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陌刀阵如绞肉机一般绞杀着敌人的同时,后面的弓箭手,强弩手也在不停的齐射,一波波的箭雨腾空而起,越过前面的陌刀阵,暴雨般向敌人的骑兵射去。
吐蕃人的骑兵多是身着皮甲的轻骑兵,在强弓劲弩的连翻打击下,被射得七零八落,没有中箭的人更惨,撞上唐军的陌刀阵,连个全尸都没有
战云滚滚,血光冲天,一批批的吐蕃骑兵如麦浪一样倒下,那情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李昂他们站在石堡城上,看得热血沸腾,壮怀激烈,纷纷欢呼起来………。。
*****************
PS:求订阅,求推荐!
。(未完待续。)
第0337章石堡大捷
唐军陌刀阵如墙而进,长长的陌刀,或斩或刺,把冲到阵前的吐蕃骑兵绞成了碎肉,后面的弓箭阵,强弩阵,一波波的箭雨如乌云遮日,罩向汹涌而来的吐蕃骑兵。
在这种立体式的打击之下,吐蕃骑兵像麦子一样,一片片地倒下,伤亡极其惨重,悲嚎如潮。这样惨烈的景象,让后续的吐蕃大军寒毛直竖,胆气尽丧。
王忠嗣的后手还不止于此,但见此时,唐军数千骑兵突然从侧旁的山谷中杀出,猎猎的旌旗,如雷的呐喊,如雨的马蹄,如山的杀气!
率领这两支骑兵的人,正是王忠嗣的两员爱将,哥舒翰和李光弼。二人率领的骑兵,就像两把尖刀,狠狠地插向吐蕃大军的两肋。
千万别误会,这可不是为好朋友两肋插刀。但见哥舒翰和李光弼皆是身先士卒,跃马如龙,吐蕃军阵之中,也腾起了大片的箭雨,向左翼射去。
两支唐军冒着箭雨,尽管不断有人中箭落马,但余者仍是悍不畏死地冲入吐蕃军阵之中。
从石堡城上望下去,那情景就像是巨浪冲沙,惊乱的吐蕃军阵在唐军猛烈地冲击下,溃不成军。两支骑兵势不可挡地不断向敌阵纵深冲进去,就如两把巨犁,吐蕃军阵被犁得不断向两边翻滚,人影如浪,惨叫如潮。
唐军所有的战鼓在此时全部擂响,鼓声惊天动地,让人热血沸腾,所有的士兵同时发出了高声怒吼,声摧九重。
就连北面山道上的正在攻山的吐蕃人,也被药水河北岸战场的变化吓得停止了攻山,让李昂他们可以停歇下来观战。
哥舒翰和李光弼两支铁骑不断地向敌阵纵深冲击,势如破竹,最终成功将吐蕃军阵凿穿,巨大的战场上,吐蕃大军首尾不能顾,一片大乱。
唐军在隆隆的战鼓声中,开始全面反击,磅礴的军阵如怒涛般冲向吐蕃大军,滚滚的黄尘之下,人潮翻涌,杀声震天。
哥舒翰和李光弼两支骑兵在敌阵中心相遇之后,合成一股,向敌人的后阵继续冲杀,两员虎将并肩作战,左右开弓,怒吼声声,长枪大槊又刺又犁,借助战马的冲力,不断摧毁着敌人的军阵,所向披糜。二人就像在进行一场杀人竞赛,不甘落后,他们身后的人马同样是奋勇争先,战马奔腾,四蹄翻飞,刀光如练,杀得吐蕃人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山下的激烈的战争画面,看得百丈高岩上的李昂他们也不禁热血沸腾,热烈地欢呼起来:
“达扎路恭败了!”
“吐蕃败了!”
“大唐威武!”
“王忠嗣大使威武!”
“杀啊!杀他个片甲不留!”
山上的欢呼声一阵阵地传下来,山南山北两面的的吐蕃攻山大军听了,心头越发打鼓,哪里还有心思攻山。
吐蕃大军真的败了!在唐军不断地摧击之下,几万吐蕃大军被斩为前后两截之后,前军已经大乱,漫山遍野地各自逃散,唐军蜂拥而上,拼命地追杀。
后军一万多人马虽然还能勉强保持着阵形,但也很零乱,在哥舒翰和李光弼两支骑兵不断地冲击下,只能且战且退,
达扎路恭在吐蕃也是数一数二的名将,曾大破回纥,并多次与唐军作战。上次在后院起火,战况不利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扔下辎重,连夜撤退,保住了五万大军。
这回,他算是喝了王忠嗣的洗脚水了,王忠嗣竟然敢拿几千唐军的性命来作诱饵,敢冒着引发全军崩溃的危险,来实施这样的绝地反击,这是达扎路恭万万没想到的。
通常情况下,步兵屁股对着骑兵,绝无生理。
但王忠嗣却算准了,药水河虽然不深,但能有效地阻碍吐蕃骑兵的速度,让那一两千唐军有机会逃回本阵。
再利用唐军的大杀器——陌刀阵,来挡住吐蕃骑兵的冲击;同时配合弓弩阵对吐蕃骑兵进行大量杀伤,挫其锋锐;再以两翼隐藏的骑兵破阵,分割敌军。
说来,这些战术并不复杂,但其中却充满了巨大的风险。战场之上,两军搏杀,谁也不能保证战争进程一如自己所料那样。
一旦时间上差上那么一点,前军被追得太紧,吐蕃骑兵就能顺势冲入王忠嗣的中军,在吐蕃骑兵和前军交缠冲入的情况下,什么陌刀阵、拒马枪阵都没用,等待唐军将是惨烈的屠杀!
但所谓风险,正是利益的不确定性!失败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高风险,可能带来灭顶的损失,也必然要求巨大的收益。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场战役,完全是不按常理的打法!
正是冒了如此巨大的风险,才使达扎路恭喝了一盆满满的洗脚水。三万吐蕃大军,除了一万后军能退过药水河南岸之外,其余的全被唐军截在北岸,激烈的围攻、追杀。
眼看败局已定,达扎路恭再次狠下心,扔下北岸的两万吐蕃溃兵,带着南岸的万余人向白鹿沟方向逃去。
哥舒翰和李光弼不依不饶,一路追杀过去,达扎路恭亲自带着两千精锐押后阻击,才没有导致那一万余人马也崩溃。
药水河北岸,两万吐蕃溃兵逃得漫山遍野都是,由于他们多是骑兵,而唐军多是步兵,这就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把敌人杀溃了,却追不上。
王忠嗣只得赶紧把哥舒翰和李光弼的骑兵调回来,加入追杀的行列。如此才总算扭转了尴尬的局面。
但这却让达扎路恭万余人马成功撤到了白鹿沟,在吐谷浑王子卡钦地接应下,逃出了生天。
石堡南门赤岭山口的那日松几千人马,得知达扎路恭大败之后,哪里还心思攻山,连同伴的尸体都顾不得收,便匆匆撤走。
与那日松一同撤走的还有卓玛公主的五千骑兵,她刚到赤岭山口不久,还没投入战斗,达扎路恭的大军就惨败了。
无论如何,儿子的性命无忧了,卓玛公主心中暗松了一口气。败走的吐蕃大军皆大戚,只有她和达瓦是暗喜的。
药水河南岸的两万吐蕃溃兵,在唐军围追堵截下,要么被杀,要么被俘,山野间到处是唐军的欢呼,声透云霄。
大捷啊!绝对是少有的大捷!
这次不但夺回了石堡,了却了君王心愿,还一举歼敌两万余!这样的大捷,让山下的唐军将士兴奋得难以用言语来表达。
而高高的石堡城上,一面“唐”字大旗冉冉升起。大旗之下,同样是欢呼如潮,有的士兵激动得又跳又笑,眼里全是激动的泪水。
。(未完待续。)
第0338章吐谷浑来投
随着“唐”字大旗在巍峨的石堡城上冉冉升起,持续了近二十天的石堡战役终于宣告结束。
这场战役,唐军从一开始的伤亡惨重,到无望的撤退,再到李昂五百精骑突然袭取石堡城,唐军全面反击。这戏剧性的大逆转,必将让这场战役成为经典,载入史册。
唐军控制了石堡,歼敌两万,这样的战果,使吐蕃举国震惊,两国的战略态势会极大的向有利于大唐的一面扭转。
自从李昂来到陇右之后,已经让吐蕃遭受了三场大败,元气大伤。如果大唐内部能团结一致,接下来乘胜夺取大非川以及黄河九曲之地,进一步削弱吐蕃,将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石堡城上,几百人马尽情的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大家解下了盔甲,尽情的欢呼,甚至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起歌来,雄浑高亢的秦腔,吼起的歌声从山顶上扩散开去,山岚和应,药水扬波: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
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
胡无人,汉道昌!
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
李昂没有阻止士兵们的放肆的欢庆,这大白天的,不用担心吐蕃人也来个大逆袭。
这次董延光几万大军已经惨败后撤,如果不是山上这几百人马,这场石堡战役便是以失败告终了。每一个士兵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一刻,理应让他们肆意的撒欢,尽情的宣泄。
当然,李昂不会忘记是谁提出,在董延光败退,吐蕃人防范最松懈的时候偷袭石堡。李昂望了望头上猎猎飞扬的唐字大旗,突然问旁边李泌:“你为何愿意追随我?”
李泌转头看了他一眼,然后认真的想了想才答道:“一根稻草,扔在路上,就是垃圾;若是和白菜绑在一起,就是白菜的价格;若是和螃蟹绑在一起,便是螃蟹的价格。”
“问题是,你李泌不是稻草,是珍珠。”
“即便是珍珠,不取出来,也只能混于淤泥之中;用来磨粉敷面,它的价值也只能体现一次;用来缀于王冠上,它才会熠熠生辉,最大程度的体现出它的价值来。”
李昂望着他,若有所思。
李泌微微一笑道:“是金子便会发光,这话只有那些无知之人才会相信。一个人,和谁捆绑在一起,这很重要!和不同的人捆绑在一起,便会体现出不一样的价值来。比如他们……。”
李泌看着正在欢呼雀跃庆祝胜利的林大域等人,接着说道:“如果他们不是和李舍人捆绑在一起,一辈子恐怕都只是个无名小卒。即便你真是明珠,用来磨粉和缀于王冠之上,所体现出来的价值也不一样。”
李昂笑道:“但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子舍人。”
李泌展了展双臂,悬崖上的风把他那白袍大袖吹得猎猎飞舞,这让他看上去就象一只悬崖上振翅欲飞的雄鹰。“李舍人的价值,不在于你眼下的官位高低,而在于你的潜力。”
“如此说来,你很看好我的潜力?”
“李舍人将来的成就,一定是你现在难以想象的。”
“那就绑紧我,记住,你若不跟我绑在一起,我必杀你,哈哈哈……。”
“哈哈哈………”
两人在悬崖边上,放声大笑起来,天空中云影飞扬,寰宇清碧。
石堡大捷之后,王忠嗣重置振武军,另派了五百人驻守。时隔多年之后,有陇右门户之称的石堡城再次回到了大唐的怀抱。
当然,石堡城除了是陇右门户,同时也是青海门户,石堡城的易手,对吐蕃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加上两万骑兵被歼灭,吐蕃可谓是举国皆哀。
达扎路恭一败再败,被吐蕃赞普招回逻些问罪。由此不难推测,吐蕃内部必定将出现一场政治势力的大洗牌。
拥有六十万大军的强大吐蕃,都大为惊恐,周边的小部族就更别提了,原本依附于吐蕃的一些小部族,纷纷来投大唐。
包括游牧于黄河九曲之地的吐谷浑部,也连忙派人来,请求归附。
这次吐谷浑王子卡钦几乎是倾巢出动,最后却落个大败而回。在吐蕃与大唐之间,此消彼长的形势已如此明显。此时不归附大唐,更待何时?
王忠嗣带着大军还没回到鄯州,吐谷浑的使者畏之林就来了。
为了这件事,王忠嗣还派人来,把李昂请到自己的大帐中一同商议。
王忠嗣很清楚,这次如果不是李昂以神来之笔扭转乾坤,董延光败局已定,而战败的责任十有九会落到他头上。
王忠嗣从小在宫延间长大,深知政治斗争的凶险,只是由于他秉性耿直,做不出卖友求荣的事来,何况这个“友”还是太子。
这次他已经做好了弃职待罪的心里准备,但即便如此,仍不免怕累及太子,毕竟李林甫那些人,可不是吃素的。
李昂上演的这出惊天大逆转,不但救了他,也间接地救了太子一回。因此,王忠嗣对李昂的态度变得十分客气。
李昂进帐刚要施礼,王忠嗣便抢先说道:“李舍人不必多礼,快快请坐,这次请李舍人过来,是因为吐谷浑遣使来请求归附我大唐,我想听听李舍人对此有何高见。”
大帐中,还有哥舒翰和李光弼这两员王忠嗣的爱将在座,李昂还是向王忠嗣拱了拱手,才坐下。
“李舍人,石堡一战,吐谷浑也损失不小,被俘者凡一千二百余人。吐谷浑王子卡钦此次钦使来请求归附,其心颇诚。”
李昂想了想说道:“吐谷浑愿归附大唐,这自然是好事,但下官以为,吐谷浑多年来帮助吐蕃侵袭陇右,罪行累累,不可不问。否则各部皆会心存侥幸,难免会朝秦暮楚;
我大唐无暇顾及他们时,便背叛大唐,袭扰边境;一旦战败,便假意归附,反正不会受到惩罚,甚至还能得到封赏;
自我大唐开基立祚以来,对周边各部施恩不可谓不多,然一百多年来,他们降降叛叛,反复无常,已司空见惯。下官以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李光弼听了,表示异议道:“李舍人所言,虽然属实,但李舍人恐怕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周边各部时有反复,除了一些因为实力强大之后居心叵测之外,多数的小部族并不见得是有意反唐。更多的是为求生存迫于无奈之举。
各部生存环境恶劣,通常都是弱肉强食,我大唐强大之时,他们是真心想归附,以求保护,我大唐无法顾及他们时,他们受到他族欺凌,不得不投向其他更强大部族。
正如李舍人所言,周边各部多因各种原因背叛过大唐,虽是有罪,但情有可原。若是我大唐一味的加以严惩,不仅会显得我大唐不够恢弘大气,同时还会迫使他们彻底的叛离。”
如果深究起来,其实李光弼和哥舒翰都不是汉人。李昂也知道讨论这样的话题多少有点敏感,但他还是坚持说道:“各部的情况,自当区别而论,单就吐谷浑部而言,实在是情在可原,但罪无可恕。除非他们能将功赎罪。”
李光弼和哥舒翰听了,都不禁心中一动。王忠嗣含笑问道:“照李舍人之意,让吐谷浑如何将功赎罪?”
李昂说道:“吐谷浑游牧于黄河九曲之地,此地不仅水草肥美,而且是吐蕃入侵我洮、岷、河各州的前沿基地,吐谷浑若真的有心归附我大唐,至少要助我大唐尽夺黄河九曲之地,方见其诚。”
“李舍人所言甚善!”
王忠嗣听了,微笑点头。吐谷浑本就游牧于黄河九曲,如果有吐谷浑为内应,尽夺黄河九曲之地便容易多了。
李昂相信王忠嗣肯定也想到了这些,恐怕叫自己过来询问,更多的是为了表示尊重而已。
他拱手客气了一句:“王大使深谋远虑,设想周全,下官不过是班门弄斧,实不敢当王大使夸奖。”
“李舍人不必自谦,你能在危急关头,以薄弱的兵力扭转乾坤,足见不凡。这次你要让吐谷浑将功赎罪,本使深表认同,这样吧,既然是你提出的良策,就再辛苦李舍人一回,便由李舍人去和吐谷浑使者畏之林谈谈,将来吐谷浑若真能助我收回黄河九曲,少不得再记李舍人一功。”
李昂立即推托道:“事关重大,下官位卑权轻,由下官去谈不太适合,王大使还是另选高明吧。”
李昂这话等于是暗暗给了王忠嗣一颗钉子碰,李光弼和哥翰翰都不禁皱起了眉头。
王忠嗣却不以为意,脸上笑容不变道:“李舍人如今威震青海,让四夷闻风丧胆,由你去谈,最是合适不过,至于官职高低实在无关紧要,卡钦也算是李舍人手下败将,由李舍去和他们的使者谈,那是抬举他了。”
“下官凡事只会蛮干,谈判实非下官所长,还望王大使还是另选高明。”
李昂再次推辞,他已经猜到,王忠嗣似乎是有意拉陇自己,他可不想和王忠嗣走得太近,更不想和太子李亨搭上什么关系。
不知为什么,李昂对李亨一直没什么好感,总觉得那家伙是个很阴险的人。
有了危险,发妻说休就休了,这是无情。
韦坚和皇甫惟明获罪,他立即与两人撇清关系,这是无义。
凡事做缩头乌龟,这是没有男人的担当。
反正李昂就是对他很反感,很不愿意和他捆绑在一起。
。(未完待续。)
第0339章似是故人来
眼下青海的局势,对大唐非常有利,吐谷浑新败之下,有心归附大唐,让他们将功赎罪配合唐军夺取黄河九曲之地,这本是顺理成章之事,不存在什么难度。
王忠嗣刻意到李昂叫去,并让他负责去和吐谷浑使者谈判,不过是想再送他一份功劳。
如今朝中的李林甫正在处心积虑地搜集太子李亨的罪名,大肆清洗与太子亲近的官员,太子的处境可谓是危在旦夕。
放眼朝野,太子李亨还能依靠的也只剩下王忠嗣一个人了。
经过上次的事,王忠嗣已经深感势单力薄,孤掌难鸣,甚至已经做好了回京待罪的心里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