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宋哲武正在率部步步后退,苦苦支撑,勉力维持,等待救援。因为中央军和所谓进关武装调停的东北军迟迟不至,为防不测,第四路军已经派人在黄河岸边搜寻渡船,准备退往陕西云云。
    文章最后写道:“鉴于当前如此悲凉景象,宋哲武将军愤然发誓,以后除非第四路军自身受到攻击,否则他本人将永远不再打内战。”
    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中央军不过黄河的事情,甚至也没有明显指责东北军有意纵容阎锡山,可是隐含着点明,中央军和东北军见死不救,已经抛弃了这个结束中原大战的英雄。
    读了这篇文章,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中央军和东北军见死不救,正在任凭阎锡山和冯玉祥消灭第四路军。就好似见义勇为的人正在被“流氓”痛打,而被救者却在一旁幸灾乐祸。
    “好写的太好了这篇文章一发表,我们的蒋委员长可就再也坐不住了。”
    念完了文稿,箫国栋忍不住大声叫起好来。随即又引得三人同时哈哈大笑起来。
    陶蓉强忍住笑,对宋哲武说:“司令果真是大手笔,这篇文章发表出来,不仅蒋委员长坐不住,就是张学良也会坐不安稳,为平息舆论,他们一定会采取行动。而且,最主要的是,文章中所列的被阎锡山夺回去的城市,都是我们没有去占领的,却硬是被司令说成是被阎锡山硬抢回去的,这下,被称作穷凶极恶的阎锡山和冯玉祥,恐怕要被司令你气的吐血了。”
    宋哲武脸色微红地笑着说:“红楼梦里说得好,假作真处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有的时候,假话说上一千遍就是真理,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以后我们也要很好的利用舆论来为我们自己造势。”
    接着,宋哲武又欲盖弥彰讪讪地说:“还有,这可不是我的大作,这是王兴刚写的,跟我可没有关系。”
    为了掩饰窘迫,宋哲武对箫国栋说:“参谋长,麻烦你再填上,在晋北,晋绥军已经占领了晋北要地繁峙,现正在猛攻连接太原和晋北的战略要地代县。”
    深蓝鞠躬感谢“晚空星光”书友的打赏,也感谢“还没发现”书友的月票
第三百五十八章布局 声东击西(五)
    第三百五十八章布局声东击西(五)
    箫国栋和陶蓉已经看出宋哲武有些发窘,这时都收住笑。WwW。
    宋哲武待箫国栋在文中按他的要求填写好后,宋哲武对箫国栋说:“萧参谋长,你现在拿着这篇文稿去找赵丕廉,要他出面,在太原的报馆里找和平津、上海、南京等地的报馆有新闻交换关系的,要他们连夜把这篇稿件传给他们,不管花多少代价,明天一定要见报。不过,在山西不要发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写这篇文章以争取国人同情,同时逼迫蒋介石和张学良有所作为,尽快结束山西的战事的主意,的确是王兴刚提出的,也是他执笔的,当然,宋哲武也是免不了要提一点小建议的。所以,宋哲武把这篇很有些颠倒黑白的文章推到王兴刚身上,还是很有些脸红。
    其实,这个主意一被王兴刚提出来,宋哲武就在心里大声叫好,同时也在心里暗自后悔,怎么把王兴刚给忘到一边去了,该是要好好的用用他的时候了。
    不过,这也不是一向小心谨慎的王兴刚没来由的提出来的,王兴刚给宋哲武建议,写这样的很有些颠倒黑白的文章,绝对是有原因的。这是宋哲武“不经意间”帮了王兴刚大忙后,王兴刚心存感激,才献上了这条妙计。
    原来,宋哲武到达太原的当晚,按照《斑鸠计划》的部署,已经全面接管了山西警务的方振就报告说,‘在山西模范监狱里关押着二十几名**嫌疑犯,特别是其中还有一个自称叫王圣修的卖柿饼的商人,按照监狱的记录,很可能是山西**的大头目。’基于宋哲武对**一向比较暧昧的态度,方振不敢擅作主张,特来向宋哲武请示如何处理。
    听了方振的报告,宋哲武很是吓了一跳,对这件事宋哲武可是毫无准备,甚至在《斑鸠计划》里,关于占领山西后的善后安排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不过方振这一说,倒是勾起了宋哲武的记忆。
    在前世阎锡山下野后,徐永昌可是杀了一些关在山西模范监狱里的**,好像还杀了一个叫刘天章的特委书记,只不过这个刘天章好像不是现在就在监狱里啊?难道是自己的出现多少还是改变了一些历史?
    不过宋哲武现在可没时间来研究是否因为他的出现,历史的轨迹改变的幅度有多大的问题,他必须尽快妥善处理这些关在监狱里的**,否则他就会在以后有**烦。
    地方抓住**的高官,一般来说都是要上报南京中央政府的,即使山西的这些人没有报告,那也是瞒不住的,至少监狱人员和晋绥军里负责安全保卫的人就会有不少人知道,比如说张达三和孔维就一定知道,如果以后泄露出去,南京向他要人,而他要是拿不出来,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一个通共的嫌疑是跑不掉的。
    所以,这人是绝不能随随便便就明目张胆地放了的,至于杀了,那也绝不在宋哲武的考虑之内了。
    这些人既不能杀,随便放了又不行,这让宋哲武十分为难,焦虑地思考了半宿,突然想起了王兴刚,这枚他早就布下的“棋子”来,不由眼前一亮。
    这件事自然是越隐秘越好,宋哲武也不等天亮,立刻吩咐梁璧找来王兴刚。
    宋哲武很随意地告诉王兴刚:“方振负责接管山西的警务工作,事情很多,有些忙不过来。阎锡山当政时,抓了不少人,虽然有刑事犯,可更多的还是抗捐抗税,或者还不上高利贷的,据说现在监狱里还有二十多名所谓的**,这简直是笑话,山西没有**的暴动武装,哪里会有那么多**?”
    “我们刚到山西,稳定人心最重要,你带你政训处的人去监狱甄别一下,刑事犯危害社会,是不能放的。真的**也不能放,否则以后那个人想要陷害我宋哲武,告到南京我也吃罪不起。至于其他的人犯,都是些被生活所迫的普通百姓,一律全部放掉。”
    宋哲武故意把“真的”二字说得很重,他相信王兴刚明白他的意思。而且,宋哲武还相信,即使王兴刚不明白他的意思,有这样的机会,他也绝不会放过的。
    王兴刚可是个地地道道的真的**,他是谷雄一在商震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发展的第一批党员,他到宋哲武这里来,是按照现任顺直省委军委书记谷雄一的安排来做兵运工作的。
    对于宋哲武要他去监狱甄别犯人,尤其是宋哲武关于真的**的暗示,王兴刚首先想到的就是宋哲武在怀疑他。可是见宋哲武很随意,他又想自己是否是多心了。
    至于这些人是否是真的**,他现在不可能搞清楚,他的关系在顺直省委,和山西特委一点关系都没有,不过这个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即使是引起宋哲武的怀疑也要去,如果错过了这么绝佳的好机会,以后再想救人可就难度很大了。
    当王兴刚在监狱里查阅了这些**嫌疑犯的档案后,他可以基本确认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真真正正的**,尤其那个王圣修,他不仅是**,甚至很可能就是山西**的负责人。
    王兴刚在权衡了一番利弊后,单独提审了王圣修,略微试探后,就像王圣修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王圣修自然是不会相信的,当然也坚决否认自己是**,一口咬定就是贩柿饼的商人。
    时间紧急,王兴刚也不再多做解释,告诉这个王圣修,他要安排一次越狱,要他联络好监狱里德**员做好准备。王圣修虽然并不相信王兴刚,可这个机会实在是难得,还是暗中作了安排。随后,王兴刚利用提审的机会,把这些人安排到一个大一些的牢房里,然后,开始甄别其他犯人,当天就释放了所有非刑事犯。
    当晚,因为哨兵疏忽,山西省模范监狱就发生了自建成以来的首次越狱事件,所有**嫌犯全部逃脱。
    这件事立刻惊动太原警备司令部,叶长贵下令全城搜查,经过一整天严密的搜查,虽然没有抓回逃犯,可是却抓到了不少阎锡山政卫组的成员。王兴刚和方振、叶长贵向宋哲武汇报后,王兴刚在感激之余,就给宋哲武支了这个高招,搞舆论宣传,他可是有传统的——
    繁峙的第四路军守军早已经撤回,那里被突然出现的晋绥军占领是必然的,按照宋哲武和陶蓉、梦曦的判断,晋绥军接下来自然是要猛攻代县了。
    只是宋哲武并不担心代县的安危,那里有第五军一部和第九军,还有一个坦克中队,这些天已经在代县周围构筑起严密的防御工事群,仅仅是防守,绝对不会有问题。尤其是还有可以从忻口随时支援代县的徐放的两个师,傅作义就是有天大的能耐,他也奈何不了这样大的重兵集团。搞不好,李文田甚至还要寻机要他傅作义一口呢。
    因为几个战场都打了起来,宋哲武自然是不可能再回去睡觉了,他只能在作战室亲自坐镇指挥。
    可是,一直等到早上,也没见出现在繁峙附近的晋绥军向代县进攻,就是应县那里也没有发生战斗。
    让宋哲武十分意外的是,据夜间侦查,出现在大临河的晋绥军,在分兵占领了可以由应县插向繁峙以东砂河的必经之路大石口后,在两处就地连夜修建工事,完全是一副防守姿态;出现在繁峙附近的晋绥军,在占领了枣林和峨口后,也就地修筑工事,不再向代县方向前进一步。
    晋南晋绥军的进攻果然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虚张声势,零点一过就草草收场,只有娘子关战场打得十分激烈,晋绥军的炮击和步兵连夜冲锋一轮连着一轮,据李思炽报告,防守南峪的二师已经伤亡上千人。
    天亮以后,李文田派出的侦察部队和伍进的空军侦察的详细报告,先后传到了作战室。
    李文田报告,出现在大临河和大石口的部队是傅作义的第十军,占领繁峙和枣林、峨口的是王靖国的第三军,这两支晋绥军的部队都还在拼命加固工事,并没有丝毫向应县和代县进攻的意图。
    对于傅作义在大同准备了五六天的时间,仅仅占领了繁峙这一座相对重要的城市就不动了,这让陶蓉和梦曦十分困惑,不过宋哲武却坚信傅作义绝不会仅仅满足于这一点点战果,他一定还有更大的战略意图,只不过现在还没有被他们察觉到罢了。
    正在三人焦急的猜测和等待时,伍进的空中侦察结果终于报到了作战室,而这个侦察结果也终于最终揭开了谜底。
    据伍进的飞机侦察,有三万多晋绥军出现在峨口至五台县的山路上,这支晋绥军部队番号是晋绥军十二军,他们的前锋已经占领了距五台县城仅二三十里的豆村和茹村;在灵丘和砂河发现有晋绥军的少量骑兵部队,在五台山区的台怀和高洪口、龙泉关也发现了晋绥军的骑兵部队,看番号是赵承绶的骑兵军。
    宋哲武和陶蓉正在紧张地分析傅作义的真实意图时,伍进宝来的第二份侦察报告让他们终于完全清楚了傅作义的目的。
第三百五十九章布局 声东击西(六)
    第三百五十九章布局声东击西(六)
    据伍进的空中侦察报告:在五台山区的小觉、杨家桥、下口发现大批晋绥军,人数约在6万人左右,看番号是李服膺、张会和丰玉玺三部,同时在辽县以东发现了李生达和冯鹏熙两部,人数有两万多,现正在向涉县方向急进。
    同时,在娘子关前南峪整夜进攻的晋绥军的情况,现在也侦察清楚,这是李生达一个师和冯鹏熙的两个师,外加晋绥军的五个炮兵团,实际人数约为三个师的部队,现在已经开始收缩集结,看样子好像要逃跑。
    梦曦拿着侦察报告,很是懊恼地说:“司令我们上了傅作义的当了。”
    同样有些懊丧的陶蓉也说:“是的,原在娘子关前的晋绥军五个军,已经分别出现在五台山区东南部和冀南的涉县附近,很明显,北上进入五台山的晋绥军是要和大同南下的晋绥军汇合,占据五台山。而出现在涉县附近的李生达和冯鹏熙大部,是想进入晋南,以加强晋绥军在晋南的力量。”
    “也就是说,猛攻娘子关的张荫梧部才是最大的疑兵,阎锡山就是想用张荫梧吸引我军注意力,让我军不敢轻举妄动。然后,他在大同的部队趁机占领我军一时还来不及分兵控制的五台山地区,阎锡山这是在跑马圈地呢。”
    宋哲武紧绷着的眉头这时已经松开,看着地图说:“陶参谋长说的对,阎锡山的确是在跑马圈地呢。这是阎锡山……不,我敢肯定地说这是傅作义的手笔。这是傅作义认为,同我军血战一场,对于晋绥军并无多大好处,而且也未必能达到他们的目的,到头来不但于事无补,很可能还会让晋绥军彻底灰飞烟灭。”
    宋哲武接着又很有些赞赏地说:“傅作义这一手很不错,先是猛攻娘子关,接着又在大同忍忍不发,他这是想迷惑我们,拉开架势让我们以为晋绥军会猛冲过来,只好小心处处防备他,然后,他突然挥师占领我们暂时还没有来得及控制的地区。经傅作义这一番摆布,现在左云、应县、繁峙、五台以东地区和晋南地区都在晋绥军控制之下了。”
    梦曦有些不服气地说:“司令,其实傅作义这一手也没什么了不起,确如司令所说,他暂时控制了大片我军暂时还没有顾得过来的地区,可是他也露出了很大的破绽,他在晋南的部队还好,因为兵力雄厚,又相对集中部署,我们拿他们一时还没有办法,可是他在晋东北这十七八万部队看似很多,可一分布到晋东北的广大地区,就显得处处兵力薄弱,正好给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那时不但他占据的地盘都得归我们,这十几万晋绥军也都保不住。”
    陶蓉摇摇头说:“梦处长,傅作义可没这么傻,他这一手的确很高明,一旦阎锡山发现我们要吃掉他摆开的这些部队,他马上就会通电下野,晋绥军接受张学良的整编,那时我们就不能再进攻他,只好以现在的实际控制地域为界了。”
    “是的,阎锡山就是打的这个主意。”
    宋哲武很不甘第一挥手说:“不过也不能让他太如意了。”
    “命令李思炽和李瑞芳,吃掉娘子关前晋绥军这两万来人的佯攻部队;命令徐放全军火速向五台山区进发,以五台县为依托,向五台山区的晋绥军部队展开攻击,告诉他,本次作战不已歼敌为目的,要尽可能的压缩晋绥军的控制区;命令张亚飞,火速占领孟县,掩护娘子关侧翼,并相机攻占上社和下口,尽量把晋绥军向北驱赶。”
    “要跟他们讲清楚,他们可以采取行动的时间大概只有一两天的时间,所以,他们的行动一定要快。再命令伍进,他的空军部队全部出击,轰炸五台山区和娘子关前的晋绥军,配合徐放、张亚飞和李思炽的部队行动。”
    宋哲武点上一支香烟,吸了一口说:“阎锡山的确很快就要下野了,现在我们需要考虑尽快稳定我军占领的地区,命令第九军接管代县防务,梁芳第五军接管右玉第八军的防务;命令赵凤武指挥第八军的两个师,控制晋西北广大地区。”
    箫国栋和王叙这时也来到了作战室,一进门,箫国栋就笑着说:“文戈,那篇文稿昨晚就发出去了,赵丕廉一直在《并州日报》的报馆等消息,他刚刚给我打来电话,天津《大公报》、上海《申报》,南京的《南京日报》、《大道报》、《民生报》、《扶轮日报》,郑州的《郑州日报》等报纸,都在今天的头版刊登了我们的那篇文稿,《大公报》和《申报》、《扶轮日报》还配发了文章呼应,据说当地民众对这篇文稿反应很激烈,都要求政府马上出兵剿灭阎锡山和冯玉祥。
    王叙也乐呵呵地说:“我们也截获了冯玉祥给留在豫北的孙连仲等人的电报,冯玉祥要他们把部队带到晋南来,已经被孙连仲等人明确拒绝。还有,从冯玉祥和在晋南的西北军各部的电报往来得知,冯玉祥今天一早,已经赶往晋西南的大宁,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仅带着他的西北军军官学校,没有其他部队随行。”
    宋哲武点头道:“很好,这次赵丕廉可是立了首功,萧参谋长,让赵丕廉给《并州日报》送去一千大洋,表示感谢,在我们发行自己的报纸之前,少不了还要麻烦这个《并州日报》。”
    然后对王叙说:“滞留在豫南的孙连仲等人,根本就没有打算还留在冯玉祥的西北军里,否则早就进入晋南了,冯玉祥这是在做最后的努力。”
    “去年中旬,冯玉祥第一次反蒋,结果韩复榘、石友三等人投蒋,让四十多万西北军一下子损失了十多万人,元气大伤。今年反蒋,又有不少西北军将领投蒋,近三十万的西北军现在名义上还剩不到二十万,这两次冯玉祥亲自指挥的反蒋军事行动,都以失败而告终,他现在在西北军里的威信已经大打折扣。”
    宋哲武拉了一把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