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有觉悟?
当然,在他眼里,自幼在以色列长大的盖尔加朵,肯定是被恐怖而又庞大的犹太宣传机器给洗脑了。
这不是好事,墨菲为了两人的未来考虑,觉得以后有必要稍稍纠正下盖尔加朵的三观。
墨菲恳切的说道,“盖尔,你能认真考察一下学校,再决定读书的地方吗?”
盖尔加朵迟疑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嗯,你陪我在洛杉矶到处转转吧。”
她的态度明显松动,墨菲趁热打铁,打电话给格雷斯让她收集有相关法律专业的位于洛杉矶的所有大学的资料,而且鼓动盖尔加朵搬到了他在圣莫妮卡的家中。
盖尔加朵也没有拒绝,两人关系再进一步之后,感情再次升温。
另一方面,看过格雷斯送来的资料,墨菲带着盖尔加朵接连拜访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甚至连加州理工大学都去了一趟。
最终,在墨菲多管齐下之后,盖尔加朵决定未来在洛杉矶渡过自己的大学生涯,有可能的话,尽量申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法律专业。
搞定这一切,她也到了离开洛杉矶返回以色列,为随后的申请大学做准备的时候了。
墨菲把盖尔加朵送到洛杉矶国际机场,和她在这里结识的另一个朋友卡拉费斯,把她送上了飞往特拉维夫的飞机。
送走盖尔加朵,墨菲也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方面,为与DC漫画的接触做准备。(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八章DC和惊奇
求订阅!求月票!求推荐票!
送走盖尔加朵,墨菲随后的几天里,基本都留在了自己的斯坦顿工作室,如今这家工作室,已经是标准的空壳公司,除了与福克斯探照灯合作的《电锯惊魂2》,根本没有任何项目能够操作,最大的作用反而是利用政府对电影业政策上面的优惠,帮助墨菲减免税负。
斯坦顿工作室迄今为止也没有进行任何扩张,墨菲进一步看清这个圈子后,也渐渐断了以前那些不靠谱的念头,以他的能力和资金实力,如果不考虑实际情况贸贸然想把斯坦顿工作室做大,恐怕破产危机也就不会很远了。
好莱坞毕竟不是州立监狱,能凭借几个人的拳头和背地里的小心思就能搞定大部分人和事,这个圈子里的情况和规则,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很多情况不是他不去想就不存在的。
继续让斯坦顿工作室维持在一个皮包公司的地位,对墨菲其实也有好处,可以让他尽可能的把精力集中到导演工作上面。
整个斯坦顿工作室,目前加上墨菲自己,还是只有四个人,一名财务人员,一名前台加电话接线员,外加兼任墨菲助理的保罗威尔森。
短时间内,墨菲并没有扩充斯坦顿工作室的打算,而且现在他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导演事业上面,为下一步的计划做准备。
下一步他瞄准的是惊奇漫画和DC漫画。
惊奇漫画已经进行了接触,情况不容乐观,从2000年开始,惊奇漫画就摆脱了九十年代中的糟糕处境,虽然不像未来那般光辉灿烂,但也不是墨菲这种地位和身家的人能够打动的。
在接触惊奇漫画受挫后,墨菲自然而然的准备转向DC漫画。
如今的DC漫画和惊奇漫画竟然不同,面临的处境甚至调转了过来。
新世纪到来以前,被华纳收入旗下的DC漫画发展顺利,人们提到超级英雄,首先想到的就是超人和蝙蝠侠,说起超级英雄电影,更是这两位的专属。
克拉克肯特和布鲁斯韦恩在大银幕上面的风光,据对不是惊奇漫画旗下的一众复仇者能够相比的。
但到了现在,DC漫画和惊奇漫画不能同日而语。
前者与华纳兄弟合作的《超人4》几乎葬送了超人的电影系列,乔舒马赫的两场超级变装秀也把《蝙蝠侠》电影带入了死胡同,让华纳兄弟不得不把布鲁斯韦恩老爷冷藏。
后者却一改颓势,从《刀锋战士》开始,历经《X战警》和《蜘蛛侠》,彻底成为了大银幕上面的漫改电影主流,《蜘蛛侠》甚至成为了北美有史以来第一部首周末票房超过一亿美元的电影。
这些让惊奇漫画底气十足,据墨菲得到的消息,他们在筹备自己的电影部门,准备拍摄真正属于惊奇漫画的超级英雄电影。
不管是墨菲,还是其他电影公司,已经很难再从惊奇漫画手中拿到那些一线甚至是二线漫画英雄的电影改编权了,业内还能被其他公司改编的惊奇超级英雄,无不是像《X战警》、《蜘蛛侠》、《夜魔侠》和《神奇四侠》这样很早就拿到版权的。
为了摆脱颓势,DC漫画也不是没有动作,比如成功挖了《X战警》的墙角,将布莱恩辛格拉去当了《超人归来》的导演,与奥斯卡影后哈莉贝瑞合作,正在打造极其罕见的女性超级英雄电影——《猫女》。
想到这两部影片,墨菲下意识的感觉它们可能会成为自己的阻碍,这两部影片投资巨大,尤其是《超人归来》,谣传制作成本肯定会超过《泰坦尼克号》,成为有史以来投资最高的影片,就算可以通过合作、融资和预售解决部分资金问题,但对华纳兄弟来说,依然是沉重的负担和压力。
坐在斯坦顿工作室二楼的办公室里,动手制定计划之前,墨菲必然考虑目前的形势,电影这种产品或者说艺术形势,并不是脱离社会现实存在的,无论是当前的社会环境,还是所在公司的处境,都可能会对一部电影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文件柜里取出一份资料,墨菲翻看起来,这是比尔罗西斯调查过后让人送过来的,里面有DC漫画和华纳兄弟的近况,还有管理层人员的介绍,尤其是华纳兄弟,最近刚刚更换了CEO,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叫做布鲁斯伯曼的犹太人。
一个看起来有些熟悉的名字,墨菲想了好一会,也没有印象,随后就放弃了,他的脑袋虽然比较好用,但也不是带有自动存储的计算机,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人记不起来也很正常。
他更多是放在了华纳兄弟与DC漫画这两家公司的制作策略上面。
毫无疑问,自从DC漫画被华纳收购之后,与华纳兄弟就开始了深入的合作,《超人》电影和《蝙蝠侠》系列都是合作的产物,而且两家公司拥有无言的默契,DC漫画旗下的一线超级英雄改编成电影的话,主导方必然是华纳兄弟。
虽然华纳兄弟有时会引入其他合作方来分担资金压力,从而降低风险,但克拉克肯特和布鲁斯韦恩们的电影版权始终都会牢牢握在手里。
这也决定了与刚刚起步,又没有独立制作和发行公司的惊奇漫画不同,墨菲想要跟DC漫画合作,肯定也无法买到相应的版权。
好在现在的DC超级英雄处于冰封期,不像惊奇漫画那样热门,还是存在说动他们,重新启动那个超级系列的可能。
墨菲想要的很简单,成为系列的导演,并且尽可能的拿到足够的权力,以此让自己冲进一线大导演的行列。
以前他资历不够,很多事只能想无法做,做了也没人理会,现在连续三部影片取得成功,无疑让他具备了一定的说服力,从被狗仔和娱乐记者的追逐也能看出,不再是之前默默无闻的小导演了。
尤其是《罪恶之城》的成绩,更为引人瞩目,也令他名声大振。
经过在北美近三个月的放映,影片拿到了9154万美元的亮眼票房数据,虽然没有突破一亿美元大关,也已经下档,但仅仅北美票房就几乎让米拉麦克斯收回四千万美元制作费用和一千五百万美元宣传营销的总投资。
这三个月里,《罪恶之城》也亮相更多海外地区的影院,尽管因为题材的关系,整体反响比不上北美,到现在却也从海外拿走了34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相加也有1亿2500多万美元。
这也是墨菲迄今拿到的最高的全球票房数字。
而且米拉麦克斯与DVD发行商和电视台的谈判之前也结束了,谈判达成的结果与首轮电视播放权大致为北美票房百分之十的惯例相差不多,只是因为影片尺度过大稍有偏低,但也卖出了800万美元之多。
DVD的基础转让费也有500万美元,后续自然有销售和租赁的相应抽成。
还有新兴的网络点播转让,即便不像电视转播权这样高昂,却也有200万美元入账。
即使其中还要支付给黑马漫画和弗兰克米勒分红,米拉麦克斯也轻松就实现了大额的利润收入。
这些都是墨菲能在新项目上面,与其他公司讨价还价的资本。
当然,对他来说,更为直接的收益还是来自金钱方面。
《罪恶之城》基本从北美下线,米拉麦克斯也给斯坦顿工作室发来一份财务报表,上面清晰无误的标注了墨菲能享受到的导演分红。
根据双方签订的导演协议,墨菲在影片开拍前和完成所有制作后,可以分两次拿到各一百万美元的基础酬劳,如果未来《罪恶之城》的北美票房超过已经确定的制作成本线,他能拿到一百五十万美元的基础奖励,如果北美票房达到五千万美元,则能拿到三百万美元的的分成奖励,八千万美元是四百五十万美元,一亿美元则是六百万美元。
两百万美元的基础片酬,早在影片上映之前,米拉麦克斯就已经支付到位,剩余的主要是北美票房分红,影片的北美票房超过8000万美元,却没有达到1亿美元,墨菲能拿到的北美票房分红就是协议规定的四百五十万美元。
此外,协议还规定墨菲得到《罪恶之城》北美电视和DVD录像带版权收入的百分之一作为报酬,那么他能从第一笔转让费中分别收获8万美元和5万美元。
至于后面的销售和租赁抽成,那就是长期收入了。
这总计13万美元的北美电视和DVD录像带版权收入,米拉麦克斯前几天就支付了,作为大头的票房分红,跟前几次一样,需要慢慢的等。
不过墨菲也不着急,他现在并不缺钱。
后面的几天里,墨菲开始针对DC漫画和华纳兄弟制定项目策划书和计划书,想要打动这些家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起码要有一个过得去的规划。
搞定项目策划书和计划书后,比尔罗西斯那边也传来好消息,他通过CAA的渠道,约了DC漫画和华纳兄弟的几位高层会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九章推翻重来
求月票!求订阅!求推荐票!
“你有信心说动他们?”
走在伯班克华纳大厦的走廊上,比尔罗西斯问墨菲,“华纳兄弟对待这个冰封的系列一向很谨慎,他们认为经不起再一次失败了。”
墨菲提着公文包,其实也没多少信心,笑了笑,说道,“总要试试吧?”
“我跟华纳兄弟的高层没有太多联系,充其量只是认识。”快到会客室门口的时候,比尔罗西斯又说道,“这次是布莱恩劳德牵的线,他和CAA其他高层都非常重视你。”
“嗯。”墨菲点了点头,当先向着前面走去。
比尔罗西斯随后跟了上来,说实话他非常希望墨菲能拿到这个系列,因为一旦成功的话,墨菲毫无疑问能成为二线靠上乃至一线的导演。
他相信墨菲有这种能力。
“你好,斯坦顿导演。”
还没走到会客室,一个华纳兄弟的工作人员就迎了上来,先后跟墨菲和比尔罗西斯握手,“你好,罗西斯先生。伯曼先生和哈里斯先生已经在里面等你了。”
说完,他反身推开会客室的门,带着墨菲和比尔罗西斯走了进去。
一进入会客室,墨菲的目光率先从在座的所有人身上一一扫过。
会客室更像是专门谈判的地方,最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条会议桌,五个人坐在一边,最中间的两个人看起来年龄最大,气势也最足,应该是为首者。
不等那位华纳的工作人员说话,比尔罗西斯就率先上前一步,为双方做了引荐,如同墨菲所观察到的一样,最中间的两个人就是刚刚那人所说的伯曼先生和哈里斯先生。
在比尔罗西斯介绍后,墨菲先跟这两人握过手,又跟其他四人握了手,然后坐在长条桌的另一边。
他的目光也集中在中间两人的身上,布鲁斯伯曼是个典型的大胖子,头发基本变得花白,一对眼睛总是眯着,他就是华纳兄弟最新上任的CEO。
另一个人叫做迭戈哈里斯,是DC漫画的执行总裁,也是重量级的人物。
墨菲没想到,自己能接触到这两个人,只能说CAA和布莱恩劳德的面子足够大。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蝙蝠侠》系列对这两家公司的重要性!
没错,他想要华纳兄弟和DC漫画解掉封印的正是《蝙蝠侠》系列,布鲁斯韦恩老爷身上带有的浓重的黑暗特质,太适合他所擅长的风格了。
在惊奇漫画那边碰壁后,墨菲的目光就盯上了这个系列,前段时间也制定了计划,并且通过CAA的渠道,促成了现在这次与华纳兄弟和DC漫画大佬间的直接对话。
“斯坦顿导演,”
看到墨菲坐下,布鲁斯伯曼忽然开口,“好久不见了。”
这话说的墨菲愣了愣,他看了比尔罗西斯一眼,见比尔罗西斯微微摇头,想起自己看到布鲁斯伯曼的那种熟悉感,不禁又看了看他。
熟悉的名字再加上还有点印象的面孔,让墨菲马上想了起来,他刚刚走出监狱,想要在好莱坞发展,去《黑客帝国》剧组面试时,那个毫不留情拒绝他的制作人,不就是对面的这个大胖子吗?
墨菲堆起一个客套的笑容,“是啊,伯曼先生。”
布鲁斯伯曼眯起的眼睛睁了睁,皮笑肉不笑的说道,“斯坦顿导演年轻有为!”
不等墨菲再说什么,他直接转入正题,“我听布莱恩说你对《蝙蝠侠》系列很感兴趣,还制定了一个规划和项目范本?”
如果对方的规划确实符合《蝙蝠侠》系列的要求,又与华纳兄弟的理念相近,而且足够出色的话,他也不介意撕掉这个系列的封条。
“确实是这样,”墨菲打开公文包,取出复印好的几份资料,那名工作人员立即走过来接下,一一分发到对面的每个人面前,等这一切完成,他又说道,“影迷已经渐渐淡忘了《蝙蝠侠与罗宾》,我认为是时候该重启这个系列了。”
他看了看对面的几个人,继续说道,“《超人》系列和《蝙蝠侠》系列才是真正让超级英雄电影走入主流视线的作品,现在贵公司在筹备《超人归来》,那么全新的《蝙蝠侠》能与超人互相呼应,显示出如今惊奇漫画没有的集团作战的优势。”
其他人都翻开了墨菲的带来的资料,布鲁斯伯曼却碰都没有碰,反而问道,“《蝙蝠侠》经不起下一次失败,否则后果非常严重,我想知道,你打算怎么延续这个系列?”
“不是延续!”墨菲直接摇头,“而是推翻重来!”
其他人都看向这边,似乎被墨菲的话惊到了一般。
DC漫画的执行总裁迭戈哈里斯紧皱眉头,“要推翻重来?”
“是的,我认为想要拯救《蝙蝠侠》系列,必须推翻重来。”墨菲毫不客气的说道,“无论是蒂姆伯顿的哥特风格,还是乔舒马赫的变装秀,都不适合现在的市场,而且后者几乎杀死布鲁斯韦恩……”
有几个人点了头,他们经历过《蝙蝠侠》系列从高峰到低谷的摔落,对《蝙蝠侠与罗宾》的票房和口碑双完败还历历在目,如果系列再次启动,还要延续这种风格的话,无异于一场超级灾难。
“你有什么想法?”布鲁斯伯曼看着墨菲,问道,“你想要赋予《蝙蝠侠》电影什么风格?你最擅长的黑暗风吗?”
单从这方面来说,对方的风格确实比较适合《蝙蝠侠》系列,不过……
布鲁斯伯曼不着痕迹的摇了摇头。
“在黑暗之中,”墨菲很平静的说道,“增加写实风格。”
蒂姆波顿是最早把蝙蝠侠漫画改编成电影的导演,其风格带着阴冷与哥特,带着荒诞与夸张。两部电影成功之后由导演乔舒马赫继续蝙蝠侠系列,但是风格延续失败,使得蝙蝠侠系列一直处于疲软状态,系列最后一部的《蝙蝠侠与罗宾》烂到了极致,可以说将蝙蝠侠系列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不止是墨菲知道这些,布鲁斯伯曼和迭戈哈里斯同样清楚,但听到墨菲说出写实风格这句话,两人对视一眼,都从中看到了否定。
开什么玩笑,用写实风格来拍摄超级英雄电影?恐怕比乔舒马赫的变装秀更加灾难。
墨菲能看出这两个人的不认同,却知道想要达到目标,必须要自己去争取,依然说道,“我的理念,蝙蝠侠不再是一个超级英雄,而是身体和搏击技巧比较强大些的普通人,想要让这个系列走出困境,就要把布鲁斯韦恩拉下神坛,让他变成一个普通人。”
谁也没想到墨菲会这么说,就连比尔罗西斯都没想到,所有人都看着墨菲,眼睛里全是质疑和不可思议。
“我想要营造出一种相当写实的氛围,让观众觉得哥谭市就是自己生活的美国大都会,”
尽管看到了这些,墨菲却继续阐述,“这座城市表面上欣欣向荣,暗地里却早已开始慢慢腐烂,社会的各个阶层相互决裂与斗争,各种利益集团盘根错节,腐败像鸦片一样一点一点的侵蚀着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