演。
    崇圣帝端坐龙椅之上,透过冠冕前的十二旒看去,但见下面百态,不由的忽然生出几分烦闷。这些人君前个个人模狗样,却不知心中各自藏着什么心思,哪有半分真个忠君之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此刻在他心中,早没了当初初登大宝时的激动,剩下的,唯有说不出的一种愤怒和厌恶。
    “启奏陛下,臣有本。”
    右列中,在众臣暗暗交流了一番眼色后,终于一个一身绯袍的官员出班,躬身向上报道。
    崇圣帝眯着眼睛瞅了瞅,这人却是鸿胪寺卿赵同为。今日的大朝,作为皇帝的他,又怎么会不知最该议的议题?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