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岐黄大宋-第1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延禧一听,脸色忽地赚霁,眼中掠过兴奋的光芒,轻轻地说道:“不错,若来的是个侍郎尚书这一类的官,孤王倒是不好羞辱于他。毕竟我大辽如今还是要和宋国修好,可不能因为些许小事闹出争端来。可一个小小的主客郎中嘛,就不一样了,只要不把他真的怎么着了,赵煦还能因为这么芝麻般大的官儿和我大辽翻脸不成?再说——”
    “再说,如今宋国自己也是处在多事之秋,前两天赵煦自己还下了罪己诏,而且他的身子已经很弱,据说很难熬过明年的年关。在这个时候,其实宋国比我大辽更加害怕闹出事端来!”耶律延禧身边的侍卫随着他时间久了,难免沾染上了他们主人的毛病,也喜欢惹事,更喜欢怂恿着耶律延禧惹事。这想必也是这些年以来,耶律延禧不断闹出大事的根本原因了。
    “好!”耶律延禧冷笑一声:“去把那个什么主客郎中给孤唤进来!”
    不一会,周淮从从容容地走了进来。
    这周淮到底是状元,形貌俊朗,举止得体,虽然面对着的是堂堂的辽国皇太孙,却并不丝毫的拘束感:“下官礼部主客郎中周淮,参见大辽皇太孙殿下!”
    耶律延禧大刺刺地挥挥手,道:“罢了!你叫什么,周坏?你坏不坏,孤不知道,你们的皇帝陛下可真够坏的,把孤王幽在这里已经十多天了,却没有一句话解释。这总不应该是你们大宋的待客之道吧?你应该知道,孤如今已经是大辽的监国了,朝中有诸多的事情需要孤亲自处理,可算是日理万机,忙得很。你们这样拖着,是什么意思?”
    周淮脸色丝毫不变,甚至表情都不因耶律延禧的质问而发生丝毫的变化:“殿下,我国皇上对宋辽两国之间的关系,是极为重视的。只是殿下也应该知道一二,如今我国中着实是出现了大事,我皇上虽然有心尽快处理完这些事情,早日给殿下一个回复,好让殿下早日回归本国。但如今,这恐怕也只能说尽快了,还望殿下能够体谅!而且,据下官所知,这个所谓‘尽快’应当是真的很快的,不会超过三日。”
    “咦!”耶律延禧很是夸张地故作惊奇,道:“孤没有听错吧,你一个小小的主客郎中,竟然有权利对这这等国家大计置喙?贵国的皇帝陛下难道没有教会你规矩吗?你这般说话,孤可以听信,只是若是孤又白等了许多日子,怎么办?”
    周淮微微一笑,道:“今日下官来面见殿下之前,我家皇上曾经召见过下官,这是他亲口所许之诺。我家陛下金口玉言,绝不至于失信于殿下的,这一点请殿下绝对放心!还有,下官的名字,不是‘坏人’的‘坏’字,而是淮水之淮,希望殿下记住了。其实,殿下若是不怎么懂的大宋官话,下官也可以和殿下以契丹语说话的,下官对于契丹语,倒也略知一二。”
    耶律延禧顿时噎住。忽然之间,他发现周淮似乎早有准备。他原先并不言明自己的话是赵煦所说的,看起来好像就是要等他刁难的时候再说出来堵他的嘴一般。这样看起来,他耶律延禧羞辱对方的计划落空不说,似乎还有点被对方反过来谋算的意思。虽然这口舌之争只是小事,但对于耶律延禧来,却是如今唯一发泄怒火的途径,是一件大得不能再大的事情了。
    只是,耶律延禧尽管心下暗暗恚懑,却并无办法反击,其实是他故意说错的那个“坏”字被对方说成了大宋官话不精准之后。
    在辽国,大凡有些条件的,都愿意学习大宋官话,并以说大宋官话为荣。所以,近些年以来,辽国很是出了一些能吟诗作对的非汉族文人墨客。而若是一个人被说成大宋官话不标准,是十分难受的一件事情,甚至有些屈辱。可问题是,耶律延禧刚才是自己送了一个被说的借口过去给周淮,也怪不得周淮这么说。
    耶律延禧有些恼羞成怒地说道:“哼,贵国难道朝中无人了吗?竟然让你一个小小的芝麻官来招待孤王!孤且问你,你有何资格与孤王谈国家大事?”
    周淮却并不因为耶律延禧的咆哮而生出丝毫的畏惧,道:“殿下,下官并非来和殿下谈国家大事的。正如殿下所言,国家大事,非是下官这等芝麻小官可以置喙的。”
    耶律延禧不等他说完,怒道:“那你来做什么,来找孤王消遣吗?或者巴巴的来惹孤王生气?”
    周淮好脾气地摇摇头,道:“殿下言重了,我大宋和贵国交好百年以上,边境皓首之人终身不见烽火。此乃大宋和贵国两国之间多代皇帝陛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官身为宋廷中人,对于殿下只有友善之心,绝无丝毫的恶意,倒是殿下想得太多了点,误会下官了。其实,下官只是奉命来招待一下殿下,请殿下一起随下官出去走走,散散心,消消气,然后再找个地方好好吃一点东西,仅此而已。下官是主客郎中,主客,主客,自然是主接待客人之事的!”
    耶律延禧被这一番话挤兑得满腔的怒火发泄不出来。他只好强自压下怒气,道:“那好一个主客郎中!孤王倒也想劳烦周主客陪着孤一起出去走走,只是,周主客难道没有看见那门口那么多双皇城司的眼睛在盯着这驿馆,盯着孤王的一举一动吗?周主客的心意,孤王心领了,但我耶律家的人心高气傲,可不愿被人当贼盗一般盯着看!”
    周淮笑了笑,道:“太孙殿下实在是敏感了。其实,门口着实有皇城司的兄弟,不过他们只是奉了我国陛下之命保护殿下的安危而已。殿下您身份非同小可,关系重大,我国陛下也是对于殿下的安危,是时刻悬心,才有了这般安排!”
    耶律延禧冷笑一声,道:“贵国陛下的这等安排,实在多此一举。孤身为大辽的皇太孙,随孤前来大宋的,无一不是大宋的勇士。若是这些人连孤王的安全尚且不能保证,留着他们又有何用,倒不如把他们都喂了‘海东青’!”
    听到这一句话,耶律延禧身边的贴身侍卫和周淮的脸色,同时不由自主地抽了一下。周淮心下暗忖:“人道你杀人不眨眼,此言真是一点也不虚,言谈之间就欲置人于死地,真是暴戾已极!”
    那侍卫却想起了以往被“海东青”吃掉的那些兄弟,不由自主地打了一个寒战。
    这时,周淮笑道:“殿下尽可放心,既然您不喜欢那皇城司的人在外保护,我国陛下已经给了下官权限,可将他们立即调走。只是,若是殿下不嫌弃的话,务必赏脸,游逛汴京城之时,务必留下官在身边为导游。下官一个文弱书生,殿下应该不至于对我有所忌惮吧!”
    耶律延禧一听皇城司的那帮苍蝇竟然可以弄走,大喜。周淮这厮虽然一直没有被他捉弄、侮辱到,实在有些讨厌,但比起皇城司的那帮子苍蝇来,周淮简直显得有些可爱,留他在身边,根本算不得什么坏事。
    当下耶律延禧笑道:“既然周主客愿意当这个东道主,孤王这个初到贵境的人自然愿意在周主客的带领之下参观汴京的盛况!”他一高兴起来,说话居然也很有几分风度。
    周淮大喜,连忙出门去了一下,但很快就转了回来,向耶律延禧道:“殿下,如您所愿,皇城司的所有人都已经被遣走了!”
第189章 李记酒楼
    汴京自古有“水城”之称,城内河渠纵横,舟舸往来如梭。WwW、QunabEN、coM各个河渠的岸边,都是绿柳成荫,鸟儿往回其间,发出阵阵低吟之声,更为这美景添了一层点缀。
    耶律延禧虽然是皇太孙,却并不像大宋的皇子一般,长期居于内宫之中。他是常常出没于街头巷尾的,这也是上京的女子一般不敢上街的根本原因所在。耶律延禧对于上京的很多街巷都很熟悉,对于全城的整体状况,也算相当了解了。他和他的祖父一样,一向自诩上京城内鸟语花香,高楼林立,屋舍俨然,人流如注,乃是一等一繁华之地,风物不下于江南,并且破以这一点自得。
    可当耶律延禧第一次在汴京的街头开始游逛的时候,他才忽然发现,原来上京也不过尔尔。比起汴京来,上京不过就是一个乡下的大镇子而已,简直都快要当得起“荒芜”二字了。
    这让耶律延禧很有些灰心丧气。但同时,这也增添了他的游兴。他暗暗忖道:“你南国大宋能建起这样一座都城,我大辽为何不能?且待我细细看过一遍,回去之后也建起这样一座都城,让世人看看,我大辽的富庶,也不下于南国。”
    辽人对于宋人,其实都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很羡慕他们的富庶风雅,一方面又鄙夷他们的懦弱可欺。但辽国和大宋交好百年,边境多年没有战事,双方在武力方面已经没有什么比较的意义了,剩下的就只能是比富庶。而这,恰又是辽人的薄弱环节,但好胜心一直在牵引着他们,明知道比不过,却还是一定要比。结果就是越比越是自卑,月比越是怕比。
    耶律延禧现在就存了这样的心理。他不知道的是,汴京城有今日的富庶繁华,固然是有朝廷仓廪充实,库府盈足的原因。但单凭朝廷的力量,是很难建立起这样一座宏伟的大城的。这主要还是百姓们的功劳,百姓们囊中有钱了,自己才能建得起雄伟宽敞的房子,而许多富裕的百姓们住在一起,从肉眼的感官体验来说,便是鳞次栉比的许多雄伟宽敞的房子。
    耶律延禧没有意识到这个根本的问题,所以他不知道他的这个想法是何等的危险。此时的他,一心所想的便是如何让上京城看起来也能如汴京一般奢华雄伟,甚至犹有过之。这个念头已经将他的脑海充塞得满满的,他再也无心去思索其他的问题。
    周淮这个导游也很尽责,见耶律延禧听得用心,他讲解得也十分的卖力。
    “殿下请看,这里便是大相国寺了!”周淮指着大相国寺的招牌,远远地说道:“此寺兴建至今,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规模本就宏大,又经历代先皇扩建,如今已经成为我东京很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了。你看看,我等虽然并未进得寺中,却已经能看得见那雄伟高大的大雄宝殿,你可以想见其雄伟程度!”
    耶律延禧点了点头,眼睛里流露出憧憬之色。他辽国自来崇佛,佛教在辽国,一直占据着比其他所有的教派加起来都重要的角色。辽国境内虽然建立起了不少的寺庙,但却无一座如此宏伟气派的古刹。这一直以来,就是耶律延禧和他祖父耶律洪基共同的遗憾,如今见了大宋的大相国寺之后,耶律延禧这种遗憾就越发强烈了,他暗暗许下心愿一定要建一座规模更胜大相国寺,内中奢华程度又远超之的古刹出来。
    周淮领着耶律延禧等一众人又在汴京城的各处大街小巷都逛了好一阵子,终于来到了最为繁华热闹的小甜水巷。
    在这里,耶律延禧弱小的心灵,再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创伤,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且按下不表。
    此时日头已经偏西,这一群人在不知不觉间,已经逛了差不多一整个下午。虽然耶律延禧身边的侍卫都是武功精悍之辈,一个个却也显得十分的萎靡。周淮本是一个文弱书生,自然更是额头见汗,说话带喘。他苦笑着回过头来,向兴致还很旺盛的耶律延禧道:“殿下,今日天色已经不早。咱们不若在这附近找一家酒楼,吃点本地特色的酒菜,便就此回去如何?若是殿下以后还有兴致继续逛汴京城,可随时召下官来。皇上向下官吩咐过,殿下离京之前,下官可随时招待。”
    耶律延禧今日逛了一番汴京城之后,心中的傲气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的他心中所想,只是如何效仿汴京城,建立起一座属于自己的气派王城而已。考虑到周淮是一个读书人,对于本地的建筑布局等方面的知识或许有所涉猎,耶律延禧便存了结交之心。他心下想着,不若趁着这几日的功夫,再多打听一下汴京城的相关境况,再多回去之后,也好立即动手改建上京城。
    存了这个心思,耶律延禧便客气多了,他笑了笑,向周淮道:“单凭周主客吩咐!说实在的,孤王一向以来,对于南国的风味,都是很喜欢的,今日有幸能品尝到汴京风味,也荣幸得很呢!”
    周淮大喜,指着前面的一座最为高大的酒楼,道:“殿下,那‘李记酒楼’虽然名字听起来很是俗气,但这里的酒菜,却是一流的。而且,这也不是一味的山珍海味,其每一样菜,几乎都是家常菜,却烧得极具风味,让人吃了之后,满口芬芳,总想着再一次光临。不过,殿下,这里也不是想再次光临就能再次光临的,因为这里的酒菜的价格,比起其他酒楼的山珍海味,犹高几分。一般人能在这里吃一次饭,已经算是有幸得很了。”
    耶律延禧听得兴趣大起,道:“竟然有如此神奇的一家酒楼?孤王倒是要见识见识了。周主客,这倒是巧得很,今日孤王便请你一顿吧,孤王可是难得请人吃饭的,周主客切莫推辞!”
    周淮连忙笑道:“殿下客气了,不是下官看不起殿下,只是今日下官觐见皇上的时候,他曾经交代过,让下官一心陪同殿下游乐,一切以殿下开怀为目的,这也算是他老人家对这些日子怠慢了殿下的补偿吧。至于银子,皇上曾说过无妨,一应支用都可题销。殿下是客人,就请不要拂了我家皇上的东道之心吧!”
    耶律延禧一听心下对赵煦的不满倒是大大地消减了几分。听周淮话里的意思,赵煦倒不是不重视自己,实在是这些日子太过忙碌,根本没有时间接见自己。当下,他笑了笑,便道声:“请!”率先进了这“李记酒楼”。
    这“李记酒楼”虽然是一家酒楼,内中陈设却并无多少奢华之处,倒是处处透着古朴,给人一种别有风味之感。见到这一群人进门,那掌柜的亲自迎上来,道:“几位客官,欢迎光临小店,不知几位要吃点什么啊?”
    周淮是东道主,便率先发言:“你这里有僻静一些的雅间吗?我这几位兄弟喜欢安静,不愿被打扰。至于酒菜,你看着上便是。关键是一个要够我们几个人吃喝的,二要体现出风味来,我这几位兄弟都是外地来的,鲜有机会品到汴京风味,你可不要给汴京全体的酒楼丢脸!至于价钱,你倒是无需思量,只要侍候好了我这几位兄弟,自然不会短你的银钱!”
    掌柜的大喜,忙不迭地答应,唤来小二,把几个人带到了楼上的雅间。
    这雅间地理位置倒也十分优越,向北,正好能看见大宋巍峨的皇城。耶律延禧刚坐下,心底再次被刺激了一下。皇宫乃是皇帝和后妃们住宿还有很多众臣办公的地方。换句话说,这是关系到他妾身利益的,也直接关系到他这个大辽未来皇帝的面子。
    但大辽的皇城当初兴建的时候,就建得十分的简陋。后来的一些皇帝虽然进行了扩建和装修,却也算不得十分的豪华。但与此相反的是大宋的皇城,雕栏玉砌、金碧辉煌,可谓美轮美奂。上次耶律延禧没有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上面的时候,尚且不觉得,今日经过这一番刺激,再看这大宋皇城的时候,心中不由酸溜溜的。
    周淮见耶律延禧正在向外张望,便说道:“殿下看的是什么?皇城吗?不若就由下官来为您介绍一下:那最高的那座大殿,便是天子的正殿——文德殿了,那宣德门前面不远处的那座,便是……”
    “不必劳烦费心了!”耶律延禧终于打断道:“孤王只是随意张望一下而已,倒不是特意观望哪里!”
    周淮话说到一半被打断,心中却并无一丝的尴尬之色,笑道:“殿下今日看了这么多汴京风物,不知道感觉如何啊?”不等耶律延禧回答,他又说道:“其实,下官也早就听说上京城风物怡人,大有江南之气,倒是很想见识一下呢!若是有机会,下次下官倒是很想作为使臣前往贵国呢,顺道也可看看贵国都城的特异之处!”
    耶律延禧脸色一沉。周淮这话听在他的耳中,就像反讽一般。但待得他看见周淮眼中射出那无限真诚的目光,忽然又觉得自己的判断似乎错了:“难道他真的从来没有从同僚口中听说过关于上京的事情,,此言倒是出自肺腑?”
第190章 浅撩轻拨
    菜一样一样地上来了,一样样的菜名都是再平常没有了,左不过是红烧狮子头、白油豆腐、红烧鲤鱼等一些常见的菜式。wwW、
    但也正是这些常见的菜式,才越发考验厨子的功夫。而这“李记酒楼”在这方面,确实很有独到之处,不论是各种肉还是青菜叶等小菜,几乎每一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而那厨子本身的技艺也是十分高超,火候和调料的用量都是恰到好处,简直是令人难以跳出一丝错处来。
    于是,每上来一样,耶律延禧便不由自主地发出一阵赞叹。心下开始对自己平日的御膳大为不满。
    “孤这当的是什么皇太孙,相比大宋随便一家酒楼里的饭菜,孤的御膳便像是专门给乞丐留的一般!”耶律延禧暗暗忖道。他却不知道,这“李记酒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