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好!好!”常太夫人连说三个“好”字:“女儿家婚事,向来由长辈做主,哪轮到你插嘴。我看你是烧糊涂了,常妈妈,送二小姐回房,让她好生冷静冷静。”
这是要禁足!被常妈妈半请半押的回自己院子,顾不得腿上疼痛,罗薇蓉调动所有头脑合计起来。总之她不能入三皇子府,一个没名没分的侍妾,日子只会比庶长房还要惨。
那还有什么办法?
第16章 怀鬼胎
见罗薇蓉被常妈妈带下去,一时间松寿堂内静寂无声。伯夫人秦氏紧绷住神经,她还不敢挑衅常太夫人权威。虽然文襄伯早已袭爵,但伯府之事还轮不到他们管。老文襄伯近年来清心寡欲,多数时间住在城郊别院,府里多数事项还是太夫人做主。
即便她再心有不甘,再有□□之意,可伯府下人卖身契与一应房契地契一日攥在太夫人手里,她也只能做低伏小、仰其鼻息而活。
斟酌再三,她开口道:“娘,咱们府里姑娘可没有做妾的先例。”
小常氏掩帕低笑,声音陡然拔高:“三王爷可是正儿八经的龙子凤孙,王府里侧妃可上皇家玉牒,怎么能说是妾?”
“侧妃自然不是侍妾。”
秦氏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小儿媳妇,仗着有太夫人撑腰,这媳妇向来不把她放在眼里。以前还有所收敛,自打年前她爹进吏部做了左侍郎,她却是连这面子都不想做。
“三皇子妃虽然没明说,但话里意思很明白,侍妾不过是权宜之计。毕竟天潢贵胄,难不成还要立下契书才信。”
秦氏气结:“老三家这夹枪带棒,看来是对我心有不满?”
小常氏低头:“媳妇可不敢。”
“你!”秦氏心火蹭一下冒上来,她声音张扬肆意,哪有半分悔过之意:“都是有儿有女的人,性子还这般跳脱,掌家之事放你手里怎能让人放心?”
“行了,欺负我这老婆子耳聋眼花,听不见看不见?”常太夫人烟杆敲着炕桌:“老三家性子是该磨磨,就把府里采购之事交给她。那块最是琐碎,也能好生磨磨性子。”
竟然是府中油水最厚的采买,她就说为何婆母那般好说话,管家之事甚至叫上老大家。借着微蓉之事,今日她恩威并施,直接从她身上撕下一块肉。
“娘,采买之事关系重大。若说琐碎,府中这些大小院子所植花木甚多,管起来更需耐心。”
常太夫人随意挥挥手:“采买能难到哪儿去,这不还有你在。难不成交给媳妇,你就当甩手掌柜。”
原来不是完全交出去,秦氏长舒一口气。今日娘要强行干扰,她也没办法。虽然她手握内外院对牌,但府中丫鬟小厮卖身契并不在她手里,太夫人想换人容易得很。
“闹腾这么会,你们也都累了,都回吧。”
常太夫人揉揉百汇穴,眉眼间是怎么都掩藏不住的疲惫。见媳妇领着孙媳退下,她闭眼喃喃自语:“那孽障当真找到了当年之事证据?可他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莫非实在唬我?”
常妈妈摒退下人,看到太夫人脸上的困惑和恐惧,识趣地没再开口。当年小姐年轻气盛,做事狠辣无情,荣家之事着实有伤天和。不过小姐是她主子,即便她再错,她也得帮着善后。
“太夫人,伯夫人和二小姐那边,怕是要有所异动。”
常太夫人猛然睁眼,锐利地目光扫向门框,那里恰好直冲着正房:“他们还翻不出什么大浪。”
刚踏进房门,秦氏不自觉打个冷颤,跟在身后的小常氏忙扶住她:“最近天变得快,娘可得多注意身子,管家之事还有媳妇和大嫂在。”
见她如块橡皮糖般黏上来,秦氏突然从心底升起一股彻头彻尾的厌倦。闭眼再睁开,她微微摇头吩咐房内丫鬟:“把厨房采买账册拿给她。老三家,你也知道我近来身子不适,一时顾不了这么多。若是厨房出什么差错,你自己去找太夫人请罪。”
小常氏神情有一瞬间的迟滞,不过拿到账册和对牌的喜悦迅速中走了那丝迟疑,她忙不迭点头:“娘放心,媳妇定会竭尽全力。”
“不用你竭尽全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过也别往无辜人身上泼脏水。”见她还想说什么,秦氏忙挥挥手:“这里不是松寿堂,有些话你说了也没用,下去吧。”
待小常氏退下,秦氏疲惫地倚在塌上。长媳小秦氏进来,挥退丫鬟轻柔地给她按头:“娘莫要气闷,她惯是喜好搬弄是非,您这样岂不是把三弟推得更远。”
“我不是为那讨债鬼。”看到娘家侄女依旧乖顺,且识趣地未提微蓉之事,秦氏缓了口气:“今日之事,你虽然未曾开口,但也瞧个真切。太夫人这般跋扈,素来按喜好做事。这次委屈微蓉,下次指不定是谁。”
小秦氏面露愁容:“微蓉那孩子好一阵哭闹,我这当娘的也看着心疼。咱们伯府嫡出姑娘,哪有上赶着与人为妾之理。一想到一顶小轿无声无息抬进王府,我这心里就跟刀割似得。”
“微蓉也是我看着长大,她平日奉承老夫人,比你这亲娘和我这亲祖母还殷勤。毕竟孝敬长辈,倒不是说她这样有何不妥,而是如今看来,这般做的确不值。太夫人我行我素,老三家又那样,我担心你与老大。”
小秦氏眼眶泛红,当日嫁进伯府,本以为有亲姑母掌家,且姑母素来和善,日子定是轻松。可这些年她后悔的肠子都青了,无论如何,如今却是开弓没有回头箭。
“姑母,依你所见如今我们该当如何?”
松寿堂的一幕幕飞快划过眼前,秦氏终于有了决断:“如今看来,只有这一个法子。过几日便是花朝节,伯府一早就收到凉国公府的帖子,你给玄武大街那边发一份过去。”
“娘,这……”
“都是一家人,他们初入金陵定时有一番忙乱,能帮衬的地方,咱们也不能袖手旁观。”
话虽如此,秦氏心下依旧存着三分忐忑。庶长房已然搬出去,远离伯府这摊泥潭,凭什么要为他们这一房利益,回头同太夫人打擂。可转念一想她又释然,这些年太夫人越发得寸进尺。再不做点什么,他们将在伯府内无立锥之地。
双手合十,她只祈祷高坐松寿堂的太夫人再睚眦必报些,主动出手去压制庶长房。庶长房那位如何变成荣姨娘,其中关节她一清二楚。但愿太夫人能甩出十八般武艺压住那边,不然这文襄伯位子,指不定落谁头上。秦氏叹息,只觉自己走在悬崖边上,步步如履薄冰。
第17章 送请帖
玄武大街罗府,解开心结的罗炜彤明显开朗起来。用过午膳,她像条小尾巴似得跟在曾祖母身后,祖孙二人一道进了后院小厨房。
一进门她便察觉出不同,小厨房一应器物似乎都换了,原先的瓦罐变成细瓷,瓷碗瓷勺上烧着彩釉碎花。烟熏日久发黄变黑的窗户贴纸也换了新的,窗户打开,明媚的春光和着窗外满是青草气息的空气,柔软地打在瓷器上,格外地闲适安逸。
“曾祖母,我不过两日未过来,小厨房变化这般大。”
荣氏系上围裙,笑眯眯地看着小孙女左手拿起瓷碗,右手捞着勺子,望向窗户的小脸满是惊讶。那日娇娇说要学做点心,她便吩咐荣贵好生收拾此处。不过是一间小厨房,两日功夫足够里外收拾妥帖。
“咱们娇娇要学做点心,厨房总不能再烟熏火燎。”
原来曾祖母专门为她改了小厨房,罗炜彤踮脚,在她满是褶子的脸上亲一口:“曾祖母真好,孙女一定好好学,然后做点心给您、祖父祖母,还有爹爹娘亲吃,对了还有兄长,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荣氏了解孙子,几年前过了乡试,他孤身一人赶赴金陵,被伯府刁难毅然搬去国子监。常太夫人倒想拿此事作筏子,意图给他扣顶不孝长辈帽子,但却被他以“长辈不慈子孙如何孝?退一步讲,孙儿可不想国子监上下都知道,荫荐入读的大哥府中竟是如此境况”,拿太夫人心头肉,同在国子监就读的文襄伯嫡孙做挡箭牌,三言两语轻易化解。
总而言之,行舟那孩子虽然未及弱冠,但为人处世却不比成人差。如今情况看着虽繁杂,但四海与孙媳也在金陵,怎么都比当年要强。行舟虽会遇到麻烦,但怎么也比当年强。退一万步讲,男儿就要多受些磨砺,玉不琢不成器。反倒是小娇娇,小孙女必须得娇养,娇养的女儿眼界高,日后嫁人也不会轻易受婆家欺辱。
“娇娇别担心那么多,曾祖母早就打发人去国子监,若真有事那人早就回来了。”
罗炜彤还算了解兄长,虽然在惠州时,兄长屡屡被她欺负,甚至各种给她背黑锅,可他也只叫她一个人欺负,那么多年还真没见他在第二个人手上吃过亏。
想通后她点点头,挽起袖子跟在曾祖母身后学起了做点心。她在怕苦和不会算数上随了曾祖母,如今做点心也跟老人一样有天赋。寻常人练好几年都不一定能捏好点心形状,而她却是一学就会。
“娇娇这般聪明,曾祖母很快就没东西教你咯。”
罗炜彤甜甜一笑:“那时候曾祖母就只管着吃,孙女每天都给您做好吃的点心。”
荣氏笑出一脸褶子,拧好最后一只虾饺,放小号蒸笼里坐锅上,望着窗外红花绿树春光明媚,只觉自从搬出伯府后,自己一颗心整日也跟这春光般明媚。多亏了孙子孙媳,当然还有整日逗她开心的小娇娇。小孙女以为自己心思藏得好,可她活那么多年,见多了人情世故,怎会看不出她学点心的用意。
“那曾祖母就等着娇娇孝敬。”
罗炜彤绕到另一边,给她递着蒸笼,虾饺极重火候,蒸的时候得有人在边上看着。好在如今天不算热,呆在小厨房倒也舒服。
祖孙二人齐忙活着,血缘相近让他们彼此习惯几乎相同。虽然只是蒸虾饺,但配合亲密无间,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人心情变得格外好。
气氛正温馨,就见刘妈妈急匆匆从院外进来,看到小厨房内正温馨地祖孙二人,脚步稍显踟蹰。
罗炜彤最先注意到她,多年习武她比常人耳聪目明,且刘妈妈自小跟在她身边伺候,脚步声很是熟悉。见她面色有异,她直接开口询问:
“刘妈妈,可是出了什么事?”
“太夫人、小姐,伯府那边派下人过来,送来了凉国公府花朝节的帖子。”
“伯府?”
“恩,来人说是伯夫人房里丫鬟。老爷和夫人这会都不在府内,老奴也不知该怎么回才好。”
伯夫人秦氏?罗炜彤皱眉,她对此人没什么印象,那日入伯府也只瞥了一眼,只记得是个稍显老迈的妇人,恭顺地跟在常太夫人身后,不言不语。
“曾祖母,咱们要不要收下?”
荣氏掀开蒸笼,一笼里四只虾饺已然蒸好,皮近乎透明,露出里面令人垂涎欲滴的鲜虾仁和馅料。嘱咐小厨房婆子炖好汤端到前面,她就着丫鬟端来水盆洗洗手。
罗炜彤看曾祖母这番不慌不忙,心中又升起几分佩服。听到伯府,她竟然能保持平静。再往深处想,在伯府受几十年委屈,她学会了亲力亲为,可骨子里的骄傲丝毫未曾消失。她会亲手下厨做点心,可做完点心后的净手又尽显良好教养。
进退有度,又能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跟砸曾祖母身边总能学到很多。
拿帕子擦干手,看着小孙女望向她若有所思,荣氏心下更是满意。家里的产业可不只锦绣坊那般简单,那绣坊不过是明面上,暗处远不止那点事。若只是有钱,四海也不可能在伯府层层压制下,不足二十年从一个无名兵卒升任正四品惠州都指挥佥事。
庶长房这些年人丁稀薄,第四代只有一双儿女。她从未想过把产业全数留给行舟,他是男儿怎么都好办。这世道女儿家本就比男儿不易,无论如何也该多为娇娇做打算。既然小孙女这般聪慧,让她接受一部分家业,也未尝不可。
“娇娇认为如何?”
罗炜彤沉吟:“孙女总觉得,伯府那边若有好事,定不会想着我们。可按理说,凉国公府请帖,怎么也不是坏事。”
荣氏又多了一分满意:“娇娇想得没错,请帖倒不是什么坏事。你还有一年多便及笄,又是初来金陵,凉国公夫人素来大度,在金陵初次露面,去她府上却是不错。”
“请帖是好事,孙女又没想错,那便是发请帖之人没安好心?”
荣氏心中满是惊喜,她能第一时间想明白,是因为几十年住在伯府内,对每个人极为了解。而小孙女什么都不知道,如今却能猜得分毫不差。
“娇娇想得没错,有人想挑着咱们对上常太夫人,自己好松口气跟在后面捡便宜。”
荣氏心下冷笑,她自然知道伯夫人秦氏难处,可那与她何干?这些年秦氏未曾帮助庶长房分毫,甚至压抑狠了也会克扣西侧院一应用度出气。这会他们离开,金陵城中流言甚嚣尘上,常太夫人一个不高兴,所有压力都投她身上。这时候倒想起给他们好处,可她没那菩萨心肠做秦氏手中的刀。
好处她照收,想出力,门都没有。
“娇娇只需记得,平日离伯府那些人远些,实在绕不过去也别对他们客气便是。至于这请帖,伸手不打笑脸人,咱们备一份礼让送信的带回去,权当回了这帖子的人情。”
至于常太夫人知道回礼后会如何拿捏秦氏,那与她无关。他们婆媳斗得越狠,她这边越清静。
刘妈妈得了话,正想赶到前面回送信之人。还没等抬脚,前院另一位婆子进来,面上满是喜色:“太夫人、小姐,凉国公府打发下人来送花朝节帖子,说是请阖府女眷过府。”
罗炜彤正想着文襄伯那一团乱麻,有曾祖母那话,她也差不多寻思过来。这会听到凉国公府亲自送帖子,她立刻有了主意。
“曾祖母,那份回礼还是带去凉国公府。咱们府上穷,没道理浪费那些个东西。至于伯府那边,二姐姐那般关心我,就送一盒那日我戴头上的绢花好了。”
小孙女还记着锦绣坊那事,这睚眦必报的性子当真可爱,荣氏心下愉悦:“行,就按娇娇说的办。”
第18章 暗相助
过午徐氏回府,见到凉国公府请帖先是诧异。他们一家初来京城,且明面上与文襄伯府未分家,国公府怎会单独送帖子来。听丫鬟说明事情经过后,她放下一半心,帖子不是伯府送来的便好。
罗炜彤坐在娘亲身边,见她劳累一天疲惫的额头,听闻帖子不是出自伯府后瞬间放松,禁不住抿唇笑道:“伯夫人肯定拿这个当天大人情,若是让她知道娘亲压根不稀罕,脸色指不定怎么精彩。”
徐氏紧绷着一天,这会坐下来,听小女儿在耳边叽叽喳喳,只觉得浑身都松快,忍不住将她搂在怀中:“娇娇连娘都促狭,你不是还送一盒绢花回去?”
罗炜彤掰着手指:“娘亲,女儿跟您学过持家。祖母亲手做的绢花那般好看,丝毫不比市面上的金银首饰便宜,女儿想了想还是没舍得送,而是拿咏春前几日随手买来的塞盒子里充个数。”
边说着她边摸摸头上那顶绢花,绢花也分三六九等,宫妃跟乡野村妇所用绝不相同。庶长房诸人,曾祖母擅食,祖父擅算术,这各有一技之长已经足够让她惊讶,没想到更惊讶的还藏在后面。
那个整日呆在房里伺候祖父,颇为低调的祖母,竟然天生一双巧手。锦绣坊深受京中公侯之家喜爱,日进斗金的精致成衣,花样皆出自她手。然她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件衣服都亲手做,但同样花样,她亲手绣的图案格外活灵活现,与坊中绣娘所制高下立分。
罗炜彤在惠州时,就曾听闻锦绣坊有个神秘的当家绣娘,无人知她来历,只是她每月推出九款华服,每件样式皆不同,一般不等其他人出手,便被宫中采购收去。彼时她虽对梳妆打扮无甚特殊喜好,但却很好奇那绣娘究竟是何方神圣。
直到在玄武大街住下来,亲眼看到“神圣”飞针走线。然后她更是知晓,自幼所用襁褓、贴身里衣,皆出自祖母之手。
激动之余她更是愧疚,她常年习武衣裳烂得快,祖母只一人得多劳累。未曾想祖母看她耷拉下眼角满面愧疚,一把将她搂在怀中:“小娇娇恁地可人疼,祖母闲着也是闲着,做点针线打发时间。”
徐氏正感慨女儿可人疼,低头就见她摸着绢花眼神发直,忍不住点下她脑袋:“这孩子,无缘无故怎么发起了呆。”
罗炜彤自回忆中醒来,顺手拔下头上绢花。绢花乃祖母亲手所制,各种适合女儿家的粉嫩颜色都有,花瓣层叠但丝毫不显臃肿,别在头上乍看起来竟比真花还精致。
“这绢花当真好看,女儿才舍不得送给他们。”嘟嘟嘴她颇为苦恼:“娘亲,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