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摹!�
见张永清如此说,另外两名滇军营官莫矜智和徐世和也表示赞同。
看到三名新到的乾军将领一力主战。今野岩夫心中暗喜,但他的脸上却现出了忧虑之色。
“法军能战,枪炮犀利,我觉得。还是向其示弱,诱使他们出了城池,伏击为上。”黑旗军营官黄守忠建议道。
“你们示弱了多少天了,法国人出来了吗?”莫矜智冷笑了一声,黄守忠立刻不吭声了。
“刘军门,你们老营若是久战疲惫。失了锐气,不如由我们新营上。”张永清傲然道。
“贵军新来,并不熟悉越南情形,骤然出击强敌,恐怕不妥……”刘仁义见到这些新来的官军竟然想要打头阵,心里暗暗冷笑,但表面上却仍是一副谦和之态,故意摇头说道,“还是我军出击,请贵军炮手操炮助阵罢。”
“不用了,就我军打头阵好了。”张永清从心里看不起刘仁义,竟然用不容置辩的语气把作战计划就这么定了下来。
“我军首攻此处。”张永清来到今野岩夫绘制的地图前,用手指了指一个堡垒所在的位置,说道,“此处接近河内城门,周围没有水道,法军炮艇过不来,咱们打破了这里,就能攻进城内。”
听到张永清说出他的计划,今野岩夫在心里暗暗点头,这个乾军营官看似狂傲,但确实有两把刷子,并非是口出狂言的笨蛋。
张永清抬头看了看今野岩夫,“你确定法国人都将越南人的堡砦都拆掉了,是吗?”
“是的。”今野岩夫点了点头,“有的地段,城墙都给拆掉了。”
“那就好。”张永清看着今野岩夫,沉声道,“希望你的情报准确,否则,误了军事,我砍了你的脑袋!”
听到张永清的狠话,周围的黑旗军将领们都面现愤愤之色。
今野岩夫自加入黑旗军以来,立下了不少的功劳,是他们大家有目共睹的,而这个新来的乾军营官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着实令他们心中不平。
“我的情报绝对准确,我以我的项上人头担保。”今野岩夫倒是表现得很平静,“若是有误,任凭管带大人处置。”
“行,你记着你这句话就好。”张永清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重新又指着地图,详细说起他的作战计划来。
见张永清说的头头是道,并且这个计划确实可行以前不这么干是没有西洋大炮,现在有了,自然可以攻坚了,刘仁义也就不好再反对,于是黑旗军进攻河内的作战计划,就这样的定了下来。
今野岩夫知道,他等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
但此时的今野岩夫完全不会想到,接下来的这一仗,会打成什么样子,而最后的结果,又是什么。
“报告长官,波尔特上尉守卫的‘蓝宝石’堡垒遭到了黑旗军的进攻,敌人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炮。”一名法军少尉向李维业上校报告道。
“敌人使用了威力强大的火炮?”李维业上校皱紧了眉头。
从清晨起床时开始,他就听到了阵阵的炮声,这些炮声有别于黑旗军以前放的土炮类似“放屁”的声音,更接近于法军使用的大炮,当时他心中便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而现在。部下的报告证实了他的猜测。
“据波尔特上尉判断,敌人使用的可能是克虏伯大炮。”少尉接着说道,“波尔特上尉参加过对普鲁士人的战争,他熟悉这种火炮的声音。”
“这些匪徒怎么可能会得到克虏伯大炮?哪怕他们能买到。也不会使用啊。”李维业上校来到了地图桌前,“难道是乾国军队进入了越南?”
“也许是乾国军队当中哗变的士兵加入到了黑旗军当中,他们带来了克虏伯大炮。”少尉说道,“您知道,乾国地方省份的驻防军队经常因为拖欠军饷而发生哗变。黑旗军当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哗变士兵。”
“如果是哗变士兵的话,他们不太可能一下子带走多门克虏伯大炮,”李维业抬头看了看窗外,远处的炮声沉闷而密集。
“现在看来,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乾国军队已经进入了越南,并且在支援黑旗军同我们作战。”李维业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大乾帝国和法兰西帝国是友好的盟邦,在很多领域都展开了亲密的合作,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呢?”少尉吃惊的问道,“对于我们在越南的行动。北京从来没有表示过反对啊。因为对北京来说,越南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属国而已。”
“北京确实对越南并不关心,也愿意同法兰西帝国友好下去,但乾国地方省份的总督和省长们,却未必和北京想法一致。”李维业说道,“尤其是和越南邻近的云南、贵州、广西三个省。如果我猜的不错的话,这些乾国地方官员并没有得到大乾帝国皇帝的命令,而是擅自采取的行动。”
“真是这样的话,实在是太可怕了。”少尉说道。
“我们先来解决面前的难题吧!”李维业说着,来到了地图前。指了指“蓝宝石”堡垒的位置,“波尔特上尉防守的‘蓝宝石’堡垒虽然坚固,但却远离河道,我们的炮艇无法对他进行支援。而这座堡垒的后方是城墙,如果它失陷了的话,敌人就可以轻易的攻进城内。当然,我相信波尔特上尉是不会放弃阵地的,但是这一次进攻不同于以前,敌人有克虏伯大炮的话。波尔特上尉要想守住阵地就很困难了。”
“那我们应该马上出动去支援波尔特上尉。”少尉说道。
“是这样,而且我们要全力支援他。”李维业点了点头,用手指敲了敲地图上“蓝宝石”堡垒对面的位置,嘴角现出了一丝冷笑,“我猜想,敌人这一次会投入主力部队同我们进行争夺,那样的话,正好是我们彻底打败他们的好机会。”
“你去告诉韦南少校(李维业的副手),让他马上做好准备,带上全部的机动部队,我们马上出发。”李维业命令道,“告诉他带上新到的五门大炮。”
“是,长官。”
不一会儿,得到了命令的韦南少校便召集好了军队400名法军和600名越南雇佣军,新到的5门65毫米大炮也全都配上了驮马,见到部队集结得如此迅速,李维业很是满意,当下立刻便带队出发了。
法军有这样的表现并不奇怪,自“太阳王”路易十四一手创建了人数达44万人的法国常备陆军起,法国陆军就是欧洲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之一(路易十四在追求奢靡的宫廷生活同时也是一个颇为尚武、确切一点说应该是黩武之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享乐的一生,同时也是征战的一生),即使是惨烈的法国大革命也未能改变这一地位。血腥的内耗与清洗非但没让法国陆军一蹶不振,反而在对当时整个欧洲封建君主国家的联合剿杀下越战越勇。不但造就了一支能以少胜多的百战雄兵,还涌现出了拿破仑?波拿巴这类的绝世统帅以及苏尔特、乌迪诺、达武、马赛纳、拉纳、贝尔纳多特等一大群绝世名将。乌尔姆首败奥地利,奥斯特里茨大败俄奥联军,大破普军于耶拿奥厄施泰特。两度迫使哈布斯堡王朝放弃其首都维也纳,并成功瓦解了七次反法同盟中的五次(就算是失败的第六和第七次也可以说是虽败犹荣,输得并不难看),造就了继孔代亲王之后的又一高峰。其在战略战法与军事制度上的创新更是引领了欧洲陆军军制改革的走向,集中使用炮兵、充分发挥骑兵的机动优势,即便在辉煌而又空前绝后的拿破仑时代烟消云散后,法国陆军依然被公认为欧洲第一陆军,并在克里米亚、叙利亚、墨西哥、大乾帝国以及越南的战争中频频亮相,直到在普法战争中险些被普鲁士人扳倒在地为止。(未完待续。)
PS: 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求点击!求月票!
第七百八十五章滇军首攻
虽说普法战争中双方等于打了平手,但法兰西帝国上下还是感到莫大的耻辱。曾经威风八面的法国陆军伤亡超过30万人,可是毕竟因为孤拔率领的法国海军反击得力,在德国本土登陆逆袭成功,以至于让法国陆军没有进一步遭受更严重的折损。相互承认边界保证互不侵犯的“梅斯条约”签定后,没有割地赔款的法国国力未损,因而法国陆军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就恢复了原来的编制与战斗力。到了9080年,法国陆军拥有常备军的人数已达到70万人。
由于法军采取征兵制征召士兵,即年满法定年龄,且身体健康、无残疾的男性国民,均须强制性加入军队服役一段时间。但是容许自愿选择以军人为长期职业的人士,在义务服役期完毕后,继续在军队服役。军官施行职业化的自愿招募方式,由于长年与欧洲各国征战不断,因此军人世家辈出,应征者中自然不乏出身军人世家者,因而军官与士兵的文化与军事素养有了充分而又切实的保障。除了优秀的士兵之外,军官大多拥有清醒的政治头脑,知道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延续,因此没有只会猛打猛冲的莽汉。
李维业此时敢以400名法军和600名越南雇佣军进攻数千人的黑旗军,倚仗的除了法国陆军的高素质,还有精良的装备。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争毕竟不是两个赤手空拳之人的肉搏,双方是要手持家伙真刀真枪地对掐的。从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起,战争器械的先进与否就是战争输赢的天平上的一颗分量十足的砝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砝码的分量无疑是越来越重。两军一旦战场接触,除了拼勇气和意志外就看哪一方手里的家伙够精良了。法国陆军是从欧洲的不断征战的腥风血雨中走出来的军队,又经历了大革命的洗礼,对于武器的选择,并不要求性能的出类拔萃。而是合用就好,法国陆军当时的主流轻武器是“格拉斯”后膛单发步枪,该型枪是法国陆军的标准步枪,取代了在普法战争中表现颇为不俗的“夏赛波”步枪。威力和可靠性较前者又有提高。这种步枪长1305毫米、枪管长820毫米、重量4。15千克,口径11毫米、有效射程900米,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单发装填,使用11×59毫米金属壳弹,射速可达14发/分。格拉斯步枪射程远、精度优秀、动作可靠。结实耐用,维护简单,装备部队后深受士兵好评。如果说它有什么缺点的话,莫过于其繁琐的单发装填方式比较缓慢,限制了射速。打完第一发子弹后要拉开枪栓、击锤,经过退壳、装弹、回位、闭锁等一系列动作后才能进行下一次发射,在越发强调火力密集和射速的近代战争中有点跟不上趟。这显然是在可靠的连发步枪已经出现的情况下,法国军方依旧坚持旧有观念的结果,但是由于法军步兵能及时得到哈乞开斯机关炮、格林炮等速射武器的支援,格拉斯步枪射速慢的缺点倒也不是显得那么突出。
由于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拿破仑是炮兵出身。所以法国陆军非常重视火炮在战争中的作用。因此,炮兵建设一直是法国陆军的重中之重,法国步兵在战场上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炮火的支援成为了其常胜的关键所在。9083年的法国炮兵手里家当的确不少,但是能用于越南地区的却是有限。最为轻便的当属1。65英寸山炮,该炮9080年定型装备,总重362磅(约167公斤),携带方便;炮身炮架全钢结构,坚固耐用。其口径为41。91毫米,发射2磅重的炮弹,所以也被称为两磅速射炮;该炮炮管内有10条膛线。炮弹最大初速为396米/秒,最大射程为3200米。由于该型火炮重量极轻,威力和射程都适中,深得法国炮兵们的喜爱。除了陆军大量装备外。海军也装备了该型炮作为水兵登陆作战用的舢舨炮。在李维业攻打河内的战斗中,便有三门这样的炮参战,炮击开始没多久就命中河内城里的一座越南军队的军火库,引起剧烈的爆炸,导致越南军队很快崩溃。
同时期法国陆军的中型火炮主要有95毫米加农炮、80毫米加农炮和90毫米加农炮组成。三种炮系出同门,结构大同小异。总重量最轻的80毫米炮为1200公斤,最重的95毫米炮为1850公斤;炮弹最大初速均为500米/秒左右,射程分别为8000米(80毫米)、9700米(90毫米)和10000米(95毫米)。
由于重量较大,运输不便,所以最初这些型号的火炮部署在越南交趾支那殖民地的数量并不是很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援兵的运到,这些中型火炮的数量开始多了起来,足够一场战争之需了。
法军在交趾支那部署最大的火炮当属120毫米长身管重型加农炮了,该型火炮因为身管较长,所以该炮炮弹的最大初速为525米/秒、射程达到了12400米。不过,获得这么不俗之性能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重量。火炮包括前车和弹药车的总重加在一起超过了2700公斤,没有8匹马休想拖动它。所以并不适于伴随步兵部队前进,一般被当作重型支援火力使用。
除此之外,法军步兵还能得到另一种利器的火力支援,那就是机关炮。早在普法战争前,法军就已经广泛装备了利飞机关炮,使用夏赛波步枪的11×59毫米金属壳弹,但是在普法战争中因为得不到行营炮的保护,在普军克虏伯大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而在转为防守作战时则大收其效。战后痛定思痛的法军迅速淘汰了这种机关炮,此时在乾国福州船政局枪炮所效力的法国设计师哈乞开斯(林义哲富于远见的举措之一)设计出了威力更大、更加可靠的机关炮,一代名炮就此登上历史舞台哈乞开斯40毫米5管转管机关炮。它摒弃了利飞机关炮复杂而又费事的“排枪式”发射方式,而是摇动手柄、驱动五根炮管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弹丸通过倾斜型输弹槽靠自身的重力作用依次滑入进弹口、推弹器将其推入炮管后随炮管旋转到正下方“六点钟”的发射位置并被击锤击发、弹壳又会随炮管旋转到抛壳窗位置并由抽壳器拔出,而完成这一系列的动作仅仅就是射手摇动手柄而已(部分型号有专门的扳机控制击发)。理论上只要不停地摇动手柄,并不断的在输弹槽放入炮弹,该炮就能实现不间断地持续射击。如此优秀的性能不仅同时征服了乾国和法国的海陆军。而且还征服了英、意、奥、俄甚至德国。大批的订单纷至沓来,福州船政局获益颇丰,而后法国和英国先后购入了生产许可证,交由施耐德公司和阿姆斯特朗公司生产。一时间。该型机关炮几乎成了欧洲列强海陆军的“标准机关炮”。在越南,法国海军南圻支队的炮艇和乾国日本海支队以及东京支队的军舰上均装备有大量的哈乞开斯40毫米5管机关炮,同时有为数不少的该炮装在陆军用炮车上跟随步兵行动,随时为法军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支援。
该型机关炮全重230公斤(连同陆用炮车在内)、炮身长760毫米、炮弹分为开花弹和实心弹、弹重都为1。5千克、初速470米/秒,最大射程为4800米、在32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30毫米厚的钢板。火力十分猛烈,当年在苔湾战场上,恐怖的机关炮火力成了日军士兵挥之不去的噩梦。
虽然一代名炮诞生在了乾国,但却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乾国军队本身却并没有装备多少这种机关炮,尽管在苔湾之役中,船政海兵使用这种机关炮给予了入侵日军以重创,但在战争结束后,受限于财力,乾军装备的该型火炮数量却远不如其它国家。到现在为止。除了乾国海军几乎所有的作战舰艇上都装备有该炮,以及船政海兵和北洋海兵及李绍泉部淮军装备较多之外,乾军各省驻防部队鲜有装备,即使装备了一些,为了节省经费,平日也都是保存在仓库里。比起法军的装备和使用情况要差得太远。
而现在李维业不过400人的法军白人部队,便有4门哈乞开斯40毫米机关炮。
而即将要和这支法军交手的黑旗军,又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况呢?
这一次的进攻,虽然是新来的滇军打头阵,但今野岩夫却跟着这支部队一道出发了。
他本来并没有打算参加这次的进攻作战。他虽然是个斥候,但却是直接听命于刘仁义的,而且刘仁义和黑旗军诸将对他都非常信任,这让他在黑旗军当中有一种超然的地位。但现在这种地位,却不复存在了。
在滇军出发之前,那个叫张永清的营官向刘仁义提出要他当向导,刘仁义虽然明白张永清是什么意思,满心的不情愿,但最后还是答应了。
于是他现在便处于这支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队伍当中。
虽然那位张永清管带对他很不客气。但那位名叫徐世和的管带则比较和善,看到今野岩夫使用的鼻烟盒步枪和那支古老的大左轮手枪之后,徐世和给他换了一支同样是船政枪炮所制造的法国格拉斯式步枪和一把船政新造的左轮手枪,以及相应的弹药,令他惊喜不已那枝鼻烟盒步枪和老左轮手枪,他虽然用得很熟练,但它们的确太老了,不但影响他枪法的发挥,弹药也所剩无几了。
对于格拉斯步枪,今野岩夫并不陌生,在日本西南战争中,萨摩军曾大量使用,因为其效能大大高于日本政府军的施耐德步枪,日本政府军一度大受其苦,许多日军官兵在战场上丢掉自己的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