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沙泪-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十四章 站立在悬崖上(1)
  创世历1085年的春季,曼尼亚除了国名上的含义外,其国家基本上已经不复存在。它的政府官员以及军队,都不再像以前那样指挥着国家机器的运作、保卫着国家的领土,而是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被敌人驱赶到边境地带,岌岌可危。数十万人围困在北部的港口城市卡莱尔里,情况之混乱紧张已经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而在他们外边,除了那些一路丢弃的武器装备和车辆,还有不得其门而入的难民外,更多的则是他们的敌人环伺四周。随着奥登尼亚军每日不停前进,已经把包围的袋口缩小到方圆不过十几公里。在这么小的地方里,不管是武器、人数,还是士气方面,曼尼亚军都已经组织不起有效的突围或反攻,唯一能做打算的,就是如何从海面上逃走。整整三十万人,曼尼亚军加上前来支援的昂尼亚军还有周边各小国的残余部队,如果按每艘船能搭载五百人计——大型的战舰虽然可以乘搭起许多人,不过曼尼亚的船只不是被敌人击沉就是被炸毁,而昂尼亚方面又因为封锁迟迟无法把运载的战舰靠向卡莱尔港口,因为只要它们一出动,奥军的潜艇就会盯上它们,在途中就把它们击沉——那么最起码也得需要六百条大型船只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而且昂尼亚方面一时根本凑不到这么多的大型船只,势必只能用小船或民用货舱等船只来代替,所以这样一来,船只数量就更要增加了许多倍。照这样看来,想要把这些残军败将给安然无恙地运回到昂尼亚去,就得花上更多时间和人力物力。而现在的情形下,是不可能允许他们花上这么些时间来组织救人的。
  4月17日,在奥登尼亚两个集团军群准备发动最后的攻势,全歼包围圈内的敌人时,一道完全没人想过的命令自大后方的最高统帅部发来了。命令中是这么说的:
  “所有部队停止前进,守住包围圈,由空军执行对敌作战任务。一切交由空军部队执行。”
  这下倒没有在将领中炸了锅,因为几乎所有人在第一时间得知此消息后,全傻了。这是一道什么命令啊?交给空军,由空军的战机来作战?歼灭那些地面上多达三十万的敌人?这可能吗?!
  所有人都在心里希望这道命令不会是真的,可是电文上白纸黑字传达了下来,而且从后方赶往曼尼亚的首相特使也是如此宣布。这么说,也就是毫无转儇的余地了。总司令部里有好长一段时间没人说话,大家都难以相信为什么首相要下这么一道命令,这到底是明摆着要放敌人一马呢,还是由于首相过分相信敌人的无能和我方空军的强大呢?如果是后者的话,那么这些军人们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绝不可能做到!
  不能说他们小看空军,实在是在实战中已经证明,空军虽然日益完善,可是其不足之处还有许多。轰炸落点偏差大,而且威力不一定能炸毁一座城堡的城墙。况且现在的空军已经经过连日的辛苦作战,虽然还能支撑得住,不过也有点强弩之末的态势。现在要这支部队再执行这么一个重大到可以决定整个战局的命令,实在不合适。在这么多日的作战后,空军的损失不小,可后勤又跟不上,这点已经让他们抱怨连连了。如今突然下达了这样一个命令,甚至连空军的人也有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面对着属下将领们的集体质疑,两个集团军群的总司令也只能苦笑。这个命令,他们事先根本毫不知情,所以他们也和前线的所有军人一样,对此措手不及。现在只要他们继续前进,进攻卡莱尔港,那么就算里面有再多的曼尼亚守军,他们也有信心打下来,俘虏最后一大批敌人的残余部队。陆军有信心做到这一点,怎么后方反而就没有信心了呢?虽说奥登尼亚军人一向是以服从上级服从命令而闻名于世,可是这次,他们不得不尝试着要改变最高统帅部的想法,允许他们可以继续前进,把港口拿下来。
  在距离最前线约三十公里的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部内,对这顶命令的抗议几乎吵翻了天。他们就算不敢指责命令的错误性,可也表示坚决不能这么做。连平日里最谨言慎行的军官都会说:
  “我看这么下去不行!”
  其他人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第一集团军群总司令德克元帅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可是头脑依然精明。他是个守旧而又传统的军人,所以在刚开始之初对是否要进攻曼尼亚比较犹豫;可是现在到了这个关头,最高统帅部突然发来这种利敌不利己的命令,这也让他迷惑不解的同时也很难接受。德克刚在不久前才与第二集团军群的总司令埃希曼上将通了电话,询问了对方的看法。埃希曼即使在老前辈面前出访谨慎保守,可也掩盖不住他的真实想法。在这种紧要关头,没有一个进攻的部队愿意放弃这样一个大好机会,简直就像是为敌人在争取时间似的。可是他们从特使的口中得知,这是首相的严令要求,不得违抗或有命令不遵,所以他们现在也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
  “先生们,你们的心情我非常了解,可是你们要明白,这是首相阁下的命令,所以我们必须服从!明白吗?”
  在那群赶回来参加紧急会议的前线指挥官中,装甲兵总监加勒特中将是被众人推举出来的带头人物之一。他在刚得知此消息时,还差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如此良机就在眼前,万一错失,那可就后悔都来不及了!

第四十四章 站立在悬崖上(2)
  “元帅,我们并无意质疑最高统帅部和首相本人的命令,只不过,我们希望可以问清楚,这么做到底意欲何为?将地面部队作为主攻,同时启用空军部队的支援,那样的话,取胜的机会不就更大了吗?为什么只单单要一个兵种执行进攻的命令呢?不管空军有多么强大,但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获胜只能是纸上谈兵罢了!”
  他的问题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这也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面对部下的面对面询问,德克元帅皱起了眉头,这使得他原本就已经有几道深深皱褶的额头上更加多添了岁月的痕迹。
  “稍安勿躁,各位先生,我明白诸位的心情,也已经在派人了解情况。但是请不要忘记,你们现在仍然在作战,虽然无法前进,可是还是得支援友军的任务。请各位先作好自己的职责吧!”
  这次会议,众人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其实他们的总司令也是一样,心里还指望着后方的首相可以改变主意。但是他们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命令,不仅连最高统帅部之前也一无所知,其它的例如国防部、三军指挥司令部、总参谋部等国家军队的最高部门,也无一得知此事。这完全是首相卡尔…海因茨一人的意见。
  这位奥登尼亚王国实际上的第一掌权者,在明白到敌人确确实实是被我方部队逼得走投无路后,他才毅然下了如此决定。他并不想给敌人留什么活路,恰恰相反,他是希望曼尼亚被自己指挥的军队完全歼灭,所以才会作出如此决定的。在首相府内举行的秘密会议时,卡尔…海因茨仔细地研究着军事地图,看着标识着己方部队的兵力在把曼尼亚和昂尼亚军队赶到一个北方城市的小角落里,随时都会被我方歼灭。面对着这样大好形势,许多将领都觉得首相应该会感到心满意足,接下来就是发动总攻的时候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首相说出来的话令他们大吃一惊。
  “先生们,如果用我国空军的轰炸机和战斗机对该地区进行袭击,你们认为有可能会消灭敌人的大部分兵力吗?”
  这个问题一出,让在场的高级军官们个个都愣住了。国防部部长利亚姆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周围旁人的脸色,又看了看首相本人的神情,开口问:
  “阁下,您的意思是指……要让空军的战机来单独完成这次消灭敌人的任务吗?”
  如果说他的反问是抱有一定希望,希望对方可以出言来推翻自己的见解,那么他得失望了。因为首相几乎是毫无犹豫地就说道:
  “当然,难道还有别人吗?”
  他的笃定更令其部下难以置信。只用单一的兵种,而且是空军去完成这么一个宏大的使命!即使是再顺从首相的军人,也不得不提出自己的异议。由于国防部部长和总参谋部部长根本不敢反对首相,所以三军指挥司令部部长西格蒙德上将只好亲自出马,向首相表示:
  “可是,阁下,如果只用空军去履行这个重大任务,只怕难以压制敌军的行动,万一他们趁这段时间逃到了昂尼亚去……”
  虽然首相没有阻拦他把自己的话说完,不过看到对方的脸色后,西格蒙德上将也不得不闭上双唇。果然,卡尔…海因茨用他平日里演讲时的口吻说话了:
  “我的部长,您的忧虑是不必要的。我经过详细的研究,确信空军的轰炸机可以做到这一点,不仅是炸毁敌人的城市,而且可以把圈子里的敌人炸得一个都不剩!这是可以预见的,您认为呢?雷纳?”
  他最后一句话是在向空军部长发问的,而被问到的那个人,挺直了他圆滚滚的大肚子,用洪量的声音回答道:
  “我将努力不负您的所托,首相阁下!”
  “很好,雷纳,我相信您和您的空军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他们这么一唱一合,让底下的人即使心里再有什么话可也不能说出口。因为谁都明白,如果没有首相的撑腰,空军的第一人哪里敢发出这样的保证?这摆明了就是首相本人已经完全决定,不容其他人置疑了,哪他们还能说什么好呢?如果再说下去,恐怕到时就不止是得罪首相这么简单了。西格蒙德看了看国防部部长和总参谋部部长,他们虽然是首相的心腹,可知道首相有这种决定后,也是心有戚戚焉。前线部队可以这么快地把敌军逼入绝路,现在已经逼到了悬崖的边上,可是我方军队却就此停止前进了,改而由不知能否担当此重任的空军来执行消灭敌人的任务,这让他们怎么不感到痛心!而且错过了这次机会,奥登尼亚军不知何时才能再有这样的大好契机将敌人逼入绝境,现在放手只让空军一年搏,无异于给敌人一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希望!
  当结束这次不怎么愉快的会议后,西格蒙德的副官看到空军元帅站在停泊在首相府门前自己那辆豪华的大轿车前,当他肥胖的身躯钻进车子后,摘下手套,不停地用手帕擦拭着脸上的汗水。他还注意到,这位一向神气活现的空军元帅,在车子里两眼无神地坐着,好像已经不会说话了似的。看到他那副模样的人,谁都不会想到这是昔日威风八面的元帅阁下。他把自己的所见告诉了上司,西格蒙德看也不看那边一眼,直到上了车后,他才对自己的副官说:
  “那是当然的啰!伯纳特虽然胖,可他并不是笨蛋,他也清楚要空军来单独执行这个任务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可是他不得不这么做!因为这是首相的意思,如果他敢说个‘不’字,那么他的前途,不,甚至是空军的前途也就完了!”

第四十四章 站立在悬崖上(3)
  “可是……既然伯纳特元帅明知此事不可行,为什么还要这样非得答应下来不可呢?他可是首相最信任的人,难道就不能试着说服首相阁下改变主意吗?”
  西格蒙德叹了一口气,最近战事不断,他虽然作镇后方,可也非常疲劳。“孩子,首相拿定主意的事,是绝不允许别人反对他的。他一直对陆军有所不满,这次面对着这样的形势,他觉得取胜既然已经成了定局,就不希望由陆军再去领这个大功劳,所以才改由自己信任的伯纳特的空军去担任起这个任务。这才是首相阁下坚持要这么做的原因!”
  说完,他也不理会已经目瞪口呆的副官,自己一个人陷入了沉思之中。现在他们所能祈祷的,就是希望曼尼亚军和昂尼亚军无法轻易逃离卡莱尔港,直到空军的炸弹可以把他们全部消灭。可是,这真的可能吗?
  其实西格蒙德的猜测没有错,首相卡尔…海因茨本人确实不愿意看到陆军部队充当第一英雄的角色,他宁愿让自己信得过的空军来完成这最后一击。在很早之前,他和陆军的关系尚可,那时他鼓励发展军队,可是越到后来,当海因茨手中的权力越是大时,他就越忌惮陆军那强大的兵力。他所需要的,是一支可以绝对忠诚于自己、忠诚于胜利党、而且是不会问“为什么”的军队,在经过物色后,他命令手下发展起了禁卫军,以此作为第四武装。现在陆军在曼尼亚战场上所向披靡,海因茨不仅没有高兴,反而更加惴惴不安。陆军里会发出异样声音的人太多了,他不喜欢,而空军则不一样,它是“自己”的部队——起码它的首领是绝对的“自己人”——因此这个固执的男人,宁可要势单力薄的空军来承担这个任务,也不愿意再委派陆军来完成这个最后一击的“光荣而神圣”的“伟大”任务。
  而在前线的军人,当然不可能会知道这大后方的种种明争暗斗,他们只能严格执行上级的命令。因此,即使知道一些外面的友军部队的不好的传言,空军的人也只能强忍着,执行上头的这个命令。连日作战,许多飞行员已经身心疲惫,有部分飞行员由于负伤或是失踪而不得不离开战场,地勤人员和机械师也一样,都累坏了。而且即使如此,在空军那些临时基地上,依然缺少维修人员和保养人员,因此,奥军空军不得不向曼尼亚已投降地区招募地勤人员,以保证战机可以按命令出战起飞。
  格特他们就是这许多飞行员中的其中之一,他们一开始知道这个命令后,也是为之一愣。因为之前的战役中,除了空军的作战,还必须要有地面部队的配合,才能达到攻破对方防线的效果。不然的话,只是靠着空军的炸弹,就算下面炸得再无还手之力,可也还得由陆军去收拾掉敌人。那么我们去作战了,陆军和其它部队又干吗去了呢?当格特把这个问题向联机大队队长提出来时,对方只能给他们这些年轻人这样一个答案:
  “这次是空军独立作战,不会有地面部队协同。好好干吧!”
  和他们的空军元帅不同,这些飞行员们都知道,光靠他们就能完全消灭地面三十万敌人的可能性相当的低。这些连底层官兵都能计算出来的结果,上头为什么会视而不见呢?然而此时此刻,轮不到他们多想,只能按照首相的意图来进攻。
  于是,在卡莱尔港的上空,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轰炸机群和战斗机群,奥登尼亚空军以遮天蔽日之势,朝这里扑来。炸弹、燃烧弹,几乎没有停止过向敌人阵地投放而去。而仅剩的曼尼亚空军也在尽自己最后一点力气,依然在拼死抵抗着敌人,为己方部队赢得更多宝贵时间。在这样频繁而从没有间断过的出击中,奥登尼亚空军中,战机的损耗达到了历来最高水平,而且有许多战机因为没有人手维修而只能放置在一旁,造成有的飞行员没法出击,而有的飞行员却不得不疲于奔命。格特已经忘记了自己到底有多少次是刚下战斗机没多久,就得再次准备出击任务。
  而后勤的不足,此时却再次暴露出来,燃料与炸弹没有及时运到,又造成不少轰炸机只能停在机场上晒太阳,无所事事,即使想出击也是有心无力。面对这种情况,空军部队的指挥官绞尽了脑汗,想办法解决问题,可也是救得了东边救不了西边,拆了东墙补西墙。空军在最大程度上,努力地去应付着自己无法应付得来的一场庞大战役,虽然是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可是也不可能把敌人的大部队完全消灭掉。而那些在外围呆坐的装甲部队、步兵师、掷弹师、摩托化部队、都不能插手,只可以按照上级的命令,留守原地“进行围堵”——这是来自大后方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原文如此——看着天上己方的战机飞过,郁闷地被它们抛在身后。
  奥登尼亚空军在这样孤军奋战的环境下,已经尽自己一切的能力去履行职责,为了上级的勾心斗角,却要使得前线的年轻人们付出如此高的代价。可是他们依然没有放弃,而是拼尽全力去争取一场不可能的胜利。只是在那个时候,空军飞行员们中已经有人在心里意识到,他们的努力是不太可能彻底击倒敌人的了。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昂尼亚方面也开始积极行动起来,为营救自己的士兵和盟友而展开了一系列难以令人想象的计划。

第四十五章 曼尼亚投降(1)
  创世历1085年4月的中旬,在曼尼亚北方港口城市卡莱尔周遭,出现了一幕幕不可思议的画面。在城内,数以十万计的军人和曼尼亚政府少数高官,还有其它国家的残余部队,都在急于逃往海峡的那边;而在城外,已经距离城市不远的奥登尼亚装甲部队却百无聊赖,只能在原地休息,看着自己的空军部队孤军奋战。身为落败的一方,要逃当然是很正常的,可是作为敌人的那一方,却在这种关键时刻什么也不做,只是袖手旁观,也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而空军部队在经过如此高密度的出击作战后,其作战能力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