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歌王-第4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当初就是想把通关卡捂的更热乎点再用,结果给捂烂了,几乎没发挥效用。现在林李组一上来就用,抢占先机,这战术很毒辣嘛!看来今天这期比赛林李组又要轻松夺冠了。

工作人员也没想到林李组会这么快用通关卡,被搞了个措手不及。

宋璐峰其实是想在第一关多耗点时间的,所以才让游戏组设置这么难的关卡。

这关的粉丝最多,拍出来的效果最好。且这关游戏也比较有意思,会比较吸引观众。

但现在林李二人直接要使通关卡过关,这就意味着他俩在这关要没有镜头了!

宋璐峰主动上前问两人:“你们确定要用通关卡吗?有这么多粉丝,你们不在他们面前表现一下吗?”

李孝妮确定道:“后面表现的机会多的是,我们要在最好的时机使用通关卡。”

宋璐峰无奈的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何菲。

何菲也知道现在的情况有点棘手,最大的两个明星要走了,他们前门区的录影就要失色很多了。

何菲眼睛一转,立刻让一个手下去鼓动围观的歌迷了。

很快,上千歌迷就喊了起来,希望李孝妮和林在山不要走。

在节目组的鼓动下,居然还有人喊让林在山唱歌!

这一喊可不得了,获得了巨多人的支持!

很多人歌迷和路人都叫了起来,就好像喊“安可”似的,非要林李二人走之前在前门脚下唱首歌再走!

第564章《前门情思大碗茶》

回到故乡,林在山的心情很亢奋,见粉丝们如此热情,他怎能一走了之?

“好,那我就唱一首吧。既然是在前门脚下比赛,又是茶壶赛,我就唱首《前门情思大碗茶》吧!”

林在山通过话筒向现场围观的上前路人粉丝们讲着。

粉丝们发出了如潮的欢呼!

比赛暂时停止。

其他明星也都很关注林在山的表演。

李孝妮听了林在山这首歌的歌名,心中合计,这是林在山临时写的歌吗?以前没听说他写过有关前门和大碗茶类的作品。

不过大碗茶和林在山离的倒是不远,因为林老爷子生前就很喜欢喝大碗茶。

李孝妮照顾过林老爷子一段时间,她经常和林老爷子聊天,她知道林老爷子是北京人,儿时是在前门一带长大的。

林老爷子成年后以建筑工人的身份来到了东海,算是东海的第一批建设者,也是东海的第一代“移民”。

林老爷子在东海工地干活的时候,就很喜欢喝大碗茶,据说他们那拨从北京来的建筑工人都喜欢喝大碗茶,因为解渴,痛快。

到老了,林老爷子还是很喜欢喝大碗茶。

李孝妮每次看林老爷子喝大碗茶都觉得很有趣,因为她之前看人喝茶都是用小茶杯喝,南方很少有人用大碗来喝茶的。

李孝妮猜,现在林在山要唱这首《前门情思大碗茶》,会不会是因为他回到爷爷的故乡了,心中感怀,从而做出这么一首歌来怀念林老爷子呢?

果不其然,林在山弹着吉他一开腔,那浓浓的戏剧京味,立刻就让李孝妮听到了一种穿越时空的与众不同的情怀——

……

我爷爷小的时候~

常在这里玩耍~

高高的前门~

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

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

他一日那三餐~

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

……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

也许它最廉价~

可谁知道~

谁知道~

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

饱含着泪花~

它饱含着泪花~

……

在场除李孝妮外的大部分人,都被林在山这首“莫名其妙”的歌给唱懵了。

在这么庄严传统的地界儿,大家以为林在山会来一首类似以《男儿当自强》的劲歌呢,谁能想到,林在山像唱戏一样自说自的唱了起来。

这是歌吗,还是戏啊?

这是原创,还是北京当地的民间小曲?

围观的北京粉丝听的倒是挺入味,这首歌在他们听来特别接地气,且是他们之前没听过的一种风格。

有的歌迷在底下低估了:“林大叔的爷爷是北京人?他这唱的是他自己的故事吗?”

这样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其他歌迷的回答,因为大家对林在山都不是那么的了解。

大家只知道他唱歌好,但对于他的祖籍,一无所知。

只有李孝妮知道,林在山确实是在唱林老爷子的故事。

林在山其实也是在唱他自己的故事,唱另外一个位面家人的故事。

也是在唱一个时代的故事。

小改了歌词,林在山越往继续唱着——

……

如今我东海归来~

又见红墙碧瓦~

高高的前门~

几回梦里想着它~

岁月风雨~

无情任吹打~

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

叫一声杏仁儿豆腐~

京味儿真美~

我带着那童心~

带着思念么再来一口大碗儿茶~

……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

也许它最廉价~

可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它醇厚的香味儿~

直传到天涯~

它直传到天涯~

……

围观的粉丝绝大多数都是李孝妮的粉丝,他们接受和喜欢的是更新潮的文化,所以乍的听到这样一首很“老”的歌,大家伙心里的滋味都挺奇怪的。

他们本来很不喜欢这种老派的作品,但奈何林在山唱的太动情了,凭着他这条天赐的宝嗓,当他唱的动情时,那就算听的人再讨厌他或者讨厌这个类型的音乐,他仍能用感人至深的天声磁性,将他的情感传递到听者的心里。

以至于听到最后,很多年轻人都生出了一种五味杂谈的感触。

他们好像从林在山的歌声里听到了他们上上代长辈勤勉而心酸的人生,听到了深深的对于亲情的怀念。

人心都是肉长的。

就算是再新潮的小青年,好像很玩世不恭,好像很不在乎家长里短,但他们心里仍会有对亲人的感恩和牵挂。

林在山这首“老”歌,便触动了不少年轻人的心,甚至让一些只喜欢前卫的小青年,第一次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美好。

林在山这一曲唱罢,现场立刻爆发出了热烈的欢呼声和喝彩声。

很多人都在喊让李孝妮献唱,两个人对唱。

但因为节目组有比较严谨的录影时间安排,林李二人不能再在前门这儿耗着拖整组的剧情了。

他们在前门前的录影份额差不多了,节目组便安排两人乘专车朝第二个游戏场地——钟鼓楼脚下进发。

林李二人一走,前门大街口的大批歌迷,也跟着转场了!

他们早就拿到今天的比赛场地安排信息了,知道林在山和李孝妮要去钟鼓楼,于是他们打车的打车,骑自行车的骑自行车,还有跑着转场的,大部队浩浩荡荡的朝着钟鼓楼进发了!

前门的比赛场地,转眼间就只剩不到百人的路人围观,场面一下子就变得清冷了。

仍留在前门比赛的其他明星心里难免会有落差。

任强郁闷的哼着:“那些人都是来看李孝妮的吗?怎么全都走了?”

老影帝笑着拍了拍任强肩膀,以做安慰。

其他的像陈宝儿她们这种明星,在东海都算是小有名气的艺人,在东海时她们都觉得自己人气挺高的,走大马路上一定会有路人找她们合影。

却没想到,在天京特区,她们的星光和人气会如此遇冷。

和李孝妮这种红遍中华的超级巨星比,她们的人气简直要被爆成渣了。

甚至说,他们其他七组明星的人气加在一起,和李孝妮都没法比。

更别说李孝妮旁边还有个呈火箭窜天之势的林在山呢。

那俩人的人气那么高,比赛的成绩还这么好,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在变得奚落的围观路人加油声中,其他组合在前门前继续着他们的倒茶比赛。

任强等人起初都觉得林在山和李孝妮一上来就把通关卡给用在这么简单的关卡,很不明智。

但等他们自己挑战了,他们就都意识到林李二人的选择有多么果断和明智了!

这关前门茶壶战,远比林在山唱的歌残酷多了!

这关的难度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其他七组人,排队赛了两轮,居然没有一组人挑战成功!甚至连一组接近成功的人都没有!

半个多小时耗过去了,他们竟一点进展都没有!

老影帝一看这形势不对头,当机立断的选择了罚时免战。

要这么赛下去,耗一个小时估计都比不出来结果,还不如直接选择罚时免战来的实惠呢,也省的浇一身水了。

其他组合也感受到这关的难度了,但他们还是想再试试,不想罚时免战,没准就蒙过去了呢?他们怎么都不舍得再在这耗多一个小时等着了。

而就在其他组合在前门遇困时,林李二人早已杀到了鼓楼前的烟袋斜街,开始了他们第二关的挑战。

和另一位面一样,这个位面的烟袋斜街也是一条很有传统特色的京味民俗文化街。

这个位面的清朝灭亡的很早,但北京城的发展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大华王朝还没交出政权的最后几十年,烟袋斜街就已经小有规模了。

到20世纪初,这条斜街内便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了。

其铺面建筑风格朴素,很有北城的特点,并留下不少文化名人的足迹,这样的文化底蕴一直传承到了今天。

林在山一来到烟袋斜街,情绪就变得更亢奋了,他小时候就是从这边长大的,对这儿再熟悉不过了。

身处新的位面,从全新的角度看着曾经的家乡,那一丝丝的相熟和一面面的相生,让林在山心里交织出了一种特别神奇的感动。

有那么几个瞬间,他觉得自己好像回到家了,又回到了那个曾经的世界。

但晃晃脑袋,又像夜梦惊醒,他又能有血有肉的感受到这个位面的真实,这滋味太特别了。

心中带着难以压抑的激动,激动的他手都发抖了,很难控制。

而他和李孝妮今天要面临的第二关挑战,正要赛传统的手艺活儿——两个人一人要挑战吹糖人儿,一人要挑战捏面人儿。他们做出的成果要得到手艺师父的肯定,才能拿这关的过关卡。

两人商量的结果是林在山来吹糖人儿,李孝妮捏面人儿。

之所以做这个选择,是因为林在山的气更长,吹东西的火候儿掌握的更好。

但因为心情实在激动难抑,林在山在这关的挑战十分不顺利。

李孝妮那边早把面人捏好了,并获得了师父的认可,林在山这边还吹的乱七八糟呢。

第565章《钟鼓楼》

“大叔,你这是吹河豚呢还是吹猪八戒呢?你这肚子吹的也太大了吧!”

李孝妮笑呵呵的来到了吹糖人儿的林在山身边,笑话林在山的猪八戒主题作品很拙劣。

“唉……”

林在山笑着叹了口气,手抖依旧。

今天的他,很难将精力全部集中在比赛上。

周围熟悉又新鲜的一切,让他心潮澎湃,很难自抑。

林在山连续吹了两回糖人儿,都以失败告终。

李孝妮觉察到了今天的林在山心事重重,不由颦了颦眉,问林在山:“你行不行?要不我来吧?”

“这关好像必须一人完成一项手艺。”

“我去问问。”

李孝妮走到一边问工作人员,是不是能一个人把两个手艺都做了。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这关两个选手必须各自完成一项手艺挑战。

也就是说,在李孝妮完成了捏面人的挑战后,林在山必须独立完成吹糖人的挑战。

“大叔,你别着急,慢慢来,我听说其他的队伍都被卡在前门了,还没有一组完成茶壶战呢。”李孝妮耐心的劝慰着林在山。

林在山兀自苦笑,他根本不在乎别的队伍是不是会赶上他们,他的思乡之心被这座跨越了时空的古老城市给唤醒了,很难再回到比赛里来了。

他想的都是旁边的钟鼓楼,曾经的生活,哪里能吹好糖人?

有点浑浑噩噩的,吹了四次唐人,林在山才终于被师父照顾着,勉强过了这关。

他们在这里耗了将近半个小时。

但即便如此,还是没有一组组合能赶上他们的进度。

其他明星仍在前门的茶壶战努力着,林在山则被李孝妮带着,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钟鼓楼。

坐在专车里,看着身后的钟鼓楼渐行渐远,林在山心情莫名的感伤。

“你没什么事吧?感觉你今天状态不太对啊?”

李孝妮在车里关心的问着林在山。

她怀疑林在山是不是想林老爷子了?

林在山笑着摇摇头,什么都没说。

李雅妮也看出了林在山今天的状态不太对,便问林在山:“林大叔,听您刚刚唱了那首《前门大碗茶》里有说您爷爷的故事,您爷爷是北京人么?”

李雅妮其实知道林在山的祖籍是北京,也从网上看过林在山的爷爷是从北京去东海的建设者。

在做这季节目前,得知要为林在山和李孝妮服务后,李雅妮早就给林在山了解了个底儿掉了,她细致的整理过林在山的资料,虽然那时她不怎么喜欢林在山,但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林在山微笑着讲:“是的,我爷爷是北京人,所以我对这座城市有着比较特殊的感情,我记得我爷小时候总给我讲‘家’的故事。”

“你之前来过很多次北京了吧?”这是李孝妮问的,她很不理解为什么这次来北京,林在山的态度会如此异常。

“来过几次。但每次来我都会有些新的感觉。”

李雅妮感兴趣的问:“新的感觉——意思是,您又有新的音乐创作灵感了?”她又想怂恿林在山唱歌了。

“新灵感谈不上,但我之前其实写过一些这样的作品。”林在山朝主动李雅妮伸手:“把吉他拿给我,给你们唱首歌。”

“什么歌。”李孝妮问。

“身后的那两座楼——《钟鼓楼》。”

回国录影,节目组给明星们配的专车都是从当地借调的保姆车,很舒服,也很宽敞。

李雅妮见林在山自请自来了唱歌的兴致,忙不迭的给林在山送上了他斑驳的老吉他。

随即,林在山弹着老吉他,拨动心弦,唱出了他最爱的《钟鼓楼》——

……

我的家就在~二环路的里边~

这里的人们~有着那么多的时间~

他们正在说着~谁家的三长两短~

他们正在看着你~掏出什么牌子的烟~

小饭馆里面辛勤的是外地的老乡们~

他们的脸色~像我一样~

……

单车踏着落叶~看着夕阳不见~

银锭桥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水中的荷花~它的叶子已残~

倒影中的月亮~在和路灯谈判~

说着明儿早晨~是谁生火做饭~

说着明儿早晨~是吃油条饼干~

……

钟鼓楼吸着那尘烟~任你们画着他的脸~

你的声音我听不见~现在是太吵太乱~

你已经看了这么长的时间~你怎么还不发言~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

……

虽然没有三弦儿点睛,但林在山伴着孤零零的吉他,柔情入骨的吟唱还是将这首《钟鼓楼》唱进了李孝妮等人的心。

李孝妮终于确定了,林在山一定是想林老爷子了。否则,他的情绪不会沉湎到这样的地步。

唱这首歌时,林在山的心情确实是有点沉重。

因为怀念,也因为一些再也回不去的情怀,再也看不到的故乡和亲人。

不喧嚣,却绝对感人。

就像这首歌的原创者何勇,一个号称中国朋克祖师爷的嘶喊者,将他最好的情绪抒发在了一首没有任何愤怒情绪的作品里,是如此的安静,如此的动人。

有时候想想这世界上的事真是挺神奇的。最愤怒的摇滚音乐人,却写出了最安静最动人的民俗作品,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于何勇,林在山有着说不完的感慨。何勇的《垃圾场》专辑,一直是林在山最喜欢的几张国内摇滚乐专辑之一。

想要评述何勇的《垃圾场》专辑,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同时也是一件很简单的事。

说它困难是因为《垃圾场》的作品从创作到制作再到最后的发行,时间跨度长达十多年,音乐的风貌和作品承载的社会信息非常繁杂。

而说它简单是因为《垃圾场》相对于《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张楚)和《黑梦》(窦唯)来说并不艰深。

如果说《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玩的是“思辨”,《黑梦》玩的是“氛围”的话,《垃圾场》玩的就是“情绪”。

很多人在谈何勇时都喜欢用“愤怒”这个词来描述他,其实“愤怒”用在何勇身上并不恰当,建立在思辨之上的“怒”可以称之为“愤怒”,建立在情绪之上的“怒”只能称之为“恼怒”。

有人会问:“何勇恼怒的根源是什么,是什么让他恼怒”?这个问题问得好,搞清楚何勇恼怒的根源对于理解《垃圾场》这张唱片至关重要。

事实上,2000年之前真正代表“北京摇滚”这个概念的就两个人——崔健和何勇。支撑这两个人摇滚的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北京亚文化——军队“大院文化”和草根“胡同文化”。

崔健的摇滚是“大院文化”的产物,何勇的摇滚是“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