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哲武一向认为,要想稳定住外蒙的局势,就必须让百姓安居乐业,让他们为了保住自己富裕平静的生活,主动帮助第四路军维护外蒙的安定,这也是维护少数民族聚集的边疆地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
    当然,对于任何敢于破坏外蒙稳定的分裂分子,宋哲武是不会顾忌使用子弹和马刀的。
    但是蒋介石的这个做法,让这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即使卓仁不管他在外蒙的所作所为,可蒋介石派来的汉人诽主席会管,他在外蒙所做的一切也很难瞒住蒋介石,这让他做起事来难免缩手缩脚。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说。他还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弥补,可是蒋介石抛开他宋哲武这个第四路军的最高指挥官,连一个招呼都不和他打,就直接任命他的手下大将为外蒙卫戍司令,这就不仅仅是让他烦心那样简单了。这已经关系到他辛苦建立的第四路军是否还能保持完整的问题了。加上徐放和赵凤武两个师,魏广惠在外蒙直接掌握的部队已经是它现在全部部队的三分之一了,这样大的力量如果有什么意外,那可是对他宋哲武最产重的打击,那时他甚至还赶不上冯玉祥,冯玉祥现在可是还有阎锡山这一点希望。这件事不能不让宋哲武高度警慢起来。
    外蒙卫戍司令部虽然还归他节制,可是外蒙毕竟山高水远,万一魏广惠在诱惑面前有了其他想法,那可就出大麻烦了,甚至他宋哲武哭都来不及,要知道,骑兵军不同于其它几个师,这可几乎就是魏广惠一手建立起来的,除了一些骨干,包括一些军官是从各殊源部队抽调的,多数都是他自行招募的,不仅骑兵军是这样,就是两个补充师的绝大多数兵员也都是如此。那些兵员对他宋哲武的忠诚度很可能还比不了魏广惠。
    可是不让魏广惠就职,甚至撤回骑兵军,不仅蒋介石会从此把他归到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之列,就是魏广惠也很可能对他心有不满。而且中央政府不可能派来部队接管外蒙,最多也就是派来少量部队,仅仅表明中央政府在外蒙的军事存在而已。一旦第四路军撤出外蒙,那外蒙很快又会出现不稳,甚至再次分裂也极有可能。如果外蒙得而复失,那他宋哲武可就成为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了。
    而让魏广惠就职,那魏广惠就是第四路军里算他宋哲武在内,仅有的两个中央政府直接任命的将领。也从此在第四路军里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那就是第四路军的将领们要想升官晋级,除了他宋哲武还有一条路可走,那样不仅是他的权盛会受到威胁,手下将领们对他的忠诚也无法得到保证。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正在宋哲武犹豫不决,绕室彷徨的时候,魏广惠给宋哲武发来了电报,表示他绝不接受蒋介石的任命。同时表示,维护外蒙安全稳定责任重大,他力所不及,恐有负宋哲武重托,请求宋哲武调他回来源任职,外蒙的部队请宋哲武另行派人指挥。
    接到魏广惠的电报,宋哲武知道他不能再犹豫了。他必须速下决断。
    宋哲武知道。魏广惠很可能比他还要早些接到蒋介石的任命电,这一定是魏广惠见宋哲武迟迟不表态心生不安,这才来电表示拒绝受命,甚至还要离开他一手建立的骑兵军,以此向宋哲武表明心志。如果宋哲武再不表明态度,那魏广惠会从此和他产生隔阂,这可不是宋哲武愿意看到的。
    宋哲武立刻给魏广惠回电,同意他就任外蒙卫戍司令一职,同时火速赶赴外蒙。和骑兵军原军部人员共同组建外蒙卫戍司令部各职能部门;二、补充一、二两师马上进入外蒙归建;三、任命第四路军司令部直属骑兵旅旅长韩光率骑兵旅同时加入骑兵军序列,韩光任骑兵第三师师长;四、由魏广惠另调一师骑兵赶赴沫源,归司令部直属;五、所有缴获伪外蒙政权财产,除草场外一律收归外蒙卫戍司令部。原被外蒙伪政权没收的外蒙王公贵族的草场,除非本,一逞在,否则也一律收归外蒙卫戍司令部,外蒙卫戍寻令所川几主草场要以军需为由全部占有。以备日后成立马场、牧场需求。”
    不过,既然被蒋介石明目张胆的摆了一道,宋哲武在内心深处还是想要从蒋介石那里找回些场子,既然你直接任命了外蒙卫戍司令,那就拿出代价吧。
    宋哲武随后给蒋介石去电。表示服从委员长命令,会积极组建外蒙卫戍司令部,以及所属部队。只是驻外蒙部队的饷械费用第四路军无力承担,要由中央财政解决,或者把外蒙的财政税收的一半交给第四路军作为外蒙驻军的费用。
    接到宋哲武的电报,蒋介石心里很高兴,毕竟宋哲武没有拒绝他的命令,他的这个试探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宋哲武的忠诚,而且也在宋哲武和魏广惠之间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只要他蒋中正愿意,就可以有效的制衡宋哲武。
    蒋介石很快回电,痛快地表示,“除每月按中央军的标准给外蒙部队拨付军饷外,比照第四路军高额军饷不足部分,由外蒙每年应交给中央的税收补足,中央只象征性的收取外蒙应上交中央财政的百分之旧,其余百分之呐全部留给外蒙卫戍司令部,用作国防之需,如有战争,还可从外蒙财政自留部分适当拨付。此外,外蒙所有部队的武器弹药都有中央供给。为了保证对外蒙驻军的军需及时供给,由军政部在库伦设立军需联络处,外蒙部队的军需可直接由外蒙卫戍司令部和军需联络处接洽”
    蒋介石的这封电报让宋哲武即兴奋又沮丧。
    兴奋的是,蒋介石现在根本看不上外蒙现在这每年几百万的这一点税收。可宋哲武有信心让外蒙的经济有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虽然外蒙的税收基数很低,只要有十年的发展,不要说他还要建设大量的工厂,就是仅仅凭畜牧业的税收,他也有信心一年拿回几千万。有过后世经历的宋哲武当然知道,只要有充分的自由和政策,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能力是十分惊人的。
    让他沮丧的是,民国这些精英们可真是太难斗了,自己本来是想,既然被蒋介石在外蒙摆了一道,自弓吃了一个闷亏,那就借机占蒋介石一些便宜,军饷、武器弹药都要蒋介石出,还省得自己掏腰包了。可又是吃了一个大亏,而且这个大亏还是自己主动招来的。
    蒋介石在外蒙设立这个军需联络处的意思就是,你宋哲武要钱和武器都可以。只是那是要付出代价的。有了这个军需联络处,外蒙卫戍司令部所属部队的一切需求都可以绕过宋哲武,不管军饷还是武器弹药和其它军需物资都不需要他宋哲武费心了。也就是说,这样一来,蒋介石几乎就是直接控制了外蒙卫戍司令部的一切了。
    宋哲武可是记得,在前世的历史中,几年后,蒋介石就是用这一招把驻扎绥远的晋馁军傅件义部。硬生生的从阎锡山的手中拉了出来,使傅作义从此自立门户,脱离了阎锡山的控制。
    宋哲武沮丧地思考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急急忙忙的给箫国栋去电,对外蒙卫戍司令部的人员组成做了一些具体安排,接着又给方振和王叙单独个发了一封电报。只是给方振和王叙的这两封电报不是使用通讯处的电台,而是用他自己的机要电台来发的。
    紧接着,又立刻赶赴满洲里。分别和徐放、赵凤武、韩光交待去外蒙任职的命令,宣布三人晋级为中将,又亲自给三人挂上军衔。
    宋哲武还单独交给三人各一套密码,告诉他们外蒙形势复杂,如果事事都经魏广惠向他报告很容易误事。宋哲武虽然轻描淡写的跟他们交待,可是三人都清楚的理解了宋哲武的意思。
    三人都明确表示,“不管宋哲武派他们到哪里,他们都坚决听从宋哲武的指挥”
    三人的表态,让宋哲武知道他们都已经理解了自己话里隐含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宋哲武相信这三个人对他的忠诚是可信。
    宋哲武之所以对他们很有信心,那是因为没有他宋哲武,就没有三人的今天,他们在任何人的手下都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如此的成就。
    仅仅短短一年多,徐放和韩光两人就从中校火箭般的蹿升到了中将,他们两人不仅是第四路军里晋级最快的,就是在全国来说,也是最快的,甚至也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不可能不感激他宋哲武,别人要想把他们拉走那可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
    就是赵凤武也是这样。他从西北军过来时是少将旅长,现在晋升为中将,这在西北军里也许不算什么。可在第四路军里就不一样了,毕竟他是新人。可是自他加入第四路军,宋哲武就对其充分信任。现在又把这样一个新组建的师交给了他,这不能不让赵凤武感激莫名。要知道,他这一个。师可是有近四万人,这样强大的部队就是在西北军里也是一支最有实力的部队。赵凤武早就打定主意,士为知己者死,这辈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在得到三人的明确表态后。宋哲武也不敢过多耽搁,毕竟外蒙还有数万成建制的伪蒙军存在,他必须要在苏军缓过劲来之前,彻底消灭外蒙境内的所有敌对军事势力。
    第二天,宋哲武就亲自为三人送行。弗光的骑兵旅和徐放师沿边境进入外蒙,由东向西封锁边境。防止伪蒙军逃过国境线;赵凤武师由满州里进入外蒙后,就地展开;由东向西扫荡库伦以东的伪蒙政权抵抗势力,到达库伦后,再和骑兵军合兵一处,和徐放师夹击库伦以西的伪蒙军势力。
    直到看到了在大乌里缴获物资的漆单后,被蒋介石挤兑的郁闷了好几天的宋哲武才又高兴起来。
    除了在满州里和扎责诺尔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在大乌里也得到了很多东西。苏军虽然因为国内不稳,粮食欠产,经济滑坡,可是为了打好这场边境战争,苏军还是做了大量的努力,在大乌里地区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弹药。仅弹药就有子弹弛万发,各种炮弹;四多万发。这些弹药都是从苏军外贝加尔军区调运来的,这也几乎就是苏军现在外贝加尔军区的全部库存。
    在这一百多万发的各种口径的炮弹中,有心榴弹炮炮弹近刃万发。宋哲武这次在满洲里和扎费诺尔共缴获苏军;弹炮出门,心弹炮碧门,东北军没有超过曰口径的大炮,所以也就没有这么大口径的炮弹。没有炮弹的大炮还敢不上步枪管用,宋哲武很是遗憾了几天。现在有了这些炮弹。宋哲武可就放心了,这些炮弹足够他用上一眸子。
    此外,还在仓库里发现汽油、煤油、柴油丑吨。面粉数百吨,以及大量的棉花和其它军需物资。不过,最让宋哲武高兴的还是在大乌里机场发现了一个完整的飞机维修厂,据兴高采烈的麦克讲,有了这个。飞机维修厂的设备,只要给他提供发动机,他甚至可以现在就给宋哲武造出飞机来。
    对这些缴获的弹药物资,宋哲武只有一句话,那就是“搬不仅仓库里的物资要全部搬走,就是所有能拆卸下来的东西也要全部搬走,宋哲武现在可以说基本不缺钱,只是仅仅着钱没用,有许多东西有钱也买不到。所以,为了保证搬空所有的需要的东西,宋哲武没有马上赶回海拉尔,而是就住在了满洲里坐阵指挥。
    这样紧张的忙砖了两天,直到张亚飞告诉宋哲武所有能搬走的物资都已经运走了,再搬就得拆苏军的营房了。宋哲武这才恋恋不舍地亲自检查了一遍“搬迁”现场,见实在是再没有什么可搬的了,这才命令张亚飞撤回在大乌里以北警戒的部队,在大乌里所哼哼价值的工事、设施里安装炸药,把大乌里地区的军事设施全部炸毁。
    然后才满意地把满洲里和扎蠢诺尔的防务全部移交给异北军,带着一师和几万苏军俘虏,心满意足地回到了海拉尔。
    除了尽可能稳妥地处理外蒙卫戍司令部的组建事宜,以及收缴了大批苏军物资外,这几天还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宋哲武很高兴。他在扎毒诺尔和和满洲里见到了韩光弟和梁忠甲两人。
    这两人在见到宋哲武后,都不约而同地对宋哲武的年龄感到惊讶,他们惊讶的是宋哲武如此年纪就能在短短的几年里,创立了第四路军这样一支强大的力量。虽然宋哲武的年纪和张学良相仿,可是东北军并不是张学良自己组建的,他是继承了张大帅的衣钵才有了今天。在惊讶之后,弗光弟和梁忠甲都对宋哲武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之情。
    这样的情形宋哲武这几年见的多了,所以并不怎样在意,只是接下来的事情让他大为惊讶!那就是这两人都请求加入第四路军,这让宋哲武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在不知不觉间,身上生出了传说中的“王八”之气,让韩光弟和梁忠甲不由自主地衷心折服?
    在两人向宋哲武说明他们要加入第四路军的原因后,宋哲武是既失望又高兴。失望的是,他的身上并没有生出什么王霸之气,这两人之所以要加入第四路军,就是因为他们对宋哲武不计个人利益,以国家民族大业为重,不远数千里远赴满洲里参加抗苏作战,更有一举收复外蒙的壮举大感敬佩。而且,大战中第四路军所表现出的强大战斗力更是让他们深深的折服,能指挥这样的强军是他们一直的夙愿。还有就是这两人对于东北军各级将领们在这次边境战斗中的所作所为,都深感失望。
    而让宋哲武感到十分高兴的是他正需要有大批的东北人加入他的第四路军,特别走向韩光弟和梁忠甲这样的高级将领。本站祈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只是,宋哲武现在不能答应他们加入第四路军,这又让他感觉到很可惜。
    求月票支持!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战序曲 被算计了
    二与武需要东北的人才,最为迫切的就是需要东北的学;“二人,高级将领尤其需要。wWw;()而韩光弟和梁忠甲无疑是东北军中为数不多的能征善战的猛将智将,这场西线对苏作战,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
    就是在前世原有的历史中,两人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前世韩光弟坚守扎费诺尔,不仅武器装备远逊苏军,就是兵力对比也是极其悬殊,可是韩光弟还是在苏军飞机、大炮、坦克轰炸扫射下,顽强地坚守了两天,最后力战而亡。
    而梁忠甲更是强悍,率领他的十五旅硬是顶住了苏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苏军重兵在几十辆坦克的配合下狂攻两天,伤亡惨重不说,也仅仅是拿下了满洲里的外围阵地。要不是粱忠甲外无救兵,内务弹药,这满洲里还不知要打几天呢。
    尤其是跟东线连丢同江和富锦两城的东北军相比,反差更大,在东线的同江战役中,苏军仅以两位数的伤亡就占领了同江,甚至还追得上万东北军满山跑。两方比较,就好像是他们不是东北军的部队。
    而且,苏军在东线并没有大打出手,仅仅是想要逼迫张学良早日答应他们的条件。在西线满洲里则不同,苏军见东线连败东北军后,张学良咬着牙就是不服软,这才发狠在西线要给张学良一个狠狠的教,所以西线的满洲里和扎蠢诺尔的战斗要远远比东线打得激烈,苏军此战投入的兵力也要比在东线同江和富锦投入的兵力多。
    要不是韩光弟战死,梁忠甲回到哈尔滨后,奉命重新组建第十五混成旅时,中毒身亡,宋哲武相信这两人都会在东北军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对这样的将领,宋哲武早就垂涎三尺了。只是宋哲武现在不能答应他们两人的要求,他很无奈但也很明确地告诉两人,他十分盼望两人能加人第四路军,但是现在不行,如果现在他答应两人的请求,张学良一定不会高兴,会认为他宋哲武在挖东北军的墙角;
    宋哲武的拒绝早在两人意料之中?只是他们两人已经商定,无论如何都要趁宋哲武在东北时加入第四路军。
    原囚是,他们对此次边境战争中,东北军以张作相、万福麟为代表的以下各级将领不硕大局,只考虑自身利益,甚至借此公报私仇等举动十分寒心;
    据他们知道,就是吉林省督军、省主席、被张学良称为辅帅的张作相。因为不满张学良武力收回中东路,挑起边境争端,一直不愿他的部队参战,当东线战事吃紧时,中东路督办吕荣寰电请张作相急派援兵救援时,张作相竟然以军队没有开拔费为由拒绝出兵,还是在接到吕荣寰电汇的刃万大洋的汇票后,张作相才肯派出一旅援兵驰援。
    而东北边防副司令、黑龙江督军万福麟;更是因为害怕粱忠甲打胜仗。怕粱忠甲因抗苏有功,威胁到他东北边防副司令的宝座,有意拖延对满洲里和扎蠢诺尔两地的弹药储备。满洲里因为有一万东北军,所以弹药消耗也更大,如果李文田指挥的攻击部队再晚一个小时,梁忠甲就得带着满渊里的全体东北军和苏军拼刺刀了。
    而与张作相和万福麟相反。驻扎在河北的宋哲武,不仅能数千里远赴满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