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清弊主-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十四弟。”胤祥欣喜的说道,而后起身道:“明日大朝,十四弟早点歇息,十三先行告辞。”

    将胤祥送到二门,胤祯才折回书房,却见方苞仍,不由含笑道:“方先生可是担忧十三哥?”

    “十四爷明见。”方苞欠身道:“四爷与十四爷乃政敌,如今虽然已经退出争储,但将数万海军交予十三爷与四爷之手,不免让人担忧,太子天津兵变,乃前车之鉴,十四爷不可大意,以免重蹈覆辙。”

    “方先生虑的极是。”胤祯微微点头道:“不过,出征欧洲的领兵将领,就数十三哥和施世骠二人合适,目前委实难以决断,施世骠是福建水师提督,海军这一抽空,福建水师的担子可不轻,不能轻易动他,若是定下十三哥前去,就将老四缓上一缓。”

    !#

第384章 请立储君

    第384章请立储君

    腊月十五,逢五大朝。

    冬天,天亮的迟,卯初时分,天色才有点微明,神武门外,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早早就赶了过来,各自三、五成群聚集一处议论出兵美洲的事,征美洲关系到海外分封,而且还是群封,他们自然是格外关心,反倒是出兵欧洲之事,没几个人有兴趣,毕竟欧洲离的太远,与他们也没多大关系。

    简亲王雅尔江阿已半年未参加早朝,来的稍迟,一出轿,裕亲王保泰就迎了上来,笑道:“简王爷,半年未见您来早朝了,腿伤可已大好?”

    “呵呵,已无大碍了。”雅尔江阿微笑道,说着还轻轻跺了跺脚,微微张望了一下,他才问道:“老十四还未来?”

    “还未呢,就老五他们仨人到了。”保泰含笑道:“昨日老八三人去老十四府上的事,您可曾听闻?”

    “合了好。”雅尔江阿点了点头道:“省得我们夹间难做人。”

    保泰亦是深有同感的点了点头,见有人迎了上来,便不再做声,雅尔江阿因为腿伤,大半年未公开露面,而且他又深得康熙器重,这一露面,不少宗亲勋贵纷纷上来寒暄,套近乎。

    “恂亲王来了。”一人低低的呼了一声,众人抬头一看,可不正是恂亲王府的灯笼,当下便呼啦一下迎了上去。

    胤祯哈腰从轿里一出来,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便围了上来,“十四弟。”“十四叔。”“恂王爷。”乱遭遭的称呼便响成了一片,胤祯虽然早有预料,却未料到竟然如此受欢迎,忙拱手团团一揖道:“诸位叔伯兄弟子侄,有关美洲的情况,达阿卡普尔科港的情况,还有非洲的情况,我都已详细写了个小册子,还附有地图,已经送去印刷,迟明日,诸位就能人手一份,这里,我就不赘言了。”

    胤祯话音一落,一人便急切的问道:“十四叔,能不能卖点火器给我们?美洲可有不少西洋人,咱们又没骑兵,步弓可敌不过火枪。”

    “海军目前正扩军,没多余火器。”胤祯从容说道:“大家可以跟皇上提议,从工部买。另外,我们登陆的地点美洲的东海岸,东岸目前基本是无人区,没有欧洲人存。”

    “距离如此遥远,来回一趟要一年,咱们的粮食补给如何保证?十四弟能否解说一下?”又一人问道。

    “这个问题,早有讨论。”胤祯含笑道:“海军会为你们筹集到足够的粮草,你们可以达阿卡普尔科港获得半年的补给再开拔。”

    “这耕牛都没有,如何垦荒?咱们不能跟土著一样吃野果?”又一人接着问道。

    胤祯听的一笑,道:“美洲是没有耕牛,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美洲有奴隶,垦荒不一定非要耕牛,奴隶也可以开荒的,再则,美洲的土著会耕种,不认识的野果千万别乱吃。”

    “十四弟,咱们能够自己组建船队往返不?”

    “可以,当然可以。”胤祯爽快的说道:“你要有钱,组建一支舰队都可以。”

    私人可以组建舰队!众人登时就嗡嗡的议论起来,封国还可以拥有自己的舰队!这等于对封国不加任何限制,几个有钱的铁帽子王不由都是一喜,凑钱组建一支舰队,天下之大,哪里去不得?

    神武门此时缓缓的拉开了,一众皇族宗亲、勋贵大臣不敢怠慢,立刻便按序列队鱼贯而入,胤祯也不由长松了口气。

    出兵征欧洲、美洲的消息早已经传出,因与海外分封息息相关,因此参加早朝的人也就格外的多,康熙升殿之后,扫了下面一眼,便明显的感到人多出不少,平时里多不参加早朝的一些老臣,皇子、王公宗亲竟然都来了。他不由暗暗嘀咕,这老十四每次回京,都要整出不小的动静,他的时候,这早朝都格外的热闹,

    因是今底,‘封印’即,各部院寺监的汇报也格外冗长,天气虽冷,但殿地砖下和墙壁都铺有‘火龙’,整个大殿内暖烘烘的,不少站后面的官员都惬意的眯起眼睛,闭目养神。

    胤祯却是全神贯注的听着,同时还要琢磨康熙的处理意见,他这几年一直都外面,参加朝会的机会并不多,一直缺乏处理朝务的经验,如今已经是胜利望,他自然要开始学习积累处理朝务的经验。

    足足半个时辰,冗长的例行奏报才告结束,康熙扫了一眼下面的群臣,见不少人仍然如木桩一般矗立着,不由轻咳了一声,下面一众官员登时都打起了精神。

    这时,就见一个三品官员一步跨了出来,众人一看,是近提拔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明安,一众官员登时就跟吃了一只苍蝇似的腻味,‘官屠’ 赵申乔被打去了广东,好不容易清静了半年,这个提拔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便迫不及待的冒了出来,真是缺德,就不能让人安安心心的过个年,年后再弹劾也不迟,难道还怕人跑了不成?

    看到明安出列,康熙也是一楞,这人原是工部郎,近才提拔的,他想弹劾谁?工部的?

    十阿哥胤誐一见明安出列,登时就暗暗叫苦,这个明安是他七弯八拐托人请来奏请康熙立储,以试探康熙是否有立老十四为太子的心思,可现,八哥都已经放弃争储了,还试探个屁!都怪老十三,跟他多喝了几杯,竟然把这事给忘了。

    明安却没想那么多,有人托他奏请立储,可是正他的下怀,十四爷如今是如日天,一旦康熙允准,他这可是立了一大功,即便康熙不准,他也没损失,何乐而不为?默了默神,他便朗声道:“禀皇上,大清目前蒸蒸日上,但却对西班牙宣战前,主动攻击荷兰后,如今又出兵欧洲、美洲,可谓是强敌环伺。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上虽然春秋鼎盛,但储君乃国之根本,不可一日虚悬,皇太子被废已经半载,奴才恳请皇上早立储君,以为国本,以安天下。”

    !#

第385章 百官公推

    明安恳请立储的这番话一落音,满殿顿时鸦雀无声,储位空悬,于国非是幸事,这事谁不清楚?可康熙二废太子胤礽之后,闭口不提立储一事,与康熙四十七年一废太子时的态迥然不同。

    一废太子时,一众皇子皆是蠢蠢欲动,跃跃欲试,一副群雄逐鹿的局面,康熙可谓是心神俱伤,然而,仅仅废太子两个月时间后,他便召集众臣选立太子。

    如今,十四阿哥力压群雄,一枝独秀,康熙笑谈间二废太子,却是历经半年仍绝口不提立储之事,岂非咄咄怪事?是康熙不意十四阿哥?还是他担心立十四阿哥之后会出现客大欺主的局面?又或者是两废立太子,对他打击太大?

    一众王公大臣摸不准康熙的心思,谁也不敢妄言,十四党的大臣是担心重演当年官公推太子时的悲剧,八党的大臣则是担心康熙顺水推舟,立十四阿哥为太子,弄巧成拙,而其他立的大臣则是事不关己,谁知道康熙是什么心思?吃饱了撑的,去揽这闲事?如此一来,大家都小心翼翼的避开立储的话题,以至太子被废半年之久,无人提及立储事宜。

    昨日,十四阿哥大开门迎接登府拜访的八阿哥三人,无异于宣布,八党已经彻底融入十四党,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因为这一变化而彻夜难眠,谁都知道,两党融合将引朝局极大的变动,可谁也没想到,第一个变化就是打破了不言立储的平衡。

    胤祯怎么也未料想到,今日早朝竟然会有人恳请立储,背后登时就沁出一片冷汗,如今的局面,老八归顺,老四认输出海,老三出局自保,他实际上已经是无可争议的太子人选,他实是料想不到,昨日八哥才低头依附,今日就有人倡议立储。

    这不成心害人吗?这铁定不会是康熙的授意,这人是受谁的指使?老八的试探?还是老四的反击?是希望自己重蹈官公推太子的覆辙?还是恶意挑拨自己与康熙的关系?

    康熙会怎么想?自个通州可是伸手要过储君之位,康熙会不会认为这次又是自己逼迫他立储?想到这里,胤祯顿觉比窦娥还冤,这事不能解释不能分辨,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越描越黑,不做声不行,那等于是默认,出声反对如何?那无异是笑话,他谋夺储位的心思,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这可真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怎么办?胤祯急速的想着对策。

    四阿哥胤禛微微一怔之后,立即低头垂,这是康熙想立老十四为太子?还是老十四自个迫不及待的想做太子?这要是后者,可就有好戏看了,老十四甚至有可能跟当年的老八一样,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真要如此,自己还有没有机会?

    三阿哥胤祉心里也是一跳,他听从陈梦雷的建议,这半年来潜心编书,以求避祸,但是对储位却并未完全死心,一听到立储的提议,他是既紧张,又期待。

    八阿哥胤禩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十阿哥胤誐,暗忖,老十四并非如此沉不住气的人,多半是老十的手尾,这个粗心大意的老十,这次可真是捅了个大马蜂窝,不知道会引起什么样的反应?他出面支持肯定会被人误认为别有用心,反对不可能,只能是冷眼旁观了。

    康熙则是面无表情的望着一众朝臣,心里却甚是奇怪,这个明安是企图邀宠,还是受人唆使?老十四是否觉得已经扫清了所有障碍,以此来试探自己的心意?老八虽然是大张旗鼓的倒向了老十四,但不能排除他没有捧杀老十四之心,毕竟他自个就是官公推太子的大受害者。

    老四呢?有没有可能是老四的手笔?老四心机之深、隐忍之能,皆是罕见,又极擅长挑拨离间、造谣生事,象这种不费吹灰之力,便能使对手焦头烂额的手段,极符合他的风格。至于老三,康熙懒的多想,老三是典型的有贼心无贼胆,此事,不可能出自他手。

    立储一事,不能无限拖延,既然提了出来,倒要看看这些个儿子们的手段,看看究竟是谁的手笔?康熙当即默然不语,沉下心来,静观事态展。

    康熙的沉默,令所有的王公大臣都无所适从,揣摩不透他究竟是何心意,一个个也都抱着观望的态,等待着事态的明朗。

    大殿里一片沉寂,一众王公大臣虽是济济一堂,却是痰咳不闻,不敢稍有异动,一个个都如泥槊木雕一般,眼观鼻,鼻观心,恍如老僧入定一般,。

    这一来,可把几位上书房大臣给急坏了,这种情形,康熙按例是要点名征询意见的,万一点到自己头上,这如何回奏?支持立储,就是支持十四阿哥,十四阿哥如今一党独大,实力势力财力惊人,远非之前的太子和八阿哥相比,要说康熙没有忌惮之心,那是不可能的。

    但是,又不能说不支持立储,毕竟储君是国之根本,而康熙又已经年逾十,不立储,可谓是毫无道理可言,而且如此一说,必然是得罪十四阿哥,得罪十四阿哥能有什么好下场?

    就众人感觉压抑无比之时,吏部左侍郎李旭升站了出来,他可不是心血来潮,明安今年从正五品的工部郎超迁到正三品的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连跳二品四级,便是康熙的话,这其的内幕,一手经办此事的他自然清楚。

    明安深受皇恩,于此时提出立储,极有可能是出自康熙的授意,这种情形下力顶,必然倍受康熙注目,李旭升自问看准了机会,立刻出列朗声道:“微臣附议,恳请皇上早立储君,以守器承祧,固国安邦。”

    李旭升这一附议,立刻就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吏部右侍郎胡会恩此时也反应过来,紧跟着出列道:“微臣附议。”

    吏部这两个左右侍郎一表态,所有人都警觉起来,立刻就联想到了明安的升迁,吏部汉尚书吴一蜚年迈多病,对李旭升极是信任,自然也想为子孙种下福田,亦紧跟着出列道:“立储之道,乃是历朝历代不易之道,微臣祈望皇上早立储君,以安臣民,以固邦家。”

    一见吏部几个部院大臣众口附议,所有王公大臣登时都疑惑起来,难道明安此举是出于康熙的授意,而一众三、四品的朝臣比起他们则显的激进的多,三、四品想迁升到二品,不仅要有能力,而且要讲究机缘,他们是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机会的,而眼前,就是绝好的机会,谁不知道,跟着十四爷好升官?

    登时,殿的气氛就为之一变,一众三、四品官员争先恐后的出列支持,附议之声,不绝于耳。

    一见支持的官员如此之多,原本还抱着观望态的一些二品大员、王公宗亲亦纷纷跟着出列支持,海外分封即,可不能得罪了十四阿哥,正所谓法不责众,即便康熙不喜,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这一来,局势见火暴,支持的官员之众,气氛之热烈,比起康熙四十七年官公推太子的场面有过之而无不及,唯有几个上书房大臣和铁帽子王还强忍着未做声。

    见到这情形,八阿哥胤禩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愁,喜的是老十四此番与康熙怕是有闹翻的可能,愁的是,后这屎盆子会不会扣他头上?

    四阿哥胤禛却是分不清楚事情的真象究竟是什么?看着这火暴的场面,既是满心嫉妒,又是满心的期待。

    见到竟然是由吏部打破沉寂,从而展成不可遏止的局面,康熙不由暗骂这群一天到晚就知道揣摩圣意的朝臣,如此一来,他想一窥究竟的计划被破坏无遗,不过如此多朝臣的强烈支持,亦是令他大为不安,虽然只是支持立储,可谁心里都清楚,眼下,能立的就只有老十四。

    胤祯看得则是暗暗叫苦,偏生又不好出面阻止,这群混蛋,这不是火上浇油嘛?康熙立储一事上,向来是乾坤独断,你们支持的再狠,亦是枉然,反倒是把我陷入了不测之地,若是不加阻止,天知道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八哥。

    虽然眼下看来,朝廷是离不开他这个财神爷,但是名声也好,国家利益也好,都比不上皇位重要,康熙若是感觉受到威胁,下决心要除他,手段多的是,论宫廷斗争,他跟康熙比起来,可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想到这里,胤祯不敢迟疑,立刻一步迈了出去。

    见到十四阿哥出列,整个大殿立刻都安静了下来,一众王公大臣都是颇为惊讶,十四阿哥这种情形下站出来,意欲何为?目前才仅是支持立储,辞让还早了点,以他的沉稳,亦不可能赤膊上阵,难道,他要反对立储?那岂不是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白白遭人唾弃吗?

第386章 意外之喜

    第386章 意外之喜

    康熙亦是微觉诧异,老十四是何意图,眼下这种情形,他站出来,着实不宜,难道真想逼迫自己立储?不可能,老十四通州要太子之位时,很是委婉,以他的性格,岂能不留余地?想到这里,他眉头微微一扬,老十四不会是想倡议秘密立储?

    这也不可能,康熙眉头又微蹙起来,老十四虽然赞成秘密立储,但通州就曾明确反对他这一朝秘密立储的,不过,他很快就反应过来,此一时,彼一时,如今老十四已经完全胜出,对他而言,是否立储,如何立储,根本就已经没有意义了,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期待起来。

    胤祯略微沉吟,便扬声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储君乃国之根本,立储之道渊源流长,为历代不易之道,儿臣亦恳请皇阿玛早日立储,以固国本,以安民心。然本朝皇子培养、分封制与历朝皆有差别,不可一味沿袭前朝之立储制。”

    听到这里,康熙很是配合的露出了一副深思的神情,实则心里却是开怀不已,这个老十四,着实不错,不认死理,知道因时因势而变通,就他这个年龄而言,着实不容易。

    满朝的皇族宗亲、王公勋贵,武大臣却是被胤祯这番话给震住了,十四阿哥革上瘾了,连立储制也要革?可是这一革,岂不是把到手的储位往外推?十四爷是什么意思?

    李光地、张鹏翮听到这里,不由都松了口气,对胤祯是大为叹服,抛出一个立储制革,就轻易化解了眼前这危局,实是高。

    八阿哥胤禩亦是佩服的无以复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