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叫陈丰羽,是不是假冒的,你大可去问令尊。”
不知道是不是害怕再被拉下来打一顿,说完这番话,他毫不迟疑,催动黑鬃马调头往回跑去,一溜烟上了马道,很快去得远了。
几名寨丁见陈丰羽这般有恃无恐,不由心中打鼓,望向明月不知如何是好。
闹成这样,明月肯定是要想办法护住几人不被姓陈的报复,只能去找她爹隋凤了。
虽然横生枝节,令她不怎么开心,明月还是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同几人道谢:“还好你们及时出手,不然明城就叫那混蛋的马踩到了。”
几名寨丁听大小姐这么说,尽皆喜笑颜开。
明月叫他们几个带着明城先去演武场玩,她独自往聚事厅方向去寻隋凤。
金汤寨这几年发展的越来越好,山寨的聚事厅也几经重建,现在这个建于前年,位于靠南的缓坡上,宽敞明亮,从外边看着也气派,隋凤把它视作脸面,平时不管议事还是待客都安排在那里。
这会儿因为来了贵客,隋凤把尚在山寨的几位当家全都叫在了聚事厅相陪。
这贵客不是旁人,正是陈佐芝的胞弟陈信芝。
隋凤虽然先前给陈佐芝回信,邀他弟弟带着儿子到金汤寨来玩几天,却也未料到陈信芝父子竟到得这样快。上午听人报说陈氏父子带着人已经到了山下,既意外又觉有面子。
这么急着赶来,说明了陈佐芝对这门亲事十分重视,把拉拢金汤寨当成头等大事。
既然如此,隋凤也给足了对方脸面,亲自前往迎接,接回山寨之后隆重招待,见陈丰羽年轻不耐烦聚事厅里受拘束,放任他自行跑马找乐子。
他还不知道陈丰羽和明月已经见了面,并且闹得十分不愉快,正大马金刀坐在正中主位,与旁边的陈信芝谈笑风声。
陈信芝这人隋凤以前打过几次交道,对他评价一般,既不及其兄陈佐芝精明,也没有孟黑的狠辣,属于有心无胆,志大才疏的一类,不过这都不算什么致命的弱点,眼下这种形势,作个亲家还算可以接受。
相比之下,隋凤倒是对陈丰羽更加看好一些,这年轻人除了说话办事有些轻浮跳脱之外,明显受伯父陈佐芝的影响更深。
第12章 告状技术哪家强
“之前我看陈大当家的意思,还当要先拿下大化,你们父子才会有空来我们山寨,寻思着怎么也得初七以后。哈哈,看来陈大当家全未将马康才那厮放在眼里,取大化犹如探囊取物,我这里就等着听好消息了。”
陈佐芝年前自封大义气王,隋凤同他只是盟友,并未奉陈佐芝为主,自不肯称他作“王爷”,依旧以大当家称呼。
“哈哈,承隋兄吉言,等把朝廷的人马赶出去,以后这邺州就是咱们三家的了。”
陈信芝这两年亲自上阵的机会少了,身体有些发福,圆圆的脸上满是笑容,看上去颇为诚挚。
三当家于泽坐在下首,同四当家严英寿、七当家简经文陪着陈信芝带来的两个亲信。
隋凤打算呆会儿直接开宴,偌大的聚事厅里人不少,但凡过年期间还留在金汤寨做客的,稍具头脸,都占有一席之地。
宋家也有人在,是宋安如的一个堂叔,名叫宋溪,宋家商队真正的管事。
宋溪不是第一次带队来邺州,同陈信芝的两个亲信都曾打过交道,此时大厅里气氛十分轻松,他们几人也在低声交谈。
陈信芝突将目光落到宋溪身上,笑问:“宋老板这还是第一次跟咱们这些土匪在一起过年吧?”
宋溪连忙欠了身赔笑道:“陈爷说笑了,诸位都是义薄云天的好汉,个个名声响当当,在下这等的平时想高攀都没有机会。旁的不说,若是这会儿密州在您几位手里,我们宋家可就背靠大树好乘凉,不用像现在这般担惊受怕了。”
陈信芝没理会他这番讨好,轻嗤一声:“那也简单,你们搬来邺州不就好了?”
宋溪笑容一僵,他又不是家主,说了不算,再说想也知道,不到万不得已,宋家不会舍弃百年根基,一旦押错宝还不叫这群土匪生吞活剥了?
他担心得罪陈信芝,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三当家于泽。
于泽最近收了他不少孝敬,见状解围道:“宋老板是金汤寨的老朋友了,陈爷可不要同我们大当家的抢人啊!”
众人齐笑。
陈信芝此来是为了促成两家联姻,交好隋凤,听于泽这么讲,自以为风趣地道:“宋老板又不是女人,我和隋兄有什么好抢的?”
隋凤正喝茶呢,闻言“噗”地一口茶水喷了出去。
陈信芝觉着于泽几个笑得有些古怪,不晓得自己说错了什么,心中一动,问道:“刚才进寨的时候,我看你们的寨丁个个衣甲鲜光,于三当家,别光顾着笑啊,我知道这些都是你在操持的,快说说,现在还有什么门路能搞到盔甲兵器?”
于泽笑着装傻,偷眼去瞥大哥隋凤。
隋凤仿佛未发觉众人的小心思,漫不经心地道:“那些就是宋老板帮我搞来的了,你也别想着分杯羹,只有三百多件皮甲,我一处寨子还不够分。”
于泽见大哥已经说破了,也不再隐瞒,笑着补充:“是三百一十七件,加上我们原来的,也刚把主寨这边的勉强配齐。”
陈信芝呵呵一笑,目光自宋溪和于泽脸上扫过。
宋溪登时额上冒汗,暗暗埋怨宋安如:怎么搞的,不是说能得到隋大当家的庇护么,隋凤此举分明是把宋家放在火上烤啊。
聚事厅里无人说话,气氛一时变得有些微妙。
这时候把门的寨丁进来,附耳低声向隋凤禀报,陈信芝离着近,隐约听到大小姐如何,笑道:“可是隋兄的千金到了,快叫进来,大过年的,我这可是早就准备好了见面礼。”
山寨里没那么多讲究,隋凤虽觉明月来得有些突兀,没有往深处想,点头叫进。
明月紧赶慢赶过来,生怕到得晚了姓陈的小子恶人先告状,叫山柱几个吃亏,刚才在外头已经跟把门的确认过了,知道那混账还未到,暗暗松了口气。
她进了聚事厅,先给父亲和诸位叔伯拜年问好,在座的统共没有几个生面孔,目光一扫,就注意到了坐在上首的陈信芝。
隋凤笑道:“这就是小女。”
陈信芝连忙道:“哎呀,真是……”他一时想不出什么词来形容,啧啧两声,“难怪隋兄如珠似宝,不舍得带出来,有个这么俊的闺女,真正叫人羡慕。”
这到不是胡乱奉承,若说之前陈信芝带着儿子赶来金汤寨,全是因为陈佐芝的叮嘱,心里未必没有怕娶个母老虎回去打不得骂不得的担忧,见到明月的第一眼,他就把心放回到肚子里了。
这小姑娘长得是真不错,眼睛大大的,肤白如雪,一笑还隐约露出两个酒窝,就是年纪小了点,想他陈信芝跟着兄长纵横邺州,身边搜罗的美人也不少了,看着环肥燕瘦,等过两年,恐怕没一个赶得上这小姑娘的。
闺女长成这样,隋凤的老婆肯定也是个美人,难怪隋凤一直藏着掖着,不肯叫她抛头露面。
陈信芝这一晃神的工夫,隋凤已经叫明月近前来,单独又给他行了礼,口称“陈叔”。
虽然陈信芝见面第一句话说得有些不着调,若叫江氏或者贺翰德听到必定大大不喜,但明月却并没怎么往心里去。
反正是在夸她嘛,往常比这更粗俗离谱的明月都听过不少,习以为常了都。
陈信芝赶紧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见面礼,一块羊脂玉的平安牌,驱邪避凶,送给晚辈再合适不过。
明月望向父亲,眼睛眨呀眨的。
隋凤笑了:“收着吧,依你陈叔叔的身家,等闲的东西他也拿不出手。”
明月道过谢,大大方方接了,只觉触手微温,没太当一回事,她还不知道陈氏父子此次来金汤寨的目的,心里琢磨着怎么告状。
陈信芝借着递礼物的工夫又好好打量了一番明月,越看越是满意,心道这桩亲事要是成了,儿子到是好福气,满怀善意地问道:“隋兄,不是说还有位小公子么,我这礼物都准备了,怎么没见人?”
隋凤正觉着女儿突然跑来透着古怪,问明月道:“有事?你弟弟呢?”
明月登时看递梯子的陈信芝顺眼了许多,道:“明城刚才险些被奔马踢到,受了惊吓,我叫几个寨丁陪着他先去演武场玩会儿。”
此言一出,大厅里不管是不是金汤寨的都大吃一惊,连隋凤也变了脸色。
他就算再不看重隋明城,毕竟年近不惑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万一有个好歹,连个传宗接代的都没有了。
到底是哪个混账玩意儿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他的地盘上撒野?
不但隋凤,连陈信芝都是这么想的,再一想儿子独自一个人骑马去了,不禁生出一种不妙的感觉。
就听明月又道:“爹您不用太担心,刚好那几个寨丁路过,出手及时,明城和女儿都没有受伤。我来是想跟您讨几个人使使,女儿和明城不会武艺,容易吃亏,不如把那几个寨丁……”
明月特地跑这一趟,真正的目的便是要护着那几个帮她打架的寨丁,可她这话还未说完,就听着聚事厅门口有人接茬:“不错,你俩是没受伤,伤的是本少爷,那几个小崽子是出手及时,哼,及时偷袭了本少爷……”
众人一齐循声望去,就见之前独自骑马去了的陈丰羽愤愤然站在门口,不过一会儿没见,不但换了身衣裳,连束发的带子都换了。
明月微张着嘴,怪不得这小子这么晚才赶来,原来是先梳妆打扮去了。
呸,油头粉面,恶不恶心!
这情形令众人一齐傻了眼。
明月很快反应过来,站到了隋凤身侧,道:“真是不打自招,爹,就是他,骑着马来撞我和明城,非但不觉愧疚,还这般跋扈自得!”
陈丰羽哪肯吃亏,立即反驳:“胡说八道,我撞着你们了没有?哼,本少爷骑术之精,整个邺州地界谁人不知,哪个不晓?”
隋凤的脸色一时变得有些古怪,问明月道:“适才在外头,你难道没有问问他是何许人?”
陈丰羽更加来气:“隋伯父,小侄便是报名之后才挨了顿打。”
在座的严英寿、简经文等人看这位少爷咬牙切齿的模样,莫名有些想笑,纷纷低下头去遮掩。
明月此时若是知道陈氏父子此来的目的,定会骂声活该,后悔打得轻了,但因为没人告诉她这件大事,她不想在长辈面前闹得太僵,轻哼了一声,问陈丰羽:“你既然这么厉害,那几个寨丁打得过你么?”
陈丰羽哪肯失了男人的面子,道:“自然打不过了,可是……”
明月打断他的话:“那就好,你可受伤了?”
陈丰羽别说真没伤着,就是受伤了也要打肿脸充胖子:“当然没!”
话一出口,就见明月下巴微扬,眼睛斜睇过来,目光犹带着鄙夷与得意。
陈丰羽顿时意识到今天这个亏自己是吃定了,再纠缠下去对他也没什么好处,悻悻然住了嘴,盯着明月,忍不住心里又有些发痒。
作者有话要说: 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都是上午九点半定时发文啦。
新文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包养。
╭(╯ε╰)╮
第13章 江氏的筹划
隋凤不由摇头:“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你陈叔父子头一回来咱们山寨,不代为父招呼客人也到罢了,怎能为着一点小事便起争执?”
明月瘪了瘪嘴没有吱声。
陈信芝对这门亲事越看越是满意,连忙打圆场:“哎呀,小儿女闹点别扭吵两句嘴,又不是什么大事,老话说的好,不打不相识嘛。哈哈,隋兄,看着他们这样,就不得不承认,咱们这些人确实是老了。”
陈丰羽这才进来重新给隋凤见礼,隋凤摆摆手:“贤侄快坐,我这里没那么多规矩,这就叫他们准备开席,等酒足饭饱之后再带你们爷俩去另几个寨子转转。”
于泽连忙叫底下人进来忙活。
明月见聚事厅里变得乱糟糟的,便想要趁机开溜。
刚弯下腰来,还未等她凑到父亲耳边说悄悄话,隋凤先开了口:“你弟弟那里玩够了就叫他直接回家去。今天是大年初一,你留下来,给爹斟斟酒。”
他自觉了解女儿的脾气,不像陈信芝那么看好二个年轻人。
别看明月平时脸上常常带着笑,似是很好说话的样子,但其实又犟又拗,一旦认准了喜恶,那是九头牛也拉不回,连他这做爹的都有些头疼。
她不像旁的姑娘家,还会发发娇嗔,给你玩些欲擒故纵的把戏。
明月若是表现出讨厌一个人,那便是真的厌恶到了极点,就像她现在对待陈丰羽的态度。
隋凤只好留她下来,叫她多看看那陈氏父子。
明月原本打算中午回家去陪江氏,计划一再改变令她本能的有些不高兴,嘟着嘴应了。
隋凤又道:“那几个寨丁……你既是想要随从,等爹抽出空来帮你掌掌眼。”
这基本上就是答应了,不管这门亲事成不成,只看眼下的形势,下一步他和手底下的人都需走出这苍茫大青岭,家人身边自需加强保护。
这还差不多。明月脸上这才多云转晴:“谢谢爹。”
酒菜上桌,诸人入席。
明月搬了把椅子坐在隋凤身后,只管一声不响地给父亲添酒,顺便竖着耳朵听他和陈信芝以及诸位当家的闲扯。
隋凤等人自觉消息不如陈氏兄弟灵通,尤其是邺州之外的情况,几杯黄汤下肚,少不了拐弯抹角地向陈信芝打听。
当下整个大赵最大的事就是杜昭造反了,战场虽然不在邺州,在座的每一个却都清楚,这场战事的结果与众人的命运息息相关。
杜昭的几万兵到底能不能抗住朝廷人马?北方还会乱上多久?
最终是会两败俱伤,还是闹一阵子就被皇帝许以高官厚禄安抚住?
既是盟友,又有心修好,陈信芝也索性打开了话匣子。
“隋兄,诸位,你们可知那杜昭好端端的在边关做他的大帅,为什么突然就带着手下反了?”
这其中的缘由众人还真不清楚。
陈信芝形容杜昭造反“突然”一点都不为过,先前真是没有半分征兆。
这位杜将军在大赵军中属于年轻有为的一员大将,刚过而立之年。
早年间他爹和兄长都战死在疆场上,杜昭十几岁就上阵杀敌,杜家子嗣艰难,除了他和两个年幼的儿子,就只剩下几名女眷,朝廷为了安抚人心,还曾多次下旨褒奖他的忠勇。
谁知到头来说翻脸就翻脸。
“可是被朝廷抓到了什么把柄,不反就等着抄家灭门?”于泽好奇地问。
陈信芝抿了口酒:“不是,我们也是刚打听到,皇帝老儿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已经打算要收他的兵权,朝中有人给他通风报信,杜昭大约觉着不反也是等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痛快干它一场再说。”
在座的不管品行好坏,都是些快意恩仇的汉子,顿时都对杜昭此举万分理解,奶奶的,这要是忍了,岂不是要憋屈死。
四当家严英寿要老成持重些,慨叹道:“这下杜家就更没有什么人了,他这一反,朝廷还不得拿他两个儿子出气?非千刀万剐了不可。”
“哈哈,老严,你这可就猜错了。”陈信芝将手指摇了摇,“据说朝廷一得了消息立刻派兵去杜家抓人,但不要说杜昭的两个儿子了,连丫鬟奴仆都跑得一干二净,里里外外一个喘气的都没有。”
“那皇帝老儿不得气死?”
“这么说,姓杜的还真挺有本事!”
众人议论纷纷,越说越觉着杜昭准备得这么充分,必定早有预谋。
陈信芝却道:“要说这事根源还在那吕飞白身上。前段时间吕飞白御前行刺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
明月听到这里神情不由微动,向陈信芝望去。
吕飞白何许人也,她可能比在座的都更清楚一些。
这人有文魁星转世的美誉,十三岁那年写了一篇祭奠祖父的骈文,当地的知县也是大赵有名的诗人宿华池读罢泪流不止,但其实吕飞白的祖父不过一普通人,宿华池并不认识,纯粹是被文字打动。
宿华池称吕飞白为“小友”,此后可谓是多方提携,不但引荐吕飞白拜入文坛大家王渊门下,还想把女儿许配给他为妻,虽然最后两人没能做成翁婿,却丝毫未影响宿华池对吕飞白这个后生晚辈的看重与推崇,直到他于知府任上病逝前,还在写信与吕飞白探讨诗文。
这在大赵读书人中间传为美谈,明月听贺老先生念叨过好几回。
吕飞白也对得起宿华池青眼,十年间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连皇帝都知道他,特旨御封翰林学士,管着诰勅撰文,参预机要,真正的天子近臣。
同他的文名比起来,什么“安兴三秀”的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据说此人还美姿容。
就是这样一位天之骄子,不知哪根筋搭得不对,竟然御前行刺,最后落得个横死的下场,不知有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