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是傀儡皇帝-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万大军行军,按照最快的速度前进,深夜时分,这才停止前进,就地安营扎寨,开始埋锅做饭。

“娘娘且安心,我等已经在脱离显福宫百里之外,宇文化及就是想追也追不上来了!我们安全了!”陈伯图在萧太后的马车前恭敬的说道。

“有劳陈将军了!”良久之后,马车上这才传来萧太后虚弱的声音。

“娘娘行军一天,也累了吧!将士们已经将饭做好,你就将就着吃点。”陈伯图将一碗白米饭,和一小碟青菜递到车厢内。

白米饭和青菜乃是最为普通的食物,要是放在平时,萧太后根本是不会碰的,此刻萧太后却很快的吃的干干净净,将空碗递出来。

一夜无事,第二日天刚刚大亮。

士兵们纷纷起身,四月的天气早上还是比较寒冷,但是每一个士兵心中都是火热的,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中军大帐中,陈伯图正在探查军情。

“启禀将军!后方探骑传来消息,宇文化及并没有追上来!”部将道。

“好!”陈伯图兴奋的大叫。

他知道按照宇文化及多疑的性格肯定不会派遣将士追过来,不过就算有追兵过来,陈伯图也有很大的把握将追兵劝降,到时候让宇文化及赔了夫人又折兵。

“不过将士们匆匆离开,所带的粮食不多?”部将诺诺道。

“还能支撑多久?”陈伯图道。

“还有三天的口粮,省着点应该能够支撑五天。”部将皱眉道。

“五天!”陈伯图不由得头痛,五天时间要找到三万大军的粮饷,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去!将密使大人和太后请过来!”陈伯图吩咐道。

“是!”部将应道。

不一会,一个模样平凡的中年人进入中军大帐。

“锦衣卫旗下百户周泰叩见陈将军!”中年人进入大帐立即向陈伯图行礼。

“不敢!不敢!陈百……户请起!”陈伯图别扭的说着周泰,直接明了而又诡异的官名。

关于锦衣卫的大名,陈伯图他也是最近才听说的,他知道这是代王殿下旗下的密探机构,杨广去世之后,江都的锦衣卫没少掀起风波。

陈伯图也是那时候才知道锦衣卫的大名,百户的意义很理解,显然就是一百个手下而已,可他没有想到锦衣卫的竟然有如此能耐,竟然能够渗透进入江都的军中,更是悄无声息的将将领的家书从关中带了过来。

陈伯图当然不敢小觑周泰,急忙和周泰客套。

“太后娘娘到!”一个通报声打断了二人的寒暄。

军帐掀开。一身宫装的绝色女子出现在军帐之中,满脸的憔悴也掩盖不了那绝色的容颜,此人正是萧后。

陈伯图不敢多看,立即低头行礼道:“参见太后娘娘!”

“参见太皇太后!”周泰恭声道。

太皇太后是杨侗和杨侑共同对萧皇后的封号,大兴城中太后的封号已经被韦妃占了,而洛阳城的太后的封号,也已经被刘良娣给占了。

“参见太皇太后!”陈伯图连忙改口。

他现在要投奔大兴城,当然要按照大兴城的称号来叫。

“这次本宫脱险,有劳陈将军了?”萧后柔声道。

“太皇太后实在是让末将汗颜,末将对先皇忠心耿耿。宇文化及害死皇上。末将无时无刻不想着为皇上报仇,救出太皇太后!此次侥幸能够救出太皇太后,全赖代王殿下运筹帷幄,末将十足地不敢居功!”

“陈将军过谦了。今日之恩。本宫铭记在心。”萧后感激道。

“太皇太后折煞末将了!”陈伯图谦虚道。

萧后嫣然一笑。将目光投降周泰。

“三世陛下亲卫锦衣卫旗下白户周泰参见太皇太后!”周泰激动的再次行礼道。

“嗯!这次侑儿有心了!”萧后淡淡的点头道。

萧后不愧是当了十几年的皇后,对人心掌控的很是透彻,陈伯图乃是大将。冒着风险救出她,她当然表示感谢,而周泰乃是杨侑的亲卫,萧后当然不会那么客气。

“太皇太后深陷江都,三世陛下一直想着将太皇太后救出,可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这才拖延到现在,让太皇太后受委屈了!”周泰道。

“三世陛下真乃忠孝!”陈伯图夸奖道。

萧后点了点头,随即想起了什么,面带恐慌道:“现在情况如何?宇文化及可曾追来?”

“太皇太后放心,宇文化及并未追来!”陈伯图道。

萧后轻轻的舒了一口气,拍了拍胸口。

“不过我们现在正在处于瓦岗的势力范围,而且粮食即将消耗殆尽,如果再不想办法,恐怕我等依旧是凶多吉少。”陈伯图说道。

萧后刚刚放下的心又提了上来,不由得看向周泰问道:“不知侑儿可有什么安排?”

萧后想到既然杨侑能够将她救出来,肯定留有后手。

“太皇太后放心,三世陛下早有准备。”周泰说完,来到军帐中的地图上指着西方的一个小城。

“这个县城的县令是我们的人,早已经在这里暗中囤积了不少粮食,足够三万大军半个月的军粮。”

“太好了!”陈伯图兴奋道。

这个县城距离大军的位置不到二百里,在粮食消耗殆尽的时候,有足够的时间赶到。

只要有那个县城里有粮食,哪怕这个县令最后叛变,这个小城也挡不住三万大军的步伐。陈伯图欣喜之余,心头不由得凛然。

他没有想到杨侑竟然能够在千里之外遥控分裂江都军,救出萧后,还能安排粮饷,这种手段实在是匪夷所思。

“三世陛下实乃神人,末将佩服!”陈伯图叹服道。

“陈将军放心,侑儿坐拥关中巴蜀,日后定能统一天下,这次陈将军救出本宫,日后回到大兴城,侑儿定会重重有赏。”萧皇后说道。

“多谢太皇太后美言!”陈伯图说道。

“也请陈将军转告将士们,只要回到大兴城,本宫可以力保他们无忧,和家人团聚,而且本宫当年跟随先帝巡游之时,在中原一带很是熟悉,相信本宫的名义,再加上陈将军的三万大军,还有侑儿的威名,筹集足够的粮食,返回关中没有任何问题。”萧皇后画了一个大大的饼。

“末将代全体将士多谢太皇太后。”陈伯图躬身谢道。

这个中原地带,虽然战火连天,但是忠于隋朝的也不少,再加上现在大兴城强势,西行成功的可能极大。

早饭之后,大军立即向西前进。

果然在二百里外的小城内,成功获得了半个月的补给。

三万骁果的西归之路,正是开始。

第三百零一章想干什么?

四月的天气已经渐渐地暖和起来了,平时人们早已经脱下了厚衣,中午时分甚至穿单衣的比比皆是,只有在早晨的时候才感觉到稍微的寒冷,但是这点寒冷更能衬托被窝的暖和。

春暮初夏,正是睡觉的大好时光,至少杨侑是这样认为的。

王喜在杨侑的寝宫前转了几圈,开始没有胆子去喊醒杨侑,不得已只得想前宫跑去,恐怕朝臣都已经等急了。

“皇上怎么还没有来上朝?”王喜刚一出现,骨仪的怒火一下子就发泄出来了,对着王喜怒吼。

骨仪现在执掌尚书省,位居人臣之首,平时主持朝政就是他的工作,今天正是早朝的日子,可左等右等还不见杨侑的出现。

“呃!”

王喜抬抬头,看了看东方刚刚泛起鱼肚白的天空,点点白云在天空中漂浮,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下唾沫,低下头,不敢看满朝文武铁青的面孔。

“皇上昨日批改折子,过于劳累,很晚才睡,吩咐早朝推迟到辰时举行。”王喜小声的辩解道。

“推迟早朝?”

众臣大惊。

关于早朝,大兴众臣早已经怨念尤甚了。

登基之前,杨侑缺席多少早朝那就不提了,可杨侑这才登基不到一月,就开始懒觉推迟早朝了。

“陛下乃是中兴之主,担负着平定天下,肩负光复大隋之重任,岂能如此惫懒和懈怠!”康东和一脸怒其不争的表情。痛惜的大喊道。

康东和此言一出,立即得到了不少大臣的支持。

在他们看来,作为君王就要以身作则,在杨侑还是代王的时候,就是对于早朝就是经常缺席。

但是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现在杨侑已经是登基称帝了,岂能还如此三心二意。

众臣摩拳擦掌,群情激奋,纷纷嚷着要等到杨侑来了之后,拼死劝谏。让杨侑在他们的感召下。迷途知返。翻然悔悟,奋发图强,平定天下,上演一段名留青史的佳话。

“当!”

辰时的钟声响起。

“皇上驾到!”

伴随着王喜尖锐的喊声。杨侑的身影踏着钟声。准时的出现在大兴殿中。

“参见皇上!”

不少大臣脸色铁青。怒声行礼。

满腔的怒火伴随着行礼之声,不可避免的泄露一丝,就让整个大兴殿充满了火药味。

杨侑身穿淡黄色的龙袍。表情淡然,丝毫没有迟到早朝的愧疚感,一如往常。

“众爱卿免礼。”

杨侑声音自然的说道。

不对呀!众臣不由得一愣!

按理说,皇上不可能不知道他今天迟到早朝了,他也知道众臣不满,按理说他也该找个理由解释一下,可现在杨侑的表现实在是反常了。

反常必有妖!众臣不由得一阵迟疑,相互对望之下,纷纷用眼神交流,以他们对杨侑的了解,这其中必定有诈。

“有事请奏,无事退朝!”

王喜尖声大叫。

朝堂下方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投向最前方的骨仪,现在骨仪乃是群臣之首,现在皇上推迟早朝,他作为尚书令必须要说些什么。

“我靠!”

骨仪感受到众臣的眼神,不禁一阵气结,可身处他的位置,让他不得不站了出来。

“臣听闻,皇上昨夜忧心国事,连夜操劳,还请皇上多多保重身体!”

骨仪喏喏了良久,终于憋出来一句话来。

“啊!”

众臣暗自哗然。

原本应该是讨伐杨侑惫懒的会议,现在竟然成为了让杨侑保重身体的慰问会议。

“老奸巨猾!”

众臣暗骂骨仪。

“呼!”

骨仪松了一口气。

别看现在骨仪身处群臣之首,但是骨仪乃是天竺之人,地位岌岌可危,对其位置虎视眈眈的人比比皆是。

他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除了传檄安定巴蜀立下大功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得到了杨侑的力挺。

杨侑不过十四岁的少年,虽然继承皇位名正言顺,又略有薄名,但是从根子上,他的统治地位是不稳定的。

将一个同样地位不稳、没有造反可能、有忠心耿耿的骨仪放在百官之首的位置,让群臣知道有机会取代骨仪,百官有了角逐尚书台的动力,那不是减少了对帝位的觊觎。

骨仪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安心做事,不犯错误,同时抱紧杨侑的大腿。

骨仪此话一出,百官已经知道了他已经靠不住了。

“佞臣!”

不少官员心底暗骂,可那也无奈,这就是骨仪一贯的风格。

“臣有本奏!”

康东和一咬牙,站了出来。

他乃是礼部尚书,平时大兴殿前对百官唱名的就是他,杨侑推迟早朝的事情,让他看到了刷声望,成为一代谏臣的希望。

“早朝乃是祖制,历朝历代都是遵循此例,先帝在世之时,更是兢兢业业,从未延迟一次早朝。”

康东和不由得一阵脸红,其实在杨广在位之时,上早朝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不过现在为了劝谏杨侑,只好美化杨广了。

“皇上乃是我大隋的希望之所在,陷入盗贼之手的百姓,对皇上翘首以盼,还望皇上能够勤于国事,推迟早朝即耽误国事,又有损皇上的圣名,此事不可再现。”康东和声情并茂,慷慨激昂的说道。

康东和说完,立即观察杨侑的脸色,发现杨侑一如既往的平静,心头不由得放松。不管如何,皇上至少没有发怒。

群臣一见康东和旗开得胜,纷纷踊跃的站出来,纷纷劝谏。

劝着劝着,就开始变味了,一时之间群臣激愤,差点将杨侑的推迟早朝当成十恶不赦的大罪,早朝简直成了杨侑的批判会。

而杨侑却一致表情平静,甚至在无聊的时候,还抽空看了几本奏折。

良久之后。众臣这才平息下来。

“说完了?”杨侑淡淡的说道。

杨侑脸色平静。配合淡淡的语气,惬意的坐在王座之上,显得越发有威严。

群臣心头一凛,直觉一股威严扑面而来。心中不由得一沉。低下头。保持沉默。

杨侑放下手中的奏折,看向康东和。

“康尚书!你今日早晨几时起床,几时到达宫外!”杨侑问道。

康东和不由得一愣。不明白杨侑问这的意思,但是依然如实的回答道:“微臣寅时起床,卯时到达宫外。”

“噢!”杨侑淡淡的点头,低头看向手中的官员金册。

“刑部主事关浩!”杨侑喊道。

“微臣叩见吾皇!”一个三十多岁的官员激动的出列。

周围所有的人都羡慕的看着关浩,暗暗羡慕他的狗屎运,皇上随机抽查一个竟然也能点到他的名字。

要是知道能够被皇上记住,那以后可是飞黄腾达,计日可待呀!

“你今日几点起床,几点到达宫外!”

“微臣子时起床,寅时到达宫外!”关浩骄傲的说道。

“子时?”杨侑微微皱眉。

关浩不由得心中一沉,他天天兢兢业业的早朝,每天起床最早,来得最早,怎么皇上会不高兴呢?

“你为什么起床这么早?”杨侑和声的问道。

关浩不由得一阵迟疑,恐怕再说什么话惹到皇上不高兴了。

“如实回答!”骨仪宽声的说道。

关浩心中略定,组织一下语言说道:“微臣家住在城南,来上早朝需要横穿半个京城,为了不耽误早朝,所以这才子时起床。”

“也就是说,你现在已经是起床至少三个时辰了!”杨侑道。

“是!”关浩点头道。

“退下吧!”杨侑挥手。

关浩抹了把汗,退回大臣队列之中。

“相信各位爱卿,子时和寅时之间起床,卯时之前宫外。”杨侑看向殿下的众臣。

群臣纷纷点头。

“朕很惭愧,朕的重臣半夜早早的起床,赶往宫中,而朕却在睡觉。”杨侑声音低沉道。

康东和一喜,不由和其他大臣对视,今夜能够劝谏皇上,让皇上改正错误,可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对他们来说这可是巨大的声望。

“皇上折煞微臣了,微臣等上朝多年,早已习惯早期,可皇上年纪不过十四,乃是身体生长之际,正是需要睡眠的时候,岂能按照老臣的标准来要求皇上你?”平弘归突然出列,恳切的说道。

“呃!”

康东和不禁眼睛一黑。

他千算万算没有将杨侑的年纪算在内,杨侑之前表现的那么强势,很多人早已经忽略了杨侑的年仅十四的铁一般的事实。

不光是康东和,几乎所有的大臣都按照正常的帝王标准要求杨侑,甚至有的大臣认为,现在大隋朝危机四伏,对杨侑的标准要求要更高才行。

“平侍郎所言极是!”太医令时布出列说道。

“太医令时布!”

众臣一惊,太医令的官位虽然够资格上早朝,但是早朝都是商议国家大事,根本就没有太医的事情。

太医令的任务就是在朝臣上朝的时候,带领几个太医在偏殿里候着,期盼着那个大臣在朝堂上忽然犯病,前来救治,可这种情况已经十几年没有出现了。

所以平时也就只有在大朝会的时候,时布才会出现在朝堂,平时大臣们想要见到时布,就是他们不幸得病的时候。

此刻时布突然出现在朝堂,所有的众臣都闻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皇上到底想要干什么?”这是所有朝臣的心中的疑惑。

第三百零二章推迟早朝

众臣的目光纷纷看向这个在朝堂一年难得一遇的太医令时布,知道皇上的目的绝对和他有关,要不然他怎么会这么巧出现在大兴殿内。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此乃流传千年的古训,代王殿下正是身体发育之时,偶尔几次早期无伤大雅,但是如果长此以往,定会日夜颠倒,恐怕会对皇上的身体产生极大的危害。”时布满脸担忧之色。

“怎么可能?”

众臣哗然。

“危言耸听,简直是一派胡言!”

康东和满脸怒容,对着时布斥道。

他怎么也想不到这次讨伐杨侑懒惰的正义之举,经过太医令时布的张嘴一说,竟然有可能危害皇上的龙体健康,这项罪名要是扣死了,可足够康东和喝一壶的。

“胡说八道!历朝历代哪位皇帝不是日日早朝,怎么到了今天,就成了危害皇上龙体之举了?”一个大臣驳斥道。

“那是因为其他帝王登基之时,都至少是弱冠之年,而皇上今年不过十四,当然与之不同。”时布反驳道。

“那也不能证明早起上朝能够危害皇上龙体呀!”康东和争辩道。

“各位大人想一想,当我们十四岁的时候,每日几时起床!”时布一脸慎重的问众臣。

众臣沉默。

他们那个时候当然是能睡多久睡多久了,可这话怎么能够说出来,只好保持沉默了。

“远的不说。说说近的,相信各位同僚大都已经是成家立业,应该都有子女,诸位想一想,尔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