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嫡女-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都十分羡慕,看大家的神情,冷小姐十分矜持的笑了笑,玉彤觉得她确实跟以前不大一样了。她还招呼女孩子们一起坐下喝茶,唐夫人赞叹道:“果真是康王府出来的人,真会□□人,看我家这个,再看看冷小姐,那真是地下天上之分之分。”


第六章 
  此时,又有一些官夫人进来,领头的是照磨夫人林二太太,曲氏对玉柔使了个眼色,后者挺直了腰杆,还略微有些紧张。玉彤则陪在她的身边坐下,她们心里都有同一个目标,这次的事情可一定要成。
  唐夫人已经把林二太太请过来了,这个场合,也只能谈些喜气事。曲氏跟唐夫人品级相当,都是熟人,说起场面话那是相当娴熟。林二太太则是新拉过来的,不过对于儿子的婚事也是心里有数,她们对于钟家的事情也略有耳闻,但实情还不算特别清楚,所以现在重要是看玉柔的品性。
  相貌自然是不错,今天来喝喜酒,衣裳穿的对,也没抢主人家风头。林夫人暗自评估着张玉柔,看她对嫡母十分恭敬,对妹妹也相当照顾。
  席上有位夫人说起林二太太的庶子:“你们家的布又出了新花样,说是你儿子做出来,真是读书赚钱样样来得。”
  林二太太谦虚道:“都是瞎胡闹,比起你家的小子就差远了。”
  唐夫人在一旁接话:“要是读书还要数张家的儿子最厉害,小小年纪就是童生了,若是今年下场说不准还考个秀才回来?”
  林二太太心中一动,再次看向曲氏,只见曲氏淡笑一下:“他还小,你也别太抬举他了。”
  听这位张夫人说话,又觉得她十分谦虚,林二太太心中也肯了几分。再次听曲氏说起自己长女:“你们看我今儿穿的鞋还是她跟我做的,原本都说生儿子好,我看女儿也孝顺的很。”
  得了,只要尊敬嫡母,以后进门也不会偏向庶母,就比很多人都好了。
  在别人婚宴上促成婚事也有吉祥之意,林二太太回家后也找街坊邻居打听了一下,除了钟家的人有些不高兴外,其他人倒也都觉得好,关键是儿子跟丈夫也同意。
  “再也想不到她们家看不上钟家,竟然想跟我们家结亲的。”林二爷还颇有些自得,并跟林二太太道:“知州大人今天还找我去喝茶了?果真是侯门之子,两榜进士,我看其言谈举止比冷大人要好多了。”
  林二太太想法也跟丈夫一样,“张夫人虽不似唐夫人那样的和气,可是修养极佳,对庶子女也很好。”
  林二爷现在虽只是个不入流的小官,可他家资颇丰,整个益州城的布匹生意都是他们家在做,而且良田百顷,他的兄长也在荆州府这样富庶的地方做通判,庶子学问也非常不错,看起来虽一般,可是实际条件比大多数人还要好。
  曲氏又单独带玉柔出去过一次,回来的时候俩人都是满脸喜意,玉彤觉得这是是成了,她也松了一口气。
  玉柔跟冒姨娘也凑在一起高兴,冒姨娘喜极而泣:“再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的,定了日子就好,你见过那个林二太太没有?”
  “见过了,人倒是很和气,太太说她们家就是看着朴素,其实底子很厚,您可别为我担心。”玉柔也知道自己过一两个月就要及笄,若过了十五岁那就是大姑娘了,再想嫁人,别人还会挑你,至少会多嘴问一两句怎么早不说亲?到时候难受的不仅仅是她还有曲氏。
  “这就好”
  玉柔的婚事定在冬月初八,说起来也还有五个月左右的准备时间,曲氏对待庶女不似对待自己亲女一样,所以嫁妆倒是好办,直接派人采买就行,就是嫁衣要开始做起来,还要买人等等事情要提前做准备。
  当然,这都是大人们该操心的事情,玉彤的先生回来了,她还得上学。她读书的地方在二门外的一个东厢,里面有两方桌子,俱是长条形的,桌子左上角摆着砚台,右上角放着笔筒,中间则是几张白纸。
  “郝先生好,您家里可好?”玉彤问道。
  郝先生对东家的这位千金宽容几分,又觉得她读书也算中上水平,对自己一贯很客气,所以笑眯眯的回答:“多谢小姐关心,老夫把家里的事情都处理完了才过来的。”
  俩人寒暄几句,玉彤便拿出书来,听郝先生讲了一段释义,又弹了一下琴。说是读书,比起前世上学的时间要短太多了,上午两个时辰,基本就是读书加弹琴或者下棋。
  下午回到房中,要么是写字或者是做女红,每天都是这样满满当当的。
  过了几天,张瑰回来了,他随了张钊的长相,穿着淡青色的读书人特有的袍子,头上的璞头也是用同色,他此时处于变声期,说话声音却意外的如玉石一样温润醇厚,看到玉彤就一笑,倒是把玉彤迷的三荤七素的。
  “哥,怎么提前回来了?不是说还有半个月才能回来吗?”
  张瑰道:“我本该上个月就回来的,就是一直没有时间,这是因为暑热,书院才让我们回来休息几天再去。”说完,进了陶然轩,吸了一口冷气,叹道:“还是家里够舒服。”
  曲氏见儿子回来也嘘寒问暖,就是夏姨娘跟冒姨娘俩人也是高兴的,家里要是没个儿子,三房的姑娘们以后连娘家都没有。
  翻来覆去也不过是书读的如何?吃的可好?睡的可好?
  张瑰毕竟也大了,在女人堆里不大自在,曲氏便跟玉彤道:“你跟你哥哥下去说话,我们这里还要商量其他事情。”
  男女七岁不同席,人家真正的书香门第便是如此,只是对于曲氏来说,如今膝下只有一儿一女,自然是希望兄妹二人能够相处的更好。玉彤先行回去,张瑰也要回院子里梳洗一番,是以俩人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才又见面。
  张瑰小时候跟张成感情很好,因二人同母,所以彼此站在同一战线。当时冒姨娘跟张顺那嚣张的模样张瑰可没忘记,而且张玉柔拒婚的事情他也知道,是以现在看冒姨娘这样,倒是觉得自家母亲实在是太给好脸给她们了。
  在嫡亲的妹妹跟前,他都不用隐瞒直接就问了出来。
  玉彤叹道:“哥哥觉得娘是为了什么?”
  张瑰一愣。
  玉彤接着道:“都是为了我们兄妹,你也十五了(虚岁),我十岁(虚岁)。我是在任上生的,不知道侯府的人是如何,可冒姨娘母女素来爱闹,若是把三姐嫁出去了,冒姨娘就是想闹也找不出理由。况且,母亲有了贤良的名声,你我二人的事情以后也顺畅一些。”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家虽然不穷,但是人人都是前途未定。玉彤受爹娘用心栽培多年,也隐约知道爹娘的想法,母亲都如此委曲求全替昔日仇人之女谋婚事,她跟哥哥也该更用心对得起父母的这般栽培才是。
  看张瑰阴着脸,玉彤又笑着劝慰她:“这也没什么,三姐现在想通了,对咱们家也是一件好事。你也不要听我一说就太用功了,读书要张弛有道,我年纪虽小,郝先生也不让我用功太过。”
  寻常人家的小姐,都是惦记着玩,哪里像自己的妹妹,聪明善良,这样懂人情世故,不也是被生活逼的吗?
  他们的爹是侯府庶子,最先被分出去的也是他们,到时候分家也分不到什么东西。偏偏家里如今只有张瑰一个儿子,也没个兄弟扶持,以后入仕不知道多艰难,这就是张钊夫妻为儿女们穷尽心里打算。
  儿子读好书,女儿嫁好人,双方相互扶持……才不至于似旁人那等勋贵人家,分家出去就遭殃。
  因张瑰在自己的绣楼上,索性玉彤把自己做好的荷包给他看:“早就想做了像样的荷包,只可惜我手艺不精,现在才做好。”
  其实是玉彤自谦了,张瑰拿在手里看了看浅葫芦型的荷包,用的是褐色的缭绫,上边绣的正是六月雪的花瓣,中间用深蓝色的络子做了个拉扣,端的是古朴大方。
  “真好,我现在就系上。”张瑰倒是爱不释手。
  俩人说话当口,玉佳也过来了,她是来叫俩人去吃饭的。
  玉彤一笑:“随意叫个下人来就是了,怎么劳动你了。”
  玉佳羞涩道:“是太太让我过来的。”
  她眼珠黑白分明,即便穿着半旧不新的豆青色的绸裙子都显得玉雪可爱,就是眉梢上挑,一对狐狸眼有些让人觉得太迷魅。张瑰心里未免觉得有点可惜,还好家里人没什么卖女求荣的心思,要不然这个妹妹长大后绝对有当妖妃的潜质,别人都不会有什么异议。
  玉佳其实也很渴望兄长的亲情,不料哥哥明显跟姐姐更亲近一些,还好姐姐拉着她的手跟她很是亲热,她心里那点不快也就散了。
  兄妹三人走到曲氏这里的时候,夏姨娘和冒姨娘正在布菜,张钊也已经坐在主位上了。布完菜,她们才入座,玉柔心里想着的是吃完饭赶紧回去绣嫁衣,冒姨娘跟夏姨娘则各自观察自己的女儿。
  玉彤就放得开多了,她替张瑰夹了一颗鹌鹑蛋:“哥哥素日最爱这个,厨房上既然做了,我就借花献佛了。”


第七章 
  张瑰照例说了一些书院的事情,并汇报了自己学习的情况,他确实在读书上很有天分,这点连张钊都很服他。
  只有最亲近的人在此处,大家说话也放得开了,玉彤最近刚知道选秀的事情,心里不免有些悬着,便跟父母说了。
  “冷家也请了教养嬷嬷,仿佛听说是冷姐姐后年要选秀,选秀是怎么划分的?女儿也要选秀吗?”
  这是个好问题,张钊看了曲氏一眼,他就一直没觉得自家女儿能够参与选秀,而且选秀的规矩是三品官以上的嫡女多是做宗室之妻,而庶出或者品级较低的女儿,很有可能要进宫或者给各个王府做妾。当然勋贵人家倒是一家有一两个名额,可张钊是庶出,他没想过家里会让他们这房讨好。
  曲氏也没觉得女儿能有那样大的机会,即便她们想,可张钊毕竟职位低了,她道:“侯府的姐妹们那样多,她们都抢破头了,哪里还轮得到你了。”
  玉彤捂了一下胸口,这才喜笑颜开:“我吓死了,还以为我也要参加选秀。”
  “娘可舍不得你去选什么劳什子秀。”曲氏一不下心就说了京话,她作为曲国公府的女儿自然也是要去选秀的,不过她的姐妹太多了,也自然轮不到她,这样也好,嫁给张钊好歹心安一些。
  张瑰也不舍得妹妹嫁到什么皇室去,他爹只是五品的知州,侯府的人也不会帮她们说话,位卑就注定不会给妹妹太大的助力,这年头女人没了娘家,在婆家要立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虽说不需要选秀,可规矩还是要学好的,就在玉柔紧锣密鼓的绣嫁妆的同时,玉彤也迎来了她的教养嬷嬷。
  曲氏见到国公府派过来的人倒是高兴的很,多问了几句“老夫人身体如何,老太爷又怎么样?”
  来的人正是曲国公府比较得脸的婆子,回话也挑好听的说:“好叫六姑太太知道老太太先前服了您从云南带过去的药,养了一两年也好了许多。老太爷也硬朗着,今年过年还进宫领宴了的。”
  她说完又见曲氏身边的一个女童笑着看她,连忙道:“这是六姑太太的女儿吧?果真生的气派的很。”她也不是说假话,曲氏生的单薄清秀,女儿却明媚大方,往那儿一站,就不容人忽视。
  夸她的女儿比夸她还要高兴,曲氏对玉彤道:“这是在你外祖母身边服侍的人,你叫胡妈妈就是了。”
  玉彤笑着喊了一声:“胡妈妈。”
  胡妈妈就把请过来的教养嬷嬷介绍给曲氏:“这是从先前周贵妃宫里出来的梁嬷嬷,规矩最好了,原本预备着莼姐儿大选的时候带过去的,没曾想倒是跟六姑奶奶家的彤小姐有缘分。”
  这话就差没□□裸的说曲氏从公府抢人了,玉彤都听出来了,曲氏当然也知道。她暗自打量了一下这位祝嬷嬷,穿的很素净,眉眼看起来十分温和,就是背脊挺的很直,跟屋里伺候的这些下人的精气神完全不一样。
  玉彤在打量祝嬷嬷的同时,祝嬷嬷也在看玉彤,一个五品官的女儿,身上却没有带小家子气,大大方方的任人打量,目光清亮,没什么畏惧之色,倒是让人耳目一新。
  打了个照面曲氏就让女儿下去了,待遇问题她也要亲自跟胡妈妈和祝嬷嬷谈,祝嬷嬷是宫里出来的供奉要的也是有个地方可以养老。曲氏承诺一年三百两外加四季衣裳吃食花销,这些钱曲氏一口答应,祝嬷嬷也安心了,也许张家并不是她想象中的穷酸人家。
  胡妈妈也是跟祝嬷嬷一样的想法,六姑太太本身是庶出,若不是老夫人当时看她老实所以带在身边,后来那样好的亲事也被一个外三路的抢了过去,只能嫁了个侯府的庶子,府里的人都说六姑太太是个没福气的。
  现在一看却觉得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差,怪道人家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胡妈妈觉得六姑太太现在也肯定有钱。
  吃饭的时候祝嬷嬷在一边观察玉彤,她跟庶出的姐妹都处的很好,对妹妹又更亲热一点,在爹娘面前很得脸,是个十分有主见的小姑娘。
  往往这样的人,学习规矩对于她们来说只是活的更好,而不会被规矩约束。
  对于曲氏跟玉彤找教养嬷嬷的事情,张钊很赞同,他觉得女儿虽然聪明知进退,性子却有些不知天高地厚,通俗来说就是狂了一些。
  这个“狂”不是说女儿爱说大话或者怎么样,而是玉彤性格中有种大无畏的精神,常常想着鱼死网破都不愿意低头的这种人。
  女儿这种性格需要打磨,可打磨太过也不好,张钊希望女儿能够如敛了自己身上的锐气,好好沉下心来,成为一个内有丘壑的人,就像妻子这样外柔内刚挺好的。
  **
  曲氏为女儿请了教养嬷嬷的事情,冒姨娘心里不是没犯过酸,倒是玉柔劝她:“玉彤毕竟是太太肚子里出来的,她若好了,我这个做姐姐还不是跟着沾光,您又何必为我伤神。”
  “我的儿,我倒是要你来劝我,你放心,姨娘就是这样一说。我也知道太太的心思,日后回了京城,要是跟侯府的姑娘们差距太大,三爷跟三太太这面子哪里搁的住。”冒姨娘是安平候府的家生子,她对侯府的了解恐怕不低于曲氏,也因此有这么一说。
  玉柔曾经也在侯府出生的,不过她从记事起就在任上了,所以对侯府的人都不是很了解。人们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往往很好奇,她依偎在冒氏怀里,不禁问起了侯府的事情:“我以后嫁在益州了,怕是久久不会回侯府了,真是羡慕其他姐妹能在侯府生活。”
  冒姨娘想起在侯府的日子,那是一段她觉得最幸福的日子,彼时三爷年轻多才,人又生的俊朗不凡,对自己这个老太太身边的人也是极为温存的,就是新进门的曲氏都要避自己锋芒,这样的好日子她宁愿折寿十年也不想跟现在一样,摇尾乞怜才能苟且偷生,面上还要做感激状。
  可自打从侯府出来,张钊基本就没怎么碰过她了,一颗心都在曲氏身上。曲氏生的清丽脱俗,宛如白瓷一般漂亮,性子也很冷淡,一点都不像是庶出的,她刚开始是不曾把曲氏放在眼里的。
  女人一定要温柔体贴才能讨男人喜欢,曲氏这样硬的性子有的是苦头吃,刚开始她还自鸣得意,反正她生了一儿一女,又是老太太身边出来的,三爷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她还暗自等着看曲氏的笑话。
  没想到曲氏却在她眼皮子底下一步步的站稳了脚跟,她当时还能买通两三个人去打探消息,后来这些人不肯再为她传递消息了,她才知道曲氏终究是胜了她。
  只有在后宅处于胜利地位的人才能压的下人不敢动弹。
  既然已经是手下败将,多说无益,冒姨娘也怕女儿再起不甘之心,于是拍拍玉柔的脸:“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侯府的女儿们姻缘上也不一定有你好。就拿老太爷最喜欢的那对大小杨姨娘来说,大杨姨娘嫁的是国子监祭酒的小儿子,这是门好亲吧?”
  玉柔不由得点头:“国子监祭酒是四品官,又是文官,想必家风不错。”
  冒氏也叹了口气:“是啊,公府的二小姐跟书香人家的嫡子,那才是郎才女貌相配的很。可惜,国子监那年学生要上书,祭酒大人办事不利被革职后回了老家。”说到此处,她眼睛眯了眯,复道:“身为庶出的女儿,嫁妆并不多,家务繁忙的很,二姑太太又还怀着孩子,一个不慎就早产了,自己也把命搭进去了。”
  玉柔惊呼一声。
  冒姨娘接着道:“小杨姨娘比大杨姨娘又得宠一些,所以三姑太太嫁的更好。三姑太太却养的有些天真了,嫁到盐商家里,却指望着丈夫只爱她一人,自己生不出儿子也不纳妾。后来丈夫死了,族里以无子为由把钱都搂了过去,但凡她坚强些也要为女儿藏点家私。可丈夫一死,她就撑不住了,自己都迷迷糊糊的,到头来什么都没有了。”
  “不是吧,侯府怎么不为她出头?”
  冒氏又一笑:“那个时候小杨姨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