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员借债?哦,我知道这件事……皇阿玛知道我大清官员俸禄不高,特地下旨允许官员拆借国库银两以资家用,这可是仁政。”胤礽有些不解地说道。
“皇阿玛此举确实是‘仁政’没错。可是,太子殿下,恐怕这仁政已经被许多不肖官员给弄得面目全非了。臣弟虽然知道的不多,却也听说户部的银子好像已经被这些人借去了大半。”胤禛郑重地说道。
“你说什么?借去了大半……!?你说的是真的?”胤礽心里一惊,皱眉问道。户部大半的银子是什么概念?他身为太子又岂会不知?
“臣弟只是听人这么讲。并没有实据!不过,无风不起浪,想必户部实际的情况也不会太妙。”胤禛又说道。
“这……”胤礽想了想,还是对胤禛摆了摆手,说道:“这事儿你还是不要随便给谁说。皇阿玛明察秋毫,对这些事情相信早已有所察觉,我们还是不要随便出头的好。”
“太子殿下……”胤禛稍稍有些急切的又一拱手,可是,还没有说出话来就被胤礽挥手止住了,接着,胤礽又佯做不悦的对他说道:“早就跟你说过,不要老是‘太子’、‘太子’地叫,难道‘二哥’这两个字就那么难出口吗?”
“这,君臣有别……”胤禛抱拳,看到胤礽面色又是一沉,只得躬身叫了一声:
“二哥!”
“这才对嘛!你我同受皇阿玛教导**,情谊不比寻常,干吗时时刻刻不忘什么‘君臣’之分?”胤礽满意地笑了笑,又对胤禛说道:“你说的这几件事我都知道了。尽管放心,我会找机会告诉皇阿玛的,不过,今天恐怕是不行了。”胤礽转身从书桌上拿起几份奏折放在手里掂了掂,又说道:“……皇阿玛派人拿来了好些个奏折,让我批阅,可是让我忙的焦头烂额啊。”
“……既如此,臣弟就不打扰太子殿下了,臣弟告退!”胤禛听出了胤礽话里逐客的意思,躬身说道。
“嗯?”听到胤禛的话,胤礽声调拔高,目光嗔怪的又看了他一眼。
“哦……”胤禛先是一愣,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急忙朝胤礽拱手道:“二哥先忙着,小弟就先回去了!”
“嗯!这才像话!……”胤礽这才装作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又伸手拍了拍胤禛的肩膀,说道:“那你就先回去吧。有事我自会找你!”
“小弟告退!”胤禛并没有因为胤礽表现出的热情而显得随便,躬身退出了书房之后才转身迈步离去。而等到他走远了之后,书房里面突然传出了一阵“稀里哗啦”的声音,好久不断,接着,胤礽恶狠狠的声音又透了出来:
“先有马德,今天又冒出来一个于中!你们还真是有本事,文武齐备啊!……哼!皇阿玛器重你们又怎么样?既然敢与本太子为敌,我就不会让你们好过!……哼哼,于中啊于中,先前马德身后有皇阿玛撑腰,我奈何不了他,不过,今天你打日本皇阿玛总该不知道了吧?咱们就走着瞧,看你这回到底是立功还是受罪!哈哈哈……”
低沉的笑声并没有传出多远,不过,其中的阴森之意依然让书房周围笼罩上了一层寒意。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论功
更新时间:2008…12…29 11:54:03 本章字数:6148
毓庆宫书房的灯整整亮了一夜,直到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才被熄灭。
胤礽从书房里面走了出来,看着东方天际依旧亮闪闪的启明星,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此时,跟着他一夜没睡的毓庆宫太监总管何柱儿早已经恭候在侧,见胤礽好像心情不错,立即示意宫女端过一个托盘,托盘上放的是早餐,在皇宫里的俗称是“早膳”。
何柱儿接过托盘,呈到胤礽眼前,低头说道:“太子爷,您一晚上都没吃东西了,进点儿早膳补一补吧。”
“不用了!”胤礽伸手抹了几把脸,使得本来略显疲惫的面孔多出了一点儿红晕,接着,他又拿出三封信,两封的封皮上有名字,一封上面没名字,都交给了何柱儿,“派几个人送到凌普和琦亮那儿去!”
“是!奴才知道!”何柱儿也没什么惊奇的神色,将托盘交给随侍的宫女,接过信兜到了自己的袖子里。
“皇阿玛昨天在哪里过的宿儿?”胤礽又问道。
“哦,听说是在永和宫,秀主儿那里过的夜!”何柱儿答道。皇帝的行踪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机密,不过,对同样居住在紫禁城里的太子和某些妃嫔来说,只要稍加注意,就能随时知道。
“又是那个蒙古女人……”胤礽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
“太子爷您想去见皇上?……”何柱又问道。
“算啦!既然皇阿玛是在永和宫,本宫暂时就不去了。你派人把我昨晚批阅过的那些奏章先送到上书房去,待会儿我也一块儿过去!”胤礽说道。
“是!”
“对了。听说老八要跟郭络罗氏结亲,你去替我准备几件像样的贺礼先送过去!”胤礽又说道。
“是,奴才明白!”何柱儿又应了一声,又朝胤礽问道:“太子爷您还有什么吩咐?”
“没了。你去吧!”胤礽摆手道。
“是,奴才这就去!只是……太子爷,您一夜都没进膳了,还是先吃点儿东西先垫垫底儿吧。要不然。待会儿您去上书房见到万岁爷的时候没精神儿,万岁爷岂不是要怪罪奴才没伺候好您?那奴才可担待不起啊!”何柱儿从宫女手里接过托盘,举到胤礽眼前陪笑道。
“你这奴才!”听了何柱儿的话,胤礽摇头笑了一下,也不再坚持,拿起托盘上儿的一杯奶子(人奶喔)喝了几口,然后就示意何柱儿快去办事儿。何柱儿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主子喜怒无常,阴睛不定。也不再停留,示意几个捧着袍服、朝珠的宫女服侍胤礽进屋穿戴,然后,立即退开,派人去按胤礽的吩咐做事。
……
“太子殿下的速度还真快啊。奴才记得这些奏章好像还是前天下午皇上交给您的吧?想不到才过了一天您就都批阅完了!真是不简单!”
胤礽带着奏折到达上书房的时候,康熙还没有到,不过,四大臣倒是都已经到齐,在值房里等着“点卯”了。马齐看到胤礽身后的太监手里托着的厚厚的一摞奏章,知道是什么来历。忍不住先赞扬了一句。
“呵呵。马相过奖了!昨天夜里心情好。一时睡不着,就趁空把这些奏折都批阅完了。”胤礽笑道。马齐虽然也不是很合他的意,不过。相对于佟国维的敌意明显,高士奇的圆滑事故,张廷玉的事不关己,还算得上是四大臣里面最得他好感的一个。
“哦?是什么事情居然能让太子殿下这么好心情,不知道臣等可否有幸与闻?”高士奇笑问道。
“呵呵,其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是本宫听说我大清国又打了一场大胜仗而已!”胤礽面色欢愉地说道。
“大胜仗?难道是西北?……飞扬古不是病了吗?”马齐问道。
“呵呵,马相弄错了。不是西北,而是东北!”胤礽又说道。
“东北?难道是……满洲?”马齐和高士奇以及张廷玉都是一惊,马齐更是忍不住一脸急切地高声朝胤礽问道:“太子殿下。满洲又有什么战事?难道是那俄国的老毛子胆敢违反两国之约,又寇我北疆了?”
“不是俄国人!”佟国维干巴巴地插嘴说道。
“……佟相你也知道?”高士奇反应快,听到佟国维的话,先问了出来。
“于中带兵过海跟日本打了一仗,把日本打得服服贴贴,俘虏日军三万有余!如今,日本已经俯首称臣,表示愿意成为我大清藩属,还答应每年进贡两次。”佟国维不无酸意地答道。
“什么?日本?”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高士奇、马齐还有张廷玉三人都是一脸的莫名其妙。这怎么又扯上日本了?
“阿灵阿去奉天给萨布素传旨的时候正好遇到费迪南和于中,那于中还把跟那日本掌政的幕府将军所签的《江户条约》托阿灵阿带来了,呶,就是这个!”佟国维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卷轴,还没等展开,高士奇就忙不迭的给“抢”了过去。然后,所有人就听到了这家伙的惊叫声:
“五十万两黄金!?”
“五十万两黄金?什么五十万两黄金?”高士奇话音刚落,康熙的声音也适时传了过来。
……
“五十万两黄金,就是六百多万两白银。这与我大清一年的盐课正税相差不多。尤其是我朝向来是金贵银贱,所以,这五十万两黄金实际的价值,远比等价的六百万两白银还要大的多!……”
《江户条约》确实是让除了佟国维之外的四个人都小小惊奇了一把。这年头,除了跟俄国签过了个《尼布楚条约》之外,清朝跟人打仗什么时候签过这种东西?尤其是这《江户条约》里面的内容更是远远地比《尼布楚条约》只是规定了中俄两国的边界要实惠的多。不说别的,在康熙到来之后,高士奇首先就向其表示出了对那日本“赔偿”的“五十万两黄金”的由衷欣慰。
“高相,你又弄错了!”胤礽只是侍立在康熙的身旁没有说话,所以,知晓情况的就只有一个佟国维了。
“我又错了?怎么……”高士奇先看看康熙,又诧异地看了看打断自己感概的佟国维。
“于中这回要运到北京的。不是五十万两黄金,而是一百万两!”佟国维说道。
“……一百万两?”
“没错。那于中可不是光打了一个幕府将军。日本藩候林立,这家伙顺着人家的海疆打了一个遍,所以,要的‘赔偿’还要翻一倍!”佟国维说道。于中和费老头对阿灵阿所说的情况只是尽量把自己朝正面角色上靠,所以,佟国维也不太清楚于中在日本到底是干了些什么。不过,一百万两黄金足够佟国维不去管那什么实际的情况了。虽然表面上没有什么,不过,已经把户部的情况查了一遍的他对这一笔及时雨般的横财可是喜到都快心头发颤了,要不是实际情况不允许,他恐怕都想派人去满洲等把这一百万两黄金拉回北京了。
“挨着海疆打了一遍?”高士奇缓缓吁出了一口气,又对着康熙正色道:“……看来,皇上您组建水师果然是组建对了。”
“嗯……”不仅康熙,在场的人,包括胤礽在内都不自觉地点了点头。海疆,果然是一个绝对的要害所在。先前一个小小的海匪蔡寅就能闹到整个清朝鸡犬不宁。如今日本因为水师不济。又让于中如入无人之境。有着漫长海疆的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师,简直就是任人鱼肉!“水师”两个字。终于开始印入到了在场诸人的脑子里面。
“让日本赔钱倒是其次。臣最看重这《江户条约》里面的另外两条。”众人安静了一会儿之后,张廷玉又说道。
“哦?哪两条?”康熙微笑着问道。刚到上书房就接到一场大胜仗外带着平白得了一百万两黄金的好消息,哪怕是皇帝,也是忍不住要高兴高兴的。
“这两条,一者,是在日本广推我中华文字礼仪;二者,是使得日本对我朝开放港口市场,这两件也是大功。”张廷玉说道。
“不错。推行中华文字礼仪有教化之功;至于开放港口市场……那日本产铜,我朝却向来缺铜,如此一来。我朝就可以在日本大肆买铜,然后运回国内铸钱,可大大舒缓我朝钱荒之苦!”马齐接上来说道。
“张相说的确实不错。不过,皇阿玛,儿臣却有些浅见与张相不同。”胤礽终于插嘴说道。
“哦?胤礽你有什么见解?”康熙转身看向自己的儿子,轻笑着问道。自从老大胤禔收敛了行为以来,胤礽在嚣张了一段时间以后也表现不错,所以,虽然知道两个儿子依然是面和心不和。他还是挺…电脑小说站16 K高兴能看到目前的情景的。他已经到了知天命之年,对家庭的希望就是和和气气。哪怕这只是一时的假象,他也愿意看。
“皇阿玛,儿臣以为,此次与日本开战,于中最大的功劳,是让日本求入藩属。这可是元太祖忽必烈都没能做成的大事。由此可见,我大清入主中华大地,乃是顺天应人,天命所归!”胤礽朝康熙恭身说道。
“不错不错,太子殿下所言有理!”佟国维、马齐等人都纷纷顺着胤礽的话点头说道。
“呵呵,你们都说的都不错。不过,朕却又与你们不同。于中此次最大的功劳,不是什么要日本赔钱,难道我大清缺钱?虽然前两年什么盐课、漕运闹得不可开交,可是,这两件事却并没有伤到朝廷的元气。票盐法实行之后,盐课在正税之外,各项税收增加了几乎一倍有余,又少了漕运这个吃钱的大洞,到今年,户部的余银恐怕也有个四千多万两,虽然一百万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却也并非朝廷急需;至于廷玉你说的那两件功劳,倒是真的不小。胤礽所说的也值得宣扬一番。不过,朕却以为,这次于中与日本开战,最大的功劳,是扬我国威,使敌人不能隔着万里汪洋而肆无忌惮!由此,可告诫天下诸国不能轻犯我朝!”康熙说道。
“皇上圣明。若是将于中远伐日本之事和太子殿下所说的与元朝忽必烈地对比宣扬出去,定可使西北策妄阿拉布坦之辈受到震慑。毕竟。那阿拉布坦再能耐,也比不得忽必烈半分。忽必烈未曾做成的事情却让我大清做成,阿拉布坦若是知道了,不可能不心虚。”佟国维说道。
“不不不,不能这么说。应当说‘长生天’显灵,指点吾皇派出大将为忽必烈大帝、为蒙古人一雪前耻。蒙古人向来敬仰‘黄金家族’,又对神明极度信奉,若是知晓此事,必然会认为吾皇受到了‘长生天’与忽必烈的庇佑,定然会衷心拥护吾皇。到那里。阿拉布坦才会真的老实一点儿!”高士奇说道。
“哈哈。想不到你高士奇倒是挺会做神棍的。是不是以前干过这一行啊?”康熙笑道。
“皇上取笑了。巫婆神汉这种行当微臣是不屑做的,微臣只是在以前落魄的时候逮人算过几回命,赚过几个糊口钱!小事情。小事情而已!”高士奇摆手笑道。
“哈哈哈……你倒是光棍。不过,这样也好。你这主意不错。值得一试!佟国维,呆会儿你就派兵部的人去安排安排吧!”康熙又笑了两声,转而对佟国维吩咐道。
“奴才遵旨!”佟国维应声答道。其他人也没有表示什么不同的意见。这时候地蒙古人确实十分迷信,长生天和威风八面的“孛儿支斤氏”这个黄金家族是他们最为迷信的对象,这个传言只要得到确认,再加上康熙身上也流着孝庄传下来的博尔济吉特氏亦即先前的孛尔支斤氏的血液的消息,确实有可能让他们更加心向清廷。
“看来,于中这一仗倒是打出了不少好事儿。只是……皇阿玛,朝廷应该如何奖赏呢?他如今可已经是从一品的满洲水师提督了。”胤礽又微笑着向康熙问道。
“奴才以为可赐于中为武英殿大学士!”听到胤礽的话。佟国维抢先说道。
“武英殿大学士?佟相你这是不对了,于中算哪门子大学士?……皇上,依臣看,还是赐给于中一个爵位算了。他不才只是一等子爵吗?升为伯爵他肯定高兴到没边儿。”高士奇说道。
“呵呵,别急嘛。于中不是还没到京城吗?还是等他到了再论功行赏吧。”康熙笑着挥挥手制止了其他几个想发言的人。
“皇阿玛。据儿臣所知,立功的可不止于中一个人啊。还有台湾总兵年羹尧也一起出兵了,而且,听说在此之前那年羹尧还收复了琉球。”胤礽又突然说道。
“年羹尧?”康熙和高士奇都是小小地吃了一惊。虽然这个名字所代表的人对他们两人来说只不过是个小人物,可是。这个小人物却是让他们印象深刻。只是,于中和年羹尧这两个人一个地北一个天南的,怎么又凑到一起去了?该不会是又闹出什么事儿来了吧?康熙和高士奇几乎同时想到。
“是啊。皇阿玛。儿臣这消息还是从胤禛那里听到了。年羹尧是胤禛的门人,所以,打完仗回到台湾之后,就把这事儿写信告诉了他。”胤礽说道。
“收复了琉球?琉球有什么好收复的?前几年那琉球国王不还派人来北京进贡来的吗?皇上还封那尚……尚什么来着?”佟国维转向其他几个同僚问道。
“琉球国王尚敬,皇上封其为中山王!”张廷玉说道。
“不错。封了中山王……”佟国维点了点头,又朝胤礽问道:“那尚敬既然能派人来北京进贡,自然是一国之主,年羹尧跑到那里又能收复什么?”
“佟相有所不知。那尚敬虽然名义上是一国之主,可是,国中实权却一地掌握以日本的一个藩候大名手中,好像叫什么沙摩的,每次进贡,我朝回赐的物品也尽被那日本藩候夺去,尚敬不过是一傀儡。年羹尧得知以后,趁练兵之机,出兵琉球,帮着尚敬重掌大权,赶走了那沙摩人。故而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