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店小娘子-第1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刻后,小船忽然不再前行,与此同时,前方大船上的人都跑了出来,船上一片混乱,隐约能听见有人在喊漏水了。
      令人瞠目结舌的是,大船船体竟然开始瓦解,不断有碎片落入河中,船上有跳水的,有大喊大叫的,那衣冠楚楚的公子哥亦是跑到船尾。他四下喊人,却无人应他,他的手下都为了保命,早已逃散而去。
      大船迅速沉没,小船这才上前营救,救起了许多人,凌朝风指向前方,只见一人抱着块木头,浮在冰冷的河水里。
      他慢慢被水冲过来,惊恐万状地伸出手求救,凌朝风看了眼身边的人,不用他指点什么,何姑娘的未婚夫已经趴在了甲板上,把手伸向了那个逼死自己未婚妻的男人。
      “救救我……”水里的人十分痛苦,渴望着求生,灾难来得太突然,他可能还没弄明白到底怎么了。
      然而满心求生的欲…望,却在抓到救命之手的那一刻,船上的人冲他一笑,伸出另一只手,抽走了他怀里的木板,并在同时,松开了抓着他的手。
      “啊……”一声并不怎么响亮的呼喊,不识水性的男人,失去了浮木的支持,在冰冷的江水中早已耗尽体力,他几乎没有挣扎,直挺挺地沉下水去。
      船上的人,却在此刻,趴在甲板上嚎啕大哭。不知情的人,以为他没能救人而哭泣,谁能想到,他在为自己的未婚妻落泪。
      凌朝风拍了拍他的肩膀,离开了甲板。
      到下一个码头,清点被救起来的人,除了那位衣冠禽兽的公子哥儿葬身江河,连他的手下都全部获救,可是他们让主子命丧黄泉,如何再有胆子回府去交代,七八个人互相商议后,一阵风就散没了。
      剩余不相干的人,自然会有人为他们安排后面的事,凌朝风则仿若无事般站在码头上,与远去的小船挥了挥手。
      就快过年了,但愿他回到家能过个好年,春暖花开时,能振作起来,好好过日子。
      这日傍晚,凌朝风终于来接妻儿回家,小晚小心地问:“家里可好?”
      凌朝风笑道:“一切如旧。”
      “那个人……”小晚欲言又止,见丈夫不以为然,她决定不再问,或许哪一天,相公就会当笑话似的,把发生的事告诉她。
      凡间,一驾马车匆匆朝着客栈而去,龙后立于天镜之前,依然眉头紧锁,她对身旁的长子道:“嘲风这么做,是不是造业?”
      囚牛道:“是否造业,等他这一世结束,上天自然有公论,但即便上天不公,在他心里是坦然的。”
      龙后叹道:“这一世的穆小晚,比从前可强多了,明明当初她还有玉指环加持,为了事事到最后,都会牵扯出更大的麻烦。”
      囚牛笑道:“倘若当初小晚没有玉指环,也许他们根本不需要重来一遍。”
      龙后瞪向儿子:“所以,都是我的错?”

      正文 263 想让他念最好的学堂

      当初究竟是谁的错,如今再追究已毫无意义,不可否认,这一世没有玉指环,小晚遇事会更冷静地思考和分析。
      拥有玉指环时,她曾就瞒着凌朝风做下很多事,并在那之后牵扯出各种麻烦。如今想来,拥有神奇的力量,很自然地就封闭了自身的能力,遇事根本不会去想每一件事的背后,最终会带来什么结果。
      除夕夜,今年多了霏儿和霁儿,客栈果然比往年更热闹,喝得半醉的张婶笑眯眯地说:“明年连忆的孩子也要生了,我们霏儿和霁儿也能满地跑了,到时候家里一定更热闹。”
      彪叔嗔道:“你醉了,不是说好,明年我们上京去过年吗?”
      小晚拍哄着怀里的霏儿,憧憬地说:“婶子,我还从来没去过京城呢,你可一定带上我。”
      凌朝风在后门摆好了烟火,进来招呼大家去玩,却不见霈儿在眼门前,他朗声喊儿子,霈儿从后厨跑出来,脸上有些紧张。
      凌朝风见他双手油乎乎的,问道:“你在厨房做什么?”
      张婶笑:“傻小子,桌上的菜还不够你吃,你去厨房拿吃的了吗?”
      凌朝风带着儿子去洗手,告诫他吃多了停食回头肚子疼,霈儿答应了不再偷偷吃,凌朝风自然也不会为了一口吃的和儿子计较,大过年的,盼着他开心还来不及呢。
      地府里,阎王老爷通过留在凡间的烟袋,收到了霈儿给他送来的各色好菜好点心,有好东西自然不能独吞,他小心收起来,奔向南天门。
      兜率宫中,老君开启炼丹炉,取出几颗金丹,预备赠与玉帝,鼻息间闻见人间烟火气息,便见小童带着阎王爷走进来。
      他嗔道:“你倒是有本事,将这些酒菜带进南天门?”
      阎王爷笑道:“我说去兜率宫,他们能不放我吗?你的面子多大,玉帝见了你,还要离座起身。”
      太上老君不苟言笑,将金丹收好,留下阎王爷在兜率宫等候,去往凌霄宝殿,将金丹赠与玉帝。
      返回兜率宫的途中,他立于云端之上,望见凡间有阴气聚拢,老君白眉轻蹙,唇边滑过一抹笑容,继续离去。
      兜率宫里,已经充满酒菜气息,小童们好奇地张望着,老君归来,将他们驱散开,便与阎王爷坐在云间享用人间烟火。
      阎王老爷喝得微醺,依靠在云朵上,感慨道:“咱们做神仙,有尽头吗?”
      老君冷笑:“你不想干了?”
      阎王爷摇头道:“说不上来,我快记不起来我做人的时候,做过些什么,当初没能好好珍惜人生,一门心思想得道成仙,如今想来真是太傻太傻。
      老君道:“要不要也像嘲风那般,不小心犯什么错,被贬下凡走一遭?”
      阎王老爷苦笑:“谁来干我的活儿?谁来?他们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绝不愿意把我支开,没人愿意去那里天天听鬼哭。”
      他惬意地在云朵上翻个身,碎碎念叨:“我和你好,他们嫉妒,不过也有巴结我的,你看我现在可以随意带着这些东西,出入南天门。”
      太上老君轻轻拂袖,拨开云雾,指着凡间正缓缓凝聚的阴气,对他说:“得逍遥时且逍遥,不知几时,又要天下大乱。”
      阎王老爷趴在云端,眯着眼睛看:“那是什么东西作祟?”
      太上老君道:“欲望。”
      阎王爷返回地府时,在人间转了一圈,在天上能看见的阴气,回到凡间反而模糊了。他轻轻一叹,既是神仙,就知道什么是命,世间任何事,有因有果,总要有个了结。
      度过热闹的正月,寒风渐渐退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整个春天凌朝风几乎不在家,朝廷的水师已初具规模,眼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小晚很体谅丈夫,叮嘱他不必惦记着家,若是往来遥远辛苦,不如踏踏实实在外头待着,可凌朝风却说,不论如何,都要回家看一眼妻儿。
      与此同时,朝廷敦促开办的女学,也在阳春天顺利建成,凌朝风不在家里,县太爷邀请小晚去参观,毕竟凌霄客栈的捐资,是此次的最大头。
      白沙县虽然算得上是富庶之乡,但如大庆那般曾经只够吃饱饭的人家也不少,裹腹尚不满足,男孩儿念书都供不起,哪里还有闲钱送女孩儿读书。
      于是这样的人家,只要到衙门登记造册,就能把自家女儿送进学堂。
      小晚带着霈儿来,在那里见到好多可爱的女孩子,因皇后敦促户部落实各地户籍,这些女孩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名字,进学堂的第一天,先生便教导她们如何写自己的名字。
      因学堂里都是女娃,为了避嫌,也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考量,这里的先生和管家等等,皆是县太爷亲自筛选的有学问且自愿而来的女子。她们在此教学的报酬,一部分来自朝廷供给,一部分则由地方乡绅资助。
      学堂不大,但也精致,是将一座失了香火荒废的小庙改建而成,曾是佛家之地,想来也是清净安宁的所在,小晚带着霈儿转了一圈,儿子却是说:“娘,霈儿也想来这里念书。”
      小晚乐不可支:“你是男娃娃,这里只收女娃娃。”
      霈儿撅着嘴,一副怪可惜的模样,念叨着:“姐姐们真好看。”
      小晚哭笑不得,心想这小胖子将来会不会是颗花心大萝卜,见着漂亮姑娘就迈不动腿,看来一定要给他娶一房厉害的媳妇,将来让儿媳妇自己去调…教。
      他们在学堂里听了一堂课后,小晚顺便带着儿子,去了附近不远处的私塾。刚进门就见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站在院子里摊着双手挨打,被磨得油光锃亮的木板子,一下下重重地打在手心上,疼得那孩子直哆嗦,还不敢缩手。
      如此吓得霈儿抱住了小晚的裙摆,他如今没有法力,完完全全回归了孩子的本性,虽然具有智慧,可背书抄字这些要下死功夫的事,他现在和凡人一模一样。
      回家的马车上,霈儿窝在小晚怀里一动不动,小晚问他是不是害怕了,霈儿红着眼睛说:“娘,我不要去私塾。”
      小晚笑道:“这要等你爹回来商量,去哪儿上学可由不得你,霈儿,咱们明年春天就要上学,是大孩子了。”
      “我不想上学……”霈儿呜咽了一声,抓着小晚的衣襟,“我要天天和娘在一起。”
      小晚拍拍他的屁股,哄道:“还早呢,咱们明年再说,今年继续好好玩儿,娘娘天天陪着你。”
      话虽如此,可小晚不得不把这事儿放在心上,数日后等来凌朝风回家,夜里一番颠…鸾倒凤后,凌朝风将要睡着时,小晚把他叫醒了。
      听说儿子害怕挨打而不肯去私塾,凌朝风淡淡地说:“由不得他。”
      小晚担心地问:“可若他很反感呢,相公,你没看见,霈儿真的害怕。”
      凌朝风狠着心说:“你不能由着他,将来他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要求,你要围着他团团转吗?”
      小晚哦了一声,伏在相公胸膛上,抚…摸着温暖的肌肤,一个激灵闪过,问道:“相公,你小时候,是在京城念书的?”
      凌朝风颔首:“你知道的,我十二三岁才来这里。”
      小晚坐起来,好奇地问:“京城里的先生,是不是温和一些,会不会更有耐心一些?相公,京城里有没有男孩儿女孩儿能在一起念书的学堂?”
      凌朝风搂过小晚,把她按在怀里:“你啊,为了儿子,上天摘星星都成是不是?”
      小晚却欢喜地说:“初夏我们上京时,带着霈儿去转转。”
      “你是预备在京城长住?”
      “不是有他二叔在吗,连忆会帮我们照顾霈儿的。”小晚说,“留他在京城念书,我跟你回来。”
      凌朝风惊讶地看着小晚:“这你倒是舍得?”
      小晚愣了愣:“我是想让霈儿念最好的学堂。”
      凌朝风轻轻叹:“到时候再说,现在想得再好也不管用。”他低头看了眼怀里的娇妻,见她满目憧憬,不觉隐隐心疼。
      小晚还很年轻,可因为早早做了母亲,她把自己的一切都往后放,什么都先想着孩子们。
      他该怎么做,默默守护着,还是帮小晚把她自己“找回来”?

      正文 264 母子之间

      转眼已是夏日,凌霄客栈的双胞胎满了周岁,生辰这天,家人张罗着给两个小娃娃抓周,满地金灿灿的珠宝之间,霁儿拿了一把小刀,霏儿则抓着笔乐呵呵地爬向小晚递给她。
      霈儿哪里记得自己曾经抓过什么,偏偏问了几个大人,他们都回答得很模糊,连凌朝风也不大记得了。
      小哥哥撅着嘴坐在一边,小晚哄两个弟弟妹妹去逗哥哥,霈儿撒娇说他要重新抓一遍,然后爬过去,把珠宝装兜里,拿了一张小弓,再拽了一把算盘,叫大人们哭笑不得。
      他这一闹,弟弟妹妹也乐了,爬过来把东西一通搅和,小晚只能强行把值钱的东西收走,剩下的由着他们玩。
      孩子们的生辰一过,一家人将客栈交付给大庆和素素,便立刻动身上京,紧赶慢赶地来了京城,连忆已是大腹便便,随时要生了。
      张婶唏嘘道:“总算赶上了,叫我说春天就该来的,可惜春天你哥哥和你嫂嫂都忙,实在走不开。”
      孕中的女子愈发温柔,连忆欢喜地笑着:“我一点儿不着急,我知道你们一定会来。”
      但家里人一多,宅子就显得局促,老夫人在这里住着最宽敞的屋子,便主动说去振业府里住几天。
      小晚抱歉说她们来了,却把老夫人赶走。老夫人一直听连忆和郡主念叨小晚,心中本就喜欢,如今见了更是觉得娇美可爱,连声说不妨碍,还请她去郡主府玩几天。
      二山初见小晚,仿若故人一般毫不陌生,待家人安置后,凌朝风叫他继续忙自己的事不必管他们,自然凌朝风也有事要去应对。
      兄弟俩都闲下来时,凌朝风便带着弟弟去京中看了几座宅子,过几年他们孩子若是多起来,家里就真的住不下了。
      休息了两天后,小晚和孩子们都缓过了精神,这日她起得早,与相公说说笑笑吃了早饭,便送他出门去办事。
      相公走后,站在门前,小晚望着连忆告诉她的皇宫的方向,这里能看见皇城门一角,越过那高高的墙,据说里面是人间仙境一般的地方,美丽的皇后娘娘,就住在哪里。
      有件事小晚一直放在心里,还没对凌朝风提起,便是他们踏进京城的那一瞬,在她心里有一股异样的感觉。
      她从没来过京城,但为什么眼前见到的一切,都似曾相识。
      刚成亲那会儿,见什么都觉得熟悉的感觉有过一阵特别强烈,后来奶着孩子们日夜不歇,也就没工夫去瞎想,这样的感觉真是久违了,果然如今稍稍有些空闲,又开始乱想了。
      “我怎么可能来过京城嘛。”小晚兀自喃喃,笑了起来。
      “娘……”只听得霈儿的声音,小家伙穿着寝衣就慌慌张张地跑来,“姥姥说婶婶要生了,找你呢。”
      小晚一惊,赶紧带着儿子往回跑。
      连忆要生了,可二山上朝去了,虽说一时半会儿还生不下来,可丈夫不在身边,心里该多害怕。
      张婶对这个家熟悉,于是做主命人去郡主府告知老夫人,并恳请郡主想法子,往宫里送消息。
      奈何朝堂上的事,谁也不能去打扰,但朝会一散,二山才走出门,就被小太监急匆匆地请走,说他家中夫人即将临盆。
      当他赶回家中,眼前的一切井然有序,果然家人来了就有了依靠,他的心一定,大步流星地进了产房。
      深宫中,郡主进宫向太皇太后和皇后请安,听晴儿说起凌出的夫人即将分娩,皇后命宫人准备了一些赏赐,托晴儿带出去。
      晴儿笑道:“待孟连忆身体好些了,再带她进宫谢恩。”
      似烟道:“不必谢恩,只说她辛苦了。”想了想又问,“凌掌柜一家在京城待多久,我倒是很想见一见小晚,还有她的孩子们。”
      晴儿立刻答应:“我来张罗,娘娘您且等几天,这会子家里正忙呢。”
      连忆初产,十分辛苦,在家人焦急的等待中,一个女娃娃顺利来到人世,嘹亮的哭声给她的长辈们带来欢喜,二山还没见到妻儿,就在门外落泪了。
      老夫人早就来了,扶着婢女们的手进门来,到床边见连忆昏睡,这才从接生婆怀里接过重孙女,老人家热泪盈眶,禁不住对二山说,他娘若还活着,做了奶奶该多高兴。
      但又见客栈来的家人围绕着二山和连忆,老夫人心中便明白,小孙子的福气注定不再毕家,她原本希望连忆若是生了女儿,小重孙女能跟着毕姓,但此刻话到嘴边,还是咽下了。
      但让她惊喜的是,孙儿孙媳妇说,孩子虽然要姓凌,但名字里,就从了毕府族谱的这一辈,请祖母给孩子赐名,她也算是毕家嫡系重孙辈里的大姐姐。
      如此皆大欢喜,人人都高兴。
      连忆母女平安,家里度过了最忙乱的一天,接下来的日子待照顾她出月子后,小晚也要回家了。
      于是这几日闲下来,她便等着凌朝风回家,而后相公就会带着她和霈儿去京城的几间学堂看看。
      小家伙起初还觉得好玩,兴冲冲地跟着出来玩,谁知听说娘亲要把他留在京城念书,顿时哭得跟什么似的。
      凌朝风用凶的,小晚用哄的,都不管用,回到家张婶也知道了,虎着脸将他们训了一顿,说孩子怎么能离开爹娘,叫他们死了这条心。
      给霈儿找学堂的事如此不顺利,小晚很灰心,没与家人多说什么,这日早早回到房间,哄着霏儿霁儿睡去。
      而霈儿因为太伤心了,今天跟着张婶不肯理她,小晚觉得自己,好像对儿子犯了很大的错。
      家里熄灯入寝前,凌朝风来张婶的屋子看了看霈儿,小家伙在睡梦里还一抽一抽,今天真是伤心坏了,张婶在门前问凌朝风:“这是你的主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