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查,报告情况后,再根据命令采取行动,他和陶蓉率其余部队连夜随后出发。
对于宋哲武这个命令,陶蓉有些不解。韩复榘的通电上有庞炳勋的名字,也就是说,庞炳勋也和韩复榘一同叛冯投蒋了,可是看宋哲武的安排,这是要对付庞炳勋啊!
如果说派人去巩县兵工厂,他还可以理解,虽然那里不会有什么宋哲武看得上眼的武器装备,就是有也不会很多,那里的武器弹药一定都让西北军搬走了。可是那里有宋哲武喜欢的军工人才。
但是派人去巩县庞炳勋的司令部,他就有些不解了。这些特战大队的训练对外是不公开的,在郑州的七万多人的部队里,也就是宋哲武、他和张亚飞可以看到全貌。通过亲眼看到的和宋哲武介绍的,陶蓉对于宋哲武建立特战大队的想法很是佩服,在他看来,这样一个中队的特战队,如果是打巷战或者是夜袭,就是一个营、甚至一个团也不一定是他们的对手。看宋哲武这架势,他这是想端庞炳勋的老窝啊!
对于陶蓉的不解,宋哲武自然不能说他知道庞炳勋一定会阻击韩复榘。只好笑着跟陶蓉解释说:“庞炳勋先投孙岳,后随孙岳加入国民军,然后又投kao吴佩孚,见北伐时吴佩孚战败,继而再投kao靳云鹏,再投唐生智,二七年又投冯玉祥,此人反复无常,决不可以轻信,我这样做只是未雨绸缪,先做好准备,一旦庞炳勋包藏祸心,我们也好不至于吃了他的亏。
对于宋哲武的解释,陶蓉认为有理。这个时期国内战乱频繁,派系林立,改换门庭本来也不算什么,可是像庞炳勋这么频繁的,还是很少见。多做些防备有百利而无一害。
陶蓉虽然认为宋哲武小心些有好处,可是还是觉得仅仅是怀疑,就要打巩县兵工厂和庞炳勋司令部的主意有些不太好。只是又叮嘱两个中队长,一定要先查明情况报告,再按命令行动。
宋哲武率部队从郑州坐车到须水以东三十里后,就下车步行,再往前铁路都被庞炳勋破坏了。庞炳勋在这条路上布置的小股警戒部队的驻地和人数,以及岗哨的位置等情况,早都被有心的宋哲武命令二团和特战队摸了个一清二楚,二团侦察营和叶长贵的一个特战小队互相配合,在宋哲武的大部队到达前都有惊无险地一一拔除了这些障碍。所以,宋哲武的主力一路行军十分顺利。
虽然在解决警戒部队时,也响过几枪,不过,一是距离远,二是仅仅响了几枪也不足以引起庞炳勋部的注意。所以当凌晨3点多,宋哲武的部队已经把巩县悄悄包围了,县城里的暂十四师的人还一点也不知道。
在距离巩县五里外的一户农舍里,先到巩县的特战队中队长罗虎报告说:“我们是半夜到的,抓了一个俘虏,据俘虏交待,庞炳勋昨晚就带着主力部队去黑石关拦截韩复榘了。现在巩县仅有一个不足千人的土工团和医疗队以及少量辎重人员在守卫。”
西北军由于缺乏重武器,在攻击城市时火力不足,只好采取挖掘隧道爆破的办法,所以普遍在部队里设置土工部队,这样的部队战斗力不强,甚至武器都不是人手一件。
陶蓉佩服地看着宋哲武说:“总指挥慧眼啊!这庞炳勋果真不出总指挥所料,去黑石关拦截韩复榘了。”
宋哲武心想,这事我几十年前就知道。对罗虎说:“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能不能打开城门?”
罗虎点头说:“没问题,他们防守的很松。一个小时足够了。”
就这样,宋哲武轻松地解决了守卫巩县的庞炳勋留守部队。既然庞炳勋已经去拦截韩复榘了,那也在不用跟庞炳勋客气。随后宋哲武派人找来王兴刚和穿着军装挂少校衔的孙思华两人。
孙思华他们几个兵工专家都被宋哲武强行一人给了一个少校军衔。之所以如此,是他们见到南京兵工署的电报,要他们赚到第四路军工作,这一点他们都没有异议,可是要他们穿军装当兵可是都有抵触情绪,还是孙思荣做了许多工作,他们才同意。
宋哲武交待王兴刚和孙思华,要他们两人带一个骑兵连马上赶到巩县兵工厂,不仅要把那里的武器弹药运回郑州,还要两人想尽一切办法把兵工厂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尽可能的都招到第四路军。最后宋哲武告诉两人:“你们可以告诉他们,河南很快就要成为战场,他们继续留在这里不仅很危险,一旦西北军重占兵工厂,他们还要给西北军生产武器弹药,这就是资敌行为。不过招他们一定要自愿,千万不能强迫。”
王兴刚现在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支年轻的部队,军队里上下级融洽的气氛,蓬勃向上的朝气都深深地感染了他,他也深深地敬佩这支部队的指挥官宋哲武。虽然他很有钱,有资金支持,可是把一支非常年轻的部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发展到今天的地步,那可不是仅仅有钱就可以做得到的。
不过,王兴刚也越来越看不懂宋哲武这个人了,他明明一心听从蒋介石这个反革命大军阀的指挥,帮助蒋介石打击异己,自己暗地里却又大肆招揽人才,而且是各方面的人才,特别是技术人员更是多多益善,这分明又是要自成体系、壮大自己的力量。虽然至今还窝在太行山里,可又不参加军阀间抢夺地盘的争斗。宋哲武的人格和魄力都深深地吸引着王兴刚,甚至他十分不忍心做对不起他的事情,这样一个人如果……
宋哲武轻咳一声,惊醒了思索中的王兴刚,见宋哲武正饶有兴趣地看着他,王兴刚掩饰着说:“司令,我现在那里还是政训处处长了,我都成了招兵处处长了。”
王兴刚的话把宋哲武和陶蓉都逗笑了,陶蓉说:“王处长,你也不要抱怨,总指挥这也是没有办法,现在部队里像你这样的燕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可是没有几个,你不去谁去?别人要是去了不但招不来人,还要把人都吓跑了。你要不去,就得我亲自去了。”
王兴刚忙摆着手说:“那还是我去吧,哪敢劳动您的大驾!”说完拉着孙思华走了。
根据侦查,庞炳勋在黑石关后留了两个团和一个炮兵营。其中一个团作预备队,一个团和炮兵营在山脚后的铁路线旁布置了阻击阵地,看样子是要防备有韩复榘的人顺着铁路线冲过来。
陶蓉的意思是等韩复榘和庞炳勋打得差不多时,第四路军在从庞炳勋的背后突然出手,两面夹击,把庞炳勋的这个暂编十四师彻底干掉。宋哲武虽然觉得这样做自己的部队可以不用付出很大的代价,就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成果。可是宋哲武觉得这个办法有些不地道,可也不愿意自己的士兵强攻上山,承受在他看来完全不必要的伤亡。
宋哲武权衡之后决定,先把部队运动到黑石关后,待韩复榘和庞炳勋两人打得差不多时再出手,这样韩复榘绝处逢生的感觉会更强烈一些!至于陶蓉想消灭庞炳勋的想法,宋哲武是不会考虑的。
宋哲武还记得38年台儿庄会战时,坚守临沂苦战不退的庞炳勋一生中说得最光彩的一句话:“我年将60,一腿尚瘸,毫无牵挂,能参加保卫国家的抗日战争,是生而有幸啊!如果能在中国复兴史上增添光辉的一页,固然是我的愿望;即使把我们壮烈牺牲的事迹在亡国史上写上一行,也算对得起祖宗啊!”
台儿庄庞炳勋固守临沂之战,庞炳勋的部队打得很艰苦也很英勇,后世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敌军穷数日的反复冲杀,伤亡枕藉,竟不能越雷池一步。当时随军在徐州一带观战的中外记者与友邦武官不下数十人,大家都想不到一支最优秀的‘皇军’竟受挫于一不见经传的支那‘杂牌’部队。一时中外哄传,彩声四起。”
就冲庞炳勋这一句话,宋哲武也决定放庞炳勋一马。宋哲武也想再看见庞炳勋在国战中痛击日寇,当然,他也想看看他是否有能力挽救庞炳勋。
巩县至洛阳一带,已经是多山地带,确切地说是半丘陵地区,这里的山势都不是很高,山势也不是很险。不过在这样的地域掩藏两万来人马,还是很容易的。由于宋哲武不想对庞炳勋赶尽杀绝,所以只是在黑石关后5公里外的山地中掩蔽待机。按照宋哲武的意思,炮兵营把二十四门法国产施奈德75mm山炮都一字摆开,对准了黑石关。
宋哲武第四路军的山炮只有初期购进的一少部分是德国克虏伯产的,但是宋哲武知道法国施奈德75mm更好,单就射程来说,施奈德山炮发射榴弹,最大射程是9600米(40度);发射榴霰弹,最大射程是7850米(40度)。这两个数据就远比克虏伯山炮要高。比日军一般步兵联队装备的四一式山炮6300米的射程更是远了很多,在宋哲武看来,日军的四一式山炮就是垃圾,他的射程甚至还敢不上后期60以上口径的迫击炮。国内现在各部队装备的山炮有许多就是日军的四一式山炮。
等到韩复榘二十师第二次进攻被打退后,本来还想等一等的宋哲武,又接到了蒋介石亲自发来的电报。电报中蒋介石的口气虽然很温和,可是宋哲武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觉到蒋介石的焦虑之情,先是询问他到了哪里,接着就告诉他,只要救得出韩复榘,就会对西北军产生巨大的分化效应,对中央分化瓦解西北军有重大意义。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为党国竞此功勋。最后特别强调,据情报,孙良诚已经于昨天率骑兵出潼关追击韩复榘。
看着电报,宋哲武苦笑着对陶蓉说:“我们的蒋委员长可真是明察秋毫啊!他这是怕我们不尽全力救援韩复榘。”
陶蓉看完电报想了想说:“总指挥,我看也差不多了,孙良诚如果已经于昨天率兵出潼关,现在一定已经过了洛阳,现在韩复榘恐怕已经快要绝望了!这个时候我们出手也是恰到好处。”
宋哲武点点头说:“好吧,真要是韩复榘有个好歹,我们可就把蒋委员长得罪了。委员长如果怪罪下来,那可是大大的不妙!”
陶蓉笑着去传达命令。
随着命令的下达,二十四门75mm山炮、十二门120mm重型迫击炮,外加二团、警卫旅、骑兵旅的82mm迫击炮、60mm迫击炮;这些炮加起来有三百多门,这样多的各种口径火炮的齐射当然是很惊人的。五轮齐射后,宋哲武就立刻命令停止射击。他可不想炸死庞炳勋,也不想把庞炳勋的部队炸得太惨了。
陶蓉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密集的炮火齐射,这可比朱家河三团的炮击要密集的多,他也从此真正的理解了炮火的威力和作用。
当韩复榘走到桥头时,黑石关上已经有很多身穿草绿色军装的人在清剿残敌、打扫战场了。很快,万国桢就领着一个第四路军的参谋来到韩复榘面前,参谋敬礼后说:“韩总指挥,我们宋司令要我先来通报,请你们让开道路,让我们的骑兵旅过河,掩护你们撤退。”
韩复榘满脸是笑,心说:“宋哲武这样的朋友我韩复榘可是交定了,这个时候还想着要派他自己的部队来掩护我的部队撤退。”
韩复榘点点头说:“麻烦你回去告诉你们总指挥,我部五十九旅已经在偃师和孙良诚接上火了,不给孙良诚部痛击,五十九旅无法撤出阵地,我已经派乔立志旅增援偃师,请他派部队协助我。”
那个参谋敬礼后转身要走,韩复榘又喊住他说:“告诉你们总指挥,我去偃师前线了,等打完了仗我再谢他。”说完,一头钻进了铁甲列车,往偃师而去。
韩复榘还没等到达偃师,就看到有骑兵远远地冲了过来,韩复榘并没有看到有他的五十九旅的人退下来,这说明偃师还在他们手中,这些骑兵都是绕过偃师来冲击他的攻击黑石关的部队的。韩复榘立刻命令乔立志马上组织部队,以两辆铁甲列车为中心进行防御。
如果没有这两辆铁甲列车,骑兵部队肯定是马上一冲而过,对付行进中的部队,骑兵根本就不会有任何危险。可是有这两辆铁甲车,骑兵可就不敢轻易地冲过来了,他们的马刀对铁甲车可是没有一点效果。相反,车上的机枪和小炮对他们可是绝不会留一丝情面。
孙良诚命令骑兵远远的也停了下来,他心里暗暗高兴,韩复榘既然又派兵回援偃师,这说明他们并没有冲破庞炳勋在黑石关的防线,否者,韩复榘是不会再派兵来偃师的。这里的任何部队,只要让他的骑兵沾上,就不要再想跑了。韩复榘不会不知道这一点,还拿部队往里填。在拖上半天,他的步兵就一定能赶上来,那时就是他活捉韩复榘这个王八蛋的时候了。
孙良诚对郑大章说:“韩复榘这个忘恩负义的王八蛋这回是跑不了了,庞炳勋一定是堵住了黑石关,他怕我们抄他的后路,这才派部队来增援偃师。你对骑兵很在行,我的那个骑兵旅也交给你指挥,不要同他们硬拼,你只要粘住他们就行,我的大部队最晚傍晚就会赶到。”
郑大章,早年入冯玉祥部当兵,曾历任排、连、营、团长诸职。第二旅旅长,后参加五原誓师与北伐作战。第二集团军骑兵第一军军长。他的骑兵军有两个师,师长一个是席液池,一个是刘凤克。由于这次席液池随韩复榘叛冯,他现在手里只剩下了一个刘凤克师。
郑大章也早就憋了一口气,狠狠地说:“你就放心吧!席液池就是被这个王八蛋给拐走的,在这样的地形他只要敢撤退,我就杀他个屁滚尿流。”
韩复榘在铁甲车里见孙良诚的骑兵并不进攻,从车顶探出身来,仔细观察了一番,也就明白了孙良诚的用意。他有宋哲武做后盾自然不怕,立刻命令,部队保持队形缓缓向偃师开进。同时命令人给偃师的孙桐萱传令,要他撤出偃师,向他的部队kao拢。
在离偃师不到一公里的地方,韩复榘接应出孙桐萱和徐桂林部,然后还是缓缓地退去。三轮车郑大章也不急,他们已经接到报告,再有两个小时,大部队就会赶到。他们现在就等着韩复榘的部队以加速撤退,他的骑兵就上去冲击。
举着望远镜的孙良诚,在镜头里看到一个骑兵一路打马狂奔到一列铁甲列车旁,进到车里后,很快又出来,上马往黑石关方向跑了回去。
孙良诚放下望远镜说:“这一定是韩复榘着急了,黑石关他过不去,只有绕道鹅岭口,只要他已拖离铁甲列车的保护,不用步兵,我们也能充他哥稀里哗啦。”
在看铁甲列车,果然加快了撤退的速度,孙良诚对郑大章说:“老弟,这可就看你的了。”
郑大章不在意地笑着说:“孙主席,你就等在这里瞧好吧!”说完传达命令,骑兵缓缓地跟了上去。
偃师到黑石关只有二十多里,在距离黑石关还有五里时,韩复榘的部队突然加速向黑石关方向撤退。郑大章以为韩复榘的部队顶不住他们的心理压力,开始溃逃了。抽出马刀,举起来漂亮地耍了一个刀花,接着向前一指,他的骑兵师和孙良诚的骑兵旅上万匹马上的骑兵,一起催动坐骑,开始加速冲向韩复榘的部队。
看着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孙良诚不仅lou出了微笑,他仿佛看到韩复榘的部队马上就要开始溃败,然后被他的骑兵追上,刀砍马踏。
突然,一阵隐约的的啸声传来,孙良诚不仅一激灵,这种声音他可是太熟悉了,这是炮弹飞行中的声音,心中不由一沉。还没等他发出命令,只见正在冲锋的骑兵队伍里,突然腾起一朵朵泥土泛起的浪花,紧接着一阵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传来,冲锋的骑兵队伍的前锋立刻就被烟尘笼罩了起来。后面的骑兵一时受不住马,许多骑兵连人带马一头撞进了烟尘里。随着炮弹的不断落下,在骑兵冲击的路线上仿佛竖起了一道泥土和烟尘竖起的高墙,他的骑兵不断地撞上去,又不断的消失。
孙良诚知道上了韩复榘的当,急忙命令吹号撤退。他的骑兵们好不容易勒住马,回身撤退,可是炮弹有追着屁股炸了过来。
孙良诚知道现在国内的跑最多也就**公里,所以立住马没有动。郑大章打马奔到孙良诚面前,帽子也不知道哪里去了,气急败坏地说:“孙主席,我们上了韩复榘的当了,不知这个王八蛋从哪里搞来这么多炮。”
孙良诚没有回答,只是侧耳专注地听着什么。郑大章见孙良诚如此,也急忙侧耳倾听,耳中一阵沉闷的好似千万只沉重的鼓槌,在齐声猛敲着。郑大章一惊,大声喊道:“不好。韩复榘有骑兵。”他的话音刚落,就见一惊逐渐散去的烟尘中冲出一股骑兵,他们都身穿草绿色军装,骑着高于常见的蒙古马的高头大马,高举着雪亮的、刀身颀长,刀背轻薄的马刀,凶狠地扑了上来。是第四路军,孙良诚吃惊地叫出声来。
这时,郑大章和孙良诚的骑兵正好刚刚撤了回来,不要说整好队形,许多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调转马头。有着多年骑兵经验的郑大章,一看不好,急忙大声命令撤退,又一把拉过孙良诚的马头,在孙良诚的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