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楚宫腰-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骆谷微怔,随即又了然失笑道:“错了错了。”他拂袖摇头,想到骆摇光,既纵容又无奈。
    桓夙皱眉:“错什么?”
    “在下原本是送摇光入宫,与孟小姐作伴的。”骆谷失笑不止,“孟小姐虽然冰雪剔透,但人却有些懵懂,要她明白大王的心意,只怕还要个三五年,摇光聪慧,在下原本是想让她周旋一二,岂料当日她入宫时,大约是我说得不够明白,她以为我的目的,是让她迷惑大王。大王今日告知,在下茅塞顿开,既然已造成不便,在下这便将人领回去。”
    原来如此,见他态度诚恳,桓夙不再纠缠不放,让他去云栖宫外等着领人。
    岂料他说明来意之后,原本对他言听计从的骆摇光,这一次却并没有让她如愿,反而在云栖宫外演了一出好戏,女儿跪着抱爹的腿,涕泪俱下地哀求:“不,摇光不能走,摇光是真心想服侍大王的。求父亲成全!”
    来往的宫人都实在看不过去,觉得她一个美人这般梨花带雨地求人有些可怜,骆谷皱眉将人扶起来,“你莫非真对王上动了心思?”
    骆摇光抿唇不答话。
    来护送骆先生出宫的狄秋来正好按剑而来拾级上阶,才见到这个身段窈窕如柳雾女子的一抹背影,跟着便听到了她求骆先生不离楚宫。
    她为了楚侯,正在求他父亲。
    狄秋来的脚收住了,唇微微抿紧。
    骆摇光背对他,又表现卖力,自然没察觉到身后已经有人,骆谷拍了拍她的肩,“你既然对楚侯这般情真意切,那父亲便不管了,入了王宫,你这一生一世便都是楚侯的人,日后不可任性,不可忤逆,知道了么?”
    见狄秋来来送他出宫了,正在阶上候着,他长话短说,叹了一声,“今日我便不带走你了,但王上如何发落你,父亲也无可施为,你便,自求上天眷顾吧。”
    “多谢父亲。”要死皮赖脸待在楚宫也不是什么难事,太后对她印象不坏,楚王也不是毫不讲道理的人,宫中多她一人,连用饭的木箸都不需多一双,养个闲人罢了。
    骆谷越过她离开,骆摇光目送,待一转身,只见身后长姿峻拔地立着一个男子,玄甲森然,脸色淡然地掠过视线,好像没看到她,对骆谷见了礼,转眼便护送骆谷离宫去了。
    她唱了半天大戏,就为了留在宫里,一半以上的原因都是为了他,结果这人竟然这么冷淡,连一眼都吝啬予她便掉头走了,这么潇洒。
    骆摇光暗中咬牙,映红的唇钻出了一排齿印。
    ……
    自那日浑浑噩噩见了上阳君之后,孟宓便一直告诉自己,不过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她对上阳君那副皮囊很是欣赏,所以出现了幻觉,此间此事譬如南柯一梦,醒了忘了便是了。
    这么一想,她心里释怀不少。岂料这事却还没完,没过几日,她竟然又一次与他相会了。

  ☆、23。审问

他恍然出现,仍是在日暮时分,孟宓的在南阁楼的寝房只有一间,简陋的几样装饰摆件无法遮住视线,火光后,传来隐隐温润的人声:“孟小姐在么。”
    正打着盹儿的孟宓闻言飞快地支起身,踩着一双塞了软绵的绣鞋绕过木橱走出来,只见木板门后的回廊里,映着微弱的夕光,白衣出尘的男人拈着一朵淡紫色的花,花盏高擎,孟宓嗅到了一缕奇异的香味,怔愣之际他已缓慢地走近。
    这个场景,于是又和梦境差不多了。
    孟宓惊恐万分地后退了一步,那种无力感让自己都觉得很不适应,但是她退了,身前的男子突然快了几步,一手精准地握住了她的软手,淡紫的花落入了她的手中,复瓣的花辉煌地泄紫流白,她一愣。
    “这是我们郑国的素衫桔梗。我特意在郢都北郊种了一片,你喜欢么?”
    她还没说话,上阳君微笑地唤了一声,如同梦魇:“阿宓。”
    孟宓暗暗吃惊,问道:“你不是幻觉么?”
    蔺华微微挑唇,手指抚过她柔软的长发,“怎么会是幻觉?阿宓为何不信,我真心待你。”
    她摇了摇头,避开了他的亲近,拘谨地退到一旁抵住了木质门,蔺华并不失落,将身上斜背着的一袋包袱取下来递给她,孟宓犹豫地伸手去接,这么一抱,便发觉沉甸甸的险些脱手,她纳罕着,有些惊疑不定。
    蔺华见她接了,笑意更浓,“这是一些异国图纸,还有稷下学宫的策论。阿宓喜欢读书,这些便送你。”
    原来是这么贵重的礼物,孟宓又惊又喜,蔺华却又道:“一个月之后,我来换走这些。”听到这话,她又显得有几分犹豫,缓慢地抬起头来,只见上阳君脸色微淡,白皙得宛如夜初的月光,他的唇薄而微挑,既庄重又显得近人,“别担忧阿宓。我听说楚地女子性格骄傲,要人追求方才能动心,我只是在追求你。”
    “追……求?”
    孟宓呷着这两个字,忽然不太懂这两个简单的字眼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了。而眼前白衣无垢的上阳君,又像之前朦胧的影子一般,乘着月色而去。
    她不过是晃了下神而已。
    孟宓捧着书卷,手里握着一支桔梗,若有所思地多看了几眼。
    其后的数月,他果然一月一来。
    当然,桓夙也偶尔会来,他来时,不论什么时辰,窗下都没有清心的琴音,所以孟宓小小地把他当做不速之客。
    楚侯小气,她烧了他送的书,于是他令人搬了一块刻字的石头过来,大喇喇竖在阁楼内,孟宓胸口有气,幸得上阳君来时带来了一些珍品藏书。孟宓对这位大王的度量,已经不抱任何憧憬了。
    她看起来气色不错,脸颊红润剔透,双眸清亮如水,摆了一桌的珍馐,她下筷也不疾不徐,似乎在欢飨美食,但看得出有一丝局促,拨了半碗饭,孟宓才小心地看着楚侯面前连动一下都不曾的木箸,细声细气地问:“大王不吃么?”
    他摇头,眉眼不动,仍旧一副生人勿近的疏离冰冷。
    但是他的眸,始终专注地落在她的眼底,孟宓有些不自在。既然不吃,何必多摆一副碗筷,这不是浪费么。
    孟宓揣测不透这位大王的心思,但想到前几日听到有人送膳时闲谈了一二,不由多问了一句:“太后的病好些了么?”
    他愁眉不展,应该是为了太后吧。
    桓夙点头,“卫太医照料得仔细,病情已经稳了下来。”
    孟宓于是不再问了。她对太后的感情也很复杂,说不上恨,但也不喜欢,她只是信口问了一句,不敢再打听多的,于是识相了闭了嘴,专注地吃菜。
    每一道精品佳肴被放在舌尖味蕾,她总是餍足地眯起双眼,雪白的肌肤晕开薄薄一层蜜粉的雪,桓夙对她的口味了如指掌,带来的都是她的最爱,尤其那道八宝鸭,每来必带,这是她的“心头宝”,有过一段共枕的时光,这是她夜里做梦自己说的。
    当时,还流了一串晶莹的水在他的床褥上。
    想起往事,楚侯忍不住掖了掖唇角。
    若不是因为后来……桓夙至今不知,她怎么跑到了慈安静园,那里素来是太后划的禁地,外边有甲卫把手,一般人无从得进,他审问过当日值夜的人,却一个个有如离魂,对当夜的事一概没有印象。
    这便是症结所在,他扣住了袖袍,修眉微攒,“你还记得,慈安静园那一晚,你怎么会闯入禁地?”
    孟宓边吃边摇头,声音含混不清:“我忘了,那晚有些迷糊,本来是茶兰带我走的,后来她人不知道怎么就不见了,我找不到人,再后来……”再后来似乎撞见的上阳君,她很清楚那是个幻觉,因为她中了蛊,于是不由自主地被那个幻觉引入静园的,一路畅行无阻。
    可她再笨也知道在桓夙面前,不能提蔺华,于是缄口不言,以为他自己能顺理成章地揣测下去。
    她细微的神色也逃不脱桓夙的眼,他眉心的褶痕更深。那一晚与她几乎同时离席的还有上阳君蔺华,她出入禁地犹如入无人之境,本来便值得怀疑——
    但孟宓又说了茶兰。
    桓夙忽地长姿起身,拂袖而去。孟宓甚至来不及跟着起身去送他,转眼楚侯的身影已消失在帘后。
    桓夙回了云栖宫,找的第一人便是小泉子,“将茶兰带来见孤。”
    “诺。”
    傍晚孟宓又见了上阳君,他总挑日暮时分前来,到第一缕明月光升上树梢便飘然而去,无一例外,他带来的书总是珍品,他离开时飘忽如一羽白鹤,孟宓回神的时候,总只见一缕雪白的翅尖。可是他们已经相熟了。
    孟宓没有告诉任何人上阳君与她见面一事,除了南阁楼,他从来不去任何地方,半年相处下来,最初的怀疑被动摇了,她开始相信,上阳君蔺华对她是有好感的。她从来没见过谁那么温柔的眼波,润然如玉的嗓音。
    “上阳君,齐国出逃的百姓,除了流亡楚国,剩下最多的便是入了郑国,你一点都不担忧郑国的国势么?”
    蔺华面朝崖壁,手指拨了一把风铃,朗朗一笑,“国君昏庸无能,没有齐国流民,他自己理政,本也是一桩笑谈罢了,担忧与不担忧,没有一点用处。”他语气随意散漫,但有对国君无德的无奈和绝望。
    在郑国陷入危局的时候,他是国君毫不犹豫扔到楚国的质子,他是郑国一个被放弃的人啊。孟宓为他惋惜不忍,蔺华回眸温笑道:“我郑国之主比不上你们楚侯。”
    照理说桓夙还未亲政,这位上阳君的口吻也太笃定了些。
    “先楚王仁德爱民,留下楚十万虎狼之师,楚公子夙心怀大志,他即位之后必大有作为。当今之世,晋为强国,但我笃信,一旦太后放权,不出十年,楚必取而代之。”
    他侧过眼眸,风拂过他鬓边一缕漆黑的发,脸色宛如月光般皎白无暇。
    石壁前风铃声声,落入心坎里。
    孟宓无端地为之悸动。
    会吗?
    她眼中的少年楚侯,这时候,还远远没有那成那等气候。她的见识远没有蔺华那么丰广,远不如他博闻强识,她应该相信上阳君今日谶言。
    桓夙审问了一个时辰,但毕竟时隔久远,已经一年多过去,茶兰只记得当晚中途急着小解,便先钻入了小林子折返,让孟宓等候,后来一些琐事便记不得了。楚侯戾气发作,当即发落了她三十刑棍,被打得奄奄一息的茶兰咬住这番说辞不放。
    她是太后身边的第二个近人,桓夙没伤了太后的面子,让人给了她伤药,将她拉回了霞倚宫。
    等人走了许久,桓夙揉着眉心,自铜盏青灯下小憩,小包子端了一叠时鲜的水果前来,楚国的柑橘举世闻名,在楚王宫中最是常见,没有新意,何况桓夙自幼吃到大,他懒得多看一眼,小包子在他身前的紫木案上放下了青铜盘。
    他忽地扬起下颌,盯住了一勾摇曳婆娑的烛火,嗓音骤冷:“敢欺哄于孤,呵。”
    方才审完了茶兰,小包子知道大王是为了茶兰而动怒,谨小慎微地放下东西要走,桓夙的目光落在那一叠柑橘上,目色微微锋利,最底层的橙黄鲜红之间,似乎,夹带着一条白色的丝帛。

  ☆、24。甘甜

桓夙将最上方的柑橘拨开,骨碌碌的几只滚落在地,他抽出了那条丝帛。
    这是令尹大人传上来的朝中各辅政大臣的万民书。在他掌权之前,令尹大人辅佐太后理政几年,位高权重,他一直是太后的拥护者,但这封手书,摁的是他的指印,题的是他的大名。
    书中言辞恳切,声声控诉,指摘太后擅权,为乱朝纲,他们一干臣子体恤君侯被剥夺王权,忧心如焚,故此对太后阳奉阴违。顺带,这封信里表达了一下他们对桓夙的忠心。
    “自作聪明的阿谀之徒。”桓夙眼冷,将这条丝帛扔在烛火上烧了个干净。
    半个时辰后,小包子捧着玉盘来收拾地上的橘子,桓夙将脚边一只黄澄澄圆滚滚的橘子踢给他:“那个麻烦的女人还没有走?”
    大王问的是骆摇光,小包子心领神会,识时务地顺楚侯的心意说下去:“骆小姐有些不识好歹了,大王和骆先生都没有留她,她又哭又闹在云栖宫外留着不走,骆先生也毫无办法,只能没带走她,自己一个人先离宫了。”
    没想到骆摇光看着绝色美人,脸皮竟然还厚。
    桓夙的手握住了一支镂百鸟羽禽的玄觞,冷笑道:“孤不许留的人,何人敢胆大妄为?”
    小包子登时冷汗涔涔,扑通跪倒下来,“大王,这绝不是奴婢的主意,奴婢便是有天大的胆,也万万不敢忤逆大王。”
    他又没说他。这个奴颜婢膝的小包子,让他想起了之前卑躬屈膝的孟宓,无端心里冒出几分嫌恶来,吩咐下去:“让骆摇光住到兰苑去,她不是喜欢楚宫么,孤便成人之美。”
    小包子默默抹了一把汗。
    兰苑是整座楚宫之中,离君侯所住的云栖宫是最远的,留下来也是宫闱各占一方,至老死不相往来。
    大王是真不喜欢这个骆小姐啊。
    ……
    孟宓正靠着窗沐浴着室内的烛火,她习惯了不开窗,一个人映着头顶一抹微亮,伏案读书,忘了是什么时辰。
    傍晚时分与上阳君谈了几句,心绪有些不宁,忽然听到窗外传来一缕哀顽跌宕的琴声,穿过厚重的紧锁的木窗,穿过警惕的紧锁的心门,孟宓的手忽地握住了窗轩。
    “孟宓,你不止一次想见的人在外面弹琴,那么多日日夜夜,你都忍住了,不要前功尽弃……不要功亏一篑……”
    琴音一转,低沉的宫音勾挑,旋律嘤嘤然,如泉水淙淙,悱恻而清婉,这人心中有一缕如同琴声的柔情。都说琴为心声,孟宓虽然是个门外汉,但听了一年多的琴,总还是能分辨一二、说出三四的。
    不知不觉间,那扇紧闭了一年多的窗,被她的一只手无意识地拉开了。
    才开了一条隙缝,明媚澄澈的夏光抛了进来,木牖盛了微澜的天光云影,初夏的光散漫地交织成文,柳絮轻盈如雪,木轩爬满了缕缕青黑色的细纹裂痕,她扶着窗口微微探身,深深吸了一口气。
    猛地一睁眼,只见不远处一抹漆黑的瓦顶,长廊缦回,玄色的一抹身影隐约藏了半截身体,席地而坐,风流倜傥地披着一头墨发,指下悠然地拨着丝弦,孟宓忽地胸口一跳。
    不过瞬息之间的功夫,那人已经扬起了目光,隔得太远看不清,只见瓦砾的黑,柳影的葱茏,还有轮廓分明的一张脸,绝无仅有的冷峻的漠寒,让她的心跳得飞快,对视了一眼,她伸出手去摔上了窗。
    即便隔了这么远,也仿佛她能听到她决绝地摔窗的巨响。
    桓夙失落地垂下目光,袖口忽地动了动,手中多了一只剪刀,手下一划,绞断了一根琴弦,再跟着,是第二根,第三根……
    这琴是师父所赠。
    可是他离开时,就意味着永无归期了,他再也不会出现在楚国,再也不认他这个弟子,他留着一张琴睹物思人,那些“琴可清心”的劝导还言犹在耳,可是——被拨乱了的心,被晦暗的深渊吞没,阴郁甚嚣尘上,现在的它,就是暴露自己个性软弱的证据。
    还被孟宓嫌弃了。
    最后一点才是关键,他身无一技之长,唯一的技艺居然还被她嫌弃了。
    留下最后一根琴弦之时,他伸手要去剪断它,忽然听到远处孟宓焦急的大喊:“住手!”
    他微怔,从不出南阁楼的孟宓眼下竟然气喘吁吁地站在长廊下,滴翠的柳丝婆娑纤长,她瘦弱的身影,像一缕轻烟似的。桓夙恍然间听到袖下的手微微晃动的颤音,还有胸口急速的狂跳。
    再回到南阁楼之后,没有那两条铁链,也没有人把守,对孟宓来说,她即使在一天之内出入百八十回,也不会有人拦着,真正将她困在一座高楼里的,是很多无可避免的无奈,她不得已为之,也甘心待在那个角落。
    他也知道,所以孟宓此刻的出现,才让他觉得意料之外,惊喜得说不出话。
    孟宓提着裙摆跑上来,娇喘吁吁地宛如一只落网的蝴蝶,不偏不倚地撞入他的怀里,软软的温香,熟悉的奶味儿,他全身的肌肉一瞬之间绷紧了,孟宓喘着气,跑得后背前胸出了层薄汗,香味更浓,桓夙只怕她软软的站不住,伸手抱住了他的腰肢。
    是他熟悉的细腰姑娘。
    孟宓嘟了嘟唇:“剪了它们作甚么?”
    桓夙不太想回答这个问题,他现在有些后悔自己的冲动,把恩师唯一的留下的琴都剪坏了,他绕过这节不答,掐了掐她的小脸,“你那么急不可耐地要见孤,是为什么?”
    孟宓忽然涨红了小脸。
    弹琴的人在她心里是个模糊的影子,她想自己能听懂他的心音,也就像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一样,楚国流传着这样的佳话,她想,她也能将那个弹琴的人引为知音,就算不是知音,她也很感激这个人,拯救她于死寂的静默之中,让她不至于连一个人可以吐露心声的对象都没有。
    打开窗,见到了他,是桓夙。她吓了一跳,可是知道他是桓夙,她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