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大独裁者-第2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革职了一些官员之外,还做个那件好事?此事已经弄的满朝哗然,全国震动,难道你真要看着,我大清毁在了你的手中,你才善罢甘休吗?”
    “儿皇不敢,那些老臣都是昏庸无能之辈,只有将他们都革职了,新法才能够实施得下去。”光绪虽然被慈禧的发怒吓得有些害怕,但是还是硬着脖子回道。
    “真是气死哀家了,哀家问你,是祖宗之法重要,还是洋人之法重要?”慈禧怒喝道。
    “祖宗之法重要!”光绪不得不如此回答,要是他说是洋人之法重要,那他就成了数典忘祖之辈了。
    “既然是祖宗之法重要,为何你改祖宗之法,实行洋人之法!”慈禧霍的一下子站起身子来,气得浑身发抖。
    光绪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好,他从没有看过如此暴怒的慈禧,当真让人觉得可怕至极,长久以来便生活在慈禧淫威之下的他,似乎又回到了童年:若有一点点违背慈禧的事情,她就会让人打手掌。
    周围的太监、宫女都是匍匐在地,不敢有丝毫的动静。
    忽然,李莲英惊叫一声:“老佛爷!”
    光绪抬头看去,只见慈禧似乎气愤难平,以手扶额,摇摇欲坠的样子。
    “亲爸爸!”光绪连忙起身上前,搀扶着慈禧。
    众人慌乱异常,惊叫连连。
    “快宣御医,快宣御医!”光绪吼道,不知为何,光绪此时心中起了一个念头,要是慈禧就如此的去了,该多好啊。
    但是,这个愿望终究是难实现了。
    慈禧被抬到寝宫之后,御医查看了一翻,便汇报说是慈禧怒极攻心,并无大碍,休息几日,就可以安然无恙。
    “亲爸爸,都是儿臣不对,儿臣不该惹你生气。”光绪跪在慈禧的床头,后悔惭愧的说道。
    慈禧把脸别在了一边,看都不看他一眼,显然还处在震怒之中。
    李莲英阴阳怪气的说道:“皇上,你实不该惹老佛爷生气啊,老佛爷这两日身体原本就不大好,身边也没有个贴心的人照顾,唉,心病还须心药医,奴才看皇上您就在这里伺候老佛爷几天,等到老佛爷的身体好了,再回宫中去吧。”
    “这!”光绪有些犹豫。
    “怎么,哀家的身子没有你的正事重要?”慈禧转过头来,两道眉毛蹩在一起,不悦的出声问道。
    李莲英连忙说道:“皇上,您就别再惹老佛爷生气了,那些政事,在颐和园中也可以处理。”
    “儿臣愿意在亲爸爸身前伺候着。”天朝以孝治理天下,光绪一向在这方面做得规规矩矩,从无逾越,此次,他也不另外。
    慈禧嘴角流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来,继续软绵绵,满脸倦意的说道:“哀家有些累了!你们都退下吧,小李子,你在这里候着。”
    光绪无奈的起身告退,出了慈禧的寝宫,然后在颐和园中暂时找了一处住的地方。
    光绪走了之后,慈禧不慌不忙的半坐起来。
    “小李子啊,多派点人手看着皇上,无论他见过谁,与谁有过交谈,说了些什么,都一一告诉哀家。”慈禧眼中精光闪烁,这颐和园中,还不是任由她做主,光绪无论有任何的行动,她都能够及时的一清二楚。
    “老佛爷请放心吧,奴才省得。”李莲英笑了笑回道,脸上再无方才的急切模样。
    光绪暂时住在了颐和园的玉澜堂中,静坐了一会之后,他越想越觉得不对,方才慈禧连发雷霆大怒,连番指责他,按照以往来说,亲爸爸一定不会轻易的饶了他,必定要求自己打消设立懋勤殿之心,而在当时的条件之下,自己十有**会答应。
    但是,亲爸爸为什么没有这么做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急怒攻心而忘了?
    光绪忽然脸色一片煞白,想起京中早已经四起的流言来,流言的主要内容是废掉自己,另立新君。
    想到这里的光绪再也坐不下去了,当即便准备回紫禁城中,找康有为等维新派人士商议对策。
    然而,当他走出门外的时候,却看见数名侍卫正静静的立着。
    光绪心中大惊,怎么办是好?

第四百四十六章 衣带诏
  第四百四十六章 衣带诏    
    该如何是好?光绪有些慌了神,关上门,回到玉澜堂里面,着急的来回走动了几步,难道朕就这样束手待擒?
    咚咚咚…
    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光绪快走几步,坐回位子上,然后装着若无其事的说道:“进来。”
    门开后,李莲英领着两名太监,端着一些糕点和一些文案,不慌不忙的走了进来。
    “皇上,您暂时就在这里处理政事吧,有什么需要,只需招呼一声就是。”李莲英慈眉善目的说道,显然没有发现光绪的异常。
    光绪原本由于政事处理不利,维新变法受阻,整个人都显得有些焦躁、烦闷,这倒成了如今掩盖他内心着急的保护色。
    “放那边吧。”光绪指了指一旁的案牍,开始极力思索起来,既不能够让慈禧得知自己已经知晓她的阴谋,又要能够解围。
    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此事告知谭嗣同等人,让他们赶紧想办法,而且要神不知鬼不觉的告知他们。
    光绪轻轻咳嗽了一声,脸上带上一丝笑意,说道:“李谙达,朕觉得懋勤殿之事大同小可,是朕思虑不周,尚要与谭嗣同等人再商讨一翻,就帮朕传谭嗣同、杨锐来颐和园吧。”
    只要光绪不离开颐和园,时刻处于老佛爷的控制、监视之下就行,因此,李莲英笑着回道:“皇上稍等,奴才这就去宣他两人前来觐见。”
    李莲英率领两名太监出去之后,光绪连忙抽出自己的衣带,快速的落笔,写了一份衣带诏,大致意思是说:圣母不想革退顽固守旧的大臣,而用英勇通达之士,也不想将变法进行到底,而朕却知道,想要振兴中国,非力行新政不可,但是现在朕的权力有限,如果强行推行,朕地位可能不保了,着谭嗣同、刘光第、杨锐、林旭四军机章京好好商议一番,想出一个办法来,能够继续变法下去,朕心中焦虑,望尽快想出办法来。
    写好了之后的光绪连忙盖上印章等,然后静等谭嗣同和杨锐的到来。
    光绪焦躁不安,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被围困在笼子里面的小鸟一样,周围到处都是囚笼,让他一直透不过气来。
    时间是异常的缓慢,在光绪快失去任何耐心的时候,谭嗣同和杨锐两人终于来了。
    谭嗣同尚未觉察到任何的不同,以为只是一次寻常的询问而已。
    两人行过君臣大礼之后,光绪看了看在一边呆着的小太监,心中暗暗着急,却不能表露出丝毫来。
    只好佯装与谭嗣同两人商量懋勤殿之事。
    “两位爱卿,懋勤殿一事,尚有许多细节没有考虑清楚,因此朕特招两位前来再多加商量。”光绪指着眼前的文件,出声说道。
    既然光绪有要求,谭嗣同和杨锐两人只有将有关懋勤殿之事,事无巨细的再详加解释了一遍,其中有补充了不少的新观点。
    这么一讲,就过去了大半个时辰,而两名在玉澜堂内伺候着的小太监却没有任何的告退之意。
    光绪看这么下去不是办法,恰好看见杨锐偷偷的添了添嘴唇,光绪眼珠一转,不慌不忙的皱眉道:“去给两位爱卿添一些茶水,送一些点心来,朕还有许多不明之处,估计要与两位爱卿长谈了。”
    两名小太监听了半响,就和听天书的一样,既无聊又枯燥,要不是李莲英吩咐他们注意一些,他们早就退了出去。
    此时一听光绪的命令,也没有觉察出什么不妥来,当即领命而下。
    “陛下,其实开懋勤殿,设置顾问官,我们不一定要聘请洋人,可以从辽东,湖南等已经施行新政的地方,寻找几位通晓西法的官员即可,这样一来,朝中的反对声应该是大减。”杨锐乘机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来。
    康有为等人建议光绪聘请英国人李提摩太,此乃为了制衡慈禧而建议的,谁都知道,慈禧对洋人是害怕有加,要是光绪得到了洋人的支持,慈禧会顾忌三分,不得不给光绪更多的权力。
    不过杨锐却持不同意见,第一不用说,就是怕洋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操控中国的局势,第二则是他比康有为要了解一些慈禧,慈禧决定是一个权力欲极大的人,不错,慈禧是怕洋人,但正是由于她害怕洋人,才万无可能接受洋人来当维新变法顾问官的,她只会把一切扼杀在萌芽状态。
    谁知,看见两小太监走了出去,光绪就眼眶一红了,他慌忙的从自己的怀中掏出衣带来,一把塞给谭嗣同,道:“爱卿,快换上它。”
    谭嗣同和杨锐两人先是一愣,幸好谭嗣同的反应也不慢,马上想到了历史上东汉的衣带诏。
    连话也不回,谭嗣同飞速的抽出自己的衣带,然后系上光绪的那根衣带,只要不是仔细看,还是看不出有任何的异常的。
    光绪将谭嗣同的衣带收了起来,准备待会找一个地方销毁掉。
    “皇上。”系好了的谭嗣同这才缓过神来,有些不信的问道。
    光绪连忙摆手道:“两位爱卿,出颐和园之后,自然一切清楚,如今,我们还是先讨论懋勤殿之事吧。”
    两人会意,急忙正襟危坐,又开始高谈阔论起懋勤殿之事了。
    几乎在此同时,两名太监又敲门走了进来,前后没有超过五分钟的时间,两太监见和自己两人离开之前,没有任何的不同,遂也放下了心来。
    如此,谭嗣同两人虽然心急,但还是又谈了半个时辰,光绪这才装着一副疲倦的样子,挥退了两人。
    谭嗣同两人离开玉澜堂之后,又经过了数十道检查,都未被人发现衣带有问题,两人一路上有惊无险的出了颐和园。
    两人一路不作停留,雇了一辆马车,快速的回到浏阳会馆谭嗣同的住处。
    关上门之后,杨锐便急声说道:“快,看皇上都写了一些什么。”
    谭嗣同小心翼翼的解下衣带,铺在桌上,两人俯下身子,仔细的观看。
    “皇上,…”当杨锐看到朕地位可能不保了之后,不由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想不到皇上的处境如此艰辛,难怪他今日在颐和园中召见了我等,而不是在紫禁城中召见我等,复生,你快想个办法救皇上呀。”杨锐对光绪还是很有感情的,悲声说道。
    “不要急,看来皇上已经被老妖婆给软禁了。”谭嗣同心中着急,一口老妖婆就喊了出来,他站起身子来,连走了两步,连声说道:“为今之计,就是把皇上从颐和园中解救出来,再做打算。”
    杨锐已经稍微有些镇定了,说道:“复生,兹事太过甚大,我等当找来康有为等人商量。”
    谭嗣同也没有觉得有何不可,当即同意道:“那好,我们两人分头行动,钝叔你去找康有为等人,我去联系一些义士,看能否想到更好的办法。”
    谭嗣同嘴中所谓的义士,就是王五,毕永年等武林中人。
    “那诏书?”杨锐有些迟疑的问道。
    “诏书我先拿着,真的诏书决不能够泄露出去,随后我会抄誉几份。”光绪的这份衣带诏作用巨大,只要好好解读,就会成为一份奉诏进京勤皇的诏书。
    杨锐点头道:“既如此,我们马上行动。”
    杨锐除了决定将此事告诉康有为等人之外,还准备禀报给张之洞,而谭嗣同的心中,也存了同样的心思。

第四百四十七章 围园擒杀慈禧
  第四百四十七章 围园擒杀慈禧    
    杨锐走了之后,谭嗣同先是找来了王五。
    “王师傅,当日我们离开辽东的时候,我似乎看见魏将军交给了你一些东西。”谭嗣同脸上带着洞穿一切的笑容。
    那日与魏季尘喝酒,他虽然喝了个不少,但是谭嗣同酒量向来就好,并没有酩酊大醉,在离开之时,他就发现魏季尘交给了王五几件东西。
    谭嗣同原本以为是魏季尘托王五转交给自己的,但是到京师之后,王五却一直不提此事,直到此时,谭嗣同感觉到事情棘手的时候,他又记起了这件事,认为这件事肯定有内情。
    王五尴尬的笑了笑,回道:“公子可不要责怪王某,这都是魏将军吩咐的,他说,如果公子主动提起此事,则让我将东西交给你,如果公子没有提起此事,则作罢,因此,某一直没有交给公子。”
    王五从贴身口袋内,摸出一个锦囊来,然后交到谭嗣同手中,谭嗣同接过去之后,王五又偷偷摸了摸胸口,那里还有一个锦囊,那个锦囊魏季尘嘱咐他,如果谭嗣同有寻死之心的时候,再拿出来,显然,王五认为不要用到这个锦囊了,但是他还是好好的保存在了贴身处。
    谭嗣同好奇的打开锦囊,见里面只有一张小纸条。
    王五是个守信之人,也一直没有看过里面的东西,他心中的好奇比起谭嗣同来,并未少多少。
    看到是一张纸条,不禁大失所望的说道:“公子,看来魏将军也会骗人啊。”
    谭嗣同笑了笑,摊开纸张,神色渐渐凝重了起来。
    但见纸上只写了一个地址:红灯照,后面则是一连串的联络暗号,除此之外,别无其他的内容。
    “魏将军好深的谋算啊。”谭嗣同倒抽了一口冷气,心中佩服有加,即便他来京师没有多久,也被康有为等人拉去红灯照应酬过一次。
    想不到,想不到鼎鼎有名的红灯照,竟然会是魏季尘的产业,是作为收集情报的场所,可见,魏季尘是从何时就已经存了其他的心思,都已经开始规划好了他的发展。
    谭嗣同将纸条交给王五,郑重的说道:“王师傅,看来你今天晚上要去一趟红灯照了。”
    谭嗣同按照自己的记忆马上把衣带诏的内容重新写了一份,然后交给了王五,让他晚上按照纸条上面的暗号,前去红灯照,交到魏季尘的手中。
    王五自是点头同意,接了情报下去不说。
    单说康有为等人得到杨锐的通报之后,大惊,急急忙忙的就赶了过来。
    几人找了一间还算比较隐秘的房屋,便开始商讨了起来。
    谭嗣同先是小心翼翼的把那份真诏书给拿了出来,给众人一一看过之后,便郑重其事的收了起来。
    康有为痛心疾首的说道:“我早就劝说皇上废了西太后,可惜皇上心存仁孝之心,一直不肯听信我之言,否则也不会成为今日之困境啊。”
    梁启超道:“早就听闻西太后欲废君,立新君,看来事情已经迫在眉睫了,我们应该先下手为强,效仿唐朝张柬之废武后之举。”
    康有为一咬牙,毫不犹豫的说道:“袁世凯如今尚在京师,还未回天津,我等便让其领军入京,围困颐和园,复生便召集一干义士,在袁慰亭围困颐和园之后,进去解救皇上,以及…”
    康有为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来,众人都知道他未说完的是什么,那就是干掉慈禧。
    康有为的计谋十分简单,那就是要袁世凯排除万难,兵围颐和园,至于如何个进京,又如何不惊动京津地区的兵马,以及惊动之后如何战而胜之,这些,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这些都归袁世凯去考虑了。
    谭嗣同当即反对道:“袁世凯非可谋事之人,闻其在高丽之时,自请撤回,太过无胆了。”
    谭嗣同说的是甲午年,袁世凯在任朝鲜总理大臣的时候,日军一入侵,袁世凯便借病马上离开了朝鲜,快速的回到国内之事。
    谭嗣同看了众人一眼,缓缓的说道:“依谭某之见,应该马上联络魏将军,让其率领大军即可入京勤王,诛灭京中的小人。”
    杨锐、林旭等人有些意动,康有为却摇头道:“辽东甚远,等到魏将军领兵入京之后,恐怕今上早已经被西太后给废了。袁世凯还是不错的,这两日,我与袁世凯相处甚多,离间其与荣禄、西太后的关系,并且凑请皇上召见他,隆以礼貌,抚以温言,又当面赏茶食,则袁世凯必定会心生感激而图报。”
    康有为又说得不无道理,辽东确实离京师较远,来不及救驾。
    看见谭嗣同等人沉默不语,康有为急声道:“事情紧急,再不行动,恐酿成大祸啊。”
    “是到如今,也只有如此了。”谭嗣同叹了一口气,不得不表示同意。
    余者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只有无奈的点头了。
    众人再商议了片刻,便决定让谭嗣同前去说服袁世凯。
    维新派人士在商量这如何废了慈禧,而慈禧早就决定了进行政变,并且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不过,对康有为等几位‘胆大妄为’之徒,慈禧显然是预料不及的,她万没有想到,几个书生竟然敢秘密废了自己。
    夜幕缓缓将临,京师内外,开始暗流涌动。
    王五邀请了一帮自己的朋友,前往红灯照喝酒,谭嗣同则深夜前去法华寺拜访袁世凯。
    李雀儿正蹩着眉头,细心的分析着各种情报,李雀儿早就将一腔思恋,转移到了事业上面来,如今,她颇有点自得其乐。
    李雀儿翻了翻一份情报,娇媚的脸上不禁出现了幽怨的表情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