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说说反袁起义,小小一个南京城内便军头林立,一干坐镇的国民党大佬全都成了傀儡角色,根本就没多少人愿意听他们的。有事的时候就把他们的名头拿出来用用,没事的时候就丢到一边各玩各的,真真是岂有此理!
国民党内龙蛇混杂,各样人等充斥其间,这些他都清楚。原本没怎么在意,正所谓人多力量大嘛。可是现在他不这么看了,国民党同志们的心不齐力不能往一处使,哪里来的实力和底气跟北洋争,甚至是跟民主进步党争?
民主进步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论是对它赞赏有加还是嫌恶不已的,都很少听闻安徽有叛徒出现。单单就是这一点,就很让孙中山羡慕嫉妒了。所以他干脆也来个依样画葫芦,学习民主进步党的那套严格的审查制度。
不仅如此,民主进步党的预备党员制度,还有民主集中制都让他欣赏不已,认为国民党缺的就是这些。于是,他毫不客气的便将安徽王进搞的那一套直接拿来,套用到国民党身上,想要以此凝聚国民党人心士气一扫眼前颓势。
可是以黄兴为首的国民党‘自由派’却不乐意了,他们认为入党,退,党全凭自愿,他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利干涉。再一个,黄兴认为党员入党并非为某一领袖服务,而是效力于革命事业,孙中山这样搞有些太过极端。
孙中山却是铁了心要当王进那样的强势党魁,孙黄二人理念不合矛盾激化,最后在孙中山的强硬态度面前黄兴退让了,他以治病为借口返回国内,国民党的事情由得孙中山去折腾,他是再也懒得参与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轩然大波
感谢‘无级生’兄弟的打赏,非常非常感谢
1913年11月初,孙中山在东京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华革命党成立。与此同时,《民国》杂志作为新党机关刊物同时创立。
孙中山亲自拟定入党誓约,规定入党者须绝对服从其领导,无论资格多老,皆须重立誓约,加按指印;并接受遵约履行手续的王统等人为新党首批党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
孙中山此举一出,在国民党内部引起轩然大波。中华革命党的成立和类似帮派一样严苛的加入条件引起国民党人极大争议,让他们迅速分成严重对立的两派。
一派自然是孙中山的绝对拥簇,其中又以陈其美为典型代表,他对孙中山的做法表示全力拥护,并在第一时间加入中华革命党阵营。说老实话,中华革命党的入党程序,让他感觉非常的熟悉和亲切,许多拥有帮派背景的同志都有如此想法。
另一派则以国民党中的知识分子为主,他们强烈反对和抵,制加入中华革命党。他们认为中华革命党根本不是一个政治党派,纯粹就是一帮派组织。瞧瞧那苛刻的加入条件,按手印立誓约,绝对服从老大的命令,这不活脱脱一帮派入门规矩么?
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格外受不了这个……
反对的一方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非宋教仁和黄兴莫属,他们可不是刚参加革命的热血青年,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他们有自己的成熟思想和人生观世界观,对革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格外受不得中华革命党那一套霸道的做法。
文人都有些浪漫情怀,对思想上的自由格外看重,哪里受得了这些严厉的帮派规矩?
所以,中华革命党刚刚成立,孙中山还沉浸于建功立业的意淫之中不可自拔,国民党却在迅速的分化甚至是分裂。
以宋教仁为首,于右任和柏文蔚等国民党大佬牵头,一干饱经革命风浪洗刷的老革命们大多拒绝加入中华革命党,他们依旧使用国民党这块金字招牌,在国内另立山头各干各的。孙中山是革命领袖,但他并不是唯一,宋教仁和黄兴在革命党中的地位也不差多少。
而且孙中山这么一折腾,那些混迹于国民党中的投机分子和热血青年大多投奔而去。没了这些污垢在党内搅风搅雨,宋教仁等老革命们感觉身上的鸭梨一轻,能够齐心协力凝聚成一团,做起事来到是舒爽不少。
对于宋教仁等人的所作所为,孙中山是极不满意的,这不是搞分裂独立吗?本来国民党在北洋的打压下声势已大不如前,再加上宋教仁等一大批老革命精华另立山头,中华革命党的声势虽大战斗力却很一般,这可和他成立中华革命党的初衷不符!
“孙先生这是在搞什么?”合肥军政府省长办公室内,吴楚一脸的气恼。
“还能搞什么?不就是想着东山再起吗?”王进把玩着手上精致的景德镇瓷器,漫不经心的回答:“咱们的出现和最近的表现刺激到他了,要知道他才是名副其实的革命党领袖!”
“孙先生应该不是这样的人!”吴楚摇头:“就算他想要抢夺话语权,也用不着把国民党搞分裂吧?”
“不是他想搞分裂,而是操之过急惹怒了宋教仁等老革命,说是知识分子应该更恰当一些!”王进幸灾乐祸道:“看看中华革命党的章程,全部都是咱们民主进步党搞的那一套,只是换了个名字而已,这点搞得有些过了!”
“这也没什么吧?咱们能有眼下如此的风光,不得不说民主进步党的规章约束起了大作用,孙先生他们拿过去学习一番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咱们的成功例子摆在那儿!”吴楚摇了摇头,表示自己真心不明白。
“呵呵子玉兄,这你就不明白了吧。咱们民主进步党的发展确实迅猛,在此次与北洋军的对抗中扛起了“反袁”大旗。这些都没错,可你也不要忘了国内以宋教仁为首的国民党人对咱们是什么态度,有羡慕嫉妒恨但绝对没有想要学习咱们制度的想法!”
“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咱们的那一套不合他们的口味。就算咱们做得再好再出色,最多吸取能够看得上眼的东西,他们绝不会眼睁睁赶上来全盘照收。要说我王某人在他们眼中,恐怕比起身在上海的刘雅叔(文典)可要差远了!”
“确实……”吴楚脸色难看的嗲了点头,不得不承认王进的说法。这些天他经常和宋教仁等国民党人交流‘感情’,对于这些国民党人的想法和心理多多少少都有些理解。除了少部分比较看重实际利益之外,宋教仁他们身上的文人气息太浓。
说得好听点叫做文人风骨,说得不好听那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按照王进的说法就是,他们学到了国外自由散漫的那一套,却是将做事严谨认真的态度故意丢到一旁,哪里受得了民主进步党的框框条条和严厉管束?
不像民主进步党,想要正式入党得接受一层层严厉考核。民主进步党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再也不是之前千方百计求人和拉人的摸样,对于新鲜血液的加入早就形成了一套正规有序的流程和方案,严格筛选组织需要的人才和党员。
想要正式加入民主进步党,成为光荣的党员一枚,先请申请加入青年团,跟着团部做一些简单的党务工作,学习民主进步党的党章党纲精要。等到一切都学得差不多了时间也起码过去一年有余,这时候团员们熟悉了章程就得在组织的安排下到各基层实习锻炼。
不是培养他们的行政才能,如果有这样才能的话更好,而是让他们熟悉基层情况。也不需要他们对什么事都要了解,只要能做到心中有数就成。
这些资深团员们在各乡村充当书记员和书佐什么地,等到他们熟悉了工作并且得到长官的认可之后,再回到党校进修一段时间,最后才能正式成为民主进步党的党员。
“那咱们应该如何对待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想得脑袋疼干脆懒得去想,吴楚熄了心中不切实际的念头,问起了正事。
“哈哈,子玉兄难道不觉得,这可正是咱们插手国民党的好机会啊!”王进得意大笑。
“此话怎讲?”
“中华革命党和咱们民主进步党的党章几乎一摸一样,同志们适应起来根本不是问题!”王进轻笑,看了满脸莫名其妙的吴楚一眼:“我想咱们是不是和中华革命党联合起来,或者干脆合二为一……”
“什么?”吴楚大惊失色,惊呼着打断了王进的话头,连连摆手反对道:“我不同意这样的做法。加入中华革命党的那些人是什么摸样,我想你应该比我更加清楚。咱们民主进步党要是和他们合二为一了,你就不怕毁了多年的努力吗?”
“呵呵,子玉兄先不要着急,听我把话说完!”王进急忙抬起双手做投降状:“我自然有我的想法和目的!”
“我能不急吗?”吴楚连翻白眼,气道:“告诉你,民主进步党可不是你一个人的,这其中也有我和同志们的一番心血在内,容不得你小子胡来!说说吧,把你的理由和目的都说出来,我先听听……”
“我像是那样的人吗?”王进心中涌起一丝感动:“眼下的局势你还看不出来吗,仗再打下去不论是北洋还是咱们都难以承受。”
“这个我倒是认可,听说北方那边物价腾贵饥荒闹得不轻!”吴楚点了点头,俩上闪过一丝担忧:“还好咱们几年的粮食储备足够,不然现在早就闹腾起来了。可是军政府的鸭梨也不小,与战争沾边的物资价格一翻再翻,军政府动用各种手段也压不下那帮疯了的商人们。而且周围都是快要揭不开锅的穷弟兄,不给他们一些支持还真不成……”
说起这个来真是辛酸不已,安徽为此次南北之争可是出了血本。不仅仅是自家的军队花费,周围省份那帮穷得掉渣的革命党人也纷纷伸出求援之手来。这时代的国人可没后世那样没脸没皮,如果不是实在艰难混不下去的话,一般很少主动向外人寻求帮助。
这些年南方天灾**不断,各地流民四起,除了安徽有强权掌握之外,南方其它各省的情况都比较糟糕,粮食生产遇到了极大的破坏,都有不同程度的饥荒存在。今年因为战乱粮食减产得厉害,活不下去了不找安徽这样的大户还能找谁救命?
安徽军政府也是不得不帮,不说抵抗北洋军的需要,单单一个流民问题就能把军政府上下愁死。这段时间涌入安徽的流民实在太多了,多到了军政府都有些力不从心的地步。要不是安徽早有安置流民的经验和手段,说不得现在安徽早就乱成了一锅粥!
可就是这样,军政府也是大感吃不消。可要让安徽拒绝流民入境也不太可能,只能想办法帮助当地革命党渡过难关,既而再惠及附近百姓,不然还能怎么地?
还好的是,王进当年从安庆起家时,就一心一意的种土豆番薯和玉米等高产作物,加上安徽水利设施完备,基本上没有受到天灾影响,仓库里的杂粮多到都快没地儿放,这才能够一次又一次的挥霍着仓库里的杂粮储备。
反正安徽人的日子都好过了,家底丰实了也没几个人愿意再吃这些粗糙的杂粮,除了一部分用做造酒之外,其它的存放在粮仓里浪费了,还不如拿出来帮安徽度过难关。
“既然武力不能解决问题,咱们和袁世凯的争端就只能在文的上面了结!”王进摊开双手一脸的无奈:“可以咱们的资历和声望,在文的方面干得过北洋和袁世凯么?”
“这个……,确实很难!”吴楚本来还想嘴硬一把,可是事实如此他真没这脸说出口。
“真正能在政治上与袁世凯一较高下的,国民党中就只有孙中山和宋教仁两人,黄兴都没这资格,党外人士中就一个黎元洪勉强够格。咱们如果不搭上孙中山的线,连搭把手的机会都没有,这怎么能成?”
是啊,这怎么能成?
合着光复军在前线打生打死,好不容易才争取来的大好局势,最后发现却全为别人做了嫁衣裳,是个人都不会甘心……
第一百七十五章 形势一片大好
安徽民主进步党发电祝贺中华革命党成立,并提出了两党紧密合作联合的请求……
正苦恼与老同志们纷纷离去的孙中山,突然接到安徽的电报大喜,顾不得考虑安徽的用意何在,立刻一封委任王进为中华革命党,国内总负责人的电报发到安徽,未尝没有借助安徽的力量将刚刚成立的中华革命党的声势捧起来。
在日本中华革命党党内会议上,他更是兴奋不已道:“有了安徽军政府和民主进步党的联合,我党必定声势大涨……,望同志们务必努力奋勇争先……,与强权霸道的北洋袁世凯斗争到底,还国内苦难的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总之,有了安徽军政府加盟,中华革命党的声势一下子便上来了,一干激进分子们更是喊出了‘中华革命党万岁孙先生万岁的口号’,一头扎进革命的汪洋大海中不可自拔,犹如一堆熊熊篝火吸引袁世凯和北洋的注意力……
“不知道安徽和贵党如此做派,到底是何用意?”安徽突然与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联盟,打了国内一干国民党大佬们一个措手不及,宋教仁被推出来找到安徽省长兼民主进步党常务理事吴楚,要他给一个说法。
“什么用意?当然是不想让袁世凯检了便宜去!”吴楚脸不红气不喘理直气壮,瞪着气势汹汹的宋教仁毫不客气倒打一耙:“钝初兄,这可都拜你们所赐!”
“怎么说?”宋教仁气势一弱,有些摸不着头脑。
“怎么说?”一说起这个吴楚就来气:“你们国民党内部的争端,关起门来闹有闹也就算了,为什么要搞得天下皆知?”
“这是我们党内内部的事务,用不着外人插手!”宋教仁恼道。
“好一个内部事务,好一个不需要外人插手?”吴楚怒极反笑:“你们国民党搞内部分裂,不知道会影响国内革命志士们的军心士气吗?在国会即将大选的时候来在一套,得了便宜的最终还是袁世凯和北洋集团,我倒是要问问你们是何居心?”
“理念不合而已!”宋教仁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低沉着嗓音怒道。
“理念不合?理念不合你们可以关起门来内部商量着妥善解决,用得着另立山头吗?”吴楚也怒了,指着墙上的地图愤然道:“看看,看看,如今各条革命战线好不容易取得一丝优势,你们这么一搞不是在帮袁世凯吗?”
“不要乱扣帽子,我们享受不起!”宋教仁毫不退让:“差点被你绕进去了,你们民主进步党突然和中华革命党联合,到底想干什么?”
“没什么,眼看着南北大战很难再继续下去,为接下来的谈判和国会大选做准备!”吴楚一点也不怕泄露安徽的打算:“如今的局面是我安徽好不容易争取而来,可不愿意被别人摘了桃子做了嫁衣裳去!”
“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你们自己!”宋教仁讽刺道。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吴楚冷笑连连:“至少也要比钝初兄你们强!”
“你……”
“好了好了,钝初兄不必如此气愤,我们安徽也是有苦衷的……”吴楚好好出了胸中一口恶气,眼见宋教仁真的气急了,忙不迭的出言安抚,将安徽这么做的原因原本道出,明确的告诉宋教仁一切都是为了不久后的国会大选,当然安徽也有自己的私心。
“子玉兄,不是我打击你,就算民主进步党联合中华革命党,在国会大选上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宋教仁也不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听了吴楚地解释之后,心中的气也消了不少。
“我们当然知道这一点,再怎么说国会大选都是在北洋的地盘举行,咱们革命党想要占据真正的优势可不容易。以袁世凯和北洋的行事作风,只要一发现不对劲的苗头,说不定此次国会大选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既然如此,那么你们……”宋教仁有些吃不准了。
“呵呵,事关战后权力划分,安徽就算不想争也得争!”吴楚摊了摊手一炼无奈:“北洋集团手头还掌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我安徽没把握能一口吞吃得下。越是如此越不能再其它方面示弱,要不然北洋掌握中央话语权以后的小鞋可就穿之不完!”
“最起码也要表现出咱们革命党的力量来,让北洋在动歪脑筋之前好好思量一番,这样做到底值得不值得?”
……
国内的局势越发明朗,北洋军的颓势已显后劲不足,在南方各条战线上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其中的味道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出一些什么来。
在英法等国代表的强硬撮合之下,刚刚‘关停’没几天的南北谈判重启,安徽和北洋的带再一次坐到了谈判桌上。让北洋和英法代表没有想到的是,安徽一方竟然带了宋教仁等国民党大佬参与此次谈判,让北洋代表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今时已不同往日,随着北洋军在战场上的‘不给力’,反应到谈判桌上北洋代表收敛很多,不再向之前那样咄咄逼人态度强硬。在英法代表的‘有意’撮合下,北洋代表经过‘艰难’的抉择最终做出一系列‘让步’……
安徽方面对此极为不满,认为北洋方面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都到什么时候了,对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