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中枢一木匠-第3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的那个人,才敢于合作。”
    “听邹卿的话,你是知道朱大典背后的主谋了?”
    “不仅老奴知道,想来岳大人也知道。背后之人,肯定是当今首辅韩爌,岳肃虽然眼里不容沙子,可韩爌毕竟是首辅,没有真凭实据,他也动不了,所以只能罢了。”邹义淡然地说道。
    这等话,要换做平时,邹义肯定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可是现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对于一个快要死的人来说,他是什么都敢说的。所以,现在的邹义,在张嫣面前再也不藏什么心眼,有一说一。
    “韩爌……”张嫣点了点头,先前她没有想到这一层,经邹义一点,马上就确定了。紧跟着,张嫣陷入沉默之中,只到了罪魁祸首,如果她想要罢了韩爌,其实很容易做到。岳肃势大,韩爌不过是内阁里的泥人,只要一道旨意,韩爌连屁都不敢放,就得马上收铺盖卷回家。可是,张嫣并没撵韩爌走的意思。让岳肃一家独大,在朝廷连个敌手都没有,那多没有意思。留下一个敢于暗中和岳肃叫板的人,或许朝廷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思量许久,张嫣终于开口,她的声音十分感慨,“邹卿呀……有你在,朝中不管出什么事情,哀家心中都觉得有底,什么也不担心,当初委你做着掌印太监,哀家实在没有选错人呀……”
    “多谢太后夸奖……不过老奴实在不行了,虽然有心再伺候太后、伺候皇上,可老奴的身子骨,怕是坚持不了几天了……”邹义说着,也不禁lù出伤感之情。
    “唉……”张嫣叹息一声,“如卿家一走,哀家再有什么事,要和谁人商量呀……邹卿……哀家突然想问你一件事……”
    “有什么事……太后尽管吩咐……在老奴有生之年,一定全力以赴……”
    “卿家……哀家是想问你,倘你一走,何人可接你的差事呀……”
    莫大的荣耀。说句实在话,自大明朝开国以来,这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位,还没有说,有过向前任咨询,令其保荐的事。而且,这个活不好干,死在这个位置上的人,不计其数。但即便如此,这个差事也是所有太监的终极理想。
    “太后,说句不中听的话,老奴当年能干上这个差事,是托了太后您的福,若按照正常次序,应该是刘公公的。太后或许是因为某种原因,不想将这位置给他,才给了老奴。此等话,放在以前是不敢说的,但现在时不久矣,老奴也就什么都敢说了……”邹义的脸上lù出一丝微笑。
    “呵呵呵呵……”张嫣也笑了,说道:“哀家总是欣赏诚实的人,你现在能在哀家面前说出这话,可见你也是一个真挚之人。正如你说,确实如此。现在卿家连这话都敢说了,那推心置腹,为哀家举荐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来,应该不难吧……”
    “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上,宫内也有宫内的规矩,需要论资排辈的。当初太后选择老奴接替魏忠贤,不也是因为老奴的资历。老奴行将就木,能接替老奴的人选,无非是刘公公以及御马监的曹化淳。这两个人都在宫内沉浮多年,不论是谁来接替老奴,都是可以的。只是太后,希望选一个既有本事,资历又够,而且和外臣有没有什么牵扯的人,这样一来,不免就稍微难了点。假使老奴能够撑上几年,太后就不会为此cào心,伺候皇上的赵治便可接任,然现在皇上年幼,赵治的资历,还差了一层,现在接任,那是害了他。老奴才曾想过,老奴走后由谁来接任最为理想,最后认为,由刘名果接任掌印太监最为合适。至于东厂,可由曹化淳接掌,并接任刘名果司礼监秉笔太监一职。原先御马监掌印太监一职,可依次递补,赵治晋级司礼监第一随堂太监,为将来打基础。”邹义说出心中的想法,由于气力不支,说这么多的话,用了很长时间。
    对于接班邹义的人选,张嫣一直难以取舍,刘名果、曹化淳都是合适的人选,原本张嫣更加倾向于曹化淳,可在福王迁离封地的那件事情上,张嫣对刘名果又有了一些改观,如此一来,心中更是无法抉择。至于说伺候小皇帝的太监赵治,那就是以后的事情了,现在赵治的资历不够,经验方面,比之那些人也要少上许多,朝廷是多事之秋,此刻让一个不懂行的人上台,无疑是添luàn。
    邹义的建议,可以算得上是最为稳妥的了,让刘名果和曹化淳互相制约,又一起为皇家做事,对内对外,都算不错。张嫣点了点头,说道:“卿家此言大善。”
    随后,张嫣又与邹义闲话几句,见邹义实在没有什么精神了,才让他回府。
    岳大人在出宫之后,少不得要安抚一众降将,在京中逗留两天,便匆匆赶回洛阳。朝廷用来安抚京内降将的旨意,岳肃也带到这边,也算是给随在身边的这些降将再吃一粒定心丸。
    福王的事情,可以延缓,那就延缓吧,反正岳大人不会为这等事着急。大军即将开拔,出发之前,岳肃分别召见了一批人,这些人都是张献忠手下的降军,而且都是四川人。
    岳肃给他们每人都单独安排了任务,有的是负责给川中张献忠部下的将领送信,信是张献忠当初投降时写的,劝自己手下的将领归顺朝廷,不要再跟着李自成造反,在川中给官军充当内应,见机行事,功成之日,朝廷必有重赏。
    除安排人送信外,剩下派出的人,负责在川中撒布消息,将朝廷的安抚政策告诉川中流寇,只要愿意归降,每人都有土地和银子,想要当兵,朝廷也会接纳。但凡流寇将领,率众归降的,都会越级封赏,谁能擒斩李自成,朝廷封他为伯爵。
    顺便,还要宣传一下官军的实力,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若不早日投降,便叫尔等死无葬身之地。
    这些人领命而去,三日之后,岳肃大军开拔,水陆并进,前往四川。离开洛阳的时候,自己的兵马,是一个人也没留,王坦、厉家兄弟所统率的那支驻扎洛阳的部队,全都跟着入川。
    水路那边,除máo有见的兵马外,岳肃又拨给金蝉两万兵马,跟máo有见一起走沱江,但叮嘱不用急着交战,见机而动。
    岳肃亲统主力大军五十万,号称百万,从襄阳进汉中,与司马乔禹、左良yù、秦良yù、曹变蛟会师,朝成都杀去。
    想要到成都,绵竹关是必经之路,这些年来,此处经过无数战火的洗礼,虽说城墙有些地方破损,但大体上是无碍的。李自成对绵竹关很是重视,派手下大将高一功、刘方亮率大军八万坐镇此处,并下了死令,绝不能让官军踏过绵竹关。
    李自成这两年来摧城拔寨,手里也抢了不少大炮,他几乎将所有的家底都放到了绵竹关,上百门大炮摆在关上,要和官军对着干。
    官军方面,司马乔禹与曹变蛟是前部,他俩统兵五万走在最前,这一日,来到绵竹关。因为他们手中也有强劲的火炮,所以决定建立首功。
    大炮摆上,可还没来得及朝城上轰击,城上的火炮却先开火了。正常来说,官军的火炮都是外国货,shè程要比国产货远,可是关上的火炮居高临下,完全可以弥补shè程上的差距。被城上打了个措手不及,一下子被炸毁不少大炮,不仅如此,高一功与刘方亮还甚是彪悍,借着火炮的冲击,二人随后杀出城出,打了官军一个立足不稳。
    好在司马乔禹治军有方,曹变蛟一向悍勇,在他们的指挥下,官军虽败不luàn,顶住了流寇的突袭,没有造成太大的死伤。jī战了一天,流寇得胜而归,官军无奈,后退十五里扎营。
    岳肃很快得到消息,首战不利,对士气是个打击,更为要命的是,流寇也开始利用火炮守城,这样的话,想要尽快攻下绵竹关,难度明显大了许多。
    这将是一场消耗战,但只要打赢,流寇自然崩溃。你有火炮不要紧,我的火炮更多,岳大人一共带了将近五百门火炮来,炮弹无数,咱们不行,就来个对轰,看看谁来的持久。本帅以一国敌一域,难道还怕了你。
    五日之后,大军抵达前敌。岳肃下令,让高见部冲锋,容后面可将火炮摆开架势。高见怎敢不从,率军攻城,作为流寇,他们攻城本身就不是强项,被城上的闯军打的是哭爹喊娘。好在没用多久,岳肃就叫鸣金收兵,高见如释重负,急令手下退了回来。
    紧跟着,官军的火炮开始发shè,“轰轰轰”一连串巨响,一枚枚炮弹朝城上砸去。城上的流寇也不示弱,开炮还击。
    城上与城下对轰,城上自然占便宜,起码有城墙挡者,炮弹砸上去,不一定能造成死伤。城下吃亏很多,炮弹一下来,搞不好就能砸死好几个,岳肃人多,当然不会在乎,怕的是自家的大炮被城上的炮弹给砸坏。
    索性,流寇终究是流寇,那些炮手也没有经过什么正规的训练,准头上面,欠缺很大,而且国产跑的质量,实在令人不敢恭维,双方对轰一个时辰,城上的流寇被轰死的不多,但先后有三门火炮炸膛,酿成不小的损失。
    随着战斗的持续,国产炮与外国炮的差距也显lù出来,国产跑打了十炮,炮身就烫的不得了,需要冷却之后才能发shè。外国炮明显要持久一些,可以多打个五六炮没有事。
    城下二百门火炮,每门多发shè五炮,合起来就是上千发。光是挨打,令城上是叫苦不迭。进入冷却时间,岳肃命推出井栏、箭楼,贺一龙、王义勇率领右军,发动冲锋。
    高一功、刘方亮率军部分,在城上拼死守御,打了半个时辰,火炮冷却,岳肃叫鸣金退回,火炮接着开轰。城上的火炮也冷却了,添置弹药,继续对轰。
    一场炮击打了一个多时辰,到得最后,又是官军的火炮占据上风。这一回,城上的流寇倒是学了个乖,为了保持持久性,火炮轮番发shè。
    城上shè下的炮弹减少,岳肃自然看出端倪,你能这么干,城下也能这么干,叫自家炮手也是轮流发shè。不管怎么说,火力都要保持是你的的一倍。
    城上城下炮弹纷飞,从白日里一直打到黄昏,岳肃人多、炮弹多,哪里惧怕消耗,传令夜间一半兵马休息,另一半继续轰击。并叫再拉一百门火炮上来,给城上施加压力。
    如此日夜对轰,只四天过后,城上的火炮就支撑不住了,炸膛的火炮越来越多,炮弹也供应不上。和他们相比,城下的炮火都有增无减,岳肃已经把四百门火炮推到城下,不停的炮击,令城上只有被动挨打,再无还手之力。
    到了这个时候,岳肃似乎也不急于攻城,只命令下面的士兵小心戒备,防止敌人出城突袭。火炮继续轮流发shè,震慑城上。
    连日来,城上的流寇被轰得是灰头土脸,垛口的砖头瓦块四处luàn飞,搞不好就能砸死两个。岳肃命人用望远镜时刻观察城上的动静,这一日,岳肃认为机会来,当即下令,令司马乔禹为前部,率军发起总攻,刘希尧、惠登相的左军随同作战。
    官军如cháo水般向绵竹关涌去,高一功、刘方亮让手下拼死抵抗,怎奈流寇这些天被炮火轰得是斗志全消,城下的攻城器械又是十分齐全。井栏、箭楼、冲车、火炮,配合士兵抢城,而且官军都是衣甲鲜明,拿的盾牌也是特别的厚实,城上流寇根本无法奈何。
    !@#

第一百八十三章 金箭
    第一百八十三章金箭
    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实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胜负很快就会分出。流寇这边,兵没有官军多,各种器械也比不上官军,后援、粮草之类,更是没法去比。
    面对官军摧枯拉朽式的攻击,守城的流寇在城上越来越站不住脚了,伴随着攻上城去的官军逐渐增加,城下停止炮击,大队人马疯狂地向城上涌去。
    绵竹关上,双方展开殊死搏杀,都是不停地投入兵力,你争我夺。一场激战,从中午时分一直打到傍晚,高一功、刘方亮所统率的部队,确实顽强,拼死抵抗,绝不后退。
    岳肃的军队,更是不可能后退,催战的鼓声连绵不绝,前赴后继。双方又血战一夜,终于因为高一功和刘方亮力竭战死,官军才取得胜利,攻占绵竹关。
    这一场血战,官军也有不少的伤亡,司马乔禹的兵马,死伤数千人,降军死伤过万。流寇同样如此,死伤过万,余者不是逃跑,就是归降。岳肃对归降的流寇士兵,恩威并用,仍发放银子,拨给土地,遣兵马分头押往陕西、河南。
    丢失绵竹关,李自成大惊,原本还想做一个川中王,可现在看来,是没有那个机会了。虽然蜀道难,攻取不易,但也要分是在什么时候。历史上,张献忠可以凭借地利,和鞑子纠缠多年,那是因为对手是鞑子,老百姓会站到张献忠的那一边。可现在的对手是朝廷,老百姓可以看出来,上去拼命真的会死,可要是投降,朝廷会给他们发银子,分土地,让他们过太平日子。
    领军的岳大人天下闻名,不比其他官员,那可真的是说一不二。打仗和危险,投降很幸福,流寇的意志已然开始松动。他们当初跟着李自成造反,为的还不是有口饭吃,现在朝廷都能给他们,又何必继续造反了呢。打仗是要死人的。
    士兵没有了战意,李自成有些着急,官军稳步推进,用不了多久,就能打到成都。李自成明白,要是拥兵据守,成都一旦被包围,自己就再也无法脱身,不能坐困一地,要利用地形,避实就虚,伺机与官军交战。
    李自成也是行军多年,深知进退,当下,分兵五路,只叫众将分散隐蔽,小心迎战,官军人多,粮草消耗必大,只要坚持几个月,必然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五路兵马,每路都有兵马五万,其中一路,由李自成亲自统率,其他四路,分别由李过、郝摇旗、袁宗第、张化龙统率。
    安排完了,大军即刻分散,各自行动。五路大军,四路都是李自成的兵马,唯有张元化是张献忠的人。张化龙部,离开成都,就朝西北都江堰方向移动,可以说,到了都江堰,再往西北走,那边尽是山区,道路无比难行。
    可是,张化龙没有往大山里钻,而是在都江堰一带安营扎寨,随后就派亲信士卒,前往绵竹关方向。
    张华龙、王双礼、严锡命、汪兆麟这些人,都是张献忠的死忠,在得知张献忠归降朝廷的消息后,就已经暗自派人出外打听,看情况到底如何。后来确定,张献忠确实归降,而且还得了官职,前往北京享福。既然朝廷既往不咎,那大家伙还继续造反有什么意思,这几人遂产生归降朝廷之意。怎奈李自成就在成都,只能隐忍,前些天,有人前来送信,他们认识张献忠的笔迹,一看到自己的主子,让自己跟着归降,更加是坚定了决心。眼下,官军绵竹关,李自成覆灭就在眼前,赶巧李闯又分兵,让他们自领一队。几个人合计一下,先假意转移,一到都江堰,就送信给岳肃,表示愿意归降。
    岳肃的大军已到什邡,今日刚安营扎寨,就有人前来禀报,说营外有人要见大帅,说有机密要事。岳肃立刻接见,信使呈上密信,岳肃看罢,心中大喜,又询问一番成都的情况,这才让信使下去休息,等候回书。
    信使退下,岳肃转头看向下手坐着的蒋杰,说道:“先生,咱们距离收复四川不远矣。”
    蒋杰微微一笑,说道:“大帅率雄兵入川,李闯不过一介瓦犬,灭亡只在朝夕。眼下,张化龙这些将领又愿,更是天助大帅。”
    “是呀……”岳肃点了点头,说道:“李自成分兵五路,每路五万人马,想要借川中地势与我军游击。先生,请看张元化的这封书信。”岳肃说完,把信递给蒋杰。
    蒋杰起身上前接过,再回到座位观瞧,待他看完,就听岳肃问道:“先生,此时此刻,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与敌交锋。川中地势曲折,李自成又如泥鳅一般,这等地形正好有利与他。我军最后虽可获胜,怕也要费不少时间。每多耗一日,这么多兵马的粮草可是不少呀。”
    “若是没有张化龙他们归降,咱们按部就班,步步为营,确实要耗费不少时间,但现在有了张化龙他们,咱们要消灭李自成,不过是轻而易举。属下在看到信使进账之时,就已经为大帅想好破敌之策。”蒋杰从容地说道。
    “哦?先生请讲。”岳肃连忙说道。
    “李自成分兵五路,咱们可以分兵四路,以张元化的人马为前导,将李自成的兵马分而灭之。李自成和他手下的将领,现在肯定不知道张化龙已经归降,咱们给张元化送一封信,令张化龙、冯双礼、汪兆麟、严锡命各带一军,装作被我军击败,四散奔逃的样子,分别投奔李闯各军,而大帅所率的四路兵马,在后佯装追击。只等张化龙等部与李自成等部汇合,然后里应外合,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李自成的兵马自然全部覆灭。”蒋杰微笑地说道。
    “妙、实在是妙……只是……”岳肃犹豫一下,又道:“怕只怕张元化等人是诈降,我军兵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