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木匠坐在上面,冷眼旁观,看到不是全都跪下,好歹长吁了一口气,淡淡地说道:“看来还不是全都赞成严惩岳爱卿么,百官之中还是有和朕一般心思的,知道岳肃是肱骨之臣,我大明的栋梁。这样吧,岳肃将三级留用,罚奉半年,待罪立功。”反正也赏了你两万两银子,够你吃的。
跟着,朱木匠站了起来,又道:“此事不必再议,退朝。”说完,是转身就走。
皇上要退朝,谁敢拦着,眼看着皇上便要离去,可就在这时,却听到外面鼓声大作。
“咚!”“咚!”“咚!”“咚!”……
“这是什么声音?”朱木匠都走下了三级台阶,听到这声音,脚步听了下来,纳闷地问道。
“回陛下,这是登闻鼓响。”跟在皇上身后的王体乾小声地解释道:“登闻鼓乃是太祖皇上所设,曾有训令,但凡登闻鼓响,皇上必须召见。”
登闻鼓乃明太祖朱元璋所设,并设有专人管理,一有冤民申诉,皇帝亲自受理,官员如有从中阻拦,一律重判。登闻鼓在明初的时候,倒还管用,可到了中后期,不过是一个形式,边上有卫兵站岗,百姓连靠前都不行,更别说击鼓鸣冤了。大臣倒是有资格敲,但必须得是大事,否则的话,就要倒霉。
明朝中后期,敢敲登闻鼓的,用一只手都能数过来。据说海瑞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有人敲登闻鼓,按照祖训,朱木匠也不能不见,便打发个太监出去瞧瞧,看敲鼓的是什么人。
敲鼓的是谁,整个大殿之上,估计除了朱木匠一个人不知道之外,其他的人,全都知道,这也包括岳大人在内。不过岳大人也没有点破。
过了一会,小太监匆匆跑来禀报,“启禀陛下,是一些清流世子,人数多得很,能有几千人,说是要求见万岁,请万岁为他们伸冤做主。”
所谓清流也是官员,只不过都是些低品级的小官,以言官居多。以他们的品级,这等朝会是没有资格上的。
“请朕为他们申冤做主?有没有问他们,他们想让朕给他们做什么主呀?”朱由校好奇地问道。
“回陛下,他们举着仁圣先师的牌位,说请陛下严惩岳大人,还天下公道。还说岳大人科举作弊,蒙蔽圣聪,窃居高位,令士林子弟心寒。若是不加严惩,他们……他们……就……”小太监说到最后,不敢继续往下说了。
“说!他们就怎么样?”朱木匠没好气地喝道。
“他们就长跪不起,以后但凡科举考试,概不参加。”小太监小心地说道。
“好大的胆子呀,还敢到紫禁城来『逼』迫朕。好呀,他们愿意跪着,那就跪着吧!”朱由校也火了,自己是皇上,以前有东林党那帮人总『逼』他,好家伙,那帮人刚一没了,还没清静几天,又冒出来了。想跟我对着干,来吧,你们都给我跪着。
见皇上这般说话,下跪的大臣们纷纷说道:“还请陛下三思。倘天下士子皆是如此,长此以往,恐国将不国呀。还请陛下,以社稷为重。”
“哼!”朱木匠一甩袖子,怒不可亵地说道:“朕是大明的皇帝,难道朕说的话就不算么!好呀,你们要是愿跪着,也都在这跪着吧!退朝!退朝!”
吼完之后,怒冲冲地朝外走出。
“陛下……请陛下三思啊……”……
群臣纷纷磕头,大声喊叫。就连先前没跪的那些三党臣工,也都跪倒在地,大声叫起来。
“请陛下三思!”……
正这功夫,刘名果匆匆来到殿外,跪倒在地,大声叫道:“陛下,不好了。”
朱木匠正在气头上,语气当然不善,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回陛下,是皇后……皇后突然肚子疼……疼得特别厉害,死去活来的。说是相见皇上。”刘名果断断续续地说道。
“啊……皇后病了……朕的赶紧去看看……你们爱跪着,就接着跪吧。”朱木匠一边说着,一边没好气地走出殿外,直奔坤宁宫而去。
跪在里面朝臣,也不知如何是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过阉党的这班人,最后还是看向魏公公。魏公公的手,向下压了压,意思是告诉他们,接着跪。
时间慢慢流逝,过了许久,朱木匠竟然回来了。
走到殿口,瞅了眼跪在殿上的群臣,说道:“既然有人敲登闻鼓了,朕自然要遵循祖制,前去看看。诸位臣工,也都别跪着了,随朕一起走吧。”
这回朱由校的语气可谓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众臣认为是皇上屈服,纷纷喊了声“皇上圣明!”这才站起身来。
众臣随着朱木匠前往午门,岳肃自然也在其内。朱木匠没有出城,而是登上午门门楼,向下俯瞰。百官侍立在后,大多心中冷笑,想要看皇上到底怎么办?
朱由校冲下望去,果见下面是人山人海,跪着起码能有几千人。有人现在看到皇上出来,是立刻大声叫道:“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朱由校摆摆手,叫道:“免了吧。尔等不在家课读用功,到此所为何事?”
那些士子并没站起,而是将孔子的牌位高高举起,大声说道:“岳肃科举作弊,蒙蔽圣聪,窃居高位,令我等士林子弟心寒,还望陛下严惩岳肃,还天下一个公道!”
朱木匠轻笑一声,说道:“那尔等想要朕如何处置岳肃?毕竟岳爱卿曾平灭叛匪,赈灾济民,诛杀贪官污吏,替朕分忧,于社稷有功,想让朕杀了他,那是万万不可!”
“我等也知道岳肃素有功绩,但他科场作弊,使我士林蒙羞在先,窃居高位,欺君罔上在后。哪怕有千般功劳,也难以赎其罪。若不削去官职,革掉功名,我等士林学子寒窗苦读,还有何用处,干脆人人都去考场作弊好了!”
最后这句话,倒是实话,发自肺腑。岳肃当这么大的官,还不是靠作弊来的,他们哪能心服,岂会不羡慕嫉妒恨。
今天『奶』『奶』过生日,晚上回家的晚,下一章马上就到。
第十四章步步紧逼
第十四章步步紧逼,
第十五章 天子门生
第十五章天子门生
朱木匠点了点头,大声说道:“那好!朕就在此给你们一个交待!岳肃,听旨!”
“臣岳肃接旨!”岳肃几步来到朱由校身边,撩衣襟跪倒在地。
“朕现在削去你一切官职,你可心服?”朱木匠厉声问道。
“臣心服口服。”岳肃大声应道。
“朕现在革掉你的功名,你可心服?”
“臣心服口服。”
“朕念在你为官期间,没有贪赃枉法,没有草菅人命、祸国殃民,特旨饶你一死。现罢官去职,革掉功名,扁为庶民!夺尚方宝剑,御铡三刀!”朱木匠大声喊道。
“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岳肃朗声答道。
朱木匠下完处罚决定,城上的百官是纷纷跪倒在地,一同大声说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上如此,城下也听的清楚,那是清流与士子们也都扯着嗓子大声喊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想让皇上要岳肃的命,这帮人实在不敢奢望。能够削职为民,已经出乎许多人的意料。后面的魏公公没有想到,一切会来的这么顺利,简直不可思议。
可就在这个时候,朱木匠突然又一次大声喊道:“朕这般处置岳肃,尔等可心服口服?”
“臣等心服口服!”“吾等心服口服!”……
官员们与士子们再次大声喊了起来。等到他们的喊声落定,朱木匠又叫道:“如此最好!”
随即,朱木匠转头看向岳肃,猛地朗声说道:“岳肃接旨!”
“臣岳肃接旨!”刚刚被削职罢官,岳肃的心无比低沉,仿佛坠入万丈深渊。他明白,自己得罪了那么多人,倘若没有的官职,没有了权利,这帮人找上门来,不将自己千刀万剐,那才出来鬼了。一开始,岳肃从来没有在意过官位、权利,在铡邹佳仁的时候,他已经想到了这一天。但在这一天到的时候,不知为什么,他似乎不想失去。
此刻听到皇上让他再次接旨,岳肃的精神头“腾”地一下就来了,声音比刚刚明显高了两个分贝。
“朕现在下中旨赐岳肃进士及第,为天子门生!”朱木匠大声说道。
“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这个惊喜,实在令岳肃意想不到。
不过,令他意想不到的还在后面。
“岳肃巡抚河南期间,赈灾济民,剿灭叛匪,诛杀『奸』佞,有功社稷。对我大明有功之人,朕向来不吝封赏,现中旨封岳肃为刑部尚书,兼领顺天府尹。并加封太子太傅,赐御铡三刀!”
等到朱木匠说完这一番话,不管是城上还是城下的,都彻底傻了。就连岳肃都有点发懵,官回来不说,还升了尚书。少保没了,变成了太子太傅,这两个头衔是一边大,也没吃亏。而且太子太傅乃是“东宫三师”之一,乃辅佐太子的,显然朱木匠对岳肃的期望很高,想让他日后当太子的老师。这一切仿佛是在做梦,刚刚跌入深谷,现在飞于九天之上,一切都是这么突然。皇上的一句话,果然是让谁生就生,让谁死就死。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岳肃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大声喊道:“臣岳肃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上的百官,跪在地上,望着皇上。原本以为扳倒岳肃,怎料到,这才多大功夫,岳肃不仅官复原职,还升为刑部尚书。皇上下中旨封官,虽然不是很光明磊落,当事人会受到士林的鄙视,但是,仍旧合法,谁也阻碍不了。
魏忠贤在后面给魏广微做了个手势,意思是告诉他,喊一声皇上三思。
可这个时候,令***跌眼界的事情又发生了。城下的士子中央,忽然有一拨***声喊道:“皇上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拨人只是能占人群中的五分之一,但声音却是极为响亮,不亚于刚刚所有士子的一起呐喊。显然是有所准备,扯着嗓子一起大呼的。
怎么会有士子帮岳肃,皇上不清楚,城上的百官不清楚,城下其他的士子们也不清楚。本来都大家都串联好了,要一起扳倒这个士林败类,为什么还会有人在这个时候叫好?
他们不明白,岳肃是明白的,这一切都是李元琛的功劳。
昨天晚上,李元琛给岳肃出的是连环计,第一计是保举方从哲、亓诗教;第二计,借此去联络山东的士子、清流们。士子、清流也是要吃饭的,也是要找靠山的。来这瞎折腾,可以说是为了正义,但大老远的跑一趟容易么,又是路费、又是食宿的,也没人说给报了。
折腾倒岳肃,对自己能有什么实惠,日后该考试你还得考试,做官该走门路,还是的走门路,自己的将来一点也没有改变。利用这一点,李元琛找到了他们,开门见山的谈条件,你们要做的很少,不用你们替岳肃说好话,公开和整个士林做对,只要在关键时刻,顺着皇上的意思,就行了。你们得到的好处有很多,来回的费用给你们报了不说,还每人给二十两银子,另外,大家都是山东人,日后难免要加入齐党,岳肃保举了方从哲和亓诗教,等到他们一回来,你们就可以投到亓大人的门上。至于山东的清流,就更好说了,亓诗教当年掌握着一个不小的言官集团,现在岳肃帮亓诗教,就等于帮他们。李元琛还给每人一百两银子,这等顺水人情,谁不去做。
亓诗教是齐党的领袖,山东士子的楷模,提到亓诗教,事自然好办的多。当然,顺利达成协议,这也有岳肃的一份功劳,在张襄的案子上,岳肃拉了魏翰铭一把,也算是卖了亓诗教和山东学政万印克一个交情。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山东清流、士子们站出来支持皇上,一下子打『乱』的阉党的阵脚。因为这年头,一个两个喊‘皇上圣明’的,你可以不跟着喊,要是有几百人喊‘皇上圣明’,你不跟着喊,那是什么意思,难道说皇上不圣明。
最为关键的是,城头上的那些齐楚浙三党的铁杆,也在这个时候大声喊了起来“皇上圣明!”……
他们倒不是被李元琛买通,纯粹是为了自身利益着想。保住岳肃,方从哲和亓诗教才能回来。
魏公公和王体乾都是逢迎拍马的主,眼下这么多人都喊皇上圣明,城上还有不少太监,每一个尖锐的声音跟着说皇上圣明,你这不是找不痛快么。
于是,不等魏公公先喊,王体乾就先喊上了“皇上圣明!”
他这一喊可不要紧,那些小太监们还等什么,一个个都扯着尖嗓子大喊,“皇上圣明!”……像是生怕因为自己喊晚了,再不卖点力,惹得皇上不高兴可怎么办?
魏公公也迫于无奈,只能跟着喊道:“皇上圣明!”
魏忠贤喊了,其他的阉党,也迫于形势跟着喊了起来。整个城下、城上充斥起“皇上圣明”的声音。
朱由校看到局面变成这样,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很是满意,说道:“朕素来赏罚分明,该赏就赏,该罚就罚。岳肃科场作弊的事,朕已经罚过了,岳肃的功劳,刚刚赏了,希望众卿家,日后为社稷多多出力,但凡有功之臣,朕同样不吝赏赐!此事就此作罢,再敢妄议者,斩!”
“好了,都散了吧,摆驾养心殿,岳卿家随朕同往。”
一切就此结束,仿佛一切都在李元琛的掌握之中,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其中还有两位无名英雄,出力甚多。一位是刘名果,另一位是张皇后。
对于朝局,张皇后也是比较关心的,她明白,如果岳肃一倒,所有的一切将由客氏和魏忠贤掌握。这两位一掌了权,其中容得下自己那几个月的儿子,不千方百计的除掉,才出了鬼。她私下找刘名果打探情况,得知朝会对岳肃极为不利,绞尽脑汁,终于想出这么个法子——赏罚分明。
张皇后假装肚子疼,把皇上骗到坤宁宫,当面说出计策,这个法子,令朱木匠甚是满意,信心十足,这才一反常态,又跑了回来,还到午门接见士子们。凭着这个主意,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
*
北京城内似乎再次恢复了平静,各地士子,悻悻而散,清流、百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背地里骂上两句。不过谁都知道,这是另外一场争斗的序幕。而这场争斗围绕的焦点,就是方从哲。
齐楚浙三党的铁杆,以及一些不甘与阉党为伍的官员,悄悄串联到一起,酝酿着一起上疏,保举方从哲与亓诗教重新回来。当然,他们的心中也有数,凭他们现在的力量,根本没有办不到,唯一的希望还是岳肃。
再上朝的时候,这些人便开始向岳大人靠拢,岳大人也没有让他们失望,接着陈奏,请方从哲、亓诗教回来。还和上次一样,朝堂上又掀起一番争论。
可这次,齐楚浙三党信心要比上次更足,因为岳大人这个靠山,实在太过强大。皇上这么宠信,还有什么办不了的,方阁老回来,只是早晚的问题。
第十五章天子门生
第十五章天子门生,
第十六章 六扇门
第十六章六扇门
岳肃科场作弊的是,就此结束,朝廷的大人物开始忙于方从哲入阁的事情,大人物们忙大事,小人物们忙小事,在岳肃升任刑部尚书的消息传出之后,着实令整个北京九城震了一下。
最为恐慌的,当属刑部,这不,现在的刑部大牢已经开始忙活起来。
“谁该住哪间房,就赶紧搬回去,省的弟兄们动手。以后舒坦的日子没了,把牢里的桌子和床都抬走!”……
司狱大人今天亲自带着牢头、狱卒挨个监房视察,说是失察,不如说是搬家。
刑部大牢里关着一些有些来头的犯人,这些犯人享受的待遇,当然和普通的犯***有区别,好似岳肃上次来看熊廷弼时,就发现其中有赌钱、喝酒的,甚至张中信的监房内还有『妓』女。
那一次,岳肃看在张嫣的面子上,没有上奏皇上,只是给当时的刑部尚书王之宷写了封信。王尚书不过是略加整顿,之后有顺其自然了,直到后来,王之宷被迫致仕,大牢里更是乌烟瘴气。
不过现在,岳肃当刑部尚书了,成为直接领导,不管是大牢里的司狱,还是牢头、狱卒,要想保住这个饭碗,还是老实点的好。听说岳大人下午就会走马上任,天晓得他会不会记得上次的事,过来视察一番,现在人家是主管领导,眼里又不容沙子,要是再看到,从上到下都得倒霉。
看到司狱大人一脸死了妈的表情,有那相熟的犯人不禁问道:“韩大人,好端端的这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孝敬也没少给,你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呀?”
“苏员外,这可不是小弟不给面子,实在是没有办法,‘岳阎王’现在领了刑部尚书,保不齐下午就能来上任,到小弟这牢里,看到诸位如此,即便不砍了我,也得让我掉层皮,大家伙还多包涵吧。”韩司狱说完,又大声喊道:“快点快点,别磨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