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先生道:“我只能暂时施针缓一缓,可看夫人这个情形……得产婆到再说了。”
李长乐呆若木鸡,又问:“三姑娘可有事?”
容先生道:“不好说。”又道:“这里不是地方,得将夫人挪出去。”
太子这才忙道:“我先前只急着救人,知道先生在这里才把她带来的,倒是忘了……但是现在可适合挪动么?”
容先生道:“我知道殿下救人心切,但……三爷毕竟也有伤在身,何况这屋子……罢了罢了,不说这些,只想法儿就是了。”
桓玹毕竟还没有成亲,虽人命关天,但若是孕妇要生产,风俗上是说有“血光之灾”,却是大不相宜的。
可桓素舸现在这种半生半死的样子,就算是好生抬着,只怕都是极大的伤害。
两人正说到这里,便听得里头桓玹说道:“不必了,让她在这里吧。”
众人忙回过头,见宋太医扶着桓玹,竟从里间儿走了出来。
桓玹道:“我还能动,现在去书房,就劳烦先生在这里看着点儿,务必……最好是母子平安。”他仿佛还想说什么,闭眸想了想,又一摇头。
容先生紧锁眉头,有心不让他乱动,但这俨然不是个能两全的局面。只得叮嘱宋太医:“务必看好了三爷。叫人备肩舆吧。”
桓玹缓步往外,突然,罗汉榻上桓素舸叫道:“三叔!”
桓玹止步,回头微微看了一眼,见桓素舸满脸的汗,拧眉盯着自己。
桓玹默默地望着她,终于道:“素舸,这孩子已经快八个月了。”
桓素舸疼得叫了起来,想说话都碎不成声,桓玹闭了闭双眼,又道:“你父亲在天之灵都看着,你争气些,千万别叫他失望。”
***
桓玹出门的时候,正锦宜同沈奶娘匆匆赶来,两下照面,锦宜忙问:“三爷,夫人在里头吗?怎么样了?”
桓玹吁了口气:“不会有事的。”
锦宜一呆,这才意识到他是重伤的人,怎会跑出来?急忙又道:“你怎么出来了?”
他淡淡地回答:“女人生孩子,难道我还得留在里面?”
锦宜张了张口,无法反驳这话,只好说道:“那、那我进去看看。”
锦宜正要往里,桓玹道:“你别去。”
锦宜愣了愣:“啊?”又说:“不成,我得看看。”
那毕竟是父亲的继夫人,怀着的是郦家的骨肉。
“你是没出嫁的姑娘,看这些做什么?”桓玹的声音仍是很淡漠。
锦宜目瞪口呆,虽在院门口,却仍能听见里头桓素舸痛苦大叫的声音,就算她心里不喜这位小继母,但听着那声声哀嚎,仍是忍不住心颤……
何况,桓玹不是最疼爱关护桓素舸的吗?难道他不知道女人生孩子何等凶险,何况桓素舸的月份还没有到,是因为出了意外……
“三爷……”
锦宜还没说完,桓玹的肩舆到了,他不说话,只是突然紧锁眉头,手在胸口按了按,流露痛楚之色。
旁边宋太医叫道:“三爷?是不是伤口不适?我说了不该挪动的!”
锦宜一听,忙轻轻扶住他的手臂:“怎么了?那你为什么要出来呀?”
桓玹冲她微微一笑:“你少跟我犟嘴,别跟我对着干,我保管是无事的,你若真心担忧我的生死,就别去理会别人,只跟着我,好不好?”
***
桓玹乘了肩舆,回到南书房,锦宜随着入内,心神不宁。
宋太医仔细给他查看过伤处,确认并无大碍,终于松了口气,桓玹见锦宜立在门口往外张望,便道:“那边儿有了消息,会有人即刻过来告知,你就别在那里看着了。”
锦宜忖度了会儿,走了回来,喃喃问道:“三爷,你知道这次夫人是怎么……突然出事的吗?”
桓玹道:“想必是有什么意外。”
锦宜见他果然不知道,便道:“我才从四姑娘那里来,按照四姑娘的说法,是、是阿果推了夫人一把。”
说了这句,锦宜便定神打量桓玹的反应,却见他只是眉尖微动,脸上却没有任何惊讶或者恼怒之色。
锦宜忐忑问道:“您……怎么不说话?”
桓玹道:“你要我说什么?”
锦宜道:“四姑娘……很过意不去,担心的哭个不住呢。”
“阿果还小,这件事未必真是他的原因,”桓玹顿了顿,“如果真的出了事,这……也是素舸跟那孩子的命。”
锦宜愣愣的。
桓玹看向锦宜,问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我也不知道。”
“比如,你觉着那孩子的命运将如何?”
“三爷指的,是夫人肚子里的孩子?”
桓玹点头,锦宜不知他为何会问这样奇怪的问题,但心里暗暗一想,又似乎有些明白。
前世,桓素舸虽嫁给了郦雪松,但……她从没有过身孕。
至少对锦宜来说,从没听说过继夫人有何喜讯。
所以说桓素舸肚子里的孩子,本来是该不存在的。
锦宜想通了这点儿,心也随着跳快了些。
“我……”手拢在腰间,肚子似乎隐隐绞痛起来,锦宜深深呼吸,道:“我当然希望……那孩子能安然无恙。”
这是一种飘渺的期许,虽然知道吉凶参半,甚至希望渺茫,却仍愿意这样祈愿。
“既然如此,”桓玹笑了笑,道:“你放心,老天……一定会如你所愿的。”
锦宜不言语,茫然地看着他。
桓玹微微欠身,探臂握住她的手,却发现锦宜的小手冰凉。他将这只手团入掌心里,想用自己的体温让她暖起来:“阿锦,别怕……一切都会好的。”
***
整个桓府,因为这件事,有些人仰马翻。
桓老夫人原本在同睿王妃等说话,突然听见桓素舸出事,惊愕非常,忙同众人过来探望。
此刻稳婆也已经请来,容先生跟御医便退了出去,太子殿下也随着到了外间儿。
稳婆查看过后,说明这孩子月份虽不足,但已经成形,少不得尽力一试。
直到晚上掌灯时分,终于有消息传来,桓素舸产下了一个男婴,只是那孩子因不足月,体型十分瘦小,现在的情形仍是很危险,不容乐观。
而桓素舸也因为失血过多,至今仍是昏迷不醒,稳婆跟太医正在看护。
第92章 为君扶病上高台
锦宜被桓玹禁在书房之中,倒也不敢闹腾。
因为下午陆续又来了几位大人,同他在外间慰问寒暄之类。锦宜生恐给人知道里头还藏着一个人,所以格外乖觉,大气儿也不敢出一声。
幸好那些来者都知道桓玹伤着,不敢过分叨扰,略坐了会儿就去了。
只有睿王爷留了两刻钟,因问道:“先前听说太子也来了,莫非是已经去了?”
桓玹道:“应该还在府里,被另一件事绊住了。”
睿王爷奇道:“殿下他不是特意来探望辅国的吗?又为了什么别的事?”
桓玹道:“也没什么,太子仁心罢了。”
桓素舸突然出了意外,睿王进门的时候隐有耳闻,却不便在此刻说起,于是只微笑颔首道:“您说的是,太子殿下自来是这样,不仅至孝,且手足友爱,最为重情的人了。”
桓玹一笑。
到了傍晚,听说桓素舸诞下一个男孩子,锦宜急着要去探望,桓玹道:“你只答应我一件事,看完了后,便回来这里。”
锦宜道:“为什么?”
桓玹笑而不语,锦宜只得又问:“三爷不回你屋里了?要在书房这里歇息?”
桓玹淡声道:“不回去了,以后也不回去了。”
“啊?”
桓玹笑说:“怎么,莫非你喜欢那里?你若是喜欢,咱们再回去也无妨,全凭你的意思。”
锦宜想狠狠地白他一眼,到底没怎么敢,就轻轻哼了声,转身走了。
临出门,桓玹叮嘱:“早些回来,那药我等你回来再喝。”
仗着他在里头看不见自己,锦宜回过头,耸着鼻子做了个嫌恶的鬼脸。
***
那孩子一生下来,就给稳婆抱了去。
莫夫人因担忧桓素舸,无心理会,只瞅了一眼,便又含泪瞧女儿去了。
林嬷嬷忙小心接了过去,又抱给桓老夫人去看。
老夫人瞧着那襁褓里十分小弱的一个婴儿,只觉得仿佛才有巴掌大似的,连哭声也是极低弱,有气无力地,听的人心都给揪着,仿佛觉着这声音随时都会被从中掐断。
老夫人怜惜的无法,只说了句:“可怜见儿的。”把头扭开,眼中含泪。
宝宁小声提醒道:“这孩子实在体弱,但越是如此,越要好生照料,当务之急是先让他喝些奶,如此才好……”
林嬷嬷抱着小婴儿,焦急道:“先前本已经找了两个稳妥的奶娘,只是没想到……生产的日子提前了这么多,这会儿又去哪里找?”
桓老夫人道:“不拘哪里,一定要找到,快去!”
之前桓素舸挣扎吊命,更加上所有人都认为这孩子希望渺茫,所以谁也没考虑过奶妈的问题,如今听宝宁提起来,底下婆子才忙出去寻人,幸而到底是大家子行事,人手既多,动作便快速,不多时就找到了一个有奶水的妇人进府。
只可怜那小家伙,体质实在太过虚弱,衔着乳的时候连吸的力气都没有,大家只好又挤了些出来,试图喂到他的嘴里。
锦宜赶到的时候,里头莫夫人等几个在围着桓素舸,外间林嬷嬷等在想法儿给这孩子续命。
锦宜先到里头瞧了瞧桓素舸,见她昏迷不醒,便又出到外间,一眼看见那小家伙脆弱的样子,像是有人在心头插了一刀一样,顿时几乎也同桓老夫人一样不忍再看。
林嬷嬷见她来了,忙道:“姑娘你怎么来了?”
锦宜心惊肉跳,振作精神又看了那孩子一眼:“他、他……”却不敢问出口。
林嬷嬷安抚她道:“姑娘别怕,才出生的小孩子都是这样的,只不过、只不过小少爷格外娇弱些罢了。”
锦宜只觉得鼻子酸楚,却不敢在这个时候落泪,便回过头去。
桓老夫人在旁看见,便招了招手,锦宜吸吸鼻子走了过去:“老太太。”
桓老夫人听出她声音里压着意思哽咽,便道:“你从哪里来?”
锦宜被那小孩子的脆弱所动,不能细想别的,直接回答道:“原先在南书房里。”
桓老夫人道:“也罢了,我还担心你也跑了来呢,你们闺阁里的女孩子,见不得这些。”
锦宜不知说什么好,只又转头,呆呆看着林嬷嬷怀抱着的那个襁褓:“老太太,这孩子……”
桓老夫人道:“不要担心,我起先说过的,这孩子也是个有福的。既然他能够争一条命的出来,一定可以再争一口气的活下去。”
老夫人明明是在说那小孩子,锦宜却突然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夺眶而出,她只能举手紧紧地捂着嘴,任由泪水奔流而下。
桓老夫人看着她,叹了口气,张手将她抱入怀中。
***
这一夜,桓府里几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桓素舸身边儿,自有莫夫人,两位少奶奶看护,外头,是桓素舸的两个哥哥守着。
锦宜同林嬷嬷等倒是围着那小孩子,一直忙到了子时过半。
桓老夫人因这两日里担惊受怕,下午又熬了很久,便被宝宁等扶着回去安歇了。
而在子时之初,桓素舸也终于醒了过来,只是仍不能动,声音都不能出,莫夫人又端了药碗喂她吃药。
两个稳婆出来之后,跟林嬷嬷低低耳语了一番。林嬷嬷皱眉:“不会吧……”
稳婆摇了摇头,一脸的无奈。
锦宜只听了一句“只怕以后再也不能……”
她的心猛然一颤,忙低头去看那小孩子了。
这孩子虽然纤弱的仿佛一只初生的幼猫崽,但仿佛知道这世上还有很多人在照料着他,希望他好好的,所以就算是连吃奶的力气都微弱,却仍然努力地想要活下去……在锦宜用小小地银勺子喂他挤出来的奶汁的时候,他还是竭尽全力地张开嘴,小口小口地吞吃了。
锦宜一颗心都在这小家伙身上,等终于让他吃足了奶,林嬷嬷说他睡着了后,锦宜才记起自己离开南书房的时候,桓玹说的那句话。
林嬷嬷也道:“姑娘放心,这里有我们看着呢。这孩子吃足了,一定会睡得很好,他只要安稳地多睡会儿,身体就会长的快些。”
虽然如此,锦宜仍是也叫奶娘留了下来,自己从小儿就是沈奶娘喂养大的,且奶娘是自己的心腹人,总是多一重保险的。
又打听桓素舸也睡着了,才退了出来,往南书房而回。
***
书房之中,仍旧灯火通明。
锦宜竟有些不太敢入内,站在门口,见侍从阿青在廊下,便叫他过来问道:“三爷睡着了吗?”
阿青沮丧道:“不知道,三爷不许我们打扰。”
锦宜道:“那总该吃药了吧?”
“都不许我们进去打扰了,怎么吃药?”阿青奇怪地看着她,仿佛觉着她才是该吃药的那个。
锦宜抓了抓头:“三爷平时不这样儿啊。”
阿青觉着这句话倒是实话:“是啊,自从我见到姑娘出现在书房后,三爷就有些不一样了,梅兰竹菊的不爱,萝卜也画上了,还用了不知从哪里捡来的那种廉价的帕子,品味着实大变。”
锦宜斜睨着他,觉着这家伙是在趁机羞辱自己。
她一直觉着阿青是个有些呆头呆脑的侍从,他多余的话从不说半句,只知道招之则来,挥之则去,尽心伺候主子。
大概是近墨者黑,阿青仿佛也沾染了桓玹那种冰冷跟不近人情,前世锦宜虽来过南书房几次,印象里跟他照面的机会却少的可怜,几乎不记得他长得什么样儿。
这会儿倒是看了个仔细,阿青人如其名,是个颇为清秀干净的年青人,如果他没有诋毁自己亲手栽种的萝卜跟手帕,或许还可以称之为清俊。
阿青却又叹了口气:“姑娘,宋太医都跟我哭了好几次了,三爷若有个不妥当,太医院一半的人都要跟着脑袋搬家呢。”
锦宜道:“你跟我说这个有什么用?你喂他吃药啊?”
阿青不睬她,抬手轻敲门扇:“三爷,郦姑娘回来啦。”
锦宜瞪向阿青,他却目不斜视地走开:“我去叫宋太医来送药。”
蓉儿机灵地跳出来:“阿青哥哥,我跟你去拿。”
房门被轻轻推开,锦宜在门口叹了又叹,终于迈步走了进去。
她先探头看了眼前方的长桌,见那边儿空空无人,又放轻脚步,往里间儿去,果然见桓玹人坐在罗汉榻上,手里还握着一本书。
素白的纱罩灯笼下,光芒浅浅淡淡,映着他很隽秀出色的侧脸,长发皆用玉冠束在顶心,露出明朗的天庭,长眉斜飞,长睫低垂,鼻子修挺,着实无可挑剔。
又因为见过外客的缘故,衣衫十分整齐,领子一丝不苟地交叠掩在颈间,外头却还披着一件儿家常的银灰色肩头绣团纹的袍服。
锦宜愣了愣,疑心他睡着了,她蹑手蹑脚地正要退出去,就见那长睫跟蝶翼般抖了抖:“怎么才回来。”
像是被他凌空一记点了穴道,锦宜无端心虚,保持着那种鬼祟提着裙摆的姿势僵在了原地。
过了会儿她才反应过来:真是见了鬼了,凭什么竟有种对不住他的错觉?
锦宜把裙子一放,挺了挺腰,下巴微微扬起。
正要开口说话,突然间又想到自己现在的角色似乎不适合如此高傲,于是又很没有骨气地把肩头往下塌了几分,下巴随之收缩。
锦宜道:“我、我去见了那孩子……”一提起那个小小的婴孩,心也跟着柔软起来,“他很小……才有……有三爷的手掌大小。很可怜……”
最后三个字,喃喃犹如耳语。
桓玹将手中握着的书卷放下,他转头看向锦宜,灯影之下目光如星:“你可怜那孩子?”
锦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桓玹挑了挑眉:“或者……你是喜欢那孩子?”
锦宜不言语了。
桓玹叹了声:“阿锦,你过来,我半宿没见你了,伤口也都没有换药,如今疼的厉害,不知道有没有恶化了。”
锦宜听到最后,早忘了初衷,忙小步跑到跟前:“你为什么硬撑?容先生不是也在吗?怎不叫他给你换?这种大事竟也赌气?”
她本是着急想赶紧瞧一瞧他的伤的,不料桓玹将她的手轻轻一握,又在她腰间略用力一揽。
锦宜身子一歪,等回过神来,人已在他的怀中了。
第93章 好鸟迎春歌后院
这夜,锦宜毕竟又回了四房歇息。桓纤秀之母苏氏,先前在桓素舸身旁陪了大半宿,一直等那孩子睡着,桓素舸也没了性命之忧,她才回来。
虽不敢责骂儿子,到底自己伤心地又哭了一阵子。桓纤秀是懂事的女孩子,知道母亲心里难过,也自觉着先前没好看弟弟,哭的两只眼睛都肿了起来。
只有阿果仍看着呆呆愚愚的,独自一个人坐在室内,对着墙壁,一声不响。
锦宜伺候了桓玹,半夜回来,桓纤秀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