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戴至德抚着胡须,说道。

他显然看的比郝处俊要深,一下子便考虑到了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

李弘的这个法子虽然断不了李义府的根基,但却正好可以解决眼下的情况。

“不过这李义府如此行径,当真不配继续身居宰相!”

张文瓘带着几分恼怒说道。

在他看来,李义府勾结大理寺丞为一己之私徇私舞弊,私放重犯,乃是大罪,应当予以严惩。

但是张老头很显然也清楚,这很不现实。

武后和李治都不会同意让他这么干的!

所以张文瓘一直躲在一旁生闷气,直到此时才闷声说道。

“张大人稍安勿躁,接下来的事情还要张大人帮忙……”

李弘拱了拱手,对着张文瓘说道。

“需要老夫帮忙?”

张文瓘皱了皱眉头说道。

“是,其实这次的事情张大人才是主角?”

李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

“老夫是主角?”

张文瓘睁大了眼睛,不可思议的看着李弘。

虽然大理寺卿位列九卿,名义上身份尊崇,但是其实张文瓘心里清楚,无论是和太子的亲近程度,还是实权,他们这个派系都是以戴至德为首。

所以李弘这句话是真的让他感到奇怪了!

“是,大朝会上弹劾李义府需要依靠诸位大人合力,但是接下来的事情确实需要张大人出力!”

李弘也不继续吊众人的胃口,开口解释道。

“虽然此案看起来干系重大,但是以李义府如今的地位,即便是查出此事属实,怕是也不会过重处罚李义府,最多不过是贬官几年,随时可能起复!”

戴至德等人面色微沉,但还是轻轻颔首。

这种事情以前不是没有过,这些年李义府越发的嚣张跋扈,也不是没有人弹劾过他,事情实在搂不住的时候。

帝后就会将他贬官,但是过不了几年又会官复原职。

“所以我们要么不动,要动就要一击即中!不能给他逃脱的机会,所以此案的主审权一定要在大理寺!”

李弘摇了摇头,继续说道。

“一来此案牵连到大理寺丞毕正义,大理寺来处置,也算将功补过,二来……”

李弘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李义府这么多年来嚣张跋扈,卖官鬻爵,早有大批的罪证,缺的不过是一个审他的理由罢了!”

原来如此……

三人相视一笑,对着李弘拱手道。

“太子殿下英明!”

ps:贪心的小狐狸……

第一百二十六章:两边一起密谋!

与此同时,李府之内也是灯火通明。

中书令李义府,门下侍中许敬宗,尚书左仆射刘仁轨等人悉数在座,唯一一个比较年轻的便是刘仁轨最近收入门墙的弟子,户部侍郎裴炎。

过了片刻,李义府呷了口茶水,说道。

“既然大家都到齐了,老夫也不拖泥带水,裴行俭此次西征突厥,私自勾结敌酋,伪造军功,实乃罪大恶极,三日之后大朝会之时,我等务必要一举拿下此獠,为大唐除害!”

李义府阴冷的声音回荡在大堂当中,语气中的森森寒意不管怎样都遮掩不住!

别看李义府说的如此义正言辞,但是实际的状况在座的都心知肚明,无非是裴行俭的功劳太大,威胁到了在场许多人的利益,所以才有了这场大朝会!

“李相所言极是,裴行俭此人素来居心叵测,为谋功劳不择手段,但是如今他以我大唐的利益作为交换,却是让我等不可不理,如今陛下被其蒙蔽,正是我等拨乱反正之时!”

出乎意料的是,第一个出言支持的却是户部侍郎裴炎。

李义府微微点了点头,显然对裴炎的反应十分满意。

其实照理说两人都姓裴,应当互相扶持才对,但是不知为何,裴炎偏偏和裴行俭十分不和,处处为难。

这其中的原因,大约是有一段不为人知的渊源,只是裴炎如今已经算得上是自己阵营的人,过去的事情不问也罢!

“嗯,裴行俭此次的确太过张扬了,年轻人嘛,挫一挫锐气也是好的。”

许敬宗没了平时笑嘻嘻的样子,一脸严肃的沉吟了片刻,轻声说道。

算是对这件事情表示支持。

“既然如此,大家便来商议一下大朝会之时究竟应该如何做吧!”

刘仁轨抚着花白的胡子,笑呵呵的说道。

这便是算达成了一致,接下来就该商量具体该怎么办了……

“嗯,陛下如今的态度已然有所松动,否则也不会将此事下发廷议,想来是裴行俭的大功让陛下也有了几分忌惮之心。”

许敬宗的眼中闪过一丝冷意,说道。

“如今裴行俭已然回京,三日之后的大朝会将会与我等当面对质,子隆可准备好了?”

李义府微微颔首,对着裴炎问道。

裴炎,字子隆。

“李相,学生已经联系了多位大人,大朝会之时由李相牵头,我等联名上奏,弹劾裴行俭私通敌酋,伪造军功,定让他有口难辩!到时候不仅要他进不得政事堂,更要他身败名裂!”

裴炎兴奋的说道。

脸上带着不加掩饰的狠厉。

倒是让许敬宗微微皱起了眉头,对于裴炎这个人,他实际上是不大欣赏的,虽然才能不小,但心胸狭隘,难成大事。

无奈李义府却很看好他,执意要让他参与到这次谋划中来,许敬宗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如今见他如此失态,心中不免对他的评价有低了一层。

此人不仅心胸狭隘,而且缺少大局观!真是难堪大用!

“不过如此一来,势必要斩杀阿史那伏念,这样我大唐在周边小国的眼中岂不成了无信毁诺之辈?”

许敬宗皱着眉头说道。

“许相多虑了,招降敌酋不过是裴行俭私自做出的决定,并未经过陛下允准,岂能代表的了整个大唐,何况许相也说了,不过是些许边陲小国罢了,如何看待我大唐很重要吗?若是再敢起不臣之心,老夫提刀上马平了他们去!”

裴炎是刘仁轨的弟子,如今眼见许敬宗驳斥了裴炎,刘仁轨不由地心中不悦,不以为然的说道。

别看刘仁轨在李弘面前屡屡失利,能混到宰相之位的有哪个是没有真本事的!

其实这倒也不是刘仁轨在说大话,数遍政事堂,只有他是武将出身,早年也是凭着实打实的军功起家,所以说话之间也带着一股武将的狂妄之气。

“别吵了,如今裴行俭都没扳倒,怎么我们自己人反倒斗了起来!”

李义府阴冷的声音响起,带着淡淡的不悦。

“阿史那伏念不过癣疥之疾罢了,到时候若是扳倒了裴行俭,就是受了突厥的降书也无妨,不必因此争执!”

“可!”

许敬宗沉默不语,片刻后沉声说道。

说起来他和李义府都是武后的得力助手,官职地位也相差仿佛,甚至由于许敬宗的资历最老,平时的地位还隐约在李义府之上。

不过这次却是例外,许敬宗身为政事堂的首席宰相,在李义府的密奏递上去之后,便已经知道了内容,并且和武后进行过一次详谈。

那次的结果是,武后让许敬宗全力配合李义府。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种情况的出现。

“不过这还不够,仅仅是这样还不够!”

李义府摇了摇头,轻声说道。

“都已经扳倒了裴行俭了……”

裴炎一愣。

不知道李义府说的不够是什么,在他看来,这次的行动就是为了针对裴行俭,这么强大的力量,裴行俭绝对再无能够逃脱的道理。

既然能够将他扳倒,还有什么不够的……

许敬宗鄙夷的看了裴炎一眼,心道这个小子果然不堪大用,他真以为他们这么大动干戈就是为了单单为了一个裴行俭吗?

微微沉吟了片刻,许敬宗开口道。

“据说今天裴行俭回京是太子殿下亲自前去迎候的,然后殿下和裴行俭密谈了许久……”

顿了顿,许敬宗继续说道。

“而且英国公似乎也在!”

“好!”

李义府阴冷的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沉声说道。

“只要英国公肯出手,就不怕军方不动!如今我大唐国泰民安,那些杀胚动不动要大肆征战,此番正好狠狠给他们一个教训!”

李弘今天前往裴府的事情没打算隐瞒,事实上也隐瞒不了,李弘身为太子,一举一动都有无数势力在盯着。

索性便让他们猜去吧!

听见此话,裴炎额头冷汗直冒,他怎么也不到李义府竟然敢把矛头指向整个军方。

而且看样子还打算和英国公掰手腕,要知道英国公深受李治信重,在朝中更是根深蒂固……

ps:今天周一,兄弟们的推荐票都砸过来吧!

百票加更一章!让月麒看看你们的力量吧!

推荐一本好书,是一本新人的书,但是质量很好,月麒自己也再追,向各位书友推荐,书名:《穿越清末重生为龙》

第一百二十七章:对手密谋完毕!

不过让裴炎有些不解的是,刘仁轨竟然没有反对此事,要知道不管怎么说刘仁轨都是武将出身。

没道理对此事无动于衷啊!

不过裴炎倒是能够拎得清自己的身份,不该问的话也不多问。

“不过若是英国公出手,恐怕我们准备的力量稍有不足啊!”

刘仁轨犹豫的说道。

他出身军伍,对于李绩的了解自然比在座的这些人都深刻,李绩在军中的威望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只是李绩这个人很聪明,从不显露这种威望,所以才能一直从贞观朝荣华到现在,并且深受李治的信任。

但是相对的,一旦李绩肯出手,那么军方绝不会有其他的声音出现,当然,李绩之所以有这么强大的影响力,也是李治的平衡之道。

毕竟如今李绩年纪老迈,而且子孙大多不成器,不可能威胁到皇权。

用他来控制军方再合适不过。

在反观文臣这一边,虽然有他们几位宰相一同上奏,但是内部也有很多杂音,其中不乏位高权重之人,旁边还有一个太子虎视眈眈,如何能够和整个军方抗衡!

到时候不要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一点刘相不必担心。”

李义府脸上露出一丝微笑,若有所指的说道。

“只要李绩肯出手,自然有人会对付他,不要忘了,皇后娘娘尚未对此事表明态度……”

“何况,文臣武将的矛盾由来已久,只要武将们闹将起来,文臣之中就算是有不同的意见,也不会任由他们猖獗!”

李义府一句话给在座的几位吃了颗定心丸。

的确,文臣在对待武将的时候有一个基本的态度,就是不能太过放纵,如果这次武将闹得太过分了,文臣肯定会一起出头。

从根本上打击武将的势力,这才是李义府真正的目的。

至于裴行俭不过是引子罢了,说句不客气的,就凭裴行俭的分量还不足以让李义府如此慎重对待。

“不过……”

许敬宗欲言又止,看着李义府的目光十分奇怪。

“既然如此,我等便分头准备吧!子隆抓紧时间去联络其他大臣,至于武臣方面就拜托刘相了,若是能够让他们窝里斗起来更好!”

李义府没有理会许敬宗奇怪的目光,继续说道。

“嗯,虽然英国公是军中第一人,但裴行俭还差了几分,这次他轻敌冒进,军中也有人对此甚为不满,老夫明日便去拜访他们,若是能说动他们一同弹劾,必然事半功倍!”

刘仁轨捻着胡须,笑着说道。

要知道军中也不是铁板一块,虽然李绩有意将裴行俭培养成下一代接班人,但是同样对裴行俭不服气的也大有人在,刘仁轨毕竟是出身武将,人脉关系自是有的,这也是李义府此次特意拉上刘仁轨的最大原因。

许敬宗微微眯起了眼睛,抚着自己肥硕的肚皮若有所思,一双小眼睛当中闪动着慑人的光芒。

原本他还在奇怪刘仁轨出身武将,为何会对打击军方势力如此热心,现在看来,他恐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对于李义府来说,打击军方势力是主要任务,但是对刘仁轨来说,恐怕扳倒裴行俭才是最重要的。

因为时至今日,虽然刘仁轨早已拜相,但是在军中的威望和裴行俭相差甚远,若是裴行俭倒了,他便有机会成为军方的下一代接班人。

其诱惑不可谓不大,怪不得这个老家伙如此积极!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所以许敬宗也不便多言。

众人密议完毕之后,便各自匆匆离去。

只有许敬宗依旧留在李府,懒洋洋的没有动弹。

“怎么?延族兄还有何事?”

送走了刘仁轨和裴炎,李义府转回大堂,看见许敬宗仍在不由得一愣。

但是还是挤出一丝笑容说道。

毕竟两个人都是武后的得力助手,所以平时李义府和许敬宗的私交也是极好的。

“义府啊,如今只有你我二人,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

许敬宗坐直身子,一脸严肃的说道。

“这次挑起文臣和武将的敌对,真的是娘娘的意思吗?”

李义府心下一沉,脸色不变。

“延族兄什么意思,弹劾裴行俭自然是经过皇后娘娘允准之事,不然这么大的事情,延族兄以为小弟一人敢做吗?”

眼见李义府还要狡辩,许敬宗冷笑一声说道。

“裴行俭早年和娘娘有嫌隙,如今大胜归来,娘娘不愿他太过出风头确实是正理,但是弹劾裴行俭是娘娘的意思,可对付军方只怕就是你自己的主张了吧?”

听见这句话,李义府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没错,当初武后的确只是示意他对付裴行俭,并没有想过要对军方动手,毕竟此举牵连太大,就算是武后也不得不谨慎为之。

“是又如何,如今军中对娘娘的抵制之力甚强,借此机会安插几颗钉子不是更好?何况以娘娘睿智,又岂会不知道老夫的意思,既然娘娘未曾阻止,便是支持老夫!”

李义府一甩袖袍,阴沉着脸说道,不过语气未免底气不足。

许敬宗心中一惊,竟是捻断了手中的胡子。

“义府你糊涂啊!”

重重的叹了口气,许敬宗说道。

“这些年陛下和娘娘多有倚重于你,让你越发的不知深浅了!你可知此举会引发多大的风波?”

“只要能帮助娘娘将势力打入军中,一切都值得!”

李义府面无表情的说道,顿了顿,李义府似乎又觉得这么说不妥当,继续说道。

“延族兄,你我如今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要娘娘的地位越稳固,便没有人能够动的了你我,所以老夫这么做也是为了你我着想啊!”

李义府的口气难见的十分温和。

“是吗?怕是不见得吧!”

可惜许敬宗却是毫不领情,冷笑着说道。

“东宫的那场刺杀怕是和你李义府脱不了关系吧,太子殿下可是娘娘的亲生儿子,你就是这么效忠娘娘的?”

这下李义府彻底急了,脸色阴沉的问道。

“谁告诉你的?”

“还用谁告诉,这些年你处处针对太子殿下,你以为老夫是瞎子吗?你敢说这次针对军方难道不是因为军方已经逐渐开始向太子殿下靠拢?”

许敬宗分毫不让,胖乎乎的脸上竟然现出凌厉之色。

“哼,太子殿下如今声望一天高似一天,终有一日会威胁到娘娘,打压他的势力自然是应有之意!”

李义府盯着许敬宗看了半晌,缓缓说道。

大堂内突然陷入一阵诡异的沉默当中。

良久,许敬宗开口道。

“义府,你跟老夫说实话,你……是不是掺和到了那件事情里?”

他的声音严肃至极,甚至带着一丝丝的颤音。

“你还知道些什么?”

李义府陡然一惊,眼神中甚至闪过一丝杀意。

“看来是了……”

许敬宗无力的坐了下来,仿佛筋疲力尽一般,不再说话,而李义府脸色却是变得阴晴不定,最后也平静了下来。

片刻后,许敬宗缓缓站起身来,轻声说道。

“如果不出老夫所料,此次大朝会英国公的目标应当是你,听说你前些日子又娶了一房小妾,值此多事之秋,还是收收性子为好!别被人抓住了把柄!你好自为之,老夫告辞!”

说完,许敬宗便大步离开了李府,不再有丝毫停留。

只留下李义府怔怔的站在原地,脸色又是一阵变幻。

片刻后,李义府招来了李府的大管家,在后者的耳边耳语了一番,在后者难以置信的目光当中走进了李府的后院……

ps:大章,算是小福利吧!

下一章,大朝会即将拉开序幕!你们期待吗?

求收藏,求推荐!

第一百二十八章:大朝会!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如今的大唐还没有到她最辉煌的时代,但是在李治的治下,却已经出现了赫赫有名的“永徽之治”。

威严雄伟的含元殿,已经将盛唐的气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李弘穿着一身厚重的朝服,早早的来到了大明宫的前殿,含元殿。

这也是大唐帝国最庄严宏伟的地方,祭天,封后,乃至平时的大朝会都是在此地进行。

旭日初升,随着吴良辅一声略带尖利的声音,正式拉开了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朝会的序幕。

含元殿内,李治和武后高坐御座之上。

殿下大臣分作两班,文臣以门下侍中许敬宗为首,武将以英国公李绩为首,泾渭分明!大多紫袍金鱼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