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瀚鹏原来是林文忠公之后,失敬失敬。”听了林逸青的回答,西乡隆盛肃然起敬,鞠躬为礼,林逸青则抱拳鞠躬还礼。

“瀚鹏此来日本,是为何而来?”西乡隆盛又问道,他说着,紧盯着林逸青的双眼,“我觉得,瀚鹏这般前来见我,当有深意。”

听了西乡隆盛的话,林逸青知道自己已经唬住了他,心中窃笑不已。

他哪里有什么深意,到现在他说的所有的话,完全是为了掩饰自己的穿越经历。

林逸青不经意的瞥了一眼桐野千穗,赫然发现她的面孔竟然有了一丝红晕,不由得有些奇怪,但他立刻便明白了过来。

那会儿在西乡隆盛身后的那顶小肩舆里坐着的女子,应该就是桐野千穗!

想到这里,林逸青的脸上也有些微微发烧。亭子里的气氛显得有些微妙。

“在下此来,确是专为南洲先生而来。”林逸青定了定神,回想着自己脑中关于这段时间的历史,说道,“南洲先生今日尚可在此享受茶道之美,不问世事,须知外间暗潮汹涌,皆冲先生而来呢。”

听了林逸青的话,西乡隆盛不动声色的饮了口茶,而桐野千穗则抬起了头,又瞥了林逸青一眼。

“噢?有这么严重么?”西乡隆盛笑了笑,“我如今已然隐退,不问政事,不过一田舍翁而已,为何要盯着我呢?”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林逸青道,“以南洲先生的大才,纵然退隐,有人也不会放心的。南洲先生难道不明白么?”

“先生以‘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为座右铭,认为为人当学司马温公(司马光),无一事不可与他人道,在下一向钦服。”林逸青紧盯着西乡隆盛,仔细地观察着他的反应,“先生可能以为,现在新的日本已经建立起来,一切对内的政治军事事务,当秉公心而行,不应再使诡谋,可世人诡诈,未必人人都如先生一般。先生如不早做准备,只恐大祸将至。”

第十章西乡之忧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呵呵,瀚鹏说的真是一针见血啊!”西乡隆盛叹息起来。

林逸青的话,的确说到了他心中的痛处。

西乡隆盛之所以离开明治中央政府回到家乡退隐,并不全是因为“征韩”之议被否决,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对明治政府实施有损于下级武士利益的政策感到不满!

西乡隆盛非常同情下级武士们在明治维新后的悲惨遭遇。他在请求萨摩藩政府救济一个参加过倒幕战争的下级武士出身的士兵的信中写道:“临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后,即行抛弃,影响德义。”他的一首广为流传的言志诗写道:“几经辛酸志始坚,丈夫玉碎耻瓦全。一家遗事人知否,不为儿孙买美田。”因为他看不惯许多明治政府高官追名逐利,穷奢极侈,指责他们见利忘义,背叛了维新志士们的维新初衷。

西乡隆盛的个人品德,在日本一直被人们推崇。正是在这些内政问题上,西乡隆盛与大久保利通等人产生了矛盾。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等人尽管有矛盾,但他们都认识到要建立近代国家,使日本摆脱半殖民地危机,必须消除封建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权。是以他们在这个目标下联合起来,全力进行废藩置县的改革。西乡隆盛担任陆军大将兼近卫军都督后不久,明治政府公布《地税改革条例》等5个文件,实行变革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近代土地制度的地税改革。在此前后,明治政府还进行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多项资产阶级改革。西乡主持和参与了这些改革,虽在改革内容上没有特别的建树,但他统帅军事力量,以武力为后盾,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应该说是他的特有贡献。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以在倒幕维新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被人们誉为“维新三杰”。

日本的明治维新,其实就是一次资源与权力再分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旧权利拥有者必然会失去原本拥有的资源和权力;维新的概念,套用管理学的理论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管理扁平化的过程。一部分中间阶层必然会被淘汰,也就是一个从最上和最下两个阶层向中间阶层挤压的过程,而这中间最终被剥夺出的权力和省出的资源,就会重新分配到最高和最低的人群中去,从而使管理和生产都达到新的平衡。比如“攘夷”,实质是想要剥夺西方殖民者在日本的资源和特权,为日本本国所用。然而相对当时的日本,西方殖民者是十分强大的,即便萨摩长州这样的强藩在与他们对敌后也深深意识到无法与他们抗衡,如果硬要剥夺他们在日本的资源,很有可能反倒被这些船坚炮利的国家彻底打倒,连主权即本国政府分配自己国家资源的权利都会丢个干净。因而不如承认他们在日本的存在,甚至与之结盟,换取他们的支持,和必要的军事技术援助,以获得更高的发展资源(所谓的“发展生产力”)的能力和挤压其它阶层的能力(在他们的支持下倒幕);“倒幕”实质是把矛头指向天皇之下,各诸侯之上的幕府将军这一阶层,剥夺他的特权、领地,剥夺他所拥有的资源和分配资源的权力;“倒幕”成功之后的“废藩置县”则等于把这把刀又砍向了诸侯,剥夺他们的资源和权力。然而进一步的军制改革,使得普通平民也拥有当兵的权利和义务,让更多的人有为国尽忠的荣誉感和升迁的机会,等于是这把刀又砍向了下级武士。如果要说到背叛,倒幕过程中出过大力的诸侯和下级武士都是被新政府背叛了的!

西乡隆盛本人其实是非常赞成新的军制的,他知道从公家的角度而言,新的制度能够让日本更加强大。可是从私而言却不好说了。诸侯在倒幕过程中出过力,他们的资源和权力被剥夺以后还可以成为新的财阀,地主,就算过不了以前那样的奢侈糜烂的生活,至少生计是不用愁的;而那些下级武士,他们数目庞大,作为个体而言,原就拥有不多的资源,再被剥夺从军特权,就等于衣食无着了。西乡隆盛在把自己的武士之刀砍向幕府和藩主时根本就不曾犹豫过,可要砍向一贯支持维护自己的群体大量的下级武士时,他犹豫了。西乡隆盛不能忘记这些与他并肩战斗的战友,因而在军制改革的初始阶段,他努力增加以下级武士为主体的近卫军的编制,就是为了给这些曾经的战友一个容身之处。可近卫军的编制也是有限的。虽然西乡隆盛本人非常豪爽大度,每当有萨摩武士来找他的时候,假如他不能解决他们的私人问题,就任其在门口的钱柜那里取用。然而这点钱毕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使他自己在政治上遭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乡隆盛想出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堤内不足堤外补”,让下级武士们去侵略别的国家,从新的领地内和其它国家的人民身上取得新的特权和新的资源。为日本这样一个弹丸小国本身计,其实这也的确是一条出路。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时世界列强环伺,世界上的绝大部分土地都被瓜分一空,对日本来说,除了琉球,就只有台湾、朝鲜两处可打,此二地西方列强还未来得及染指,也许也不会造成强烈反弹。

其实当时日本朝野都有“征韩”“征台”之念,除了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和山县有朋等人也一概赞成日本的对外扩张,只是这当中有“急征”还是“缓征”的区别。而西乡隆盛是强烈呼吁“急征”的。他的目的,是在以平民为主的政府军还不具备强大战斗力时,用世世代代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下级武士们来进行这些对外侵略,也使他们迅速在新的殖民地上找回他们在本国丧失的特权和利益。

第十一章开始忽悠

在“征台”还是“征韩”的目标选择上,西乡隆盛强烈主张征韩,要求“夺取朝鲜之地,归为我有,以永镇皇国之门”。为了促成征韩,他甚至请求自任使节出使朝鲜,使用外交手段激怒朝鲜,假如朝鲜中计,杀了他,日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派兵征伐!

与西乡隆盛持相反意见的大久保利通等人则认为,现在的日本,应该以“内治”为主,先建立起近代化的国家体系和后勤制度,才能展开对外征伐,贸然使用武士征伐,很有可能因后勤,补给不足和西方列强的干涉而失败,因而极力反对“急征”。

大久保利通和西乡隆盛本是倒幕时期的好友,如今成为政治上的死敌。为了阻止征韩,大久保利通等人采用多种政治手段各处游说。同为军界代表的山县有朋也站在大久保利通一边,因为山县有朋要维护新的政府军的利益,同时也维护自己在政界和军界的利益。长州出身的山县有朋充分利用了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之间的矛盾,从中渔利,以求抬高长州派的人在政府中的地位。

和善于运用谋略和手腕的大久保利通及山县有朋相比,西乡隆盛此时却完全以一个光明磊落的英雄和偶像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他把一切政治工作都只做在明面上,希望仅以自己的忠心和名望打动公卿大臣和参议们,希望他们不要背叛曾一起战斗过的下级武士们。然而政治斗争是需要谋略、诡诈和机巧的,仅仅靠“光明正大”四个字是无法在这场关乎公私两种利益和理念的战争中胜出的。朝议之中,西乡派终于落败,西乡隆盛要求出使朝鲜、由武士征伐四方的愿望彻底破灭。愤怒的西乡隆盛随即向明治天皇提出辞呈。第二天明治天皇便批准西乡隆盛辞去参议和近卫军都督之职,保留陆军大将军衔。而西乡隆盛所代表的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日本武士们,也随着他的去职,永远失去了他们所能独享的荣誉!

退隐后的西乡隆盛理所当然的成了日本武士们的精神领袖,明治政府的首脑大久保利通等人对此心知肚明,他们极为忌惮西乡隆盛,只是因为西乡隆盛在鹿儿岛隐居,鹿儿岛是西乡隆盛的家乡,西乡一派的势力在此地根深蒂固,明治政府一直水泼不进,无法对他采取行动而已。

林逸青之所以对西乡隆盛说出“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话,正是基于他对这段历史的熟悉和深刻认识。

林逸青的话果然说着了西乡隆盛的心事,他叹息着垂下了头,默默的看着桐野千穗给他的茶杯续上了茶汁。

“南洲先生觉得,今日之日本,是您当初心里想象的那个样子么?”林逸青看到西乡隆盛默然不语,换了一个话题问道。

西乡隆盛摇了摇头,还是没有说话。

“我来日本经商多年,去过许多地方,看到了日本发生的显著变化,但我想问南洲先生,这些变化,让日本民众的生活好转起来了吗?”林逸青问道,“现在日本民众的生活,比之幕府时期,是变好了还是变差了呢?”

“瀚鹏是不是想说,日本现在已经走上了歧路?”西乡隆盛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

“是。”林逸青点了点头,“以在下之浅见,强国之道,当启民智,开爱、忠、孝之心。报国勤家之道明,则百般事业随进。或启耳目,架电信、铺铁道、造蒸汽装置器械,耸人耳目。然何故电信铁道不可缺而注目者无几?妄羡外国之盛大,不论利害得失,房屋构造及至玩物,一一仰外国,长奢侈之风,浪费财用。国力疲弊,人心流于浮薄,国之不溃,难矣!”

西乡隆盛抬起头来,目光一下子变得锐利起来。

林逸青注意到了西乡隆盛目光的变化,知道自己刚才的话已然打动了他,不由得暗暗庆幸,自己当年背的“南洲翁遗训”还记得住个大概。

要不然,象西乡隆盛这样的人杰,单凭几句话,是很难忽悠住的。

而他之所以敢这么忽悠西乡隆盛,是因为他已经大体能判断出来,哪怕是这个时空的历史环境与他原来的历史时空有很多不同,但有好多历史,都还是对得上号的!

他已经能够确定,日本近代历史上著名的“西南战争”,还会爆发!

既然如此,何不让这场战争,打得更长更久些呢?

熟悉历史的林逸青知道,近代的日本,正是在西南战争之后,扫除了发展的国内障碍,走上了全盘西化和对外扩张的道路,变得极富侵略性,给邻近的国家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如果利用西南战争来削弱日本的实力,那么鼓动面前的西乡隆盛早点为这场战争做准备的话,便是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

原来历史上的西乡隆盛,对这场战争的认识不足,事先并未做多少准备,是以最终在明治政府军的进攻下失败,而如果他早做准备的话,这场战争的结局,也许就是另一个样子了。

以西乡隆盛麾下萨摩军当时的实力,如果早做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未必不能推翻当时基础还不十分稳固的明治政府!

而无论这场战争的结局是什么,都会使日本的实力受到极大的损耗,难以恢复!

想到这里,林逸青更加坚定了自己改变历史的想法。他迎上了西乡隆盛的目光,诚恳地说道:“在下今日说这些,不光是为了南洲先生,也是为了日本和乾国。”

“日本不久前刚刚进攻了台湾,乾国海军闻变,曾大举应援,与日本海军在琅峤海面对峙交火,先后大战三场,乾国海军损失不小,日本海军精锐则全军覆灭,两国虽未宣战,然而在乾国人眼中,日本已经可以说是敌人了,”西乡隆盛显然不那么好忽悠,他紧盯着林逸青的眼睛,缓缓说道,“瀚鹏是乾国人,如果说为乾国而来,是很自然的事,可您却说为了日本而来,着实令人费解。”

新书冲榜中,谢谢大家!

第十二章大内密探

听了西乡隆盛的话,林逸青的后背一下子渗出了冷汗。

据他知道的原来时空的历史,“牡丹社事件”发生后,清廷派沈葆桢带舰入台巡察,李鸿章也派淮军唐定奎部随沈葆桢入台防备日军,但双方并未交火,日军只是在进攻台湾番民时遭受了少许伤亡,疫病死者居多;清军的人员损失也主要是疫病造成的,双方并未发生直接战斗和造成死伤。

可现在照西乡隆盛所言,双方不但陆军有交火,海军也打起来过,并且双方都有人员伤亡和舰船损失,听这意思,乾国海军还打胜了!

“在下的确是为日本而来。”林逸青定了定神,赶紧答道,“为日本,即是为乾国。”

“为日本即是为乾国?”西乡隆盛一愣。

“日本与乾国隔海相望,本为友好邻邦,且同受西方侵扰逼迫,两国全都致力于强国之道,皆有起色。而露西亚为虎狼熊罴之国,欲吞并东亚久矣,日本与乾国同受其威胁,本该联手对敌,而今日本新练西洋兵法未久,兵马不过数万,军舰不过数艘,竟遽起向乾国发难,为兄弟阋墙之举。所幸兵祸已解,乾国情愿付给兵费,以求两国和好,乾国之所以忍辱负重者,非是惧怕日本,乃不欲令亲者痛,仇者快也。”林逸青正色说道。

听了林逸青的回答,西乡隆盛面色微变。

“为日本即是为乾国,正是为两国联手起见。而方今之日本政府,为大久保、山县等奸佞小人把持,正逐渐使日本走上歧路。日本如此下去,将来必然会妄兴无名之师,攻打乾国,竟至穷兵黩武,斯时当是两国百姓之无间地狱也。”林逸青接着说道,“在下遍观日本英杰,能力挽狂澜者,唯有南洲先生也。是以不揣冒昧前来,失礼之处,还望南洲先生见谅。”

林逸青说完,向西乡隆盛深深一躬。

西乡隆盛躬身回礼,再看林逸青时,目光已然不似刚才那样的锐利了,更多的是惊异和赞许。

“如此说来,瀚鹏当不是普通的乾国商人了。”西乡隆盛呵呵一笑,说道,“我见瀚鹏蓄留短发,其实便已猜到了些许,须知来我国之贵国行商,俱是中原人,而渤人从商,却是头一次见到呢。”

西乡隆盛的这一番话让林逸青心头剧震,他知道,因为历史时空不同的关系,自己的谎言,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偏差!

西乡隆盛的话中表明,这个时空现在的中国叫乾国,这个乾国绝不是他那个历史上的大清国,这个“大乾朝”似乎也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但这个少数民族不是满族,而叫“渤人”,他说的乾国“中原人”,应该是指汉人,而“渤人”似乎是以短发为主要发式,类似现代中国人的发型,不象历史上的大清朝是以留辫子为主,并且并不经商,可能也不从事实业!

“呵呵,南洲先生果然厉害,我不管如何遮掩,总是难逃南洲先生法眼。”林逸青笑了笑,说道,“南洲先生既然明白,我也便不再多做解释了,我只想明确告诉南洲先生,我确是为了南洲先生,为了日本和乾国的未来而来,而我的身份为何,奉何人之命而来,我想南洲先生能够猜到,但我不能告诉南洲先生,南洲先生也可派人去乾国领事馆查探我的来历,但我可以告诉南洲先生,您是查不到任何结果的。”

“我早该明白,以瀚鹏的身手,当出自于乾国内廷,呵呵。”西乡隆盛也笑了起来,“弄不好是‘虞备处’的人,是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