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不会再去理那些东西,专心将心思重新投入到怎么巩固自家的实力上去,一场大风暴在它还未来的及成型的时候,瞬间消失。仿佛什么也没发生一般。
    处在风暴范围之外地李云自然也不知道这些情况,他这些日子忙着重新厘定官学的学科,细化官学的科目,他还要为医学和技术学院的事情奔波,委实有些辛苦。
    而由于随着春天的临近,换季季节的来临,伤寒的病人又有了上升的趋势,杨谋不得不担当起了诊所地主大夫,与那些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大夫一起承担起了为平民看病的重任。
    其实,事实上,学了《伤寒杂病论》以及《千金要方》之后,杨谋在医学上的认知早已经远远的超越了李云,杨谋所差者,不过是由于缺乏对病源以及细菌等方面的认知,不过若要真的动起手来比较,杨谋在实际运用上无疑远远的将李云抛在了脑后,毕竟中医讲究的是一种传统上的继承以及知识,而作为半个现代人,李云对中医的基础存在以及《黄帝内经》《素问》等典籍的认识与杨谋这土生土长的大汉人自然有了上万八千里的差距,再加上官所内无论找出哪一个大夫,他们在传统医学以及偏方上的造诣都远远的超过李云,对于君臣佐使等用药基本知识,以及阴阳五行辨证理论的理解更是足以令李云望尘莫及,虽然表面上李云依然保持着足够的神秘,令那些人以为他显露出的不过是冰山一角的实力。<;…http://wap。>;
    这日,阳光温暖,天气晴朗,正是正午时分,诊所中的其余的大夫不是去吃饭了,就是约好了人去下棋。只留下杨谋一人照看诊所。
    这倒并非是杨谋好欺负,实在是他本性如此,他不喜欢热闹,只愿意一个人默默的坐在一边看书,处理事情,冷静客观而沉着才是他本来的性格。
    这点即使是李云也不得不自叹自己简直运气太好。随手就收了这么一个能力丝毫不亚于公孙鳌,而且极为好应付,更不用付工钱的好帮手。
    无论是县衙地事情,还是官学的事情,又或者是诊治他人,杨谋已经日益的成熟起来,每一件事情都处理的丝毫不差,恰到好处。
    而另一名便宜弟子司马相如的表现却不可与杨谋相论。杨谋乃世家大族的子弟,良好地教育使得他心思缜密,做时滴水不漏。一言一行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司马相如与之相比不过是才学好了些,文章做的好些,还有就是弹的一手好曲子,似乎还会舞些剑技。一两个等闲之人根本就不是他对手。不过杨谋若非是身体原因,恐怕剑术也并不会弱于司马相如,这点李云并不怀疑,因为李云曾亲眼见到公孙鳌那样的一个老人,六十多岁了,居然舞起剑来也丝毫不较年轻人逊色多少。难怪陈汤说一个大汉士兵足足抵的上五个匈奴人,此言并非虚假,原因就在于民间自下而上的尚武风格。
    杨谋轻轻的放下手中的书本,至今他依然为父亲那日地决断佩服,令他可拜在李云门下,不仅仅学会了如何医治自己的沉疴,更学到了许多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东西。譬如石头为何会掉下地上,又譬如为何冶炼生铁时加入石灰可去掉杂屑,这些不仅仅先圣地典籍没有记载,更没有哪个神话传说中说过,不过老师却在实验中用事实向他们说明了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听老师说,他将开设格物科,将这些知识告诉每一个大汉人。
    正思索着,忽然杨谋听到门外一个俏生生的声音道:“请问,有人在吗?”
    他知道有病人上门了,忙站起身来道:“请进!”
    门开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扶着一名衣着华丽的贵夫人出现在了门口,在冬日地阳光下,那少女显得亭亭玉立,一张红通通的小脸令杨谋生出怜惜的感觉。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勾。头上倭堕鬓,耳中明月珠。”杨谋轻轻的吟上这首诗经中的名句,暗赞一声道:“即使那罗敷想来也不过如此,怕是唯有师母可与此女相较上下!”
    嘴上杨谋却很亲切的道:“姑娘?不知有何事可为你效劳!”
    那少女扶着那夫人坐落下来,四处张望一下,一双俏生生地眼睛才盯上杨谋有些苍白的脸,问道:“大夫哩?”
    杨谋尴尬的笑了笑,自嘲道:“在下就是,不知是姑娘看病,还是这位夫人?”
    那少女大胆的盯着杨谋,生生笑道:“你就是?难道你就是李云,不过看样子你好像是病人,并不是大夫!”
    杨谋潇洒的道:“我是病人,也是大夫,姑娘不知久病人自医吗?”
    那夫人对那少女斥责道:“敷儿,不可无理!”又对杨谋道:“先生,烦请先生请出李云大人,老妇这病已有好些年头,可说是日日折磨,若非听说临邛县令李云有些能耐,老妇可不会走这几百里地,来这临邛!”
    杨谋望了望那少女,忽然决定不请李云出来,他轻轻的道:“夫人,李云乃在下家师,公务正忙,不若这样,让在下给夫人先看看,倘若不行,再请老师出来也可!”
    那少女忽然笑道:“瞧你这人,说的如此好笑,我听说那李云今年也不过二十余岁,怎么就有你这般大的弟子,你这人分明是在胡说!”
    那贵夫人横了那少女一眼,对杨谋道歉道:“先生,小女无知,还请先生不要挂记在心中!”
    杨谋却并不以为然,他现在不知为何,只要听到这少女说话,他就觉得很好,因此他洒脱地一笑道:“无妨,在下觉得令爱很是可爱哩!”
    那少女冲杨谋做个怒状,杨谋只觉得如沐春风,施施然中,杨谋伸出手来,对那夫人道:“夫人,我们是否可以开始?”


第一第二十七节 川西罗阀
    杨谋的手刚一搭上这贵夫人的脉上,就立刻知道事情有些麻烦。
    《素问一阴阳应象大论》中早就言道: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
    意思说的就是女子由盛而衰时的身体变化,女子不同与男子,天癸的至与衰主导着她们身体的健康,当七七之时至,随着她们身体各脏腑功能的下降,必然引发身体的一系列不适应。这是任谁也无法阻止的事情,历代的先贤都曾对这种病症有过详细的记载。
    先贤们将女子天癸衰弱因起的一系列病症统称为‘绝经前后诸症’其病因自然是由于天举衰竭,从而引起各脏腑特别是肾,心功能急剧下降,从而导致的各种病症。
    在十二天干中癸为水,天则是与生俱来的意思,所谓天癸实际上就是肾精。
    杨谋又仔细的问了这夫人的病情,果然与他猜测的一分无二,正是由于天癸衰竭,肾虚精亏进而导致阴虚火旺,从而引起的人体阴阳水火失调,所以这贵夫人自然是经常自汗,盗汗,耳鸣头晕,一发作起来就只觉得天悬地转,浑身脱力,这虽不是什么痛苦的病症,但它却是经常发作,一发作起来,就有一股子蛮力。
    若是寻常人家,这种既不防碍自己工作,又不影响自己生活的小毛病,自然是连找医生的兴趣都无。可是眼前这位……
    杨谋仔细地打量她一翻,凭他的眼光,一眼就可看出这贵夫人家中肯定是巨富,家世也不见的比之临邛卓家少多少,而且很可能是属于那种由她做主的家族。
    女性当家作主的家族,在大汉并不少,虽然这些家族也有男丁,但是由于家族中某位女性实在太过强势又或者背景十分厉害,所以这家族掌权人的身份的自然是落在那女性手上。
    这条。是大汉律明文予以承认和明确的。
    而这位贵夫人虽然已早过风华正茂的年龄,但依然可媚惑众生,身材更是生地苗条丰满。浑身上下的衣饰无不是名贵之物,平静的脸上隐约透着股镇定地神情,杨谋毫不怀疑她就是某个家族的当家人。
    杨谋又看了看那名令他一见就不敢忘记的少女,心中砰然而动,取过纸笔就写起方子来。这种病症根本没有治愈的可能,大夫唯一可做的事情就是调和阴阳,缓解病人发病地次数,纵使越人在世也只能如此。
    未几杨谋就写好了药方,无非就是龙骨粉搭配牛漆,生地。知柏,白术,五味子之类,幸好李云极为重视开发新药,譬如龙骨,白芷。芍药等新药物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杨谋治病的容易度。
    杨谋将药方交到贵夫人手中,叮嘱她道:“此药方中有些白色的粉末,切记先用布包好再煎,否则将会难以下咽!”
    那贵夫人将药方递给那少女,一双美眼却是盯着摆放在一边的纸张,有些惊讶的问道:“这些纸,你们有多少?”
    杨谋笑道:“这些纸乃家师所做。目前倒是做了不少,不过一来,官学用纸很多,二来,大都已被本地商家订购,夫人若是想卖,怕是得和家师去说!”
    杨谋说地是实话,临邛造纸的作坊目前已经是全力开工,却根本追不上那些商人的贩卖速度,再加上官学印刷用纸,以及印刷作坊用纸,至少在一两年内,纸张的生产是根本跟不上消耗的速度,即便将目前的作坊规模再扩大十倍也是如此,因为纸实在是太好卖了,它成本很低,即便是目前商人们以一钱十张地价格的贩卖,那利润也是十倍之多,更何况大多数人是以一钱一张的价格贩卖,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上一句,纸已经被临邛商人垄断了。
    那贵夫人皱了皱眉头,其实她这次来一为看病,二为打开临邛商人对纸和铁器之类商品的垄断,要知道自去年起,由于煤炭炼煤技术的采用,临邛商人的铁器就开始以低廉的价格横扫整个蜀郡,她地家族也受到了重大波及,但没有办法,人家的成本比你低太多,产量却高了好几倍。
    接着去年,纸和纸制书籍开始风靡整个蜀郡,即使郡守也为能卖到一本纸制书籍和一捆白纸而沾沾自喜,其余学者,百姓更是疯狂抢购,在成都一本临邛印刷的纸纸《道德经》竟然高达一千钱,而据她所知,成本不过仅仅四十钱,这其中的利润,已令她足可疯狂。
    可是没办法,临邛那帮肥头大脑的商人,平时装的大方无比,见了她一副即使倾家荡产也要一亲芳泽的样子,可是每每她一问到这纸的制作方法以及其他问题时,他们或是顾左右而言他,又或者是干脆直接告诉她,县令已经和他们签了一个约定,非是临邛商会的人,不能得到纸张的销售权,而纸以及其他一些关键技术,更是被列为头等保护对象,即使是他们也不知道制作方法,即使知道,也不能说,因为一说出来,就将面临官方和商会的集体制裁。
    对于临邛商会,自她知道有这个机构存在的那一天起,她就一直很好奇,这个商会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它不仅仅约束了商会成员的举动,更有效的避免了同行的相互倾扎,从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发生,确实是维护商人利益的不二机构,更令她奇怪的是,提出这个创意的县令李云居然撒手不管商会的事情,将所有的事情统统交给选出来的会长,虽然那些商人总在抱怨什么商会会费很高,一年要交多少多少科技使用费给官府,但是一说利润,他们总会第一时间改口。
    在她看来,没有足够的利益,想要这帮商人拿出一年几十万钱的会费和科技使用费,即使是天子也办不到,商人最重什么?利益!
    为了利益,他们什么事情做不出?<;>;
    不过他们命好,碰到了一个喜欢钻研一些生财之道的县令,而且这个县令对于他捣鼓出来的东西看的很紧,不给钱就甭想从他嘴里掏出点什么,更难得的是这个县令后台实在硬,即使以她家的实力,在长安想要在天子面前说这个县令点什么坏话,那些平日里和她家关系铁的不行的大臣,一见是要说这县令的坏话,立刻就走人,否则她就不会来了,而是先扳倒这县令,然后趁着临邛人没有人做主,把那些技术工匠统统挖走。
    可惜,她的家族没有成功。
    这世界上的事情,从来都是假如打不倒,那么就做朋友,既然家族奈何不了这个县令,那么就只有先试着接近这个县令,甚至将他拉上自己的战车。
    蜀郡的大家族能从战火纷飞的秦末一直风光到现在,不是没有他的道理,审时度势一直就是他们生存的不二法门。
    贵夫人浅浅的笑了笑,露出一个令人感觉阳光的笑容,轻身施了个礼,谢道:“那么先生,能否请您为奴家了见尊师?”
    杨谋弹了弹手指,事实上他早知道这夫人根本不是为看病而来,为的无非是临邛商人们日进斗金的利益,不过看这贵夫人的着装和仪态,他也不敢怠慢,忙问道:“不知夫人称呼?”眼睛却又不由自主的望向那少女。
    贵夫人泯泯嘴,道:“奴家张罗氏,这是小女,罗敷!”她自然看的出此人对自己女儿的意思,因此顺便介绍了她的女儿,‘先生是否感觉和有些熟悉哩?呵呵,小女的名字确实和《诗经》中《陌上桑》的罗敷一样!”
    杨谋眼角一翘,对两人行了一礼。道:“原来是广川罗叔叔家,小侄杨谋有礼,请夫人代小侄向贵府罗至叔叔问好!”
    张罗氏凤眼一亮惊呼道:“你是江夏杨泛之子?”
    杨谋点头道:“小侄正是,家父曾与小侄提起,当年与罗至叔叔曾同拜一师,想来已有十几年未见,不知罗叔叔现在可好?”
    张罗氏低下臻首道:“先夫已于四年前过世,只留下我这未亡人在这世上与小女相依为命!”
    杨谋忙道歉道:“小侄失礼了,不想家父还曾说要亲来蜀郡看望罗叔叔,却不想,如今已是天人两隔,实在是遗憾啊!”
    杨谋心中却是大惊,要知道广川罗家,那可是一个大汉数一数二的大门阀,其先祖靠经商起家,后来以一万金贿赂秦始皇的宠臣赵高,得到了秦始皇亲自接见,更被任命为广川令,秦末大乱,罗家见到高祖皇帝入关,立刻差人以十万金犒劳,高祖皇帝得了天下后,念及罗家的功劳,乃封为关内侯。
    孝文皇帝时期,罗家更多次捐赠了大量钱粮用于孝文皇帝恢复民生,休养生息,到当今天子时期,七国之乱时,罗家又一次出钱出力,帮助天子筹集粮草,因此得到了天子的赞赏,封彻侯,由此奠定了罗家川西第一阀的名声,影响力自然远非是临邛这些商人可比。
    因此杨谋哪里敢怠慢,忙站起身来,做了请字,在前面带路,领着这两名同样美丽的母女朝县衙走去。


第一第二十八节 欺骗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騏骑骥一越,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李云放下手中的书,深深的感激战国时期那些思想家,给后世的子孙留下了如此伟大的精神财富,荀子的这段话他尚是首次看见,李云深以为此段文字足可做目前的官学思想道德教育的标准。
    事实上李云这一个多月来,扎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钻研,可说收获颇丰,使他进一步对诸子百家的理论有了深入的了解。
    事实上无论是黄老学,还是法,儒,墨等各家先贤在创立自己学派时均针对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自己的理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无不是切合社会弊端,要求改革求良的学说。
    譬如黄老派就针对了社会上种种肮脏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道德经》说“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自朴’”。
    而这些思想在李云看来,统统是可吸纳的,放下荀子的书,李云又拿起韩非子所做的法家典籍看了起来,还没看完几页。就有敲门声响起,杨谋地声音在外面道:“老师,有客哩!”
    李云忙过去开门,问道:“杨谋,来的是谁?”
    杨谋对李云解释道:“川西罗阀的主人,张罗氏和她女儿,看样子是为老师的新东西来的!”
    杨谋简要的向李云解释了一通这川西罗阀的实力。
    事实上在大汉有资格成为门阀的家族,绝不会太多,即使是当今皇后的田氏家族也远不能被成为门阀。门阀不仅仅是一个地位地代表。更对其地方的控制力有着严格的要求。
    当今大汉地大家族,大门阀,很多都没有人在朝廷做大官。掌握大权,可是他们的一举一动却直接关系到大汉的未来政策走向。
    因为十里一乡,一乡三老的传统,使得这些大家族可轻易的控制住乡一级的地方,大汉最缺乏控制力的恰恰就是乡一级的政权。因为这些乡老并非天子委派的,而是由族中符合标准的老人担任,而大汉同宗同族的人在一起的实在太多,某个姓氏假如团结到一定密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