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歌-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常里,这样的小案子,是提不到皇上这边的,下面刑部就有权决定。这次王承恩和顺天府尹刘宗周再三挑拣之后,方才挑出这个案子,目的就是让小朱来个皇恩浩荡,赦免这个女子的死罪。用以彰显皇帝的仁慈。

按规矩,皇帝审案子,是不能在府衙里面,否则,他做过的那个地方以后没人敢坐了。因此,就在府衙之外,用黄稠四面围了一个方帐,小朱坐在帐中来提审。

案情很明显,死者就不是一个好东西,连刘宗周都想放的人,小朱就更没什么可说的了,更何况,还有数百人的联名求告状,他无非就是首肯一下而已。王承恩已经安排好了,凡是写联名状子的人,都在帐外等着呢,专等圣旨一下,这些人就会连声喊口号。造气氛嘛!

但是小朱忽然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王承恩,你这边可有盒子之类的东西?”

“呃…”老王随驾出巡,那来的这个东西,好在刘宗周的办公室就在这边,他不一会就找了一个檀木匣子来,估计是他老婆的首饰盒。

“行了,这个足够了,你们去传旨,摆一贯散钱在帐外的右边,摆一堆石子在左边。然后,自这围观的人群中挑选50人出来,每人发一枚铜钱,一块石子。”

“啊?哦!”王承恩和刘宗周一头雾水的跑出去安排去了。不大一会,王承恩就进来复命了。然后小朱才走到那50人的面前。

“各位乡亲,”刚出来黄帐,外面就呼啦啦一群人跪了一片,刘宗周连忙高声跟大家喊:“起来,起来听皇上口谕。”

等刘宗周和王承恩都安排好,小朱开始施施然的进行了一次演讲:

“犯妇张氏,杀其亲夫,情有可原。然国家法度,朕虽贵为皇帝,却也不敢轻易更张。现在,犯妇张氏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的手上,你们每人领一枚铜钱,一块石子。朕在帐中放了一个匣子,一会,你们挨个进到帐子里面,觉得张氏该杀的,往那个匣子里投一块石子;觉得张氏该活的,便投一枚铜钱。帐中除了你之外,便只有鬼神,希望诸位能凭心而定。”

……

等到匣子被抱了出来,小朱特意命人铺了一块白布在地上,然后公开的把匣子倒扣在上面。

“来人啊,王承恩,你来给朕唱唱,看铜钱多少,石子多少?”

统计结果是铜钱46枚,石子5块,一共51人做了选择。旁边的一众百姓都低低私语,显然都在奇怪的讨论这个结果?

“诸位一定奇怪,明明你们是五十人,怎么现在多了一个出来对吧?”

“是啊!皇上!”

民众的胆子,现在已经开始大了起来。

“因为朕刚刚命王师傅也投了一枚铜钱在里面。”

“啊!皇上圣明,那张氏就活了是吗?”

“呵呵,自古民意不可违,朕安敢不答应呢?张氏即刻解押归家,另赏张氏铜钱十贯,好好过日子吧。”

“皇上万岁,皇上英明!”

赞美声,绝对的、真心的赞美声,听在人耳中是非常非常舒坦滴!呵呵!

金帐神匣,铜钱石子判生死。这便是小朱今日播下的种子,百姓如水,水势无常,只有善意去循导,才能保证皇权和民权的平衡。这便是最适合中国政体特点的君主立宪制。想到此处,小朱嘿嘿嘿干笑起来。');

第八章:东西之争(上)

巡城的结果还算不错,中外都对‘投石钱、断生死’一事感到很新鲜。就连刘宗周也上表言明:

“虽嫌粗陋,诚决断之良方。虽小民以援,不失人心圣礼!”

小朱歪着脑袋看了半天,才琢磨明白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进而没把鼻子气歪了,明明是你刘宗周挑选这么个案例叫皇上翻案的,好么,现在又跑过来讲什么顺应民意。切,老榆木疙瘩。懒得搭理他。

见小朱嘴角一歪,在这冷笑,张彝宪凑过来了。

“皇上,臣有一事儿,不知当讲不当?”

要说,内廷的这些人,坏脑筋的不少,但像张彝宪这样坏的还真不多,名声这么臭,随时可能被小朱踢出去背黑锅。偏偏这小子不安份,有事儿没事儿就过来给小朱瞎出主意。

要说也怪难为他的,他是小朱和礼妃的亲信,除了小朱他们俩,他不可能再找别的靠山,只能尽心尽力的帮衬小朱。

但最关键的是,张彝宪这小子一肚子的坏心眼儿,满脑袋的馊主意,小朱其实挺烦他的,但这小子有一点好处,那就是皇庄红白薯的生意经,被他打理的确实不错。所以,小朱经常把他往外赶,省的动不动就给小朱瞎参谋。

但最近刚巧农事不忙,他以伺候阿萝为由头,跑回来了。

“说吧,少跟朕酸文假醋的,当讲便讲,不当讲,就去伺候礼妃去。”

“嘿嘿!”

张彝宪谄媚的一笑,连忙继续说了下去。

“皇上,毛文龙前些年,险些被袁督师给杀了,就是因为他持功自傲。但这些年,他主理镇海水师之后,权力、兵丁都比以前多了许多,相反,其气焰反倒下来了,皇上可知为什么?”

张彝宪小眼睛眨巴,眨巴的,小朱一看他这满脸的奸臣相,就知道他一准是早想好腹稿,跟他这打镲呢。于是小朱用茶杯盖轻敲了一下他的脑门。

“少来,赶紧说就是了。”

“嘿嘿,谢皇上。”张彝宪嬉皮笑脸的接了小朱一下之后,继续说道:“便是因为海上有福海,陆地有天雄啊!辽东袁崇焕那边治不住他,但福海和天雄军却绝对可以吓唬住他。使其如头悬利剑的猛虎,再不敢咆哮山林了。皇上您想,如若提拔洪承畴、杨嗣昌的同时,再安排与之相应的人员,对其制衡,吾皇便高枕无忧了。”

“你是说?”

“回皇上,杨嗣昌曾为廷讲,督导吾皇精研六艺,帝师之名早天下皆知。其父由外抚入阁,历事三朝。父子同沐圣恩,时日久了,就怕有人瞎叨叨!”

“切,朕看这瞎叨叨之人,除了你张彝宪,还真就找不出第二个了。”

不过话虽这么说,心中却动了动。毕竟只有平衡,才是根本哩。更何况当初的杨嗣昌,好像就是因为太狂,结果把左良玉生生给得罪了。看来张彝宪的提议,确实应该考虑。

凝神一看,见张彝宪这个小子,正笑眯眯的望着小朱呢,想来,这小子对于说动皇上,是有绝对信心滴。于是小朱只好接着问道:

“那如果朕把卢象升提起来,李邦华也外放的话……?”

“吾皇圣明,小的正是此意。”

“可是这样一来,朕是不是过于弄机了?久之,恐怕会寒了底下人的心啊!”

“无妨的,皇上,现如今全国匪患未净,边事吃紧,事急自应从权。皇上可下旨言明,之所以这么做,是仿九边定制,重举五军都督府旧例,于全国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军都督行府衙。洪承畴主西、卢象升主东、杨嗣昌主中、熊文灿主南、李邦华主北。这样,可安世人之口了。”

哦,这应该是后世大战区、大军区的雏形。而且现在小朱手中的人力很丰富,随便扒拉出一个来,就是文武全才,忠君清正的君子。既然手中的人力资源这么厚,的确不应该太闲置。加上张彝宪提的这几个人,也是该提拔提拔了。

“大宪啊,你是个好人啊!”小朱实在是没什么形容词了,只好说了这么一句。

“谢皇上,谢皇上!”估计他也没什么词能表达激动心情,也只好回这么一句了。

“对了,咱大明历来有丹书铁券,回头,你让王坤设计一个规制出来,朕专门赏给你们这些内廷之人的,明白了吗?”

“小的明白了,小的明白了。”张彝宪高兴的快昏过去了,丹书铁券就是世袭爵位了,有了这玩意,将来除了小朱之外,不会有任何人能动他了。加上内廷今后再有人获赠丹书铁券,也要感激他。可以说,将来,他将成为内廷活神仙了。

※※※

接着就是跟张彝宪聊各个军区的人员搭配问题,这一聊,就整聊了一晚上,期间有一个插曲。曹化淳、王承恩等人对于小朱的生活起居是非常关心,只是关心的有些过了头。

阿萝和小朱的感情最深但身体不好,小朱很久没找她去了。

筱筠是宫女出身,本质淳朴善良,年龄也最大,比皇太嫂懿安皇后都大。因此在宫里人缘最好,但似乎不能生育,所以将来她的地位也将最低。

皇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公主,地位最尊,但和小朱的感情最淡。

袁妃和小朱的感情一般,儿子又成了天主教徒,因此,她的位置很是不尴不尬。就是这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小朱的夜生活已经非常非常枯燥了,经常是孤枕而眠。

眼瞧着九五之尊的夜生活质量下降,作为全体内廷的这些人来说,如何丰富皇帝感情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绯儿现在是可见的最佳人选,跟小朱时间很长,从小看她长大,性子很刚正,对原则问题的把握很有主见,宫里的人缘也非常不错。但在名字上,产生了一些障碍。

朱家皇室起名的规则,是先按字辈谱来排第二个字,然后再按五行相生,来排第三个字的偏旁,所以,小朱的名字朱由检,便决定了一个特殊的问题,妃嫔的名字问题。

小朱的名字是木字边,所以小朱的四个老婆的名字,不是草字头,就是竹字头。花草配神木嘛。绯儿的名字是小朱起的,不能更改,她的名字是绞丝旁,对小朱来讲,不是太和。

所以,内宫这些宝贝儿们的脑袋瓜子,开始了毫无必要的空转。空转的成果,竟然给小朱找到了一个小太监,名字叫做孙茂霖。

这孙茂霖,年龄只有14岁,因为是自小就去势的,声音细细的,长得也跟女孩子一个模样。唱念做打,形容举止,也是一样。如果不是事先告之,小朱真就能把他当女孩儿来看。

就在两天前,孙茂霖正式成为了小朱的长随。

他们选派孙茂霖做小朱的长随,其目的很简单,皇上不喜欢增加妃子,那么,增加一个娈童吧,反正这孙茂霖除了不能生孩子,跟女子没个两样。名字也很合适,不是草字头,就是雨字头的。

靠,这他妈什么跟什么?

小朱和张彝宪聊天的时候,那个孙茂霖竟然颦婷婀娜的三次过来,催促小朱他们早些歇息。张彝宪知道这其中的底细,不敢太得罪孙茂霖,但小朱却不能不冷下脸,让他出去。

不成想,大清早的,孙茂霖竟然哭天抢地的寻死觅活,乾清宫外,一群人都在劝。

“孙姑娘,你可莫要再哭了,哭坏了身子,就不好再伺候皇上啦。”

“哭要是能动天,便就让小女子哭死算啦!”

要说,这个事情还是怪小朱,原本他知道后,当时就想赶这‘姑娘’出宫去。但小朱可怜他,毕竟从小就当姑娘来养活,身子也没力气,又净学那些女红、乐舞之类的东东,心理还不健全,放他出宫,能善终才怪。

这样的事情在小朱看来虽然太过变态,但又不好驳了王承恩等人的面子,只好让孙茂霖和绯儿搭伴来做长随。

像孙茂霖这样的太监,在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儿。历朝历代都有,现在让小朱赶上一位,您说,小朱该怎么办?人家已经够可怜了,小朱不能再撒把盐吧?

“好了,好了,大清早的,死啊活啊的,就不怕不吉利吗?”

还没等小朱出面,绯儿的声音响了起来。

“绯儿姐姐,咱们都是姐妹,你也不帮帮妹妹吗?你说,我可怎么办啊?”

“哼,怎么办?青灯一豆,诵经一世,不就结了?人家是万岁爷,对你可算是好的呢,也没瞧见咱们这万岁爷,对别的女孩子像对你似的。”

得,听这话口儿的意思,孙茂霖是吃张彝宪的干醋,绯儿这小妮子呢?竟然在吃孙茂霖的飞醋。小朱连忙跟头把式的冲了出去,还穿着中衣呢,这大冷天的,唉。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不要闹了,还有你们,都散了,都赶紧散了。”

转身,看着‘梨花带雨’的孙茂霖,小朱不得不强迫自己放缓了声音。

“茂霖啊,你看看,朕还没更衣呢,朕还要上早朝呢,你先别哭了,好吗?”

“皇上!”

望着眼前这个‘娇羞痴憨’的怪物,扭头又看见绯儿气哼哼的离开。小朱不由得心中大怒,

‘王承恩,曹化淳,你们两个干的这叫什么事儿?’

在往皇极门去的路上,小朱悄声问李凤翔:“谁最先找孙茂霖的?”

李凤翔表情严肃的回答:“曹公。”

小朱再问:“王师傅是个什么态度?”

李凤翔表情尴尬的回答:“赞许有加!”

小朱心中揶揄:‘呸,还赞许有加?你们真是不给我省心’。扭头看了看,无论是王承恩,还是曹化淳,甚至连杨春这样没事儿就往小朱身边晃悠的主儿,现在都不知道躲哪儿去了。小朱咬咬牙,对李凤翔说:

“去告诉王师傅和曹大伴,孙茂霖的事情,他们给我想个法子出来,听明白了吗?”

“请万岁爷且放宽心。”瞧见没有?这位还跟小朱这转词儿呢。

眼见进了皇极门,小朱也就不好说什么了,落座御案之后,小朱忽然发现,底下的文武群臣,神色都有些怪异。难道消息这么快?

当然不是,他们神色的怪异,是因为一个布衣书生的上疏。

崇祯元年,小朱因为想知道后金的土地,有没有同样受天灾的影响。所以交代过钦天监的人,收集一些天文人士,一起勘察一下后金方向的气候,后来在崇祯二年(1629),小朱当时因为后金入寇,忙得脚打后脑勺儿,这事也就放下了。

但后来,不知为什么,徐光启在当时战事吃紧的情况下,非常不识时务的提出了一个计划,修历。

历法在中国古代,是一个精密的多学科复合体系,他包含了数学、天文、物理、测量等多种科技在里面。

但一来是这几样小朱都不懂,二来当时实在是繁忙无比,想也没想,就亲笔批准了徐光启的请求,当时好像还说了一句话

“广集众长,虚心采听,西洋方法不妨兼收,各家不同看法,务求综合。”(1)

但因为当时太乱,既没听老徐细说,也没给他拨银子,之后也就忘了个干净。好在这个时代的文人,最容易的一件事情是借贷。好像根据大明律,借给文人的银子,可以相应折抵税款,呵呵,明的祖先够猛的,什么都敢应下。

于是,老徐奉皇帝旨,在钦天监开设了西局,又于1629年~1632(崇祯二年…崇祯五年)年间,由徐光启牵头,他的朋友和学生,李之藻,李天经,先后以西法督修历法。其间任用范西礼带过来的各国番夷,汤德(若望)(德),罗雅谷(意),龙华民(意),邓玉函(德)等开始编修《崇祯历书》,目标是137卷。

现在是崇祯六年刚开年,老徐他们的书稿写的基本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斟酌字句,考证校对了。

老徐说过一句名言,可以说,这句名言是华夏历史上,最闪光的名言之一。徐光启在1629年给皇帝的奏折中提出

“欲求超胜,必须会通;会通之前,必须翻译。”

真是斩钉截铁,字字有力!以翻译为手段,以超胜为目标,这是何等气魄,又是何等雄心!

所以,小朱对老徐一直很敬佩,这点大家都知道。但不成想,有个人偏偏对老徐不感冒,而且这个人还是个布衣。

魏文魁,湖北人。和他的学生薛凤祚一起研究历法,写了《历元》、《历测》两本书,献给朝廷,书中直接反对老徐的西学。

一介布衣,公开发表论文反对九卿重臣,当世大儒,下届内阁的热门人选,皇帝也敬佩有加的徐光启,这老魏还真牛。

老徐很有风度,他只是在研读《历元》、《历测》,准备读完之后,再做打算。

可老徐的学生们,却没有这个耐性。‘钦天监在局习学官生’周胤等十人联名发表一篇与魏文魁论战的文章,其中谈到他们自己如何逐步被‘西法’折服的过程:‘向者己已之岁(即1629崇祯二年),部议兼用西法,余辈亦心疑之。迨成书数百万言,读之井井,各有条理,然犹疑信半也。久之,与测日食者一、月食者再,见其方位时刻分秒无不吻合,乃始中心折服。……语语皆真诠,事事有实证,即使尽起古之作者共聚一堂,度无以难也。’”

应该说,魏文魁和徐光启进行的大辩论,是属于科学之争,毕竟现在的天文学关乎很多内容,时日准确的计算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星相与国运的关系。所以大家还是非常重视的。但老魏最后,还加了一份上疏,历数东西方科技的优缺点,他的总论点是:

‘东学、西学,各有优劣,然,东学更胜一筹。’

一个愤怒的老青年。呵呵!

在他列举的各种对比之中,小朱对其中三个对比最感兴趣:

1、排水系统。东方讲究明水排污,西方讲究暗渠排污。遵化已经做了的排水渠,可以引用入京。因为于谦设计的京城水系,缺乏活水推动,容易滋生病疫,所以应尽快改建。这点上,他比老徐走的远,因为老徐非常尊敬于谦,所以,一直不愿意公开反对于谦的设计理念。

2、马车构造。东方是双轮车,轮轴在长方形车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