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狂人-第2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徽方面对此极为不满,认为北洋方面根本就没有谈判的诚意,都到什么时候了,对于一些关键条件依旧死咬着不松口,难道真以为安徽好欺负不成?
    “诸位,我希望你们能够正视现实,我们安徽是带有极大的诚意过来谈判,希望北洋也要表示出一定的诚意来。不然谈判没必要继续进行下去,大家都不满意谈了也是白谈,一点作用都没有还是在战场上见真章吧!”
    “战场上见就战场上见,谁怕谁啊?尊敬的英国代表和法国代表,你们也看到了不是我们北洋不想谈,出发前袁世凯总统可是对谈判抱有极大期望的,而是安徽的条件太过苛刻,两位代表认为谈判还有必要继续下去吗?”
    “什么诚意,你们北洋表现出来什么诚意了?”安徽代表毫不客气揭穿北洋代表的险恶用心,斥责道:“诚意是要用行动来表明,不是用嘴巴说出来的。看看你们北洋做了些什么,我们安徽又做了些什么……”
    安徽代表和北洋代表唇枪舌剑,英法两国代表则在一旁打圆场和稀泥,谈判会场热闹非火药味十足。宋教仁等国民党人算是大开了一回眼界,他们从没想到过谈判会是如此一种摸样,和他们想象中的温言细语完全不搭调,根本就是地痞无赖玩的那一套把戏嘛。
    他们的看法一点也没错,谈判就是那么回事,跟街头混混讲和其实没啥区别……
    安徽和北洋在谈判桌上针锋相对,在战场上的动作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拿下江西之后光复军能腾得粗手的部队更多,加上十好几万投奔而至的民军武装,别说与之对阵的北洋军头皮一阵阵发麻,就连安徽军政府也大感吃不太消。
    这么多乌合之众聚集在一起,在安徽看来就是一场灾难和一颗不稳定的定时炸弹。不仅仅耗费是一个天文数字,单单维持他们的稳定就要牵扯住江西境内的所有革命武装。没办法安徽也只想出祸水北引之计,粗粗训练一阵之后立刻将这帮家伙分散调往各处战场。
    有安徽在前头和北洋对抗,吸引最多最猛烈的火力,南方其它省份的鸭梨相对来说要轻得多。福建督军孙道仁算是松了口大气,庆幸自己和福建的选择没有错误。当初迫于袁世凯的刺杀鸭梨,心中不愤的他选择了‘反袁’这条不归路,胆战心惊的加入以安徽为首的反袁阵营。虽说只是在名义上如此,可面对强大的北洋也够他们好一阵担惊受怕的。
    谁都没有想到,福建在革命党最困难的时候做出的无奈之举,到了眼下局势明朗之际竟成了神来之笔。话说功大莫过于救驾,福建的所作所为虽然说不上救驾,但恰们也算得上危难之际见‘真心’,讨得了一个大大的彩头。
    如今的福建是稳定的,孙道仁是兴奋得意的。不管他的名声在外面有多差劲,被人城之为最胆小怯弱都督,但在此时此刻谁还有心思理会这个,巴结讨好还来不及呢。就连周围几省督军,大叹神通不敌天数之余,不得不忙不迭的发来示好电报拉一拉关系。
    这时候傻子都看得出来,北洋军在南方的战略算是彻底失败了,以后南方就是安徽民主进步党的天下,此时不趁着大局还未尘挨落定打好关系,真到了大局已定的时候倒霉的就是他们了。安徽可不像北洋对他们触手不及,随时都能吃兵灭了他们。
    而且安徽王进的性格也让他们忌惮不已,不比袁世凯的老派作风,砸出白花花的大洋还能疏通疏通关系,真惹到王进头上这厮真拉得下脸来,敢把人往死里整!
    要说这些南方督军里面,最为担心自家前途性命的就是广东龙济光。不管广东私底下和安徽打的如何火热,但他身上北洋的标签是万万也抹杀不掉的。这时代的人还要脸皮,就算再卑鄙无耻的政客,至少在表面上不能做出那等两面三刀的事儿来。
    他一方面羡慕邻居孙道仁的好运气,一方面想尽办法和安徽上层搭上线,想要表达自己的友善之念。随着局势变幻,广东境内沉寂了许久的革命党频繁活跃起来,给他惹了不少麻烦。可是这时候他没那勇气也没那胆子大开杀戒,只得庄一只眼闭一只眼暗自郁闷不已。
    广东龙济光想方设法与安徽联系,想要在北洋与革命党之间重新站队,湖南谭延恺的速度比他更快,早早通过投奔安徽的蒋翊武传递出湖南的善意……

第一百七十六章 逼迫

    感谢‘无级生’兄弟的打赏,非常非常感谢
    湖南都督谭延恺是个老滑头,他知道自己得罪过安徽,也不直接向安徽表达善意,他知道表达了也没用,而是通过国民党的关系绕了一个大圈子曲线救国……
    很快,远在日本的孙中山,欣然接纳湖南再次投身革命阵营的怀抱,谭延恺也被任命为湖南革命军总司令一职。不是他没有诚意,而是湖南被光复军从湖北和江西两个方面包夹,根本就承受不起安徽不接受善意的严重后果。
    “这个谭某人倒是有本事,竟然有这么多国民党大佬肯为他说项!”热情的送走前来充当‘说客’的柏文蔚之后,王进无奈的苦笑出声。宋教仁、谭人凤和柏文蔚齐齐帮忙说项,他就算想找湖南的麻烦也不得不暂时熄了这个念头。
    “呵呵,谭某人出身名门,就算本事不行人脉也不会差了去!”吴楚呵呵轻笑,作为官宦子弟的他对此最有发言权。他家只不过在铜陵有些名气而已,可是他踏足官场以来还不是顺风顺水,更何况牌子比他们吴家大了不知多少去的茶陵望族谭氏?
    “能和平解决湖南也是好事,咱们的势力可以光明正大通过湖南和江西向广东与福建施压,顺便对湖南深入渗透,就是不知道谭某人配不配合了……”
    面对安徽的提议和试探,谭延恺虽然知道不妥,但眼下的局势容不得他再两面三刀,不得不捏着鼻子被安徽彻底架上‘反袁’战车。与此同时安徽,派出大量军事物资和武装人员,通过湖南这个中转站,向福建,四川和贵州进行有限度的试探和渗透。
    湖南问题被彻底解决之后,民主进步党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安徽和江西,整个南方腹心要地基本上已经被他们掌握,对周围省份或渗透或威压或拉拢,在南方精华地区形成了一个比较牢固的反袁联盟,在反袁作战和南北谈判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不仅如此,光复军在积极在河南作战,与新任河南都督‘北洋之虎’段祺瑞搅合在一起,对京畿地区形成一定的威慑。与此同时,安徽还频频调动旗下军队,作出一副积极向湖北进军的态势,打出了‘沟通川陕夹击北京’的口号。给北洋政府和袁世凯造成极大的威慑和鸭梨,逼迫他们在谈判桌上主动做出确实的退让!
    “王文升这厮欺人太甚!”袁世凯气得混身颤抖脸色铁青,一脚踢翻身前茶几,任由茶杯和茶壶摔成碎片滚落一地。
    “大总统,现在咱们不退让不行了,前线将士支撑不了多久……”杨度忧心忡忡劝解道,作为袁世凯的重要谋士,有些话虽然不中听但他不得不说:“趁现在列强还站在咱们这边的时候,先稳住目前的局势不再恶化吧!”
    袁世凯默然,脸色阴晴变幻纠结到了极点。是啊,那帮可恶的列强代表最近的态度有所变化,谁说他们不是因为北洋在战场上失利,而有了别的选择和想法?
    想到这儿以及可能的严重后果,他不由得冷汗直冒簌然而惊……
    随着南方局势风云变幻,北洋军在南方各战场节节失利,南方革命党声威一时大盛,英法等在长江流域有巨大利益的列强国家代表坐不住了。
    负责监督南北谈判的英国代表特里,亲自找上王进督促加快南北谈判进程,不要拖延日久对谁都没有好处。
    王进也不是好惹的,别以为是个英国人他就会顾忌,他可不是看不清国际局势对英国佬俯首贴耳的北洋集团。听了特里略带警告的威胁,他不怒反笑说安徽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北洋也应该表现出他们的诚意才成,一个巴掌可拍不响!
    特里哪不知道这些,但他身负重任不得不充当得罪人的角色。他没有理会王进的暗示,再次威胁说由于南北大战,英国在华利益已然受到了极大影响,如果战事继续下去的话,驻华舰队将不得不派出更多军舰对长江航道进行必要的‘维护’。
    王进冷笑道特里先生不必如此虚言恐吓,驻华舰队是怎么回事我清楚得很。在没有触及到你们英国根本利益的时候,是万万不会也不能胡乱插手南北争端的。现在欧洲过后什么局势我也清楚,贵国哪还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远东?
    南北停战是大势所趋,安徽的消耗和损失也不在小数,如果北洋真的能给出有诚意的条件,安徽绝对不会在中间耍什么手段,但是前提条件是北洋一定要给出有诚意的谈判条件。至于怎么说服北洋还有袁世凯,相信贵国驻华公使会有办法滴!
    英国代表特里傻眼了,被王进一通话搓圆捏瘪没了脾气。正如王进所说的那样,驻华海军在没有得到本土的命令前,是万万不会随意插手南北大战的。这不符合他们的利益,要是把南方革命党逼急了投向德国的话,他们这些驻华领事馆的吏员们可就要倒霉了。
    现今欧洲的局势紧张,德国野心勃勃想成为欧洲霸主,英法两国的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欧洲,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远东再出什么乱子,拖住了英国远东殖民地的手脚。要是耽误和拖延对本土的物资输送和补给,就连公使先生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别看南方革命党看起来实力不强,可是通过最近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领事馆的武官们非常看好革命党的战争潜力。据武官们估计如果战争再打下去的话,北洋失败的可能更大一些。革命党是打惯了逆风战,拉得下脸来除了光复军其它省份革命军的投入并不大。
    只要能有口饱饭吃,手头的家伙什齐全,再来一点点大洋鼓励的话,有的就是穷苦汉子愿意卖命。而北洋军就不成了,他们继承了前清官军的优良传统,没有足够的军费想请动他们上前线拼命,省省睡吧老袁来了也没用,这是规矩!
    单单一个军费问题,就能将北洋政府彻底拖垮拖死……
    当然,他也可以不理会王进的善意劝告,通过驻华公使朱尔典临时调动海军舰队,在安徽长江段转悠那么一圈,绝对可以给士气低落的北洋军鼓劲,让他们在战场上重新奋勇起来,给以安徽为首的革命阵营以沉重打击。
    大英帝国的威名在东方绝对好用,只要那帮革命党看到英**舰频繁出没于长江航道,隐晦的表示出对北洋军的支持,对士气高昂的革命党信心而言绝对是毁灭性的打击!
    可是他不敢赌,驻华公使朱尔典大人也绝对不敢赌,这是在拿自家的政治生命帮袁世凯摇旗呐喊,赌赢了还好说,万一要是赌输了等待他们的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王进可不是一个简单角色,无论是在驻华海军,还是在印度殖民地总督府,甚至是在英国本土都有实力强大的利益盟友,想要整死犯了错误的官员还不是举手之劳?
    他们犯不着为袁世凯和北洋冒这样的风险,大家的关系还没有亲密到这个份上……
    在欧洲,德国方面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也足够引起英国的警惕和戒备。作为新近崛起的列强国家,德国海外殖民地的数量与他们本身实力相差很大,这让一向骄傲自大德皇威廉二世怎么受得了这个?
    给安徽提供军火和机械的外国商人里面,也有德国人的身影。特里可不希望安徽和德国人搅合得太深,谁知道眼前这位行事肆无忌惮的王都督会做出什么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儿来?虽说安徽的实力根本不放在英国眼中,可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使坏,也是很让人难受的。
    英国在世界上最主要最精华的殖民地,可是都在东南亚和南亚一带。这些地方距离安徽并不遥远,起码比起英国本土离这些地方要近的多。以华人在这些地方的势力和能量,安徽只要稍微动点手脚,就够殖民地当局好好喝上一壶的!
    先不说其它地方,紧挨着印度的缅甸要是出了什么乱子,只要勾起缅甸当地激进分子的激烈反抗,骚乱的规模稍微大上那么一点点,波及范围稍微广上那么一丝丝,印度殖民地当局还能安之若素按部就班的给本土输送物资吗?
    别怀疑安徽有没有这么的能力和实力,至少了解王进背后隐藏势力的特里并不怀疑这一点……
    英国代表在安徽碰了一个软钉子,不得不把突破口放到北洋和袁世凯身上。为此,英国公使朱尔典亲自出马,频繁进出大总统府,劝说袁世凯在南北谈判上作出切实的退让。
    要说英国佬为什么对南北谈判这么积极,关键还是在‘利益’二字上。长江流域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南北双方交战以来对南方经济破坏巨大,对英国人的生意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时间短还没什么,可是时间一长英国人也受不了。
    他们在北洋身上投入巨大,自然不愿意见到北洋政府倒台。在他们眼中,北洋政府可比安徽方面好打交道得多,王进对英国太过了解,他们想要做手脚实在困难。
    “总统先生,南方前线的情况你应该清楚,如果南北不尽快停战的话,最先承受不住的将是北洋政府。真到了那时候北洋没有选择的余地,你和你的跟随者将彻底退出中国政治舞台,难道这就是你希望见到的吗?”
    “不,不,不,那样做的后果实在太过严重。现在退让一步北洋依旧炸局主动,不仅让深陷战争泥潭的前线北洋军抽身出来,也给了你们重新整顿喘息的机会。另外我不得不警告总统先生一句,拖延日久的南北战争已经严重损害到我国在华利益,如果总统先生一意孤行下去的话,我国政府很可能会调整对华政策!”
    袁世凯紧紧抿着嘴唇,双拳紧攥一脸无奈……

第一百七十七章 三方联合

    英国法两国代表努力奔走,和平的声音在国内一时甚嚣尘上……
    首先是亲袁报纸的态度软化下来,它们一边大肆鼓吹和平的同时,一边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了北洋和平的‘诚意’,暗示只要安徽能够顺应中央的要求,首先做出退让表示的话,在停战和平之后,王进将得到中华民国副总统的回报。
    “呵呵,好大的手笔啊!”王进看着报纸冷笑连连,一脸的嘲讽和不屑。
    “你就知足吧,老袁能提出这样的条件,已经相当不容易了。”吴楚从高高的文件堆中抬起头来,脸上着实乐开了花:“停战对咱们双方都有好处,再加上袁世凯答应的安徽江西两省治理权,也算是足够有‘诚意’的表现了!”
    “有个屁的诚意,江西和安徽本来就是咱们手头的肉好不好?”王进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他到好,直接给予承认,还要算重要给的人情,天下哪有这等好事?”
    “毕竟他们掌着中央的名义,能承认这些已经很不容易了。”吴楚好笑的看了这厮一眼,摇了摇头劝道:“文升,适合而止吧。真要是闹得北京下不来台,以后他们利用中央名义专给咱们找麻烦也够戗,咱们的目的也达到了何必太过咄咄逼人呢?”
    “我说子玉兄,你这就不清楚了吧。越是在北洋退让的时候,越不能轻易松口,想来这个道理你应该清楚!”王进指点了老实人一句,有些东西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滴。
    吴楚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摸样:“哦,你的意思是……”
    国内的和平谈判进行得如火如荼,身在日本的孙中山等人既眼热又心焦。王进像是故意挑逗他们一样,明知道他们被日本政府使用各种手段不能回国,还每隔几天就发去一份请他们尽快回国主持大局的电报,急得孙中山等人心火乱冒。
    全国性的和平声浪越发高涨,无数饱经战火侵袭地区的民众在有心人的安排下,纷纷发出了属于他们的呼吁:希望南北双方尽快大车感和平协议,让饱经战乱的国家能有喘息修养的机会……
    在如此滔滔民意下,王进和安徽也不好做得太过。前线各战场光复军的攻势缓了一缓,给北洋军一个喘息的机会和一个错误的假象,以为安徽是真的准备和平解决南北争端。王进哪里会有这么好心,既然战争实在进行不下去了,他自然想让安徽的利益最大化……
    安徽秘密联络湖南都督谭延恺,还有民国副总统篱元洪,一起密谋策划拉袁世凯下马的计划。按王进的说法就是,安徽在之前太过风光,几乎将北洋的仇恨全部拉到身上,这怎么能成呢?起码也要分散一下仇恨值吧,不然以后北洋的火力将全部集中在安徽身上!
    选来选去,能够威胁袁世凯统治和地位的人,在全国督抚中也就那么几位。湖南都督谭延恺算一个,黎元洪是北洋自己捧上去的,本来还有一个福建都督孙道仁的说,可是这老头胆子太小,根本不敢参合进这样的大事中去。
    让他郁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