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行-第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河进京的粮食,都是从此进入;还譬如宣武门,因为宣武门直通菜市口,又是百姓们口中的死门,送葬的队伍一般就走这条路。
  内城九门都是按时关闭,唯有一门也就是崇文门是例外,因为崇文门是九门之中行经客商最多的地方,此地的税关也是天下闻名,崇文铁龟之名哪路来京的客商不知。
  当然崇文门也不是不关,只是关的相对较晚,开的通常也是最早。
  譬如九门其他八门都是戌时五刻关闭,崇文门往往要推迟到亥时宵禁之后后,开城门是五更三点,而崇文门通常不到四更就开启了。
  此时整个北京城都笼罩在一片茫茫大雨之下,虽不至于伸手不见五指,但几米之外可视度极差。
  眼见雨势丝毫不减,守崇文门的城门卒就想早点关了城门,也好找个地方去歇息。这种天雨下久了,也是极为冷的。
  “还是再等等吧,若是被头儿发现了,咱们可吃不了兜着走”有人劝道。
  “行了吧你,这种天气头儿难道从家里跑出来看我们……”
  正说着,远处突然传来阵阵的马蹄声。
  这马蹄声十分急促,宛如数千战鼓正同时擂动,又如疾风骤雨让人耳不暇接。就在几个城门卒正面面相觑之际,为首的一骑已经直往这边冲来,见到前面有人,冲势也丝毫不减。
  “还不快让开!”雨中,隐隐有人急喊。
  这几个城门卒先是迅速躲开保命,正想扯了嗓子大骂,就见一块牌子从眼前一闪而过,当即闭了声音,只怕之前露出的狰狞面孔落入贵人眼中,因此而惹祸。
  “赫,这到底是哪一位?这种时候急匆匆要进城。”
  “你管是哪位,反正能有那牌子的,左不过就是那几位,都是我们惹不起的。”
  几人一边拌着嘴,一边偷眼瞄着茫茫的雨色,浑然忘了方才几人是打算关上城门的。
  正发着呆,突然身后传来阵阵脚步声,就见本来他们以为绝对不会在此时出现的头儿正朝这里跑来,人还没站定,就急急道:“上面有命令,封闭城门,没收到命令之前,城门不得开启,谁也不准进出。”
  几人面面相觑,很是一头雾水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今天晚上尽出这些让人十分诧异的事。
  可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情况恐怕有些不对,莫名其妙就命令封闭城门,这可是崇文门,还没收到命令之前城门不得开启,这是怎么了?
  *
  不同于崇文门的特殊性质,其他几处城门早已关闭了。
  之后下来的这道命令,不过是勒令不准随意开启城门罢了。毕竟这门就算是关了,也不是不能开,皆看要开城门的人是谁是什么身份。
  与此同时,西苑里则一副风声鹤唳之态。
  哪怕外面下着大雨,哪怕此时天已经黑了,可惠王搜西苑的动作如此之大,早就惊动了不少人。且皇贵妃的话也是给中宫一系提了醒,所以胡贵妃、淑妃以及德妃所住的地方很快就被人看守住了。
  包括吴王、秦王、安王、成王等人,倒是吴王不在,据说是吴王府那边有什么事,所以下午的时候吴王回了吴王府。
  被看住的人们惊疑不定且不提,惠王却是彻底破罐子破摔了,在久寻建平帝无果后,他闯进了涵元殿,将整个涵元殿彻彻底底搜了一遍。之后又闯进宝月楼,逼着季忠年等人出来一个,和赵书杰一同伪造一份遗诏。
  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因为按照大周惯例,皇帝立遗诏至少得有两位以上的内阁大臣作为见证。
  一时之间,惠王的疯狂之举显然将季忠年一众人架在了火上。


第156章 
  今日在场的; 可谓无一不是朝中重臣。
  六部尚书俱在,还有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以及鸿胪寺卿等人。其中入值内阁有八人; 这八人除了赵书杰以外; 都暂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
  惠王谋逆已是板上钉钉; 陛下的下落不明,那么此时伪造遗诏的目的已经非常明白了。
  惠王分明是想拿着伪诏登基; 可陛下若是突然又出现该怎么办?
  也许惠王已经笃定了建平帝不会出现; 毕竟从始至终说建平帝失去下落的可都是中宫一系。哪怕之前季忠年等人亲眼目睹; 可谁又知道这不是中宫一系故布迷障?
  谁敢站出来?
  站出来能讨好惠王是毋庸置疑的,可若有一日此事败露,将会背负天下骂名,恐怕列祖列宗在地下都不安稳。
  别看这些大人们在朝堂上倾轧起来; 都是面不改色,那是他们知道一些事的底线,若是这等出现在史书上; 注定要永遭人唾骂的事; 没人敢这么容易就轻易答应。
  七个人出去一个,也就是七选一。
  凤笙在一旁冷眼旁观; 恐怕这将是个很难以抉择的事情。
  人都怕死; 这是毋庸置疑的,可与死相比显然有些事更为重要。就算真有人想贪生怕死; 若不是逼到绝路,能舍弃颜面和脊梁骨在一众斗了几十年的老对手对面露怯?
  惠王恐怕真是急了。
  明明将所有人都隔开,逐一击破最是容易; 他却偏偏用了最愚蠢的办法。
  有时候凤笙还挺佩服自己的,情况危急成这样,她反倒有心思去琢磨这个。
  “敬酒不吃,你们吃罚酒是不是?”惠王砸了手上的扳指骂道。
  他正欲再说什么,这时从门外匆匆跑进来一位侍卫。
  “殿下,吴王带着人围了西苑。”
  “该死!”
  惠王早就知道以胡贵妃等人的势力,消息迟早会走漏出去,却没想到会这么快。胡家本就是将门之家,虽不至于位极人臣,但手里一直有兵权。胡贵妃之父胡炳成早年是大同总兵,镇守九边重镇之一,乃建平帝的铁杆心腹。
  后因伤病退还京师,被封了襄城侯,长子胡栋管着京三营之一三千营,乃拱卫京师的主要兵力之一。
  陆先生会建议惠王封闭九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提防胡家,却没想到胡家动作如此之快。
  “他带了多少人?”话说出口,惠王才意识到此地不宜说话,忙转头走了出去。
  随着他的离开,大门再度被封闭,可堂中之人却是目光交错,其中蕴含着彼此都明白的意味。
  既然吴王出面搅局,最起码给他们赢来了一线生机。
  凤笙看了众人一眼,没再多留,退到里间去。
  皇贵妃正在此休息。
  惠王在没找到建平帝之前,也不敢对皇贵妃如何,所以不同外面那些的大人们,皇贵妃和凤笙的处境还算不错。
  唯独让她们担心的是三个孩子,也不知有没有担惊受怕。
  唯一值得庆幸独立一点的就是,既然惠王没动皇贵妃和凤笙,应该不会动三个孩子。但如果僵局再继续持续下去,就不知道了,谁也不知道惠王疯狂之下会做出什么事来。
  “得想想办法。”两人异口同声道。
  凤笙还没慌,把方才外面发生的事大概说了一遍,皇贵妃松了一口气,似乎也想到吴王出面搅局,惠王暂时没功夫对付她们了。
  “娘,你说父皇会藏身在何处?”
  皇贵妃目光闪了闪,道:“可能是谁都不知道的地方,惠王搜了整个西苑不是没找到?不过西苑如此之大,也许会有疏漏。你也不要太担心,也许这一幕正是陛下想看到的。你看现在惠王狗急跳墙,赵书杰和陈清华都浮出了水面,又把吴王逼急了,逼得动用了胡家。”
  剩下的话,皇贵妃没有说完,凤笙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如果等他们闹得不可开交之际,建平帝再出现,就能一举把所有人都端掉,不费吹灰之力。
  这里面有些东西不能细思的太深,譬如赵书杰这些年也深受建平帝倚重,而胡家更是打从建平帝还未登基之时,就一直支持着他。先是从大同总兵回到京城任三千营的指挥使,看似离权力中心更为近了,但凤笙还是知道像这种边关的重将一般都是不愿回京的,因为一旦回京就代表兵权被夺。
  胡家看似得了个世袭罔替的襄城侯,可这其中区别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从这些年来胡家除了把持着三千营指挥使的位置,已经渐渐沦落成京中寻常的皇亲国戚无二,就能看出其中端倪。
  还有惠王背后,除了站着一个陈家外,还有不少在京中盘根错节的勋贵与大臣们。如果她的猜测真没错,建平帝这是想干什么,给朝廷来个大清洗吗?
  这引起的动荡将会如何之大,凤笙不用细想,就感觉不寒而栗。
  那建平帝为何会这么做?
  一个隐隐的猜测在她心中浮现,她又看了皇贵妃一眼。
  皇贵妃似乎隐隐在担忧着什么,一直望着窗外,明明窗户已经被关住,什么也看不见。
  “娘,我觉得我们还是该想个法子,带着三个孩子先躲起来。”
  皇贵妃楞了一下,道:“可现在外面下着雨,天也黑了,外面侍卫那么多,敌我不分,若是碰到了侍卫被人误伤了?”
  皇贵妃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本来在这里待着还能暂时安全,若是出去碰见搜西苑的侍卫,被人当做可疑人一言不合就刀剑相向。这事可不是臆想出来的,宫里的侍卫对待不明身份的人都是当刺客对待。
  “那就再等等?”
  “再等等吧,别太担心。”
  凤笙觉得自己也该安安心,毕竟皇贵妃都给自己这么多暗示了。可这种时候,终究是心难安啊。
  *
  这注定是个难眠之夜,大抵整个内城就没人睡得着觉。
  毕竟外面的动静如此之大,可是惊醒了不少人。
  西长街和北长街上,被火把照射得宛如白昼。雨不知何时停了,更是掩不住对持双方彼此沉凝的脸色。
  西苑门的门楼上,惠王让重重侍卫护持着,和门楼下同样被重重兵卒护持的吴王对着话。
  这一幕乍一看去有些滑稽,可若是从安全上来讲,却是最妥当的做法。
  毕竟当下惠王谋逆乃板上钉钉之事,当然惠王本人是不会承认的,一直咬口说皇贵妃和魏王谋逆,不过这件事吴王心里清楚。
  如今就他和惠王二人占了先机,若是对方在暗处埋伏几个弓手,一箭射过来呜呼哀哉,还求什么大位,直接回去洗洗睡吧。所以明知道这样做显得自己太不英勇,太贪生怕死,两人也依旧如故。
  “既然大哥做不到坦诚相见,那就别怪弟弟不客气了。”吴王一身锃亮的盔甲,放出狠话。
  门楼上,惠王的身影看不分明,声音却传了下来。
  “若是强闯,吴王你可掂量清楚,这就是谋逆。”
  “我乃为父皇护驾,谋逆的是你。若是你问心无愧,为何不放诸位大人出来,为何又不放我等进去?”
  话说来说去,再度回到起点。
  吴王大概也意识到惠王在有意拖延时间,不想再废话了,手一挥,便命人强攻。
  三千营的将士们和禁卫军又是不同,若论甲胄和兵器的装备,自然是禁卫军精良,但禁卫军乃是近战,常备兵器都是刀,弓手自然也有,但数量极少,也不会出现在当下这种时候。
  而三千营乃步兵和骑兵组成,骑兵擅弓,步兵擅矛,他们甚至还配备了弩和盾,不过一个回合高下就立见分明。
  胡家人大抵早就清楚最后的结果不过是强攻,所以特意准备了一批弓手,不过一番对天抛射,西苑门楼上的人便纷纷惨叫掉落下来。
  惠王躲得极为狼狈,甚至有些慌不择路,却还嘶吼着命人把门给守住了。
  就在这时,一阵急骤的马蹄声传来,同时还有闷闷的却震得大地为之颤抖的脚步声。
  似乎是许多人踏步而来,步伐一致,才会形成这种响动。若是有行伍出身的在此就能知晓,这是有大量步兵的军队到来了。
  还是马跑得最快,随着几声嘶鸣,一行人几匹马已经在人前停下。
  为首一人,高举着一封明黄色的圣旨,大声道:“陛下有令,惠王勾结兵部尚书蒋书杰,擅自封闭九门,吴王及三千营指挥使胡栋无诏擅自带兵进城,着令拿下一干人等,听候陛下发落。”
  这边话音还没落下,门楼上便传来一句不可能。
  吴王也是惊慌之际,看着舅舅胡栋,他正想分辨什么,这时行在后面的几名骑兵步上前来,为首的一人摘下披风上的兜帽,赫然露出一张英俊且棱角分明的脸庞。
  正是魏王。
  “你什么时候回京的?”惠王目眦欲裂,趴在门楼上喊道。
  “大哥与其操心我什么时候回京,不如想想怎么和父皇交代吧。”魏王冷然道。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后面的军队已然来临。
  宛如一条条黑水也似,流了进来,将三千营的人以及西苑门团团围住,正是五军营的人。
  这才是建平帝一直牢牢握在手中,从未旁落他人的铁血之师,也是拱卫京师的主要兵力。
  *
  时间拉回半个时辰之前。
  自打惠王带着人去了西苑门,陈皇后就显得格外不安。
  她一直待在宝月楼中,源源不断有人将消息递回来,她时而阖目,时而睁眼,但阖目的时候较多,显然心神不宁。
  她突然站了起来,带着人去了西厢。
  西厢门前守了不少侍卫,见她匆匆而来,都是极为诧异。
  “里面到底怎么样了?”
  这时,从里面跑来一个太监,正是陈皇后身边的太监总管何年。
  他低声回道:“已经听了娘娘的命,将诸位大人都分开看管,并强行威逼利诱,甚至还动用了一些手段,可暂时还没有人松口。”
  “皇贵妃呢?”
  何年往正房那处看了一眼,道:“皇贵妃和魏王妃还在里头关着,因为没有娘娘下令,暂时还没有对她们用什么手段。”
  陈皇后点点头,也没说什么,就往正房那边去了。
  门外守着的侍卫见是皇后娘娘,也无人敢拦,任凭她闯了进去。
  皇贵妃累了一天,显然这会儿已经到了极限,歪在炕上睡着了。凤笙却一点睡意都无,看着几上的羊皮宫灯发呆。
  随着一阵寒风卷来,陈皇后带着人进来了。
  “我倒是挺佩服你,你倒是睡得着。”


第157章 
  经过这么一会儿时间; 皇贵妃已经醒了,且没有任何茫然之色; 显然是睡得并不熟。
  她微微打了个哈欠,道:“我又没做亏心事,有什么睡不着的。”
  陈皇后冷笑了一声; 嘴角上褶皱的纹路让她的面相在一瞬间显得极为刻薄; 她扬了扬下巴,身后的富春领着两个太监走了出来。
  富春手里拿着一张空白的纸,另一只手端着一个小碟,小碟里是血红色的朱砂。这颜色在当下这种时候,显得格外的诡异; 并让人惊悚。
  两个太监上来二话不说就想靠近; 却被凤笙突然站起来的动作挡住。
  “想以下犯上?小命不想要了,想被诛九族?”
  两个太监被吓住,面露迟疑之色; 富春的动作打破了僵局。她将白纸和小碟往炕几上一放,人已经欺了上来,想扯开凤笙靠近皇贵妃。
  陈皇后冷笑道:“魏王妃你也别吓这些奴才了,还不知是谁过不了这一夜。”
  显然陈皇后突来发作,也有点吓到了皇贵妃; 她不禁往后退了退,凤笙眼角瞥到她这动作,心里一紧,也没多想咬牙将富春推了开。
  “皇后娘娘好大的气势; 不去担忧惠王能不能挡住吴王,倒来寻我们两个妇孺的麻烦。”
  “妇孺?你们俩可真是妇孺啊!知不知道本宫这辈子最恨的人之中,你们婆媳二人就占了首位,一个祸害了我儿的太子位,一个跟本宫争了一辈子。苏盘儿,我若是早知道你狼子野心,就该早送你去见你那短命的娘,可惜你太会伪装了,本宫没防备自己养了头吃人的狼,最后倒让你和你那儿子爬在本宫和铎儿头上。不过没关系,你终归是落在我手上了,你们也别操心惠王能不能挡住吴王,先担心自己的小命吧。”
  显然陈皇后这会儿是狗急跳墙了,大抵心里也没谱,所以想先下手为强除了心头大患再说。这种行举确实超出了皇贵妃和凤笙的预期,但不得不说有时候乱拳也是能打死老师傅。
  “还不给把人按住了,让她在那纸上印上手印。”陈皇后命道,又对皇贵妃说:“你就算不认又如何,有没有听过成王败寇这句话?史书从来都是由成功者来书写。”
  随着陈皇后的话音,富春已经带着两个太监逼上来了,这次是三个人一同使力,凤笙一人倒不是对手,被推到在一旁。
  就在屋里乱得一片不可开交之际,门外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朕倒不知朕的皇后竟然懂得如此之多,还知道史书是由成功者来书写,看来惠王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都是皇后的教唆了?”
  陈皇后的脸,在一瞬间白成了死灰色。
  她颤抖地转过头:“陛下?”
  *
  门外站着的正是建平帝。
  他身穿玄色龙袍,头上没戴冠,一头花白相间的头发只以一根玉簪固定住。他面容清隽,似乎有些疲累了,脸色甚是不好,眉间可见疲色。
  并不止他一人,还有十六皇子、珒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