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秀才家的小娇娘-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闹一下。”
  “也好。”宋新桐就是有这个打算,到时候热闹一下,人气可以去除霉运的。
  这也不能怪她迷信,毕竟连魂穿至此的事情都经历了,其他还有什么不信的?至于灵不灵,那就是运气的问题了。
  等杨树走后,宋新桐便去了后山的兔舍里,查看兔子的成长勤快,按它们的成长速度,还需再长一俩个月才能长成大兔子,这段时间就要将红薯全部都收起来,等工坊再次动工了,一切便又上正轨了。
  转眼便到了八月二十九。
  这日酒楼重新开张,码头上过半的人都来了,因为重开业,入店的客人都半价,每桌还送一壶小酒,大家都觉得特别便宜。而且舞狮表演结束之后,每个在店中买了小菜超过五十文的客人就能去店内的抽奖箱里抽奖。
  一千只木疙瘩,里面有三十个写着五,二十个写着四,十个写着三,三个写着二,两个写着一。
  五代表的是五十文。
  四代表的是一百文钱。
  三代表的是二百文钱。
  二代表的是五百文钱。
  一代表的是一两银子。
  冲着这个噱头都来了,大家都愿意花银钱买少一点东西,一旦超过五十文钱便可去抽一次。
  当然了,这么一点小礼品对码头上的客商们来说不怎么重要,但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确实极大的诱惑,若是幸运抽中了一,那便是一两银子啊。
  而且六十五个有字的木疙瘩,中奖几率还是很大的。
  很多人在码头上干两日才能赚到六十文,有的甚至要三天,这样的诱惑真的是很大。
  这个营销手段放在前世可能没人会在意,但放在这个码头上,确实极为有用的,大家得知了这个消息,都一窝蜂的跑来了。
  宋新桐看着酒楼门口正在舞动的金色大狮子,还有旁边围观不停叫好的人群,满意的笑了起来。
  等戏法表演结束之后,差不多就午时初了。
  牛掌柜将抽奖的大箱子放到了卖鸭架的柜台旁,他这边收了银钱,旁边就有跑堂小二领着去抽奖。
  围观的人见牛掌柜已经准备开卖了,便一窝蜂的跑到了柜台旁,有的人则进了店内要了桌子,准备在这里用午饭。
  一时间,客似云来,热闹极了。
  “给我五十文钱的这些小菜,还有这个鸭架猪蹄。”客人大声问道:“这有五十文钱了吗?”
  “有了。”小二称了称,然后收了银子便将吃食递给了客人,“您到这里抽奖。”
  收一份钱,放一个人进去抽奖,抽了奖便在包装的纸上点一点红色,以此来表示已经抽过了,这也避免了有人浑水摸鱼。
  不过很多人运气不是很好,都没有抽中。
  当然,也有运气好的,抽中了一个写着五的木头疙瘩,“哎呀喂,我中了,我中了。。。。。。”
  这高扬喜悦的声音,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中了举,要不然哪能这么高兴啊?
  旁边围观的人羡慕的看着那位客人,他们怎么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呢?那么多的下酒菜就当是白吃了,真是好运气!
  牛掌柜接过木头疙瘩看了看,“恭喜客人,您中了五等奖,五十文银钱,正好抵了您买这些吃食的银钱。”说着将串成一串的五十文铜钱递给了客人:“客人您数一数,瞧瞧这数目可对?”
  “对的对的。”
  等这个客人一走,原本还在观望的客人们全部涌到了柜台前,争先恐后的想要买吃食,生怕晚了银子被人摸走了。
  宋新桐看着楼下的热闹场景,不由好笑,之前都担心是假的,怕里面没有放可以换钱的木头疙瘩,现在见真有人摸出来了,又都心动了。
  人呐,就是这样的心理。
  “姑娘,下面又有人中了一个五十文的奖。”大丫一脸向往的望着楼下,“这么好抽中,还不到盏茶功夫就有三个人中了。”
  “一千个里面抽六十五个,几率还是很大的。”宋新桐暗想着要是前世买彩票这么容易中就好了,她估计早成了亿万富翁。
  这古代就是没彩票,若是她弄一个彩票铺子怕是能赚很多钱吧?
  脑中灵光闪现,宋新桐突然觉得自己似乎突然打开了一个新世界,她怎么没想到呢?若是真的开一个这样的铺子,真是无本的买卖,这才是真正的一本万利。
  宋新桐越想越激动,也顾不得再在这里盯着铺子的生意了,起身就要往家里走去。
  大丫见宋新桐这般着急的往楼下走,忙问道:“姑娘您这是要做什么?是有些什么不对?”
  “不是,咱们先回家。”宋新桐匆匆下了楼,从热闹的大堂穿过往后厨走去,从后边的小院子坐着马车回去了。
  回到家中,刚好中午下学了。
  “阿姐你回来了?”双胞胎眼尖的一下子就看到宋新桐了,立即上前迎她:“阿姐,你可带了好吃的回来?”
  “带了。”宋新桐让大丫将铺子里的鸭架拿了五十来个回来,“你俩拿去分给学生们,一人一个,剩下的都是你俩的了。”
  中秋开学后,有些学生识字了便离开了,又来了一些学生,不过没有去岁多了,现在甲班乙班加起来一共四十余人,绝大部分都是桃花村的小子。
  估摸着来年来学堂的小子们估计会更多,只是不知道陆云开何时去岭南,到时候也不知学堂里的学生们该如何安置。
  大多数来他这里的学生都是因着这里束脩少,其他至少还要增多一半,若是陆云开不开学堂了,这些孩子的家中父母估计会更艰难一些吧。


  ☆、第三百四十一章赚钱法子

  宋新桐提着裙子匆匆的进了陆云开的书房,他正煮茶,茶烟袅袅,香气四溢。
  陆云开皱眉,忙扶着她:“跑这么匆忙做什么?小心别摔着了。”
  “我看着路的。”宋新桐笑颜如花的坐到了一侧的椅子上,“我今日从铺子抽奖一事中想到了一个做生意的法子,觉得是一本万利的。”
  陆云开:“说来听听?”
  虽自古以来有士农工商之分,但大周朝因建国初期,国库空虚,为了充盈国库,并不限制商人,反而是鼓励经商,只是经商重税罢了。现今有钱的大商人们,虽比不过为官之人的地位,但却和农工地位相平趋,甚至有已超过了。
  反正,有权有势有钱之人便是老大。
  是以,陆云开并不介意妻子经商,哪个为官的大户人家家里不经营铺子,只是生意好坏,铺面多与少的差别罢了。
  而且妻子并不抛头露面,陆云开更不会在意了。
  宋新桐立即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咱们可像今日一般做出那种木头疙瘩,上面写上数字,从一至二十或者更多的数字,百姓只需花两文钱便可抽七个数字,依次排序,几日为一期,等到了时日便在大庭广众一下随机抽出来,若是别人买的数字和抽出的数字一模一样,便有巨奖。”
  “巨奖是多少?”
  “可分中了三个数,四个数,五个数,六个数,七个数,具体多少由咱们设定,一般三个数就五文钱,多出买数字的银钱。”宋新桐回想了一下前世买彩票的规矩,似乎就是中了几个就有钱的,她买的少,而且从来没有中过,所以到底是怎么一个规矩不是很清楚,所以马马虎虎得说了一下,也没有深说。
  “你觉得怎样?”宋新桐顿了顿,“除非运气很才能中奖,运气不好就是给咱们送银子,一人二文钱,假设一千人买,也有二两银子了。”
  陆云开仔细想了想,觉得和街上猜单双数差不多,花几文钱便可猜一次,猜中了以前就是你的,不中,银钱便归老板了。
  “是有点像,但那个的诱惑还不大,而且咱们做这个肯定是要开一间铺子做的,也不会耍老千,全靠运气了,而且咱们老板就在那儿,不会跑了。”宋新桐说道:“而且我还有其他不同的法子,到时候咱们每日收入怕是不少。”
  “咱们只需小小一间铺子便够了,县城中不足十平米的铺子一个月还不到二两租金,只需卖一次就能赚回来。”
  “若是都中奖呢?”
  “那怎么可能,几率太小了,而且排序也要对,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宋新桐又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设置三位数的,全对也不过十文钱,还再设定一些其他的抽奖名目,肯定很多人都是白送银子给我们的。”
  “要是咱们每一个县城或者大州城都开设一间,一日能赚多少银子?”
  宋新桐越想越开心,容她想想,彩票铺子里还有什么类型的抽奖来着?
  见妻子这般开心,陆云开忍不住说道:“但你可曾想过,这等类似赌馆的生意,很容易遭人眼红,很容易被城里的流氓痞子盯上,而且赌馆岂容你坐大?”
  宋新桐皱了皱眉,的确是如此,如果真的备受人推崇了,那赌馆这类的地方肯定会眼红的,而且她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台,这样做肯定是行不通的。
  “若是拉江明昭入伙呢?”宋新桐问。
  陆云开摇头,“江明昭他们只做商行生意,并不涉及赌一行,也不敢轻易牵涉。”
  “真的不行?能赚不少钱的。”宋新桐叹了一口气,不太想放弃这个生意,“是不是得要什么大官当后台才行?江明昭家中不是有长辈在朝为官?”
  “正因为如此,更是不敢碰触。”陆云开淡淡的说道。
  “这样啊。”宋新桐有些失望,不过想也想也是,天子脚下讨生活,哪有那么容易的,还不如她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呢,只要有点小钱,就能过得优哉游哉的。
  “那和赌馆合作呢?”宋新桐问。
  陆云开说:“这倒是可以一试,但县城中的赌馆并不甚好,也不知其东家是怎样的性子,我们若是合作怕是要吃一些亏。”
  宋新桐明白的,这种赌馆多是穷凶极恶的人,若是不能谈妥,说不定被抢了赚钱的法子,一文都赚不到,这实在是不划算。
  而且这样一个一本万利的机会呐,她怎么就不能做呢?真是怄得上火!
  陆云开看着妻子失望的眼神,不忍的说道:“若是你实在想做这个,我去信问一问江明昭,看他可有其他的法子。”
  “好。”宋新桐当即应下,若是可以将这法子卖出去,或者是分一点薄利,那也是可以的。
  她的胆子不算小,可在这个大周朝,还是小心为妙,毕竟她只是普通老百姓,不想再更多的是非了。
  “若实在太过危险,那便算了,本来我们的酒楼就招人眼红了,若是再多了这门生意,怕是又没有安生日子过了。”宋新桐叹了一口气,“前日杨大叔说,咱们在岭南城的酒楼生意还不错,如今那股新鲜劲儿过去了,每日也还能有一百多两银子的入账,多说的时候还有二百余两,比不上状元楼那些大酒楼,但和旁边的小酒馆小酒楼比起来,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
  “那你便不用心心念着了,安心在家中养胎。”陆云开轻轻拍了拍宋新桐的手背。
  “嗯,现在放心了。”宋新桐也轻轻的拍了拍陆云开的衣服上的褶皱,“想来等到明年年末,能将银子凑出来的。你便安心读书,不要担心。”
  “好。”陆云开心底动容,轻轻的低头在宋新桐的眉眼处亲了一下,温润的触感让宋新桐心底微动,嘴角微微上扬笑着,轻轻推了推他。
  被推开的陆云开委屈不已,“不喜欢?”
  “喜欢。”宋新桐嗔了他一眼,“门没关呢。”
  “怕什么,又没人看见。”
  “大宝他们在外面呢,别闹了,该去用饭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分家了?

  转眼便到了九月初,天气转凉入秋。
  工坊寻了一个好日子便又重新开工了,最先挖了红薯过来的售卖的是秋婆婆一家,她们今年种了五亩红薯,一半是新开垦的山地,一半是还不错的下等地。
  第一年开垦的山地不肥,再加上有些还没有长大,所以五亩红薯加起来不过九千多斤,她们自己还留了一千多斤的红薯,平时用来吃,或者用来喂猪。
  一文钱一斤,差不多九两半钱银子。
  宋新桐挪了二千多斤去后山兔舍那边,煮来喂鸡鸭兔子,多吃红薯才能长得快。同时,秋婆婆她们还将所有的红薯藤都送了过去,自己只留下了几百斤喂猪。
  加上上半年请的村民们,宋新桐又在搅碎、磨红薯还有里面沉淀、晒淀粉的地方又分别加了五人。
  一是因为今年十里八村种的红薯多了,二是因为现在差不多入秋了,再等两月就要下雪,到时候没有太阳,也没办法晒淀粉,所以尽早晒出来晒干才好。
  等寒冬腊月里,完全不能晒红薯粉的时候,工坊至少还有存货,到时候也不影响粉条的制作。
  而且,今年村中的人都不愿意自己做淀粉了,麻烦,拿着红薯来换,十斤红薯一斤淀粉,换上两三斤就能吃到明年红薯吃来时了。
  村民其实很少用淀粉加在肉里,因为吃肉的时候少,而且吸油,不划算,都是用在做饼子或者是醋溜白菜或者茄子里面,这般就是少了油水也能使做出来的菜口感顺滑。
  谢大牛和谢婶两人围着围裙帮忙搬洗干净的红薯进工坊,很快,里面的磨盘等工具就转动了起来,传来声响。
  谢婶很快走了出来,看着宋新桐笑着说道:“新桐,今儿估计没有人家送红薯过来了,你要不先回去,坐这儿别把头给晒晕了。”
  初秋的太阳依旧很烈,宋新桐也觉得晒得热烘烘的,见确实没人过来了便起身道:“等一下就回去了。”
  “他们都还想着再长几日,能增些重量。”谢婶嗤了一声,有些看不上那些儿呢:“这些人呐,生怕吃亏了似的,但若非是新桐你,她们的红薯能卖出这么好的价钱?”
  “没事。”宋新桐淡淡的笑了笑,然后说道:“谢婶你真的不去开铺子了?”
  谢婶摆了摆手:“不去了,不去了,赚得不多还整日提心吊胆的。”
  之前秋婆婆便想不让谢婶去开铺子了,因为确实赚得少,但谢婶好强,又和何家二婶挣扎了一两月,但效果依旧不好,最后在八月下旬的时候才放弃了。
  放弃的原因多半还是被酒楼被陷害那事儿给吓着了,要不然也不会放弃得这么干脆。
  “这几个月赚的银钱刚够交租金,一直这样下去还不赔死。”谢婶叹了一口气:“而且娟子也快生了,到时家中也缺人,我想着等她生了孩子或者是来年,再推个小车去码头贩卖,摊位费也没有铺子多,说不定还能有盈余。”
  “这也是好的。”宋新桐没有多说这些,毕竟这是谢婶他们的家的生意,她一个外人也不好多说:“那何大婶子呢?他们也不干了?”
  “他们还是推个小车去码头卖。”谢婶说:“他们何家人多,大房的媳妇们也是干活的好手。”
  宋新桐想了想也是,何家的男人们帮着工坊干活,女人则在家中干活,一家子都是干活的好手,和和睦睦的,也挺好的。
  谢婶瞧出宋新桐的想法,忍不住说道:“何家现在分家了。”
  “分家了?什么时候的事儿?”宋新桐诧异得不行,毕竟何家可是和睦之家,没有什么龌蹉的。
  “八月初,是何家老太太和老头子做主分的家,现在何家人也很多了,而且四代住在一个院子里,也有些拥挤,所以这才做主分得家。”
  谢婶又说:“你何二婶他们现在在寻地了,何家所在的村子中央已经没有合适的在基地,她们就打算将房子建到村尾,到时候和咱们家做邻居。”
  桃花村的村民都集中在村子中央那一块,只有少数几家在村头和村尾,都是不太合群的村户。
  “那可好,到时候和婶子你们做邻居,互相喊一声就能照应到了。”宋新桐倒是没有听到何二婶她们提起过,也是没有想到何二婶竟会搬到村尾的位置。
  “何二婶她们可请好了师傅?”
  “请啥师傅?”何二婶正好从坝子那边走了过来,正好听到这么一句,遂张口问道。
  “说你起新房子的事儿呢。”谢婶笑着说道。
  “噢噢。”何二婶笑眯了眼,毕竟起房子是大喜事儿,而且可以当家做主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还没请,等地里的红薯挖完了,再把麦子种上再起房子。”
  谢婶:“那得等到十月底去了?”
  “是啊,那个时候大家活儿干的差不多了才有空。”何二婶笑着说道;“到时候我也学新桐你们那边的房子,下面修上通道,烧上火就不冷了。”
  宋新桐说:“可以,这般也不肥木炭,一顿饭的功夫就能将屋子烧得暖暖的。”
  “你大嫂她们可要重新修一下?”谢婶一边砍红薯,一边问道。
  谢婶不去码头做生意了,就来功夫帮忙洗红薯了,洗红薯的婆子们都换了一批,全成了和谢婶她们年纪差不多大的女人。
  原本宋新桐没想换的,是一个婆子和她说腰不太好,想换成家中能干的媳妇过来,她回家打理家中。宋新桐想想还是年轻女人体力好一点,所以便统一替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