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嫡女-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彤谢过她的好意,自然知道她的意思,别说生儿子,就是她刚刚怀上了,府里对她又是如何的?她看的一清二楚。
  过了三月份,玉彤的肚子越发大了,也越来越嗜睡,早上赵群什么时候走的她都不知道。她跟往常一样,起来就去信郡王妃那里吃饭,没想到碰到华氏带着玉晴过来了,说起来也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华氏其实来的次数寥寥无几了。
  信郡王妃看她过来就道:“我先让她们摆饭,你快坐下来吃点东西,别把肚子饿着了。”
  华氏眼神闪了闪,她少见的温和的对玉彤道:“是啊,你怀着身子,别饿着孩子了。”
  “嗯,二伯母过来了,我最近嗜睡,没得知道,要不然早就过来了。”玉彤笑着说道。她说完又跟信郡王妃道:“母妃,我方才来的路上,这孩子踢了我好几脚,以后保管调皮的很。”
  “是吗?”信郡王妃很欣喜。
  玉彤点头,“是啊,昨儿晚上世子还不信,结果被孩子踹了一脚。”
  孩子多动才健康,信郡王妃很是慈爱,看妹子还在一边,她便道:“我知道了,明儿我就去看看玉晴。”
  自家过的很幸福,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妹子那边事情特别多。华氏得了准话,也不多待,因为她毕竟是个寡妇,按照道理都不应该这么大喇喇的出门子的。
  华氏出了门子后,玉彤好奇道:“二姐怎么了?”
  信郡王妃坐下来叹道:“身子不大舒爽,我明儿还要把大夫请过去跟她看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说细一点就是妇科病,而且是很严重的妇科病,宫寒,一到小日子来了就痛的打滚,就别提怀孕了,这么久了一点消息都没有。
  玉彤云淡风轻的咬了一口方才刚端过来的大骨头,也跟着道:“那是要过去看看,二姐毕竟还年轻。”
  “是啊,你多吃点,别操心别的。”信郡王妃心里暗自庆幸她没让玉珠进门,因为玉珠到现在身子还没传出喜信,玉晴又是这样。还好是玉彤进了门,一进门就怀上了,而且怀像这么好。
  说完又跟玉彤道:“你多喝点汤,那个对身子骨儿好。”
  玉彤笑着谢过她。
  她从来都是怨报怨,玉晴当初怎么对她的,她不会是让她感同身受罢了。
  第二日信郡王妃带着太医去了侍郎府,却没料到谢家送了帖子过来,原来春上又有花宴,要请赵凌过去。于是,玉彤就把帖子让人送给了赵凌。
  只是没想到这场花宴让赵凌出了丑,彼时玉彤正和丈夫赵群腻在一起,赵群自从听说玉佳绰号叫爱编辫子的小姑娘后,也闹着要跟玉彤编,因为玉彤头发乌黑发亮,而且发质很好,摸在手上如同缎子一样。
  没想到赵凌冲了进来,赵群连忙道:“你怎么不提前说就冲进来了?”说完默默的还帮玉彤把头发别上去。
  赵凌却顾不得那么多了:“哥哥还说我,这次我可丢了人了。”
  赵群疑惑道:“怎么回事?”
  “这次她们闹着要写对子,我一时没准备却排在最后一名,关键是那个主判的不知道是哪个外三路的谢家亲戚,我就随口说了一句,没想到她较了真非要指出我对子上的不好,大庭广众之下别人都以为我输不起。”赵凌还没说的是,关键她没想到主判的那姑娘据说跟谢三少关系不错。
  玉彤皱眉:“她叫什么名字?”
  赵凌道:“就听人家喊她汪姐姐,说她是辛老的干孙女,跟谢家的姑娘走的很近。”
  “估计是个愣头青,没事,谁还记得那么多。”玉彤安慰一句,她也不大认识谢家的姑娘或者亲戚。
  看哥嫂都这么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赵凌气极了,不过她还算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就大声吵嚷了几句才出去。
  赵群被她吵的头痛,见玉彤淡淡的,忽然想到这种事情肯定不止一次了,说不定赵凌看到他过来还算收敛。不过,他脑补的也不对,赵凌毕竟也只是个姑娘,性子是刁蛮了一些,却远远没有什么太泼妇的行径。
  这都还是小事情,晚上信郡王回来说了一件大事,伍亮谋反了……
  伍亮是伍霞的父亲,也是皇上的马奴,多年在西北掌管马匹。没想到这样的人却把马匹长期偷运给敌国,这样的罪过就是严重的叛国罪了,发现的人正是贤王门下之人,这人玉彤也认识,正是唐晏之兄唐荃。
  唐荃现任广阳府知府,他是史家的未婚女婿,但是因为史家姑娘死的早,现在的妻子来头也不小,正是御史龚明之女。
  而伍亮以前可是铁杆的太子党,长期劝皇上多看重太子,还选过马匹给太子。这下好了,直接打了太子的脸。
  “你怎么知道他是贤王门下之人?”赵群不可思议,这样的事情他都不知道,玉彤怎么会知道。
  “唐家姐姐跟我关系很好,她哥哥也就是这几年才成的婚,她们原是走的史家的路子,没想到史家的人也是欺人太甚,自家的姑娘都病的起不来身了,还骗唐家跟她们家成亲。偏偏唐伯母跟唐伯父官位跟国子监祭酒还差点,正好龚庆山看中了唐大哥的才华,推荐了他做阴山县令,又把他兄弟的女儿嫁给了唐大哥。我想龚庆山是谁的人,你们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龚庆山是三皇子的表舅,龚明也是,是三皇子生母的表兄弟。
  她说完就不再发表任何言论了,信郡王喜怒从他脸上看不出来,想必也是心里在想对策,赵群年轻一点,虽然沉的住气,可仍然眼睛里面有遗憾。
  一晚上赵群都没回来,他一直跟信郡王在书房为太子想对策,不过他也不是死忠的□□,不愿意现在就为了太子冲锋陷阵。
  这件事情显然比想象中要大,太子妃也不禁陷入沉思,她没想到除去了上辈子的新帝康郡王,三弟贤王却也是野心勃勃。
  伍亮的事情按照正常轨道,至少五年后才会爆发,没想到贤王的人如此有用这么快就把伍亮给拔除了。至于伍霞,她还真是命苦,好歹前世赵群没有跟她和离,这一世怡王儿子直接要请和离,出妻。
  对于怡王府要出妻,宗室也是褒贬不一,玉彤就摇头:“正所谓一夜夫妻百日恩,伍霞好歹也给他生了孩子的,怎么这么狠心?”
  赵群摇头:“别说他,就是好多人恐怕都如此。若是贪污受贿也就罢了,这可是叛国的大事。”
  “那若是你遇到这种事情,你会不会休妻?”玉彤很好奇赵群的回答。
  她原本以为赵群会冠冕堂皇的说很多话,没想到赵群却很老实的道:“我倒是不会休妻,只是为了府里的大家,只能保她一个平安了。”他身为世子也不是只为自己,还有全府这么多人呢?
  保她平安已经是最好的说法了,令玉彤有些感慨,忽然又见他抬起自己的下巴道:“若是你的话,我还是要好好待你。”


第七十六章 好人有好报(二更)
  这事在宗室说起来也是褒贬不一; 好的自然说伍霞之夫以大局为重,坏的就是说他太薄情了一些。虽说祸不及出嫁女,可这样的叛国罪却是要株连的,怡王府也不要她了; 伍霞可不就倒霉了吗?
  这件事情非常敏感; 以至于敢公开讨论的人都很少; 身为女子难免都心有戚戚焉。玉彤喝完手里的汤,见华妈妈过来跟信郡王妃回话,她主动避开了。无论赵凌愿不愿意; 谢家已经过来下了聘礼; 她等着嫁过去就行; 现在玉彤才发觉什么王女皇女; 其实也是身不由己; 也不一定能够主宰自己的终身大事
  就是伍霞那个刚出生的孩子很可怜罢了; 因为自己要做母亲了,玉彤很是心疼小孩子;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跟肚子里的孩子默默道,你可要好好的。
  伍霞被贬为庶人,相比起她的父亲来说饶过了一命; 却没有人愿意救济; 这个关头救她可能会被人说成是同党; 玉彤也只能无可奈何。伍霞一事在京中引起波澜也不小,太子党的人折了好几个; 原本就在皇上眼皮子底下的太子都不敢乱动了。
  就是信郡王这样的人家,也不敢轻举妄动,他们支持太子是至此正统,在选择上会更偏向太子一方,可还没做到随时为太子送命的觉悟。
  端午节,热闹的龙舟赛,却因为玉彤有了身子不能去。赵群却是一定要去的,因为信郡王府也有一支龙舟队,他作为少主子肯定要去压阵。
  玉晴带了妹子玉珠一起与信郡王同去,她仍旧是那幅睥睨玉彤的模样,据说最近吃了药身子倒是好许多了,她一贯会撒娇,把姨母信郡王妃哄的服服帖帖的,这次还主动带她过去,她们俩姐妹一大早就来了,都是家中的小儿媳,家婆对她们倒也宽松的很。
  赵群看了一眼玉彤,他看她神情恹恹的,便承诺:“下次一定带你去看,好好回去休息。”还准备说点甜言蜜语,但这里人太多,他觉得不是很方便,索性放弃了。
  说起来玉珠也不是不羡慕的,她跟李二那是真正的相敬如宾,因为李二不是那种冲动的喜欢陶心湄,而是爱到骨子里了,那样的刻骨铭心,她又怎么插的进去?
  等赵群他们走了之后,王府只剩下她一个人了,玉彤暂时还不想睡,于是带了人到园子里逛。却看到一群戏子结伴走过来,她们是王府养的戏班子,因为最近办的喜事多,所以特地养起来的。
  她们看到玉彤连忙跪下,玉彤倒是笑道:“我不过随便走走罢了,你们别慌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她说是这么说,其她人可不敢真的逛下去,手拉着手走了,其中有一位有些不服气,也被年纪稍微大点的拉走了。
  “玉仙,那可是世子妃,你别惹了她的嫌弃,到时候咱们都被赶出去。”
  小玉仙年纪小,却是这群戏班子里的小台柱子,人生的妩媚风流,她分辨道:“世子妃方才都发话让我们该如何就如何,你们倒是故作恶人,好似世子妃赶我们一样。”
  其她姐妹却不同意了,唱戏是下九流的行业,跟着戏班子东奔西走的有什么好,好容易被王府养着,逢宴席唱唱就行,平时大把时间偷懒,这多好啊!
  小玉仙见没人同意她的话,悻悻然走了。
  玉彤自然不知道她们走后还有这么多官司,她在园子里逛了逛,累了也就回去休息了。晚上信郡王妃回来留了两个姨侄女一起吃饭,玉晴把原本想走的玉珠拉住了,俩人都留了下来。她们俩兴高采烈的,倒是衬得赵凌看上去寡言了一些,这可不像赵凌的风格。
  有外人在玉彤不大好问,玉晴跟玉珠心里却莫名痛快,尤其是玉珠,以前长期受赵凌排揎,现在莫名看到赵凌跟谢家姐妹不合,她觉得真是报应不爽。
  先前哪一次赵凌看到她,总觉得她要做赵群的妻子,所以各种嘲笑打击,人家谢家的姑娘只是没那么恭敬罢了,她就不高兴了。玉珠都不知道玉彤怎么忍得了她的,不过据小道消息其实她们姑嫂关系也一般。
  等玉晴和玉珠姐妹走了,信郡王妃才跟玉彤道:“凌儿这性子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跟谢家那几位姑娘合不来。”
  这不正是天理循环吗?玉彤心里如是想,面上还得劝慰:“这还没有嫁过去,彼此也不了解,日后时间长了就好了。”
  信郡王妃叹道:“哪里像你这样说的,现在相处不好以后就更麻烦。”说完又跟玉彤道:“我看谢家姐妹跟你倒是不错,你看能不能从中调解一下?”
  这活儿难做,做的好是应该的,做的不好她还要备受质疑。
  玉彤为难道:“也不是我不去调解,我的脾气您也是知道的,也不会说话,万一坏了妹妹的好事那就更不好了。”
  想当初她遇到的小姑子可是当众讽刺她,她还不是忍下来了,赵凌只是稍稍被排挤就受不了,这样可不好。
  信郡王妃却道:“不怪你就是,请她们来听听戏,玩玩也是好的。你大着肚子,这些我都来安排,只是谢家的姑娘们过来了,你从中调和一下就行。”
  面对信郡王妃提出这样的要求,赵群也在一旁道:“母妃说的是,你就作陪,让小凌跟她们多说话就行。”
  显然赵凌也看出玉彤的不愿意了,怕两方说起来火气大,连忙出来灭火,并只让玉彤作陪,虽说玉彤心里不大舒服,可还是应诺了,“既是如此,我就尽力而为。”
  当着丈夫还不能表达对他妹子的不满,玉彤觉得确实有些烦,在别人的眼中她作为长嫂却还真的要多为小姑子着想。
  谢家三姑娘和四姑娘都接到信郡王府的帖子,彼时谢四姑娘正跟汪淑儿在一张纸上画画算算,谢四姑娘一哂,随手把帖子一丢,“这未来的三嫂可真有意思。”
  汪淑儿一向只对学问感兴趣,她拍拍谢三姑娘:“专心点,这东西还没算完。”
  谢三姑娘跟她一起把这个算完,才松了一口气:“我说汪姐姐,你也关心一下别的,这个赵凌上次还怀疑你的评判,现在倒是想服软。”
  难得汪淑儿自从从安平侯府离开后,原本去了通州,没想到在路上认识了辛老相爷和辛老夫人,际遇就是这么奇妙,辛相爷的儿子孙子都过世了,跟汪淑儿很投缘,所以认了她做干女儿,她跟谢家姑娘认得,也是由于辛家的关系。
  世家跟勋贵人家不大一样,世家更重女子才德,勋贵人家更重女子持家。似谢三姑娘和谢四姑娘年纪小小,才华不输男子。安平侯府的姑娘大多数还是以管家女红规矩为主,学问都不算拔尖。
  这也与本朝选秀制度有关,为了维护勋贵的利益,除非皇上特召,否则选秀仅限于勋贵人家,不对普通的人家。
  “这也没什么。”汪淑儿就不喜欢这些女儿家的事情。
  谢三姑娘便道:“你这次可要陪我去。”
  **
  信郡王妃特意为几个姑娘准备了船坞,酒宴,还有戏班子,算是很有心了。玉彤跟赵凌都在信郡王妃处等她们,谢三姑娘和谢四姑娘相携过来,一旁还跟着汪淑儿。
  赵凌面上毫不在乎的样子,心里还是很紧张,玉彤拍了拍她的手,又拉着谢三姑娘进门:“我母妃今儿正好出去了,让我请了你们过来玩,怎么着,最近可好?”
  谢三姑娘是谢三少的亲妹子,这位是主要攻略对象,谢四姑娘是昌仪公主爱女,毕竟是隔了房的,虽说也重要,但也没有那么重要。
  她神情亲切,又大着肚子,还看似很关心她,谢三姑娘也缓颊,很文雅的回道:“最近还好,前些日子去了外祖母家里,看望了外祖母。”
  玉彤看了赵凌一眼,赵凌这才道:“谢三妹妹最近没做胭脂?”
  见赵凌搭上话了,玉彤又跟谢四姑娘和汪淑儿问好:“再也没想到淑儿表妹会有这番际遇的,难得淑儿表妹跟谢四妹妹这样要好,今儿吃饭你们坐一起便是。”
  汪淑儿一向不懂这些人情世故,但这对于谢四姑娘来说更觉得她难得的很,所以主动帮她回答:“世子妃客气了,汪姐姐人很好相处的,无论跟谁都一样,不是吗?”
  这位谢四姑娘说话还真不客气,有几分赵凌的样子,说起来赵凌和谢四姑娘也都是皇室宗亲。玉彤忍赵凌那是因为她是她的小姑子,可谢四姑娘却不是,玉彤对付一位小姑娘还是绰绰有余的,她笑道:“谁说不是,汪家表妹几岁就来到我们家,凡是我们有的都有她一份,我娘家的老太太和大伯母对她都十分关心,没想到汪姐姐执意要出走,我当时还想她跟我们都处的那样好,怎么舍得直接走了呢?”
  汪淑儿也不好装作听不到,她道:“我原本是去做女先生的,没想到认识了辛老。”
  看在谢四姑娘眼里就觉得世子妃实在是咄咄逼人,她不客气道:“这就是好人自有好报。”


第七十七章 窝里横
  谢三姑娘倒是回过头来说了一句:“好了; 四妹,都快到了。”她叶知道赵凌这是为什么要请她们过来,原本她也觉得赵凌人太刁蛮,不过今天倒是和气; 而且世子妃也挺着大肚子忙前忙后的; 她心软了。
  不知道堂姐怎么这么快帮着外面的人说话; 她心里闷闷的,面子上却还维持着微笑,这一点就足可以看出谢家的教养。
  没有准备什么诗词歌赋的考较; 那样太累而且也很形式化; 玉彤便道:“以前都是长辈们点戏; 咱们跟着看; 现下你们愿意听什么戏便让她们自唱就行。”
  一时间姑娘们有些跃跃欲试; 在古代看戏就相当于给现在的小孩看电视; 当玉彤把戏单拿给谢三姑娘的时候,这姑娘还要略推辞一下; 并且说自己点的不好。
  可对于谢三姑娘这样的人; 玉彤愿意说好话,因为她觉得她对她并没有恶意,“我看点的就很好。或者唱过你们请她们清唱也行; 个个嗓子都不错。”
  人都是有偏好的; 她和赵凌对谢三姑娘更为关注一点; 那也是因为谢三姑娘是赵凌的嫡亲小姑子。谢四姑娘心里难免不舒服,汪淑儿倒是自由自在的听着戏。
  “世子妃; 世子说有事请您过去?”芙蓉特意跑过来传话,一脸着急的模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