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开封一秀才-第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完后她犹不解恨,又是三个耳光打了下去,然后自己瘫坐到了地上,痛哭了起来:“你还我父王,你还我二哥……”

朱伦坤也扑了上去,使尽了浑身的力气,对着朱绍烥拳打脚踢。

只是他细胳膊细腿儿的,又如何能给对方造成甚么伤害?

朱怀玉的话,让李修文猜出了个大概。怪不得朱绍烥年近三旬却不曾婚配,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李修文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眼前这人竟会如此的丧心病狂,只为了他心中的那份执念,就害死了周王父子,还杀了自己的父亲。

“唰——”

李修文拔出了自己的佩剑,指向了朱绍烥。事到如今,他已经不想在此人身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了。

因为对父亲心怀愧疚,折磨对方的同时,也同样是在折磨着自己,让自己的内心受到煎熬,倒不如一剑杀了省事。

朱伦坤似乎已经意识到了,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情,静静地退回到了李修文的身后。

李修文缓缓地举起了手中的长剑,用目光示意架着朱绍烥的那两名士兵退后,正在此时,耳边传来了马明达的声音:“修文贤侄,莫要冲动!”

第287章 屠夫之名

“修文贤侄,莫要冲动!”

李修文听到这话回过头去,便看到不远处匆匆赶来的马明达和赵雄俩人。他们俩人脸上都是青一块紫一块的,看上去很没有一方大员的威仪。

朱绍烥知道自己这回是跑不掉了,干脆连反抗和躲闪都没有,静静地站在那儿闭上了眼睛,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李修文摇了摇头,对俩人笑了笑,右臂一挥,手上的长剑快速斩了下去,一颗带血的头颅高高的飞了起来,鲜血溅到了他的脸上,染红了他的衣襟。

亲眼见到这一幕,现场的许多人都傻了。

马明达、赵雄、杨振等人,还包括了跪在地上的那几百名王府的侍卫。只有跟随李修文而来的那五千多名将士无动于衷,脸上不见丝毫的变化。

眼前的场景,和李修文当日诛杀高起潜时是何等的相似?

他们已经见识过了,这个温文尔雅的主将那心狠手辣的一面。他杀人时毫不犹豫,那干脆利落的手段比之任何一位百战沙场的将领,都毫不逊色。

朱怀玉和朱伦坤俩人,此刻的心情却是复杂无比。纵使他们心中早就恨透了朱绍烥,可那人始终是自己的亲人啊。

眼睁睁地看着眼前这样血腥的场面,他们俩人不知自己应该作何反应,只是呆呆地看着,说不出一句话来。

马明达摇了摇头,心中长叹了一声:“他终究还是反了!”

赵雄在无奈的同时,心中更为自己那身在京城的儿子担忧,现在李修文反了,当今圣上又怎么可能会不迁怒于自己的儿子?

两家的关系虽不算太近,可造反是什么样的罪名,自己赵家又如何能撇得清?

李修文不顾众人的反应,长剑指着面前的一名侍卫,冷冷地问道:“是谁对我父亲下的手?”

那侍卫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手指颤抖着指向了不远处,同样跪倒在地的那四名东厂的番子,声音颤颤巍巍地说道:“是……是他们!”

李修文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便看到了那四名跪着的番子,举步缓缓走了过去。

现场鸦雀无声,哪怕是一丝轻微的声响,都没人敢轻易发出。

如今的李修文,在众人的心中简直就是一名屠夫,这世上似乎就没有他不敢杀的人。

一步——

两步——

三步——

李修文每走一部,众人的视线便跟着他的身子移动一分,一直到他停在了那几名番子的身前。

沾血的长剑剑身,缓缓地贴在了其中一名番子的脸上,李修文再次开口问道:“谁下的手?”

东厂的番子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又岂会轻易服软?

他们对李修文的行为十分不屑,若不是对方今日仗着人多势众,又如何能制得住他们这样的高手?

这么番子抬起头来,冷漠地看了李修文一眼,哂然一笑道:“李修文,你胆大包天,居然敢反朝廷,我就在下面等着,看看你到底还能活多久,哈哈哈……”

“嗤——”

长剑穿吼而过,他狂笑的声音戛然而止。李修文拔出长剑,边上的士兵也在这时松开了他,他的身子便向后倒去,脖子上还是不断地向外涌出鲜血。

另外一名番子见状,开口道:“李修文,你别磨磨蹭蹭的了,你父亲是我亲手杀的,赶紧动手吧!”

“放开他。”

“砰——”

李修文话落,一脚就踹在了这名番子的胸口上,力度太大,竟将他的身子直直地踹飞了出去。

这名番子挣扎着想要起身,手上突然传来一阵剧痛,那是李修文的脚板踩在他手上,不断地碾压着地面所造成的。

他咬紧牙关,不让自己发出一声哀嚎的声音,额头上却在不断地流淌着汗水,浑身都在微微颤抖着。

“咔咔、蹦——”

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传出,这人五指尽断。他嘶吼了一声,右手一拳挥出,砸向了李修文的小腿。

“嚓——”

一道寒光闪过,长剑从他的手腕处划过,生生切断了他的手掌。

“啊——”

李修文像是没听到他凄厉的哀嚎声一般,轻轻抬起右脚,稍微向上移动,踩在了他的左手手腕上。

哪怕心中再是煎熬,他都不愿让此人痛痛快快地死去,因为他亲手杀了自己的父亲!

为了避免这样血腥的场面让城里的百姓们看到,引起不必要的恐慌,神机营的士兵们将这里团团围住,挡住了外边围观百姓们的视线。

李修文面无表情,依然在折磨着那名番子,骨头断裂的声音不时地响起,躺在地上的那名番子,现在连哀嚎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不断地昏过去,然后又被痛醒,之后又再次昏过去,如此循环往复,直到气息断绝。

李修文转过身来,冷冷的目光打在了最后这两名番子的脸上。

见识到了李修文那残忍的手段,此刻再感受到李修文杀意凛冽的目光,两人的眼中出现了畏惧,只希望对方能给自己一个痛快,一剑就了结自己的生命,也好过受到那种生不如死的折磨。

李修文没有再折磨他们,一剑挥出,抹向了两人的脖子。

现场跪着的那些侍卫们,此刻早就骇破了胆,面对着李修文的目光扫视,心里都在直打寒颤。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突然站了起来,抱拳道:“李大人,老爷子有……有遗言让我们转达给您。”

李修文闻言不由得愣住了,喉结动了动,用略微沙哑的嗓音说道:“讲!”

“老爷子说……”

这侍卫小心地看了他一眼,才继续说道:“说他不曾怪过您,让您不必对此事心怀愧疚。”

李修文听了这句话,先前一直在紧紧绷着的脸庞顿时松弛了下来,忍了很多天的泪水终于溢出了眼眶,从眼角流了下来。

“爹——”

这一声沙哑的呼唤,仿佛用尽了他全身的力气,整个人直直地向后倒了下去,一直跟在他身后的李东适时地扶住了他。

昨天到今天,这一路上李修文都不吃不喝,不眠不休,任何人出言相劝都没有用。李东知道,他已经身心俱疲了,出声劝道:“少爷,您先回去休息吧。”

李修文摇了摇头,吩咐道:“带我去看看我爹。”

“少爷——”

李东怕他看到老爷后会再次受到刺激,执意不肯。

李修文目光注视着他,一字一顿地命令道:“现在,立刻带我过去。”

李东只好红着眼眶轻轻点了点头,让那名侍卫在前头带路,扶着他往王府里走去。

第288章 杀伐果断

李鸿深的遗体,朱绍烥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掉,马明达当时想要带回去,他也不允许。

朱绍烥连棺木都没有让人打造,只让侍卫们简单地用一张席子裹着,首级则装在一个木匣子里,估计是准备等抓到了其他人,处置后一并送往京师吧。

李修文捧着木匣子犹豫了一会,才打开匆匆看了一眼,又立即合上,和遗体放到了一起,退后几步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随后,他吩咐自己的亲兵将父亲的遗体送回家去,又转身对那王府侍卫吩咐道:“带我去看看王爷。”

“是,大人请随我来。”

侍卫说着,便头前带路,领着李修文等人来到了另一间屋子里,一直跟在身后的朱怀玉和朱伦坤俩人立即扑了过去,失声痛哭起来。

出来时,李修文便看到马明达和赵雄俩人正侯在门外,便对赵雄说道:“我已经提前送出了消息,元良应该快回到开封了。”

赵雄这才安心,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中十分清楚,自己这是让李修文裹挟着一块儿造反了,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

李修文的目光投向了马明达,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了,你是要留在开封和我一起当反贼,还是要坚决效忠于朝廷?

马明达的神情十分复杂,沉默了半晌后才开口道:“容老夫回去想想吧。”

李修文轻轻颌首,自然明白马明达也有他自己的难处。作为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他能这么说已经实属难得了。

就在这时,两名神机营的士兵押着一位年约五旬的官儿过来了,禀报道:“大人,此人是王府长史,您看要如何处置?”

“噗通——”

王府长史突然就跪了下来,求饶道:“大人饶命呀,下官一直效忠于世子,咱们也算是自己人了。”

李修文看了他一会,才开口道:“那你便拟一封奏疏,送往京师吧。就说周王殿下病逝,世子朱绍烨遭奸人谋害,本官已将参与之人朱绍烥就地处决,王府不能无主,请立世孙为王爷!”

这所谓的奸人,指的自然便是杨嗣昌。这奏疏李修文压根就没想过征求朱由检的同意,不过是故意送去气他罢了。

“下官明白!”

王府长史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便回去写折子去了。

就在这时,又来了一位将士禀报道:“大人,那帮官员群情激奋,说您反叛朝廷,其罪……当诛。”

这开封府里,果然还是有很多“忠心”于大明朝廷的官员啊!

先前他们不知其中内情,还能被李修文和朱绍烨拉拢着,现在李修文公然造反,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反弹。

李修文笑了笑,转而冷声命令道:“将这些胡言乱语之人全都拿下,就地处决!”

“万万不可——”

马明达和赵雄同时出声劝阻,李修文却坚定地摇了摇头,挥手打断了他们接下来的话语,说道:“这帮人只会夸夸其谈,留着也无甚益处。平日里,他们就上下其手,欺上瞒下,这我就不多说了。如今正是危急关头,但凡立场不同之人,决不姑息!”

见他们俩人表情愕然,李修文又随口补充了一句:“马大人和赵大人不在此例。”

俩人轻轻点头,一时还没从内心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他们都没想到,如今的李修文手段竟会如此狠辣。

不过转念一想,他们也就释然了。既然已经反叛了朝廷,若再心慈手软,如何能成大事?

得知了李鸿深的死讯后,李修文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改以往的仁慈,行事果决狠辣。

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要造反,就不需要再瞻前顾后,该杀就杀!

不杀他个人头滚滚,鲜血满地,如何震慑一方?

乱世须用重典,大明朝之亡,实亡于文臣,不杀些空谈的文人,如何能挽救这个**不堪的社稷?

若是还有人敢再瞎嚷嚷,李修文并不介意重演“河阴之变”。

想当官的人多了去了,还怕将来没有人才投靠?

稳定了开封城里的形势后,李修文又带着朱伦坤去了三卫驻地。

这几日里,开封局势一再变化,想必这些将士们也是十分恐慌的,若不及时安抚的话,可能会闹出兵变来。

不过这三卫兵马,本就是朱绍烨亲自招募的,亲手训练的,如今朱绍烨让朝廷给害死了,自己扶立他的儿子成为新主,再安抚一番的话,应该能激起这些人的同仇敌忾之心。

造反?

他们只认世子,朝廷和他们又有多大的干系?

朱伦坤年幼,一切事务基本都由李修文来做主。

三卫兵马总共有一万多人,此前一直都是朱绍烨亲自掌兵的,只设立了三卫指挥使,并没有总兵官。在思索良久后,李修文决定增设总兵和副总兵两员,掌三卫兵权。总兵由杨振来担任,副总兵一职暂时空置了下来。

杨振跟随朱绍烨多年,应该还是能够信任的。不过为了防止他野心滋生,发生兵变,李修文决定,等韩林回来后,让他担任三卫副总兵,以防杨振专权。

朱伦坤对此没有任何意见,他年龄太小,再加上对李修文的信任,自然不会对他的决定有任何异议。

对于王府的三卫兵马,李修文并没有太多的要求,只要他们能够守好开封不失,便足够了。

这三卫兵马经过了朱绍烨一年多的训练,想必战力不会太差,地方上那些**不堪的卫所官兵,根本不可能有一敌之力。

大明朝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就别指望卫所官兵能打仗了,看到敌人来了不跑都不错了。不然,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等农民军如何能接连攻破各地州县?

实际上,这些起义军的战斗力是很差的。他们号称几十万人,实际上都是拖家带口的,真正可战之人可能还没有三分之一。

而这三分之一的人里边,也没有多少人是有兵甲的,武器可能都是锄头一类的东西。

可就是这样的队伍,都能把大明朝给搅得鸡犬不宁,卫所官兵战力之差,便可想而知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卢象升和孙传庭只率领一万左右的人马,便能大破起义军数十万人的原因了。

而如今,这几位屈指可数的将领,都是其他的许多边军将领无法与之相比的。

这却是为何?

制度崩坏!

大明朝的军户是世袭的,说起来地位连普通老百姓都不如,待遇本就不太好。

这年头,又有多少人是愿意当兵的?

这还不算,朝廷每回发下来的军饷,几乎有半数被上层官员克扣下来,实际上发放到军营里的,只有一半左右。

而就是这一半,还要经过主将的手,再克扣一些,底层的士卒们拿到手里的,根本就不会再剩下多少钱了。

其实也不能完全怪罪于这些将领们,朝廷发下来的军饷本来就不够,加上如今国库空虚,就算将领们不扣下来一些,军队也强不起来。还不如截留下来一部分,用来培养一些精锐。

而这少数的精锐,便属于将领们的私兵了,一般称之为“家丁”或者“亲丁”。

这些家丁们拿着最好的待遇,装备精良,有肉吃,还有战马可骑。他们心中自然明白,这是将领对自己的偏爱,自然也就只认将领,而不认朝廷了。

而相对的,那大部分的普通士卒们,可能连饭都吃不饱,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出力打仗?

也因此,这些亲兵们往往极少在前边参战,和敌人交战时将领会先在后方看看形式,不能打就直接带着亲兵小队逃跑。

一般的总兵,对他手底下的家丁们只有要求不多,只有三条:一是听话,二是真决定要打时要敢于拼命,三是跑的时候要跑得快。

开玩笑,好不容易才培养起来的那么点儿亲兵,哪能轻易损失?

正常情况下,手底下有几千人马的总兵,最多也就只有一百多名亲兵死士,其他的士兵根本就无法形成战斗力。

当然了,孙传庭和卢象升是个例外,他们手下的士兵待遇虽然不如家丁,却也可以称得上是精锐了。

第289章 将军府外

河1南布政使司,以及开封府衙的许多官员们,都很有“气节”,坚决不改换门庭,投靠到李修文的帐下。

李修文一点儿也没和他们客气,不肯投靠,也不敢出言反对的,赶出开封境内。敢站出来指责自己反叛的——杀!

没几天的功夫,开封府里的官员已经少了一大半。这样也好,若是他们都留下来,自己还不舍得花钱养他们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李修文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那么点儿钱,今后还得自己养兵呢,可不能再随意挥霍了。

这两年来,在京城里赚到的那两百多万两,很多都让李修文早早就转运到开封来了。当初他还在京城当官的时候,就已经提前做好了跑路的准备。

至于前段时间赚到的钱,李修文让王冰交给赵元良运送回来。

命比钱重要!

安全第一,钱财第二。相对于夫人们的安全,李修文更愿意舍下那一点薄财,她们能轻装上路最好不过了。

在解决完了王府的事情,暂时稳定了开封城里的局势后,李修文才命人打开了城门。

城门开启后,没多久陈义和孙名文就把李明珊给带回来了,跟着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王武。

当日,朱绍烥大肆抓人,派出王府侍卫围住了李家和王家。

事实上,李修文当时手握重兵,又在外剿匪,朝廷在没有抓住李修文之前,是不会公然下令抓他的亲属的,以免走漏了风声,逼李修文造反。

但朱绍烥自有他的考虑。

开封距离山枺叮飧锏南ⅲ遣豢赡苣敲纯炀痛嚼钚尬牡亩淅锏摹K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