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丕廉代表他前来劳军。并押运一批武器弹药和其它军需物资来涞源。不日即到,要宋哲武派部队接运。
    很快,王叙在太原的情报站的情报也到了,报告说,‘赵丕廉率一营晋绥军押运大车一百二十辆已经启程来涞源’。
    宋哲武注意到阎锡山在电报中说他“打出了晋绥军的威风”这句话。他可不相信阎锡山真的已经把他的第四路军当成了真正的晋绥军,他知道这是阎锡山在有意向他示好,就是想让宋哲武认为他阎锡山已经把宋哲武和他的第四路军当成了晋绥军的部队,以免宋哲武生了自外与晋绥军和他阎锡山的心思。
    在和箫国栋、陶蓉、王叙、李文田几人商量后,几人认为这次阎锡山派他的亲信赵丕廉来,一定是想进一步拉拢宋哲武,既然阎锡山主动示好,那就要打蛇随棍上,借机假意向阎锡山kao拢,让阎锡山对第四路军减少戒备之心,以便于日后夺取山西。
    其实,宋哲武明白阎锡山派赵丕廉来涞源,不仅是要进一步拉拢他,更主要的是要探探他的底细,阎锡山好决定他日后的倒蒋的行动如何做。如果宋哲武真心跟他反蒋,有了第四路军的支持,他就会更有底气和蒋介石叫板;如果发现宋哲武有投蒋的倾向,那就先要想办法解决第四路军,否则他可怕宋哲武在他背后捅刀子。
    不过,宋哲武既然已经有了主意,自然会应对自如,决定由箫国栋亲自率部队迎接赵丕廉。
    第二天一大早,送走箫国栋后,早就按耐不住,一心盼望早日见到他的宝贝飞机的宋哲武,立刻就急不可耐地带着梁璧、叶青及一众卫士,纵马奔往空军总队的基地。宋哲武的心,早就被他日思夜想的飞机牢牢地牵住,甚至也已经飞到了蓝天白云之中……
    空军总队的基地就设在涞源县城附近,因为涞源是太行山区腹地的一块盆地,只有县城附近相对平坦开阔。原本宋哲武是想要把基地设在离县城稍远一些,可是经跟随伍进一同回涞源的柯蒂斯公司的教官们走遍涞源的全境,最后发现最适合做空军基地的地点就是县城附近。
    机场不仅仅需要一块宽阔的平地,它还需要周围的地势要尽可能的低。如果机场附近有较高的山峰,因为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角度的原因,难度和危险性都会大幅度增加。
    建机场要在平地,可是山区的平地本就不多,只要是平坦一些的土地,都是农田。在征用土地的时候,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那些田地的主人都死活不愿意卖出他们的土地,甚至在第四路军把买地的价钱提高到了正常地价的两倍,还是有一个乡绅不愿卖地。最后还是箫国栋找到了县长孟楚,孟楚亲自出面好说歹说才算搞定。
    虽然同后世的大机场无法相比,可是这个空军总队的唯一一个机场,不仅要容纳轰炸机联队的五十多架飞机,剩下那一百五十多架飞机也要暂时储存在这里。而且空军总队的油料仓库、飞机维修厂、航校,以及守备部队的驻地、空军总队的机关、司令部都要暂时设在这里,所以占地也是极大。
    这个机场长有一千多米,宽也有八百多米。它东面背kao一座一百多米高的孤立的小山,南面紧挨着拒马河,机场的跑道与拒马河平行的伸向西面,北面和西面都用木桩和绳索拉出了隔离带。在隔离带后面,每隔三十米设立一个哨位;每隔六十米设一个哨所;每隔一百二十米设一个五米来高的哨楼,上面都架起了机枪;东面的山上已经在山顶建起了环形工事,四面都建有不少明堡。整个机场警戒的十分森严。
    机场内部kao山已经挖掘好十几个巨大的山洞,每个洞口前都用沙包堆起了足有两米多高的挡墙,上面也都架起了机枪。
    在山洞前面一百多米远的空地上,已经沿着河边建起十几座六米多高的席棚和搭起几十座军用帐篷,每座席棚前面都有持枪的战士在执勤,这些席棚应该就是临时机库。
    远远地观察后,宋哲武满意地点点头。他之所以选择伍进担任空军总队司令,就是因为伍进办事很稳妥周详。空军是高技术军种,飞行员的驾驶技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就的,那是需要不断而缓慢的积累经验,慢慢的由量变逐渐到质变。如果急于求成,势必事倍而功半。就是日后有了更加先进的飞机,因为飞行员的原因,也发挥不出先进飞机的性能。这支年轻的空军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稳稳地走下去,只有这样,十来年后才能成为一支令日寇胆寒的一支长空利剑。
    机场的入口处在北面跑道的中部位置,在入口处,两侧各有一个巨大的哨楼,大门的两侧围着哨楼堆起环形的沙包阵地,这里驻守着足有一个排的兵力。所有进出机场的人员都要有特别的通行证。
    执勤的排长认得宋哲武,本来准备放行,可是宋哲武坚持还是让哨兵验过通行证,才跟着那个排长走进机场。马匹是不准带进机场的,主要是怕飞机发动和飞行时惊吓了马匹出现危险,所以所有的马匹都要留在机场外。
    宋哲武等人沿着机场的跑道走向东面的那些席棚。说是跑道,其实就是在平整后的土地上再垫上厚厚的一层黄土再反复夯实,这样的跑道平时起降飞机还可以,可是下雨呢?宋哲武在前世见过的的跑道可都是水泥的。
    宋哲武使劲用脚猛跺跑道,感觉跑道很结实,甚至看不出他的马靴跺过的踏痕,可是不管这跑道如何结实,他能经受得住飞机降落产生的巨大冲力吗?宋哲武带着满肚子的疑问直奔席棚。
    得到报告的伍进在宋哲武还离席棚有一百多米时,就从中间的席棚匆匆地跑了出来迎接宋哲武。
    宋哲武给伍进回礼后问伍进:“飞机都在席棚里?”
    伍进仔细地回答道:“不是,只有六十架需要装配使用的飞机在席棚里,其余运到的的飞机都存放在山洞里。按照司令的命令,轰炸机联队配备的五十四架飞机已经安装好三十六架,其余的飞机正在等待安装,这里面包括给航校训练用的六架飞机。”
    伍进又指着那些山洞,苦笑着说:“弹药库和油料仓库设在洞里还好。可是,现在不仅安装飞机,包括航校学员学习以及维修厂都只能在棚子里。萧参谋长说,‘等研究院的事忙完了,就给我们建教学和维修车间,最后在给我们建营房。”
    宋哲武安慰伍进说:“研究基地的事很重要,这些人都是城市里来的,他们能到我们第四路军来就很难得,如果我们不尽快的给他们提供完备的科研设施和设备,包括他们的住处,会让他们寒心的。所以,你的基地的事就要押后,这是我让萧参谋长这样安排的,你要理解。”
    伍进忙陪着笑说:“我当然理解,我这可不是发牢骚,我这是在跟司令汇报空军总队的工作。”
    伍进一点牢骚也没有,宋哲武可不相信,毕竟他这里也有像郭文渊这样的高级人才。当然那些来涞源的外国人晚上是不用住在机场的,他们都会回到城里住。可是毕竟很不方便,虽然宋哲武这些天没有时间来这里,可是这里的事情他都很清楚。自从开始建设机场,伍进就没回城里住过一晚,郭文渊来后,也是一头扎到机场不回去,他们都是住在帐篷里。他也很想尽快给伍进的空军总队修建应有的设施,可是因为材料的原因,还要等一段时间。
    宋哲武不想再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一边向席棚走,一边问伍进:“我听萧参谋长说,郭文渊可是个大人才啊!”
    一提到郭文渊,伍进来了精神,高兴地说:“参谋长说的没错,郭文渊可是个大有学问的人!他没来前,我们的技工看着那些外国人安装了几架飞机,可还是不知道怎么做,这些大鼻子也傲得很,告诉我们的人一遍后,再问就不耐烦了。可是郭文渊一来,只是看了两天后,就同那些外国人哇啦哇说了一大堆他们的鸟语,然后那些外国人就猛竖大拇指。郭文渊跟着他们安装了一架飞机后,就带着我们的人在外国人的指点下自己安装了一架,现在我们的人在外国人的指点检查下,已经安装了二十多架飞机。”
    宋哲武在郑州就知道,郭文渊不仅精通机械传动控制,他还对电子、光学等领域也有研究,是个多面手,可是还真就没想到郭文渊竟然如此能干,看了几天就能领着自己人安装飞机!
    宋哲武高兴地说:“看来文渊果真是个大才,他在哪?你带我去见他。”
    “郭文渊现在正和麦克在鼓捣教练机,听郭文渊说已经成功了。”伍进怕宋哲武不明白教练机是做什么用的,又解释说:“这个教练机就是……”
    宋哲武故意逗伍进,笑着说:“我的伍司令,不要以为你当了几天的空军司令就比我还懂飞机,这个教练机就是专门教我们的飞行员如何开飞机的,再说多了,我倒是怕你不懂呢。”
    伍进知道宋哲武在逗他,也笑着说:“那是,我可没出过洋,司令你这个吃过洋面包的人自然比我这个土包子懂得多,我这回可是班门弄斧了。”
    宋哲武问伍进:“你刚才说的麦克是干什么的?”
    新的一月开始了,有月票的书友给深蓝几张!
第一百八十二章 大战序曲 飞机(一)
    一提到麦克,伍进又来了精神,高兴地说:“司令,麦克是柯蒂斯公司派来的飞行教官,也是这些外国人的负责人,他是英国皇家空军的退役中校,退役前是战斗机中队长。wWW、()听他们的人说,麦克战功卓著,一战时打下过八架德国飞机。”
    “战斗机的中队长?”宋哲武也很惊讶,要知道空军中最重要的就是战斗机,而能驾驶战斗机的人,也都是驾驶飞机技术最好的,综合素质最高的人。击落八架飞机,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的人,绝对是英国空军中最杰出的人之一。
    可是宋哲武又有些疑惑,“这样的人英军怎么会怎么会轻易地让他退役,难道是年龄很大?”
    伍进摇头说:“不大,他今年只有36岁。而且,这个麦克还是这个DH—10的设计者之一呢。”
    听伍进这样说,宋哲武更是不解,36岁正是精力最旺盛的中年人,没有问题英军不会让他退役?更何况这个麦克如果是DH—10的设计者之一,即使他退役,他也应该在飞机公司搞设计啊。如果这个麦克没有什么问题,那他可是遇到了一个大人才,如果有麦克这样优秀的空军军官来训练指导他的空军,那他的空军可就真的飞起来了。更何况这个麦克还是飞机设计师,王助很快就会到涞源,他的飞机制造厂马上就要开始筹备建设,这样的人他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
    见宋哲武一脸疑惑,伍进忙。补充说:“他是在一战结束前左腿受伤致残,不得已退役。不过他自己说,他的腿并不影响驾驶飞机,只是因为英国皇家空军有明文规定,所有的飞行员必须要身体健全。”
    宋哲武听完伍进的话,心里不由。大喜过望,英国空军有明文规定,‘飞行员必须要身体健全在’这他是相信的,任何一个国家选拔飞行员都会这样要求。可是他可不相信麦克仅仅是因为腿的问题退的役,因为英国人并不是很固执,他更相信这个麦克受人嫉妒,被人给黑了。一会他可要好好看看这个人,如果能把这个麦克留下来,那可是对他的空军和他飞机厂都会是一个巨大的喜讯。
    “你感觉这个麦克怎么样?”宋哲。武为慎重起见,还是决定多问问伍进,毕竟伍进和麦克在一起相处了一段时间。
    伍进想了想说:“这个麦克有些高傲,开始的时候,只。是由他带来的教官们给我们的人讲课,麦克本人只是每天围着他的飞机转。只是郭文渊来后,情况才有了改变,看得出这个麦克很佩服郭文渊,郭文渊也很推崇麦克,两人成天讨论飞机。自那以后,这个麦克也经常和郭文渊一起来听课,甚至还经常主动地授课。我的感觉是,这个人是一个标准的军人,对飞机和飞行很痴迷,飞行技术很好,对飞机非常有研究,他们的那些教官、技师们也都很尊敬他。”
    一战前,西方国家还没有一家专门生产军用飞机。的飞机制造厂,军方也没有专职的空军,军方的少数几架飞机都是连飞机带驾驶员一起购买招聘的民间飞行爱好者,而他们的飞机都是这些飞行爱好者们自己设计制作的,这些飞行员们本身就是飞机设计师和工程师。
    麦克如果参与了DH—10的设计,那说明他就是最早的。这批即设计飞机又同时是飞行员的人,能在这些人中拖颖而出,参与英国研制的当时最先进的轰炸机,这足以说明他的学识突出;而他的中校军衔,又说明他的战绩不俗,是个优秀的空军军官。因为一战只打了四年,在四年内能在素来讲究资历的英军中晋升为中校,没有无可争辩的军功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宋哲武现在已。经认定这个麦克就是他的空军和他的飞机厂最需要的人。
    走近席棚,宋哲武也看清了席棚的构造。这个席棚的设计很有讲究,席棚为了里面安装飞机方便,搭建的很高大,足有六米多高。但席棚四壁的芦席并没有严密的拼kao在一起,距地面一米以上才开始有芦席遮挡,三米以上留出约半米的空隙,在距顶棚半米处又是空着。宋哲武明白这是为了通风需要,这样做既可以让外面的人在远处看不清席棚里的情况,又可以遮雨通风,否则这大热天,人在席棚里还不闷死。
    走到近前,宋哲武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席棚没有门,面向机场跑道一侧的墙壁同席棚并不是一体的。这面墙不仅同席棚不是一体,他还被分成了八块,每块下面都有支架支撑,就好像是八块巨大的屏风。甚至它们也没有同席棚挨得太紧,相距足有一米多。
    伍进有些得意地说:“司令,你看这个席棚设计的怎么样?”
    宋哲武看着席棚点头说:“不错,这个棚子设计的很好,这样的设计通风很好,人在里面不会感觉很热。”
    伍进“呵呵”笑着说:“何止是不热,现在还好,一会日头升起来,人在外面会晒得满头是汗,可在里面倒是凉爽的很呢。还有这面活动的墙壁,这是为了方便里面的飞机进出方便。不仅飞机正常进出方便,如果万一席棚失火,也便于快速把飞机转移出去。”
    “这个临时机库设计的的确很有学问,这是谁的主意?”宋哲武很感兴趣地问。
    伍进感慨地说:“原先席棚并不是这样的,这都是郭文渊来了之后现改的。把席棚改成这样,就是那个傲慢的麦克也是直说good呢!”
    “郭文渊不仅短短二十多天就把维修厂搞得有声有色,竟然还能和麦克一起鼓捣出了教练机,我听翻译说,麦克私下说,‘郭文渊一定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飞机设计师。’现在他们两人成天泡在一起,好得向亲兄弟似的,连我都嫉妒了。我想,干脆就让郭文渊在空军总队里挂个副参谋长的衔吧。”伍进陪着笑,一脸期待地说。
    这个郭文渊可不简单,在第四路军里,同他一样留洋的硕士、博士十来人,论名气郭文渊要差很多。可是宋哲武自从在郑州跟他交谈后,宋哲武就很重视郭文渊。
    郭文渊虽然在英国留学时学的是机械,可是他对航空、车辆甚至是电子、光学都有研究,特别是对机械设计造诣极深。他在英国留学四年,虽然他没有拿过硕士、博士,可是他拿了四个学士学位。在当时的英国,如果有人要想拿到这四个学位,没有八年都不可能做到。
    在宋哲武看来,郭文渊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的体现。虽然现在飞机还相对简单,只涉及航空动力、机械操控,可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架飞机就是由众多先进技术的集成和优化组合,一款成功的飞机,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完美体现。即使是都使用相同的技术,只是因为优化集成的好坏,就可以使飞机的综合性能产生巨大的差别。这个差别甚至可以是本质上的。
    如果是在欧美那还好说,现在虽然还没有系统工程的概念,可是那里人才众多,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宋哲武不行,他最缺的就是人才,这个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都会困扰他,并阻碍第四路军的发展。而郭文渊这样的人才正是他需要的,经他这个对众多学科领域都精通的人参加设计的东西,一定会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典范。
    宋哲武明白伍进的心思,就是想用这个副参谋长的位置把郭文渊拴在他的空军总队。宋哲武看着伍进戏谑地笑着说:“我的伍司令,你这算盘打得好精啊,想通过这个位置把文渊留在你这里,只为你的空军服务?你想的倒美!”
    伍进见心思被宋哲武看穿,只是嘿嘿地笑。
    宋哲武叹口气,对伍进说:“我们的技术人才还是太少阿!郭文渊绝对是一个出类拔萃的设计人才,只为你的空军服务那可是太可惜了,等到我们在山西站稳脚后,我要成立一个特种装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