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气凛然-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蓄意放了把火的萧溢茗眼看无力控制火势,走投无路之下,颇有点儿破罐子破摔的勇气,正好总督大人下拨的三十万元军火库建设资金到账,萧溢茗立刻把手头事务交给兵备处几位同僚,随后把工程一脚踢给华西集团下属工程公司,回到家里静静思考,不时记下些心得体会,针对目前沸沸扬扬的各种论调,写下几篇时政评论。
    半隐居的生活确实很舒服惬意,每天早上起床去打打拳,完了到西面近在咫尺的建筑工地走一趟,回来开始读报看书练练字,累了就拿着吉他到易姐屋里,和易姐来一曲合奏,将吉他和民乐版的《化蝶》、《月光下的凤尾竹》、《赛马》等十几首曲子演奏得无比纯熟,给易姐带来许多愉悦和笑容。
    平静舒适的日子没能享受多少天,络绎登门的文化界名流和青年才俊们搅乱了萧溢茗的半隐居生活,拿定主意的萧溢茗来者不拒,热情款待,不但谦逊待人坦诚相见,而且好酒好菜,绝对管够。
    于是,文化界领袖邹文翰老夫子和师范学堂校长张澜等人成了萧家大院的常客。
    这帮老夫子每次到来吃饱喝足还不行,离开时都要顺便带点儿诸如德国的放大镜、游标卡尺、英国的地球仪、美国派克钢笔之类的“小东西”离开,精神好的时候,几个老夫子还一边剔牙、一边游走在萧溢茗的后花园里,这里指指那里点点,之后萧溢茗就得派人到处寻找腊梅、金茶花等观赏植物回来栽种,或者挖掉某一部分“不合时宜的布置”,花大价钱买来老夫子们喜欢的观赏石堆上去。
    七月初,《字林西报》的英国记者威廉汉姆和《京津泰晤士报》的大胡子记者弗雷斯双双来到成都,通过英国成都领事官德维门联系到萧溢茗,在领事馆文化官员艾德华的引领下登门拜访。
    一身牛仔装的萧溢茗提前站在大院门口迎接,看到熟悉的艾德华就开玩笑:“比利,你欠我两箱威士忌什么时候送来?”
    艾德华给了萧溢茗一个热情的拥抱,随即笑道:“萧,你这个无赖,那天你给我骑的马虽然高大,可是跑不快,回去想了想我才知道,那是你用来拉车的马,不是军马,所以比赛成绩无效。”
    “咦!?那匹马可是你自己挑选的,别想赖账!”
    萧溢茗说完,向年轻高大、一头金发的威廉汉姆伸出手:“是威廉汉姆先生吧?欢迎你的到来!”
    “谢谢!没想到萧先生如此年轻。”威廉汉姆用中文致意。
    刚从中东回到中国的大胡子记者弗雷斯主动上前,用英语自我介绍:“迈克尔。弗雷斯,北京《京津泰晤士报》上海站记者,能够认识萧先生,我非常高兴。”
    萧溢茗也用英语寒暄:“见到弗雷斯先生我也很高兴!先生的漂亮胡子非常迷人,估计能让我的一群弟弟妹妹看得入迷。”
    众人开怀地笑了起来,随后跟随萧溢茗一起进入院子,来到正堂坐下,四姐已经端出特别泡制的玫瑰红茶和几样特色点心送上。
    弗雷斯刚赞完萧溢茗的英语说得棒,就看见里侧过道口站着一群男孩女孩,一个个望着他的大胡子,目瞪口呆。
    艾德华和威廉汉姆忍不住再次笑了起来,萧溢茗摊开双手,说道:“看见了吧,弗雷斯先生,估计这样的情景你在中国很多地方都能遇到。”
    经过萧溢茗这么一调侃,彼此间的拘束无形中消失了。
    萧溢茗叫来一群小家伙向客人问好,然后打发他们到后院上课去。
    艾德华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盅问道:“萧,刚来的家庭教师怎么样?”
    “玛丽小姐很有才华和爱心,谢谢您的帮助,不过再过一个半月小家伙们就要到东面振兴路小学去上学了,玛丽小姐和我一样,不愿意看到孩子们在这个小小的独立空间长大,这样对他们的成长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应该和其他各阶层的孩子们在一起学习和生活。”萧溢茗笑着回答。
    艾德华随即把萧溢茗的公司捐建一所八年制学校的事迹向两位同胞介绍,威廉汉姆和弗雷斯得知刚才路过的那片漂亮建筑群就是学校时非常惊讶,再得知这所新学校实行的教育方式与目前中国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同,除基础的汉语、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和体育属必修课之外,学校还聘请了多名来自英、法、德等国的语言教师和音乐教师,任由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中选修一至两门外语课程和乐器,现有五个年级共一千八百多名学生,超过三分之一是免除所以费用的成都及周边各县镇的贫民子弟,实行全住宿管理。
    威廉汉姆敏感地意识到其中的利益点:“萧,请问这所学校的投资多少?每年用于教学和福利保障的投入又是多少?”
    萧溢茗如实回答:“不含一百七十亩土地购置金,华西集团公司投入校区建设资金十八万五千多元,建起一栋四层的办公楼、四栋两层教学楼、五栋三层的学生宿舍楼、两栋外籍教师的连体公寓,还有一个有跑道的标准足球场、四块篮球场和一系列健身设施。
    “按计划,华西集团每年的投入均在十五万元左右,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发放、学生衣食住行和教学仪器购买,我们要把这所学校办成四川最好的基础教育学校。”
    威廉汉姆听完非常吃惊,他知道上海任何一所公立学校都没有这所学校的规模,每年获得的政府拨款不到四万元,整个上海警察局的全年拨款也只是三十万元,萧溢茗的华西集团公司竟然为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投入如此巨款,如此大手笔就算放到发达国家也少有,从这所学校的兴办和教育方式中,多少能看出萧溢茗的不凡志向。

第五十二章 独辟蹊径(下)
    【祝福所有的朋友端午节快乐!阖家幸福如意!】
    正式进入采访前,萧溢茗非常客气地向两位记者索要采访提纲,早有准备的威廉汉姆拿出中英文对照提纲,客气地征求萧溢茗的意见。
    萧溢茗对其中几点敏感话题做了说明,得到威廉汉姆的保证之后,这才愉快地接受采访。
    采访的内容包括萧溢茗个人的简要情况和政治背景、对目前时局的看法、对中国在野的各政党有何评价、如何看待中英关系及中国与其他列强关系、四川的经济现状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等等。
    萧溢茗坦率地把自己对中国各政党的看法和盘托出,其中对同盟会十年来的发展和一次次武装斗争的失败做出自己的总结,他认为同盟会的斗争精神令人震撼,斗争手段却非常幼稚和极端,一个个年轻而杰出的生命因为认识上的偏差而消失,令人无比痛心,毫不留情地指出同盟会中的不少政治投机分子不但没有履行任何的革命承诺,反而给无数人民特别是进步青年带来巨大灾难,“先进的政党必须具备纯洁xìng”的论点就这样诞生了。
    两个半小时的采访中,威廉汉姆和弗雷斯都在兴奋和震惊中渡过,几次因倾听萧溢茗的精彩论述而忘了记录,发觉后不得不停下来补救。
    领事馆文化官员艾德华一直含笑倾听,他没有威廉汉姆和弗雷斯这般jī动,一年来他和英国侨民庄森、德国武官夏普乐等人经常和萧溢茗小聚,彼此间没少谈到这些问题,萧溢茗比今天更jī烈的观点他们都听过。
    威廉汉姆按捺心中的jī动,将十多页的采访记录检查一遍,再递给萧溢茗确认,得到萧溢茗的同意后立即站起来致谢,提议到院子里给萧溢茗照张相,顺便合影留念。
    萧溢茗愉快答应下来,来到前院的大樟树下的石桌旁,听从摄影高手弗雷斯的指挥,摆出几个姿势。
    曾经两次在英国摄影大奖赛中夺冠的弗雷斯拍完一个胶卷意犹未尽,跑进正堂拿来张藤椅让萧溢茗坐到葡萄架前,沐浴着阳光连续拍摄五六张才作罢,随后客人们分别与萧溢茗合影留念。
    “萧,你将来会从政吗?”
    威廉汉姆在走回正堂的途中问道。
    萧溢茗停下脚步:“今天很难预料明天的事情,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我个人的意愿是不想从政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阵痛,政治局势和社会环境极为复杂,说不定一场又一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就要爆发,在这种局势下,谁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
    威廉汉姆双眉一震:“萧,你预计战争会很快到来?”
    萧溢茗笑道:“亲爱的威廉,你几乎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到过中国的所有省份,采访过数以百计的官僚和革命者,难道你不是看得很清楚吗?我相信英国政府早就有了自己的判断,如果说英国政府还有míhuò的话,就是不知道支持谁才更符合英国的利益,不是吗?”
    威廉汉姆再次震惊了:
    “真不可思议……萧,你这么年轻,而且一直待在四川这个富裕的内陆地区,怎么会看的如此高远?”
    “再高远也没你高远,我这个无名小卒刚张嘴说几句话,你就从上海赶来了。”萧溢茗戏谑地笑道。
    威廉汉姆耸耸肩:
    “亲爱的萧,你可真幽默,言辞也很锐利,认识你是我的荣幸,若干年以后,也许我会为此次成都之行而感到无比的自豪。”
    萧溢茗收起笑容,非常认真地点点头:“威廉,你应该相信自己的直觉。”
    威廉汉姆心头又是一震:“萧,你是否要对我说些什么?”
    萧溢茗摇摇头:“现在还不是时候,我还没资格说什么,除了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什么也做不到,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是如此,这也是我接受你采访的主要原因!
    “正如你刚才所说的那样,我太年轻了!正因为我太年轻了,很可能在即将到来的巨大变革中无所作为,可我总想着要为自己和四千多万父老乡亲做点儿什么,心情非常矛盾。”
    威廉汉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我想我明白你的想法,萧,你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你的年龄不应该成为你前进的阻碍,你的思想和眼光远比那些朝廷官员和革命者深远,你的xiōng怀更为宽广,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你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你在不懈地努力,不停地验证你的政治思想和远大抱负,而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萧,你让我对你充满希望,如果你觉得有什么我可以效劳的话,请不要客气,我很想成为你的朋友。”
    萧溢茗笑着问道:“难道现在我们不是朋友吗?”
    威廉汉姆高兴地伸出手,与萧溢茗伸出的手紧紧相握:“对,我们已经是朋友了!”
    两人相视而笑,回到正堂略作停留,威廉汉姆和弗雷斯便提出告辞,说要赶回去整理稿件。
    萧溢茗也不勉强,将两人和艾德华送出大门,在三人即将登上马车的时候,萧溢茗似乎突然记起件事,走到艾德华面前,郑重地说:
    “比利,有件事我觉得需要告诉你,根据我们华西集团掌握的情况,重庆的几个商会似乎对英国的贸易公司粗暴压价的做法很有意见,如果英国公司仍然拒绝和重庆有关商会举行磋商的话,很可能再也收购不到猪鬃、桐油、茶树油和其他土特产品,德国、日本和美国公司早已经等得不耐烦,随时都有可能横插一tuǐ。”
    艾德华感jī地致谢:“谢谢你,萧,我想领事先生会感谢你的。”
    “再见,朋友们!欢迎常来做客。”萧溢茗挥挥手,笑容无比灿烂。
    “再见了,萧,祝你好运!”
    马车驶过宽阔的十字路口,威廉汉姆低声询问艾德华:“刚才萧所说的话代表什么?”
    艾德华苦笑道:
    “代表重庆的土特产商会想要抛弃我们英国的贸易公司你们也许不知道,萧不但是四川军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同时还是四川古老帮会年青一代的佼佼者,他说出来的消息从来没有错误,之前已经提醒过我们几次!
    “我确信,如果我们英国设在重庆的贸易公司再不让步,就会被其他国家的公司所取代,就像成都地区一样,德国人依靠和华西集团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得到萧的大力支持,如今成都地区百分之八十的土特产出口,已经被狡猾的德国人掌握了。”
    威廉汉姆和弗雷斯都吃了一惊,脑海里不由浮现萧溢茗那副灿烂的笑容……
    C!。

第五十三章 影响力
    【祝福朋友们端午节快乐!明天下午《傲气》就要上强推了,明日两更会在晨九点和下午三点左右更新,凌晨冲击周点和周推榜,会更新一章,周一预计会爆发四章,请大家多多支持!】
    初秋季节,总督赵尔巽按惯例开始巡回视察,第一站他选择视察正在建设中的军火库。
    游走一圈之后,赵尔巽和数十文武官员站在南北向的振兴路最北端,他们身后就是高大厚实的北城墙,东西两个方向是沿着城墙修通了两条十米宽的平整大道,沿大道南边还栽下了一排整齐的夹竹桃,这种生命力顽强、生长极快的绿化树都有胳膊粗,相信明年就能绽放鲜艳的花朵。
    “要是能在这儿开座城门就好了。”
    袁金铠站在赵尔巽身边低声说道,他不指望赵尔巽回应,因为开城门从来都是件了不得的大事,不但要经过朝廷的同意,还得兼顾当地民意和风水布局等问题。
    陪同的几十名文武官员对工程进展和质量都很满意,纷纷说这条新路一开,东连北城门,西接北校场,日后进出军火库都很方便。
    重要的是这座军火库的设立,对城防的增强作用相当大,而且有利于军火库的防火防盗,这笔钱实在花得值。
    赵尔巽很是自豪了一把。这几年来,他审批的所有工程都完成得极为漂亮,质量上乘、账目清楚,没有发生过一起舞弊贪污案件,各界民众均给予很高的评价和赞誉。
    就拿眼前这个他亲自选址、由萧溢茗全权负责的军火库建设来说,萧溢茗和工匠们巧妙地利用了北校场东北角这座三十余米高的山包,以挖掘凿进和建后填埋的施工方式,将大半个军火库建在山包内部,军火库三面巧妙地利用原有的大水塘做护卫壕沟,不但增强了防火防盗等安全xìng,还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获得官员们的一致赞许。
    原先有些意见的几个武官亲临现场之后,也纷纷改变态度,认为军火库的建设很巧妙也很安全,成都府衙甚至想把新监狱建在军火库南边,惹来众人一阵笑声。
    赵尔巽和一群文武官员不知道的是,顺着城墙角下的大道一直到西面军火库工地的三百多米围墙,是华西集团旗下枪支组装部门金属制品公司的后墙,一旦西面的军火库落成,高大的围墙就会变成一排砖混结构的两层骑楼,而且还会向北开个大门,供金属制品公司的数百工人出入,将来一旦打开城墙建起新城门,这条大道就会成为五金工具和机械产品一条街,与隔着护城河的三个工厂连成一体。
    赵尔巽视察完成都本地,很快将前往重庆,然后再南下泸州、叙府,接着西上雅安,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转上一圈,才回来观摩新军和边军例行举办的秋操,估计中秋节都得在外面过。
    由于数月前湖南发生的“抢米暴动”愈演愈烈,半个湖南陷入动dàng之中,军民之间、族群之间的武力血拼事件层出不穷,赵尔巽自然不敢有丝毫放松,此次巡视,很大程度上是对四川地方官员予以警示,对各地民众进行安抚。
    独掌兵备处的萧溢茗因为要筹备秋操,加上军中其他各方面的事务较为繁琐,只好留在成都不能随驾而行。
    如今的萧溢茗,再也不是昔日的萧溢茗了,他已经成为四川赫赫有名的新思想代表人物,英、美、德、法等国报纸把他称为“中国新思维的开拓者”,“中国西南地区最有魄力、最具潜力的军界新星”,是“四川地区最成功最有代表xìng的工业家和商界传奇人物”,就连同盟会的报纸也把萧溢茗说成是中国新青年的代表xìng人物,在这样的吹捧下,萧溢茗想不出名都难了。
    数月来,自知写不出任何文学作品和浪漫诗歌的萧溢茗专攻时政评论,他费尽心力精心炮制的《论时代精神》、《民族工业的前途军发展初探》等五篇精心写就的论证文章,先后被全国各大报纸和欧美主流报纸所刊登,引起全国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就连袁世凯都授意麾下心腹谋士兼第一笔杆子唐昭仪撰文呼应,盛赞萧溢茗的《新军发展初探》是中国目前最有水平的军事论文,不但客观地总结了新军军事训练方面的得失,指出各地新军普遍存在的痼疾,还从建军思想、军事装备、军事训练和指挥系统建立等方面深入探索,给出了新军发展的宝贵思路。
    萧溢茗“剑走偏锋、独辟蹊径”的策略成功了,他的名字为全国文化界、工商界和军政界所熟悉,他的事迹成为无数进步青年心目中的榜样,他的政治立场中庸中有些许jī进,冷静中不凡jī情,既不得罪朝廷,也没开罪同盟会中的兴中会和光复会等各派系,在夹缝中走得轻松自然轻灵无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