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独裁者-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季尘连忙出手制止道:“你们的心我都明白了,如今仍需忍辱负重,等到我们大事成功之后,再剪不迟。”
    魏季尘如今身处高位,可以弄一根假辫子戴着,他们奔波各地,刀光剑影,如果他们也弄根假辫子,则殊为不便。
    “好,你们都是我的好兄弟,我们现在干得是杀头的大事,平日当小心谨慎,不透露半点风声。”魏季尘一边说,一边使用观察术,看见几人对自己的友好度竟然从原先的九十一、二点,窜到了九十八、九点,实在是高得不能再高了。
    猛子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下,笑着说道:“魏帅,俺早就对这个鸟朝廷不满了,如今跟着魏帅干大事,俺心中着实高兴,俺相信,跟着魏帅您,一定能将大事干成。”
    “清廷已经失去民心,但是我们还得徐徐图之,以免列强坐收渔翁之利,使得我成为千古之罪人,所以,众兄弟仍需忍耐一些时日,来,我们继续说引导百姓与列强争斗之事。”
    众人都是搞情报的出身,马上便稳住了心神,将目光放在眼前之事上面来。
    “小五、小六、小七,由你们分别率领十人,前往直隶、山东、山西等地潜伏入各支义团之中,暗中联络,以谋天时。”魏季尘马上做出了决定,振振有声的说道。
    “魏帅,那其他地方呢?”猛子有些不明所以的问道,在他想来,要么不出手,要出手便要弄的惊天动地,一举覆灭清廷,完成大事。
    魏季尘脸上露出一丝讥笑,不屑的说道:“现在清廷能够控制的也就只有这几省了,只要将这些地方弄得天翻地覆,清廷便能够轰然倒坍。”
    义和团运动由于参与的群众存在落后、愚昧的思想,对先进的近代化生产方式破坏很大,魏季尘稍后要制定出一些规章制度让他们遵守,同时也不想将此运动扩大至全国。
    只要像原历史一样,南方等各省冷眼旁观,维持好自己境内的秩序,魏季尘就完全有信心凭着直隶等几省的义和团运动实行斩首行动,一举颠覆清朝的统治。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俄密约
  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俄密约    
    李鸿章携包括儿子李经方、李经述在内的随员五十多人,当然,里面还有魏季尘派遣过去进行招贤引商的两名随从。
    他们从上海登上法船‘爱娜斯托西蒙号’,出东海,经太平洋、印度洋、入苏伊士运河,又由迎候的俄国马赫托姆斯基公爵街上‘俄罗斯号’,在四月份抵达俄国的黑海港口敖德萨,然后改乘火车北上,涉三万余里之海路。
    终于在四月中旬抵达了圣彼得堡,俄财政大臣维特不等李鸿章行礼收拾好,便急急忙忙前往会晤,当然,谈的还是关于借地修路之事。
    这回,维特更是狡辩声称由于日俄交恶,急需修一条铁路连通俄滨海州与西伯利亚地区,指出中国自修之路是先从旅顺至哈尔滨,因此,另外一条路完全可交予俄国人来修。
    不过,早就看破俄国人伎俩的李鸿章当即进行了拒绝。
    四月下旬,李鸿章至莫斯科,按照国际惯例觐见俄皇呈递国书及宝星礼品等物,俄皇尼古拉二世以及皇后亲自从座位上面下来以示尊敬迎接。
    这是一件比较殊荣的事情,李鸿章何曾受过如此礼遇,老怀大慰,殊不知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尼古拉二世会见李鸿章的当晚,便召来维特商议中国之事,维特认为现在修路意图已经暴露,应该缓缓图之,而现在则利用中国人的迫切心理,促成中俄互助密约签订。
    维特的算盘打得很好,如果签署中俄互助密约,之后,在法律之上,一旦他国威胁中国,则俄国披着合法的外衣,有义务,有权利帮助中国抗衡他国。
    而这个他国,就是维特早就计划好了的德国,一旦德国人强行入驻胶州湾,则俄国便能够以此名义,霸占中国的其他港口,来帮助中国对付德国,这个港口自然是旅顺了。
    此时,各国祝贺使者云集莫斯科,热闹非凡。
    李鸿章第二日刚起床,正准备去拜会一下其他各国使者,将自己的巡访计划向各国透露之时,李经方却急急忙忙的走了进来。
    “父亲大人,俄皇派来侍卫,邀请您去皇宫内会晤。”李经方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李鸿章频繁受到俄皇的接见,这说明中国在俄皇的心目中,地位甚高,他没有理由不高兴啊。
    李鸿章却皱起了眉头,捋着斑白的胡子,咳嗽两声之后问道:“俄国人几次三番想与我商议修路之事,老夫都已经推辞掉了,此番不会是俄皇亲自出马,与老夫商讨吧?”
    李经方想了想,笑着说道:“父亲,您太过多疑了,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国家的修路请求,更何况,我们自己的铁路已经开始修筑了呢。”
    李鸿章此番前来,总理衙门和他交过底,在不损害中国利益的前提之下,尽量与俄国交好,如果能够与俄国人交好,李鸿章自是很乐意了,但是他怕就是怕俄国人以铁路之事相要挟,因此,一听到俄皇仅隔了一晚又要接见自己,李鸿章心中很是忐忑。
    无论愿意不愿意,俄皇的邀请,李鸿章都不可能不奔赴,稍微收拾了一翻之后,李鸿章便带着几名随从急急朝俄皇宫而去。
    一路上,李鸿章算是开了眼界,这俄国人的建筑不但与中国不同,与其他列强各国也不尽相同,但当他看到街上维持秩序的俄国卫兵之后,又有些忧心忡忡。
    在李鸿章看起来,俄国士兵人高马大,甚是威猛,而且装备精良,实在不是中国士卒可以相比。
    俄皇派出最精锐之部队在街上巡逻,除了充门面之外,也不无威慑他国的意味在里面。
    俄国侍卫直接带着李鸿章从皇宫正门行入,不久,便带着他走进了一间偏殿之中。
    李鸿章还没有走进门去,便看见从殿内走出一行人来,为首一人正是昨日接见过他的俄皇尼古拉二世,旁边有翻译官等人。
    李鸿章没有想到俄皇会如此热情,连忙上前见礼。
    尼古拉二世却抢先一步,一脸和善的说道:”李使节一路劳累,我们还要麻烦你,当真是过意不去。”
    旁边自有翻译官翻译,不再复述。
    “陛下如此看重我中国,实在是让老夫欣喜异常。”李鸿章不着声色的说道。
    两人寒暄一阵之后,便走进偏殿,尼古拉二世让人赐坐,送上茶来,显然是想与他长谈了。
    “李使节,昨日来不及与你畅谈,今日特抽出时间来与你见面,中俄向来交好,而我登基之后,也一直致力于中俄双方的友谊。”尼古拉二世说起假话来,那可是一点都不脸红。
    要是中俄交好,也不会在你刚登基那会就侵入帕米尔地区了,不过李鸿章也是个老油条了。
    当即不慌不忙的押了一口茶,笑着说道:“陛下说得甚是,还要多谢陛下在还辽事件上面对中国的仗义执言,若中俄两国之间能够永不动兵戈,则是两国百姓黎民之福。”
    尼古拉二世轻轻点了点头,笑道:“我国地广人稀,断不会在侵略他国尺寸之地,由于中俄两国交情亲密,前段日子我国才会向贵国提出东省接路之事,此实为将来调兵捷速,中国有事,亦便帮助,非但是利俄。”
    李鸿章偷偷瞥了俄皇一眼,只见他一脸真诚,并不像是虚伪之辈,不由在心中感慨,此人要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就是大慈大悲之人,不过能够登上皇位,肯定是前者了。
    “陛下说得甚是。”李鸿章打哈哈道,接着只喝茶,闭口不谈此事。
    尼古拉二世还想做最后努力挽救,意有所指的说道:“中日甲午战争之时,我们曾调遣军队由海参崴方面开往吉林方面,准备支援贵国,但是此军队尚未抵达吉林之时,而中日战争业以终了,可谓遗憾啊,要是此行成功,说不定中日战争的结局就能够改写,贵国也无需赔款那么多银两了。”
    到达有无此事,李鸿章自然是不清楚了,但是李鸿章此时见俄皇说得冠冕堂皇,也有点相信他,正色说道:“贵国的心意,我中国感受到了。”
    尼古拉二世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这都是因为缺乏交通的缘故啊,要是有一条路连通穿过蒙古北部以及满洲境内,则可直达海参崴方面,等到将来如再遇相似的情况,便能够真正的帮到中国了。”
    “陛下的好意,我们都知道了,所以,我国现在正在境内急急修筑这条路,为了就是能够与贵国铁路相接。”李鸿章心中暗恼,这个俄皇,说过来,说过去,还是为了那条路啊。
    尼古拉二世见李鸿章面色微沉,知道此事暂时说不下去了,当即转移话题道:“现如今倭国非但挑衅中国,也挑衅我国,为了两国计,我们中俄当秘密缔结和约,共同对付倭国。”
    李鸿章心中稍微一喜,看来尼古拉二世也有缔结和约的意向,即便不能联俄抗倭,只要能够稳定住俄国就行。
    “陛下说得甚是,我此行来之前,我国太后就与我说过,如有兵事,贵国能够与中国彼此援助,则善莫大焉。”李鸿章说明自己已经得到了大清朝廷的授权,完全有权利能够与俄国商议密约之事。
    俄皇笑着点了点头,接着李鸿章见他轻声对旁边一名官员说了一句,那官员便马上从文件包里面抽出一份文件来,恭恭敬敬的递到俄皇手中。
    “这是我国起草的一份,有关于我们互助抗倭的合约,李使节可以先看一看。”尼古拉二世不紧不慢的说道。
    李鸿章迫不及待的一把接了过来,便戴上老花镜,快速的看了起来。
    “大清国大皇帝,大俄国大皇帝,因欲保守亚洲大地现在和局,不是日后别国再有侵占之事,决定订立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是以大清国特派某,大俄国特派某,为全权大臣,即将全权文凭互换校阅,立定条款如左:
    一,日本国或与日本同盟之国如侵夺俄国亚洲东方属地,或中国土地,或朝鲜土地,即牵涉到了此条约,立即照约办理,如有此事,两国约明:应将所有水陆各军届时所能调遣者,尽行派出,互相援助,至军火粮食,亦尽力互相接济。
    二,中俄两国既经协力御敌,非由两国公商,一国不能独自与敌议立合约。
    三,当开战时,如遇紧要之事,中国所有口岸,均准俄国兵船驶入,如有所需,地方官应该尽力帮助。”
    李鸿章欣喜若狂,此条约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对中国的恩赐啊,签订了此条约之后,中俄两国便能够一齐对付日本了。
    李鸿章由于签订了马关条约,被世人指责为卖国贼,他对倭人是又恨又怕,他在心中想道:如果能够签成此条约,以后来自朝中的指责,必定会少上不少。
    只是,俄国人的条约如此宽厚,难道有什么阴谋吗?
    李鸿章又连看了三遍,几乎查找不出什么漏洞来,既无事前设想的借地修路之事,亦无之前担心的借款之事,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啊。
    那俄国人为什么开如此宽厚的条件呢?李鸿章想开来了,最终把其归咎于日俄两国的交恶,几乎到了战争的边缘,所以俄国才急于和中国签订互助条约,以便在对付倭人和朝鲜之事上面占上主动权。
    李鸿章即便是老于世故,此时脸上难免也表露了一丝兴奋出来。
    “李使节觉得此条约如何?”尼古拉二世早就把李鸿章的表情看在了眼中,此时不轻不重的明知故问。
    他心中很是得意,同时又起了一些嫉妒之心,嫉妒的是财政大臣维特,自己苦恼多日的事情,似乎维特只要略施手段就能够做成。
    尼古拉二世在心中担忧开来了:维特是两朝权臣,他的权力是不是过大了呢?他的威望是不是超过自己了呢?要是他以后架空我,夺了我的权怎么办?
    尼古拉二世是1894年登基的,登位时间尚短,还没有来得及培养自己的亲信,大多用的是以前亚历山大三世的老臣,这些大臣说实在话,还是有些本事的。
    在原历史上,尼古拉二世在稳定住自己的皇位之后,便逐步抛弃了这些为他效劳的大臣,一些敷衍塞责的、但又善于阿谀奉承的人就得到了他的信任。
    李鸿章连忙稳定了自己的心神,镇定如常的说道:“我还需要将此条约条款电报给我国的总理衙门,等到总理衙门同意之后,才能够给贵国答复。”
    尼古拉二世故作大度的摆摆手道:“李使节请自便。”
    李鸿章心情急切,一听他这样说,马上站起来告辞。
    回到使馆,李鸿章兴冲冲的马上把条约全文一字不漏的传回给总理衙门呢,并且在后面附上了自己的意见:“俄今愿结好于我,约文无甚悖谬,若回绝,必致失欢,有碍大局,如奉旨准可,即画押。”
    李鸿章并不知道,有两人趁他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潜入了他房间,快速的把条约全文记在心中,又快速的退出。
    这两人,正是魏季尘派遣过来的随从。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丰收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丰收    
    密约之所以称之为密约,那是因为督抚、封疆大吏这一级别的人连内容都不得而知的,能够知道内容的也就只有总署王大臣这些清廷中枢大臣了,所以不免会引起世人以及各国的猜测。
    而此时魏季尘使人将内容偷出来,对自己的用处自然是很大了。
    俄国人与中国签订密约之后,又兴冲冲的与日本人签订了莫斯科协议书,从日本人手中攥取了不少的利益。
    然后企图等到时机成熟,再实现尼古拉二世在日本受刺杀之后,所发的毒誓“扭断野蛮的猕猴的脖子。”
    尼古拉二世却不知道,这些野蛮的猕猴准备抢先动手了。
    尼古拉二世也是大意了,既然他都已经识破倭人是野蛮的猕猴,就应该要想到猕猴们会做一些什么事。
    猕猴是不能用人类来度量的,他们野性难驯,对付他们,就要像是古希腊驯兽师一样,用皮鞭加以管教,用小刀去阉割,这样,才能去其野性,让其服服帖帖的成为一只哈巴狗,不敢再反咬主人。
    所以,尼古拉二世注定要受伤了,并且是被一群猕猴所伤。
    日本情报之父福岛安正早在几个月之前,一得到参谋本部的命令,便安排特工明石元二郎任驻沙俄彼得堡附武官,进行特工活动。
    明石元二郎被称之为日本的天才特工王者,被摩纳哥赌场拒绝进入的人物,因为他有机敏的反应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每次都能够赚得盆满钵满,一个人可抵十个师团之人物,算得上是一只开化了的猕猴。
    虽然历史提前了,但是他的天赋照样没有被埋没,明石元二郎从日本参谋本部提取一笔200万日圆巨款的活动经费,要知道,那时的日本省军级干部的工资每月也只有100日洋出头,所以,是真正的花大价钱了。
    明石元二郎拿着这笔巨款到了俄国之后,便展现了他的能力,快速的布置情报通信网、与俄国各种反沙皇势力进行接触,民族独立领袖,民粹份子,社会革命党,**贪污的下层军官等等。
    最终鼓动了热衷于进行个人恐怖活动的米哈伊洛夫派民意党人,说服他们利用尼古拉二世加冕大典时进行刺杀活动。
    风暴即将到来,对此一无所知的尼古拉二世仍然图谋着中国的港口旅顺,德皇威廉二世在行动之前,最后一次发电报询问俄皇的意见,得到了尼古拉二世的明确答复:对于胶州湾,俄国愿意放弃任何权利与任何图谋。
    山东巨野磨盘张庄教堂,一双眼睛如豆小的王麻子带着自己的几位手下,一脸恭敬的站在下方,而神甫薛田资和能方济则坐在正中。
    薛田资拿着手中经过当地官府盖章之后的伪造地契,满脸笑容的说道:“主的荣光将永远照耀你,你作为主的忠实仆从,将受到主的奖赏。”
    王麻子心中一喜,脸上马上表露了出来,不伦不类的回道:“谢主隆恩。”
    “嗯,你就拿着这份地契,把那些刁民从我们的土地上赶走吧。”薛田资将地契还给王麻子,让他去办此事。
    其实薛田资在这一代传教甚久,对当地的势力也颇有了解,知道那块地的主人与一个叫做大刀会的帮会组织有来往,所以虽然他垂涎那块地良久,但是为了不惹麻烦,一直没有动手。
    现在既然是成心挑事,自然是越弄大越好了,最好让那些刁民杀了王麻子等几个教民。
    可悲的王麻子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为了这几位德国人的弃卒,反而以为自己终于得到了重用。
    “放心吧,神父,这些小事包在我王麻子身上了。”王麻子把胸口拍得嘭嘭作响,没有看到薛田资眼中的嘲弄之色。
    “愿主与你同在!”能方济在胸口划了一个十字架,一脸仁慈的说道。
    那几亩地上,刚刚种下去小麦,嫩嫩的幼苗破土而出,带给农人无限的希望。
    王麻子领着手下几名狗腿子到了田地之后,不由分说,开始糟蹋起幼苗来,因为薛田资告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