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叔-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明宫内依旧安宁。只是现下春日已到; 树上发出嫩芽。青嫩的绿色可爱讨喜; 瞧着不似冬日里那般清冷; 隐约有了勃勃生机。
  君兰跟在闵清则身后往里行。闵清则不喜她这样落后一步的样子,非要等了她并行向前。
  君兰顾忌着这里是皇宫,人多口杂; 且四处都有眼睛悄悄盯着。见九叔叔执意如此,她也有些着急了; 低着头在他身边道:“这样不合礼数。倘若有人……”
  她这样谨慎; 也是怕九叔叔遭人诟病。
  闵清则自然晓得她的顾虑; 闻言低笑; “太后娘娘不会说你什么,陛下和皇后娘娘亦是不介意。你怕甚?”
  他的语气十分笃定。
  君兰听后很是意外。倘若现下是在思明院,她肯定会仔细问问九叔叔; 为何会这样说。但这儿是皇宫里,有些话不好直接提起,只能憋在心里暗中琢磨。
  闵清则见她一脸纠结欲言又止的样子,暗觉好笑。等她来问; 偏她顾及着他,有些话不好当面说出来。
  “不用紧张。”将要进到屋里的时候,闵清则终是舍不得看她这样紧张的样子,说道:“我与他们提过你,不会为难你。”
  这话让君兰怔了怔,一时间倒是不知道该作何反应了。
  *
  屋中熏香袅袅。宽敞明亮的屋子内,潘太后独坐屋内,手边只淡茶一杯,再无其他。
  一进屋,闵清则就道:“还是太后娘娘懂得养生,饮茶也只饮淡茶。”
  说话的语气,竟是少了些平日里的端肃,多了些晚辈与长辈间的亲近。
  潘太后闻言笑了,“能不养生么?太医说了,我若是饮茶浓了些的话,少不得还要睡不着。就算好不容易睡着了,怕是也会魇着。”
  她朝着闵清则身边的小姑娘一指,“这丫头知道我睡觉不踏实。”
  这提的便是君兰第一次入静明宫时候的事情了。当时君兰正好遇上太后梦魇,上前帮了一把。为这,潘太后头次见到她就很喜欢她。
  君兰不知这个时候接什么样的话才合适,上前行礼问安,“见过太后娘娘。娘娘万福金安。”
  “是个懂事的丫头。”潘太后笑着拍了拍挨着她椅子的绣墩,“来,坐我这儿。”
  君兰虽然有些紧张,但因昨儿刚见过潘太后,所以面对着潘太后的时候倒是能够稍微放松一点。闻言也没多言,直接谢恩后就去了旁边坐着。
  闵清则也不用太后多言,自顾自在旁落了座。坐好后也没多寒暄,当先一句就是:“见您这儿没有留人,可是有话要和我说?”
  潘太后没有即刻答他,而是笑着对君兰道;“来我这儿你不用拘束,想怎么样都行。你看小九,他来我这儿的时候就从来不客气。今儿还算好呢,知道先提正事儿。平日里的时候,少不得先要了吃的喝的,等到心情好了才与我正儿八经说话。”
  在君兰的心里,九叔叔在外一直是清冷端肃的,旁人提起九叔叔的时候,也都是敬仰和敬畏居多。
  她倒是头一回见到有人以这样调侃的长辈的语气来说他。不由笑了。
  仔细想来,好似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说起九叔叔的时候,都是用了“小九”这样的称呼。听着倒是亲切的很。
  见她在笑,潘太后也高兴起来,与闵清则道:“小姑娘家年纪轻轻的,就该多笑才是。你瞧,这样开心了,多好看。”
  闵清则莞尔,淡淡道:“她无论怎么样,我觉得都很好看。”
  这话语里透着显而易见的亲昵。
  君兰听了这话后差点背过气去,紧张地看着潘太后,生怕太后娘娘发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谁知潘太后非但不以为怪,反倒是握了她的手,爱怜地拍了拍,又朝闵清则瞪了眼。
  “你看你,把小姑娘吓得。”潘太后道。
  闵清则摇头失笑,“她自己不禁吓,您倒是要怨我了。”
  君兰惊疑不定。
  她这表情落在了潘太后的眼中,潘太后见状笑出了声。
  闵清则终究舍不得君兰太过紧张。但是,有些话,有些事情,他还不能与她挑明。
  于是闵清则道:“您有何事想要与我说?”
  潘太后原本想着把君兰支开再提,但是刚才经了那样一番对话后,她知晓小九定然是很爱护这个孩子,也很信赖这个孩子。再加上昨儿的事情这小姑娘也是亲眼所见,所以潘太后就没打算瞒着她。
  收敛了笑容,潘太后道:“你可知道,今儿早上的时候赵太保在御书房里当场发了脾气?”
  今日是君兰的生辰,所以闵清则今日早晨并未出门去,而是一直在家里等着君兰,和她一同进宫。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潘太后更为肯定这姑娘在他心里的分量。
  “嗯。”闵清则想起自己收到的消息,神色顿时冷了下来,“有所耳闻。好似和赵侍郎有关系。”
  他口中的赵侍郎,指的是赵太保的儿子,户部侍郎赵初。
  不过那户部侍郎的头衔,却在今儿早晨做了变更。成了礼部侍郎。
  虽然还是“侍郎”,品阶未变,且都在六部。但户部是肥缺,到了礼部就远不如户部。
  这也是为什么赵太保今日会发脾气的缘故。
  见闵清则已经晓得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潘太后冷哼道:“赵岳听了这消息后,直接高声质问皇帝。皇帝心平气和与他说了几句,他倒好,竟然当场顶撞皇帝!还问皇帝,赵初的调任是不是和昨儿的事情有关系!”
  提到这事儿,潘太后就难掩愤怒。
  赵岳凭着自己是三朝元老,愈发地无法无天起来。
  就算和昨日之事有关又如何?
  皇帝这样做,本就正确。
  赵岳看似是“不小心”冲撞了她,可她身为当今太后,他藐视她的权威,其实就是在藐视皇权。
  “那赵岳太过无法无天!”潘太后压低声音怒道。
  君兰看着这话题的走向愈来愈机密,起身说道:“我去茶水间看看茶水。”
  闵清则轻拉了她一把,摇摇头示意不必回避,又抬指轻叩桌案,问:“董太师怎么说?”
  “太师自然压制得住他。只是,有句话我想问问你。”潘太后低声道:“事情查的究竟如何了?”
  闵清则晓得太后是在说三十二年前的那桩案子。
  想到那案子关系重大,最重要的是,丁家就是因为想要查明这件事的真想才招来了祸事,搞得全家落难。他终是不忍心让小丫头在这儿多待,抬眸朝君兰看了眼。
  君兰会意,福了福身道:“太后娘娘,我先去隔壁看看点心。”
  从始至终,太后都没提过点心半个字儿。
  这显然是个借口。
  潘太后并不晓得丁家的具体事情,也不晓得故去的丁茗的身份。她见闵清则打算让小丫头离开,就没多说什么,轻点了下头,“你去吧。”
  看小姑娘走到门口了,潘太后不忍心让这么个瘦瘦弱弱懂事的孩子在茶水间里干等,说道:“这样吧,你去皇后那儿。就说是我让你去的,看看让她准备的芙蓉酥好了没。”
  *
  今日盛嬷嬷和蒋夫人都跟了过来。只不过蒋夫人不是宫里的人,若没有得到允许的话,是不能随意在宫里走动的,仅能在指定的地方等着君兰。
  不过盛嬷嬷不同。
  盛嬷嬷只是由太后和皇后指派到闵家伺候君兰的,其实还是宫里人的身份。因此,她能在宫里的道路上来回的走,只不过宫殿之内不能随便进去。
  因此,盛嬷嬷就候在了静明宫外等着。待到君兰说要往永安宫去,也不用旁的宫女嬷嬷引路了,盛嬷嬷直接引了她往那边去。
  说来也是巧了。
  君兰将要到永安宫门口的时候,遇到了了两位鬓发花白的妇人。她们容貌皆佳,虽然年岁已老,却自有沉静气质,笑容和善可亲。
  盛嬷嬷上前道:“婢子见过丽太妃、柳太嫔。”深深福礼。
  君兰在刚刚入宫的时候也见到了这两位,亦是行礼问安。
  丽太妃不记得盛嬷嬷了,不过,这个漂亮的小丫头倒是还有印象,闻言笑道:“怎么只看到了你。你家九爷呢?”
  她本也是和善的性子。只不过先前见到的时候有闵九爷在旁,她和闵九爷着实没甚话可讲,所以态度冷淡。
  但是这个小姑娘就不同了。
  丽太妃是在宫里待了几十年的,眼光自然毒辣。闵家八姑娘虽然话不多,但目光温和柔顺,一看就是个听话的孩子。
  丽太妃平日里在寺中甚少见到晚辈,虽有些小尼姑,却不似这孩子瞧着灵动。所以丽太妃忍不住和她多说两句话。
  君兰笑道:“九爷正陪着太后娘娘说话。太后娘娘让我来皇后娘娘这儿问问芙蓉酥的事儿,我就先过来了。”
  “哟,太后娘娘居然吩咐你做事?”柳太嫔在旁笑着接了话,“那可真是姑娘的福气。要知道,太后娘娘等闲不会让孩子们去做事。如今专程让你来寻皇后,倒是难得。”
  柳太嫔与丽太妃一样,都是没有子嗣留下的,所以才会离开皇宫去寺里常伴青灯。
  也正因为没有子嗣,所以看到了这样乖巧的孩子,她们就都喜欢。
  柳太嫔说的是实话。潘太后这举动看似是把君兰给支开,但是让她来找皇后,便是给了她多和皇后亲近的机会。
  平常宫外的孩子们进来,没有谁得了太后这样的看顾。
  面对着丽太妃和柳太嫔的好意提醒,君兰笑着福了福身,说道:“谢过太妃、太嫔。”
  看她懂事,两人也很欣慰。
  眼看着将要道别,丽太妃想起来一事。原先因着不熟悉,所以没有问出口。现看这孩子不错,她就放心了问了句:“刚才我瞧着九爷带过来几个侍卫。其中一个看着脾气不太好,那人是谁?”
  君兰抿了抿唇,没有立刻答话。
  丽太妃道:“我原也知道长灯长明他们,只是没有见过。这一个瞧着年纪有些大了,不像是他们中的,所以多问了两句。”
  君兰思量着孟海和蒋辉跟在九叔叔身边并不是秘密的事情。自己若是不说出来的话,丽太妃她们若是多问几个人,也能知晓。于是说道:“您看到的可能是海叔。”
  她说了句“海叔”,却并没有提到孟海的姓氏。只因对于九叔叔身边的照顾九叔叔多年的老人,存有一分敬意。
  但是,从她口中没有听到“孟”字,丽太妃也就没有多问什么,笑笑就道了别。
  君兰目送两人远走后,这才继续往永安宫行去。
  *
  盛嬷嬷还是浣衣局的身份。到了永安宫外,她就止了步子,在外头静等。
  君兰由永安宫的宫女引了入内。
  进到院子里后,小宫女说道:“皇后娘娘现下不在宫里,还请姑娘稍等片刻。”
  小宫女想要请了君兰入屋内等待。因为皇后娘娘待闵九爷素来亲厚,闵九爷来时,若娘娘不在宫内,就会让他进屋等着。现下闵八姑娘过来,小宫女知道这位是闵九爷身边的姑娘,就依着这样的规矩行事。
  但君兰隐约知道这样不太合规矩,所以小宫女提了这么一句,她也并未依着行事,谢过了小宫女后说道:“我在院子里等吧。”
  旁边过来一位嬷嬷,刚好听到了这句话,闻言笑道;“八姑娘不用拘谨,在院子里走走看看都可以。”
  刚好永安宫内景致不错,君兰听闻后谢过了她们,缓步在院内行着。
  她走到水榭边时,有人从外大步而来。
  那男人四十多岁的年纪,剑眉凤目,气势威严。
  他刚一走到院内,所有人顿时紧张起来,忙不迭地行礼问安。
  “婢子见过皇——”
  元成帝略一抬眸,可巧就看到了院子里走着的小姑娘。他抬手制止了众人的通禀和问安声,朝着那姑娘的方向走了过去。
  君兰正站在水榭旁望向旁边的莲池,正看着里面静静游着的锦鲤,便听身后有人说道:“你喜欢这鱼儿?”
  君兰回头看过去,便看到一人身穿靛蓝色竹枝纹锦缎直裰,嘴角含笑,目带审视地望着她。
  这人她是头一回见到。
  不过,能够进到后宫来,且能够这般出现在皇后娘娘院子里的,想必不是皇亲就是国戚。
  君兰快速看了看男人身边伺候的人。
  这些公公和宫女,她一个都没见过。
  且,这些人都低着头,不会告诉她此人的身份。
  君兰不知该如何称呼是好,若是直接去问对方是谁的话,有些唐突,也失了分寸。
  快速思量了下,她福身行礼,镇定道:“见过大人。”而后说道:“鱼儿在池子里游得开心,所以我看着欢喜。”
  元成帝笑道;“你怎知它们游得开心?依我看,它们可能是饿了,正四处游走寻找食物。”
  君兰刚才心里也曾经这样想过,鱼儿可能是饿了。但是,在宫里说话要谨慎,无论对方是谁,她都不能说出能让人揪住话柄的答案。所以是答了一句模棱两可而又无功无过的答案。
  如今看对方态度和蔼,她心里放松了点,却还是不敢大意,只笑道:“您说的是。”
  元成帝发现了她的紧张,不由笑了。环视四周,看到不远处亭子里有一个棋盘,他忽地想起了什么,与君兰道:“你可会下棋?”
  君兰没料到他会这么问,抿了抿唇,“会。不过,下得不好。”
  元成帝哈哈大笑,“不好没关系。左右无事,我们来对弈几局?”
  君兰心里有些不太想答应。
  对她来说,此人毕竟是个外男,在这儿和他对弈,于理不合。
  但是,这人若真是皇亲国戚的话,随意拒绝他的要求好似会给九叔叔带来麻烦。
  君兰心里左右衡量片刻,往那凉亭里看了眼,见那儿四处都十分敞阔,两人在其中对弈的话,宫人们都能看得见。
  她终是答应下来、
  不过,方才的话她还是忍不住再次说了一遍,“我棋艺不精。大人与我对弈,怕是会很无趣。”
  元成帝倒是不太在意这些。
  他早就听说小九很护着这个丫头了,只不过一直忙着未曾得见。
  昨儿晚上母后和他说过,今日是小姑娘的生辰,而且还请了小姑娘来宫里过生辰。所以他特意腾出来了不少时间过来参加小姑娘的生辰宴。
  说起来是看在小九的面子上所以来看看这个姑娘。其实,他也是担心小九。毕竟那孩子平日里甚少与女人接触,分不清女子的好坏,所以帮忙把把关。
  听了母后的话后,他原以为是个娇滴滴不谙世事的小姑娘,没曾想这小姑娘倒是有点主意,做事也很妥帖。
  元成帝倒是对这姑娘有了点信心,闻言笑道:“无妨。棋艺好坏无所谓。会下就行了。”
  这个“会下”的要求着实太低了些。君兰不由得心里再生出几分警惕。
  可这周围没有她认识的人,想要探听这位大人的底细,是难上加难。
  君兰沉吟了下,说道:“若大人不忙着去见陛下或是皇后娘娘,那恭敬不如从命。您请。”这便侧身让开那条路,让这位大人先过去。
  元成帝多看了她几眼,这才迈步往前行去。
  原本元成帝以为这姑娘说自己棋艺不精不过是句推脱。毕竟小九棋艺甚好,得了他的指点的话,任谁的棋艺都不会太差。
  可这姑娘显然没有得到闵九爷的精心指点。下棋的水平,充其量也只能算一个“还好”的评价,说她下得好,那实在是有点违心了。
  短短一炷香时间内,元成帝连赢两局。
  他看这姑娘脸色苍白的样子,也有些不忍心了,捏着棋子敲着棋盘,问:“还下不下?”
  君兰道:“您看呢。”
  元成帝笑道:“我自然是想继续的。单看你的意思如何。”
  君兰抬眸看了看周围。
  皇后娘娘还没回来。
  她要等到了皇后娘娘,做完太后吩咐的事情才能回去。
  君兰暗自琢磨着眼前之人的身份,说道:“既是说好了对弈,您若想下,我便奉陪。”
  “好!”元成帝拊掌笑道。
  虽然君兰答应得爽快,可一句句输下来,任由她心志坚定,也是额头上冒了细汗。
  到最后,反倒是元成帝不忍心再继续为难小姑娘了,当先把正进行到一半地棋局给推了,与她道:“皇后正在御花园里。你若是有事,不如先去那里寻她吧。”
  其实君兰之前问过这儿的人,皇后娘娘去了哪里。
  只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她。
  如今得了这句话,君兰起身道谢,脚步匆匆地往御花园去。
  *
  董皇后在御花园的事儿之所以不随便告诉旁人,其实是因为她在准备今日的生辰宴。
  生辰宴只他们几人连同嫡出的公主皇子参加,闲杂妃嫔一律不能入内。
  这事儿是太后吩咐下来的,她自然不能等闲对待。所以认真之余,也想要给小九他们一个惊喜。故而自己带了人在这里安排,并不让人声张。
  只是她没料到君兰也在寻她。
  董皇后把芙蓉酥交给君兰后,元成帝便踱着步子来了御花园。
  “怎么样了?”元成帝道:“听说你今儿在这里忙了一早晨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