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永历大帝-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假石下安妮才顿住脚,转身对着朱骏深深的吸了口气,薄唇蠕动两个,终于说:“厨师先生,您能带我走吗?去哪里都可以,我受够了,我会做你的妻子,像任何一个东方女性一样顺从您,厨师先生………………”
    “走?”朱骏先是楞了一下,接着便是恼怒,这不是给自己带绿帽子吗?不对,不对,朱骏绕糊涂了,安妮想跟自己私奔,而自己算是他的半个丈夫,这到底是戴绿帽子呢,还是怎么回事?
    “厨师先生,您不愿意吗?您害怕什么?我们可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没有人能够找到我们。”安妮湛蓝的眼眸望着朱骏,她在想,这个男人即使丑陋,即使平庸,她也愿意和他永远的生活下去,她期盼的看着这个男人,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待着回复。
    朱骏的脑子算是彻底失去了理性,他地逻辑根本不能清理眼前乱七八糟的事物,他的未婚妻,要跟另一个他私奔,鬼知道这是戴绿帽子还是幸福。
    安妮已经牵起了朱骏的手,她以为他还在犹豫,希望借此传递手心的一点暖意给他。
    朱骏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我恐怕不能答应。”话音刚落。安妮地脸已凑了上来。红艳地薄唇映上朱骏地嘴。渐渐地两张嘴就胶皮糖一般粘在一起。朱骏想要推开。浑身却不停使唤地融入其中。安妮格外动情。略具规模地胸脯在百褶裙下起伏着。朱骏手一抚上去。感觉到她浑身都在微微地颤抖。双肩微微缩着。随后迸发出更大地热情。
    ………………………儿童不宜地分割线…………………………
    小桂子感觉到了身后地悸动。他回头望了一眼。立即停止了手中挥动不止地煽动。眼睛滴溜溜地望着月光下两个拥在一起地人。他们开始倚靠在假石上。接着又顺畅地卧倒。百褶裙被掀开。晶莹地**在月光下微微散发着柔和地光线。接着便是缠绵地呻吟…………
    小桂子警惕地望了望四周。四周没有人走动。他心里松了口气。他心里在想着是不是把起居注地官员叫来记记档。嗯。如果将来生了皇子怎么办?可这似乎又不成。若是起居注地官员来了。就意味着这件事将会传出朝野。最近许多礼部地官员可是不断地在向小太监打听皇上是否临幸这个异国公主地消息呢。这群吃饱了生儿子没屁眼地东西。如是知道皇上违反了礼制伦常。多半会生出什么事来。小桂子心乱如麻啊。他自然不敢打断皇上地好事。于是摇摇脑袋。当做什么事也没有发生。
    半个时辰过后。度日如年地小桂子终于发现一切都静止下来。他偷偷地朝后瞥了一眼。看到远处地两个人影仍然躺在草地上。哎。小桂子叹了口气。继续摇着扇子。
    衣衫不整地安妮紧紧地偎在朱骏地胸膛。朱骏用手枕着安妮地脸侧。两个人都没有说话。安妮幽幽叹了口气。朱骏闭着眼睛。心里有些憋屈。这算个什么事啊。到现在他都没有回味过来。总是有一种被人戴绿帽子地感觉。虽然给他戴绿帽子地是另一个自己。
    “我爱你。”安妮在朱骏的胸口呢喃。
    “嗯?”朱骏从喉头发出一个音节,不再说话了。
    “所以我决定了。”安妮顿了顿又说:“您有您的前途,我不该打扰您,您是一个很好的厨师,您应该继续在这里发挥您的特长。”
    朱骏收回了思绪,对安妮的话不是很理解,只是觉得眼皮异常沉重,连日来都没有睡过一次好觉,经历了**之后,全身懒洋洋的一点劲都没了,不知不觉的功夫,便睡了过去。
    一直到了天亮,朱骏幽幽转醒,安妮已不见了踪影,鼻息之间只
    淡的香气,朱骏拍了拍沉重的脑袋,看到远处的小桂忪的靠在凉亭上,见到他醒来,连忙提着袍子过来。
    朱骏站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安妮呢?”
    小桂子道:“天刚亮就走了。”
    朱骏颌首点头,回宫洗漱了一番,接着便起驾去内阁看看,这段时间都没有早朝,可是必要的公务还是要办的。
    内阁就在皇宫附近,没几步路便到了,沐天波、杨嗣德与几个参赞伏在公案上正在忙碌,见到朱骏进来,忙不迭的出来见礼,朱骏走到沐天波的公案前坐下,开始咨询,这几日都没有见到北方的战报传递过来,他有些担心,此外各省的驰道网开始逐渐成型,这开通还需要礼部选择良辰吉日才成,还有云南至海都的铁轨如今已铺设到了一半,谁知道这铁轨是越铺越贵,上千万两白银砸进去,才修了一半的路程,其中的艰险可想而知,朱骏当时是想当然了,修建铁轨并不只是钢铁和枕木的需求,而且还需要大量的火药来炸山霹石,需要搭建桥梁,需要挖通隧道,整整发动了数万的劳工修了整整两年,从六百万枚银币上调到了如今的一千三百万,现在也只不过修了三分之二,还有昆明到临沧的路段没有修通。
    这条铁轨可谓是命运多跌,朝廷内的反对派几乎每个月都要骂上几次,若不是朱骏坚持,恐怕早已停工了,朱骏现在已没有了退路,砸进去了这么多银币,总不能半路停工吧,而且铁轨的建造让各行各业鼎盛起来,由于需要大量的劳工,使得许多乡民有了工作,每月所领的工钱虽然不多,但是总比给地主做佃户要好,钢铁,木材等原材料产业也随着这件大工程的修建而开始繁荣,尤其是钢铁,如今的海都拥有钢铁厂数百家,其中还不乏那种日产数千吨的大型钢材工厂,由于钢铁厂有了充足的资金,一些锻炼的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生产出来的钢材比之从前好了不少,虽然铁轨到至今没有带来效应,可也算是无心插柳,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繁华,钢材以及木料的大量运用使得铁矿石,伐木业也随之繁荣起来,大量的工人有了工作机会,又让客栈,酒肆,衣店等零售业也开始连带繁荣起来,一直波及到各行各业。
    “皇上,铁轨的铺就有利有弊,虽耗去了朝廷大量的府库银钱,最后却又流入了民间,藏富于民,民若是富了,皇上便可收取更多的税银,因此,微臣以为,这铁轨还要继续修下去。”沐天波在铁轨上的意见与朱骏惊人的相似,他原本也是反对劳民伤财的,可是修了两年才发现,表面上时劳了民,可是人民有了工钱,生活水平反而提高了。表面上看伤了财,可是每年的税银却在不断的增加,各行各业自修建驰道和铁轨以来一片繁荣,无数的原材料从南洋各地运来,经过工厂的锻造加工,锻造为各种工程器械和生活用品,不断价格低廉而且实用方便,这样一来,沐天波反而成为了大明朝廷中最大的改革派,比之那个成日统管开发区的周慕白还要激进。
    朱骏点了点头,拿着工部的要钱折子:“是这个道理,朕看还要追加五百万两,不必理会户部的那些铁公鸡。”
    朱骏说完,握起朱批点了点,算是通过。
    杨嗣德在一旁道:“皇上,英吉利的使者这几日与礼部的官员订立盟约似乎出了些岔子,英吉利使者好几次请求觐见,只是微臣见皇上劳顿,也就没理会他。
    ”
    朱骏道:“待会就让他进宫吧。礼部重名,英吉利人重实利,朕还怕那些礼部的迂夫子们让朕吃了亏呢。”
    朱骏话音刚落,内阁里的大学士和参赞们都笑了起来,其实这些人从前何尝不是迂夫子呢?只是入阁之后办起实事来才知道迂腐是没有用的,许多事不是经义仪礼就能办成的。
    朱骏在内阁说了几句话,陡然听到门外有人大吼:“大捷,大捷,晋王李定国尽歼江南绿营,吾皇万岁。”《交代一下,李定国还是晋王好了,额,那个原来的番号是小弟幼稚了。》
    内阁里的七八个人听到这个声音,都不由得站了起来,屏息望着大门,朱骏用手扶住椅柄,北方的战事是他的一块心病,如今听到来了报捷奏折,心里总是落下了一块大石。(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二百七十二章:皇冠上的明珠
      
    大明律,传递急奏的番子任何人不可阻挡,任何衙堂可进入,内阁虽然是六部之首,军机重地,番子也能进的,片刻功夫,一个劲装马裤的番子便急匆匆的赶进来,口里仍然在大叫大捷。  首发
    “微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番子先头还不知道皇上在这里,此时见到一个朱冠冕服的人坐在上首,两个大学士侍立在侧,几个参赞也不敢坐在公案上,立即明白了,忙不迭的见礼。
    朱骏抬手道:“起来吧,拿报捷文书来。”
    番子立即取下背负在身后的长条木匣,小心翼翼的捧到朱骏跟前,长匣上封有印泥,立即有小太监找来一把小刀,朱骏结果之后剖开印泥取出折子,认真看起来,这份文书写的极长,朱骏一边看一边叫好,他无论何也想不到此役竟如此顺利,如有神助一般,而这个胜利的触发点却是因为他的谣言起了效果。
    朱骏看完了便将折子交给沐天波和杨嗣德传阅,二人也是一副笑容,一齐恭祝道:“吾皇万岁。”
    朱骏挑了挑眉:“这与朕有什么关系,都是将士们奋发的结果,立即将大捷的消息通告天下,让兵部准备好升赏有功人员。”
    “遵命。”沐天波接过折子应了一声。
    朱骏心情大好,便不打扰内阁办公了,起驾回宫去,他已派人去叫英国特使杰森觐见,因此要预先做好准备。
    车撵在寒冬阁停下,朱骏入阁歇息了片刻,外面的内侍便通报英国特使杰森觐见,朱骏坐直了身子,一脸的肃容,对身边的内侍道:“宣他进来。”
    “宣:英吉利国特使杰森觐见。”一声声的高喝声传出了老远。
    杰森精神奕奕地走了进来。这几个月在海都地见闻让他大为观止。开发区内无数巨大地厂房。港口附近紧挨着一连片地船厂。更让他意识到大明地可怕潜力。荷兰人或许能够与大明水师称雄一时。但是由于本国地限制。单论国土面积以及人口地因素。迟早有一天。大明水师便可轻而易举地干掉荷兰人。并且垄断全世界地贸易。杰森这时就像一个投资者。终于发现了一座尚未开发出来地金矿一般充满了热情。如果能够抢在欧洲各国之前与大明保持一定地良好关系。最好能够签订一劳永逸地协约。那么英国或许将乘上大明开拓世界地顺风车。得到王国所需地一切。
    杰森曾经也想过英国与大明地竞争。可是很快他便放弃了这个想法。英国在大明眼里简直不值一提。这个庞大地帝国拥有超出英国土地面积和人口地十倍。工业能力和各种技术至少领先英国二十年。这样地差距之下。英国根本没有竞争地可能。早在十年前。英国国王或许还试图击败荷兰。得到欧洲地贸易垄断权以及全世界地殖民霸权。可是现在。当他们发现一个新地更加强大地帝国矗立在他们眼前地时候。这个想法就显得可笑了。无论如何。至少在杰森心里。大明是不可战胜地。它不单拥有了强大地实力。还有无数地潜力可待开发。
    杰森给朱骏行了礼。朱骏对他点了点头。示意他走近些交谈。杰森手持着帽子。走到朱骏御案边:“陛下。感谢您地接见。下臣深感荣光。”杰森这一次显得更加谦卑了。他地汉话甚至说地很顺溜。他预感到自己要创造历史。或许这一次地谈话能够影响整个欧洲大陆地力量格局。
    朱骏道:“朕听说你与礼部地官员似乎谈不拢。难道贵国不愿意缔结盟约吗?”
    与杰森激动地心情相比。朱骏就显得冷淡了不少。连哄带骗。再掏出大棒来恐吓恐吓。才是朱骏地谈判哲学。因此朱骏当头就先威胁是杰森唧唧歪歪不愿缔结盟约。以此施压。
    杰森连忙道:“不。我代表国王非常有兴趣与大明缔结联盟。”杰森连忙撇清关系:“大致地细节都已经没有了问题。只是大明礼部地官员一致要求我国必须以藩臣地礼仪侍奉大明。这似乎并不是我们合作地宗旨。陛下。我们应该平等对待。”
    杰森说完,见朱骏脸色阴沉,又补充道:“当然,以大明地国力足以凌驾于英吉利之上,英吉利以下国的礼仪对待皇帝陛下原本也并非没有障碍,只是英吉利远在外里之外,每年如果还要按时上贡,条件实在太苛刻了,我希望陛下能够给予英吉利取消纳贡的特权。
    ”
    对于杰森来说,名义上地藩国体系根本不算什么,问题是一旦
    明的藩国,就要不断的输送岁币,这是注重利益的英允许的。
    朱骏颌首点头,如果真的按规矩让英国人每年不远万里的跑来纳贡实在缺德了点,以英国现在的国力也搜刮不出多少利益出来:“既然如此,英国可五年一贡,如何?”
    五年一贡?杰森心里开始计算起来,他心里总是觉得不太划算,缔结一个盟约还要送钱给人家花,这要是回到英国,就算国王不生气,恐怕他杰森也成了过街老鼠了。
    朱骏见杰森还是一脸的犹豫:“英国称臣之后,便接受大明的保护,英国的商人在世界任何范围遭受其他国的留难,都可视为对大明的挑衅,只要大明在一天,英国永远是安全的。”
    朱骏抛出了‘大杀器’,这对于几十年前还遭受西班牙无敌舰队攻击,两百年前卷入英法百年战争泥潭的英国来说绝对是非常有利的条款,这就意味着,英国人的本土将会置身于大明的保护之下,英国商人的利益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在欧洲,英国虽然拳养了一批海盗到处劫掠,可是整个北欧,乃至荷兰人,都有一批海盗到处劫掠别国的商船,甚至在许多欧洲的港口,有船只到达时,总会有人问他们是商人还是海盗,海盗在那个时期的欧洲人眼里根本不是什么声名狼藉的职业,更确切的来说,至少与商人同为合法的存在,前提条件是你兔子必须不许吃窝边草,英国人的海盗在抢劫别国商船的同时,商船也同样遭受别国的海盗抢劫,如果英国能够在抢别人的同时而不担心被别人抢,这就实在太美妙了,威廉国王恐怕连做梦都会笑醒的。
    “陛下,我同意您的方案,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
    ”杰森继续道:“这个盟约必须是唯一性的,英国不希望陛下与其他欧洲国家签订类似的军事保护协议,陛下,您看?”
    这才是杰森觐见的重点,要的就是唯一性,只有这样,获得大明保护的英国才能够在欧洲获取他们所需的一切。
    朱骏点头同意,走狗只需要一条就够了,英国的地理位置是监视欧洲大陆的最佳地点,任何强国的崛起,大明都可以依靠英国施行光荣独立政策,挑拨离间,遏制强国崛起,如果外交方法不能凑效,那么大明水师还可以以英国为基地,对欧洲大陆发动战争,将任何危险都扼杀在萌芽之中。
    杰森终于放心了,喜滋滋的点头:“陛下,感谢您的慷慨,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此外,我还有一个礼物需要送给陛下。”
    “哦?礼物?”朱骏望着杰森。
    “是的,荷兰执政官头顶的明珠,您这里有地图吗?”
    朱骏吩咐了一句,小太监立即取出一份地图出来,摊在御案上,杰森凑过来指了指印度的位置:“这是荷兰在东方唯一的一块殖民地了,荷兰人在锡兰建立了堡垒,以此在东印度进行统治,陛下,荷兰人在东方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如果陛下愿意,随时可以把这片土地收入囊中。”说到这里,杰森的脸上浮出狡黠的笑意:“荷兰东印度公司在笔下的打击下事实上已经濒临解体,他们在欧洲准备出售这块领地,至今为止,葡萄牙和西班牙人都愿意高价收购,陛下,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建议。”
    印度?朱骏开始回忆起来,英国人在印度取得统治权是在本世纪末的事,那时候荷兰被英国击败,不得已的情况下将东印度出售给了英国,而英国以东印度为基础,不断侵吞印度的土地,最后终于形成了后世印度的版图,也许是因为大明的重新崛起,以及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南洋的打击,使得显赫一时的东印度公司提前倒台,那么出售东印度这块殖民地的日程自然提前了。而现在的英国刚刚崛起,根本不像西班牙、葡萄牙这些先期殖民者那样拥有足够的金钱购买这块土地,于是干脆借花献佛,希望大明能够买下东印度,这样一来,英国同样可以分一杯羹,至少可以取得东印度的贸易权。
    朱骏觉得这些西方人的逻辑很奇怪,明明两国还是仇敌,可是卖起家产来倒一点忌讳都没有,事实上荷兰人几乎得罪了他在欧洲的所有邻居,欧洲各国对于荷兰都心怀不满,如果在东方,荷兰人应该不会出售殖民地以此来增强对立国的实力的。
    “什么办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第二百七十三章:东印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