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学生军-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
    张野想到杜利特中校率领16架B25B远程轰炸机轰炸东京的壮举,就忍不住面露微笑。他知道,美国袭击东京的报复行动离不开中国政府的支持,委员长一定不会放过这个给罗斯福总统留下好印象的机会。
    但是更重要的是,从长远看,岛国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政府的视线从如火如荼的欧洲转向了水深火热的亚洲。美国要在遥远的西太平洋上彻底击败岛国,就不能不依靠坚持不屈的中国战场!
    “不知道委员长意识到没有?一夜之间,国民政府在美国人心目中地位骤升,战争转机悄然到来!漫长的抗战相持阶段已经过去,该是跟鬼子算总帐的时候了!”
    张野暗暗地想。
    他早早就通过鲍伯医生和史密斯教授的关系,与美军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中将取得了联系,暗地里从麦克阿瑟中将那里半买半送地得到了大批先进的美军装备,学生军这才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学生军在东北如日中天,而正被攻击功菲律宾的日军打得焦头烂额的麦克阿瑟中将,想必对学生军的印象更加深刻了吧!
    关注远东,就不能忽视学生军!
    张野对此有充分的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对历史的了解和对美国政府的深度剖析。
    美国人很骄傲,因为他们拥有世界第一的工农业生产能力,拥有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在全世界都被迫卷入纷飞战火之时,他们却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惬意生活,并且贪婪地从一切战争中谋取高额利润,同时小心地维护着自身的利益。
    他们对红色苏联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与憎恨,他们害怕那种号召全世界工人阶级起来推翻资为阶段政权的理论;他们眼里的苏联,纯粹是一个披着共和外衣的**政权,比之德国那个疯子不惶多让。
    因此,他们绝不会希望看到苏联红军的手伸到中国东北来,他们仅仅是需要一支能够替他们对付关东军的力量而已,而学生军,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出于对战后世界的划分,自私的美国显然不需要一个能与之比肩的盟友,他们巴不得全世界都四分五裂,好让他们一枝独大!所以,他们一定也不愿意在战后的中国出现一个完整统一的政府。
    他们将千方百计挑起中国的内战,唆使**与共军斗,扶持学生军与**斗!
    毛润之主席说过,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那是为了赶走一切企图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帝国主义而被迫发出的吼声。
    其实,真正好斗的正是那个标榜自由民主的美国,他们乐于见到除他们之外的所有势力都在相互斗争,而他们乐呵呵地袖手旁观,顺便充当一把貌似公正的裁判。
    美国确实太强大啦!
    张野心中暗叹。
    不过在这场战争中,美国始终是中国友好的盟友,也给了中国无私的帮助。张野不希望学生军成为中国内战的参与者,学生军的枪口,只会对准背负着中国百姓累累血债的岛国!
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二十章 美国来使
    既然历史趋势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张野也就放下了心里的包袱。
    接下来的这段时间,将是学生军发展的黄金时期。
    远东红军不能插手东北事务,岛国又致力于西太平洋和东南亚的攻击。虽然整个东南亚形势陡变,国内战局却仍然处于胶着状态,东北大地反倒相对平静。
    关东军已经被学生军打掉了爪牙,龟缩在城市防线后面苟延残喘。由于得不到国内足够的支援,也只能在学生军的蚕食战术下节节败退。
    尽管岛国海军中国方面舰队仍然在渤海、东海游曳,可是因为没有航母,无法为关东军提供有力支援。学生军的作战飞机又是舰队的极大威胁,因此岛国舰队相比以前的肆无忌惮,也不得不大为收敛。
    经过几场规模较大的残酷空战,学生军航空部队和苏联志愿航空队组成的联合空军已经完全压制住了关东军的空军。
    由于失去了东北地区的制。空权,日军舰队已经不能轻易将关东军急需的补给物资送上码头,导致关东军配属的航空师团缺乏足够的燃料和弹药备件,无法达到最佳作战状态,在与苏联志愿军与学生军联合空军的战斗中缚手缚脚,颇为被动。
    学生军航空部队尽管规模不大,。士气却十分高昂,又能从苏军那里得到充足的补给和维护,飞机性能优于日军,飞行员素质又高,夺回制空权其实也只是时间问题,并不足为奇。
    张野眼看着东三省大局已经。初定,便动了回师的心思。
    1941年底,他将学生军主力留在东北,自己率领沈最的。忠义救国独立兵团回师南下。
    如今的学生军挟击败关东军的威势,比武汉会战。那一回的南下可要威风得多!
    这一路上日伪军闻风丧胆!学生军势如破竹,先。后攻下北平天津两大古城,又将学生军的实际控制区域向山东方向拓展过去。
    42年春节,张野回。到了阔别半年多的晋省省城泰原,见到了夫人花洁和宝贝儿子张勇。
    张野作为第二战区最高长官和学生军领袖,光荣凯旋回到家乡,毫无疑义地受到了省城民众夹道欢迎,场面极为热烈。他虽然身体不佳,但感念家乡父老的热情,还是勉力出面应酬。
    与此同时,为了获得宝贵的能源物资,日本陆军的主力部队已经开始大举进攻东南亚,中国周边各国接二连三地陷入战火之中,中国政府对外联系的通道因此变得危在旦夕!虽然国内的对日抗战仍然如火如荼,比岛国更加需要外援的陪都政府面临着最为艰难的时刻!
    难得的是,一向吝啬的美国终于开始了向陪都提供军事援助!通过唯一的对外联系通道__西南的滇缅公路__向陪都政府运送战略物资。
    史迪威将军出任盟军中国战区司令、委员长的参谋长和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开始在缅甸组建和训练中国远征军,以保卫唯一的滇缅公路!
    由于陪都和岛国都将大量部队派往印缅边境,内地的战事就显得波澜不惊。**在顽强的日军面前依然败多胜少;而鬼子用尽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攻入陪都,倒是借横扫东南亚之机拿下了香港。
    学生军因为在东北连续作战半年多,前线后方都很疲惫,张野决定暂时休整一段时间,再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确定学生军下一步的行动目标。
    其实张野自出征东北以来,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在苏联红军和关东军之间运筹帷幄,所受到的压力远大于上次南下武汉!虽然生活上有陈妙影照顾,作战时也不再亲临战场,可是劳心劳力却一点儿也不少。这次回省城,也是为了调理一下孱弱的身体。
    张老先生得到消息,带着大包中药材急急从卧龙山赶到省城,为张野把脉调息,倒让张野很是惭愧了一把。因为他身为晚辈却让古稀之年的老人家为自己来回奔波,风华正茂的年轻人竟不如一老者硬朗!虽说事出有因,也感到不好意思。
    鲍伯医生倒是一直跟在张野身边,可是西医治疗外伤有奇效,但是对于身体的缓慢恢复调理,还是不如中医的手段多样和见效。
    不过战乱时期,惬意的光阴总是来去匆匆的。
    一个风雨交加的漆黑夜晚,天津港码头外静悄悄的海面上,伴着哗哗水声浮出一个庞然大物,那是一艘秘密来访的美军潜艇。它从夏威夷远道而来,避开了日军的海上封锁,成功来到了天津港外。
    浮出水面后,潜艇匆匆放下一只小艇,载着两名乘客向码头驶去。
    这两名神秘乘客之一,就是现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私人特使赫尔力,另一人是他的随从和翻译。赫特使这次过来,是带着罗斯福总统的使命,与学生军领袖张野洽谈合作事宜。
    作为时时关注世界热点地区的罗斯福总统,当然对近几年如彗星般横空出世的中国学生军有所了解。
    虽然表面上学生军依然服从陪都的国民政府领导,可事实上学生军已经控制了中国的西北、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辖内的生产能力和资源储藏相当可观。
    而学生军的领袖张野本人,除了坚决反日之外,政治态度并不明显,与**和八路军均有密切合作过,也与苏联红军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据说张野本人还曾经秘密前往莫斯科与斯大林见面。
    不过通过详细分析,张野与苏联的合作,似乎更着重于解决学生军的装备补给,并且在时点上把握非常之好,加上学生军战绩辉煌,这才让斯大林这个铁腕统治者另眼相待。
    对于苏联政府来说,对学生军的要求显然就是牵制的消灭关东军,解除远东红军的后顾之忧。
    这种合作,更多的是一种利益上的结合。毕竟学生军控制地目前生产能力有限,陪都又不能满足学生军的补给需求,那么张野另辟蹊径也就不足为奇了。
    罗斯福总统虽然迫切希望远东红军能出兵中国东北给关东军致命一击,可是目前德军已经兵临莫斯科城下,苏联红军被打得丢盔卸甲、溃不成军。此时的斯大林根本不可能去顾及远东。如果不是岛国屯集重兵于东北,远东红军的主力恐怕早就全数调往西线与德军交战了!
    学生军进军东北短短数月,便成功地消灭了名噪一时的关东军大部,彻底解除斯大林的后顾之忧。抛开别的不说,至少学生军领袖张野的军事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学生军出关后一系列令人眼花瞭乱的战役组合着实令美国人叹为观止,就连不通军事的罗斯福总统都赞不绝口。至于曾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如今的高傲的美军远东军司令官麦克阿瑟将军,也是点头称许的。
    麦克阿瑟将军年少成名,天才绝艳,因此生性极为傲慢,对他人绝少赞美之词。作为实至名归的军事家,他对张野的评价显然是具有权威性的!罗斯福总统因此更加希望与学生军建立合作关系。
    “美国需要一切可以打败岛国的军人!”
    这是赫特使出行前总统先生的谆谆教诲!
    言犹在耳,赫特使觉得此行责任重大,为了美国的利益,必须成功,不许失败。
    风雨交加虽然令人讨厌,可是能够使潜艇有效地避开岛国海军驱逐舰的监视,所以赫特使也只能默默忍受。眼看到了码头,赫特使裹紧身上的橡胶雨衣,迈步上岸。
    岸上早已等着几个撑着中国传统的油纸雨伞的男人。见赫特使上了岸,便迎上前来热情地招呼握手。
    通过翻译介绍,赫特使得知,面前这位戴着圆眼镜、身穿笔挺军服,年轻得有点过份的白净书生就是学生军的总参谋长陈思奇__学生军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者之一。
    赫特使虽然不懂中文,可是察言观色还是没有问题。他看见学生军派来迎接的人员身份高贵,态度又热情友好,显然对美国来使极为尊重!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赫特使于是觉得,这一次总统交给的任务,肯定能够顺利完成!心情一松,连碍人的风雨都变得可爱起来!
    小艇送完人径直返回,远处的潜艇又如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没入水中。岸上的一行人目视着潜艇离去,这才转身来到等候的车前。
    张野早就猜想美国会来人与学生军接洽,但是没想到会这么快!当然更没想到来的竟然是总统的私人特使!虽说私人特使不具备官方身份,可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却更显示出对方的诚意和重视,因为私人特使是直接对总统本人负责的。
    张野很重视这次会谈,并为此暂时终止了张老先生的调理。搞得张老先生颇不满意,花洁也是满脸担忧神色,只是不敢作声。张野只得温声安慰说:
    “没事__我没那么差劲的,再说休养了好几天,精神已经好多了。”
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二十一章 皖南惊变
    对于面见美国赫特使的会谈结果,张野并不是特别在意。
    他知道,美国人最追求实际,美国重视人权,并且他们的主战场放在欧洲,当然就不会劳神费力地把成千上万的美国大兵运到太平洋彼岸打陆地战,何况南太平洋上并不安全!
    唯一能够左右亚洲战局的,就是中**队!
    美国有钱有物资,缺的是军队;中国有军队,可是没有武器弹药,战斗力不强!向中国提供战略物资,无疑是美中两国皆大欢喜的双赢选择。
    面对于学生军这支强悍到令岛国陆军都望而却步的军队,美国人无疑会拿出更多的善意来__美国人显然有能力了解到中国的现状,一个统一强大的中国政府并不符合其战略意图!
    而学生军,已经成为足以影响中国政局的一支强大力量!更不可忽视的是,这支部队自成体系,陪都政府显然不能够完全掌控!
    这对于美国来说,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他们需要这样的地方势力!作为一个只注重自身利益的国家,他们不可能会对此视而不见。
    因此,赫特使此来,达成一个比较。符合学生军期望的谈判结果显然并不困难!
    张野认为自己没必要在这个。毫无挑战性的事情上花费精力。学生军高层会议上已经给出了会谈的方向和可能达成的目标,作为具体的执行者,陈思奇显然能够更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不过,张野还是没有办法放松地渡假__因为另一件。大事的突发,使他不得不全力以赴地投入进去!那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__奉命北上的新四军军部及直属部队九千人,在行。至皖南茂林时,遭遇**第三战区主力部队八万人包围伏击,军长叶挺被俘,政委项英被害,政治部主任周国平阵亡,部队被击溃,损失约七千人!
    在张野的记忆中,“皖南事变”是在1941年初发生的。作。为国人自相残杀的典型,这分明是一出彻头彻尾的悲剧!
    也许是学生军。这只蝴蝶的出现扭转了历史,也许是国内各方势力对比和政治格局改变,这出悲剧的发生比之真实的历史延迟了一年多!然而,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这个事件依然无可避免地出现了。
    由于时间的改变,张野事先完全没有预料到!可是当他听到这个消息,除了震惊、愤怒之外,他更多地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__那种穿越者特有的宿命的感觉!
    好在张野早已不是穿越的初哥,面对这种打击也不是一回两回,他的神经已经锻炼得坚韧无比!经过短暂的困惑之后,他开始着手思考如何解决这场政治危机。
    学生军也许是太低调了!
    张野痛切地反思着!
    他的心里始终不停地问着自己:如果学生军强势到足以威胁陪都,委员长还会不会悍然发动这次事变呢?委员长会不会将对付八路的手段,转移用来对付学生军呢?
    如今的政局完全不同于历史。学生军作为突然崛起的地方军事集团,已经成为除陪都国民政府和八路之外的又一政治势力!并且学生军的辉煌战绩,任何一方都不能忽视!
    当然,学生军的诞生与崛起,离不开陪都和**系统的扶持,并且学生军的作战目标单纯明确__坚决抗日!
    此外,学生军对于陪都的政令,一向都表现得十分顺从,与**部队关系也较为密切,可是,“皖南事变”远远超出了张野能够容忍的底线!
    外侮当前,张野自然希望国人枪口一致对外!即便这是一种奢望!
    他更不想看到,政府拿着友邦和海外同胞支援抗日的枪弹,不去打岛国人,反而对准抗日勇士的背心扣动扳机!
    所谓“亲者痛,仇者快”!世间悲剧莫过于此!
    张野自然很想将凶手绳之以法!可是经过学生军高层会议分析,学生军所能采取的最好对策,就是在陪都和八路之间进行斡旋调停__毕竟当前仍需以抗日为主,而陪都和八路两方,都是坚持抗日立场的。彼此间的矛盾,无非是陪都政府以正统自居,借抗日之名清除异己。
    按说作为中间者斡旋调停,自身应该为偏不倚两不相帮,可是在高层会议上,大家仍站在各自立场上争论得面红耳赤,拍桌打椅时有发生,甚至有掳起衣袖想要以拳脚代替嗓门者!倒也算开创了学生军建军以来决策会议的争论之最!
    张野身体虚弱,经不得吵。
    不过大家的观点,在阐述过程中就基本表述清楚了。眼见会场气氛愈来愈热烈,他不得不提前退席。结果见他一闪,大家反而无所顾忌,干脆争个痛快!
    不料争论一开,收场却难,眼看会场难以控制,李校副一边起身大声喝止,一边派人将刚走不久的张野又请了回来,这才强行终止了这场闹剧!
    之后,张野和李校副面面相觑,相对无言。沉默半晌,李校副便邀张野外出漫步散心。
    吹着初春尚带寒意的微风,两人都觉得头脑为之一醒。李校副幽幽地叹了口气:
    “争来争去,看来问题还在咱自个儿身上啊!咱们应该怎样做,你也得给大家伙一个交待!这天下究竟是姓共还是姓国,咱也得有个立场!不然,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