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1879-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种行为,在中世纪的欧洲,是浪漫的骑士行为,但这时已经是犯罪,库比席克觉得不妥。希特勒一度为此失落不已,甚至想到到多瑙河跳桥自杀。不过他当时坚称,即便是死也要拉上斯坦芬妮一同殉情。就在少年希特勒企图自杀前夕,林茨举行的一场花会让事情峰回路转。当时希特勒和朋友库比席克站在狭窄的街道上,一辆载满美女的节日马车从他们身边经过。车上的斯坦芬妮摘下一朵玫瑰朝车下的人群扔了过去,正中了希特勒,这在以前是姑娘表达爱意的方式,希特勒连忙朝库比席克喊道:“瞧,她喜欢我!她喜欢我!”

从此,希特勒打消了自杀的念头。悄悄将那朵玫瑰放进一个礼品盒子中,精心保存了数年。他决心先出人头地,当个伟大的艺术家,再追求爱情。

1907年10月,18岁的希特勒说服母亲,又回到维也纳,参加维也纳美术学院的入学考试,要实现做画家的梦想。那一年,维也纳美术学院因希特勒的考试成绩不良,不予录取。试画的科目是人头像,这正是希特勒的弱项,他的成绩不够令人满意。

这次打击,对于雄心勃勃的少年希特勒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希特勒原来有绝对自信成为一位大画家,以为一定会成功的,但维也纳人才济济,不是他这个穷小子能左右的。他要求院长给个说法,院长后来应付他说:“你所缴的几张画肯定地说明:你不适合学绘画,你的才能显然在建筑方面;绘画系是肯定不合适你,合适你的地方是建筑系。”

艺考失败的希特勒再次沮丧回了林茨,他的母亲却病重了。希特勒便全心全意照顾病中的母亲,他每次都亲自给母亲上碘酒,那过程是痛苦的,首先要将纱布泡在碘酒里,然后将它叠好,敷在伤口上,不光是碘酒浸入肌体时疼痛难忍。一旦它进入内脏后,病人便不想吃东西。看着母亲痛苦的表情,希特勒变得懂事多了,他的母亲为了省钱没有住院,被安置在厨房里,在林茨寒冷而潮湿的日子里,因为那里才全天有火,比较暖和。厨房里的碗橱已被抬走,换上了一张卧榻,阿道夫·希特勒就睡在那里,以便随时照料母亲,白天,阿道夫还要帮忙做饭。母亲病重,希特勒接管了家庭,当了家长。他的妹妹保拉在校成绩不好,他就会斥责她,让她发誓,日后要做个勤奋好学的学生。

1907年12月20日晚间,库比席克去找希特勒,发现希特勒的母亲克拉拉靠着儿子坐在床上以减轻痛苦,她嘴唇紧闭,双眼深陷,像是睡着了,希特勒朝他的朋友打了个手势,让他离开。库比席克转身刚要走,希特勒的母亲克拉拉睁开眼睛,小声对库比席克说:‘库斯特尔,答应我,我不在时,你继续做我儿子的好朋友吧。除了你,他没别的朋友了。那语气,很明显,她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已经来临。12月21日凌晨,在林茨点燃的圣诞树的光茫照耀下——希特勒的母亲安静地离开了人世。天亮后,布洛克医生到希特勒家里签署死亡证书,他发现悲痛的阿道夫坐在她母亲的身旁,脸色惨白,在一本速写本上画有一张他母亲克拉拉的画像,这是希特勒送给母亲最后的礼物。

1907年12月23日早晨,天气潮湿,大雾弥漫,被装在一口坚硬光滑、四周用金属镶紧的木棺里的克拉拉,被抬出了布鲁登加斯9号。灵车沿着泥泞的街道,缓缓地朝教堂驶去。在举行简短的仪式后,,一辆灵车和两辆客车缓缓越过多瑙河,翻过一座山,朝里昂丁驶去。遵照希特勒母亲的遗愿,她被安葬在丈夫的身旁,名字则刻在丈夫的墓碑上,希特勒和家人默默地站在雾茫茫的坟场里,希特勒身穿黑大衣,手托一顶黑色高顶帽,他的脸色更苍白,严峻而镇静,对希特勒一家而言,这个圣诞之夜,是悲哀之夜。

母亲去世后,希特勒手中提着一只装替换衣衫的衣箱,心中怀着坚定的意志,动身到维也纳去。他向审慎和家人告别,宣布他若不得志,决不回乡。在维也纳,希特勒的钱很快花完了,接下来便是他一生中最悲哀的日子,收入之微薄,不足以填充他每日辘辘的饥肠。因为缺钱,希特勒租不起房,很快他不得不放弃在西蒙·丹克胡同租赁的房间,去住只有铺位的鸡毛旅店,或者在多瑙河畔维也纳第二十区默尔德曼街几乎同样简陋的收容宿舍里栖身,这种收容宿舍是慈善性质的,一碟蔬菜加烤肉只需19个铜币,再加4个铜币便可饱餐一顿,隔离房间内还有10多个煤气炉,专供付不起饭钱的人使用,客人可免费用厨具烹煮自己的便宜的饭菜,主食往往是马铃薯,或者靠光顾教会的施粥站打发饥饿的日子。

青年希特勒永远也忘不了他在鸡毛旅店里呆的那一夜,无床、无椅、无桌、无被褥,只有一地鸡毛,住客来到店里,交给店主几个铜板,店主就撮给他一簸箕鸡毛。住客睡觉时把鸡毛铺在地上。脱光衣服,一头扎进鸡毛堆中,在鸡毛的掩埋中酣睡。房内横倒竖卧,约有十余个人,有的伏身而睡,有的把身体埋在鸡毛底下,只露一个头儿。

当再一次被维也纳美术学院拒绝时,希特勒很绝望,觉得自己在大都市维也纳,没有希望,没有前途,没有社会地位,没有正当职业,没有亲人的爱,没有姑娘的爱,总之,没有一个社会正常人所应该拥有的一切。他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于是他深居简出,发奋读书,特别是研读以前他感兴趣的德国历史和神话。

德意志其实是一个大国家的概念,即所有日耳曼人组成的一个国家,历史来源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起源于公元962年,德意志王国的国王奥托一世,继查理曼大帝后,再次接受罗马教皇约翰的加冕,成为罗马的监护人和罗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他的帝国被称作“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它包括整个德国、法国、意大利和易北河、多瑙河和以波德河为界的欧洲中部地区。

俾斯麦所统一的德国后来被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但是并不完整,因为奥地利没有被包括在内。奥地利的亲徳分子多的是,希特勒的同学中就有许多,只是还没有公开化,官方不允许奥地利并入德国。俾斯麦打造的德国实现了所有日耳曼人的梦想,大日耳曼主义虽然被官方禁止,但在奥地利的民间非常有市场,他们认为日耳曼人的国家如果要统一,就应该是德国的样子,而不是奥地利这个多民族的样子。所以希特勒讨厌奥匈帝国,他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个德意志人。他认为德国要恢复“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是希特勒的第三个梦想!

希特勒之所以研究神话,因为神话的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著名心理学家荣格发现,神话是一个人类意识的水库,隐藏着集体无意识,一个民族有怎样的精神面貌和价值观念,神话透露出了重要的信息。神话在人们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转变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神话中的主人公是具有超人品质的英雄,他们与企图消灭自己和同伴的黑暗势力进行顽强地抗争。正是这些英雄,点燃了人们从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变的道路。

当希特勒接触瓦格纳的歌剧和德意志的历史时,简直像着了魔一样。在这一刹那,希特勒的身上的救世主原型被唤醒,成为他能感受得到的自我意识,此后,希特勒的一生都在疯狂践行这种拯救德意志人的意识,他仿佛听见无意识里,有许多声音在向他呼唤,要他“拯救德国”。

当1908年世界大战提前爆发,德国决定向法国宣战时,青年希特勒将画家的梦想丢到一边,不再逃避兵役,报名参加了巴伐利亚王国的军队,随着第十六步兵团到前线去。上前线一天,他紧握着房东波起先生的手说:“如果我战死,请您写信通知我的妹妹。她也许需要我廖廖无几的遗物,如果她不要,这些遗物就送给波普夫妇。”

希特勒决心在战场上,做一名无愧于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的军人!希特勒从维也纳来到属于德国的巴伐利亚邦国,参加了德国的军队,被分配到利斯特上校指挥的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这个团不是主力部队,是志愿兵团,充斥着大学毕业生,还有很多为祖国奋战的犹太人,整个志愿兵团大约36000人。

凡尔登陷入德军和英法联军的堑壕对峙战后,希特勒所在的队伍,乘火车沿莱茵河奔驰,火车开往比利时的伊普尔。希特勒和大多数巴伐利亚新兵,都从未见过莱茵河。随着金光四溢的朝阳透过晨雾从河面上缓缓升起,耸立在尼德瓦尔德象征着日耳曼帝国的巨大的雕像,突然出现在他们眼前。年轻的希特勒和他的同伴们很激动,整列火车的士兵自发地唱起了军歌《德意志高于一切》: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无论何时,为了保护和捍卫,

兄弟们永远站在一起。

从马斯到默默尔,

从埃施到贝尔特,

德意志,德意志,高于一切,

高于世间所有万物。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遍及世界,却永远保持

他们古老而高贵的名声;

激励我们从事高尚的事业。

即便要用去我们的一生。

德意志的妇女,德意志的忠诚,

德意志的美酒,德意志的歌曲。

统一、正义和自由,

为了德意志祖国;

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

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手拉手,心连心。

统一、正义和自由,

是我们幸福的保证。

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

绽放。我们的德意志祖国!

尽管希特勒这时是奥地利人,他也被同伴的激情所感染了,他很激动,热血沸腾,只觉得心脏快要跳出胸膛!

第218章希特勒的战争(2)

1909年10月底,希特勒所在的连队,到达比利时的伊普尔附近参战。他们团的士兵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冒着浓浓的晨雾前去解救受困的德国部队。当时德军的情况很危急,德军被围在一个叫韦茨哈特的村庄附近的树林里,英军和比利时军的炮弹不断在前方树林中炸开了花。

为什么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取得胜利的德军会被英军和比利时军队围困呢?原来,比利时的安特卫普被德军攻占之后,年轻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已无路可退,在他身后已经是法国的领土,他只能当一个有勇气的好战士,亲自上前线指挥。阿贝尔不想当亡国之君,卷起裤腿,拿着毛瑟枪,命令没有战斗任务的军官站在他划出的线后,谁敢擅自后撤,就马上枪毙谁。

但德军的主力部队很凶猛,连续三天的炮火屠杀了二分之一的比利时大军,阿尔贝一世手下的六万军队,伤亡三万多,彻底奔溃。越来越多的德军跨过伊瑟河,追击比利时的残兵败将,比利时军队和国王恨不得长了四条腿,一路狂逃。胜利的德军处于亢奋状态,穷追不舍,即使是天空下着瓢泼大雨,也毫不在意,一直追到了佛兰德。阿尔贝一世彻底绝望了,用了手中最后一张王牌:他命令打开乌波特海闸的水闸门,泄海水淹死德军,即便这样会淹掉比利时的伊普尔很多地方,淹死数万来不及撤离的比利时百姓。

德国兵刚开始没注意,以为是当时连续的降雨照成了地面积水,他们觉得最终的胜利就在眼前,继续追击。打开闸门的那天早晨,海水淹没了德军的足踝。到了午夜,海水淹没了德军的膝盖。而且水面还在不断的上升,浑浊的海水中很多死猪和奶牛,还有很多比利时百姓的尸体在浮沉。德军这才意识到,不对劲:比利时国王狗急跳墙了!很快,一条五英里宽、水深足以淹没高大的德军胸脯的湖泊,将德军和比利时军队分隔开来,德国陆军不得不放弃了攻击。

跨过伊瑟河的德军被迅速转移到了环绕伊普尔东边、南面、北面山脊上的村庄。在这里,德军和提前撤退到这里的法军、英军打得十分激烈,很多是徒手相搏杀。有些德军被英军和法军围困,于是希特勒所在的志愿军被派上了战场,德军准备各个击破围堵他们的英军和比利时军队。

青年希特勒的身体有点弱小,连背包都难以背动,他手持步枪,头上歪戴着钢盔,八字胡子下垂,眼中却射出生气勃勃的光茫,俨然是前线的英勇战士。他大衣的肩章滚边采用所在团的识别色,领子则带有义务役军人的红色步兵领章,而立起来的领子则露出了代表他军衔的纽扣。希特勒的头盔裹布上本应带有字母加数字的图案,但由于保密的原因被去掉了。

希特勒第一次上战场,一阵阵炮弹在头顶呼啸而过,在林子的边缘开花,树木被削倒,好像它们是稻草似的。希特勒既紧张又害怕,和战友们匍匐至林子的边沿,焦急地等待军官冲锋的命令,四周被打倒的树木和枝叶颤抖着,炮弹又在林子边沿爆炸了,顿时硝烟弥漫,泥土石块满天飞,连大树也被整根拔起。

过了半个小时,还没有接到冲锋的命令,希特勒心里有点着急,对旁边的战友说:“我们德意志的军队,不能老趴在这里不动,如果要战死沙场,不如死在外边。”

不过,希特勒两次蠢蠢欲动,都被战友拉了回来。当时战斗太激烈,德军的非主力部队与比利时军队的残部和英军相遇。伊普尔所在的佛兰德斯地是涝地,无法挖堑壕,双方军队都直接火拼,伤亡不小。德军在过河时,不仅受到比利时伏兵的袭击,开进运河里的英国皇家海军的战舰还把大量炮弹倾泄向德军,德军第一次被轰炸得晕头转向。当时气温比较低了,双方士兵身上都是湿的,寒风一吹,人几乎就被冻僵栽倒。

当时,雨还在继续下,夜晚越来越冷。战场是平原,点缀着村庄,一片一片的树林像贴在大地上的补丁,河流、运河、灌木篱墙向四面八方延展而去。这样的战场比较适合防守,而不是攻击,双方的骑兵难有用武之地。不过,英军在人数上总是处于劣势,人数少的有时难以取胜,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坚守阵地,重新夺回失去的阵地。最终拯救英军的是他们步枪手的准确性和速度。成批的德军被英国步兵精准的枪法毙命,以至于德军都以为他们面对的是机关枪而不是步枪。

双方僵持了一个月左右,伊普尔的地形有利于防守,德军伤亡13万人,英军和法军伤亡10万人左右,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在佛兰德斯战场》,来描述发生在这里的残酷战斗:

在佛兰德斯战场

罂粟花随风飘荡

一行又一行

绽放在殇者的十字架之间

那是我们的疆域

而天空云雀依然在勇敢地歌唱,展翅

歌声湮没在连天的烽火里

此刻,我们已然罹难,倏忽之前

我们还一起生活着

感受晨曦,仰望落日

我们爱过,一如我们曾被爱过,

而今,我们长眠

在佛兰德斯战场……

继续战斗吧

请你从我们低垂的手中接过火炬,

让它的光辉,照亮血色的疆场

若你背弃了与逝者的盟约

我们将永不瞑目

纵使罂粟花依旧绽放

在佛兰德斯战场……

等了大约一个小时,希特勒和他的战友们发动了四次冲锋,都被英军的火力压制了回来。希特勒所在连的士兵,除希特勒之外,竟然没有一人生还。而希特勒最终也倒下了,一颗子弹打穿了希特勒的右袖,但是,如同奇迹一般,希特勒却安然无恙跑回了德军。在德军的第五次进攻中,希特勒所在的团众与占领了林子的边沿和韦茨哈特的农庄。但是,英军很快又进行了反击,企图夺回村子,又一场血腥的战斗持续了3天。希特勒所在的团的团长,被英军的一发炮弹击中战死,站在团长旁边的中校副团长,也被炸成了重伤。希特勒冒着猛烈的炮火,找到了一名军医,两人协力将副团长拖到急救站。到11月中旬,第十六步兵团仅存军官30名,士兵总数不到七百,幸存的士兵只有五分之一,但进攻的命令,却仍不断下来。

那天凌晨,山区的雾气很浓,笼罩在阵地上。希特勒的新团长叫恩格尔·哈特中校,在希特勒和另外一名士兵陪同下,来到前沿视察阵地。当时万籁俱寂,很多士兵都太累了,倒在地上睡觉,钢铁之躯都成了烂泥。

哈特中校遇到了还很精神的希特勒,问道:“下士,你怕死吗?”

希特勒立正敬礼后说:“为了伟大的德意志,牺牲也是光荣的。”

恩格尔·哈特中校说:“那我们靠近英军的阵地看看。”

于是,希特勒跟着恩格尔·哈特慢慢走近英军的战壕,这时,一名正在抽烟的英军机枪手发现了敌情,三名穿着德军制服的人朝他们走了过来。他赶紧叫醒身边的同伴。不一会,机枪子弹如雨点般朝着希特勒他们打去。希特勒一看团长有危险,赶紧跃至团长跟前,将他推进壕沟里。啪啪啪的机关子弹在他们头顶扫出一片尘土。

希特勒救了恩格尔·哈特团长一命。恩格尔·哈特团长喘过气来,与希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