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户部的赈灾事宜他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想到,灾情已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何况当时他也没有想到,外地灾民涌来的情况,这一点,倒是他疏忽了。
“臣多次请求县尊大人开仓赈济灾民,也曾上书户部,然皆无回音,臣这才起了疑心,暗中令人打开官仓,竟发现官仓当中早已没有粮食,而户部拨付下的数千担粮食早已无影无踪,恰逢此时,消息意外被灾民得知,方才有了今日之祸!”
张柬之面色微冷,口气沉重的说完了话。
大殿内瞬间为之一静!
第一百九十一章:暴怒的皇帝!
“什么?有人胆敢侵吞赈灾粮食?!”
李治暴怒的声音回荡在大殿当中,让所有人的心中都有了几分寒意。
“来人,将这个胆大包天的东西给朕拖出去,送交大理寺严审!另,命大理寺卿张文瓘,户部尚书柳姡В舨可惺槔罹葱餐罄泶税福罩诮岚福
片刻之后,李治微微平静下来,指着瘫倒在一旁的李启轩冷声说道。
不过李弘却是知道,李治的这份平静下面隐藏的是足以让整个朝堂动荡的怒火。
李治是什么人,在张柬之说完的一瞬间,他就明白了这件事情的始末。
何况侵吞赈灾之物的事情,怎么可能是李启轩这个小小的县令敢做的,背后必然有人撑腰,否则怎么可能瞒得过户部。
一念至此,李治顿时打消了要直接杀了他的念头,他要好好查清楚这件事情,究竟有多少人敢插手……
一时之间,李治的眼中杀气四溢。
莫不成,这些年他为了维护朝局稳定没有动过刀子,便让这些人得意忘形,忘了什么东西不该拿了吗?!
户部尚书主管赈灾,吏部尚书主管官员,大理寺卿主掌刑狱,看来李治这回是下定决心要将这件事情查个底儿掉,从李启轩的得官,到他的贪墨,一齐查清!
“父皇!”
不过让李治没有料到的是,第一个站出来的却是李弘。
“依儿臣之见!如今赈灾之事应当放在首位,其他事务,可以暂缓!”
李弘的口气轻缓,但是目光却十分坚定。
一时之间,让原本已经出位准备接旨的吏部尚书李敬玄又悄悄挪了回去……
“嗯?”
李治的眉头一皱,淡淡的扫视着李弘,脸上也露出几分疑惑的神色。
不过李弘却是丝毫没有退避。
这件事情绝对不能严查!
因为查出来的人物,恐怕会超过所有人的想象!
“陛下,弘儿说的有理。赈灾之事才是眼下最紧要的事情啊!”
过了片刻,武后也轻声开口。
自从李弘一进殿开始,武后就未曾出言过,因为此事的确和她扯不上什么关系。至于处置之事,自然有李治决断,也用不着她操心。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武后才会比李治更冷静。
如今的李治在气头上,自然有几分不管不顾的意思在里面。但是朝政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蓝田县的事情虽然恶劣,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区区小县,说穿了,不过是一个贪官污吏贪墨了赈灾之物,引得百姓围攻县衙。
只是因为这件事情恰好扯上了李弘,方才会闹得如此大!
何况李治如今盛怒,但是武后却瞧得清楚,自己这个儿子素来沉稳,如今出言阻止。必然是有些话不好当面说出来。
还是等一切清楚之后,再做决断不迟!
“这……”
眼见儿子和妻子都不大同意,李治也冷静了下来。
淡淡的凝视了李弘片刻,李治有些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如此也好,李启轩便暂押大理寺,等到赈灾之事结束之后再行审理!”
李治挥了挥手,便有殿前侍卫将摊在地上的李启轩拖了下去……
恰在此时,一名小内侍急步走来,在吴良辅身边耳语一阵。
“陛下,户部尚书唐尚书来了!”
片刻后。吴良辅便上前对李治悄声道。
“让他进来吧!”
李治的脸色不怎么好看,但是口气却缓和下来。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事情都和户部脱不了干系,若是换了别人。恐怕李治早已大发雷霆了。
但是如今的户部尚书唐临却是不同,他是李治龙潜时的老臣,所以对于他的操守,李治十分放心,所以才会将户部尚书之职交给他。
不过现在却因为赈灾之事闹出如此大的风波,也难怪李治没什么好气!
更重要的是。眼下李治的心情很坏,这两年以来,大唐许多地方都有灾害,但是总得来说,还在可控范围之内,虽然今年的灾害比往年要严重一些。
但是李治自信国库充裕,应付这些不成问题!
这也是李治敢在这个时候西征突厥的原因,有充裕的国库带给他的底气!
但是今天蓝田县的事情,让李治觉得自己似乎有些过于乐观了,如果所有的地方,不,大多数的地方都是蓝田县这个样子的话,那事情就严重了!
“臣唐临参加陛下,参加娘娘!”
片刻之后,唐临大步走进了紫宸殿,朝着帝后微微躬身行礼。
李弘仔细打量这这位大唐的钱袋子,此人身材高瘦,面色温和,一身紫袍显得气度不凡,只是此刻那官袍之上却是带着许多灰尘,显得狼狈了许多,脸上也带着浓浓的疲惫之色。
“嗯?唐爱卿这是怎么了?”
眼见唐临如此狼狈,李治不由得关心的问了一句,毕竟是跟着自己多年的老臣,李治对他还是有些感情的。
“回禀陛下,老臣今日前往长安周边主持赈灾之事,刚刚赶回长安便听闻陛下急召,是以来不及更换衣袍便进宫觐见,望陛下恕臣君前失仪之罪!”
唐临直起身子,面色平静的答道,只是语气当中掩饰不住的疲惫,和身上的风尘,昭示着他说的全是实话。
“嗯?如今的灾民情况如何?”
李治的口气有几分忐忑,毕竟蓝田县的事情闹得实在太大,让李治连带着对其他地方也有些不放心。
“陛下放心,老臣亲自走访了多个地方,赈灾之事皆有条不紊,户部近些年储蓄充足,是以虽向长安涌来的灾民不少,但是目前来看,尚且还在可控范围!”
唐临的神色虽然疲惫,但是心情看起来还不错,话语之中自信的很。
这几年大唐的国库充裕,是以他这个户部尚书当的也不是很难。
话到最后,唐临还笑着朝吏部尚书李敬玄拱了拱手,道。
“此次老夫走访地方,倒是发现了不少清正廉洁的官员,恐怕吏部今年的考评可要漂漂亮亮的了!”
这话倒是不错,吏部负责考评官员政绩,若是真的如唐临所说,今年吏部交出的成绩恐怕真的会受到皇帝大大的赞赏。
不过让唐临出乎意料的是,李敬玄没有丝毫高兴的神色,反而苦笑一声。
“唐尚书谬赞了,老夫识人不明,倒是让唐尚书笑话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揭老底儿
“嗯?”
唐临的脸色一变,这才发现殿中的气氛有些不对。
他和李敬玄私交不错,那个老头可不像是什么懂得谦虚的人。
直到此刻,唐临才来得及打量了一下大殿当中的情形,中书侍郎薛元超一脸生人勿近,面无表情,直接忽略!
刘仁轨和裴炎一脸难看尤其是裴炎的那张脸,简直可以比得上锅底了。
反观太子殿下,脸上倒是没什么大的波动。
至于李弘身后的张柬之,一身青绿色的袍服昭示着他的官阶,虽然有些疑惑为何一个八品官会在此处,但是唐老大人还是理所当然的无视了他!
“陛下,老臣刚回户部便匆匆赶来,这众位大人皆在,莫不成是有何大事发生?”
唐临跟着李治的时间不短了,说话直接也少了几分顾及。
犹豫了片刻,唐临还是选择直接开口问道。
“呵呵,是出了点事情,不过现在也处置的差不多了!”
听见刚刚唐临的禀报,李治顿时松了一口气。
多年的君臣,他相信唐临不会骗他,如此看来,蓝田县果真只是个例罢了!
这么一来,李治的心情也好了几分,言语当中也多了几分笑意。
“哦?出了何事?”
唐临略有紧张的问道,虽然此刻看着皇帝陛下的心情不错。
但是惊动了这么多大佬,恐怕不是什么小事!
“唐尚书刚刚既已回过户部,可曾听闻孤曾派人前往户部调集粮食?”
李弘对唐临的印象还不错,见他一脸紧张,便开口问道。
“嗯,确有听闻,不过殿下若要调粮,自当到政事堂商议之后,取得调令方能调粮,如此强闯未免有些不合法度!”
听见李弘的问话。唐临的脸色有些难看,淡淡的回应道。
他先前回到户部的时候,的确听底下人禀报过,有人持太子殿下的手令强行调走了粮食。不过当时他只道是李弘有急事需要粮食,加上时间又急,未曾细究此事,便赶来了紫宸宫。
但无论如何,都是李弘扫了户部的面子。所以唐临这个户部尚书的心里难免有些不满。
此刻听他提起此事,口气也就没那么客气了。
“唐尚书勿急,此事的确是孤做的不妥,但是当时情况紧急,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李弘苦笑一声,将蓝田县的情况对唐临简单说了一番。
“情况就是如此,蓝田县有上千灾民急等粮食,裴侍郎又不肯通融,只能得罪了几分,万望唐尚书切勿怪罪!”
说罢。李弘面色诚恳的对着唐临鞠了一躬,算是致以歉意。
唐临愣了片刻,苦笑道。
“太子殿下,是老臣不知内情,胡乱指责了!请殿下恕罪!”
到现在,他才明白这大殿中的怪异气氛究竟是从何而来,出了这样的事情,皇帝陛下没有雷霆大怒已经是很给他面子了。
唐临收起脸上的笑容,转身对着李治说道。
“老臣失职,竟置数千灾民衣食无着。太子殿下身涉险境,请陛下治罪!”
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情都是户部的错,身为户部尚书。唐临自然不会推脱责任。
大礼参拜,跪在了大殿之下。
神色也变得略有萧索。
“爱卿先起来吧!”
李治眉头微皱,叹了口气,旋即便温和的说道。
“此事并非户部之责,户部赈灾之粮早已调拨,是蓝田县令胆大包天贪墨了粮食。方才酿成此祸,与爱卿无关,何况爱卿劳心劳力,为赈灾之事四处奔走,朕又如何忍心再责怪于你?”
唐临这才缓缓起身,不过眼中仍旧带着几分愧疚之色。
显然蓝田县的事情也让他感到很失职。
“唐尚书放心,蓝田县如今已经安排妥当,只是如今蓝田县无人主持大局,这继任之人要麻烦李尚书了!”
李弘也开口说道,不过后一句话却是对着吏部尚书李敬玄说的。
毕竟京畿周边的县非比寻常,长久下去不是办法。
当然,李弘在此提出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呵呵,殿下客气了,这是吏部分内之事!”
李敬玄是何等人物,李弘只是微微一点,他便明白了李弘的意思。
“不过蓝田县情况特殊,恐怕需要一名熟悉当地事务的官员前去主持,况且如今情况紧急,正常的铨选怕是来不及了,陛下,以老臣之意,不如就地提拔张柬之为蓝田县令,官职定为从六品如何?”
转过身去,李敬玄便一脸严肃的向李治提议道。
要知道,蓝田县因为分属京畿周边,县令通常是正六品的官职,但是也有从六品的先例,张柬之原先不过是一个正八品的县丞,一下子变成从六品,算的上是越级提拔了。
不过考虑到蓝田县的情况特殊,加上太子殿下的态度,李敬玄也就顺水推舟了。
“嗯,可!”
李治淡淡的点了点头,一个县令的位置,还不被他放在心上。
何况刚刚张柬之从容平静的态度,也让李治对他多了几分好印象。
“今天便先到这里吧,唐爱卿风尘仆仆,想必也累了,快些回去歇着吧!”
事情差不多议完了,李治也就下了逐客令。
李弘听得此言,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抬腿就要开溜,没想到刚刚挪动步子,就听见李治的声音再度响起。
“弘儿留下!”
于是李弘只好苦着一张脸,又回到了原地,等到殿内诸臣都走的差不多了,李弘才硬着头皮开口道。
“不知父皇还有何事?”
李治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开口道。
“弘儿,你还没有向朕解释清楚为何你要阻止朕查清此事?还有,为何今天你会莫名其妙的到蓝田县去?”
呃……
李弘一时有些踌躇,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这件事情的确不好跟李治说,否则很容易让他联想到兄弟不和之事!
要知道,当初诸王夺嫡给李治留下的阴影着实不小,以至于除了武后和他的儿子以外,其他的几个儿子都早早的被李治打发到了封地,为的就是防止他们起什么不该起的心思。
犹豫了片刻,李弘还是决定如实说出来,毕竟就算能糊弄的过老爹,旁边还有一个武后是决计糊弄不了的。
咬了咬牙,李弘沉声说道。
“儿臣之所以不愿父皇深究此事,是因为那个李启轩以前曾是六弟府中的家仆……”
ps:感谢书友无缘止的打赏,月麒会努力更新的~~~
第一百九十三章:落幕!
“贤儿?”
李治的眉头皱了起来,显然是没想到这件事会和李贤有关。
“难道这件事情和贤儿有所牵扯?”
李弘顿了顿,开口说道。
“父皇,其实刚刚诸位大臣在,儿臣不便细说,蓝田县之事,尚且有不少的隐情,简单来说,就是那李启轩借雍王府的庇护,肆意妄为,贪墨粮食,上下打点,方能逍遥到了今天!”
听见李弘的话,李治的神色微微黯淡。
虽然李弘说的隐晦,但是李治又怎么会听不出来,所谓“上下打点”,其中的“上”指的怕就是雍王李贤!
如果不是借了李贤的名头,他又怎么可能敢贪墨掉如此巨款。
“那,这件事情你六弟知道吗?”
片刻后,李治怀着一丝希望问道。
“据雍王府的侍卫说,六弟是受人蒙蔽!”
李弘的口气复杂,淡淡的说道。
其实李治和他心中都明白,如此巨款,必然有大笔都流入了李贤的口袋,就算李贤不知道这款子的具体来源,恐怕也能猜到几分。
“父皇,六弟年幼,一时受人蒙蔽也是有的,依儿臣之见,此事还是止于李启轩此人为好!”
叹了口气,李弘轻声说道。
虽然李治也没有明说,但是李弘又岂会看不出来,李治的内心其实是不想把这件事情闹大的。
毕竟这算是一件不大不小的家丑,传扬出去有损皇家威严,让李治这个好面子的性子怎么受得了!
所以李弘也就顺水推舟了。
“如此……也好!”
李治愣了片刻,开口答应下来,不过旋即又是叹了口气,说道。
“弘儿仁孝,但是你要记住,成事者切不可优柔寡断,不可薄情寡义,亦不可太过优柔!还有。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体恤民情是好的,但是今天之事,不可再有!”
“是。儿臣记下了!”
李弘一愣,不知道话题怎么就忽然转到了这个地方,不过听着李治有些唠叨的话语,心中还是一暖,恭谨的答应了下来。
“唔。西征大军之事,皇后跟朕提过了,既然你有心接待,朕便将与突厥和议之事交付于你,朕会命礼部协助你,一应事务由你定夺!只是切记,不可丢了我大唐的威严!”
眼见李弘恭谨的样子,李治满意的点了点头,正色道。
李弘心中微微一惊,他倒是没有想到许敬宗的动作这么快。抬起头却看见武后正笑吟吟的望着他。
“弘儿,既然你接下了这个差事,就务必做好,不要让父皇和母后失望!”
武后淡淡的说道,脸上也带着一丝玩味的笑意。
“是,儿臣领旨!”
李弘眼中闪过一丝冷冽,沉声答道。
阿史那伏念,就让我看看你的手段吧!
想要从大唐空手套白狼,要先看他李弘答不答应!
回到了东宫,已经是傍晚时分。
不过李弘却是意料当中的见到了一个绿色官袍的身影。在东宫的前殿当中等候。
“臣张柬之见过太子殿下!”
眼见李弘大步走进前殿,张柬之赶忙站了起来,拱手说道。
“呵呵,张县丞。不,张县令不必如此多礼!”
李弘脸上浮起一丝笑意,扶起了张柬之。
还不忘顺口打趣了一把。
“臣不敢,谢殿下提携之恩!”
张柬之面色严肃,沉声说道。
他知道,今天的事情。若不是李弘护着他,恐怕也会被牵连进去,要知道,官场上最忌讳的是越级上告,哪怕你告的是确有其事。
不然的话,人人都想办法搞掉自己的上官,岂不是乱了套了!
如果不是那李启轩在蓝田县着实闹得太厉害了,张柬之也不会出此下策,但说到底,还是违背了官场的规则。
何况退一步说,就算他不会被处罚,这个蓝田县令的位子,也落不到他的头上,所以于情于理,他都应该亲自上门致谢。
而且在东宫等候的时候,张柬之仔细回想了一下今天的事情,发现李弘至始至终没有提起过自己为什么要到蓝田县去。
加上今天李弘的种种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