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26之崛起-第2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九年,直皖战争后,段祺瑞下野,又是这个土肥原,利用其在士官学校的同学、浙江省督的参谋长陈乐山做稳定皖系的工作,促使皖、奉和广州政府三者联合打击孙传芳和吴佩孚。”
    “民国十三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焕章发动北京政变,吴佩孚仓惶逃往汉口。还是这个土肥原和冯焕章勾结,在背后操纵策划,以停止银行兑换为手段,致使吴佩孚的纸币化为废纸,加速了直系军阀的垮台。”
    “还有,这次石友三反叛,也有这个土肥原的积极参与。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汪兆铭和陈济棠、李宗仁竟然允许他在两广公然招摇过市?”
    蒋介石重重叹了口气,提高声音说:“岳军,你告诉在两广的党内老同志,苏俄也好,日本人也好,他们都是对我们中国有极大野心地,和他们交往害处极大,无异于引狼入室。”
    “党内同志对我蒋中正有误解和意见,这是我们的党内政争,我蒋中正并不会把他们当做敌人,只不过是对手而已。可是如果有人敢和日本人勾结,那就不仅是我蒋中正的敌人,也是中华民国的敌人,我蒋中正是不介意杀人的。”
    说到这里,蒋介石阴森的语气中已露出浓浓的杀意。
    分割线
    国际联盟对苏军入侵的态度,宋哲武还是有心理准备的。当前正在经济危机中苦苦挣扎的西方国家,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敢得罪苏联这个肯大把花钱的金主的。
    只是对于美国也不肯卖武器给自己,这倒是多少有些出乎宋哲武的预料。
    不过,仔细想一想,这也不奇怪。美国因为参与一战,遭受了巨大伤亡,国内反战情绪十分强烈,自二十年代就开始奉行孤立主义政策,极力避免卷入外部的军事、政治冲突。
    如果中苏双方不开战,美国可以毫无顾忌地卖武器给双方,可是现在就不同了。这个时候,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人远不像二战后,冷战时期那样,严格以意识形态划分敌我。
    宋哲武相信美国人不卖给双方武器装备应该是真的,可是其它列强们就不好说了,他们很可能只是不卖给中国武器装备,法国人尤其可能如此。
    宋哲武现在最需要的就是飞机和重炮,没有飞机,北蒙的天空就完全掌握着苏军手中,要想守住北蒙,他的部队就将遭受巨大的伤亡。
    而德国现在没有先进飞机可以卖给他,意大利这个时期的飞机在设计上还相当落后,唯一有些现代意识的,大概只能把菲亚特产的br系列轰炸机算上。
    而这个系列最出色的就是br…20了,三八年有8被卖给了日本,并且以“伊式重爆”为名参加了比如兰州轰炸等任务。由于这种飞机在中国空军的打击之下损失惨重,所以,日本帝国陆军航空兵并不满意他们的表现;这种飞机很快就被日本自己生产的九七式重轰所取代。
    不过,这个时期意大利也不是一点好东西都没有,好像前几年,宋哲武还在德国学习时,有一艘意大利制造的半硬式飞艇,就从挪威前往阿拉斯加的途中穿过了北极点,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到达北极点的飞行器。
    一想到飞艇,宋哲武的眼前就不禁一亮,对了,就是飞艇。宋哲武兴奋的一下子蹦了起来
    长久以来,在飞机设计制造的同时,宋哲武一直感觉着好像心里总有什么东西没有说出来似的,现在他终于想起来了,就是飞艇。
    虽然他不清楚意大利现在的飞艇技术如何,而且就宋哲武来说,在他前世的记忆中,对于意大利飞艇也从没有什么过深的印象,这也说明意大利的飞艇在技术上不怎么样。不过,意大利飞艇不行,可是德国有啊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就是最为著名的一款飞艇。
    齐柏林飞艇在一战时,就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可以认为是科学和工程技术上的奇迹之作。每艘齐柏林飞艇都具有优美的线条,二三百米的巨大的尺寸,大马力航空发动机特有的“嗡嗡”声音,推动着一艘艘德国飞艇划破蔚蓝的天空,优雅地翱翔在欧罗巴大陆的天空上。
    任何人第一眼看到齐柏林飞艇的时候,都肯定会象被符咒抓住一样,倾倒于它的雄伟奇妙。
    在它的面前,重于空气的飞机就像一个丑陋的新生儿,只能搭载一到两个人。而飞艇则可轻而易举地搭载数吨的物品。比起如同恐龙一般高傲地雄踞天空的飞艇,飞机就好像是一些不起眼的、无害的小哺乳兽。
    一战时,飞机就是发现了飞艇,唯一能做的事情也不过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上两个小洞洞而已。当时唯一能够阻止这些德国空中猛犸象去英国表兄家串门的,就是英吉利海峡上空那变化无常的天气了。
    在民用上,现在正是飞艇达到颠峰的时期,包括Z127“齐柏林伯爵号”与Z129“兴登堡号”等几艘有着巨大装饰豪华的艇仓的脍炙人口的巨型飞船,在跨大西洋的欧美航线上都有丰富的获利。
    只不过非常让人遗憾的是,1937年时兴登堡号在美国新泽西州失火坠毁,也就是著名的“兴登堡空难”后,包括齐柏林飞船在内的整个飞船运输产业急速没落,不久之后就被新兴的民航机给取代了。
    齐柏林飞艇还有一个最大也是最为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是充氢气的,极易爆炸起火。而美国开发的著名的梅肯号飞艇使用的是不会爆炸的氦气。并且唯一能对氦气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的美国,又不肯卖给德国。
    不过,生产氦气,对于这个时候的德国,甚至在全世界来说,也可以说是高科技的技术,在宋哲武这个前世的化工博士面前,那绝对是小菜一碟。
    虽然现在因为飞机的飞行高度和火力都远非一战时可比,因为飞行速度较慢,飞艇在飞机面前就是活靶子。可是,宋哲武并不会像德国人那样用飞艇去轰炸敌人。他会让他的飞艇远远地避开,他的飞艇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做。
    宋哲武之所以对飞艇情有独钟,是看中了这个时代飞艇相对于飞机的一些优势。
    飞艇相对于飞机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无与伦比的滞空时间。
    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是以小时为基本单位来计算的,而飞艇则是以天来计算的。
    飞艇还可以悄无声息地在空中飞行,这一点在军事上的应用同样重要。
    在飞艇诸多的优点中,最为宋哲武所看重的还是它那几乎不受限制的巨大内部空间和可以飞上令这个时代所有飞机都飞不上的高度。在飞艇上安装上他的秘密设备,这会让他的空军具有任何外国空军都不具备的优势。而且,只要他严格保密,宋哲武认为,这个优势还将保持至少20年。
    既然德国人同意暗中卖武器装备,那就把齐柏林飞艇的设计生产技术买过来。而且,这种硬式飞艇现在可是作为民用技术在使用的,购买起来还不会受到限制。
    想到这,宋哲武立刻给还在南京的毕广恒去电,要他和王正廷联系,请他通知柏林外交人员协助办理购买飞艇技术。宋哲武还告诉毕广恒,如果能得到相对已经很成熟的齐柏林飞艇生产设计技术,多花些钱也认可。
    当然,宋哲武并不会照搬齐柏林飞艇的所有技术的,除了充氦气,在外蒙皮上,他还会采用特种纤维提高其强度。
    想到了齐柏林飞艇,宋哲武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德国那位小胡子……
    感谢“70生人”、“大汉国姓”友的打赏。
第五百一十章抗战宋哲武也有钱紧的时候
    想到了齐柏林飞艇,宋哲武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德国那位小胡子。WWw!
    现在,这位小胡子的势力刚刚处于大发展的前期,财政状况还很不好。尤其是现在小胡子正在为半年后的总统竞选在努力奋斗,更需要大把的资金支持。这个时候如果和小胡子套些近乎,那绝对是雪中送炭,在将来的军事技术援助方面也许会有许多好处,这对他抗苏或者抗日都会很有帮助。
    而如果等到明年的7月,德国议会选举后,对方的身价立刻就会倍增,那时再想锦上添花,留给小胡子的印象分就会减了不少。
    不过,对于和小胡子有联系这件事,让宋哲武还是感到很不安。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给大哥宋哲文发一封密电,详细嘱托其秘密代他给小胡子30万捐款。
    本来,宋哲武是想在自己的飞机无法大规模生产之前,先购买400架战斗机应急,可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好在太原的飞机制造厂现在已经可以自己生产战斗机,只不过在研制大功率新式发动机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宋哲武现在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好高骛远了,他应该先从仿造生产当今时代的发动机入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超越研制。
    因此,宋哲武决定先购买600台美国普惠公司的大黄蜂发动机,用在自己的飞机上。同时,他还购买了大黄蜂的生产技术和专利。为了方便普惠公司疏通国务院,宋哲武还和柯蒂斯公司联系,再次购买建设大型飞机制造厂和汽车制造厂、拖拉机制造厂、发动机厂的主要设备各一套。
    只不过,这些设备要全部到天津上岸,得等到明年五月。
    虽然和美国高尔文、杜邦等企业合资的公司生产的收音机、冰箱、空调,以及丝袜的盈利十分喜人,可是按合同,分红是要在下一年度的一季度才会执行。没办法,为了筹集资金,宋哲武甚至动用了《北美兄弟投资银行》的储备黄金。
    这么做的原因是,宋哲武没钱了。
    这段时间里,不仅是因为北蒙需要储备大量武器弹药和粮食,以及大量的其它军需和建设物资,耗费了巨额资金。单是需要给北蒙的作战部队和内蒙的井岳秀四十七军准备的100万套皮衣、皮裤和毛呢大衣,就用了近四千万元,这还是绝大部分冬装是由第四路军自己的被服厂生产的,制作费用要节省不少。
    对于耗费巨资给北蒙部队制作冬装,贾景德并不心疼,毕竟北蒙的部队要在冰天雪地里和苏军拼死作战,穿的暖和些,也是应该的。可是对于宋哲武多制作了30万套昂贵的冬装,贾景德很不理解,还是箫国栋向其解释了原因。
    箫国栋告诉贾景德,东北局势很紧张,有情报显示日本人很可能会在东北挑起事端,这是宋哲武在为应对东北的局势,在早作准备。
    而花钱最多的,则是宋哲武接收安置难民的费用。
    这半年多来,宋哲武陆续接收难民达3000多万,这远远超出了贾景德、箫国栋、贾继英、赵丕廉、何其巩等人的预料。他们原以为能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灾民也就顶天了,可绝对从没有想到这场水灾范围竟然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以至于难民数量会有这么大。
    不过,虽然难民数量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耗费资金也极其惊人,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季,还需要采暖,费用就更高了。即便保证每个难民每月的最低生活费用,每月就要8元,也就是说仅难民一项支出,每月就需两亿五千万的巨资。这让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全年的预算马上就见了底。
    虽然花费惊人,可是也不能接收到一半就停下来,特别是宋哲武的态度又是极其坚决,坚持要求只要还有难民要来北蒙,就一定要全部接收。
    可是没有钱是无法接收这么多的灾民的,因为灾民大量到达太原行署和南北蒙,现在山西的粮价已经大幅上涨,仅从国外和外省购买最急需的粮食这一项,就要花费一大笔钱。
    贾景德在和宋哲武商议后,只好又从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大量贷款。
    在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控制的地区,甚至是全山西采购的物资还好说,可以用唐元支付,这里的人已经建立起了对唐元的信心。可是在其它地区,尤其是从国外进口的粮食就不得不使用大洋了。
    今年,因为实行了新的土地政策,太原行署又大力整治水利设施,肆孽的水灾并没有对太原行署造成任何危害。相反,太原行署的农业今年还出现了大丰收。特别是大量建设的示范农场,收成更是极为喜人,这让宋哲武少买了不少粮食。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单纯的赈济救助,减少北方建设发展委员会日后的负担,贾景德在和宋哲武、徐一清、乔映霞商议后,太库铁路管理局雇佣了大批的民工修建太库铁路。宋哲武也因此指示凌鸿勋,争取在明年五月前,把太原到白云鄂博的铁路建设完成。
    雇佣大量灾民修建铁路,固然可以加快建设速度,可是费用也自然要大幅增加,太库铁路管理局是拿不出这么大一笔钱的,这笔钱仍然是要从北方发展投资银行和太原商业银行贷款的,而且还是无息贷款,这才在太库铁路董事会获得通过。
    当然,这笔贷款是要还的,只不过是要在提前建成的太库铁路盈利中逐年偿还。
    因为北蒙正在打仗,而且贾景德对于在北蒙最终战胜苏军一直在心里抱有怀疑态度,因此,向宋哲武建议是否把这些灾民安置在太行行署和绥远。可是,宋哲武坚持要做好向北蒙迁移灾民的准备工作。
    贾景德也只好召集几十万民工先交给楚风,这些人要提前赶赴北蒙,在北蒙开始建设计划中的城镇和道路,以便明年开春后大量迁移灾民。
    即使是这样,现在北方投资发展银行和太原商业银行的大洋本金也早就没有了,要不是兴华的销售十分火爆,每天有大量的大洋回流,唐元已经和贬值前的晋钞一样,处于没有充足准备金的状态了。
    为此,宋哲武甚至已经指示贾继英,开始暗中出售他一直不愿意动用的黄金了。贾继英和贾景德两人,已经多次隐晦地向宋哲武表示了他们的忧虑。
    宋哲武虽然心里也很着急,可是作为北方边防长官公署的最高首长,他是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信心的。每次都是很淡定地告诉两人,钱的事情不用他们操心,他有办法搞到足够的资金。
    虽然宋哲武被钱的事搞得焦头烂额,北蒙的战事也越来越激烈,中路苏军已经抵达库伦,并对库伦西部的大转弯处的要塞群展开了猛烈攻击。甚至陶蓉也已经率一支精干的参谋人员赶赴北蒙组建司令部。
    可是宋哲武却不得不留在太原,把他的注意力全部转向东北。
    因为现在已经是九月十八日了,9月5日前后,关东军要在中国东北发动事变的消息就在沈阳,由一个酒后狂言的日本浪人那里传播出来,种种迹象均表明,九一八事变还是会如期发生的……
    感谢“小鲨鱼”友的月票。
第五百一十一章抗战祸首的阴谋(一)
    第五百一十一章抗战祸首的阴谋(一)
    美丽广阔的关东大地,阳光明媚,肥沃的冒油的黑土地上,到处都是大片大片的即将成熟的稻田,还有一望无际、在风中摇曳起伏着的、长着沉甸甸火红穗子的高粱,长着硕大的、颗粒饱满玉米穗子的玉米更是随处可见。山间谷地则布满葱郁茂密的、好似整个世界的绿色都集中在这里一般的无尽的原始森林。
    山风吹过,树木和庄稼的枝叶婆娑着发出阵阵声浪,让人感觉仿佛身处绿色的海洋之中。
    而间或出现在这广柔的林海和满眼的田地间的城镇乡村,则好似散落在这绿色海洋中的一座座大小不一的岛屿。而那些在阳光下散发着灰色光泽的公路和乡间小道,又好似一座宏伟的蔓延出无数宽窄不一的分支的巨型桥梁,由它们把所有的“岛屿”都统统连接起来。
    尚未被完全开发出来的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在一九三一年九月十七日这一天,还如同它悠久丰富的历史长河中众多平凡的一天一样,是那样的祥和和宁静。
    在辽阳通往沈阳的公路上,一队由八辆黑色小轿车组成的车队正由南向北威风凛凛地驶过,车队过处,卷起很高的尘土。
    烟尘中的这列车队,好似一个猛冲过来的凶神,带着一股无形的令人恐惧的威压,所过之处,所有的祥和和宁静瞬间即被打破,令行人纷纷慌忙闪避。
    在这些车子前方,都插着随风不停飘动的白底红心的旗帜,那刺目的的血红色让普通百姓见了就怕。
    这列车队的主人,正是新任关东军司令本庄繁。
    本庄繁是在1931年8月1日被日本天皇任命为第9任关东军司令官,接替前关东军司令菱刈隆。
    接到任命后,本庄繁并没有急着去和菱刈隆办理交接,而是广泛会见包括陆相南次郎、币原喜重郎、闲院宫载仁亲王、军务局长小矶国昭、军事课长永田铁山、作战课长东条英机,以及参谋总部的参谋总长金谷范三、参谋次长、各部部长,海军省的海军大臣、次官,军令部军令部长、次长和有关对华问题专家,着重就“满蒙问题”和这些人深入交换了意见。
    本庄繁在摸清了各方人士对满洲的态度后,这才与8月15日,在东京和前任关东军司令官菱刈隆进行交接,然后才前往设在旅顺的关东军司令部。
    本庄繁到达东北后,没有先到沈阳,而是先马不停蹄地在南满各地检查巡视军务,然后又到长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