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1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客气一点儿,就说我身体不便,无法出城相迎就是了!”前田吉德说道。
    “哈伊!”
    ……
    “军门,那帮日本人身体不便,不出城了!”
    前田吉德的信很快就被人送回了海边,并被送到了于中等人的手里。
    “请人不来,就是不给面子!咱们就自己找过去。准备上岸!”
    “喳!”
    ……
    于中上岸了。在此之前,奥村成德的藩兵也开到了海边。所以,于中毫不客气的用火炮把海滩犁了一通,顺带着给他们洗了一遍桑拿!奥村成德这位英勇的金泽藩世袭家臣还没来得及出声就被轰上了天国,去找天照大神去了,所带的藩兵在死伤千余人之后狼狈溃逃,全数躲进了小山丸城。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他们的命运,于中命手下将领带领三千水师官兵上岸,很快就围上了距离海边不远的金泽藩主城。
    不听解释,他只给前田家出了一个选择题,答案一共有两个,要么选投降,要么选挨打!
    结果,前田吉德再一次选错了答案,他选择了第三个答案,坚守。
    于是乎,于中用火炮对小山丸城举行了一次简短的洗礼!
    短短一刻钟之内三百发炮弹的轰击使得前田吉德在最短的时间内反应了过来,他不得不重选了一个答案:投降。而此时,由于木质建筑太多,本就不大的小山丸城已经被毁掉了几乎三分之一,火势也越来越大……
    这场战斗自始至终,金泽藩的藩兵都没有跟满洲水师交手的机会。虽然本多直之派出过部队试图逆袭,可是,他们根本就冲不到满洲水师的将士们面前,这倒不是这些日本兵不够英勇,只是因为于中把城墙留下了,他们光从城门往外冲,只能当靶子,就算有一些人能冲出去,面对密集的火枪、弓弩,也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前田吉德变得极为爽快,在交付了十一万两黄金,三十五万两白银并两万石粮食的赔偿之后,他获得了于中对他先前失礼行为的“原谅”。
    然后,于中率部队上船离开了。这个时候,前田吉德才得以出城,从外部观看正不住冒出滚滚浓烟的小山丸城。
    ……
    前田家是第一个,接着,于中顺着本州岛西侧一直南下,基本上挨个城池的找人。德川家康当初为了防止各地大名拥兵自重,曾下令这些人不得蓄浪人、不得擅自修缮城池、不得私婚、不得结党;后来又颁布《一国一城令》;只许各地大名有一个城池,而且还有各种限制,就像前田家,他们本来还有一个七尾城,后来主城迁到小山丸之后,七尾城就拆了。所以,于中的这种找法基本上是一找一个准儿。不过,虽然德川家康帮于中省去了不少麻烦,可于中并没有因此而感激他。这个德川家康居然没弄出地契来,各藩的土地也只属于领主,也就是说,于中在来之前想的,找出地契来烧掉,让日本乱成一团然后再趁机来占占便宜的念头白打了,虽然他对日本一向十分注意,可确确实实没有想到过这一条,这个世界上哪里没有地契一类的文书啊?可偏偏现在的日本就没有。不仅如此,德川幕府所实行的严格的身份制度和兵农分离制度,即把全国居民分成士农工商四个等级,不得混淆,并规定武士必须集居城里,农民固定在农村的制度让于中也不敢轻易派兵攻入城中,为了减少手下士兵的伤亡,他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在城外放炮,逼那些大名投降,虽然因为木质建筑过多达些大名最终都不敢死守城中,不过,于中的收入也因此而降低了许多。当然,也有进城的时候,不过,他只有遇到那些实力不强的大名时才会这么做,也就是说,他带兵进城的时候往往只是进去耀武扬威一下子,收入却不会很多。不过,即使如此,于中的南下之旅依然是收获颇丰。
    等到他率队走到对马岛,把上面的对马府中藩宗家给收拾了一遍之后,全军已经“收入”了五十三万两黄金,两百多万两白银。不过,正在他们抢得兴高采烈的时候,麻烦也来了。
    “军门,咱们的弹药不多了!”
    乍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满洲水师的将领们竟大多哭丧起了脸。
    “你们……你们这帮家伙也太浪费了。这些弹药就是钱啊!知不知道?娘的,这次我可是把库存几乎都搬空了,二十艘船,起码两百多万两银子的炮弹,你们……老子可是千辛万苦的攒了五年啊!”
    “军门,这也不能全怪我们,是您把弹药分了一半给岳将军和穆将军!”卢布宜说道。
    “那样也还剩不少啊……”于中气道。正值关键时刻,马上就要去打萨摩藩了,偏偏弹药不足。要知道,萨摩藩是日本最先接触西方的强藩,单以战争实力而论,比金泽藩和前面收拾掉的鸟取藩还要高一个层次。
    “军门,前面有船驶过来了!”
    于中正在训斥着一干手下,旗舰上的了望手突然朝下面大声喊了起来。
    ***********
    “小的范毓宾给军门请安!“
    只有一条大船,于中一伙本以为是顺路的一条小鱼,却没有想到来的居然是自己人。不过想想也是,现而今的日本哪有什么海船啊?
    “范毓宾?”于中对这个名字虽然不熟,却也并不陌生。内务府八大皇商,范家居首,跟莫睛没少做生意。
    “军门这一路大展神威,连克坚城,范某着实佩服!”范毓宾还很年轻,三十郎当岁,不过,此人却已经是中国商场上的顶尖人物,虽然实力稍差,但在地位上也是能够跟山西亢嗣鼎以及安徽王维和平起平座的人物。
    “坐!……范老板怎么会在日本?贩铜呢?”于中示意范毓宾坐下,没跟他谈什么战事,只是朝他问起了在此的原因。
    “呵呵,军门所料不错。范某确实是刚从长崎赶来。”范毓宾谢了座,微笑着答道。
    “长崎?难道没人通知你们?你怎么敢……”于中正对日本大开“抢”戒,当然不会让自己这边的商人再过来,所以,在出兵的同时,已经派人用飞鸽接力传书的方式,给奉天、平壤以及大阪、长崎等地的自己人传了信儿,让相关人等赶紧离开,却没有想到这个范毓宾居然在日本留到了现在。
    “呵呵,其实范某本来也打算早早离开的,只是刚走没多久就碰到了自家人,所以,就等着装完船才离开。”范毓宾笑道。
    “自家人?……你的船呢?不会就这一艘吧?”于中问道。
    “范某的船队已经南下,而范某此来则是奉军令前来迎接大人!”范毓宾又说道。
    “军令?……谁的军令?”于中问道。
    “台湾总兵,年大人!”范毓宾微笑道。
    ……
    年羹尧!
    自从被于中留在台湾当了水师总兵之后,这家伙就一直没闲着。
    于中当初给他指了两条路,一条是琉球,另一条,自然就是向东南探索航路!可是,相比起东南那依然显得十分遥远的海路,年羹尧还是选择了琉球。
    琉球十分富庶,在明太祖朱元璋的时候,就已经向中国遣使朝贡。而据《明史》记载的亚洲诸国朝贡次数,日本19次,朝鲜30次,爪洼37次,安南89次,而琉球一国即171次,几乎近于各国的总和。除了对明的朝贡贸易,琉球还开展与日本、朝鲜以及东南亚诸国间的中继贸易,琉球船出没于中国福州、朝鲜釜山、以及泰国、越南、马六甲、苏门答腊、爪洼各国港口,贩卖香料、象牙、丝织品、瓷器、刀剑。当时的琉球号称“以舟楫为万国津梁”。可是到了后来,马六甲王国被葡萄牙所灭,苏门答腊、爪洼等国也相继被西洋人所占领,再加上当时明王朝突然开始禁止海外贸易,琉球人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琉球的对外贸易几乎就结束了,东南亚海域更没有了他们的帆影。就这样到了明朝万历三十七年的时候,德川家康统一日本之后,因为琉球坚持不肯致聘于江户幕府,他就派邻近琉球王国的鹿儿岛萨摩藩大名岛津家久率领三千士兵侵略琉球,俘虏琉球王。本来,岛津家久是想把琉球直接吞并的,可德川家康怕本就已经十分强大的岛津家因为吞并了富庶的琉球之后变得更加强大,再加上当时东方还有明朝存在,就没有允许,这也是为什么琉球能够得以保留的原因。可是,萨摩藩依然派兵监督琉球国政达四十五年之久,并且,还让当时的琉球国王将奄美列岛割让给了萨摩藩。而就算日后不再插手琉球国政,萨摩藩依然强行接管了琉球对中国的朝贡贸易,而且,岛津氏还强迫琉球君臣承认“琉球自来就是萨州岛津氏之附庸”。拒不在岛津氏这一文件上签字画押的琉球三司官谢名利山被斩首。其他人在人屋檐下,只能低下头。
    但是,这种情况在年羹尧扬帆东北之后改变了。
    年羹尧贪婪、暴虐、好杀,而在这些之前,他还有一样本领,那就是:能打!
    尤其是被于中压制了三年之后,他这种突然释放出来的本性就更加显得淋漓不已。
    萨摩藩留在琉球的那些骄横惯了的家将、武士、藩兵成了第一批倒霉蛋儿。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三五章 烧
     更新时间:2008…8…30 13:24:54 本章字数:7077


    “你说年羹尧在琉球一共杀了多少人?”听到范毓宾述说了一遍年羹尧在琉球的征战史,于中禁不住有些面皮抽筋。
    “不少于八百人!据小人所知,萨摩藩在琉球的人最后就只剩下两个活着回去了,这两个人还一个被割了鼻子,一个被切了耳朵!”范毓宾有些苦笑地回答道。
    “……还是他行!”于中无语,却也不怎么感到意外。年羹尧如果不杀人就不是年羹尧了,他本来就是这么一个人,对上软,对下狠;对敌人,更狠!
    “说起来,那岛津家的藩兵也实在是够硬气,很多人都是悍不畏死,年总兵跟他们打的时候,手下伤亡不少,也难怪会发那么大的火。”范毓宾又说道。
    “年羹尧现在在哪儿?”于中没有理会范毓宾的话,改变话题问道。
    “年大人现在长崎!”范毓宾答道。
    “长崎?”于中讶道。
    “是啊。年总兵在琉球留了一部分兵马,结果,军门您跟日本开战的消息传到之后,他立即就整军出发。本来他是打算打萨摩藩的,结果因为遇上小人的船队,就改打长崎了。”范毓宾说道。
    “在琉球留了兵马?哼,我看,实际上是他本人就在琉球!要不然,就算消息传到台湾,他也不可能来的这么快!”于中冷笑道。
    “这……”范毓宾苦笑难言。身为一名大商人,他的耳目还是有很多的。萨摩藩今年已经遭受到过海盗数次袭击,而这都是年羹尧在他们手里收复琉球之后的事了。要知道,萨摩藩的藩兵在日本各藩国之中可是出了名的强悍,当初关原合战,岛津家被德川家康领导的关东军包围,结果,萨摩藩兵硬是用自杀式冲锋的方法杀出了重围,让德川家康不得不刮目相看,哪怕是最后统一了日本,也不敢去轻易撼动岛津家在鹿儿岛的统治。而且萨摩藩也是出产海盗的地方,可如今却被“海盗”给打的不轻,这海盗也未免太厉害了点儿。而每一次萨摩藩遭到海盗袭击,年羹尧都差不多正在琉球,这里面的猫腻儿哪里还用得着猜。
    “他想得倒是不错,大树底下好乘凉……真是会选机会!”于中又苦笑道。年羹尧向来心黑手狠,虽然跟着他的时候还算老实,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回他很显然是看准机会想大发一笔。萨摩藩不仅是日本的西南强藩,因为多年来从事贸易,其富裕程度恐怕比前田诸藩还要强一些,别的不说,硬通货肯定只多不少。估计这家伙等这个机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本来,他在琉球打了岛津家还算是师出有名,可如果再去鹿儿岛直接攻击日本本土就不太好说了。而这回,因为有了于中这个大树在前面挡着,他再出兵就可以有多种说法了。虽然他又转攻长崎,可本意应当是相差不多。说不定还是范毓宾出钱请他出兵的呢!……于中从莫睛那里早就知道,范毓宾包下了清廷好多关口的铜料供应,用于铸钱,如果因故不能完成预计目标,就会承受到来自清廷的压力。所以,这件事极有可能是范毓宾主动出钱请年羹尧打长崎,而他可以再从中捞一票不要钱的铜。……这太像西洋鬼子东印度公司的做法了!
    “年羹尧怎么打下的长崎?”于中又朝范毓宾问道。长崎虽然位于九州岛,不过,这个城市却是德川幕府的直辖地,也是幕府准许日本对外贸易的唯一一个港口,所以,人口相对而言还要超过很多藩候国的主城,幕府在那里的驻兵也不少。年羹尧虽然名义上是个总兵,可手下也不过才只是于中当初留给他的三四千兵马,还要留在台湾和琉球一部分,想打下长崎的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哪怕就是于中自己,凭着他现在的兵力,就算弹药充足也要废很大的功夫才敢保证打下那里。
    “年总兵他用的是……火攻!”范毓宾说这话的时候有些艰难。
    “火攻?”于中再次苦笑。居然想到一块儿去了,不过,可以想像的出,年羹尧出手要比他狠的多。其实这一路下来,由于日本的兵力并不少,再加上不愿损失太多的兵力,所以,于中一直是在用火炮欺负人。同时,彻底贯彻“能打则打,不能打就走,走了再回来,打你个措手不及,非要你交钱纳粮”的方针,而且,他从来不许部队离开海边太远,最远三十里。他手下二十多艘战船,兵力足有一万,这么充足的兵力使得他可以将部队分为两部分。派出去的第一部分兵马是三千,第二部分就是六千。而且沿路斥候不断,只要第一部队遇袭,每二部队就会从后面打上去,基本上没有受到包围出不来的可能性。而且日本的城市基本上全都是木质建筑,那些大名一旦被围到城里,不想烧死就只有拿钱。也就是说,他这一路基本上没跟日本人的大部队干过硬仗,光“放火挣钱”了。
    “长崎的这把火烧得应当很厉害吧?”想了想,于中又问道。
    “差不多……烧光了!”范毓宾苦笑,脸色微微有些发白。
    “烧光了?……烧死了多少人?”于中愣了一下,又急忙问道。
    “不……不知道!”范毓宾摇头答道。
    “……这家伙,还真下得去手!”于中叹了口气。虽然早就知道年羹尧是什么德性,可依然震惊于这家伙的辣手。于中几乎可以初步断定,长崎这下子恐怕不比日后挨原子弹那次幸运多少。
    “其实年大人也没料到会有这个结果。本以为那些日本人降了也就是了,却没想到直到烧完,那些藩兵的将领也没有人投降……”范毓宾为年羹尧辩解道。
    “你不用为他说好话,他是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于中知道范毓宾是什么心思。在这个范大皇商心里,恐怕还以为年羹尧是他海参葳的嫡系,属于一个鼻孔出气的那种,这才想着说点儿好话为年羹尧开脱一下。不过,他才懒得管年羹尧在日本杀了多少人,只要嬴了就好。至于其他的,那就是年羹尧自己的事情了,他是不会插手的。
    “军门,年总兵让小人来,就是为了请您去长崎一趟……这一次战利品不少,年总兵他一个人弄不走!”范毓宾又说道。
    “弄不走?哼,说的好听!还不是想让我去帮他分摊点儿罪过?”于中冷笑道。
    “军门……”
    “范老板你就别说了。虽然我不知道年羹尧凭什么让你来帮他当说客。不过,你是商人,有些事还是少掺和点儿好。放心吧,你尽管回去告诉年羹尧,就说我不久就会去长崎找他的,叫他等着。不许擅离!”于中说道。
    “您现在不去?”范毓宾奇道。
    “不去!”
    ……
    于中确实没急着去长崎跟年羹尧“分赃”,而是分出卢布宜、图尔哈两人带领七艘战船三千多兵马改道回北海道。然后自带兵马转向朝鲜,在朝鲜釜山等到了朝鲜的水师,总共三十艘战船六千多兵马之后,这才一起出发去九州。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时候不调动一下朝鲜水师,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了。”于中这么对自己的那一干手下解释调动朝鲜水师的用意。不过,现在朝鲜和日本的友好关系,在朝鲜水师跟着他扫荡一遍日本之后会可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
    年羹尧很“听话”,一直在长崎等着于中。他倒是并不担心于中会追究自己把整个长崎差不多烧了个干净的罪过。他跟了于中三年,知道这位曾经的上司对日本好像并没有什么好感,而且一直都在拿着这个岛国当假想敌。所以,烧掉长崎,杀人无数这件事放到别人那里难说,可如果放到于中那里,肯定不会是什么大事,再者说了,于中那一路而来所做的事情也没那么光彩,阿大有什么资格说阿二?至于朝廷他就更加不担心了。不提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